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推动城乡统筹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16:2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 推动城乡统筹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 推动城乡统筹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1 推动城乡统筹工作总结

优化资源配置

重组生产要素 推动城乡统筹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1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力度,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完善规划,加快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地区承载能力

1、深化规划编制,推进农村地区功能优化

坚持“保护、传承、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三区两基地”的功能定位,通过规划的引领,加快生态型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在积极保护母亲河水源和基本农田的同时,加快发展以“**农耕文化园”为主的农业休闲产业。同时,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调整的契机,进一步明确农村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农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科学规划,展现具有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生态休闲特色,与城市化地区相映成辉的**农村发展新风貌。

2、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整体生活环境

狠抓农田设施改造,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年内对彭渡村196亩农田进行设施菜田改造。继续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力度,实施祥云路大修工程,对剑川西路、荷巷桥南路、陪昆路东段等局部严重破损路面进行维修,闵行9路公交车延伸至紫东路(望海工业区范围内)。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对东河泾排涝泵站进行了改造,实施周家河和金星中心河河道疏浚工程。

(二)加大投入,深化管理,不断改善农村地区发展能力

1、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采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3200亩以上。2011年夏粮(麦子)单产达378.9公斤;水稻种植面积3789亩,秋粮单产达592.5公斤。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建立皋阳、旭鸣、城市、振贤(互惠、韩湘)4个育秧基地,落实民主村、吴会村整村制粮食示范方推进工作。目前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其中6家申报办理了农产品无公害认证,7家进行注册商标。实行农业科技服务到田头,全方位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狠抓食用农产品监管、动物疫病防控、农田秸杆禁烧服务体系。

2、落实财政扶持,保障“三农”各项事业支出

镇级财力继续加强对“三农”的倾斜:一是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相关村的财政扶持力度,安排扶持资金300万元用于养老金发放、医药费报销、困难家庭补助、村公益性设施维护保养等民生项目;二是落实农村地区建设投入1422万元,用于开展黑臭河道整治及农村污水处理、农耕文化园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三是配套为农服务资金10.12万元,用于加强农业综合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等;四是下拨农业合作社吸引农民就业补贴3.96万元。

3、实施长效管理,维护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在完成自然村落综合改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村为主体、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村庄改造长效管理工作。落实1000元/户的管理经费(区、镇各补贴500元/户),在日常维护管理的基础上,组建农业人员和退休村民环境卫生、违法搭建控制志愿者队伍和监督员队伍,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地区日常管理,维护整洁、有序的村宅及周边环境面貌,使村庄改造区域 实现“村容整洁、设施标准、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的目标。

(三)落实举措,破解难题,不断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1、完成“难点村”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成立“难点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镇三套班子重点联系“难点村”,成员单位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难点村”治理“一村一策”,顺利完成**等6个村的撤村程序及俞塘、望海2个村委会换届选举。深入开展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村干部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能力。搭建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工作平台,确保村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逐步妥善分流“空壳村”村干部,镇财政统一承担“空壳村”村干部及管理服务人员工资报酬,着力减轻“空壳村”集体经济负担。

2、拓展多元途径,促进农民长效增收

有效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及时兑现基本农田生态保护补贴、农民土地流转直接补贴、种田农民直接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继续巩固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完善工作,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积极鼓励、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认真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组建**、**、三裕、**、**、**、**7个村级社区股份合作社,并积极探索稳妥的运营模式,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以“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二、2012年工作计划

在当前有利于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环境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明显、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资源禀赋良好等 积极因素,近年来以城带乡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综合实力逐年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一)立足全局,统筹推进城乡建设规划

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状况等,结合“北、中、南”规划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现有规划,严格规划执行,优化区域布局,形成相互配套、全面对接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电力和信息通信设施建设,着力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服务均等共享。

(二)抓住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水平,抓好农业企业基地建设及设施农田改造,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全面抓好农业发展项目建设,为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夯实基础。着力推进南片地区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培育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稳步实现现代都市农业的有序发展。

(三)完善体系,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创建达标工作,继续抓好新增就业岗位的实事工作,重点在市民就业、创业、就业援助、青年见习、技能培训、职业指导上制定相关帮扶政策,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求职人员的技能水平,促进本地农民就业。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做好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纳保工作,着手制定合作医疗补充保险由政府自行运作的操作办法,确保农村大重病人员在基本保险的基础上实行进一步减负。

