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权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今后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认真组织课外活动、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并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从而对教学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它建立在一个人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智力活动的基础上,为了解决遇到的某个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大胆地进行创新,以全新的思维方式,产生新的设想,并获得成功的思维系统。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的思维发展,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有相应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重视采取相关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体现在成绩、品德等方面,还应该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任课老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方式,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和方式,都离不开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师生进行交流,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适当地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同一信息当中探索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可以利用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创设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要丰富,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重视图画、卡片的运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课堂讨论,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运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多媒体技术集视频、音频、图像、动画于一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学习,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的主体意识往往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会得到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会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熟悉故事发展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和合理的想象,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编,并在师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对于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尽量不要查字典,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合作,重视思考和讨论,这样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除了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之外,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学习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技能。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写周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生活进行更为仔细的观察,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细节,促使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认识周围的人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组织学生表演短剧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完有些课文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话剧。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则与方式。因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传授了知识给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本领与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推荐课外阅读、开办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或辩论、举办英语晚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与交流形式,能够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并产生联想,激发创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7.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鼓励进行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策略。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如果缺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信心,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一些稀奇的想法,教师不应该指责和批评,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鼓励标新立异。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而要发挥创新能力,首先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它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屈秀云.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大江周刊,2012(3).[2]张金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2010(12).[3]李庆娥.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大观周刊,2011(15).[4]叶萍.试论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英语之友,2011(1).[5]张金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2010(12).[6]沙晶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周刊,2011(6).[7]华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之“奇葩”[J].中学英语园地,2011(10).[8]黄显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J].考试周刊,2012(46).阅读相关文档:论“知人论世”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的案例教学 日语口译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提高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节小学英语课的教师无效教学行为观察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及其问题分析 利用时政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激发兴趣,感悟生活,鼓励创新 论不良师生关系的矫治 关于实验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解答关于“历史意义”的问答题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探析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 谈高校宿舍管理工作 针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第二篇: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初探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初探
[摘要]:江总书记说过:“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核心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构建创新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起能充分体现学生认识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加交际化内容的输入量,探索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要求的英语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欲望
心理学家在研究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必须经常地、有意识地为学生精心创设各种情境。
儿童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创设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但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与良好的情境和浓厚的氛围是分不开的。有了良好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兴趣,浓厚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设良好的情境。
