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

时间:2019-05-12 05:2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

第一篇:和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

和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讨论稿)

为促进我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教学思想

第1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鼓励全体教师努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从而有力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2条:学校教学工作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3条:学校教学工作要认真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依法、科学、扎实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管理与开发

第4条:学校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在开好学科课程的同时,要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要认真开好选修课程。

第5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教具、学具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最大化,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外课程资源。

三、教学管理

第6条:建立教学管理责任制。实行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科任教师三级教学管理责任制。校长要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全面规划,有效组织,科学决策与评价,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观、研究并处理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给教学工作以正确导向;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依靠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扎实有效地安排日常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实施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科任教师对所教学科教学质量直接负责。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校至少每两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并形成记录,校长参加,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将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学生评价与同行评价结合起来,全面考核教学工作目标达成情况。

第7条: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务处工作职责》、《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研组工作规程》、《教师课堂规则》、《学生课堂规则》、《作业设置与批阅要求》等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严重违反教学基本规律、原则和要求的教学事故予以追究。

第8条:课程计划管理。开学前要严格按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行事历。要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9条:教学计划管理。学校每学期初要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及全体教师,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学校在开学一周内要检查审核教务处、教研室等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

第10条:教学过程管理。教务处、教研室要对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记录,及时反馈意见。教学全面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要求教师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保证有效教学时间。

第11条:教学结果管理。每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每学期结束时,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和全体教师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在做好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教学经验、教学案例等典型材料。

第12条:教学档案管理。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好各类教学档案,包括工作手册、各类表格、教学计划、工作总结、分析报告、检查记录、成绩统计、业务记载、学籍资料、学生成长档案等,做到有案备查。学校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如实填写基本情况、教学工作情况、教科研工作情况、进修培训情况、专职管理工作情况、业务考核情况、奖惩情况等材料,让教师的教学档案成为规范教师工作、促进专业发展的有力佐证,作为考核、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第13条:学校要逐步创造条件建设学校网站,实现教学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并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计划与总结

第14条: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计划、教师教学计划等。教学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可行,针对性、实效性要强。

第15条: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参照依据。教学工作计划必须有具体的管理目标和实际可行的质量监控措施,应在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由教务部门组织制定,学校教研室参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行政会审定后,于开学前印发至各教研组。

第16条: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和要求。计划由教研组制定,经全组教师讨论认可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务部门审定存档。教研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第17条:备课组计划由备课组全体成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实际,经集体讨论后由备课组长执笔完成。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分析、目标要求、教学进度、集体备课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研究性学习(或活动课)及其它教研活动等工作安排及主要措施。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未设置备课组的学校,由教研组完成相关任务。

第18条: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一般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依照备课组教学要求,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本学年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质量目标,明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第19条: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交教务部门存档。教学工作总结包括:工作进展概况,主要成绩,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五、备 课

第20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打造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落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新课改的要求。

第21条:积极推行集体备课。(1)、集体备课内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训练、备检测。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重难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指导、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多种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合、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方法。(2)、集体备课要求: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四有”、“五统一”。“四定”:定时间,坚持每单元或每章集体备课一次;定地点,落实好集体备课地点,以便于活动组织;定内容,严格按照计划安排进行,专题备课要提前一周拟定好课题,严禁流于形式;定主备人,要逐周安排好每次活动的主备人,提前做好准备。“四有”: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考评。达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检测评价。(3)教师不能直接使用“备课组教案”上课,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即独立备课),形成“自用教案”。教师在课堂上只能使用“自用教案”。如果教师只有“备课组教案”,没有“自用教案”,即被视为没有完成备课工作;(4)教师课后必须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备课组教案”和“自用教案”。

第22条:建立教案检查制度。要注重教案质量评估,学校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教案进行检查,要建立教师教案教研组(备课组)周查制度、学校月查制度,查后要有签字、有修改建议、有评价记载。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和教研组每学期要对教案进行等级量化评定。

六、课堂教学

第23条: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认识到课堂是师生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天地,是师生历练心志、感悟人生的场所,要树立追求学习的幸福感是课堂活动的终极目标的新课堂观。每一节课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学习资源充足科学,以生为本、突出主体、思路清晰、结构紧凑、方法恰当、运用自如、效果显著。

第24条:学校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要求教师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利用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电子白板、课件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做好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和资源库的管理。教师要善于搜集、整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资源帮助。

第25条: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学校每学期必须有详细的课堂教学检查计划,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中小学要建立每日巡课制度,并有巡课记录;各班级要详细登记《班级日志》,记载教师每天上课的情况,教务处每周要查阅核实《班级日志》;学校领导要经常随堂听课检查,教研组要有目的的集中听课。

七 作业布置与批改

第26条: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原则上应该“有留必查, 有查必改, 有改必讲, 有错必纠”。

第27条: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教师选择作业习题,应广泛参阅各种资料,精选那些有利于教学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提升能力的习题。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第28条:作业布置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要布置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操作、实验、调查、考察、观察等实践性强的作业。各学科还要布置一定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旨在培养个性特长的实践性、探究性的兴趣活动类作业。通过多样化作业,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作业要注重“课内及时反馈,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和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第29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凡应设置作业的学科一定要设置作业。各科作业从形式上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三种,从时间上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要科学设置作业,把握好作业设置的质、量、度。课堂作业要确保课内完成,课外作业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八、课内外辅导

第30条: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具体措施。辅导可分为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课内辅导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导,课外辅导指自习课、活动课、晚自习等时间的辅导。无论课内课外辅导,都提倡分类辅导,辅导内容一般为补缺、补差或培优、提高等。

第31条:自觉加强课内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要加强课外辅导的计划性,明确辅导的对象和具体内容。要将课外阅读作为课外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按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量。

第32条:规范辅导行为。严禁教师占用自习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不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滥编滥发教学辅导资料,不得以“培优辅差”的名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严禁搞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第33条: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九、考试与评价

第34条: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学校要善于利用考试评价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考试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导向、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服务。

第35条:教学质量检测。要本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程序进行,质量检测客观、公正。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命题要体现学科教学的导向,试题的难易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严格监考要求,客观评定成绩,强化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第36条:教师教学评价。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听课、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综合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业绩、教研成果等,对其进行一次发展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第37条:综合素质评价。要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安徽省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管理,要从小学、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评价、填表及建纸质文档等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努力创建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管理,方便师生操作,丰富文档的形式与内容,切实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度。

第38条:教学奖励制度。学校应建立“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对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成绩显著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给予表彰。教育局实施“从生源质量看高考终端”教学评价,对高考成绩相对提升明显或高考成绩实现新突破的予以表彰奖励。

十、教研与培训

第39条:发挥教研部门作用。县教研室要发挥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到学校听课、评课,调研常规教学,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并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是学校教科研中心,负责全校教科研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研组是教科研的基地,接受校教务处和教研室的指导,承担教育科研任务的具体实施。

第40条:常规教研活动。教研组每周要安排一定时间作为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常规教学教研活动的时间,每次活动要做到“四定一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有记录。教研组和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好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每次活动,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教务处要不定期抽查。

第41条:开展校本研修。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要以校本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通过校本研究,让教师学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第42条:积极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学校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每月或每阶段要有一个教研主题,以课例为载体,组织新教师上合格课、中青年教师上研讨课、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上示范课、同年级教师同课同讲、同课异构等,使教师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第43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各校要引导教师或教研组围绕教学常规开展项目研究,如学法指导、学习诊断、作业设计、命题研究等,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过程,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等,预设策略,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同伴互助、课例研究,以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要加强课堂教学评价分析技术、诊断技术和辅助教学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学在课堂、练在课堂、反馈在课堂,矫正在课堂、巩固在课堂、提高在课堂”。

第44条:加强校内外听课学习管理。各中小学要根据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修订完善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制度。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次公开课,这项内容要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每周行事历。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兼课率必须达到90%以上,授课量不少于教师平均授课量的三分之一。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副校长、学校中层教学教研业务领导、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节,从教不满五年的新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要适当增加。教研组长要加强对本组成员听课、评课的组织。各校应积极主动参与“四互活动”,经常开展跨区或联片协作、联谊式教研,共同合作,相互开放,交流信息,共同发展;学校要积极学习和引进外地先进教改经验,发现和培养本校的教改典型,做好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促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学习,返校后要落实“四个一”:即作一个专题汇报,交一份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交一份教案,书面材料存档备查。

