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防护林建设体系

时间:2019-05-12 05:1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阿克苏防护林建设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阿克苏防护林建设体系》。

第一篇:阿克苏防护林建设体系

阿克苏防护林建设体系

摘要:

新疆阿克苏市郊柯柯牙防护林工程是干旱缺水环境下大面积人工植树造林的典范。它作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对阿克苏市的社会、经济、生态起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柯柯牙绿化过程中5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植被类型即苹果(Malus pumila Mill.)、红枣(Ziziphus jujube Mill.)、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Yu.)、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 Lauche)、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 Lauche)一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一沙枣(Elaeagnus angus叻ha Linn.)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模糊数学法为基础,运用生态系统健康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从植物生长状况及防护效益、水分供需平衡和土壤机械组成3个方面对其进行生态效

益的综合评判,研究结果如下:

1)200cm高度,背风面防风效能表现为:混交林(78.55%)>苹果(73.20%)>香梨(72.6%)>红枣(70.27%)>杨树(65.73%);不同林龄的新疆杨防护林表现为:15年生>22年生>6年生。50cm高度背风面防风效能表现为:香梨(59.28%)>混交林(56.43%)>苹果(56.40%)>杨树(54.30%)>红枣(53.73%);不同林龄的新疆杨防护林表现为:22年生>15年生>6年生。各林带结构因子对50cm高度防风效能的贡献依次为:一级分枝数>密度>冠幅>枝下高>地径>树高。对200cm高度防风效能的贡献依次为:冠幅>枝下高>树高>密度>一级分枝>地径。

2)不同造林类型、不同造林年限防护林中细沙含量分别以混交林和巧年生新疆杨最高。从土壤颗粒粒径的垂直分布来看,总体表现为:粗沙的质量分数(百分比)随着土层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大,细沙的质量分数(百分比)随着土层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

3)不同造林类型、不同造林年限防护林林内各层土壤容重均低于对照地土壤容重,混交林对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最好,较对照地降低了0.286g/cm',红枣、苹果次之,杨树、香梨最差。6年生、15年生、22年生新疆杨人工林内各层土壤容重平均分别较对照地降低了0.128 g/cm3, 0.214 g/cm3, 0.244 g/cm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样地、不同造林年限对土壤容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4)不同林种样地降低土壤水溶性盐分含量效果依次表现为:混交林>苹果>杨树>红枣>香梨。不同造林年限防护林以巧年生新疆杨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较裸露沙地降低了4.2244mg/kg。不同林带中各离子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红枣和杨树样地中C1一含量最高,香梨样地中Cat十离子含量最高,苹果和混交林样地中5042一含量最高。不同造林类型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变化总体表现为:Cl->Ca2十>S04 2->Mg2+>K+Na>HC 03_。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类型和不同林龄样地土壤水溶性盐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5)土壤理化性质各因子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碱解氮、有效磷与土壤容重都呈现出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颗粒粒径<0.25mm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土壤速效钾含量却正好相反,即速效钾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颗粒粒径<0.25mm的含量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6)4月份除香梨样地外,其他4个样地较对照降低温度幅度依次为:杨树>混交林>红枣>苹果,香梨样地较对照样地高出0.4'C;不同造林年限林地降低幅度为15年生>6年生>22年生。8月份降低幅度依次为杨树>苹果>混交林>红枣>香梨,22年生>15年生>6年生。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调节与温度变化呈现负相关。不同造林类型对相对湿度的增加幅度4月份依次为:苹果(5.6%)>混交林(4.4%)>香梨(4.0%)>红枣(3.9%)>杨树(3.6%).8月份表现为:苹果(14.7%)>香梨(14.2%)>红枣(10.7%)>混交林(10.2%)>杨树(7.6%).7)本研究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对柯柯牙5种主要防护林类型进行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判后结果表明:混交林、苹果样地属于Yi(生态健康);香梨属于Y2(较健康);红枣和杨树纯林属于Y3(不健康)。评语是健康者,我们认为其生态效益好,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评语为较健康者,我们认为其生态效益一般;评语为不健康者,我们认为其生态效益相对较差,推广利用价值较低。

