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宿迁市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苏教版
江苏省宿迁市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3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身披满天星光,在空旷的大地上徘徊,你会觉得温xīn(▲)而惬(▲)意;给自己一点时间,在书籍和音乐中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孤独,恬(▲)淡却也juàn(▲)永。快乐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寂寞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尽管为高考“减负”的声音一波三折,但只要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一天仍然紧缺,中国学生天真的笑脸一天就难以真切展露。
B.放学后,小明要往北去,小东要往南去,于是他们就在学校门口分道扬镳了。
C.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了四川灾区,耳濡目染了许多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D.姜昆、李文华合作的相声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内容和格调都让观众耳目一新。
3.默写古诗文。(10分)
⑴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⑵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⑷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⑸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⑹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⑻皮之不存,▲。
(《左传•僖公十四年》)⑼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4.下面文段中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3分)
①随着省教育厅 “五严规定”的出台,使应试教育彻底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②然而,由于一些传统习惯和固有机制的影响,加班加点现象在少数学校依然经常时有发生。③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句①修改:
▲
; 句②修改:
▲
; 句③修改:
▲
5.语文综合学习、名著阅读。(10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 ”“广告多棱镜”两个专题和名著《格列佛游记》,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实验中学将开展“实施‘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题活动。为了营造浓郁的氛围,激发同学们主宰课堂的热情和信心,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并对其进行点评。(3分)
宣传标语:
▲
;
点评:
▲
(2)专题《气象物候》给我们介绍了不少关于气象物候的谚语、俗语、成语。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句有关气象物候的谚语、俗语或两个成语。(2分)
▲
▲
(3)下图是一则获奖公益广告,请谈谈它的创意。(2分)
▲
▲
▲
▲
▲
▲
用心
爱心
专心
(4)英国作家 ▲ 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的情节虽然荒诞离奇,但是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宫廷游戏》中选拔官员的方法是 ▲,小说讽刺了
▲
。(3分)
第二部分
(60分)
二、诗歌赏析。(4分)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⑴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一句写得很成功,也有人认为是败笔:既然是“月黑”,就不可能看见飞雁。请阐述你的观点。(2分)
▲
▲
⑵古人写诗 非常讲究炼字,不少诗词都因一字传神而流传千古。请分析“大雪满弓刀”中“满”字的妙处。(2分)
▲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公将鼓之
鼓:
▲
(2)既克,公问其故
克:
▲
(3)再而衰
再:
▲
(4)知胜之道也
道: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
9.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举动表现曹刿什么性格特点?(4 分)
▲
▲
10.长勺之战的胜利印证了【乙】文中的一些说法,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判断不准确的一项。(▲)(3分)
A.鲁庄公立即准备迎战,可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
B.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C.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D.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
四、阅读《故乡》(节选),完成11——14题。(13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 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等。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批注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磨难使闰土变得呆滞、麻木。]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批注②:
▲
]
11.上文通过
▲、▲、▲ 等描写,刻画出闰土
▲的形象。(4分)
12.选文中对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使用了许多省略号,刻画出他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情态。请选出对这一描写分析确切的一项()。(3分)
A.天生口吃,说不出 话。
B.处境艰难,有口难言。
C.心里害怕,不敢说话。
D.生活平淡,无话可说。
13.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方法,请结合你对语段的理解,仿照文中[批注①],在[批注②]处也加上恰当的批注。(2分)
[批注②]:
▲
▲
14.文中“可悲的厚障壁”具体指什么?造成“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原因是什么?(4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
▲
五、阅读《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完成15——19题。(14分)
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 行的思考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刻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而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现在看来,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后的认识付诸 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成今后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分)
16.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
▲
17.作者认为年轻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省”?(3分)
▲
▲
18.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
▲
19.下列名句中最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
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阅读《马缨花》,完成20——23题。(14分)
马
缨
花
季羡林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
②院子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匝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从梁柱的粗细来看,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但是,一到晚上,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③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