第45条: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专业引领作用。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县域名师每学期要开设一次以上的面向全县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或教学理论讲座;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县级骨干教师每学期要开设一次以上的面向全校或学区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或教学理论讲座,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实效性强、效果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县局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县域名师实行年度考评。

第46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向教学实践回归, 以教学问题为起点, 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归宿。

1、教师要围绕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

2、大力落实“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重要举措,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研究文化;

3、坚持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教师形成“为自己而研究”的课题意识,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规律,形成教学思想,在实践、探索、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核心能力,从而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4、学校教务处或教研室要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严格立项申报程序,切实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提出问题,确立课题,认真选题,搞好论证,严格评审,及时公布;切实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行动研究,加强过程指导,深化课题研究;做好结题鉴定,推广优秀成果。

第47条:加强校本培训。学校要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教师培养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每学期小学、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校本培训时间不少于48个学时,每年要完成继续教育不少于72个学时。高中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培训时间要达到相应的学时。教师每学期要完成“六个一”的培训任务: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上交一篇读书笔记,上好一节教学公开课,编制一套有较高水平的试卷,交一份用于评比或交流的教学设计或多媒体教案,参与一个教学研究课题,有一篇教学论文在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并鼓励在有关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本学科教学论文。

第48条:强化教科研管理。要明确教科研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系,要完善教师教科研工作制度和教科研工作考核方案,要确保教科研经费的保障机制,学校对教师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要加大奖励力度。

十一、督查与结果运用

第49条:各校要成立有校级领导、教务处、教研室相关人员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学常规督查小组,制定相应的督查评价方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和教研活动等工作进行每月一次全程督查,实行一查一通报,一查一整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第50条:教育局将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督查、视导机制。通过调研视导,加强对学校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结果、有通报、有处理。2015

年11月

第二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规范

大兴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规范

为便于基层民警切实履行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监督、检查、指导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自办中小学、幼儿园)健全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度,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保护在校在园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分局特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规范》。

一、法律依据

(一)、《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三)、《公安机关监督检查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四)、《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五)、《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规范》

(六)、《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出入高峰时段安保勤务方案》

(七)、《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印发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十项工作长效机制》

(八)、《北京市单位内部重点防范部位安全保卫规定》

(九)、《北京市公安局中小学及幼儿园内部安全检查工作规范》

二、职责

(一)、中小学、幼儿园法定代表人或主办者应当与公安机关签订治安保卫责任书,确定法定代表人或主办者是本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总负责。

(二)、学校(园)应建立校(园)长总负责、主管领导和主责部门具体负责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组织体系,有条件的学校须设立专门的治安保卫机构,尚不具备条件的应设立安保工作岗位,配备专职、兼职保卫人员,并将治安保卫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在主责公安机关备案。

(三)、正在从事办公、教育教学期间的校(园),其重点防范部位负责人是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主责人员,负责落实办公、教育教学期间重点防范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在下班或放假期间,单位值班领导、保卫人员、巡逻职守人员是落实重点防范部位安全防范措施的主责人员。

三、工作标准

(一)安全保卫制度

1、门卫值班巡查制度。学校门卫应当有专职保安或其他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人员(兼职教师、职工等)担任。严格门卫职守,严把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关,禁止无关人员和无关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校园保安员在日常要加强对校园周界、出入口等重点部位以及学生宿舍楼区的巡逻巡查,并有巡逻检查记录。

2、进出接送制度。对需要接送的学生、儿童,学校、幼儿园须与家长认定接送人员;接送人员禁止进入校园;家长因特殊原因需要进校园的,须事先得到校园方许可,并由老师全程陪同进出校园;不得将学生、儿童交给非接送人员,不得将晚离校园学生儿童交其他人员代管,防止误接误送引发事端。

3、重点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对监控报警室、财务室、微机室、电教室、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4、宿舍安全管理制度。有寄宿生的学校应当建立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管理人员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管理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严格落实学生宿舍值班、会客、防火、防盗等安全制度措施,并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5、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中小学、幼儿园车辆驶入管理,学生儿童在校、在园期间,非特殊情况机动车禁止进入;经同意进入的车辆必须限速行驶,并在指定地点停放。

6、安全预案演练制度。有健全的安全工作预案,以自然灾害、暴力犯罪、重大伤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等为设 想条件,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制定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门指导下组织师生开展演练。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完善预案。

7、校警会商制度。中小学、幼儿园和属地派出所落实“三级会商”机制,每周进行一次会商,通报相关涉及学校、幼儿园的刑事、治安案件和自然灾害事故,研究落实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和资料,包括消防组织机构、负责人、志愿消防组织;消防安全制度、方案、预案;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及演练的资料。

9、检查指导制度。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应定期对师生开展法制宣传、消防和安全教育,检查学校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协助指导学校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10、人员排查制度。属地派出所要配合中小学、幼儿园做好校园教师、职工及安保人员审查工作,对其中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有暴力违法犯罪前科等人员,及时调离校园工作岗位;定期对学校幼儿园内部不放心人员进行排查,列为管控对象,纳入管理系统,及时协调有关主管部门进入矛盾、危机和病情的化解和治疗程序,直到“无害化”为止。

11、情况报告制度。对校园内部发生的治安案件、涉嫌 刑事犯罪案件及不稳定因素、不安定事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属地公安机关报告。

12、其他安全保卫制度。

(二)人员防范措施

1、有一支专职保安队伍,原则上中小学、幼儿园保安员配备最低标准为“一校三保安”,聘请经公安机关许可的保安公司保安员,有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更多保安员。保安员担负校内巡逻、门卫和应急处突等安全保卫工作;不具备条件的民办、自办学校、幼儿园要有男性教师(职工)兼任保安人员,负责上课期间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安保工作的保安员、教师、职工年龄不超过50岁。

2、校园保安员必须符合《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北京市校园保安勤务规范》规定的录用条件,取得公安机关核发的《保安员证》、《校园保安员专项培训合格证》,上岗前通过公安机关组织的心理测试。

3、要有一支值周教师为主的治安巡防队伍,值周教师佩戴明显标志,在上下学高峰时段负责维护学生、幼儿进出校(园)门时的秩序。

4、有一名公安机关配备的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民办、自办学校、幼儿园有公安机关加派的安全联络员,协助、指导学校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和自防培训工作。

(三)物理防范措施

1、中小学、幼儿园的围墙(栏)和校门坚实牢固,能够有效防止攀爬、翻越和冲撞,确保与外界有效隔离。校门口可增设防冲撞隔离墩,提高校门口防冲撞能力。

2、校园门口设置传达室或值班室,室内安装能够连接到属地派出所的紧急报警按钮;财务室、危险物品仓库安装“三铁一器”,微机室、电教室、实验室等重点部位安装防撬锁,内设防护网或防护栏。

3、校园保安员必须配齐防暴钢盔、防刺背心、防割手套、橡胶棍等“四件套”,从事安保工作的老师、职工必须配备相应的防身防护器材,便于必要时延迟犯罪与非法侵害。

(四)技术防范措施。

1、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五个百分之百工作目标。

(1)重点要害部位技防设施安装率达到100%;(2)技防设施每天巡检率达到100%;

(3)中控室或监控室值机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4)技防设施签署运行维护合同或协议达到100%;(5)按照北京市政府185号令技防工程到属地公安机关备案率达到100%。

2、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符合下列要求的安全技术防范 系统。

(1)安全技术防范规范系统预留有与上级管理平台远程通讯的接口,实现与属地派出所、110报警服务台的联网对接,报警信息应能及时传送到公安机关。

(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具备信息传输、指令处置、通讯联络等基本功能,应能向上级平台传输不少于4路视频监控图像信息。

(3)报警信息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

(4)录像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7天,记录连续性指标不低于25帧/秒,录像清晰度不低于352*288点阵像素水平,观看所摄录的图像应能明确辨别被摄录人员、车辆或其他主要物品标识性特征。

(5)视频监控内的报警系统发生报警时,应与该视频系统联动使用。

(6)辅助照明灯光影能满足视频系统正常摄取图像的要求。

(7)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出现故障,应在24小时内恢复功能,在恢复期间应采取有效应急措施。

3、监控报警室

(1)应配备监控报警管理设备,对本单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至少应包括视频监控、报警、安全管理等子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如本单位有多个独立分区,应分别设置监控报 警室,配置相应报警设备,并实行统一管理。

(2)应配备不间断电源,保证断电后视频监控系统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报警系统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

