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发展

时间:2019-05-12 05:3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论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论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发展》。

第一篇:初论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发展

初论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发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羔羊中学 朱凤霞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专业化水平高的指导教师,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正确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教师层面出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性来解读课程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并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为载体,来论述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仁们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专业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专业的发展以及学校特色的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门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具有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但是从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现状来看,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视还不够。教师作为最基层的教育实践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必须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在现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它的特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立足整体性,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要求教师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这就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能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能从人性的角度去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教师能指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促成学生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使每一个学生得以健全发展。

(二)注重实践性,提高教师实践的指导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时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要求教师协调学生的活动开展,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和感受。让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创造”、“表现”、“表示”等一系列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

(三)发挥自主性,提高教师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调控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主题、活动方式、指导教师以及活动的结果的呈现方式。尽管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是指导教师也需要提高知识获取能力,对主题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才能更有利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协调活动,保障学生选择自主权。

(四)应对生成性,提高教师资源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虽然是有计划的,但是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是不设定的,这也会随着活动的开展,新的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中,善于运用活动资源,及时捕捉活动闪光点,促成学生活动向积极的方向生成,使其生成性更具方向感,更富成效。

(五)面对开放性,提高教师沟通、合作能力和评价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在活动中面向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并尊重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指导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内容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变化,其涉及知识的多样性需要各个领域人员的合作。活动的过程具有呈多种可能性的开放模式和评价的开放多元性,需要教师运用多样化评价机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展示成长的足迹。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实现自己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在理解课程中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课程观念由知识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过去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学习活动引发对知识价值的追求,并为学生未来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备,而新课程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课程是以学生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体验、探究、反思和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以平等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实施和评价课程,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其个性得到发展。第二,教师职能由注重传授知识到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知识的更新速度和激增速度越来越快,教师的教育观念应从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转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拥有对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也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二)在解决问题中丰富专业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等特性给学生从未有过的活动权限,这一方面使学生得到了解放,另一方面,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要把出现的问题当作学习提高的机会,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挑战问题,做个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实践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二元、立体的结构。从知识的领域维度进行划分,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理知识、方法论知识和内容知识三个部分。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第一,要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定位等基础性的知识。第二,通过教师培训、自主研读专著等帮助教师树立正确课程观,找准自己的定位。第三,掌握并合理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法,熟知各种研究法的运用,了解各方法间的差别及注意点等,才能更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

(三)在参与活动中提高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反映教师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完成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主要包括主题的筛选和开发能力、研究过程的指导能力、活动的评价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等。

1.主题的选择与开发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如何指导学生筛选出适合的主题,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把握主题研究动态。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只有可供参考的案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主题选择能力,能引导学生发现、归类问题,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主题。教师还应具有主题的开发能力,能指导学生根据现有情况评估主题开发的可行性,并设计适切、丰富的活动内容。

2.研究过程的指导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放手”但不“撒手”,有自己的想法但尊重学生的做法,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启迪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活动过程,如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协调组员、调和矛盾,根据实践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实现活动生成等。

3.活动评价的导向能力。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需要对活动进行评价。评价是教育的导向,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第一,评价的全面性导向。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以及探究性的不确定性导致活动难免会出现“失败”。教师在评价时既要看到活动开展积极的一面,也要善于评价“失败”的一面,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失败”,把它当作一种成长的过程。第二,评价的具体性导向。评价的重点是围绕学生发展这个核心,因此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活动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教师需要细心地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评价。

4.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整体性和生活化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合作与沟通能力。第一,师师合作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倡导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单一学科背景的教师很难具有指导所需的必要知识,因此跨学科、跨校际、跨行业的合作就应运而生,良好的沟通与有效的合作具有促进活动顺利开展的作用。第二,师生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指导活动中,以合作者的身份进入活动中,需要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一方面,教师需要适时为活动者“调频”,形成师生的统一认识,增强团队合作力。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

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反思,升华教学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通过“做中学”,学习到了在活动设计、开展、活动总结与评价等方面的指导能力,但反思能帮助教师把实践能力变成教学智慧,完善专业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把已有的经验进行反思、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作为参与者,利用不同的主题内容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收获了经验与体会,提高了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这有利于教师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教学现象,帮助教师在反思成长。

