第一篇:第一学期送教计划[最终版]
大田特殊教育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根据监护人方便的时间安排,每个月为每个服务对象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送教上门”工作。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六、经费保障
“送教上门”工作专项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专项使用。主要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费、劳务费、餐点茶水费等补贴,购置相关教育教学设备经费等。以确保“送教上门”工作的顺利实施。
七、工作要求
1.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学校负责。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和送教教师。
2.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籍统一管理。
第二篇:第一学期送教总结
溪口镇中心小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今年,我校承担起了“送教上门”的重任。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这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确定对象,精心准备
我校遵循家庭自愿、送教上门、免费教育的原则,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入户家访,核实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2名“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这2位特殊儿童都是重度残疾。为了肩负起责任,履行义务,学校成立了 “送教上门”工作小组,“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校学籍统一管理。确定了送教上门的对象后,接下来就是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做出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与家长沟通,了解对象情况
送教对象由于从没有接受过教育,各方面发展相当迟缓,通过一般的交流、观察甚至评估不能全面地了解其情况。我校先把送教上门的打算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了互动,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了她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社会的关注。送教老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儿童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儿童经常或喜欢做的事情、儿童的需要、儿童的脾气、性格等。
2.制定送教方案
我校和送教老师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后,立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音乐、康复训练等课程,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学方法服务每个“送教上门”的对象。但在教育方案制定之前,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可行性也就更强。具体送教时间由学校、送教老师与该对象的家长协商而定。所定的送教时间相对稳定,基本上是家长也在场,这样对孩子来说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家长可以在旁边进行配合、学习,以便自己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的频率。
二、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送教上门,从未间断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送教教师克服自己年龄大,路途远,家务繁忙;克服心理压力;克服严寒酷暑;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落实对下一代“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的实际行动,坚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送教活动。“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的邻居、孩子的家长所感动。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送教学生2个孩子2个样,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根据他们的个别教学目标,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
5、注重教法,循循善诱
送教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但要让这些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送教教师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4、指导家长参与,增强训练效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送教教师还非常注意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康复训练。疏导家长的羞愧心理,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参与日常的家庭活动,三、加强管理,保质保量
学校从课程设置和档案管理入手,注重教学管理,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区特教学校学籍统一管理,使送教工作更加完善和规范。学校还经常入户走访或电话联系学生家长,了解教学情况,并根据家长反馈的意见,与送教教师一起商量对策,保证送教工作有序开展。
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注弱势群体,让这些孩子与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第三篇:第一学期送教总结
大田县特殊教育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今年,我校承担起了“送教上门”的重任。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这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确定对象,精心准备
我校遵循家庭自愿、送教上门、免费教育的原则,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入户家访,核实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19名“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这19位特殊儿童都是重度残疾。为了肩负起责任,履行义务,学校成立了 “送教上门”工作小组,“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校学籍统一管理。确定了送教上门的对象后,接下来就是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做出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与家长沟通,了解对象情况
送教对象由于从没有接受过教育,各方面发展相当迟缓,通过一般的交流、观察甚至评估不能全面地了解其情况。我校先把送教上门的打算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了互动,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了她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社会的关注。送教老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儿童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儿童经常或喜欢做的事情、儿童的需要、儿童的脾气、性格等。
2.制定送教方案
我校和送教老师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后,立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音乐、康复训练等课程,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学方法服务每个“送教上门”的对象。但在教育方案制定之前,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可行性也就更强。具体送教时间由学校、送教老师与该对象的家长协商而定。所定的送教时间相对稳定,基本上是家长也在场,这样对孩子来说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家长可以在旁边进行配合、学习,以便自己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的频率。
二、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送教上门,从未间断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送教教师克服自己年龄大,路途远,家务繁忙;克服心理压力;克服严寒酷暑;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落实对下一代“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的实际行动,坚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送教活动。“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的邻居、孩子的家长所感动。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送教学生19个孩子19个样,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根据他们的个别教学目标,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
5、注重教法,循循善诱
送教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但要让这些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送教教师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4、指导家长参与,增强训练效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送教教师还非常注意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康复训练。疏导家长的羞愧心理,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参与日常的家庭活动,三、加强管理,保质保量
学校从课程设置和档案管理入手,注重教学管理,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区特教学校学籍统一管理,使送教工作更加完善和规范。学校还经常入户走访或电话联系学生家长,了解教学情况,并根据家长反馈的意见,与送教教师一起商量对策,保证送教工作有序开展。
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注弱势群体,让这些孩子与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第四篇:第一学期送教总结
泗水县卞桥小学