(3)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门窗应有物防措施,并配备通讯设备。

(4)应有24小时专人职守。

4、周界及出入口

(1)周界的主要出入口(大门)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24小时进行录像。

(2)周界非主要出入口应安装防入侵报警器。(3)周界围墙(栏)应采取相应的物防措施,必要时设电子周界报警设施。

5、学生宿舍区

(1)学生宿舍楼、区主要出入口和主要通道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应在适当位置安装主动报警求助设备,有条件的应安装与监控报警室的对讲设备。

(2)学生宿舍楼、区周边应设置电子巡查点位,配备电子巡查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时巡查。

6、食堂、餐厅、膳食制作场所和食品储藏室,易燃、易爆化学(剧毒)危险品库及准备室,财务室及所属库房(储藏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陈列室等贵重物品集中存放、使用场所,配电室、锅炉房、二次供水设备等 重要场所适当位置或进入该场所的必经通道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7、主要室内外体育活动场所,办公、教学楼及地下室主要出入口,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集中存放场所,宜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必要时可安装相应的报警设备。

8、民办、自办中小学、幼儿园参照上述标准执行。不具备条件的民办、自办中小学、幼儿园,至少应在校门口值班室安装报警按钮或报警电话并连接到属地派出所,确保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发出报警信息。

9、为保障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尤其是报警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应请专门机构对该系统进行系统检测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XX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加快内涵发展和优质均衡步伐,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端正学校办学思想

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立校指导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各级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教育初心和使命贯穿在落实教学常规、强化专业素养、改革课程教学、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等具体工作中。各级教研部门、学校中的党员教师要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做表率。

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

2.修订或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综合评价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学生综合评价办法、安全管理制度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工作和教学行为,实现制度管理的无缝隙覆盖。对每学年、学期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表)、学科教学计划、学科评价方案、课外活动方案、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情况、教师教学活动评价方案、学校考试安排、学生节假日安排、学生作业和作业量等教学工作及时公开。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近、中、远期办学规划和学期、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三、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3.强化课程管理。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上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起始年级各学科实行“零起点教学”。坚持五育并举,确保体育与健身、劳动技术、道德与法治、艺术类、社会实践等课程(活动)的时间。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强化作业管理。加强作业的统筹管理,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的基础上,优化作业的设计,创新作业的形式,强化实践性作业,积极探索弹性作业、跨学科作业。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以内。教师不得通过微信、QQ等方式布置家庭作业,不布置超越课程标准规定和学生学力水平的作业,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推行作业免检、每周无作业日等探索。

5.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积极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创新科学多元的学生成长综合评价机制,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小学考试成绩全面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6.严格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免费的规定,严禁以招收特长生、捐资助学等方式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各种费用,坚决禁止要求家长到学校或学校指定单位缴纳各种名目的择校费行为。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和收费项目进行收费,严禁搭车收费和乱收费。各类民办学校的收费要切合实际,不得乱收费。

7.严禁商业行为“进校园”。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各类“进校园”活动要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对夹带商业性质的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任何商业行为侵蚀校园。

四、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8.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教学要实现由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转变。课前要精准分析学情,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围绕教育教学目标,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要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要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重视情境教学,突出思维训练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强化学生阅读素养发展;要重视差

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积极推进“五育融合”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育德、启智、健体、爱美、乐劳等要素的有机统一,融会贯通、协调发展。

9.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健全年级学科备课组,并在规定时间、地点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做到年级统一教研、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资源。学科教师通过年级备课组活动参加教学研究,做到精准分析学情并确定教学标高,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进度、学科检测及资料选用等方案,开展教学设计交流、课例研究、组内说课、评课等,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各学科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学科教师要在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制定符合教学实际、且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方案。

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10.大力提高教学教研能力。教师要以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全体学生服务,关心帮助学生学习,为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信息技术运用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教研员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提升质量的责任意识和指导教师的服务意识,不断创新科研范式和方法,引领教师搞好教研。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教育实践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寻求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有效策略和办法。强化命题的研究与指导,有效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

1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检查、整改、考核,形成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特色。坚持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定期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比、展示等主题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备课组内汇报课,骨干教师参与的教研组内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2.推动“作业革命”。建立学生作业设计、布置、检查、总量控制和质量监控机制,实施作业负面清单制度。提高作业质量,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布置分层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布置的书面作业要做到全部批改和及时反馈,要有一定比例的面批,教师有作业批改记录,突出共性问题,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创新作业方式,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开展义务教育学段学科课外作业设计和优质作业共享机制研究。每学期进行一次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每学年进行一次学生作业负担家长满意度测评。

13.深化考试评价改革。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科学呈现教学评价成绩,合理使用考试结果。重点考察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照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标体系,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和健康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

六、加强组织领导

14.认真学习,抓实整改。各县(市、区)教体局,各学校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等文件和规范。要学深悟透、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各级教研部门、学校要对照上级政策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认真查摆问题和不足。深入剖析近年来在端正办学思想、规范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列出问题清单,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

15.练兵比武,提升技能。各县(市、区)教体局、各中小学要深入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大练兵”以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标准、教学基本规范、课程标准、教材教法、通用基本功为主要内容,开展学习、训练、达标活动,全员参与,人人达标。“大比武”以

教书育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学校比教学管理成效,争创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校长比课程领导力、教学参与度、师生满意度,争当专家型校长;教师比班主任专业能力、教学基本功、教学质量,争当名师;教辅人员比服务能力和水平,争当服务标兵。

16.加强监管,适时督查。市教体局负责规范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查考核。建立教学管理专项督查工作机制,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基本规范落实情况督查,重视调研结果的反馈、交流和后续跟进。各县(市、区)教体局要落实“属地管理、以县(区)为主”的主管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和县级统筹,有效推进规范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各中小学校要为每位教师建立教学常规考核档案,考核结果要与评先树优、职称晋升挂钩,纳入教师考核和绩效考核内容。市教体局将进一步加强监管,适时对各县(市、区)、局属各中学开展督查。各县(市、区)教体局也要依法进一步增强教育治理能力,根据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重点、薄弱点和热点问题,适时开展督查。强化问题导向、强化结果运用,增强工作实效,对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工作业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要大力表彰,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违规现象或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或制止。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学校、教师或单位要根据违规违纪行为情节轻重,由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或政纪处理,确保全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科学,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第四篇:浅谈规范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工作(共)

文章标题:浅谈规范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工作

有管理才能有效益,只有对学校图书馆(室)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才能提高图书使用率,充分发挥图书馆(室)的效益。本文拟就学校图书馆(室)的规范管理谈点粗浅看法。

一、从需要出发,选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其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图书馆(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直接影响到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学校应选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学校图书馆(室)实施有效管理,学校在物色和选配管理人员时要考虑如下几条:一是要热爱图书管理工作,敬业精神较强,勇于开拓和进取;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图书管理工作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管理活动,自身素质不高,视野不开阔,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

二、从规范入手,建立可操作的运行机制。

图书馆(室)管理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从规范入手,建立可供操作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行机制的内容,即图书管理工作的方法、任务、内容等。其主要工作是要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如《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图书借阅制度》、《图书丢失、损坏赔偿制度》等,并与教师考核、工资晋升、实施奖惩等挂起钩来,使这项工作运行起来有力度。二是涉及运行机制的方法。要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分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教育主管部门把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条理化,形成管理规章,出台管理规定,使管理工作具有权威性;第二是业务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依据图书管理工作的特点,制定出图书馆(室)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是学校依据学校的自身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学校图书管理方案,使图书管理工作具有可操作性;第四是图书管理人员要强化自我管理、现代管理意识。

三、从效益着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学校图书馆(室)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室)的建设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师生整体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看好书的兴趣,适应素质教育需要,促进图书效益的发挥,学校图书馆(室)要秉承“以读者为本,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这一理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中小学读书竞赛活动,以赛促读,教书育人,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中,可通过树立典型、建立示范区、示范学校等形式,把图书管理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在普遍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基础上发现、培养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作联系点,通过经常指导活动,发现、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工作;二是建立评估验收和奖励制度,通过督导评估活动,争取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真正解决房子、票子、位子问题,实现馆舍建设、书刊配置、图书管理上档次,同时大张旗鼓地推广典型,使学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是通过组织读书征文评比和管理经验交流,推动图书管理工作良性循环。

《浅谈规范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工作》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规范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工作。

第五篇:广东省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修订)

广东省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修订)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工学校工作条例》,按照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我省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制定本规范。

