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结30年农村改革经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李炳坤:总结30年农村改革经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取得的成绩表现在很多方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是改革开放之初甚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家庭承包经营。这项改革大体上花了五六年时间,到1983年就基本定局,在全国农村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完全结束,过去、现在和今后都还有个稳定和完善的问题,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如何保护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各项权益,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多种规模经营,深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第二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进的市场化改革。当时主要从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即放开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首先是“两水”即水产品、水果开始,然后再扩大到其他农产品。另外一条线是在所有制方面的突破。农村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由原来的“两个轮子”(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变成“四个轮子”(加上个体、联户),后来发展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特别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所以说我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走向城市的。
第三是从2000年逐步展开的的农村税费改革。税费改革一开始是规范税费管理、实行税费合一,在这个基础上逐步降低农业税,到2006年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之后又对国有农场税费实行与农村并轨,共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在这个基础上,实行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包括种粮直补、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到2007年达到600多亿元。这样一减一补,使农民得到大约2000亿元的好处。这就结束了2600年来农民种田纳税的历史,开辟了对农民补贴的时代。
在推进三件大事的过程中,农村改革的主线日趋明晰地显现出来。这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仍处于初始阶段。之所以说是初始阶段,是因为我们城乡差距仍然是比较大的,我们只是有些方面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方面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在持续扩大,这几年尽管农民的收入连续四年增长超过300元,去年超过了500元,但是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在1000元以上,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我认为,今后农村改革要围绕这条主线继续推进。到2020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时候,在这个方面应该有一个重大的进展。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应该实行“双轮驱动”: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
推进城镇化要从三点着手:一是大中城市扩展要公平对待被征地农民。征地制度必须引入市场机制,由市场决定征地价格,不论经营性用地还是公益性用地都应如此。公益性用地由财政打足预算。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又有利于控制占用耕地,还有利于防止腐败。二是大中城市提升要合理吸纳农民工。国务院文件明确规定,要优先吸纳优秀农民工在城市落户。今后还应继续扩大,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能够在城市安家落户。当然,现有农民工及其家属一下子都要在城市安家落户,对城市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该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逐步地分别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农民工能够有个盼头,这样有利于城市稳定,有利于城市新老居民融合。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包括县城和中心镇,与农村关系很密切。小城镇的城市化可以互相兼顾,上面和城市联在一起,下面和农村联在一起,门槛不高,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具备进入城镇的条件。我老家的县,原来县城人口七万多,现在扩大到了20多万,到2020年可能会达到50万,再加上其他的镇,能把全县80%的人口吸纳到这里,加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好三个环节。第一是村庄应该怎么建?应提倡建比较大的居民点,做到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基本公共服务到位,将会极大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集中居住之后还能腾出耕地。第二是农业怎么搞?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仅仅限于扩大单个农户的经营规模是很有限的,应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在发展规模经营中的带动作用。我觉得应该大力推动区域规模经营,就是在一个区域里面把一个产品做大做强。切实做到批量大、质量好、货源稳,有利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有利于创造品牌。另外,我们中国小麦收获机械化作业,创造了一条世界上独有的跨区域作业模式,这个做法已经推广到全国许多地区。第三是培养农民问题。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今后培养的农民最起码要达到中等正规职业教育的水平,这些年轻人能够比较快地吸纳新知识,比较快地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比较快地适应现代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环境。这些农民成为我国农民队伍的主流之后,我们农业的整体素质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抓好新型农民队伍的建设,使新农村这个轮子能真正充实起来,与推进城镇化一起形成“双轮驱动”的格局,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篇: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经验材料
苏州统筹城乡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建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城乡改革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县域经济、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城乡规划统筹机制,这些经验对各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苏州农村过去30多年的变化是中国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三大突破”,即上世纪80年代初全面实行家庭承包制、9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新世纪以后全面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苏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三次历史性的跨越”,即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开发区和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加速了农村城镇化步伐;进入新世纪,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时期,是苏州农业现代化推进力度最大的时期,是苏州农村变化最快的时期,是苏州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苏州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既注重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等,更注重构建长效机制,建立起城乡一体制度框架,加快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正在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城乡平等”的发展新格局。