如教《Colour》这节课,导入新课时,用那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 的动画,展示课文,用乐曲和歌声,渲染语言氛围,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随着动画和歌声活跃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季节图,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支长的冰激凌。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注重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的学生带动下,也敢于用所学内容进行交流。开展有趣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歌曲、诗歌、故事表演和游戏等。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戴上头饰参与到学生的各种课堂游戏和情景表演中,与学生同欢乐、共学习,让自己成为课堂学习中的平等一员。在教英语字母时,教师鼓励大家用自己的学具摆出字母的形状或者用自己的身体摆出字母的造型。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摆出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字母。有同学主动跑上讲台把自己的食指弯曲地摆在下巴旁边,并且笑着说:“I'm a happy ‘a’”。我们大家都惊叹他的想象力。又如:在教学“hand” “head” 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摸摸他们的头,亲切地与他们握握手,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
三、拓宽渠道,进行创新实践
1、在模仿中进行创新实践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在模仿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获得创新的动力。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情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情景中运用和感受语言,使他们学之能用,学之即用,将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
2、在想象中创新
教师可以利用形体语言、卡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家庭成员中,学生发挥想象做出许多幽默而且富有想象力的动作。一学生假装拿一报纸躺在沙发上说:“father,father,I'm my father now”。一学生拄着拐杖,弯着腰说:“grandpa ,I’m my grandpa now”。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拓展创新思维
小学生具有爱说、好动、爱模仿、爱表演的特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他们最受欢迎的学习活动之一。小组活动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强了训练密度和广度,学生不分成绩好、中、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中始终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这将大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如:在操练动物单词时,教师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动物园照片,然后几个一组相互看照片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争先恐后 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宜过多向他们灌输语言知识,而应当提供大量有趣的、重复性高的语言材料,让他们通过听歌曲、诗歌、故事、幽默等材料,逐步积累材料。因而我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开展诸如:分角色对话,listen and do, play a game, sing a song , say a chant,say a rhyme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开口,从简单模仿到说创造性话语。例如在教学Can I use your„?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将学生的文具盒分成八小组,分别由八个小组长来分发,其他同学必须用上刚学的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case?小组长才能将文具盒给他。同学们跃跃欲试,群情激昂,既激发他们的兴趣,又使每个同学都练习了这一句型,扩大了参与面。学生迸发的智慧火花令我惊喜万分。
总之,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骆燕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 , 2007(03)[2]《中小学外语教学》
[3] 李舒琴.小学英语活动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 , 2007,(01)[4] 刘相荣.多元评价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生机[J].山东教育 , 2008,(07)
第三篇: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于
薇
(贵州省龙里中学 551200)
摘要:本文就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对数学思维能力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如下策略:(1)导入出新;(2)引导学生注意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培养思维的发散性;(3)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4)在反思引申中发展思维能力;(5)增加思维专题的训练。论述了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使教师和学生在数学教和学活动中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1.数学思维能力相关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规律进行间接的概括的认识过程。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遵循两条基本规律:反映同一律和思维相似律。因此,思维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概括性,二是间接性。喻平教授认为“数学能力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得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稳定的心理特征。”数学思维是一种用数学文字及符号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间接、概括的反映。数学能力是人们进行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教育是21世纪的数学教育核心,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能够启迪、培养、发展人的思维,数学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数学高考坚持的能力立意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同时,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以知识作为思维的材料和媒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课程”,“注重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提高未来公民所必须的数学素养,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其实,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开放学生的智力,也利于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技能技巧,为学生更好理解现代技术和现代生产中的数学科学打下基础。
3.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
因为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谈数学色变,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心理,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抵触情绪,对数学学习缺乏最原本的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学生的思维强度较低,不能做有效思考。思维的延续性差,没有形成一个最终系统,也就是还没有养成数学思维。只重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忽略了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导致学生数学能力的片面发展和不协调,同时也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和保守。
4.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性,长期以来教师都视数学为绝对的知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片面将数学思维能力等同于解题能力,并且过去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满堂灌,使用“题海战术”,目的是提高升学率。因此,出现高分低能,把学生培养成应付考试的“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数学思维观,缺少数学思维过程意识和对学生的价值关怀,导致知识内在分割,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5.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5.1导入出新,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注意提示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是怎么想出来的。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入和导入这一环节,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必要的探索,使学生尽早的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和简单的接受。比如可以培养学生鉴赏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和统一美等的能力,就一些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或理论所呈现出的简单性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的简洁美;令人称赞且最负盛名的黄金分割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美、数学图形的曲线美、圆的对称美等。如学习“解三角形”内容时,余弦定理显得有些繁杂,对初学者不宜要求死记硬背,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余弦定理三个公式中繁杂却也和谐统一的美。