④花开有香气是常有的事。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一些近乎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⑤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⑥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⑦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⑧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⑨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朗日之下。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马缨花也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回忆里的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⑩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 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文苑》2009年第19期)
20.本文写的是马缨花,为什么开头写“我”的经历?(2分)
▲
▲
21.文章第⑦节说“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4分)
▲
▲
22.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
▲
23.第⑩节划线句子富有深意,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
▲
第三部分
(60分)
七、作文(60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24.拥有一片爱的天空,人生才会幸福;拥有一片理想的天空,人生才会有目标;拥有一片奋斗的天空,人生才会有意义……请以“拥有一片的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③写出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30分)
一、(30分)
1.馨
qiè
tián
隽(每个1分,共4分)
2.D(3分。“一波三折”比喻事情进程中波折很多,而句中意思是高考减负的声音很多;“分道扬镳”比喻因志趣爱好不同而各奔各的目标或各干各的事情,而句中意思是分别;“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而故事只能听到。)
3.①老骥伏枥②春江水暖鸭先知③千树万树梨花开④春风不度玉门关⑤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⑥醉翁之意 不在酒⑦地利不如人和⑧毛将焉附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0分,每句1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
4.①去掉“使”或“随着” ②删除 “经常”或“时有”③在句末加“的认识”(每句1分,共3分)
5.(1)示例:享受高效课堂,看我青春飞扬; 人生由我主宰,课堂因我精彩(其它符合要求亦可,1分)。
点评酌情给分(2分)。(2)谚语或俗语示例: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b.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c.东虹轰隆西虹雨。成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秋风扫落叶;一叶知秋;春华秋实(其它符合要求亦可,每个1分,共2分)(3)示例A:巧妙引用古诗,上下句分别与“今天”“明天”组合,突出环保主题;示例B:运用对偶、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将今天鸟儿的灭绝和明天人类的灭绝紧密联系起来,让人震惊。从而呼唤人们爱护鸟类,保护环境。(只要答出环保主题即可得2分)(4)斯威夫特;绳技;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和高官们的阿谀奉承(每空1分,共3分)
第二部分(60分)
二、(4分)
6.①示例:我认为很成功。夜黑虽然看不到,但是未必听不到,这句话有力烘托了单于夜间逃跑的狼狈。(言之成理即 可,2分)②示例A:显示了气候严寒、征战艰苦和将士们昂扬的斗志;示例B: “满”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生动描写出雪满刀弓的景象和兵士们列队出战的场面。(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
三、(15分)
7.(1)击鼓(2)战胜(3)第二次(4)方法(每小题1分,共4分)
8.(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靡”“逐”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1分,扣完为止。)(2)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殆”翻译正确可得满分,“殆”翻译错误扣1分。)
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2分)
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10.A(3分。鲁庄公匆忙迎战,其实并不知可不可以战)
四、(13分)
11.语言、外貌、神态
精神麻木,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每空1分,共4分)
12.B(3分)
13.示例: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批注恰当得2分,批注基本恰当得1分,批注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恰当不得分。)
14.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分)
封建等级观念。(2分)
五、(14分)
15.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2分)
16.①强调反省的重要
②引出论题(答“引出论点”也可)③作为论据论证论点
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每点1分,答出三点可得3分)
17.①自身所作所为
②别人的经验教训
③挫折和失败
(每点1分。共3分)
18.引用论证,作用:有力论证了年轻人更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9.A(3分)
六、(14分)
20.因为我的经历正是产生对马缨花的感激深爱的原因(1分),为下文做铺垫(1分)。
21.处境不同,一个是处在黑暗之中,一个是 处在光明之中(1分)。给人的感受不同,一个是凄苦迷离的,一个是生机勃勃的(1分)。
这些与我当时的心情有关,与时代和境遇有关(2分)。
22.对比(1分)。
通过对比(欲扬先抑)表现了自己观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2分)。进一步揭示文章主题(1分)。[来
23.这句话呼应文题,揭示主题(2分),表达了作者对马樱花的喜爱和对马樱花命运的关怀以及对新生活的赞美(2分)。
第三部分(60分)
三、作文(60分)
24.(60分,其中书写占5分)
作文评分标准供参考
内容(55分)
一类(55-47分)二类(46-37分)三类(36-33分)四类(33分以下)
切合题意
符合文体要求
中心突出
结构严谨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 符合题意
符合文体要求
中心明确
结构严谨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基本切合题意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中心基本明确
结构基本完整
内容不充实
感情基本真实
用心
爱心
专心
有少量语病 偏离题意
不合文体要求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结构混乱
内容空泛
感情虚假
语病较多
语言不通顺
书写(5分)
5分(4-3)分 2分(1-0)分
卷面整洁,无涂改,书写工整、美观 卷面较整洁,涂改较少(不超过2处),书写工整 卷面不够整洁,涂改较多(3-5处),书写不工整 卷面不整洁,大量涂改,书写潦草
注意事项:
1.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另加3-5分(不累计加分),直至满分:①深刻透彻;②生动形象;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字数不足,文章完篇的,每少50字扣1分;字数不足,文章未完篇的,按四类卷批。语病指明显的语法、修辞或逻辑上的错误,“少量语病”指不超过3个。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在四类卷之内评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8
第二篇:江苏省大丰市2013—2014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历史试题
江苏省大丰市2013—2014学
改变了两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在19
世纪40年代“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是
A.启蒙运动的中心B.第二次工业革命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第一次世界大战
14.1882年5月20日某些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
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A.德国和奥匈帝国B.德国和俄国C.英国和奥匈帝国D.英国和俄国
15.假如你是一战期间的战地记者,每天要向通讯社发回战场消息,你的经历中不可能有
A.每天都要向通讯社拍发无线电报B.拍摄到英军新式武器“tank”的照片