苏州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建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农业深度开发,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苏州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二是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把鼓励农民创业作为富民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昆山市实施的“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
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农村“三大保障”全覆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苏州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大保障体系,对各种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苏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正在推进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的逐步接轨。吴中区将失地失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昆山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推动城乡一体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常熟市逐步将农村各类企业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苏州正在加快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运行步伐。这些探索在全国都处在领先地位。
四是建立城乡改革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农村制度创新,赋予“苏南模式”新的内涵。苏州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三大合作”形成气候,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苏州注重培育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探索政策性保险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了“三农”,农村金融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五是建立县域经济、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机制,实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苏州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发展壮大县级城市,积极培育中心镇。实践证明,县级统筹已成为苏州城乡统筹的主要形式和主体力量。在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总额中,镇级财政占有半壁江山,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统筹功能也日益增大。
六是建立城乡规划统筹机制。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是一代人造房几代人住,而我们往往是一代人造几次房。这既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又有建设理念的问题,还有规划与建设相脱节的问题。苏州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把城市各项专业规划向农村延伸,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使全市呈现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新农村为基础的城乡新格局。
以上六点是我们对苏州经验的初步总结。苏州市的许多发展条件是全国很多地区无法比拟的,其他地区不能简单复制苏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做法,但苏州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理念和创造的好经验,对各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城乡统筹”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是“三农”工作中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
成果。当前,对于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矛盾,反映最强烈、最一致的突出问题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政策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要素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希望苏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充分发挥“带头、先导、示范”的作用。
第三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财政推动城乡统筹经验
船山区财政局 2008年11月26日
2007年10月,市委、市政府确定船山区为市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要求通过3—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具有全市普遍意义的统筹城乡推进模式。为此,船山区结合本地实际,在总体发展思路中,作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船山主题,按照以人为本、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方针,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以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强力实施“3311”工程建设,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形成发展领先、城乡一体、成果共享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我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区财政局积极增添措施,大力筹措资金,在全力推动试点工作不断纵深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有益的做法和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搞好宣传,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组织和思想保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上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市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按照“归口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建立由区委、区府分管领导负总责,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乡镇和街道协作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制定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宣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目的、意义,增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对搞好城乡统筹试点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激活广大干部群众的内在动力;在全区营造敢闯敢试、奋力推进统筹城乡试点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形成上下联动、干群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二)科学规划,为统筹城乡提供长远规划
按照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区从北京、重庆、成都等地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在结合船山区实际,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船山区城乡统筹全域规划》、《船山区产业集群规划》、《船山区全域旅游规划》、《船山区“一镇三村”新农村规划》和《船山区统筹城乡的实施意见》等规划文本,我区据此初步拟定了船山区统筹城乡发展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这些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进一步充实了 “3311”工程发展思路的内涵,明确了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围绕培育“1+3”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生物食品、机电电子、化工建材)为重点,主抓中国西部国际工业物流港、观音湖旅游风景区和金龙工业港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区、新桥机电工业集中区、永兴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五大平台”;现代农业围绕农业产业化、农居社区化、农民人才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化驱动”为方向,主抓唐桂万亩高效农业示范片、龙老无公害农业示范片、交通干线美丽乡村示范片,着力打造“中国白芷之乡、成渝(唐家)蔬菜基地、盆中花卉苗木基地”三大品牌;新型城镇主抓永兴、新桥、南强和市级领导联系村“三镇四十村”;乡村旅游主抓观音湖整体开发,打造“4A”风景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为城乡统筹试点工作探路。