本研究的结论可为柯柯牙林业生态评估奠定基础,为柯柯牙防护林的后期建

设及今后阿克苏市的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减少风沙危害,提高阿克苏市

空气质量,从而更有效的改善阿克苏市各族人民生活环境的目的。关键词:阿克苏;防护林;生态效益;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柯柯牙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东北城郊。这里曾是一片土壤贫瘩、沟壑纵横的亘古荒原,柯柯牙东面的沙漠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每到春季,狂风夹着黄沙席卷而下,侵袭阿克苏市和温宿县的城镇乡村,危害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阿克苏市每年大风(指瞬时风速达到呈17m/s的风)日数平均10-18d。最大风速一般在20m/s左右,最大时曾达到40m/s(阿克苏市志,1991)。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柯柯牙这片黄土台地一片荒芜。近百年来,人们多次试图改造,以净化城区大气环境。前人已进行了多次的建设改造,如清末的坎儿井建设、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多浪渠改道等,都投入

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然而均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获得成功。

针对阿克苏市风沙多、尘土大,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1985年,阿克苏地委书记领富平提出了建设阿克苏东城柯柯牙林带的设想,从水利入手,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进行实地监测,1986年,在没有政府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宣传动员阿克苏地区各单位各族人民积极义务投身到柯柯牙绿化工程中来,开荒拓地、建设水利、修建道路,二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形成了一种阿克苏人民独有的“柯柯牙精神”。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地委、行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按照“整体规划,林种统配,分片承包,限期绿化”的思路,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柯柯

牙绿化工程的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经过阿克苏地区各级领导及人民群众的努力,昔日荒原已成今日的绿色长城。对阿克苏市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也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柯柯牙绿化工程造福了阿克苏市各族人民,人们不用再受风沙的危害,但对于柯柯牙绿化工程生态效益的评估,报道很少。陈馄玲(2008)对柯柯牙绿化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对于其不同造林树种及不同林龄防护林生态效益的对比研究至今尚未见到报道。因此,本研究对柯柯牙防护林不同造林类型、不同造林年限防护林的生态效益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出最佳结构配置类型,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防护林的整体综合效益,是十分有意义的。

防风效益是防护林最基本的效益。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也对防护林的生态防风效益进行了研究(Bergen JD, 1971;Hagen LJ, 1976;Hagen L J等,1981;朱廷耀,1985;Raynor G, 2001),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人工防护林类型的不同、林龄、结构配置等的不同,它们的防风效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在柯柯牙风沙区,3, 4月份是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季节,风速较大,起沙风的发生频率较高,而此时,植被尚处于萌芽阶段,地面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因此对这一时期的防护林进行防风效益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森林小气候是在森林植被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小气候,是森林中水、汽、热等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陈宏志,2007)。防护林区域小气候是指在防护林小范围内,由于下垫面的辐射特性及其与空气的交换过程不同,形成的防护林局部光、温、湿等气象因子与大气候明显不同的现象。一方面区域小气候特征受大气候特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林带状况及其性质。一般越靠近地面小气候特征越强烈,距下垫面越远则小气候特征越弱,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同大气候条件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小气候特征与地形地势、栽植情况、树体结构等都有关(李化龙,2010)。区域小气候特征随树龄、品种、栽植方式、树冠大小以及树体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在不同地理条件及农业措施下,小气候也有很大差别。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近几十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概念,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从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其内在的潜力能够实现其自身的稳定状态,当遇到不利干扰时,能够维持其组织结构,实现自我修复,并能维持其对胁迫的恢复能力且能以最少的外界支持来维持其自身管理,我们就认为它是健康的(傅伯杰,2001;李文龙,2004)。目前,对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尚没有一套可靠而统一的标准,只是停留在定性判断上,并且对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的、生物的和社会的等,而这些因素都是具有模糊性质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影响防护林生态效益及长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生长状况、防护固沙效果、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选取植被生长状况及防护效果、土壤机械组成及土壤含水量三个指标,运用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袁嘉祖等,1988),对柯柯牙风沙区不同类型人工防护林进行定量评价,以期为阿克苏市林业生态评估做好前期工作,也为柯柯牙绿化工程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篇: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林业工程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以下简称:长防林工程)建设管理。

第三条

长防林工程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实行国家林业局、省或计划单列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三级管理,其他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第四条

长防林工程建设实行按规划立项、按项目管理、按实施方案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按效益考核。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国家林业局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林业局长防办)参与长防林工程总体建设规划编制,制定建设计划草案,审查、审批省级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培训、项目检查、验收等工作。