(四)盘活要素,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

在确权确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使农村土地资源进入市场,农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使对土地的权利,实现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使农民从集体土地上得到长期稳定的收益。依法规范地做好南片8个村的农龄统计核实和集体资产清理确认工作,为村级资产量化和村级产权制度改革作前期准备。深化村经改制,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活力。完善经济薄弱村财政扶持政策,通过加强对村属企业融资帮扶,有效促进经济薄弱村的发展。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支持农民小额贷款,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需求。继续探索、不断完善村级社区股份合作社有效运营模式,确保2012年顺利实现收益分配。

(五)夯实基础,推动村级基层民主发展

认真做好村级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力争实现村委会换届选举率、村委会“一步法”选举比例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建立健全村委会向村民报告工作、村干部述职和村民民主评议制度。不断完善村级四本台账制度、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村级公务消费限额制度。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级“三资”管理程序,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程序,建立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程序规则。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二篇:2010统筹城乡工作总结

重庆市****管委会

关于报送2010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工作

总结的报告

区城乡统筹办:

2010年,***管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新农村、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了***管委会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工作全面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落实责任措施

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我委及时召开会议,成立由常务副主任***为组长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抽调社会事业办、旅游发展科各1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相关责任,并从财政中安排资金5万元作为专项经费保障。

二、双管齐下,强化基础投入

(一)科学立项,加大政府投入

1.积极申报国家部委专项资金。一年来,得到国家专项资金补助1980万元,国债资金2000万元,对辖区内2处危崖、1个病险水库进行了整治,新建设污水处理场1座,改扩建污水管网4600米,新垃圾回收站6个,填埋点3处,购置垃圾处理车2台等;

2.灵活统筹城乡有关政策。2010年,我们将林海村申报为市级统筹城乡示范村,将燕子村申报为市级整村脱贫村,争取资金1669万元,投入资金1669万元,全面促进了两个村的整体建设。

3.将*****-斑竹园-****水口寺-头道河公路和双凤-头道河纳入区域交通规划,并以BOT模式进行规划和项目招投标,目前已完成所有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实施后,能真正实现区内村村畅通、景区间快速通达。

4.将***红英桥巴渝新居项目和洪洞村林下养羊、养蜂项目编制立项,涉及经费8000多万元。其中,***红英桥巴渝新居项目2011年将启动实施。

(二)培育环境,强化招商引资

2010年,完成****爱情天梯和燕子村综合开发2个项目的招商,合同引资6.5亿元。据此,***管委会招商引资项目达到6个,合同引资3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有6个,新落地项目1个,全年共投入资金3.13亿元。主要用于***头道河场镇改造、西部景区建设和景区接待设施、公共设施、道路管网、村居美化等。

三、完善保障,提高幸福指数

针对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我委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和报销率,推进养老保险,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感。

(一)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农村居民80%以上都纳入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

(二)完善卫生医疗体系。继续完善新型城乡合作医疗,推行农合二次报销制度,确保管委会财政补助到位,保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率继续保持99%以上;继续完善门诊医疗报销办法,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群众在享受住院报销的同时,又可享受****卫生院报销50%。

(三)公正执行扶贫政策。重新对辖区254户内贫困家庭和

贫困学生等进行清理,兑现政策。

(四)有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截止目前新增城镇居民325 人,实现非农就业300人,占农业人口的8﹪。

四、提供平台,鼓励群众创业

一是提供林下经济发展平台。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到江津区内的德感街道、李市镇学习养殖技术,到***区学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林下养鸡、林下

养羊、林下养蜂产业,新增养鸡户36户,养鸡场(圈)20亩;新增养羊户24户,养羊场圈10亩;新增养蜂户58户,蜂箱260个; 全年共计收入1050万元。

二是提供旅游服务业平台。全年对景区内200余家农家乐进行提档升级培训,帮助1家3星级农家乐升至4星,帮助3家农家乐完成3星评定;并对区内从业人员258人进行400小时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提供外出务工平台。全年引导60余壮年体力外出务工,并将其子女纳入留守儿童对象,对口进行管理和帮助。

2010年以来,我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达到了年初目标。但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对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相关精神没有吃透,其次是工作推进不尽人意,效果还不够明显。2011年,我委将从四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再次掀起学习高潮,进一步学习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相关文件政策精神,弄懂吃透,为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理论基础;二是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引进等,加大对新划入***管委会的双凤村、老四面村的统筹城乡工作,逐步改善目前较落后的面貌;三是发展旅游服务业和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多种经营,促进群众致富;四是积极探索,利用***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创新****统筹城乡改革的模式,又好又快地推进统筹城发展工作。

二○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三篇:城乡统筹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切实推进连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