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通过对教学全过程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技工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实训车间(工厂)、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其为技能训练服务的优势,促进产训结合,使技工学校突出技能训练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提供保证。

第二章 教学管理工作体制及职责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目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教学和育人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实行校级、中层、组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应有符合技工学校设置规定的专职校级领导分管教学工作,同时设置专职的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校级管理由校级领导组织实施;中层管理由教务科(处)、实习科(厂)、教研(室)和督导(室)等部门组织实施;组级管理由专业(学科)组组织实施。规模较大、专业较多的学校,可设专业(学科)系(部),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管理由教务科(处)统筹安排。

一、校级管理及职责

(一)校长职责

校长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支持分管的校级领导开展工作,其职责是:

1、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规律和技工学校的教学特点,全面安排学校的教学工作;

2、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技工学校的实际,制定本校的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并据此组织制定教学发展及教学管理的目标及计划;

3、负责组织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

4、在统筹安排人、财、物等方面,优先满足教学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和实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5、主持制定教学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负责对上述人员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

6、负责组织职业需求预测,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确定并适时调整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

7、定期听取汇报,检查规划、计划的落实情况,对教学副校长实施工作指导;

8、主持学校的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总结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和经验,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副校长职责

教学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分管教学管理和教研教改等工作,负责教学业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其工作职责是:

1、领导教学管理有关部门,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部门工作互相配合,共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主持拟订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划、职业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教研教改方案、教学资源配置方案等,审定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审核有关文件和对教学问题的处理意见,并呈校长审批后组织实施;

3、审批教学管理工作计划、总结和经验材料;审批各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和各专业

实施性实习计划、学期教学进程表等关系全局的教学文件,并督促各相关科室实施;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过程的全面素质教育;

4、配合校长做好教学质量督导工作;主持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和分析工作,督促听课、评课制度的落实,总结推广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5、定期向校长报告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和计划的执行情况,听取校长的指导性意见;

6、配合有关校领导做好对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教辅人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学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

7、主持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技术服务、各类竞赛、观摩及交流活动;

8、主持学期、学年考试和学生成绩评定工作,审批升级学生名单;协同有关校领导审核随班试读、休学、退学、复学、毕业、结业、肄业学生名单,报校长批准;

9、主持或协同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0、审定师资(含教辅人员,下同)建设和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主持师资考核工作,负责提出教学管理人员行政职务和教师技术职务评聘建议;

11、审核分管范围的经费预算和设备仪器购置计划;

12、审核选用教材,检查教材供应及使用情况;

13、配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的毕业教育;

14、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教学管理工作。

二、中层管理及职责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一)教务科(处)职责

1、在主管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教学全过程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办理和处理相关的业务事项;

2、负责拟订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编制学校学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协同有关部门制订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方案,呈主管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3、做好学年(学期)工作总结,审核、修改有关经验(体会)材料,提出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并呈主管校领导审批;

4、主持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

5、全面管理各项日常教学业务包括校外分校、分教点,检查、总结教学情况,掌握教学进程,组织教学资料统计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6、协同督导室组织全校性的教学质量检查或评估;

7、全面管理各课程的学期授课计划,主持编制教学进程表、课程表,并呈主管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8、负责考试和补考的全面安排,管理全校学生学业成绩,根据学生学业成绩、考勤情况,审查及公布补考名单;协同有关部门提出学生随班试读、休学、转学、退学、复学、毕业、结业、肄业的名单和奖惩意见,报校领导审批;

9、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德育教育、专业教育和毕业生毕业教育,协同有关部门召开全校性的学生会议和家长会;

10、负责做好学生上课的考勤和课堂纪律及学业成绩的考核,并做好记录和统计;

11、管理图书馆(室)的工作;

12、负责教材、教具、实验仪器和教学网络、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采购、使用和管理;

13、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实行专业系(部)管理的学校,教务科(处)的职责主要是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制定和布置、安排总体教学计划,做好对各专业系(部)教学工作的协调和配合,定期检查教学计划实施情况,沟通信息,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实习科(厂)职责

1、在主管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生产和实习教学全过程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按照实训车间(工厂)管理要求,做好生产和实习教学的各项管理工作;(参考附件七)

2、负责拟订生产和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计划,制订各专业学期实习计划及教学进程表,呈主管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开展生产实习和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工作;

4、负责校企合作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设立和相关的管理工作,检查、评估校外实习的作用、质量和效果,并向主管校领导汇报;

5、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实施本校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工作;

6、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

7、负责做好实习教学工作总结,提出改进生产和实习教学工作的意见措施以及改革和创新实习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方案;

8、负责承办师生技能竞赛有关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9、负责实习设备、工量具、材料的采购、使用和管理;

10、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教研部门(室)职责

教研部门(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应配备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有较丰富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工作。在分管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其工作职责是:

1、全面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钻研职业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和探索技工教育教学发展和培养“四有”技能人才的规律;

2、组织全校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信息交流;

3、制订学年、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对教学研究的内容、重点课题作出安排;组织和指导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并将活动情况和研究成果向有关部门通报;

4、了解企业的需求状况,提出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有效衔接的可行性建议;制定教学改革方案,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活动,负责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研究、试验和成果推广工作;加强高新技术专业的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推广;

5、组织教师参加校际教研、教学观摩和学术交流等项活动;

6、组织和指导教师撰写、发表教研和学术论文,研发教学成果,并做好评审和推荐工作;

7、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协助做好新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切实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教学方法、手段和规程;

8、组织新专业教材和校本教材、讲义的开发工作;

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督导部门(室)职责

督导部门(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检查、评估、监督和指导工作机构,应配备教育教学管理业务能力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骨干从事督导工作,在分管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其工作职责是:

1、依据省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督导办法、督导细则和评估指标体系制订本校的督导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2、配合学校做好申报办学水平评估、复评或申办各办学层次的论证的筹备工作;

3、协同有关部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指导,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提供意见;

4、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并向校长汇报;

5、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找准薄弱环节,分析症结所在,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6、定期检查、督导校外办学点的教学质量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7、组织督导业务研究和督导员的业务培训;

8、对评审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专业(学科)组级管理及职责

专业(学科)组是由一个至数个专业或一门至数门性质相近课程的任课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组成,它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组的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活动,其在主管校领导的领导或在教务科(处)、实习科(厂)的领导(指导)下履行下列基本职责:

1、制定本组的学年、学期理论和实习教学工作计划及教研教改活动计划,报有关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并做好本组(部、系)学年、学期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

2、研究和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性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制学期授课计划;

3、协助教务科(处)安排教师任课和承担各项教学(实习)任务,负责落实各环节的教学和育人工作(包括备课、授课、辅导、实习、实验、批改作业、成绩考核和德育教育等);

4、负责本组学生各课程及相关工种技能训练项目学业成绩的考核工作(包括题库建设、命题、审题、监考、评分和试后分析等环节);

5、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研发活动;组织论文撰写和推荐工作;研究和试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执行听课制度,定期交流教学经验;

6、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实习场地、实验室、陈列室、资料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7、依据专业教学特点和需要选好教材,积极参与学校教材建设工作(包括编审教材、讲义、习题集、指导书和配套的音像资料等);

8、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职业技能考核和鉴定工作;

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是指对理论课教学和实习教学全过程的程序化管理,规范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校必须按部颁统一的教学计划要求,制定出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

2、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过程中,若课程门数不变,课时变动不大,可由教务科(处)处理,课时变动较大的,须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3、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或在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如需进行局部调整,由教务科(处)处理;调整较大的,由教务科(处)提出意见,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4、开设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行业主管部门未颁发教学计划的专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学校编制该专业的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计划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参考附件一)

5、因教学需要调整部颁教学计划,调整幅度超过30%的,须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6、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实践性学时的总课时一般不低于该专业总课时的50%左右,智能性较强的专业,可低于50%,但不得低于40%。

二、教学大纲

1、教学计划中规定设置的各门课程都应有教学大纲,各技工学校根据有关部门审定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工作。

2、因教学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大纲的,由专业(学科)组(部、系)(以下简称专业组)提出方案,经教务科(处)审核,报主管校领导审批确定后实施。

3、国家有关部门未有统颁教学大纲的课程,学校应组织教师编制该校暂用教学大纲,暂用教学大纲应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制订教学大纲的原则、内容和格式编写,编写工作由教务科(处)主持,专业组具体组织,经集体讨论通过,由教务科(处)审核,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4、任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压缩实习教学内容和课时。