第六条

省级政府或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内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建设建议计划,组织工程实施、指导、检查、监督、宣传、技术培训和进度信息反馈等工作。

第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工程计划的执行;组织工程作业设计、种苗供应、施工、检查验收、科技推广和人员培训;对承担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任务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监督和过程管理;管理上级配套资金,落实县级配套资金,负责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

第三章 规划、计划管理

第八条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国家发改委《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规划〔2007〕794号)要求,国家林业局计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长防林工程总体建设规划,报国务院或国家发改委审批后,下发工程有关省级或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实施。

第九条

省级或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根据长防林工程总体建设规划,组织编制本地区工程建设规划,经省、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或省发改委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家林业局计划管理部门和长防办备案。

第十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工程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县级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或发改委批准后实施,报省级或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省级或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依据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工程规划和国家林业局下达的下工程建设计划编制要求,组织编制本辖区内下一工程建设建议计划,并于每年10月底前上报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和长防办。国家林业局长防办研究提出下一工程建设建议计划,经国家林业局审定、国家发改委审批后,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联合下达到各省和计划单列市。

第十二条

根据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省级或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编制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工程建设计划,报省或计划单列市发改委审批后执行,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计划内容主要包括:

(一)工程区基本情况。项目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现状,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建设目标和任务;(三)建设内容;(四)资金筹措和使用;

(五)预期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保证措施:包括组织领导、项目管理、主要技术措施和配套政策等;(七)必要的图表:工程建设项目布局示意图、各地区建设任务分解表和投资计划表等。

第十三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县级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省级下达的建设计划,分解落实建设任务,确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编制项目作业设计,组织工程建设。作业设计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遵照执行。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施工的,需要调整计划的,须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调整后的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工程建设计划应及时报国家林业局长防办备案。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

长防林工程建设采取中央专项资金补助,地方配套投资建设。中央专项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比例按国家计划确定的比例确定,地方各级资金配套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自定。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长防林工程建设和管理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工程建设需求。

第十七条

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颁发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7〕525号)等各项规定,严格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统筹安排,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并逐步推行报帐制。

第十八条

工程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前期工作、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低效林改造、科技支撑、检查验收、效益监测等方面。按地方配套投资额的10%一次性提取前期工作费、检查验收、科技支撑费,由本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使用。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资金的拨付情况、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国家林业局组织不定期抽查。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资金使用范围,做好预、决算工作,按规定逐级上报资金使用情况,接受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五章 工程质量管理

第二十一条

国家林业局、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托现有的林业科研、设计、教学、科技推广单位,建立工程建设专家咨询组,为工程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工作和技术服务工作。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技术规程》(LY/T 1760-2008)、《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技术规程》(LY/T 1763-2008)、《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程》(LY/T 1766-2008)、《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07)等技术标准开展工程建设。

第二十三条

逐步实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对于建设项目已确定,建设计划、方案已批准,资金来源已落实,林地权属清晰,管护责任明确,达到招标所需的其它条件的项目,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开展投招标工作。

第二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标: 1、单项工程项目合同概算在200万元(含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苗木、仪器、设备采购单项合同概算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

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概算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

第二十五条

具备招投标条件的工程项目,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通过招投标确定工程施工单位。不具备招投标条件的项目,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择优选择施工单位。

第二十六条

鼓励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工程建设责任单位要依据国家林业局《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监理实施办法(试行)》,组建林业工程监理公司,开展工程监理。

第二十七条

监理公司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理,分阶段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监理报告。

第二十八条

省级或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

作业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规程、《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 1607—2003)等规定和标准进行,由具有丁级和丁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承担。

第三十条

作业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备案。

第三十一条

工程建设实行林木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和标签制度。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林木种子、种苗生产经营的监督检查,严格依法管理;种子、种苗供应实行合同订购、质量检验和检疫制度。

第三十二条

工程造林使用种子,要根据工程设计所要求的等级使用种子,优先使用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林木良种或种子生产基地生产的种子。

第三十三条

实行国家、省、县三级培训制度。国家林业局长防办对省级工程建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市、县级主管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对管理人员、技术员、农民进行培训。

第六章 信息和档案管理

第三十四条

国家林业局统一规划建设长防林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国家、省、县三级管理系统,对工程实施动态信息管理、监测和监督。