C.使用移动电话报导德军飞机轰炸的消息D.不幸被炮弹的弹片炸伤
16.下面关于启蒙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C.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D.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17.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个豁口。
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A.地圆说B.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D.进化论
18.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又称为
A.第一交响曲B.第二交响曲C.第三交响曲D.第四交响曲
19.右侧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有力说明了十月革命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B.有效净化了工业革命后被污染的地球
C.彻底打击了俄国的竞争对手
D.使俄国取得了独霸地球的地位
20.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军备问题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D.奥地利独立问题
21.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措施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D.农业集体化
22.生命权和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力。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和不同地
区却出现了反人类的罪恶。下列由德国法西斯制造的惨剧是
A.屠杀印第安人B.屠杀黑人
C.屠杀犹太人D.屠杀中国人
23.在二战前的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
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希特勒话中的“狗”是指
A.英国B.法国C.苏联D.美国
24.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英美军队在法国海岸的诺曼底登陆B.有力地配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C.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D.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25.某班开展了“我看希特勒”的课堂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
A.他宣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符合德国的利益
B.他把德国绑上战车,把世界拖入战争,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
C.在短时间内横扫大半个欧洲,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D.欧洲经历巨大的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是罪魁祸首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9分,第28题8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
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3分)
(2)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与中国签订的哪一条约“得到了回报”?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2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有怎样的认识?(1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材料一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这一事件中最具标志性的发明有什么意义?(2分)
(2)材料二中交通工具的革新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存在什么矛盾?由此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什么?(3分)
(4)材料四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美国“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美国国内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美国的这两场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2分)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3分)
(4)综观上述三则材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江苏省大丰市2013—2014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6.(1)新航路开辟;(1分)意义: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2分)
(2)条约:《马关条约》;(1分)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分)
(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条约,限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损害了日本的利益,美日矛盾
不断加剧;(1分)1941年l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分)
(4)认识:主动走向海洋;重视海权;反对海上霸权;维护海上主权等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27.(1)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分)
(2)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培养了人们的守时意识;便于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
围。(2分)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
民地。(2分)结果形成两大集团,导致一战爆发。(1分)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分)我们要反对战争,提倡和平。(言之有理即可,1分)
28.(1)美国独立战争。(1分)
(2)奴隶制的废存。(1分)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
分)
(3)罗斯福新政;(1分)帮助美国度过经济危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2分)
(4)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改革生产关系,推进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2分)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一)积累。(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及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的方格内。(2分)蓦然回首,初中三年,如花似梦。高兴时,你曾尽情歌唱;烦恼时,你曾闷闷不乐。这三年,老师(kuì)赠你一把把学习的金钥匙;这三年,同学留给你一串串甜美的回忆。课堂是你温(xīn)的港湾,泊着你的理想,送你扬帆远航;校园是你成长的摇篮,实现你的梦想,铸就成功的希望。
2.默写。(8分)
(1)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2),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诗经·蒹葭》
(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运用。(13分)
3.名著阅读。(5分)
(1)文学常识填空。(3分)
让我们走近名人,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身居茅屋,却心系天
下,留下了《
》这一不朽诗篇;前苏联著名作家
身残志坚,不懈奋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世界名
著;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虽嫉恶如仇,却有天真童趣,《
》这
—回忆童年的散文,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2)名著积累。(2分)
从下面四位作者中,选出其中一位,完成读书卡片。
吴承恩
施耐庵
安徒生
莫泊桑
读
书
卡
片
作
者
作
品
人
物
与人物相关的故事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4分)