5、教务科(处)、实习科(厂)和督导部门(室)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检查课程和实习教学情况,评价教学质量。

三、教材的选用

1、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引使用统编教材,某些课程如无统编教材时,应选用基本符合大纲要求的相关教材或自编校本教材、讲义,严禁无教材、讲义开课。

2、选用教材和自编校本教材、讲义,由教务科(处)会同实习科(厂)与有关专业组负责人以及学科带头人共同研究确定或审定,报主管校领导同意后采用,自编校本教材和讲义须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3、对某些教材没有配备习题集或实验指导书的,由专业组根据实际需要组织任课教师编写。

4、与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经过专业组审核后,可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料。

5、教材或讲义及相关资料必须提前发给教师,方便教师备课之用;在授课前应将教材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

四、教学进度计划和课程表的编制

1、教务科(处)要在每学期结束前编制出下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呈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2、教务科(处)原则上在每学期结束前向专业组下达学期教学任务,会同专业组和实习科(厂)负责人安排各课程、各专业(工种)的任课教师。

3、教务科(处)根据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师的授课安排,于授课前一周编出总课程表,课程表不得任意变动,需要调整时,须经教务科(处)长或实习科(厂)长同意。

4、班级学生下厂实习前,专业组应制订实习方案,并由有关部门与厂方签定协议。

五、学期授课计划的制定

1、任课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书后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学期授课计划,生产实习教学还需编制物料准备计划(如材料、工量刀具、仪器、劳保用品等的准备),并经专业组讨论后由该组负责人审核,送教务科(处)或实习科(厂)审批后执行。

2、学期授课计划主要包括:教学顺序、授课时数、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实习课、“一体化”课、复习课、习题课、实验课、阶段测验等)、作业安排、教学方式、教具及主要参考书等。(见表A—

1、A--2及表B—1。)

3、任课教师在执行学期授课计划过程中,其教学内容和时数要求作调整时,须按学校规定程序报批。

六、调课与代课

1、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正当理由不准调课、代课。

2、教师因公、因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调课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并填写调课申请表按调课程序办理手续,经教务科(处)或实习科(厂)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并安排其他教师任课,教师之间不得私自串课或代课。

3、经批准的调课,教务科(处)或实习科(厂)须填发调课通知单,并通知有关教师和班级,有关教师应签名确认。(见表A-11、A-12)

七、教学日志

1、《教学日志》应记载:授课日期、授课时数、内容摘要、学生出勤、课堂纪律、作业布置情况等项目以及课日发生偶发事件的处理情况;实习课日志还包括设备使用、人员安全等情况。

2、教师授课时必须按时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学生出勤的考核按《广东省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七章执行。

3、学期结束时,由教务科(处)和实习科(厂)将《教学日志》装订成册,统一存档,并保存三年。(见表A-8)

八、校内教学环节

校内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理论与实习)、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和成绩评定等环节,教师应严格按课堂教学规范要求实施。(参考附件二)

九、校外实习教学(附件三)

十、学生成绩考核,升级和随班试读,休学、复学和退学,转学和转专业,毕业、结业和肄业等操作程序,分别按照《广东省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章执行。

第四章 教学行政管理

一、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及会议管理

(一)计划与总结

1、教务科(处)和实习科(厂)在学期开学前,应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2、各专业组和实习科(厂)按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要求,制订出专业组和实习科(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报教务科(处)审核,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后实施。

3、每学期末,各专业组和实习科(厂)向教务科(处)提交书面教学工作总结,教务科(处)向主管校领导提交书面教学工作总结。

(二)会议制度

1、教务科(处)和实习科(厂)每月定期召开不少于一次的联席会议,由主管校领导主持;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检查教学工作进展和月度计划完成情况,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每月召开一次专业组和实习科(厂)负责人会议,总结当月教学管理工作,交流经验,安排布置下月工作。

2、每学期均应召开如下会议:

(1)全校教师大会。由主管校领导或教务科(处)长向教师大会报告教学管理工作情况;(2)教师代表座谈会。主要听取教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3)班主任教学意见征询会。主要征求班主任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沟通情况,交流信息;

(4)学生代表座谈会。主要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和教师的意见、反映,向学生介绍相关信息。

4、每次会议均应做好记录,并进行整理、存档;内容重要的会议要撰写会议纪要,送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阅;对师生反映较大的问题要写出专项报告送校领导审阅批示。

二、教学管理工作的常规检查

1、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教学管理工作检查,检查组由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和督导室成员及有关人员组成,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2)教务科(处)和实习科(厂)实施教学组织管理的情况;(3)相关部门配合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4)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环节实施教学及其教学质量的情况。检查督导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找准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2、教学质量检查可采用的方法是: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听课评课、授课质量分析;查阅教案、作业、试卷、有关资料;教师或学生同工种技能表演(竞赛)分析和实习(项目)工件抽样分析等。

3、检查要注重调查研究,注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见表A-19、表A-6)

4、教务科(处)每月组织一次抽查,抽查的内容是:(1)教师执行教学进度计划的情况;(2)教师教案编写的质量和教学日志填写的情况;(3)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包括课堂提问、小测验、作业和课堂纪律等)记录情况等。

5、教务科(处)要检查、督促听课评课制度的落实,一般要求每学期听课评课达到:校长2次,主管教学副校长3次,教务科(处)长和实习科(厂)长4次,专业组负责人4--5次,教师不少于3次,每次1—2节课,听课后要填写评课表,提出评课意见。教学和督导部门(室)要善于总结推广经验,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问题,要求有关教师及时改进。

6、教务科(处)每学期末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效果分析会,检查教学质量情况,提出

下学期的改进措施。

三、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考试场地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考场规则和监考员职责实施。(参考附件四)

四、教研活动管理

1、教研活动要按计划进行,做到有内容、有安排、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要保证出席人数,缺席者要说明理由。

2、教研活动的内容应包括:

(1)了解企业发展信息,与企业技术人员探讨教学培训模式,提出教学改革意见;学习教育理论及专业(学科)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2)研究和开发教学成果,切磋技术技能,制作课件和改造教学设备仪器;(3)开展学术研究,组织撰写论文;

(4)参加研究和编写教材、讲义、习题集和教学卡片等;(5)组织公开课、观摩教学、听课评课;(6)开展“教书育人”的研究和总结;

(7)总结、交流教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经验,积累教学资料;

(8)实习教师在带队下厂实习中,如有可能要参加工厂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活动。

3、学校教研室应按照职责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按上述教研活动内容有计划地安排适当的、有效果的活动,并做好活动的指导、总结和表彰工作。

4、各专业组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并把教学研究内容列入月工作计划,坚持做好活动记录、总结和资料积累。

5、如无特殊原因,应按省、市(片)技工学校教研会及各教研中心组的要求,参加省、市教研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和各种知识、技能和文娱体育竞赛活动。

五、教学人员的考核和任用管理

(一)教学人员的考核

1、对教学人员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政治思想表现、专业理论水平、教学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等,以便为安排工作任务、进修培养、评聘技术职务、提职晋级提供依据。

2、考核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民主性的原则;考核的方法以客观评价为主,结合个人自评进行。

3、学校每年(学年)组织一次教学人员的全面考核,每半年(学期)进行一次小结。

4、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方面,德、能一般体现在勤、绩上面,因此,考核从考勤、考绩着手,把德、能的考核贯穿其中,并注意把考核工作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

5、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和教学人员工作的特点,制订考勤制度,并做好如下考勤工作:

(1)教学人员的事、病、婚、产、公假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制度办理请、销假手续;任课教师在请假的同时,要相应办好调(代)课手续;

(2)原则上,教师应实行坐班制,并对所担负的教学工作任务,包括全部教学环节应完全实施;工作期间实行考勤制度,要求教师参加的会议、活动、公益劳动也应进行考勤;

(3)完成教学工作、教辅工作及学校分配的其他任务均须记录,由学校自行制定表格,订出具体办法,由教师按时填写,专业组负责人审核,指定专人统计。

6、做好半年(学期)小结和年终(学年)考核工作。

7、考核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参考附件五)

(二)教师的任用

1、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根据聘任条件和教学岗位需要,聘任合格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2、对需要调入的教师,调入前必须考察其是否符合教师资格的条件,并通过综合评议、试讲合格后方可办理调入手续,且根据其所学专业、学历和见习表现,决定其聘任的课程。