第三十五条

长防林工程建设实行信息月报制度、总结报告制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要求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统计、分析、汇总,并逐级报告工程进度信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每月27日前要将本月各工程进度信息上报国家林业局长防办。各省和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工程建设总结报告要求,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工程建设情况上报国家林业局长防办。

工程建设总结报告主要包括: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资金筹措和使用情况、工程建设采取的措施、建设成效、存在问题、下工作设想及有关建议。

第三十六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建立长防林工程建设的效益监测体系,设立长期监测站对工程效益进行监测,以科学评价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第三十七条

效益监测内容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各省和计划单列市可参照《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等技术规定,自行制定监测与评价操作办法。

第三十八条

各省和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要将每年监测数据汇总,编写效益监测报告并上报国家林业局长防办。

第三十九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和其他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生产技术档案、森林资源档案、财务管理档案等。

第七章 检查验收

第四十条

工程检查按工程进度实行检查验收和竣工验收。按组织方式实行县级全面自查、省级复查、国家核查的三级检查制度。

第四十一条

检查验收主要依据: 1、工程实施计划; 2、作业设计;

3、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规程; 4、《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5、《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规程》;

6、其他有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

检查验收的内容为建设计划涉及的生产任务。包括人工(更新)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成林抚育、种苗生产等方面。

第四十三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在当年完成自查工作,于年底前将自查报告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于翌年3月底前完成对工程县的抽查,并将检查报告上报国家林业局长防办。

第四十四条

国家林业局制定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计划,对各省和计划单列市上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作为调整省级和计划单列市下建设计划的主要依据。

第四十五条

竣工验收在工程规划建设期最后一年进行。具备下列所有条件的县可向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申请竣工验收,并在收到申请验收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

1、完成全部营造林任务;

2、达到作业设计成效验收年限及合格标准;

3、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已进行初步验收,并形成竣工验收总结报告、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4、所有技术文件材料分类立卷,会计档案、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齐全、完整。

第四十六条

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

1、工程建设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包括按国家下达的计划完成种苗生产、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任务进展情况,低效林改造及附属工程等施工进度、工程建设标准与质量;营造林项目重点涉及当年苗木与造林合格率与造林3年保存率,以及种苗、整地、栽植、幼林抚育、树种混交以及林地管理等是否达到作业设计要求的标准。

2、工程建设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情况、地方配套资金及自筹资金到位情况,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情况。

3、工程施工设计文件、项目档案资料完整、齐全、规范情况。包括:项目审批文件和投资计划文件,设计及设计变更,施工、招投标、监理文件,合同管理文件,会计档案(含账簿、凭证、报表等),财产物资清单,工程总结文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证书,工程竣工图等。

第四十七条

全省和计划单列市各工程竣工验收,由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具有甲级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承担,并在工程建设规划期结束后的6个月内完成,竣工验收报告上报国家林业局长防办。

第四十八条

除自然灾害等不可抵抗因素外,在工程竣工验收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建设项目可定为不合格,由验收单位提出限期改正措施,进行整改,达到要求后再申请验收。

1、使用不合格种子育苗与不合格苗木栽植的; 2、未按批复的作业设计施工的; 3、未完成营造林任务的;

4、擅自改变工程建设内容施工的;

5、建设质量未达到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规程的。

第八章 奖惩

第四十九条

国家林业局对长江等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营造林综合核查中工程建设成绩突出的省和计划单列市进行通报表扬。

第五十条

国家林业局对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不到位、未按期完成任务、工程质量差、信息上报不及时、总结不认真的省和计划单列市进行通报批评。

第五十一条

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造林质量事故的,要依照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十二条

对违反资金管理规定,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造成损失、浪费的,按照《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各省级或计划单列市林业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林业局长防办备案。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长防办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建设防护林项目申请报告

建设防护林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自治区林业厅:正当全区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期间,我驻村工作队多次到拉孜县曲下镇乃萨村进行实地调研,该村经济发展落后,资源匮乏,紧靠土地解决温饱问题。同时因每逢雨季期间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河床填高,河流桥口等淤塞,田地毁坏,同时土壤蓄水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危害极大。直接影响当地250亩地的增产、增收,甚至部分农田出现绝收现象。因此在该村实施防护林项目工程迫在眉睫,特申请防护林建设工程项目。