2014—2015学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今年,我校承担起了“送教上门”的重任。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这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确定对象,精心准备
我校遵循家庭自愿、送教上门、免费教育的原则,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入户家访,核实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4名“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这4位特殊儿童都是重度残疾。为了肩负起责任,履行义务,学校成立了 “送教上门”工作小组,“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校学籍统一管理。确定了送教上门的对象后,接下来就是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做出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与家长沟通,了解对象情况
送教对象由于从没有接受过教育,各方面发展相当迟缓,通过一般的交流、观察甚至评估不能全面地了解其情况。我校先把送教上门的打算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了互动,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了她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社会的关注。送教老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儿童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儿童经常或喜欢做的事情、儿童的需要、儿童的脾气、性格等。2.制定送教方案
我校和送教老师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后,立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课程,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学方法服务每个“送教上门”的对象。但在教育方案制定之前,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可行性也就更强。具体送教时间由学校、送教老师与该对象的家长协商而定。所定的送教时间相对稳定,基本上是家长也在场,这样对孩子来说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家长可以在旁边进行配合、学习,以便自己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的频率。
二、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送教上门,从未间断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送教教师克服自己年龄大,路途远,家务繁忙;克服心理压力;克服严寒酷暑;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落实对下一代“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的实际行动,坚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送教活动。“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的邻居、孩子的家长所感动。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送教学生4个孩子4个样,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根据他们的个别教学目标,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
5、注重教法,循循善诱
送教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但要让这些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送教教师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4、指导家长参与,增强训练效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送教教师还非常注意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康复训练。疏导家长的羞愧心理,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参与日常的家庭活动,三、加强管理,保质保量
学校从课程设置和档案管理入手,注重教学管理,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区特教学校学籍统一管理,使送教工作更加完善和规范。学校还经常入户走访或电话联系学生家长,了解教学情况,并根据家长反馈的意见,与送教教师一起商量对策,保证送教工作有序开展。
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我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注弱势群体,让这些孩子与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泗水县卞桥小学教务处
2015.7
泗水县卞桥小学
2015—2016学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本学期,继续我校承担起了“送教上门”的重任。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教务处特别安排课程,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时间进行“送教上门”活动,决定用我们的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夏天时头顶烈日、冬天时冒着寒冷,为的是能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从学校到特殊儿童家的路上留下了我们汗水与艰辛,然而我们为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并存,我们的付出换来了残疾儿童点滴的进步,迎来了他们家长的笑颜。
作为送教上门的教师,我们的工作平凡而艰辛,但我们为自己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自豪,因为孩子的生活习惯上、动作发展都有了点滴的进步。同时我们的送教与家长取得了互动,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正努力地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了孩子是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了被人关怀的温暖,所以送教虽苦,我们却很乐意。常言道,只有无微不至地浇灌与培育,苗儿才会茁壮的成长.我们努力着,我们也收获着。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从以下四点做起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送教工作领导小组和送教上门服务队,由党、团员教师组成,明确职责,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讲实效”为目标,以“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为具体要求,用心做好特教事业。现在我们的教师对特教工作意识以认识为抓手,大家都转变特殊教育观念,统一认识,能本着一颗爱心和奉献的精神。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只有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综合素养。因此,我们特教服务队的老师们在平时都会经常看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有关特殊教育的理论文章;在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明确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送教上门的这些特殊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都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我们教师特别是随班就读孩子的任课班主任,还有送教上门的一线老师们,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时刻注意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用真诚的爱去打动和感染他们。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多表扬他们;缺乏自信心时,多鼓励他们;他们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亲切,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四、积极参与,热情服务
我校老师的辅导对象4个孩子,我们就根据孩子的症状制定相应的教育训练计划,要让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老师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她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我认真备课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帮助智障儿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手把手教学,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智障儿童的进步是缓慢的。然而在送教时,每当她取得点滴进步,“你真行!”“你真棒!”几乎成为了我校送教上门老师的“口头禅”。
我们本着“一个都不能放弃”的教育理念,进行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我们学校的特殊教育志愿者老师们进行送教上门。家长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非常开心。老师们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利用自己学科教学的优势,进行扎实有效的送教上门指导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早日让这些孩子快乐起来,奔向美好的明天。
教务处
2016.7
第五篇:送教计划
伊宁县第三小学送教下乡活动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按照伊宁县教育局、伊宁县教研中心送教计划和要求,结学校的工作计划,本学期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开展送课活动.二、活动目的1、发挥县城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2、创新教学教研形式。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5月
四、活动地点
三小结对学校帮扶吐鲁番于孜乡克佰克于孜村学校及本县范围的各兄弟学校。
五、活动方式
授课与说课、评课相结合;以授课为主,辅助于点评或专题讲座。授课老师先上课,然后说课、评课,根据学校的要求也可以进行专题讲座。原则上授课要求:语文、数学、维语文、数学、汉语各一节。
六、活动要求
1、授课老师要认真做好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课前设计好教学预案,课中适时灵活及时的反馈调节,课后说说教学反思和教学设想,活动后写出活动收获体会或小结)
2、学校要配合做送教教师活动期间的课务安排工作。
3、活动的组织者要做好活动期间交通工具的调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