(三)整合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资金统筹力度,区政府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2008年,船山区被省财政厅列入“全省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区政府决定把财政支持农业开发、生态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与其他部门确定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结合起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板块基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区财政按照建立 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逐步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为全区城乡统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创立联席会议、项目包抓、重点工作月讲评等制度及整合议事规则,形成“领导包抓、部门帮扶、财政部门管资金、监察审计部门管监督、项目主管部门管实施,乡镇配合,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积极搭建财政支农资金工作平台、区域平台和产业平台。
二是实施项目资金捆绑。在科学编制项目规划的基础上,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方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政府统筹、目标管理、突出重点、综合配套、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维持现有各类支农项目资金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政府支农资金中的扶贫、以工代赈、国债、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技农机推广、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生猪大基地和标准化建设,村村通工程等方面由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以及农口部门预算中用于农业和农村支出的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实施项目资金实质性捆绑,使资金流动有序。
三是激活民间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利用补助、奖励等办法,鼓励、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三农”,形成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行财政担保、贴息等方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群众借贷发展,积极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
四是严格实行以奖代补。大力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实际进度进行奖补。制定奖补政策,对奖补的对象、条件、标准进行明确和规范,实行资金拨付与发放 “直通车”式管理。
(四)加强资金监管,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投入,不留缺口;公开透明,加强监管”的原则,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强化对整合金的管理。推行“四统一”管理模式:一是统一存款帐户,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支付中心设立支农资金整合专户,对整合的中省市区资金下达后,及时将纳入财政支农整合方案的项目资金划入支农资金整合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二是统一会计核算,整合的资金实行区级报帐制;三是统一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专户管理;四是统一核算报账,各项目建设单位将相关项目建设报帐资料,经监理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会审,报区政府分管领导或指挥长审鉴后,才能支付资金;五是会同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各项财政资金的跟踪检查力度,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切实增强资金申报审批透明度,坚持专项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对违纪违规使用专项资金行为进行及时整改,严肃处理。对因疏于管理造成项目投资失 败或严重损失的相关责任人要追究其相应责任。
(五)强化项目管理,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优质项目服务
在《船山区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的指引下,严格做好项目监管,抓好招投标工作,将项目做成精品工程。一是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审核制。相关部门在向上申报项目时,原则上是县的总体规划下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项目,申报统一申报,统一审核;二是建立健全项目公示制。对公示的组织、范围、内容、形式和公示反馈情况的处理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广泛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建立健全项目招标制。具体明确招投标的原则、方式、程序、法律责任等,保证整合资金项目工程招标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四是建立健全项目监理制。项目指挥部下设工程组、技术组、财务组,负责项目的具体监督管理,同时发动项目区群众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五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严格项目申报、实施、监督、绩效的全过程管理,对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申报虚假项目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工程以旧抵新或使用假票据报账骗取财政专项资金,工程质量发生重大问题,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随意改变专项资金用途等,将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六是建立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凡全部或部分使用农业专项资金建设的投资项目,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以上的必须通过投资评审。财政投资评审坚持项目预算先评审后招标,资金拨付先评审后拨款,工 程决算先评审后批复,各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和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先评审后编制。
二、工作成效
通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07年成功实施唐家三坝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08年以桂花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坚持建设与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项目,加大投入,推动了项目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了唐桂万亩高效农业示范片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突破。
桂花立体高效农业示范区包括桂花镇漆家桥、肖家桥等7个行政村,区域内总人口1.1万人,总耕地面积1.4万亩。示范区建设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四个领先”(基础建设领先、产业发展领先、产业品牌领先、发展机制领先)的工作目标,整合各类财政资金3200万元,(其中:土地整理项目1483万元,农发资金250万元,以工代赈项目150万元,新村扶贫项目50万元,丘区大基地建设项目100万元,安全饮水60万元,村村通工程150万元,标准化生猪建设资金100万元,农村沼气工程、小型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资金等),引进社会资金投入9680万元。着力探索适合船山的丘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一)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一是土地标准化。共整理土地1.1万亩,实施坡改梯5410亩、田块归并2370亩; 新增耕地1200亩。耕地质量得以明显提高。二是道路网格化。建设环形村道水泥路2条、18公里,入社达户道路23公里,耕作便道8公里,初步构建了外连高速公路、内通村入社达户至田间的道路交通网络;三是灌溉自流化。整治电力提灌站6处、10台套、720千瓦;整治渠系20公里;整治、新建小微型水利工程120处,新增蓄水能力10万方。项目区旱片死角全部消除,水利工程控灌率达到100%,自流灌溉能力达到80%以上。三是核心区域精细化。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园区道路四通八达,并依托系统的灌溉网络,实现了1200亩区域自流灌溉的全覆盖;回春堂中药材科技产业园入园道路、耕作便道充分完善,并以两个控制性蓄水池为载体,配以提灌泵站,密布管网到地块,500亩区域灌溉问题全部通过喷灌或滴灌方式解决。