一、基本情况

拉孜县曲下镇乃萨村地处县城以南,距县城6公里,是一个农业为主,牧业为副的贫困村,全村总户数为101户,总人数为453人,其中妇女人数为277人,占总人数的61%;全村劳务总人数为251人,其中妇女劳务人数为126人,占全村劳务总人数的50%;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397亩,年底全村共有1420头(只、匹)牲畜,其中新生325头(只、匹),全村农村低保为12户32人;无五保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加率为97%人(其中60岁以上的34人);共有13名党员,其中妇女党员2名、占全村党员人数15%,全村适龄在读生在校率达100%。2010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 1

248.29万元,总费用64.43万元,纯收入为183.8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067.7元,其中现金收入为2778.3元,属于贫困村。

二、经济发展情况

乃萨村没有村办企业,村级财政情况窘迫,也直接影响

到全村的发展,大多数靠种地为生,加之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家庭生活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收益小,农业发展比较缓慢。

全村自然条件恶劣,虽有河流流经,未采取河道治理及植树造林,没有任何矿产资源,雨季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多,人均收入较低。

三、土壤类型方面

该区土壤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隐域性草甸土和沼泽草甸土,是有河谷地带河滩低阶段,冲积洪积扇、低洼地上受地下水直接影响而形成,热量条件好,熟化质量较高。第二种是沙卵石土,是由山洪冲刷下来的砾石和大风带来的细沙积聚而成。

四、项目实施条件

乃萨村甲当,种植面积115亩,地处芒嘎河流域,平均流量3.42立方米/秒,7至9月为丰水期。年平均降水量70天,降水量33mm,日照时间长,地面温度10℃。适合种植银白杨、榆树、柏树等。

五、项目预算

六、项目效益分析

植树造林、绿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乃萨村建设115亩防护林工程不仅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提升县城防风固沙能力,增加空气湿度,提高空气质量,改善气温干燥、风沙大的环境。

第四篇:“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东林字〔2006〕126号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林业局关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市林业局: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转发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建设局关于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东胜区林业局成立了由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自评工作小组,并对十五期间东胜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下简称“三北四期”)进行了系统的自评,现将自评结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三北四期工程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东胜区共实施三北四期工程533.3公顷,且全部为2005年下达的造林任务。由于2005年三北四期工程任务下达较晚,已错过造林季节,所以工程在2006年开始具体实施完成的。到目前为止,该工程共完成造林533.3公顷,经自查验收,造林核实面积533.3公顷,面积核实率为100%,合格面积533.3公顷,合格面积率100%,造林成活率超过75%。在工程管理方面,实行目标责任化管理,即由政府与林业、工程实施所在乡镇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加大落实,并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

在工程实施方面,严格按照三北四期工程作业设计和实施方案,林种全部为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油松、樟子松、沙棘、沙柳和柠条为主,种苗全部为国家和地方二级以上标准的优质种苗;整地采取人工穴状整地或水平开沟犁整地,根据丘陵沟壑的地貌特征,造林模式采取块状混交结构,合理安排造林布局,即山顶、山坡以油松、樟子松、柠条等树种为主,山沟以沙柳、沙棘等树种为主进行封沟造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风护沙、水土保持的防护体系,在栽植过程中全面采用了座水栽植、生根粉蘸根等系列抗旱保水技术,提高了造林成少率。

二、资金使用情况

十五期间,东胜区三北四期工程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投资80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已完成投资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万元。工程资金实行“三专一封闭”,即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封闭运行的管理办法,保证了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专款专用,并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制。

三、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三北工程实施20多年里,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在三北四期工程实施过程中,东胜区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阶段造林实际情况,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实现了三北工程建设的预期目的。

1、生态效益

东胜区三北四期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533.3公顷的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新增林地面积533.3公顷,使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96个百分点,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别是在减少地表蒸发量,增加大气降水量,降低风速,减少干热风作用明显,随着森林面积的扩大,森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作用开始逐渐显现。

2、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三北工程及一系列林业工程的实施,项目区林业、种养植业、林产品加工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大兴生态旅游、九成功生态旅游、世珍园生态旅游及以沙柳为原料的宏业人造板、以沙棘为原料的天骄沙棘系列产品和以柠条为原料的饲料加工业等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而促进了种养殖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和农民增收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有效的保护了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命脉的安全。