b2c2a2a2c2b2a2b2c2,这是余弦定理的三个公cosA,cosB,cosC2bc2ac2ab式,在他们的分式形式中分子都是两边的平方和减另一边的平方,分母是分子中做平方和的那两边的乘积的二倍,经过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它们有着和谐统一且对称的规律,只要看等号左侧是哪个角的余弦值即可:若是cosA等号右侧分子中就是减该角对边的平方a2,那么余下两边自然是做平方和,分母中也是它们乘积的二倍;三个公式都用这个方法,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清晰记住,且方便以后更多更复杂的灵活应用。
5.2 引导学生注意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依靠数学定义、定理套题型、套模式,这只是片面强调类型与方法的定式思维,应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吸收知识,拓展思维的宽度。在训练逻辑思维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和灵感。比如人教版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比较法”一节中的例2给出的证明方法是比较法,然而此题还可以选择多种方法。
已知a,b,mR,并且ab,求证:ama。bmb证法一(分析法):
ama(am)ba(bm)bmamba成立。bmb证法二(综合法):
由ab,mR得ambm,从而(am)ba(bm),又a,bR,故有
ama。bmb证法三(反证法):
aba成立,因为a,b,mR,故(am)ba(bm)假设bmb从而有ba与ab矛盾,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四(比较法):
amam(ba)0 bmb(bm)b证法五(单调性):
xaab,x0,由f(x)1(x0),设f(x)可知xbxbf(x)在(0,)上是增xaa成立,即命题获证。函数,故xbb通过上述多种证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3 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抽象思维的概括程度,表现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如何透过表面的现象而把握问题的实质。具有深刻的能力的人,能在普通简单的已经为人所知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以洞察所研究对象的每一个细节及其相互关系,从本质上分清问题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数学问题的特征与整体结构,挖掘其隐含条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x1例如:(08年高考广东卷)设kR,函数f(x)1x,x1,x≥1F(x)f(x)kx,xR,试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分析:函数F(x)的单调性既与函数的定义域有关,还与字母k的取值情况有关,因为kR,则对k分为两种情况:k0和k0进行讨论,并结合函数的定义域对F(x)的符号进行分类讨论. 解:2(1x)F'(x)1k,2x11kx,F(x)f(x)kx1xx1kx, 1k,x1,x1,x1,x1,对于F(x)当k函数;
当k1kx(x1),1x0,x(,1)时,F(x)0,函数F(x)在(,1)上是增0,x(,111)上是减)时,F(x)0,函数F(x)在(,1kk函数,在(11,1)上F(x)0,函数F(x)是增函数; k对于,F(x)1k(x1)2x1当k0时,函数F(x)在1,上是减函数;
当k0时,函数F(x)在1,1111,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24k24k函数。
点评:解题时兼顾定义域和字母k的取值情况进行讨论. 5.4在反思引申中发展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堂课结束或一道题做完后,学生往往认为达到了目的,不善于反思与引申,不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在学习某知识点后,应引导学生反思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化地疏理知识,将孤立的知识点在头脑中扩展到整体的知识面,做完题后应进一步思考,探求一题多解,开拓思路,寻求最优的解法,通过不断地引申与联系,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对问题进行引申或变更,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独立思维能力。
例如,人教A版教材必修5的3.3课后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 第一种解法:①+②得02x4,即04x8
③ ②×(-1),得-1yx
1④ ①+④,得02y
4⑤ 代入4x2y得
04x2y12
第二种解法:因为
4x2y3(xy)(xy)
且由已知条件有
3(3xy)9
⑥-1xy1
⑦
将⑥⑦二式相加,得
24x2y3(xy)(xy)10
反思两种解法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通过反思,发现原因在于x和y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由不等式组来决定的相互制约的关系。X取得最大(小)值时,y并不能同时取得最大(小)值;y取得最大(小)值时,x并不能同时取得最大(小)值。第一种解法的问题在于忽略了x和y的制约关系,因此所得出来的取值范围比实际的范围要大。第二种解法整体上保持了x和y的互相制约关系,因而得出的范围是准确的。
在错解中总结与反思,更能加深学生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如:在n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n边形内角和与n 有关,外角和与n无关,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个内角与相邻外角之和为180度,进而将内角问题转化为求外角问题。
5.5增加思维专题的训练
数学的核心是学习数学思维活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不仅要获取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思维训练,逐步学习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类比与对比、具体化与系统化等思维操作。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要求有必要的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外,应适当增加思维专题的训练题,以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
6.结论
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有很多,首先一定要树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识,将这一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始末,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在对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原因,阐述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并论述了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从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发散性、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反思引申中发展思维能力、增加思维专题的训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引发学生兴趣,在解题过程中通过观察题目特征,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探究题目解题思路,培养探索性思维能力;运用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知识点之后应引导学生反思引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通过思维专题训练巩固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新编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丁永刚.高中数学思维灵活性的培养[J].上海中学数学,2008,(10):7-9. [3]张奠宙.“与时俱进”谈数学能力[J].数学教学.2002.第二期.[4]喻平,连四清,武锡环主编.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37页.[5]魏生木.数学教学与研究[J].2013.第85期
第四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71-01
创新思维能力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思维,因此说思维能力是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是与思维紧密相关的。正是因为这样,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们的学习中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是时代赋予老师的重任,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1.以人为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创新氛围