(二)产业聚集效应明显。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得到同步发展。以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业为重点,已引进齐全、回春堂、泰乐、蓉硕等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种植、养殖企业或业主7个,集中租赁土地4350亩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以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和回春堂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产业核心区域。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总面积达1200亩。围绕农业+旅游+文化的“1+2”模式和果-畜-沼-鱼的循环模式,建设观光果园500亩、野生养殖区150亩、生猪良种扩繁场1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处,25000平方 米、大型沼气池1个、生态鱼塘260亩;回春堂现代中药材科技产业园占地500亩、投资1000万元,是全市首个以中药材研发和标准化种植示范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园;蓉硕科技以刚架大棚建设为载体,实行全程温控方式从事50亩珍稀食用菌种植。
(三)机制探索取得突破。一是产业发展机制的探索。按照产业发展优先,基础设施建设服从、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原则,率先作好了产业发展规划,并在招引业主的基础上,根据业主产业发展需求展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继续坚持业主建产业、带产业的发展路子,切实加大了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以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回春堂中药材科技产业园、蓉硕科技等为重点,着力推进了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路子的探索。二是土地流转机制的探索。建立了桂花镇土地流转中心,并顺应示范区内业主产业开发需求,建立了村级土地流转合作社4个,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围绕业主产业开发用地、专业大户承包经营用地、撂荒土地转租代耕、举家迁移户土地承包权补偿等环节,在充分尊重村情、社情、民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不同的流转管理办法。示范区以租赁形式为主的土地流转工作扎实推进,仅规模流转就达到4350亩,占总面积11000亩的40%。三是城乡统筹机制的探索。选择桂花镇漆家桥村5、6社作为全区城乡统筹试点之一。从宅基地整理入手,立足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居 住质量的提高,协议拆迁农房101户,新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一流设施配套完善的前庭后院型生态民居94户,15300平方米;从保障农民就业入手,在实行劳动力开放式免费培训,积极搞好输出转移的基础上,齐全公司养殖小区也以无偿提供场地、猪种、饲料、兽药、防疫、技术,并按出栏后增重1公斤支付劳务费0.5-1元的方式为农民创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从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入手,安身工程、“五保”、低保、新农合、大病救助等全面落实;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全面落实。
三、几点体会
(一)加强部门协调与勾通,强化项目和资金统筹集中安排,才能行成产业与特色。各区县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根据资金总量都有详细的规划,建设目标和建设时间表,各职能部门将按区上统一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希望在项目的申报和审批中,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省级主管部门应深入县(区)实际调研,充分尊重和考虑县(区)工作实际与全省、市的安排同步,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二)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分配力度,集中财政资金办大事。目前财政支农资金额小,项目多,来自于上级的各个领域,用途不一,性质专一,分散使用,很易被截留挪用,同 时,由于资金量小,项目不容易完成,容易形成一个项目多年给钱,多年建设,而且效果不明显,为此建议省、市支农资金在分配时,应根据各县(区)产业特色和农业定位,按农业产值或耕地面积来分配资金,打破条块分割资金的现状。
(三)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会议精神,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农村人多、地广,而且条件十分艰苦,需要建设项目和资金总量较大,要改变农村现状态,要让农民安居乐业,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改变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发展任务巨大,投入资金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广大群众是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必经调动广大群众的投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政府出台一些激励补贴政策,发动群众自己行动,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对报资金额较大,涉及面广,受益群众多的项目,农民想办而无法办的事情,由政府经筹,集中资金,重点打造。
(五)改变补贴方式,增加农业投入。近年来,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有些涉农补贴面积和标准难以掌握和划分,并且涉及人员多、总量大,实际分到人头资金 总量小,工作量大,而基层工作人员少,造成许多数据是按统计数据,难以按实际情况补贴到位。建议省、市将各类涉及农民的补助资金,除粮食直补,生猪补贴,直发农户外。其它涉及良种补贴资金。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由主管部门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发放农户,节余资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群众“等、靠、要”的思想。
(六)搞好示范点建设,杜绝搞好政府形象工程。近年来财政对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大大增加(就我区百言,建区时本级财政收入4298万元,财政安排本级支农预算250万元,07年本级财政收入7172万元,本级支农预算安排780万元,08年本级财政支农预算安排980万元)。推进了农村改革发展,加快了城乡统筹步伐。但财政投入也要讲科学投入,注重农村实情,财政投入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一是用有限的财力大搞形象工程,搞花架子,治标不治本。比如公路沿线的风貌整治的墙壁刷刷白、屋项勾勾檐、柱子刷刷漆,钱用了不少,农民一点实惠没得到,一年半载风雨过后面貌依旧。二是注重亮点,不注重农村发展的整体推进,认为大范围的推进无亮点,形成新的农村的二元结构,延缓农村整体发展进程。三是只重视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忽视基础粮食生产,财政投入形成经济产业投入重,基础粮食生产投入低,特别是基本口粮田的改造,导致短期发展和长期进步不能很好结合。四是农村人才培训只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忽 视农村从农人员实用技能培训,形成农村“安居乐业”队伍不稳定,加剧了农村的落后。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建设不同步,形成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比例不够,影响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经验材料
旬邑统筹城乡发展汇报
中共旬邑县委 旬邑县人民政府
(2011年1月)
旬邑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0镇、4乡、187个行政村、28万人口。
近年来,在省、市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旬邑为目标,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综合排名从2006年的全省64位进到2010年的27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一是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亿元,区域内财政收入5.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亿元,年均增长17.6%;区域内财政收入5.7亿元,增长5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42.6%。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对GDP贡献率15%;第二产业增加值19.2亿元,对GDP贡献率56%;第三产业增加值7.2亿元,对GDP贡献率32%。三次::::产业比由2006年的44 27 29调整为2009年27 57 16。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