3、根据教学需要,经校长同意,可根据任职条件适当聘用校外教师。

六、教师工作量管理

1、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宜单纯用“量”来衡量,因此,要十分强调政治思想工作。

2、教师工作量包括: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实习、实验室的管理,制作教具、课件、挂图、模型,编写讲义,实习带队及其他教学辅助工作等。

3、教师每周的任课时数一般按12——16课时安排;实习教师的技能训练教学按每小时0.5-0.6的系数折算成理论课节数;带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师按满工作量计算; “一体化”课程可综合理论和实操训练课计算,各学校可参照本原则,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师工作量计算细则。

4、对于教学认真,教学效果好,超课时的任课教师,可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发给超课时津贴或给予适当奖励。

教师的工作成绩,记入教师业务考绩档案,作为晋升、晋级的依据之一。

七、教学档案管理

学校办公室和教务科(处)应负责收集、整理、保存、管理各类教学档案,以便查阅,并作为调查教学情况的依据。

教学档案应分类管理。(参考附件六)

八、实训设备及教具管理

1、学校要按各学科教学大纲要求,有计划地配置教学设备、仪器,每年的教育经费要保证教学设备、仪器购置计划的实施。

2、凡购入或自制的教学设备、仪器、教具、体育器材等必须进行验收、登记,并指定专人实施管理。

3、要建立实验设备、仪器及教具的保管使用制度,做到帐、卡、物相符,摆放整齐,防火、防盗,清洁卫生,管理科学。

4、实验设备、仪器、教具要保证教学需要,实验员和管理人员要根据教学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为教学服务。

5、设备、仪器、教具的维修要有计划,并做好维修记录;损坏或丢失要逐级上报,对失职造成损失者要作出处理;报废、丢失的设备、仪器、教具,要及时在帐目上显示,并办理相关手续。

九、电化教学管理

1、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合理配置电化教学和信息设备,按照计划要求开展电化教学工作。

2、电化教学和信息设备要有专人管理,负责使用、维修,根据影像管理规定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3、电化教学和信息设备以教学为主,原则上不外借,因特殊情况需要外借的,须经教务科(处)长(主任)同意,主管校领导批准。

4、播放教学片(盘)应经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按计划安排,播放非教学用片(盘)须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并须填写播放记录。

5、声像资料要按规范统一编目,专人保管,严格借用手续,做好保密工作。

6、有效发挥电化教学和信息设备的功能作用和教育效益,加强电化教学经验的推广。

十、图书资料管理

1、各校要加强图书馆(室)(包括教工和学生阅览室)的建设,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按编制设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并有效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2、要健全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包括:

(1)图书资料保管制度;

(2)图书借阅制度;

(3)图书赔偿制度;(4)资料室管理制度;(5)教工、学生阅览室制度。

3、充分发挥图书馆(室)的服务功能,确保开放时间,使图书资料流通率达到标准要

求。

4、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购置图书资料(包括电子图书)。

第五章 附 则

1、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各学校可根据本《规范》制定本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3、本《规范》的解释权在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附件一:

教学计划的开发程序

1、由主管校领导提前下达编制专业教学计划的任务;

2、由教务科(处)负责组织对该专业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认真学习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关于制定广东省技工院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编写该专业教学计划初稿;

3、把该专业教学计划初稿发到有关专业组(部、系)及校企合作企业讨论,征求意见,收集、汇总后成该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稿;

4、组织有关专家、企业代表和骨干教师成立鉴定小组,对教学计划修订稿提出论证、鉴定和修改意见,整理后成教学计划送审稿;

5、经主管校领导审核、校长审批后,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实施。

附件二:

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

(一)备课

1、教师备课时要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先修和后续课程,注意互相衔接,并根据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确定教学方法,每一次的理论课教案一般以2课时为单位编写;实习课和“一体化”教学的教案每次一般以一个课(专)题(项目)为单位编写。

2、教案内容包括:课题、班别、授课次序或日期、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要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及参考书,复习、提问、课堂练习、课后小结、课外作业安排、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习题课的备课要按照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的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的习题,习题量要适当,所需时间要与计划课时相适应。备课要逐年更新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教师制作课件和电子教案。(见表A-3、A-4)

3、备课以个人钻研以主,专业组(部、系)应组织必要的集体备课,每学期一般不少于两次,其主要内容是:统一教学目的要求,研究重点难点处理,作业题的选用和解法,期末复习要点及办法,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教学课件的制作等。

4、备课时应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图表、幻灯片、音像带、模型和标本等教具。

5、实习指导教师的备课还必须考虑工艺要求、操作要领和实习指导要点等,还要做好实习材料、设备、工卡量具、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准备,设计和编排学生实习操作的位置。(见表B—

3、B—4)

6、严格执行教案检查制度,任课教师在授课前须将教案送交专业组(部、系)或实习科(厂)负责人检查签字;无教案者不得授课;每学期结束后应把学期授课计划、教案装订好,交教务科(处)保存备查。

(二)上课

1、理论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理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主持者,必须按照排定的课程表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确需调、代课者,必须照章办理手续。凡未经批准而擅自停课或调课者,无故缺课、误课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2)对理论教师课堂授课的基本要求是:目的明确,组织严密,讲授正确,重点突出,语言清晰,板书工整;

其中,对体育和形体教师授课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讲解及口令清晰,示范动作正确,注意运动保护,认真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不得随意离开场地,不得对学生放任自流。

(3)理论教师在上课的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规范,控制好课堂秩序,认真组织教学,填好教学日志,做到仪表端庄、教态端正,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作用。(见表A-8)

(4)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贯彻教学原则,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好每一堂课。

2、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生产实习教学过程要实行课堂化,管理过程要企业化。实习指导教师要按照课日授课计划的程序,通过讲课、示范操作、现场指导、安排作业、技能考核和总结提高等程序,使学生学会和运用实际操作技能、技巧,同时指导学生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生产实习教学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四个环节。

(2)组织教学是生产实习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根据课题实习和实训车间(工厂)管理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如检查学生人数、着装,进行安全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好课前记录等。

(3)入门指导是生产实习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学生实习操作前进行组织教学、现场讲解和示范操作的教学过程。内容包括:布置课日的生产实习任务;讲解与分析工艺;提出质量标准和工时定额要求;讲解设备、附属装置和工量具的使用准备与应用;介绍材料和辅助材

料合理选择的方法;进行示范操作教学(包括分解动作和连续动作),详细讲解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4)巡回指导是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的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的教学行为。内容包括:逐个工作地(机台)检查学生进入操作训练前各项准备工作的情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和姿势;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等,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5)结束指导是在课日教学结束前进行教学归纳和总结,内容包括:归纳教学要点,评述教学效果;分析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度以及加工件或作业的质量水平;总结完成课日教学任务的情况,包括安全文明实习和操作训练纪律等情况,做到肯定成绩,表扬先进,指出不足,提出今后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做好课堂授课记录。

3、实验课教师教学规范程序

1、教师应于每学期开课第一周内将实验计划送实验室或有关人员作准备。

2、任课教师要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亲手做好本课程所开设的全部教学实验,并对每个实验作出详细分析,提出见解,摸索规律,做到心中有数。

3、任课教师要认真按教学大纲要求做好实验课的备课工作。备课的内容包括: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弄清实验原理、重点难点、仪器设备性能、参数及操作规程,应测数据及测量方法,可能发生的误差原因及防止措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实验组的安排,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分析实验过程的思维方法等。

4、实验课开始时,任课教师应先做好组织教学,填好教学日志,然后讲解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实验)。在实验进行中,教师要认真做好现场指导,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运用理论进行分析;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实验,遵章守纪和爱护仪器设备;注意维护设备完好和人身安全;处理各种事故。

5、实验结束时,任课教师应会同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检查设备完好和清洁卫生情况,经教师认可后实验方可结束。

6、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评定实验成绩。

(三)课外作业

1、任课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必须按教学大纲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一般要求每次授课都安排课外作业,难度适中,份量适当。

2、课外作业包括练习题、思考题、讨论题、课外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非书面的。

3、教师布置作业要在备课时认真筛选,所安排的作业应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培养基本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任课教师必须及时批改作业,学生书面作业原则上要全部批改,评分要客观公正,评语要具体明确,并做好作业缴交情况记录和成绩登记;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在下次上课前将作业发还学生,必要时进行讲评。

5、教育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通过独立思考依时完成课外作业;对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敷衍应付、抄袭作业的学生,要及时教育,追交或令其补做。