二OO六年九月二十三号

第五篇:关于防护林建设工作站先进事迹材料

关于防护林建设工作站先进事迹材料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跨越了30年不懈奋斗的历程。经过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全体同志30年的努力,换来了陕西省三北地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生态环境新局面。截止20**年,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累计完成造林293.1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完成276.9万公顷,为规划任务的123.4%),三北地区森林面积达31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前的12.9%提高到现在的25.8%,“三纵三横九大片”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林业产业迅速发展,建成了面积达千万亩、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经济林产业基地,许多地方呈现出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的喜人景象。

多年来,省防护林站4次被评为陕西省林业厅先进集体,5次荣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推广奖,1996年、2001年被林业部评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集体,2002年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保三北工程协调发展。

陕西省三北工程区域面积占据全省半壁山河,自然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为保证工程建设按质按量完成,省防护林站始终把工程规划设计作为切入点,精心组织编制了陕西省三北防护体系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建设的分期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设计。按照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原则,关中平原区突出农田林网建设;渭北高原区突出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陕北黄土丘陵区突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林建设;长城沿线风沙区突出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固沙林建设等总体建设布局。

北部风沙区建成了以大型林带为骨架、以片林为依托、总面积达124.6万公顷的防护林体系,林木覆盖率由解放初1.8%增加到了30.7%,固定、半固定沙地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1.3%,沙区生态状况实现了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东部黄河沿岸以红枣为主的生态经济型水保林,目前已建成面积达13.3万公顷,年产量20多万吨,年产值达6亿多元的红枣基地,枣区农民仅红枣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600多元,实现了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渭北旱塬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我国少有的最佳林果优生区。到目前,已发展以苹果、梨、花椒、核桃、柿子等具有区域优势的优质经济林基地100多万公顷,年产各类干鲜果品近千万吨,产值超过百亿元。

关中平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他们把农田防护林、“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作为工程的主攻方向,累计建设农田林网7万多公顷,庇护农田67万公顷,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780万吨左右;从2007年开始的“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省级试点村已达200多个,农村面貌正在朝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

二、规范管理,注重质量,提升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工程管理工作是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的核心工作。为了使三北工程建设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制定了工程管理办法、封山育林规定、作业设计办法、检查验收办法以及相关技术规程和实施细则,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将工作重点放在质量管理上。一是抓好工程立项与造林作业设计关;二是抓好工程造林的种苗、整地、栽植关;三是实行行政、科研、业务、农户等“四位一体”的科技运行机制;四是推行工程建设首长负责制、招标制、质量责任追究制、监理制等新的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

三、树立样板,培养典型,营造三北工程良好氛围。

陕西省防护林站注重培育工程建设典型、树立样板。全省三北地区先后培养和树立了如郭秀明、石光银、牛玉琴式的典型人物和韩城花椒地埂防护林、礼泉建陵综合治理示范、神木马场梁治理示范区、榆靖高速公路防风固沙林建设、横山雷龙湾乡哈兔湾综合治理等治理样板,在先进模范和治理样板的影响带动下,三北地区形成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护林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据调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非公有制林业造林面积已达66.3万公顷。

四、强化领导,政策驱动,促进三北工程长足发展。

防护林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此,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三十年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材料、竖立标牌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各级领导的认识水平,出现了许多“领导带头,真抓实干,亲自办点,率先垂范,一届接着一届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本蓝图绘到底”的防护林建设强劲势头;充分发挥政策的能动作用,通过承包、拍卖、租赁、兼并等方式,吸引社会各方向林业建设流动;在国家重点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对所有参与防护林建设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上,积极推行合同制造林,坚持做到项目与资金、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30年来,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面对当前林业建设新的机遇与挑战,省防护林站全体同志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继续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绿色陕西、生态陕西”做出应有的贡献。**区地处京津风沙源头,近年来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突出“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兼顾的原则,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具有平原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

一、主要成效

(一)突出生态效益,构建风沙防护体系。自2002年实施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以来,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用抗病性强、速生性高的毛白杨作为主栽品种,加大农田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建设力度,为发展大产业奠定基础。同时积极推广抗旱、节水等造林技术,把质量管理延伸到营造林生产全过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0%和85%以上,截至2008年,总造林面积5.3万亩。此外,为提升整体工程的防护效益,减小风沙危害,自2004年全区加大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的工作力度。截至2007年底,共改造成过熟农田林网443条,401.56公里。通过有序开展林网更新试点工作,使全区林网得到科学更新,提高了农田林网对风沙的防御能力。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天更蓝了,水也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