头;奶牛存栏1500头、奶山羊8万只、家禽82万只。发展蔬菜大棚1000多座,亩均效益达到万元以上;在外务工人员稳定到8万人。二是发展煤炭工业强县。重点抓了原煤生产、煤矿技改扩建、质量标准化建设和青岗坪煤矿、旬东热电联产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32.5亿元,原煤产量700万吨。建成8个标准化质量矿井和年产120万吨的青岗坪煤矿,正在建设年产180万吨的旬兴煤矿,建成2×1.5万千瓦旬东热电联产项目,已试产运行;与中电投签订了3×100万千瓦电煤一体化项目合同,煤炭综合利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三是发展旅游产业增收。坚持以县城为中心,以石门山森林公园和马栏革命旧址为重点,全力狠抓景区开发建设。投资5600万元,建成马栏革命纪念馆、纪念广场、水上剧场、稍峪沟烈士陵园、马家堡革命家蜡像馆和游客接待中心,维修了马栏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地委窑洞,正在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培训中心,维修马家堡关中特委和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投资6000万元,建成石门山森林公园接待中心、名仕狩猎中心、马刨泉等,正在抓紧建设石门山森林公园秦文化苑,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森林公园初验。全县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000万元。
二、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县城为龙头,以镇区为纽带,以农村为重点,从县、乡、村三个层面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有力地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一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旬邑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红旗”单位。近年来,我们在继续抓点扩面、整体推进的同时,结合土窑洞搬迁、移民搬迁、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
三、深化农村改革,消除体制障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抓点示范、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林权、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消除体制障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土地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引导群众采取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土地逐步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保障。止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1万亩。同时,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所有林地确权发证任务,进一步明晰了林地产权,搞活了林业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推进户籍房产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旬邑县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进城实施办法》、《旬邑县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实施办法》、《旬邑县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群众进城落户,为975户3938名农村居民办理了进城落户手续,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同时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发证率90%以上。三是实施财政金融制度改革。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全面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村用乡监管”,规范了乡村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特别是着眼破解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筹资难题,启动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和谐共享。坚持把社会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改善民生质量,构建和谐旬邑,基本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启动了总投资2.3亿元的旬
用,科学规划,逐步推进。2007年,我们就组织开展了旬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制订了《旬邑县五大塬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去年又修编完善了《旬邑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县城和13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抓点示范、典型引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法。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产业发展上抓建了丈八寺现代农业苹果示范园、张洪盛世养殖场和太村镇太村街大棚蔬菜等特色亮点,新农村建设每年抓建一批示范新村,小城镇建设上实施了5个关中百镇和太村重点镇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了工作均衡开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统筹城乡资源,目的是推进县域发展,这不仅需要通过完善政策、深化改革打破体制障碍,而且需要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培植特色产业,健全公共设施。基于此,近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列支3000万元,扶持苹果、畜牧、蔬菜产业发展;列支4000万元,支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土窑洞搬迁;列支2000万元,用于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社会建设,从而保证了城乡发展需要,加快了一体化进程。
4、加强领导、行政推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不竭动力。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近年来,我们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帮建、企业包扶新农村建设责任制,并抽调县乡干部下到一线,驻村包抓,行政推动,力促落实。同时,坚持把统筹城
第五篇: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经验摘录
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经验摘录
转载日期:2012-7-18 21:49:00 来源:互联网
建国以来,我国为快速推进工业化,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实行城乡差别政策和城乡分割体制,由此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拉大,并引发了许多难以回避的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间无论在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和福利,还是发展建设投入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1985年为1.86:1,2005年则扩大为3.24:1。因此,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与英美日韩等一些较早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国家相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但一些地区如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和浙江等结合中国国情,从自身条件出发,成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为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发。
一、国内典型区域城乡统筹实践
(一)宁波城乡统筹的实践