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1)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旅行结束后,父亲问:(2)‘‘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样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3)我们的花园里仅有几盏灯,可他们才有漫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儿子接着说:(4)“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1)
(2)
(3)
(4)
5.根据你对家乡镇江的了解,请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2分)
镇江既有山,又有水。她偎依在长江、运河的怀抱之中,屹立在群山翠岭之上。她的山雄奇秀丽、千姿百态,她的水,她的人。
她笑迎八面来风,博采百家精粹,广汲四方灵气,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城市山林
文化特色。
6.下面是镇江市2011年5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2分)
5月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
温度:20-28°C 风力:<3级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阅读王令的《金山寺》,完成下面7~8题。(5分)
金山寺
王令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常时户外**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7.请你把“日暮海门飞白鸟”这个诗句描写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并分析这句写景诗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8.诗人登临金山胜地,览物触怀,胸中颇多感慨,诗之尾联“常时户外**恶,只得高僧静处看”透露出禅机。诗人终生以教书为业,无意仕进,过着出世的生活,是看破人世**之险恶的高人,其形象与诗中静观凶险**的高僧暗合。诗人想借此联给世人什么警示呢?(2分)
(二)阅读下列选文甲、乙,完成9~14题。(共15分)
(甲)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与顾章书(吴均)
仆(1)去月谢病,还觅薜萝(2)。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3),孤峰限(4)日,幽岫(5)含云,深溪蓄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6)幽居,遂葺(7)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8)。山谷所资(9),于斯(10)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11)
注释:(1)[仆]作者谦称。(2)〔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3)〔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4)(限)遮断。(5)〔幽岫〕幽深的山穴。(6)〔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7)〔葺〕修建。(8)[竹实]又名竹米,隐士所食之物。(9)〔资〕出产。(10)[斯]这里。(11)〔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非虚妄之语。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从流飘荡()
(2)急湍甚箭()
(3)猛浪若奔()
(4)横柯上蔽()
10.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选文
(一)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11.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2分)(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
(二)中,作者告诉我们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4.你对选文
(二)中作者的归隐之举持何态度?请简述观点及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査一路的《每个人都有影响力》,完成15~18题。(10分)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只是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往往不够明显,不够闪光和耀眼,也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千万别因此忽视了普通人的影响力。
日本农学博士远山正瑛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一直种到97岁,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在他的影响下,日本有7300名志愿者来到恩格贝种下树木三百多万棵,染绿黄沙30万亩。一个人,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这就是影响力。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去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了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大婶的一个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个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这个细节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一定是有人擦完鞋没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最终,他把企业办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获得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我儿子每次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有时候时间紧,我就试着和他商量: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吗?他很果断地摇着头说: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可想而知,这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影响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她们的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
(节选自《读者》2012年第1期)
15.读完这篇文章,请你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16.本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其中写从沿海归来的朋友到内地投资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3分)
1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3分)
18.作者列举了几个事例,来证明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请你打开自己的知识宝库,为文章补充一个事例。(2分)
(四)阅读欧阳斌的《夏日的期待》,完成19~23题。(17分)
蝉声一声接一声绵长了,如火的骄阳,把天地烤得滚烫。南方之夏,就这样来到了。
期待令人心焦,夏日的期待尤其令人心焦。毕竟,诱人的果香已开始在梦里飘荡。
梦醒,大地依然静默。金秋没有因为心焦而提前到来。树上的果子依然嫩得发青,好看是好看得很,咬一口尝尝,才知道苦得涩得可以。
于是,便有了隐隐惆怅(是惆怅,而不是失望,因为长长的夏日后面,必定跟着一个充满果香的秋日)。
惆怅什么呢?
(A)是怀恋那脉脉含情的春日?春日已无可挽回地消逝了。那温润,那温馨,那美丽得令人心醉的花的微笑,那漫山遍野竞相涌流的新绿,那解冻后欢呼雀跃的清流,那沉寂了一个冬天忽然响起的一阵接一阵隆隆滚动的雷声,那从牛背上牧童的笛眼里流出的如霞似锦的云霓,那舞步,那躁动的少女春心,那让人觉得可笑又可爱的少年狂言——啊,好一切充满着春日的气息和活力,都随着春水东去。至少,这一个春日是永远地无可挽回地流逝了!
留下这夏日,这喧嚣后的缄默,这躁动后的宁静,这充满惆怅的期待和这里那里响起的轻轻叹息。
静默的夏日里,需要有一颗静默的心,想想该做点什么了。否则,当秋日苦着脸挎着空篮走来,那才真正是“一无所有”的惆怅了。而且,当这一个的夏日无可挽回地流逝,这一个秋日无法抗拒地到来时,这一个冬日就已经不远了。在冬日,那北风凄厉地尖叫、雪花无声地殒落的寒夜,生命拿什么来温暖记忆呢?
心湖里不由得掠过一阵疾风。
种子播下了,土地耕耘了,花灿灿地开过了,果实高高地悬在枝头了。但这青嫩的、尚未饱满的果实,依然在炙热的夏日里流盼着渴望,渴望苦咸的汗水,渴望甘泉的滋润,渴望熏风的抚慰,当然,也渴望严厉阳光的照护。这一切,都与高谈阔论和长吁短叹无缘。人类的一切历史证明:高谈阔论结不出殷实果实,长吁短叹唤不来丰饶金秋。
唯一的选择是劳作。虽然,生命已经很累很累了。但夏日之于生命本来就是一个累人的季节,它意味着永无休止的付出。只要你还有精力去高谈阔论或长吁短叹,那就说明,你付出得还很不够很不够。
劳作是唯一的选择。虽然,生命在劳作中已是很忙很忙的了,但夏日是一个极繁忙的季节。这里那里都在一个劲地忙,所有的人都忙所有的人都跟着忙所有的人都不能不忙。应当不时地扪心自问:如何忙出生命的社会价值?