(二)同伴互助,开展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学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以满足教师的工作需要。以校长以首,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共同组成的校本研修人员各司其职、统筹安排研修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制定和实施。这种互助式的校本三个有利于教师从学校层面探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帮助教师及时交流与反馈课程实施情况,有效地解决全校性的问题,也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三)专业引领,理论促进实践。

专业引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引领包括邀请专家利用专题讲座等形式向教师解读课程定位、特征、基本理念,帮助教师厘清课程理论问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正确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进行成果推广和阶段性总结;通过专业网站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构建实践与研究的新模式。这些措施都是有利于教师更快地成长为综合实践活动专业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以这次课程改革为契机,从理解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开始,转变教育观念、丰富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专业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建芳.发挥教研员引领作用 开展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研究[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6.7 [2]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 [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0 [3]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5

[4]李翔,陈显莉,刘衍玲.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7)

[5]刘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专业化素养要求与发展路径[J].课程与教学,2013,(7)

第二篇:如何加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

如何加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指导任务。

一、注重课程开发,引导学生自主合理地确定活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学校社区的环境、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课程的整合与开发。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并且尊重学生的兴趣。

二、入题准而快,激发学生兴趣又不冗长拖沓

在确立了活动主题后,就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这个环节要从学生最熟悉的话题入手。

三、指导具体实在,逐步培养学生制定活动计划的能力。

在学生的感情受到一定的激发,都有开展活动的愿望后,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的点拨、计划的制定与调整等方面。

1、以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活动子课题。

2、审视学生预期的活动方法与途径,讨论其可行性。

3、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过程记录方式和成果汇报方式。

4、树立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四、注重生成性,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它不是一种预设的课程,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过程,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发展。允许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计划合理的改变和修订

五、体现自主、合作意识,增加学生活动的参与度。

在综合实践活动之初的分组阶段,因担心学生的能力,最先我习惯于指定组长和组员。后来,我尝试让学生自由组合,结果发现这样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效率更高,活动积极性更高。因此,活动中都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再推选一名组长。除此以外,给自己所在的小队设计一个响亮的队名,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至关重要的,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教师必须创造性的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创造性的指导行为,有着积极的引航、导向功能,教师有效的指导行为应伴随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新课程的亮点和难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学习过程,指导教师工作的有效性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基本保证。指导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可以包办代替学生“做”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工作的有效性体现在:当学生处于茫然而不知所措时,教师能给予方向指引;当学生出现计划不周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指出;当学生处于困惑不解时,教师能给予点拨解惑;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时,教师能给予有力帮助;当学生处于信心不足而情绪波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鼓励和疏导;当学生取得成果或进步时,教师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总之,只要教师用心指导,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也一定能实现其功能和价值。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

——教师指导材料

登封市嵩阳中学

郑丰鸽 2014年2月

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

教师指导参考:

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2.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指南(讨论稿)

开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让学生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社区人民的环保、生活等问题,扩大视野,积累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服务,在服务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初步的实际操作、合作交往,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这门学科的性质有了初步地了解。从上学年开展活动的情况来看,学生比较乐意参与到每次活动中去。不过,在设计和指导活动中,我重点考虑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1、适当降低活动内容的难度,既做到全面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问题。

2、活动的开展应以小组活动或集体外出为主,并争取家长协助。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走访、调查、服务、交流,进一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产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行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2、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有序开展活动。

3、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和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本学年,主要围绕“环境保护”、“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废物利用” “健康饮食” “节约资源”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月份

活动安排

2014年1月

带领学生到养老院进行慰问活动。2014年3月

安全演练

2014年4月

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清理垃圾,为家乡环境建

设及发展出谋划策

2014年5月—6月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2014年9月

开展“感恩老师”贺卡制作活动”及演讲比

2014年10月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 2014年11月

节约资源

2014年12月

安全教育,争做安全小卫士

2015年1月

带领学生到社区宣传、监督节约用水活动 2015年3月

带领学生到社区进行环保相关活动

2015年4月

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清理垃圾,为社区环境建

设及发展出谋划策

2015年5月

到社区进行健康饮食宣传

四、活动的具体实施

1.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3至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参与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2、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对活动成果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现。

如:《一》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校园安全》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通过系列安全教育情景设计,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加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目的:结合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题,对学生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警示牌。

活动准备:挂图、警示牌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课题引出:出示安全宣传画——“倾倒的家”,谈谈你的感受。

小结:“一人安危系全家”。我们每人都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了谁,这个家都不再完整不再温馨。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注意安全。过渡语:作为学生,我们更多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二、校园安全,我们该怎么做呢?