近年来,宁波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不断深化城乡体制改革,构建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及撤县建区、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全市乡镇由149个减少到91个,街道从16个增加到57个,行政村从近5000个减少到3187个,城镇布局和规模更趋合理,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化率达到57%,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副中心城、中心镇为主体的城镇梯度发展格局。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公路、水、电、通信等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基本实现了市域1小时交通圈,班车通村率达87%,通等级公路行政村达到85.6%;城镇型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进展顺利,408个村完成村庄整治,40个村成为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农村生态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农村劳动力及被征地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全面推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基本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和职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有36.5万人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341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6年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宁波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11个市中继续位居第一,处于整体协调阶段。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41元,比前年增长11.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65∶1,远低于全国3.32:1的水平。
(二)嘉兴城乡统筹的实践
从2003年始,嘉兴市就全面筹划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在全省率先出台《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城乡空间布局、城乡产业、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劳动保障、城乡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城乡环境保护等“六个一体化”同时推进。2007年年底,按《规划纲要》要求,该市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2008年年初,嘉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嘉兴市2008到2012年打造城乡一体化行动纲领》,要利用5年时间,在原先“六个一体化”基础上,再加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层组织保障机制,形成“1+6”体系,有力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在城乡基础建设设施方面,嘉兴主要构制“路网”、“公交网”、“供水网”、“电网”和“信息网”“五大网”。在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就业一体化格局已基本形成,2007年已经实现“两个80%”,即农村劳动力80%已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的80%来源于二、三产业,嘉兴还被联合国列入城乡开发统筹就业的试点城市。在城乡医疗方面,推出了城乡合作医疗保险,目前全市镇、街道、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确保农民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三)成都城乡统筹的实践
成都市从2004年开始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并将其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成都市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归纳为“三三见六,以一化二”。这里,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一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二是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四是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六是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化二”是指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来破解“二元结构”。摸索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西部区域性经济发展极的扩散效应,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作为来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成都农村面貌和城乡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2009年,成都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9元,比2002年增长11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到2.62: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四)重庆城乡统筹的实践
重庆,中国最年轻,也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和承东启西的重要位置,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市比较发达,农村特别落后。这种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缩影。再加上大库区,处内陆腹地,重庆又具有中等省的构架和欠发达省的特征。
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在重庆特别具有代表性,在重庆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将具有示范效应。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将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作为发展的宏伟目标,实施了“一圈两翼” 的科学发展战略(“一圈”,即一小时经济圈,是指全市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两翼”,即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指全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开创性地建立区域对口帮扶、互动发展机
制,并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通盘考虑,通过建立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的投入机制,逐步有效缩小了重庆城乡经济的差距。主要做法是:一是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近3年全市支农资金年均增长15.4%,市级财政支出占全市财力的比重始终控制在25%以内,确保75%以上的财力用于区县和农村发展,全市绝对贫困人口已减少到44万人,初步建立起了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框架和城市反哺农村的扶贫机制。二是大力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到2008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78万人,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5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努力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户最低救助制度,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超过65万人,35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5429公里,通畅率达62%,全市农村实现“户户通电”,建设重心正逐步由城市转向农村。五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全市管理层次由直辖前五级减少为三级,初步构建起了行政层次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效率高、比较规范的直辖市新型行政管理体制。
(五)天津城乡统筹的实践
天津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经验当属东丽区华明镇“以宅基地换住房”的成功实践。华明镇位于天津市东丽区中部,是典型的北方农村,紧邻滨海新区,空港物流区就坐落在华明境内,区位优势明显,距天津市中心10公里,距天津国际机场5公里,交通便捷;区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总人口