(B)在默默劳作默默等待中,常常伴随着不期而至的惆怅,这惆怅总是相随夏日而来,它是从那凝固的热气、凝固的倦柳、凝固的太阳、凝固的蝉鸣、也许还有凝固的静默中,一丝丝一丝丝抽出来的。这惆怅,让你 ① 春日的美好;让你 ② 秋日的丰饶;让你 ③ 冬日的洁净;也让你 ④ 了夏目的期待。于是你默默地冥想,默默地成熟,并在默默的劳作中走向这一个希望的盛秋。
生命啊,当你在夏日里匆匆埋头赶路时,请不要忘记,夏日的天空上,永远醒目地大写着:等待与期望。
1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各比喻人生的什么阶段?(2分)
⑴ 是怀念那脉脉含情的春日?
春日:
⑵ 生命啊,当你在夏日里匆匆埋头赶路时。
夏日:
20.根据文章内容,请把“向往”、“饱尝”、“怀恋”、“称羡”四个词语分别填到B段①②③④处。(4分)
①
②
③
④
21.第A小节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第A小节进行赏析。(3分)
2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⑴ 否则,当秋日苦着脸挎着空篮走来,那才真正是“一无所有”的惆怅了。
⑵ 但夏日之于生命本来就是一个累人的季节,它意味着永无休止的付出。
23.“夏日的天空上,永远醒目地大写着:等待与期望。”请依据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50分)
常言道:一句话,一辈子。智者和哲人的话,以他们的洞察力和智慧,时时警醒着你;父母和老师的话,以他们的期望与关爱,时时教诲着你;同学和朋友的话,以他们的理解与鼓励,时时感染着你„„这些话,成为了你的座右铭,影响着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请你以“永远的座右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题目:
永远的座右铭
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一)1.⑴nǎo ⑵馈 ⑶馨
⑷bó 2.每小题1分,第4题每空0.5分。⑴正是河豚欲上时 ⑵萧关逢候骑 ⑶随风直到夜郎西 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⑸宛在水中沚 ⑹无可奈何花落去 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⑻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3.(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奥斯特洛夫斯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分,各 1分)(2)提示:只要写出与人物相关的故事,表述清楚,就给全分:(2分,作品、人物各0.5分;故事1分)4.(4分)(1)词语误用。将“认识”改为“见识、了解”
(2)语序不当。"这回”应放到句子的前面
(3)关联词搭配不当。“才„改为“却”
(4)成分残缺。在“感谢”后加上“父亲”,/加上“他”、“他们”、“生活”均可)。(只要修改正确、符合文意就给分)5.(2分)提示:抓住特点,句式整齐。示例:活泼灵动、激情澎湃
豪爽耿直、热情奔放 6.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温度20-28°C,风力小于3级。出门的朋友,请带上雨具;雨天路滑,请注意安全。(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一)(5分)7.夕阳西下之时,暮色笼罩下的焦山、象山,如同大江入海之门,几只白鸟飞过,在江面盘旋嬉戏,自由安闲,好不惬意。抒发自己向往自由之率真性情。
8.诗人借此联警示世人:人世风情险恶,稍不留神便会葬身其中,只有以超脱的心态才能冷静对待,把握住人生。
(二)(15分)9.(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2分,写对两个给分)10.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分,大意对即可)1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3分,能结合语句分析,每条1分,大意对即可。)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分,写对一句给1分。)13.环境幽深,景色怡人,食源丰富。(2分。答出两点给1分,大意对即可。)14.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2分。写对两句给1分。写错不给分。)
(三)15.每个人都有影响力。(答“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也对。)
16.是为了“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去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的观点。
17.作者在文章开始就表明观点,然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把观点论述得非常清楚,令人信服。
18.事例1:59岁的艾丽斯是美国洛杉矶贝尔市的一名普通拾荒妇女,在今年4月份,艾丽斯偶然收到一批废纸,其中一张显示着当地政界部分官员的工资单,她据此揭露了贝尔市政界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能把这么一大批政界“蛀虫”拉下马来,我们不能不佩服她的政治影响力。事例2:雷锋是一个普通人,他生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但他一直助人为乐,热心帮助别人,他死后,他的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事例3:朱同老师在大市口义务指挥交通,多少年如一日,不仅给行人欲车辆带来方便,还警示世人要注意交通安全,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只有是生活中一些能够给人影响的例子,言之有理即可。)
(四)19.⑴ 少年时代
⑵ 青年时代(每题1分。)20.①怀恋②向往③称羡④饱尝(每个序号填对了得1分。)
21.“那温润,那温馨,那美丽得令人心醉的花的微笑,那漫山遍野竞相涌流的新绿,那解冻后欢呼雀跃的清流,那沉寂了一个冬天忽然响起的一阵接一阵隆隆滚动的雷声,那从牛背上牧童的笛眼里流出的如霞似锦的云霓,那舞步,那躁动的少女春心,那让人觉得可笑又可爱的少年狂言”,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日的美好(1分),也写出了作者对美好春日的怀恋之情(1分)。(修辞1分,写对一个即可;赏析2分,写出一点1分。)
22.⑴ 比喻的说法,这里指一无所获。⑵ 夏季是需要不停地劳作,是辛苦的季节。(意思对即可,每题2分。)
23.夏季充满了希望和等待,但只有不停地付出,为希望抛洒汗水,在秋季希望才能变成现实。正像我们的学习,如果没有前期的辛苦付出,就不会取得最后的考试胜利。(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联系生活实际2分。)
24.作文:根据中考的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命题范围