1、地点:教室、走廊、楼梯、操场。

2、人际关系:同班同学之间,自己与其他班同学之间。

3、食品卫生:

如,编安全顺口溜: 上课小腿莫伸长,走廊狭窄不疯狂,上下楼梯靠右走,危险游戏一扫光。同学之间有磨擦,宽容谦让是良方,食品卫生有讲究,“三无”产品不上当。

三、想一想,校园安全方面,学校设施哪方面存在隐患?

自己哪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四、学生介绍行路安全经验

五、1、你认为社会上的哪些行为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学生举例)

过渡语: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为车祸埋下了隐患。

2、介绍交通事故数据(小资料)

学过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上个世纪地球上曾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使XX 万人惨遭杀害;第二次世界大战,3600 万人丧失生命。然而更残酷的事实却是:自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已有4000万人惨死在那飞旋的车轮下

1998 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天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948 起,每7分钟有1人死亡

3、出示挂图:交通事故图

4、谈感受 听完老师介绍的资料,看完挂图以后,谈谈你的感受。

小结:多么惨痛的教训啊!同学们千万要遵守交通规则。每年开学同学们能一个不少的来上学,那就是送给老师的最好的最厚的教师节礼物。

六、认交通警示牌

我们的课结束了,衷心祝愿同学们安全快乐地成长,祝愿每个家庭都能成为一个完整、幸福的“家”。

活动结束后,对同学们自编的安全顺口溜进行筛选,好的在教室黑板报上展览,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是社区小主人》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

唤起学生对社区的关注,加深对社区的了解,培养学生为社区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参加对象:全体学生

三、主题引出: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让登封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登封被评为卫生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宣传,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宣传工作?

四、活动准备

调查家乡的地理资源、风土人情、特色产业、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等

五、活动目标:

1、唤起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为家乡做宣传,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考察、调查或访问、宣传、设计制作等活动,培养与人沟通、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问卷调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技能。

六、活动过程

1、制定计划:

请同学们说说,你打算宣传什么?怎么宣传?然后分小组讨论讨论,然后根据兴趣分头制订出活动计划: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交通安全、社会文明、健康饮食等等方面都可。

2、实践探索:

A 按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和整理;

B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访问或实地考察。

3、展示交流,感受家乡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特色小吃等,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4、社区“小医生”,讨论交流:

通过上面的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程,有没有发现家乡在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有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比如:不规范使用汉字、乱闯红灯、乱扔垃圾、乱停车、乱摆摊、乱排污水、乱倒垃圾等现象。

七、总结阶段:

说说收获、感想,相互评价交流体会等。

八、活动延伸:

以登封为主题画一幅创作画或者讲一个故事。

活动结束后,对于学生提出的改善环境的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向学校汇报,再向政府部门汇报,以期引起重视,把故乡建设的更加美好,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增强了主人翁意识。

通过这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看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生活中,知道节约了,知道感恩了,更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有主人翁意识和担当意识,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篇:教师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有三大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和展示阶段。每一阶段,学生都应自主参与。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特风格和创造性,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坚持在理论上进行指导,并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一、、“准备阶段”的指导

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

首先是选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选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想法,并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引导他们选择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积极健康的课题。

其次是确定课题。教师应针对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所处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主题。即在课题选择时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可能存在的困难等。如果学生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就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效果,那么,再好的课题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研究的纬度、时间的估计、小组内的分工、搜集资料的方法等。如果学生是首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在研究之初,教师需要做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对于研究方法,教师的指导不必过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慢慢学习和掌握。学生对课题作了大体规划以后,教师要进行检查,看其计划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二、“实施阶段”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以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在实施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开阔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大胆地想,大胆地做,把想法都体现在活动。教师在理论上要进行指导,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舞他们的信心。如在“营造高质量生活环境”课题中,教师是学生到居民区采访时的安全卫士,并帮助他们克服采访之初的紧张情绪,至于具体的操作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展开;如果调查问卷的发放被拒绝,教师应在鼓励他们的同时,组织大家总结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彼此协作的能力。

