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榭石化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举行授牌仪式
大榭石化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举行授牌仪式
12月4日上午,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王志荣专程前往大榭石化,为获评宁波市第四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黄维章劳模创新工作室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区总工会主席和大榭石化公司领导出席仪式。
王志荣向大榭石化表示祝贺,他指出,大榭石化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授牌,既是市总工会对大榭石化科技创新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大榭石化开拓进取丰硕成果的肯定。希望大榭石化要以对黄维章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为契机,在现有“两室一站”特色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巩固创新成果,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为引领我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经验参考。当今时代是创新时代,创新人才竞争是关键所在,要把各类人才的智慧和激情发挥好,使其在各自领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加强对企业科研创新项目攻关的有力支持,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制度常态化建设,争取涌现更多的创新团队,创新发明更多科研成果并转化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
大榭石化黄维章创新工作室是在“企业专家工作站”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组建之后成立的又一个以省级劳模为主要骨干力量的工作室。团队充分弘扬和传承了劳模精神,着力发挥劳模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劳模团队创新、创造和创效的能力。其主要创新成果有馏分油项目特色加工工艺线路研究、生产工艺、大型设备国产化、高频电脱盐技术应用等,企业获得省部级奖项2项,宁波市职工创新成果奖1项,并获评宁波市创新团队,因业绩突出被评为宁波市和浙江省两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第二篇:“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
董瑞院长“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我院举行
2014年6月4日,下午3:00,怀柔区总工会副主席胡大枝带领泉河街道人大副主任万洪岩、泉河街道总工会副主席王玉鹏一行到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举行董瑞院长“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并考察指导。董瑞院长系北京市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院长董瑞接受授牌并且陪同考察调研。
董瑞院长“创新工作室”是依托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复合型门诊,以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董瑞中医主任医师为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医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等呼吸病作了一系列的工作。
董瑞院长“创新工作室”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的专著——《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和第一部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尘肺病的科普专著——《政协委员董瑞院长谈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多部医学专著,奠定了我国中医防治肺纤维化的理论基础;率先在国内创立与发明中医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的《养阴益肺通络疗法》和《中医四创新理论》及《中西医结合十位一体方案诊疗体系》;主持研发了《养阴益肺通络丸》、《仙芪扶阳固本丸》、《康益咳喘贴》等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的专业制剂,填补了我国中医防治肺纤维化、尘肺病领域的空白。其肺纤维化科研成果2010年、2012年获得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并入选北京市政府“十病十药”中医药研发项目,并于2010年成功进入上海世博会。
第三篇:创建劳模工作室授牌仪式领导讲话稿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
(领导讲话稿)
同志们: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去年以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工会、省邮政公司工会探索创新服务发展大局推出的一个新平台、新载体,对于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锦州邮政创新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王守山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此,我代表锦州分公司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向“王守山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表示祝贺!提几点希望:
1.希望劳模创新工作室进一步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推动创建工作开展,要突出扩大创建覆盖面。
2.希望劳模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推动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着力促进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要突出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
3.希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加强组织领导,着力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要突出推动企业创新改革发展
4.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工会在服务发展大局中的作用。
同志们,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秉持“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的执着精神,扎实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努力构建一批创新基地,打造一批人才团队,推动一批创新项目,创造一系列的创新成果,为我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锦州邮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劳模创新工作室
关于继续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直属单位工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在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一线职工技能素质,按照***号文件精神,今年将继续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调动广大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善于创新的积极性,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至2015年12月31日,完成剩余40个市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示范点的创建。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实施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再次推出一批优秀职工创新个人、优秀职工创新团队和优秀职工创新成果。
三、创建原则
(一)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充分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优秀职工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建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努力把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质量。服务中心工作,强化“创新、协作、服务”意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质量为先。坚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比武、技术培训、名师带徒、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将创新工作室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注重实效。
(三)坚持标准统一,形式多样。按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规定的基本形式、基本条件和任务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四、基本形式
创新工作室主要有劳模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两种形式。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应以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特殊贡献,并受到市级及以上表彰的劳模或先进人物名字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由一名或若干名劳模(先进人物)组成,也可以由劳模(先进人物)和若干名职工组成。
(二)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应由在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有技术专长和理论水平的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等级的高技能人才领衔成立,在一定范围内承担技能培训、技术革新等工作任务。
五、基本条件
(一)标志明显。创新工作室牌匾、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工作职责、目标任务等标志显著,位置醒目。
(二)场所固定。所在单位应为创新工作室提供面积适当、功能明确的固定场所,用于办公学习、创新实践和展示成果、荣誉。
(三)设施齐全。创新工作室要配备必要的专业资料、器材工具、电脑网络、实验仪器等设施。