课堂教学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观念。明确教师不过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促进者、意见的交换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和存在价值,尊重学生思想和见解,情感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等。创设平等、民主、融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情感,敢于对教师观点质疑。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进而形成探索创新心理愿望和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的性格。
2.改变教学观念,挖掘创新潜能
从教学角度来说,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知识与时间的关系。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为目的,指导、设计和评价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2.1调动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十性”,其中,“自主性”和“开放性”可以说是创新思维能力或者创新教学方式的要点。挖掘学生自主思考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开阔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2优化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叶圣陶曾说:“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习所得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代劳的,非自己练不可。”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逐渐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加重对重点性、层次性、深度性的串讲分析,同时让学生自主思考,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3追求教学创新,鼓励思想个性。近年来,“百家讲坛”造就了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纪连海、于丹等一批以教师身份为主的文化明星。这些名家全力追求学术创新,以身示范,鼓励思想个性,学术标新立异,强调雅俗共赏。教师应该改变沉闷、中规中矩的语文教学方式,在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追求常讲常新;在同一个论点上,追求讲出个性,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参与创新的兴趣。
3.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契机。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选入语文课本的是一篇篇纷繁复杂,展现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和作者内心世界的文章。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可以根据其知识和经验多角度地主动地学习,得出五花八门的结论。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并认可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允许他们对课文有不同于教师和专家的理解。学生的这种自主性保证了学生本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之间得以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认识结构同化或顺应外界信息。这两种类型的理解,都会带来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带来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往往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发生联系,而最终成为学生机械记忆的内容。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地位是平等的,是合作的“伙伴”,让学生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发言,同时把教师的讲和问压缩到最低的程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进行创新活动的时间,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4.鼓励质疑与讨论,培育创新思维萌芽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提问就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就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采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争论、辩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努力营造师生、生生平等、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过早评论、过多限制,而应该允许其有不同意见,互相补充争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科学的历史进程表明,所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无一不是思维的结晶。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我们语文工作者一定要坚定信心,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培养出一大批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才。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滨九年制学校 许桂林
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基础做起。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有效途径。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1、预习存疑,诱导思维。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我就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疑难问题,相互讨论、互相交流。他们对这些问题既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导启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效果更佳。
2、课题设疑,启发思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教学时教师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一步步设下悬念,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难点质疑,引导思维。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进入思维状态,不断地进行判断、推理,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其认识能力。
二、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大家共同讨论的条件下,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地评价和引导螺旋上升,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较高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尽可能找出许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三、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我们在教学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让对不许错。有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常与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一次讲完《将相和》老师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部分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并讲明他的机智勇敢。也有几个学生说喜欢廉颇。正准备下课时,突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的这一点。”学生说得有理有据。老师给予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你很会思维。”学生听到这样的肯定,心理十分高兴。老师的肯定评价,调动了发言学生及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了自信,增强了自我肯定的欲望。
四、纠正思路狭窄的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学生的思路狭窄,严重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纠正学生思路狭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的活动,因此我们说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1、通过作文教学培养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幻想性、假想性”的命题作文,例如“21世纪的我”,“假如我是一位老师”等,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开拓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课文结尾培养想象力。有些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想象的余地。例如《云雀的心愿》一文,当学生理解了课文,知道了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后,我就根据结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云雀的心愿实现了吗?
3、通过指导观察培养想象力。培养观察力是发展想象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情节,使画面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要启发他们观察主要的现象与环节,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具体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