连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为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制定政策,明确工作重点,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搭建机构平台。为扎实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发展会议精神,连云区委、区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结合区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党政分管领导指挥的连云区城乡统筹建设指挥部,负责城乡统筹的组织领导、协调推进、督查监督和考核奖惩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综合管理、宣传督查、规划建设、环境整治4个工作组,并及时抽调工作人员。形成了党委统筹、党政共管、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确定总体目标,切实推进执行。2012年,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明显提速的大背景下,连云区富民强区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按照市委提出的六个一体化”为工作思路,连云区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任务目标。具体目标是:确保全区村集体收入超千万元的1个,超400万元的4个,全区村集体年收入均超20万元,2012年,计划将板桥街道的张跳新

村等2个村确立为新的农民康居示范点,2012年全区粮食综合补贴、水稻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超60万元,种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超100元。抓好农机监理及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购置补贴资金100万元,2012年力争争取农业项目6个,金额300万元以上,建立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力争建设规模达到40000亩以上。全区农产品年出口额力争突破6000万美元。

三、加速城乡建设、制定统筹政策。2012年,将是连云区一个大干快上、大发展的突破之年。连云区在紧扣确保实现“八连冠”这一主题,紧紧围绕BRT及特色街区建设,海棠路、平山转盘、海城广场、在海一方等重要节点出新,连云新区及零公里入口的规划建设等“563”重点工作,突出规划引领、推动集约发展、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多点支撑,快速提升城市化推进水平,迅速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乡街经济实力,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和系列惠民工程。同时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关于做好201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意见》以及市委副书记张同生在全市城乡统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连云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城乡统筹面临的形式和任务,科学规划设计全区城乡统筹目标、路径和措施,编制一系列的意见和措施,作为全区城乡统筹工作的参考依据。

四、突出集群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发展高效农业。随着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我区耕地面积逐年缩小,为避开这一致命的 “短处”,我区将把农业转型升级作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大

力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把培育高附加值、强带动力的龙头农产业和企业作为重点,全力扶持,常抓不懈。目前,我区已成为国家级连云港出口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现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家,主要集中在云山农产品加工区和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区内,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区同时也是市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年出口创汇居全市前列;二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012年,我区将继续培育发展骏都生物科技、国盛食用菌和顺福食品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带动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引擎。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区省级龙头企业已达6家,市级龙头企业已达7家,全区农产品年出口额近6000万美元。在扩大我区农民就业、增加我区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辐射和带动了东海、赣榆、灌云等周边县区主要蔬菜产区的发展,直接带动20000余户从事蔬菜种植;三是抓好农业项目争取工作。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省市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力争争取农业项目6个,金额300万元以上;四是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经济。积极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重点产业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突破口,立足我区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港城市、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建设具有本地特色、布局合理、生态高效的现代渔业体系,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积极推进渔港建设,抓住当前国家、省、市各级对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全力争取农业部和发改委将我区连岛中心渔港建设和高

公岛一级渔港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科学制订我区的海岛开发利用整体规划,多方引进资金开发前三岛、竹岛等岛屿,探索有连云特色的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把休闲渔业建成我区海洋经济的亮点产业。加大前三岛海珍品基地建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开发前三岛海洋自然资源,加快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增养殖基地建设,推动深水网箱养殖,要使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规模达到40000亩以上。

五、强化农经管理,维护农村稳定。一是落实好农村“三资四化”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三资四化”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农村“三资四化”网络全覆盖;抓好村级经费专项审计,提高村级经费的使用效率,查处村级经济违法违纪行为;抓好村级财务管理薄弱村治理,积极抓好扶贫村的债务化解工作;加强农村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业务素质和监督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不改变农用地的原则,实行土地流转信息、台账定期上报制度;指导各乡街在条件具备的村组,积极创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健全规章制度,扩大办社规模,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三是加快推进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把农民最关心、最需要,对改善干群关系最见效的“三资四化”、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纳入“一站式”窗口服务,作为农经改革的品牌打造好、维护好;四是着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围绕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增强合作办社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组建适应当地生产发展的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消灭农民专业合作社空白村,培养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建合作组织联合社。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资源,对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的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并建立联合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能力;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土地治理项目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覆盖率和带动力。

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引导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等参与农业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基础、其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开展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民教育培训等服务,强化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于此同时,加大对乡镇,村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2012年,我区计划新增海滨花园、连岛新村、高公岛新村、板桥新村等居民集中居住区9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渠整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第四篇:城乡统筹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方面知识:统筹城乡发展

一、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一)2006年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该《意见》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1.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3.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4.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2009年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强调指出,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该《意见》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1.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国家新增助学金要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开展门诊统筹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快研究解决农垦职工社会保障问题。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把农村学校、国有农(林)场纳入建设范围。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加快推进城乡同网同价。加大农村水电建设投入,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示范。发展农村信息化。加快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3.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努力增