本次考试是区统一命题,考试范围是九年级上册内容。本试卷以“注重双基,突出交流表达,侧重综合能力”为宗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考查。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共三大部分24小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6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试卷满分120分,120分钟完成。
2.题型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1、2小题侧重对字的音、形、义的考查,得分率不是很高。4小题主要是对古诗词背诵默写的考查,个别同学因为写错别字,得分率一般,5小题是句子顺序,得分率较高,6小题写通知,很多同学忘记了格式,失分较多,6(2)小题资料分析题较为简单,得分率较高。
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第一语段是课内古诗欣赏阅读,出题较简单,本语段得分不错。第二语段是课内古文阅读,比较阅读,部分同学平时不认真积累,翻译也做的不够,得分率也不高,第三语段是课外议论文段,是学生回答的不够全面,答题缺乏整体感,不能全面的回答问题。结果不尽人意,主要是学生学的够扎实,教师教的不够到位。另外,审题不清,读题不认真也导致部分失分。第四语段是课外记叙文阅读,二大题总体来说得分率不够理想,教师、学生还必须加强阅读的训练。
第三部分,写作,以“无价”为题作文。学生就疏忽大意,不注意审题,结果很多同学的作文出现离题的情况,导致作文丢了很多分。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语文成绩的好坏,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是否厚,基础是否牢。从本次考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很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很不牢固,字不会写,音不会读,我们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意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先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把握什么?怎样把握?教师要思考,归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归纳、整合、表达。使学生清楚阅读理解中不论什么题目都应在文中去寻找答案,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敲,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切忌凭空乱想。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综观现在的语文考试,语文不仅是基础,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让语文和生活统一起来。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五篇:宝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宝山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向来枉费推移力。(朱熹《观书有感》其二)2.,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3.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5.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积于今年六十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黄”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片侧重描写作者“狂”的行为,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狂”的情感。
B.词的上片写了作者出猎的情景,词的下片写了作者请战的决心。
C.词的上片作者自喻孙权,词的下片作者自比魏尚。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感热烈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沉郁顿挫。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选文出自(人名)编订的《》(书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皆以美于徐公..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邹忌接借亲生经历设喻讽谏齐王。
B.第②段写齐王纳谏并发令悬赏求谏。
C.第③段写齐王纳谏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D.邹忌言语直白泼辣,齐王虚心善思。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曲突徙薪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
者③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④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⑤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⑥
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⑦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①过:拜访。②突:烟囱。③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④嘿然:不说话的样
子。⑤录:邀请。⑥乡:通“向”,先前的意思。⑦寤:醒悟,觉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今论功而请宾()(2)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余各以功次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其余的人认为有功依次坐着。
B.其余的人因为有功劳坐在其次。
C.其余的人按照功劳大小依次就座。
D.其余的人凭着功劳大小一次坐好。
14.主人家“失火”的直接原因是;火“幸而得息”的原因是(用文中词句回答)(2分)
15.“人谓主人曰”的这番话是为了(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
辣椒趣说
①自古以来,辣椒作为一种美食,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印度人称辣椒为“红色牛...
排”,墨西哥人将辣椒视为国食。在我国,辣椒在许多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甚至没.