(四)团队精干。主创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人员组成,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和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
(五)职工参与。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培养技术骨干,发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制度完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完善规范。所在单位每年要对工作室活动开展、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综合书面评估。
(七)经费保障。所在单位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八)资料完备。有工作计划和准确详实的创新活动记录、成员档案等,全面反映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状况。
(九)成效明显。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和发展计划,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并得到推广应用。
六、主要任务
(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负责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指导,带头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开展技能竞赛、“五小”和名师带徒等活动,发挥创新工作室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做好创新基础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创新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成果推广转化等活动。
(三)完善创新项目流程。负责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的立项申报,承接自主立项及本单位、上级下达或横向协作的创新项目,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关,配合工会和创新项目专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评估、验收、总结、成果启用及管理服务等工作。
(四)提升创新能力。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推动全员创新、持续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阵地。围绕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管理创新。
七、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和考核管理
(一)申报条件
创新工作室符合创建形式和条件要求,并获得效果显著的创新成果的,可以申报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二)申报程序
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10月30日前向市总工会申报。
申请需上报的材料包括:
1、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见附件)一式三份;
2、所在单位的推荐材料。内容包括该工作室近年来的工作内容、研究项目和取得的成绩,设立工作室后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等;
3、工作室的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和组织机构;
4、反映该工作室近年来的工作内容和成绩的照片(3至5张),有条件的可提供相关视频;
5、其他必要的材料。
(三)考核管理
市总工会对申报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对象进行考核,并视申报数量和考核情况确定命名挂牌数量,对挂牌的示范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授予“合肥市金牌职工”荣誉称号。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市总工会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或组织互查。对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制度完善、创新成果显著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给予表彰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力、流于形式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予以通报,直至摘牌。
八、组织管理
(一)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具体负责全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申报、评选、命名、考核和管理等工作,并向基层工会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实行全过程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及时总结推广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科技成果,协调处理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所属单位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申报工作,协助市总工会协调处理有关事项。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工会要将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激励劳模、高技能人才、优秀职工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引领更多职工成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挂帅、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注重结合,相互促进。要把创新工作室建设与班组建设、创建“工人先锋号”、争当“金牌职工”、技术创新等活动结合起来,规范好现有的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相关工作,做到资源整合、互利共享。
(三)有序推进,务求实效。增强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创新工作室的考核、验收、评比、表彰等管理
和激励工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尊重和保护创新工作室的智力成果。
(四)总结宣传,推广经验。要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劳模工作和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品牌,大力宣传创新工作室的先进经验。注重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健康发展。
各地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认真开展创建工作,填写《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一式三份,于 年 月 日前报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并将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1.***年**“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名额分
配表
2.***“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
第五篇: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创新
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创新
对于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2008年,南京供电公司的“陈德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通过对技术成果和学习成果的共享,我们依托工作室这个平台团队学习攻关,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怎么让这个团队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局面?我们确立了“学习求创新”的理念,树立了更高质量、更高追求、更高境界的标准,实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目标,来塑造学习型团队。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我们将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类电缆施工的先进工艺和方法,以电子文档和资料文稿的形式记载在案,供每一名成员参考学习。我们应用“首席技师讲授法”“核心技术讨论法”“典型案例示范法”“模拟仿真训练法”“岗位实地培训法”,使团队迅速得到成长。通过日积月累,我们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这是我们始终在同行业中保持技术工艺先进的重要原因。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专业技术的创新。在工作室,每个人都以劳模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工作。近年来,220千伏大截面电缆得到广泛运用,对电缆敷设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工作室成员解决了多项电缆技术、施工难题,其中电缆弯道敷设滑轮组、电缆蛇形敷设打弯器、电缆专用固定夹具等三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通过对这些工器具的合理使用,保证了电缆敷设的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成本。以大截面电缆打弯机为例,2009年推广运用至今,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企业管理的创新。一流的企业,在于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管理上台阶的平台。面对繁杂的工程施工任务和日益严格的施工要求,我们汇集集体的力量,创造性地形成了一整套工程施工管理的办法,同时结合贯标体系,真正做到了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我们通过对施工各环节的经验性总结,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上,创造性地归纳出一套施工管理、电缆敷设和电缆接头制作的考核评估办法,严把质量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广大员工产生了四个飞跃。一是争当勤奋学习的知识型员工,当好企业的领跑者;二是争当艰苦创业的奋斗型员工,成为企业的排头兵;三是争当勇于创新的智能型员工,成为企业的时尚者;四是争当敬业奉献的事业型员工,成为企业的顶梁柱。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模式已经生根发芽,一个个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广大职工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为我们的企业注入了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