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妥善解决劳资纠纷。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输出地、输入地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制度。

4.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扩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中央和试点地区省级财政要增加试点投入。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继续选择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乡村债务进行化解试点。

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鼓励设计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活消费品和建筑材料。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保证下乡家电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改造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积极稳妥实行移民扶贫,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作用,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积极开展反贫困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来源:考试大-公务员

第五篇:加强城乡统筹

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同城化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受灾群众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重建任务,全县的城市建设以及人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的发展,使城市建设向前迈进了20余年。

目前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踵而至的后重建时代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如何在后重建时代变援建资源为发展优势,变外部的政策优势为内部的潜在动力,取得持续的发展动力是置于安县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城乡统筹,推动产业调整升级,促进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经济强县,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城镇化进程。

(一)狠抓科学规划,有力促进城乡统筹

立足于全域规划,加强城乡统筹研究。根据自然条件和现状城镇的发展条件,结合县域重点交通建设,发挥“全域谋划、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对安县进行全域谋划,确定生态农业发展区、重点城市化地区的相应发展策略。进而落实中心城市、重点城镇、新农村的规划对策。

重要交通设施的建设带来良好的发展优势,结合重点交通调整县域重点镇的发展战略,突出县城、重点小城镇和一般集镇三个层面的重点,狠抓城乡统筹规划,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同时加强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源管理,搞好新农村建

设。

做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站在响应区域发展需求、呼应发展诉求、回应发展渴求三个维度加以审视,确定安县城市定位、城市拓展方向和功能分区。

(二)优化产业格局,调整产业布局

2006年前全县的产业格局为“一、二、三”,目前已逐步过度为“二、三、一”。按照“整合、提升、一体”的发展理念,立足安县自身的优势资源,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以产业体系研究为突破点,探索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健康之路。

进一步巩固和优化这一格局,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齐备,产业支撑力强,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结合成绵高速复线、成兰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城镇等级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严格控制入驻企业的种类,遴选优质一类、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同县城配套发展,园区融合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使生产、生活有机融合;可进行工业园区扩区,能有效节约公共资源配置的成本。在工业园扩区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生活商业服务业的配套,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产业培育和城镇建设为基础动力,增强城镇的吸引力

通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引导产业布局,遵循资源禀赋型和产业承接型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寻求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之间的匹配度,以产业来引导人口向重点城镇区集中,带动城镇发展,增强城镇的吸引力

县城的发展更应站在“响应区域发展需求、呼应发展诉求”的基础上充分定位。把县城作为都市区西部综合性服务型核心新城来打造。找准引领县城建设的战略,明确核心定位,建设成为绵阳都市区中高新技术价值链集群的重要功能环,以滨水休闲为吸引点的品质生活宜居城市。在吸引县城以外的择业者的同时,营造一个舒适的有归属感的良好氛围。

(四)区域交通一体化

伴随着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区域重大交通设施一体化还应加强。增强互通性。在现有的道路骨架上,还应加强火车站、高速出口等的对接和道路等级升级。

二、为适应同城化发展的需要,做好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县城规划的同时,还应协助做好区域大规划的编制,积极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包括轨道交通),给排水、电力电讯等专业规划的对接编制,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协调两地政府的行政关系,消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为区域统一市场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是协调机制最为重要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就要强化“区域经济”或“经济区经济”的概念,淡化“行政区经济”的概念,切实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基础设施推进的过程中,逐步寻找两地经济交往和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下载2011 推动城乡统筹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 推动城乡统筹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统筹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认真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统筹办先后组织召开了三次会议,分解落实各项规划编制任务,要求各专项规划的编制牵头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

    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综合改革 “城”与“乡”,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体。在转型发展的节点上,我市以新型城市化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改革,将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城乡统筹的工作总结

    关于2011年城乡统筹示范村工作总结按照县委县政府实施“三大战略”总体目标,加快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建设,我镇2011年城乡统筹示范村为新水碾村,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结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结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稳定大局,以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员......

    实施六联机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农业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现有干部职工585人。其中,党员189人。女党员52人,男党员137人。按照县委实施五项机制深化城乡党建互帮互助工作有关会议、文件的具体要求,农业党委以......

    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宿迁于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31.53万,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

    推动城乡结合部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精选)

    推动城乡结合部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加强城乡结合部管理的几点建议 西街办事处后圪塔社区党支部书记 和天山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发展比较快,老城区的改造力度也较......

    统筹推动辖区各项工作总结(大全)

    统筹推动辖区各项工作总结2020年,X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各项目标任务,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