有它人们就无法下饭,可见人们对它的(zhōng’ài)。
②辣椒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辣椒素的物质,能够刺激皮肤和舌头上感觉痛和热的区域,使大脑产生灼热疼痛的辛辣感觉。科学家对生长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沙漠地带的一
种野生辣椒进行研究,观察有哪些动物以辣椒为食。结果发现,生活在附近的沙漠鼠类等小
型哺乳动物根本不碰这种辛辣食物,吃辣椒似乎是鸟类的专利。实验表明,辣椒果实被小型
哺乳动物吃掉之后,种子经消化排出,几乎不能再发芽。而鸟类的消化系统基本不对辣椒种
子造成伤害。科学家认为,辣椒之所以辣是出自保护自己的需要。辣椒不想让哺乳动物把它
们的果子吃掉,所以才在辣椒果子里产生了辣椒素,这样,吃不了辣的哺乳动物就会放弃,而鸟类却丝毫吃不出半点辣味,它们的痛觉感受系统和哺乳动物不一样,辣椒素能给它们清
爽的感觉,还有止痛的功效。所以鸟类吃辣椒来像在嚼口香糖,而果实中的辣椒籽则会经过
鸟类的肠道完整地排泄出来,完成一次又一次播种。
③不少人吃辣椒会上瘾,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辣椒的辣味刺激舌头、口腔的神
经末梢时,机体的神经系统反射性地出现心跳的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的增加、肠胃挪动的增快等现象。同时兴奋性的刺激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再吃下去,大脑又会以为有痛苦袭
来,于是释放出更多的内啡肽。内腓肽促进大脑内另一种物质——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相当于人体内“奖励系统”的物质基础,是一种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于是享乐主义的大脑热让我们吃辣吃上瘾,以至于闻到浓郁的辣味就有进食的冲动。
④那么,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炎热气候条件下的人们更喜欢吃辣椒——尽管生活在寒冷和潮湿地区的人们也都适合吃辣椒。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辣椒能够抑制食物中有害细菌的滋生,防止食物中毒。
⑤为了抑制食物中的有害细菌,寒冷地带的人们一般把食物放在室外一整夜,就可以有效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但是炎热地区的人们不仅没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而且炎热地区很容易滋生各种病原体和寄生虫。通过长期研究后,研究人员终于得出结论,辣椒具有天然杀菌..
作用——当人们摄入辛辣食物后,体内温度急剧上升,这样就可以抑制食物中的有害细菌的繁殖并杀死有害细菌。
⑥辣椒原来生长在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很早的时候美洲人就开始食用辣椒。辣椒能传遍全球还要感谢哥伦布。这位探险家在发现美洲大陆之后碰到了这种特殊的食物,并把它带回了欧洲,辣椒由此传遍世界各地。辣椒于明末传入中国,距今约.400年了。这种洋辛香料很快红遍中国,进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威力无比的辣椒带来的无疑是一场饮食革命,似.
乎任何其它传统辛香料都无法与之抗衡。
16.根据第①段括号中的拼音,在“”上应填入的词语是。(1分)
17.根据第③段内容,人们吃辣椒会上瘾的原因,除了辣味导致心跳的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的增加和肠胃挪动的增快以外,还与和有关。(4 分).第⑥段的说明顺序和说明内容分别是(3 分)
A、时间顺序世界各地人们都爱食用辣椒
B、空间顺序辣椒从国外传入中国很不容易
C、空间顺序世界各地人们都爱食用辣椒
D、时间顺序辣椒从国外传入中国很不容易.联系下文,第②段、第④段“_”应填入的设问句分别是;(6 分).(1)以第①⑥两段中加点词“红色牛排’”和“约”为例,从说明文语言角度,说说
本文的语言特点。(6 分)
(2)以第⑥段中加点词“红”为例,从语言品味角度,说说“红”字的妙处。(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 — 26 题(26 分)
那些“怪教授”们
①曲阜师范大学,一所僻处乡下、名声不显的大学,曾经收容了一批“隐士”(A)一般的学者。20 多年以前,我因为采访的需要,曾与其中古怪透顶的几位有过来往。
②公认“最怪的教授”(B)叫陶愚川,他也是当时该校学术地位最高的教授。其实,大家说他学术地位高也是估摸着说,因为除在北师大任教的同学毛礼锐之外,陶先生与学术界同仁从无联系,甚至跟他本校、本系的同事也不往来,平时大概三天都不说一句话。
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73 岁了,每天穿一身灰不溜秋的衣服,独行于图书馆、食堂、宿舍之间,不跟任何人废话。路遇的师生都恭敬地看着他,但没人敢冒昧地上前跟他搭话。事实上,在我为了走近陶先生而采访的十多位该校教师中,声称自己曾经有幸跟他说过话的,只有一个人。
④陶先生早年曾经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1949 年前曾任国立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还曾任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自20 世纪50 年代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几乎没教过一天专业课,多半时间在外文系教英语,但他一直没有中断自己的专业研究。“文革”(C)前一段时间,他辞职回了浙江农村老家,仍然数次去杭州图书馆查资料,还用小学生作业本写出了几卷手稿,计9 卷300 万字。当时谁也不把这个古怪老头儿费尽心血写成的手稿当回事,随手就给丢了,他竟然从第一页开..
始重写,令人称赞。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他的煌煌巨著《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 面世,震动了教育史学界,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⑤他是全校工资最高的,但每月除了留下几十元生活费之外,其余的全部交给学校党委,包括专著出版后的稿费。上交没有任何动机,拒绝也没有任何可能。
⑥比陶愚川教授更为古怪的,曲阜师范大学还有一位叫庄上峰教授。
⑦据说,这位庄先生与陶差不多是同期的留美生,后来也与陶差不多同期在外文系教书。其父是清朝翰林,曾在孔府做清客,实际上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当私塾先生。所以庄上峰从小生活在孔府,跟孔氏直系后裔们一起玩大。
⑧跟陶先生不同,陶先生对“窗外事”既不关心也不议论,而庄先生却非常关心。他曾预言“林彪要完”(D)。难道书生就一定不明世事?人们感叹——庄先生真是神人!