(四)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解难答疑,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2、课外辅导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次,以个别答疑方式为主,以利因材施教,并做好辅导记录。

3、未经教务科(处)安排,教师不能占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上辅导课。

(五)考试命题、评卷和学期、毕业成绩评定

1、考试命题要求:

(1)理论考试的内容范围,原则上是本学期该课程授课的全部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习课考试的内容范围,一般是本学

期该专业(工种)教学的全部内容,包括应知、应会和安全生产知识。

(2)考试命题以教学大纲为准绳,覆盖面一般要求在该学期授课和实习教学内容的70%以上,要求难度适中、区分度强、分布合理、题量或实习考件工作量适中。

(3)理论试题要考虑基本题、水平题、难度题的比例结构(一般是6:3:1),尽量做到命题科学化,客观题和主观题应根据该课程的性质按比例配置;专业(工种)实习试题应注重考核学生掌握基本功的熟练程度和综合课题关键技术技能的应用能力。

(4)已建立试题库的课程和生产实习专业(工种),由专业组(部、系)和实习科(厂)分别制定命题方案,由教务科(处)按方案抽题,组配成A、B卷试题,分别附上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未建立试题库的课程和生产实习专业(工种),由专业组(部、系)和实习科(厂)分别指定若干名非任教该课程(专业工种)的教师按上述原则拟出两套试题,然后送教务科(处)或实习科(厂)审核选用。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目由有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提供。

2、评卷要求:

(1)评卷应做到及时、严格、客观、公正。凡有两名以上教师同教一门课程(一个专业工种)或相近课程(专业工种)的,应按照题目(考件)分工流水评卷,避免松严不一。

(2)考试结束后三天内,应完成评卷工作,由任课教师负责所教班级的成绩登记,评出学期成绩,并认真进行考试分析,然后将已评试卷、成绩册以及考试分析表(一式两份)送专业组(部、系)或实习科(厂)负责人审阅签名,并交教务科(处)或实习科(厂)保存,保存期为学生毕业后一年。

3、学期和毕业成绩评定:

(1)根据不同课程和生产实习课的性质,其学期和毕业成绩评定可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制的计分方法。

(2)学期考试课程和生产实习课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比例一般为:3:2:5。不进行期中考试的,其比例一般为4:6或3:7。平时成绩应根据学生平时上课情况、学习态度、完成作业、课堂提问及讨论、实验、平时测验等方面综合评定。

(3)各门课程和生产实习课的毕业成绩一般由毕业考试成绩(或该课程和该专业工种最后一次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比例一般为6:4或7:3。

(4)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成绩评定由有关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照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规定执行。

(5)跨学期或跨学年的学科成绩取几次学期成绩的平均成绩,平均成绩不及格则要进行补考;每个考生每门学科最多有两次补考机会。

4、考查课程的成绩评定:

考查课程的学期总评成绩应根据学生平时考核(包括堂课表现、完成作业、完成实习工件、课堂讨论、提问、实验、测验等情况的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因此,考查课的平时考核,每学期不得少于三次。生产实习课的平时考查,应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和操作训练情况综合评定,并由学生填写《生产实习总结报告》。

附件三:

校外生产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加强校外生产实习教学的组织领导,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学生校外实习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校外生产实习的规章制度,校企签定协议,加强沟通和合作,确保实习任务安全、有效地完成。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调研,选择与学校所设专业(工种)教学内容要求基本符合的企业或有意向安排学生就业的企业为校外实习基地,要求企业按照校外实习教学方案予以配合,并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

(3)加强对学生校外实习的职业道德、纪律和安全教育,保证实习课题按方案要求完成。

(4)学校要明确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分工,落实跟班计划;校外实习带队教师要按要求进入生产现场,密切与生产现场负责人和师傅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坚持进行阶段性的实习总结。

(5)校外实习带队教师要会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共同做好学生的学习、实习、生活和思想教育的保障工作。对学生校外实习成绩的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并对学生生产实习鉴定表签署意见。(具体要求见《广东省技工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办法》(另行制订))

附件四:

考场规则和监考员职责

(一)考场规则 1、凡进行全校统一时间考试的,应预先做好考试计划安排,落实总监考(主考)、巡考、监考和考评人员。监考人员按实际需要配备,生产实习操作技能考试须现场评分的按实际需要配备监考员和考评员。

2、考场的安排要按规定布置,理论考场按单人单桌布置,也可按不同考试课程间隔混编座位;生产实习操作技能考试按不同专业工种安排考场。

3、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平时考试及学期、毕业考试(或查考),如未经批准,无故缺考的作零分处理。

4、学生要严格遵守考试时间,无故迟到15分钟以上者不准进入考场,学生进入考场后,必须按号就坐,不得擅自更换座位和调换试卷;开考30分钟后方可交卷。

5、理论考试考生除必用的文具用品外,其他书籍、讲义、笔记本等一律不得带进考场(开卷考试科目按教师指定的书籍除外);技能操作考试考生除按规定携带的工具物品外,其他物品均不得带进考场。

6、在考试过程中,考生答题一律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不得在试卷或考件上做任何记号;考生应独立思考,独立解题,不得有交谈、旁窥、夹带、传递等不正当的行为;考试作弊者,除取消课程的成绩外,还应按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7、试卷分发错误或字迹模糊,考件分发错误或有缺陷等,可举手向监考人员询问,但不得涉及试题内容。

8、在操作技能考试中,考生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听从监考人员的指导,对不听劝阻的考生可停止其考试,因违章操作而损坏设备的,考生应负赔偿责任。

9、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卷或考件的可直接将试卷(包括草稿纸)或考件交给监考人员,并立即退出考场;考试结束铃声响时,应立即停止答卷或加工工件,将试卷(包括草稿纸)或考件放在桌上或设备上,并立即离开考场,不得把考卷及草稿纸或考件带走,不得在考场内逗留,不得在考场附近议论、喧哗。

10、临时因病或因事不能参加考试或考查时,必须报告教务科(处),经批准后可作缓考处理,并另行安排时间考试。

(二)监考员的职责

1、监考人员应于考试前熟悉考场规则、考场位置及考生安排。

2、监考人员应于考试前20分钟,到教务科(处)领取试卷、考场记录,并做好工作准备。

3、预备钟响后,监考人员应迅速到考场,督促考生对号入座并清点学生人数,安定考生的情绪,强调考场纪律。

4、考前5分钟,监考员当场启封,如试卷无误,应马上发试卷。

5、监考员应严肃、认真履行职责,在考试过程中,必须巡场,在考场内不得看报纸、谈话、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监考员如需暂时离开考场时,应向同场监考员说明,但不得超过10分钟;如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继续监考的,须经得总监考同意并有其他监考员接替后方可离开考场,不允许两个监考员同时离开考场。

6、监考员发现学生有作弊企图时,应给予批评、警告;发现学生作弊并已形成事实,监考员应没收其作弊工具、材料,情节严重的可没收试卷,停止其考试,考试结束后应如实填写考场记录,并把没收的作弊材料证据及考卷交教务科(处)。

7、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应随即收齐试卷进行清点,并当场封卷,同时填写考场记录表及签署姓名,一并交教务科(处)。

附件五:

教学人员考核的程序和方法

(一)考核的程序

1、自我小结。每位教学人员平时要做好教学和学习记录,做到有据可查,并于学期或学年结束前,对本人思想、出勤、学习、教学、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按省有关部门的规定,填写有关考核表。

2、专业组(部、系)民主评议。首先由教学人员本人进行自我评议,然后集体对其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进行评议,最后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写出评议意见。

3、学校考核。学校有关部门根据教学人员的自评材料、专业组(部、系)的评议意见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的材料,写出初步的书面考核意见,提交校级考核会议讨论、审查通过,并送交主管校领导审定签章;考核结果与教学人员本人见面后,其考核材料归入本人考绩档案;学校根据考核结果,分别对教学人员给予奖励、表彰或教育、帮助。

(二)考核的方法

教师考核的方法主要是:

1、授课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质量是教师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在考核中占较大比重。进行考核时应按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含理论课、生产实习课、“一体化”课、实践课、体育课等)进行。

2、学校有关部门或考核小组,应通过个别了解、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或量化评估等方式,向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或意见,作为对教师工作的考核方式之一。

3、校、中层、组三级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日常的管理和检查以及在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之中掌握全面资料,对教师的工作实绩作出综合评价。

教学管理人员按照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办法进行考核;教辅人员参照教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附件六:

教学档案的类型

(一)教师业务档案 包括:

1、个人简历;

2、工作量统计;

3、考核鉴定((1)教师考核鉴定表(2)教学检查、听课评议情况记录);(见表A-13)

4、学术水平((1)论文(2)本人编撰出版的教材(3)科研或教学成果);

5、职务动态及奖惩情况;

6、其它。

(二)教学资料档案

1、会议类:(1)教务科(处)科(处)务会议记录;

(2)专业组(部、系)负责人会议记录;

(3)教师大会记录;

(4)教师、班主任座谈会议记录;

(5)学生座谈会议记录。

2、计划类:

(1)教务科(处)工作计划及总结;

(2)教务科(处)学期工作计划及总结;

(3)教学计划;

(4)教学大纲;

(5)学期授课进度计划;

(6)教师进修培训计划及考核办法。

3、记录和统计类:

(1)教学质量检查及分析;

(2)学生成绩动态及分析;(见表A-7、表A-16)

(3)学籍一览表;(见表C-7)

(4)调课代课记录;

(5)月工作量统计;

(6)教工奖惩记录;

(7)听课评议记录;(见表A-5)

(8)第二课堂活动记录;

(9)试题存档;

(10)教师工作安排记录;(见表A-14)

(11)教材帐目及审批手续。

4、行文类:

(1)校、科(处)行文;

(2)上级发文。

5、经验类:(1)论文及教学改革经验;

(2)观摩教学及竞赛资料。

6、大事记录。

附件七:

实训车间(工厂)管理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根据学校自身实际设立实训车间(工厂)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可配备生产实习教务、计划、调度、技术、设备、供销、材料、工具、安全等职能人员,同时建立健全生产实习管理制度。

2、根据教学和生产的需要设置各种场地,做到布局合理,利用效率高。实训车间(工厂)内必须设有技能训练、生产实习课堂化教学、辅助生产、配套生产、办公和库房、工具室等场地。

3、实训车间(工厂)应按所开设的专业(工种)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和工量具;根据学校自身条件,配合新专业(工种)的开设,配置一定数量的先进设备。

4、通过多种渠道,选定符合教学需要并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和承揽外委加工任务,使实习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使消耗性实习转为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生产实习。

5、根据专业工种特点,建立专业课实习教室或“一体化”教室,实现实习教学课堂化。

(二)管理原则

1、教学为主的原则。实训车间(工厂)的工作要以教学为主,必须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计划的全面完成。在安排生产任务时,要注意专业对口,不能以生产任务忙闲为理由任意增减实习教学时间。

2、协调性原则。要妥善处理教学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尤其在教学和生产出现矛盾时,既要坚持生产服从教学,也不排除在减少教学时间和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学期授课计划。

3、经济性原则。实训车间(工厂)的工作要实行实习教学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管理原则,既要强调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增加收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4、灵活性原则。在主客观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要对原生产计划作出调整和修改,使计划更切合实际;在产品生产上要实行多种经营,注意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以保证实习教学的正常进行。

5、安全性原则。要把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贯穿于教学与生产的全过程,认真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并相应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防止一切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三)计划管理

1、实训车间(工厂)要按时编制总体工作计划,具体编制业务项目计划,并组织执行和检查分析,;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全面完成教学和生产任务。

2、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计划、学期计划和授课、生产作业计划等。

长期计划包括:实训车间(工厂)的改造和设备增置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

计划包括:实习教学计划、生产计划、物资供应计划、产品销售计划、成本计划、技术组织计划等;

学期计划包括:实习教学实施计划和学期授课计划等;授课、作业计划包括:课日授课计划和作业计划。

3、各项计划的编制由实习科(厂)长组织有关人员实施,经主管校领导审批后执行。

(四)生产管理

1、制订生产计划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服从教学的原则,对工艺技术要求超过学生 操作能力和非学生所学专业的产品,要安排生产工人承担;二是以销定产的原则;三是合理利用生产能力的原则,既要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又要考虑现实的生产能力。

2、实训车间(工厂)的生产能力一般根据固定资产的数量、有效工作时间、生产效率、基本工人的数量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等进行衡量和分析。核定生产能力时,要充分注意生产环节的配套能力和生产作业面积、有效工作总时数和学生工时折算系数的确定等情况。

3、生产计划编制步骤:一是根据产品计划的销售量,摸清生产能力、物资材料供应等

情况,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作出平衡;二是根据实习教学进程中各工种技能等级教学的要求分解产品,排列生产顺序;三是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最优方案,按生产指标具体分配生产任务,然后编制正式生产计划。

(五)质量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是实训车间(工厂)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的特点是全员的、全面的、全过程的预防性管理,一般包括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设计质量、检验质量、服务质量)管理等。

2、实训车间(工厂)要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各工种和班级设立质量管理员,质量检查员应负责生产前的材料、毛坯料的检查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和成品质量检查等。

3、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品质量目标、指标,健全产品质量的检查、统计、入库等规章制度,坚持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

(六)物资管理

1、实训车间(工厂)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物资管理制度,做到有计划地购进和供应。

2、对各类消耗性物资要制定定额指标;对产品要进行成本核算。

3、建立和健全库房有关规章制度,严格领收手续;做好物资的库存、保管和供应工作,做到账、卡、物相符。

(七)设备管理

1、设备的配置要以满足教学、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保证设备保持适合教学和生产要求的精度,并安全可靠,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一定数量的先进设备。

2、注意设备使用、维护、修理的科学性和经济合理性,发动师生积极参与设备的维护工作。建立设备使用、维护记录。

3、设备的维护保养要实行三级保养制度。设备的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应由实习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为了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应认真执行设备的润滑制度,对尖、精、稀有设备要指定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

(八)教学与经济效益管理

1、教学效益:通过实习教学,培养出既懂工艺理论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是实训车间(工厂)最基本的效益。在实习教学中,允许有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消耗,但在组织生产实习时要重视一料多用和尽可能地结合产品的生产进行,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采用某些代用材料,以减少消耗费用。

2、经济效益:实训车间(工厂)应充分利用生产设备与设施,组织可能的必要的产品生产,为产训结合创造条件,同时在组织产品生产中要努力增加经济效益,积累资金,不断扩大再生产,为提高和改善办学条件奠定物质基础。

(九)安全生产教育和管理

1、建立和健全生产实习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度,并责成专人负责管理,设立各层级安全责任人。

2、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做到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发现事故苗头要及时进行分析和教育,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3、一旦出现损害人身或设备的事故,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组织进行事故现场分析和教育,及时吸取教训,并妥善处理事故的善后工作。

4、坚持经常性的、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做到每学期进行一次集中教育,实习教师要把安全技术教育贯穿生产实习教学的始终,每次训练课必须强调安全操作规程,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事事讲安全的风气。

5、学生下厂实习前,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规则考核,考核不及格者不得参加下厂实习。

6、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有关场地必须安装明显的安全标志,适当张贴或悬挂安全标语,生产实习场地必须做到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教育标语上墙,并挂在显眼的位置。

下载和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规范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规范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各乡镇中心校、中学,县直各中小学:2011年11月23日至24日,市教育局检查组一行三人对我县“普实”工作的准备情况作了检查指导。检查组先后......

    关于2012年全县中小学规范教育教学

    关于2012年全县中小学规范教育教学 行为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县直属学校,各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认真做好本次检查,教育局于6月1日专门下发通知,......

    奎文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规范

    奎文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规范1 奎文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规范 本规范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一、教学计划 1.......

    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

    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 (2015-03-12 15:14:42) 转载▼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

    财务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财务报告管理工作规范1.0目的 确保财务报告工作的准确、完整、有效。 2.0适用范围 适用财务部出具各种财务报告的工作过程。 3.0工作规范 3.1文件概要 3.1.1 公司财务报告包......

    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一、工作事项1、档案材料收集、鉴别、分类、归档、立卷整理工作。2、档案查阅工作。3、档案转递工作。4、档案安全、保护、保密工作。5、档案整理工作。6、......

    物业管理工作规范

    重庆海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工作规范一、物业维修工作规范 1、维修工接受小区物业管理处负责人的领导和调度,专项负责维修养护事宜与处置工作。 2、遵守维修规范,执行......

    仓库管理工作规范

    仓库管理工作规范1. 物料入库物料验收入库流程示意图如下:1.1收到货物:严格按照、及核实送货品名、类别及数量,签收送货单,对于超订单数量的部分可暂不予以接收,应立即通知采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