(二)突出经济效益,林下经济初具规模。为提高三北防护林的附加值,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近年来,XX区林业局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围绕丰富的三北防护林资源做文章,逐渐形成了一条由林菌间作、林桑种植和林间养殖组成的林业产业链条。截至2007年底,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5万亩,桑种植面积达5000亩,林业养殖面积200亩。其中:食用菌产品累计1550万公斤,销售收入2150万元,当地农民纯收入1000余万元,亩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并解决了当地800余人的就业问题。着眼产业可持续发展,成功研制了废弃菌棒资源的再生利用系统,既净化了环境,又为农民提供了新型生活能源。桑干粉产量达50吨,桑茶6吨,桑饲料、桑茶叶远销日本,销售收入达1100万元。林间养殖实现收入350万元。当前,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发展起来的林下经济模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并带动了当地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三)突出社会效益,提升新农村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以绿致美”是这些年来XX区抓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的落脚点。借助工程的实施,全区483个行政自然村以环村林建设和村内街道绿化为抓手,彰显出显著效果。截至2007年底,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25%以上的推进村总数已达325个,占全区村庄总数的67.5%。结合全区实施的新农村改厕、改水、改电等环境综合整治,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实施成为提升新农村环境整体水平的助力,村边林荫环绕、村内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京东大地生根发芽。此外,每年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等社会各界人士10万余人,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阵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收到了两个显著效果:一方面,支援了三北工程的实施进度;另一方面,增强了全区人民增绿护绿的环境意识。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遵循“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林业发展规律,将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高度,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建设独具XX区平原特色的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二)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启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作为推进“双新”(XX区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全区工作日程。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流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向全区人民广泛宣传林业政策,增强全区人民搞好林业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措施。由区到乡镇,分别确立项目实施单位,明确了工程的阶段性任务目标,建立健全了各级行政领导责任、负责具体实施的部门和工作措施,建立了严格的考核、督查制度,从上到下成立了完整的组织领导和工作体系。

(三)部门联动,专群结合。发挥水利、土地、规划、交通、环保等多部门工作职能,以有效治理风沙危害、提高全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为目的,利用林业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社会群体力量形成上下一盘棋,配合密切、运转协调、工作高效的良好态势。既确保了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又提高了总体工程的可操作性和整体推进性。

(四)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全区相关部门、相关乡镇,围绕工程下达的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匹配,制定了建设的质量和要求,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区财政部门为确保工程资金及时到位,合理运用,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资金审批、使用制度。区重点办、监察局等部门与工程监理组成工程监督小组,从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使用等环节,对工程实施全方位督查。

(五)典型带动,完善提高。每年,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区11个乡镇,挑选出一批标准高、成活率高、质量好的地段作为示范样地,进行经验推广。使全区负责实施工程的各乡镇有了鲜活的例子、有了明确的标准,更有了干好工程的信心和决心。对照先进,查找不足,迎头赶上成为激励各乡镇林业工作者的座右铭。在这种激励机制的促动下,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

下载阿克苏防护林建设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阿克苏防护林建设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区防护林建设的商业计划书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关于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为加快推进**防护林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屏障,2018年初,**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岗地防护林带、**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将**生态防护林......

    体系建设

    预防为主 防惩并举构建交通防腐预防系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由于项目多,资金大,多年来一直是腐败案件的频发、高发领域。为了防微杜渐,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我结合公......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 作者:魏建文 来源:《海峡科学》2011年第04期 [摘要] 东山县是福建省第二大海岛.风沙大,防护林在维护东山岛生态安全和确......

    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

    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 篇一: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管理细则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管理细则 为加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规范护林员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

    防护林改经济林 申请书

    申请书尊敬的各位领导: 申请人:钱涛,男,现年26岁。我于2010年10月底通过两河口镇农村三资交易平台,按照相关政策和法定程序,在《两河口镇白庙岭村石仓荒山拍卖会》上,竞拍得荒山300......

    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护林员的管理,切实调动护林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护林员职能作用,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森林法》及《山东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

    阿克苏工务段2008年度工作总结

    阿克苏工务段2008年度工作总结 2008年,是阿克苏工务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也是不断自我改进、适应铁路改革发展变化的崭新一年。一年里,在路局、路局党委的正确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