⑨庄先生述而不作,不曾有学术专著流传。难道庄先生不学无术吗?但让人大吃一惊的是,他去世后,整理其遗物的人赫然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名“雷霆时代’,极端写实地描述了上个世纪30 年代他在山东大学时他的同事们的生活——闻一多、梁实秋、老舍、游国恩等教授们的轶事,稍加揣度全部能对上号。因为庄先生明了世事,所以太写实了,出版社不敢原样刊出,删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就意思不大了。
⑩与陶、庄相比,书法家包备五教授就一点称不上“怪”了。本校的老先生们都说“包先生的字太好了’,但他只是教书,从不参加各级书协的任何活动,没进过专业圈子。
⑾有一年,山东省政协主席托学校领导向他要字,被包先生一口回绝了。他跟学校领导说:“领导的话有时说完就说完了,你们不用太认真。他要是真喜欢我的字,还会再开口的,到那时再说。”但有一个包先生不认识的学校勤杂工,有一天突然敲开包先生家的门,忐忑不安地说,他妻子生了急病,多亏附近一家驻军医院抢救脱离了危险,他不知该怎们感谢大夫才好,客套半天,人家提出“想要包先生一幅字”。包先生一听是帮忙治病的事,二话没
说,铺纸就写。更令人称奇的是,曲阜乡下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村老头儿,请同村一个在学校当临时工的青年领着上门索字,却能手到擒来。包备五不但痛痛快快地写了一幅岳飞的《 满江红》,而且担心他没钱好好装裱,还亲自动手给装裱起来。“他肯定是真喜欢才来要的,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⑿有这么一群怪才栖居,使这座校园充满着“郁郁乎文哉”的气息。这是如今其它校园所不多见的。.对文中4 处运用引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否定讽刺B、着重强调
C、特定称谓D、引用话语.不改变句意,将第(8)、(9)段中的画线句改成陈述句,分别为;(4 分).第(4)段中的加点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24 .第(ll)段中的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描写,请分别具体分析其作用(5分).本文写了三位“怪”教授,各有侧重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陶先生之“怪”侧重
写他;庄先生之“怪”侧重写他;包先生之“怪”侧重写他;这些“怪教授”的共同点是。(8 分)26 .本文作者除了歌颂三位“怪教授”“郁郁乎文哉”的风采与风度之外,联系现实,作者
还有一层隐含的写作意图是(3 分)
三、写作(60 分).题目:经历了,我才懂得
要求:(1)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1.此日中流自在行 2.回看射雕处 3.弓如霹雳弦惊 4.昨夜雨疏风骤 5.曾益
其所不能6.今吾氏三世居是乡(共18分,每句3分,错、漏、添、改一字扣1分,扣完即止)
(二)7.、黄犬(2分)8.D(2分)
(三)9.刘向战国策(2分)10.(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3分,补出省略的主语、“以”、“于”各1分)11.D(3分)
(四)12.(1)邀请(2)当作,作为(4分,每小题2分)l3.C(3分)14.(其)灶直突,傍有积薪(1分)邻里共救之(1分)15.提醒主人既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也要明白“客”的功劳比救火者大,真正值得感谢的人是客(要懂得感恩)(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16.钟爱(1分)17.内啡肽的释放多巴胺的分泌(4分,每空2分)18.C(3分)
19.辣椒为什么会辣?哪些地方的居民更爱吃辣?(6分,每空3分,注意标点符号)
20.(1)将辣椒比作“红色牛排”,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辣椒受人欢迎(2分);用“约”一词,说明辣椒传人中国时间是一个估摸的时间,不是准确的一个时间(2分)。两个词各自体现了本文语言具有生动性和准确性的特点(2分)。(本小题共6分)(2)“红”字妙处在于,既体现了辣椒红色,具有形象性,又渲染了人们喜爱辣椒的红火程度,强化了感染力。(2分)
(二)21.A(该处是表示特殊含义)(3分)22.书生也明世事庄先生并非不学无术(4分,每空2分)23.“竟然”表示出人意料,表达了作者对陶先生撰写专著中表现出来的执着的专业精神的敬佩(“惊讶”不能给全分)(3分)24.语言(1分)前者:生动地描写出不阿谀奉承直爽坦诚的形象;后者:生动地描写出包先生真诚善良的品性(4分,每一个小点各2分)25.一心治学,心无旁骛;明了社会,洞察世事;不论贵贱,真诚待人(大意相同即可);具有真才实学(8分,每空2分)26.批评了当今某些教授的浮躁,缺少“郁郁乎文哉”之风(3分)
三、写作(60分)
27.按照2011中考写作分项给分表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