在实施阶段,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抓住时机渗透与人相处的道理,引导他们搞好人际关系,从而形成探究活动所必需的和谐气氛。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借鉴一些已有的经验,使他们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对学生的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和做法,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以肯定和赞扬;当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三、“总结和展示阶段”的指导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引导学生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可以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各小组就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心得等向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可以向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可以采用师生讨论会的形式,指导教师与小组学生一起讨论课题的成功与不足;也可以让学生写反思日记,来记录活动中的收获及心得体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还可以通过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方式进行总结。

在成果交流展示阶段,各小组确立汇报方式后,教师在学生排练过程中可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能力,张扬个性。如,在展示形式上可用图片、表格、幻灯片、动画演示、音乐配诵等,展示内容可涉及各学科的知识,合作方式可采用一人解说一人演示的动静式、多人齐上的角色表演分配式等。多种富有创意的展示形式有利于学生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想法,激发他们思维活动的创新。在展示活动中,通过各小组互动的形式,学生能了解其他小组的实践课题,并促成他们的新的思考,从而产生新的实践课题。

大连市第三十八中学 孙喜

第五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南郊中学

蔡圣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主角;教师是课程的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转变角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指导首先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次是善于引导,有的放矢,有效指导,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有效化。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 有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要切实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提高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作用的有效性,克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影响“表层化”的局限性,需要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有效指导的前提

1、转变教师角色

如果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当做一台戏的话,教师的角色可以是编剧、顾问、配角、舞台监督。综合实践活动这台戏,归根到底是要由学生自己去“演”,并逐步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策划、安排、展示,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活动,全员参与。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充当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要与学生一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长、家庭背景,尽量营造民主、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去指导、去帮助、去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新的挖掘。在一系列的师生、生生的合作互动中交流,使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比如在开展《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活动中,教师参加学生的探究小组,与学生一起制订计划,一起去搜集资料,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生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高效、有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包含四个方面,但我们绝大多数学校、教师还是在单一的从事某一领域的教学,因此要想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首先得改变由专职教师指导的方式,可将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建成教师指导小组,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将学生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广泛实践,形成技能。例如,劳动课堂做风筝,美术课堂画风筝,体育课堂放风筝,语文课堂写风筝。

二、活动的选题呼唤有效指导

学生确立主题是其探究的开始阶段,主题的性质会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质量与水平,因而,教师要针对学生初步确立的主题加以指导:

1、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联系本地实际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目前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南郊地区香葱发展与家庭收入》、《昆曲与南郊》、《生命之源——水资源浪费现状调查》等。

2、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可是我们的教育往往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封闭在课堂内,课堂学习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综合实践活动的出现,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例如在秋冬交替的时候,我们班出现了不少感冒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组织了一次“我是感冒小卫士”的综合实践活动。趁此机会,让学生们通过收集资料,表演小品等方式了解到感冒的原因;一起探讨出预防的办法;同时渗透平时要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3、选题要注意学生兴趣,更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选题要注意学生兴趣,更培养学生兴趣。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如我在指导学生探究保护家乡水资源这个课题时,首先通过课件出示了家乡美丽的水环境图片时,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为自己生长在如此美丽的江南水乡而自豪。当课件又出示了一张张家乡河流被严重污染的画面时,孩子们的心情是焦急的,是愤怒的,探究造成家乡水污染原因的愿望被激起,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家乡水资源的热情被激发。

4.指导学生选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些都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主题的选择上要有一定深度、广度。如对于“测量旗杆的高度”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用怎样的办法能测量出学校测量旗杆的高度?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变无意义问题为有意义问题。

三、活动过程呼唤有效指导

如果说一个研究成果的产生就像酿制一杯香甜的蜂蜜的话,那多渠道地收集资料无疑就是多方面采蜜的过程。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如何“采蜜”,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酿蜜”。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鼓励学生多渠道地收集资料。可以通过观察、上图书馆、上网、采访等方式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收集到的内容越多,考虑到的问题就越全面,越有说服性。同时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他们就像一块海绵,在不断地吸收大量的课外知识。这种主动的学***地胜过课堂的灌输式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四、评价过程呼唤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课程没有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老师只是随便一声“好的。”那对学生来讲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综合实践课程是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我们在注重结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过程。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因此综合实践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控的水平。可以让学生在每次活动中撰写活动日记,记录活动的过程,包括成功时的快乐、失败时的教训等。