4.1万人,1.3万户,村庄建设占地1.2万余亩。该镇是天津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镇,也是全国宅基地换住房试点镇。从2006年至2008年,该镇试行农村宅基地换住房,集中规划农民居住小区3.3平方公里,建成农民小区房165.6万平方米,目前全镇1.3万户4.1万人已全部入住小区,节约宅基地0.49万亩,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达到了“政府不出钱,农民不掏钱,上级给政策,镇级求平衡”的工作要求,基本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劳力就近安置、社会保障健全的工作目标。
二、经验借鉴
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宁波、嘉兴、成都、重庆和天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对我国其它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坚持规划先行和实施科学系统的城乡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既可以避免政府工作的盲目性,也可以通过规划引进智力资源,提升政府和地方的工作水平。科学系统的规划是政府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证,有利于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各个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合理配置资源。宁波、嘉兴、成都和重庆,在探索建成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规划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2005年,嘉兴编制完成了浙江省第一个统筹城乡建设发展的《市域总体规划》。这一规划首次实现了市域范围“城乡全覆盖”,打破了行政分割和部门分割,从市域的角度谋划全市城乡建设和发展,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更好地配置空间、土地、水、岸线等资源要素,实现区域内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现在,嘉兴的城市供水、城市公交、城市燃气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已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标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的服务和价格标准,实现公用设施的全社会资源共享,让农村居民得到实惠。2007年,重庆制定了获得国务院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城乡总体规划《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这一规划确立了全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各方面发展的空间总体框架,确定了市域的空间架构与功能布局,统筹了城乡空间布局,打破了部门分割和城乡分割,将对重庆的城乡统筹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我国城乡差异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2003年以来,成都政府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拓展,有效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农民工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构建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全市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全覆盖,其中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了包括农民在内的城乡所有劳动者,目前参保人数达300多万人,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正在全面试点;医疗制度覆盖了城乡所有劳动者以及全体城乡居民,目前参保人数达1000万人,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已经全面开展。
(三)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浙江省自2001年起,开展了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连续出台了相关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一是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各试点地区根据本地城乡发展的要求,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城乡就业二元结构,在试点地区完全取消地域、身份、户籍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登记制度,并在全国较早提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失业标准。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四是健全和完善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五是加大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重点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文化和技能素质,增强市场就业竞争能力。六是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目前,宁波和嘉兴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法制化、社会保障统一化、享受待遇平等化、户籍登记一体化、教育培训义务化”的政策目标。
(四)整治规划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为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差的状况,宁波和嘉兴开展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启动小康示范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宁波市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进行了村庄布点规划,确定了170多个全面小康示范村,1000余个整治村,分别制定建设和整治规划。以规划布点村为核心,按照拆迁改造、整改结合、环境治理等不同类型,全面开展村落建设整治。对农村进行城市化或拆村并点,实行村落内部功能分离,推进布局优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沟通联网,建设覆盖城乡的“路网”、“公交网”“电网”、“水网”、“信息网”,推进道路、供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开展流域治理。全市已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50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27.3亿元。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40个,完成村庄整治408个,建成清水河
道513公里,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和班车的比例都达到85%以上,农村自来水使用率达到91%。
天津市华明示范镇规划建设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中心医院、老年公寓、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同时结合北方农民喜欢户外活动的习惯,按照下楼不出300米的原则,建设了农民培训学校等服务设施和各类主题公园、花坛绿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教育、卫生、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了住宅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住宅与公共设施的融合,体现出人性化的氛围,彰显了现代田园赏心悦目、贴近自然的人居环境。
(五)推动制度创新,改革城乡行政区划和二元户籍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推动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仍存在许多制约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例如,城乡户籍制度的变革和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在总体的制度环境下,户籍制度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求也需要城乡户籍制度的并轨,同时,城乡户籍制度的并轨也给农村集体的处置带来新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成都市巧妙地采取了城乡户籍“双轨并存”的方式化解过渡时期的矛盾。宁波和嘉兴则放宽户籍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落户、居住和生话,使得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条件和待遇。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宁波进行了城乡行政区划调整,促进城镇合理集聚和城乡协调发展。重庆则将行政管理体制管理层次由直辖前五级减少为三级,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此外,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宁波、嘉兴、成都和重庆也都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