2.指导学生收集评价资料

过程性评价十分重视对评价资料的收集,通过收集活动中的过程性资料,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也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学生在活动前的研究计划、活动中的记录、活动日记等都属于过程性资料,不仅包括学生最后形成的满意的作品,也包括学生修改过的、不满意的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有意识地收集这些资料,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探究过程,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

3.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在小组中活动,既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也要接受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在指导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同时,也要指导小组进行评价活动。通过小组评价显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为小组做的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对小组评价的指导要求使评价体现良好的评价秩序、有序的评价过程和尽量客观的评价结果。

五、重视对知识技能和方式方法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把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让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去体验人生,了解社会。

1.开展必要的知识讲座。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做”,而不是教师“教”。虽然从总体上讲,教师不能采用“讲授——接受”的方式进行指导,但这不等于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都不能讲授、讲解、讲述。有专家曾做过调查,97%的学生经历了多次调查活动,但不知道如何设计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大都有进行 “调查”、“搜集资料”的要求,但究竟如何进行“调查”,怎样进行“搜集资料”,学生并不是很明白,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知识技能的指导。这样的知识技能的讲座可以在定好课题后,对于课题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或方法进行集中的讲解。

2.关注方式方法的指导。在学生活动方式上,倡导采取多样化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校际间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3.对探究方法的指导

对探究方法的指导包含怎样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和怎样运用探究方法两个层面。在指导探究方法选择时,教师应注意:

(1)引导学生针对特定内容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教师在指导时应引导学生从“你想知道什么,完成什么任务,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获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学生一般使用的探究方法有:调查法、访问法、观察法、资料查阅法和准实验探究法。

(2)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探究方法。4.对小组合作的指导。

在一个学习小组的内部,相互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了解小组活动情况,帮助组长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知道研究的问题必须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分工来达到研究的目的。

六、成果汇报阶段的指导

这个阶段,教师要指导和协助学生将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教师的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发表内容

学生发表的内容应当是对主题探究过程的系统性的总结和对典型探究事件的展示,内容应体现一定的逻辑线索,重点突出。教师的指导应当关注发表内容的典型性和内容本身的逻辑性两个方面。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决定,而不是以自己的标准来代替学生的思考。

2.指导学生选取适当的形式发表成果

学生的发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而一定的发表形式适合一定的发表内容,应做到发表内容和发表形式的有机结合。同时,学生的发表也可以结合多种形式。教师在指导选择的同时,也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保证良好的发表效果。

总之,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指导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力度。教师指导低效,则课程实施不力;教师指导高效,则课程实施有力,教师课程举。“一个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教师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找准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有效地参与和指导好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要成功地开展,教师就不能推卸自己的指导责任,而应协同教学,与学生一起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综合实践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元祥的学术报告《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和有效》

3.张廷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

人民教育出版社 4.《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初论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论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摘要】 :综合实践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来进行亲历性的实践,并随着活动过程开展而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但并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制定纲要,地方加以指导,学校实施开发的非学科课程,是一门无教材的课程,它需要学校教师自己去开发、设计与实施。这就......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指导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的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共同建构活动的课程。二、是要求教师成为生活的探究者、指......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方案 《中华民族大家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1.主题的意义 本课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活动对象,设计了观察、调查、交流、活动、延伸等活......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中的教师指导(5篇材料)

    问题一:在学生们进行总结交流时,教师指导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一、引导学生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的自愿选择。学生表达活动结果的方式,教师可以提供建设和意见,但不要......

    综合实践教师指导设计

    《一清二白真君子》 ----大葱的种植 【主 题】:《一清二白真君子》 -----大葱的种植 【年 级】:八年级三班 【时 间】:2014、3--11 【活动背景】: 为了使我校环境更加美丽,为同......

    在教育博客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在教育博客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天津市瑞景中学 杨晓波 走进课堂5年,终于站稳了讲台。可是还是不知道什么样的课学生喜欢?怎样把课上好?怎样上课才能让学生又喜欢又能都有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阅读训练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