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误资源展现精彩课堂5篇

时间:2019-05-12 05:2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用错误资源展现精彩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用错误资源展现精彩课堂》。

第一篇:巧用错误资源展现精彩课堂

巧用错误资源

展现精彩课堂

安徽省铜陵市实验小学

张璟

摘要: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教师应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若处理方法得当,会让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错误 兴趣 发现意识 创新思维 探究 反思能力

作为一线的教师,上课时总希望一节课上的顺顺当当的,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正确,事实上,事非人愿,课堂往往上会各种各样的错误,其实,错误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一起成长的。学生是带着无数的疑问走进课堂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只要用的合理,用的巧妙,就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有效地推动教学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错误的巧用还能成为我们的课堂中的亮点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一)巧用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要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并利用学生的错误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三年级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思考题:3个人合唱一支歌需要3分钟,全班45个人合唱一支歌需要多少分钟?大多数学生都根据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式解答: 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知道1个人唱一支歌需要1分钟,所以全班45个人合唱一支歌需要45分钟。显然学生的这样回答是不正确的。这时,我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这一答案正确与否。学生们认为3÷3=1(分),因此1个人唱一支歌需要1分钟。而此时我也不急着下结论,而是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时有学生想到合唱一支歌是3个人同时在唱歌,这表示的是1个人唱一支歌也需要3分钟,有了一个学生的带头,接下来学生就开始思维活跃了。有的说因为是同时唱,所以3个人唱一支歌,是花了3分钟,同样的45个人同时唱一支歌,还是花了3分钟„„错误引发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思考,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学们在浓浓的探究气氛中开始了新的学习。

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不能急着去评判对与错,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每一个结论,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尊心;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的天性,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要宽容、理性的去看待这一切。

(二)巧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教育家斯宾赛说:“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那么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就成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比如在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让学生探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面积,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体大小不一,而小正方形的数量却是有限的,因此不少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手中的小方块不够摆,纷纷提出问题:“老师,小方块不够摆,怎么办?”老师要求学生自己想想办法?促使学生进一步思维:怎样才能解决小方块不够的问题?从而发现:只要长摆一行小方块,宽摆一行小方块,再将长与宽所含的小方块块数乘一乘,所得的小方块总块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从而较好地使学生理解了长与宽所含小方块的块数与长与宽的长度的关系,进而抽象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巧用错误资源,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一般来说,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能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利用学习中的错误,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价值,享受思维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时出现的: 问:请大家创造出一组有规律的数。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展示。

师评价:大家写的几组数都对,而且很有道理。

(这时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在想与不想举手之间,于是,我请他大方地讲)生:我写的是(1)、(2)、(4),(3)、(4)、(9),(5)、(6)、(16)„„

马上就有学生提出异议,说这些数没有规律。(我自己看了这些数,心里也有疑问)

师又问:你能给大家说说你写的这组数的规律是什么吗?

生:我写的(1)、(2)、(4)、(3)、(4)、(9)、(5)、(6)、(16)„„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写的是(1)、(2)第三个数就写2乘2,第四个数和第五个数写(3)、(4),第六个数就写3乘3,第七个数和第八个数写(5)、(6),第九个数就写4乘4„„。

(这是多么与众不同的一组数,虽然规律说出来有些牵强,但是这表示他是经过动脑筋认真思考了)

师:我能不能给你提个建议?你的规律比较复杂,能不能再简单些,让大家很容易就能找这组数的规律?其实简单的重复也是一种规律!

生:我知道了,我的这组数可以改成(1)、(2)、(4),(1)、(2)、(9),(1)、(2)、(16)„„ 接下来,又有许多同学受到启发又创造出了一些有规律的数。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出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慧眼独具看到错误背后的价值,抓住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

(四)巧用错误资源,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学习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对于似是而非、学生不易察觉的错误,如果教师只告诉正确的做法,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对这些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比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请学生比较这样两个角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角,是∠1大还是∠2大?(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生汇报结果:

生1:一样大,两个角的叉口是一样大的。

生2: ∠2比∠1大。因为∠2的两条边都比∠1的长,所以∠2比∠1大。

在这里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错误,于是我又补充问了一下:你们同意第二个意见么?竟然有大部分学生同意这个意见,可见这个错误已经具有代表性了,为了解决这个错误我灵机一动,让持有不同意见的这两个学生PK,各自说明自己的理由,再由大家评判谁的理由更充分些,于是,课堂上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了,有个同学说:我认为动手量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是第二个同学量的有问题!“那究竟该怎么量呢”我问,有的同学说:应该量角的叉口不应该量角的边,学生们为了证明各自的观点再一次次进行小组合作,终于得出了统一的结论:这2个角事实上是一样大的,继而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我一开始就对第二种说法给予否定的话,那学生就将减少了一次合作探究的机会。

(五)巧用错误资源,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作前提。学生通过找错、议错、改错的反思过程,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自己的发现、分析、改正错误的能力,达到正确掌握知识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小明从家到学校,去时每分钟走60米,回来时,每分钟走40米。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作出了(60+40)÷2=50的错误解答。评讲时,我把其作为促使学生反思的好材料,组织学生辨别正误,思考、辨析错在何处,为什么错,如何改错。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有学生说:“这是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应该根据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而总路程可以看作1,去的时间则是路程÷速度就是1/60,而返回的时间是1/40,所以应该这样列式:1÷(1/60+1/40),不应该把两个速度加起来再除以2。”经这位同学一提醒,大部分同学都明白了,纷纷举手,有的学生则没等老师点名就迫不及待的说了自己的观点。“老师,他说的没错,求平均速度是应该总路程÷总时间,但这里的总路程应该是往返的总路程,应该是2,所以应该是2÷(1/60+1/40)=48千米。对对对应该是这样„„一道错题,引发了同学们的一场大讨论。同学们在主动参与找错、议错、辩错、该错的反思中,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在反思中培养自我意识,在反思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反思中自主发展。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更能张扬个性,充满灵性,而数学课堂上的错误是真实而美丽的,稍纵即逝而可遇不可求的!错误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拨乱反正的胆识,要有取舍扬弃的智慧,及时捕捉一些有用的错误,顺势引导,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适时加以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思维自由放飞,使课堂精彩纷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最终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尊重学生的错误,课堂会因错误而变得精彩。

第二篇:巧用数字资源 成就精彩课堂

巧用数字资源 成就精彩课堂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管厝学校

陈香凤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之前很多农村教学点的数学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形式上,即使偶尔会使用一些模型,但是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现在数字教育资源正以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动静结合的特点吸引着学生。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演示,创设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为教学点教师顺利实施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激活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可以说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给农村教学点数学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课堂的执教者,该如何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既合理有效又精彩纷呈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利用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创设情境,奏好了这堂课的“序曲”,就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敲响了动人心弦的第一锤。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利用数字资源提供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途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第一幅是小女孩在超市买东西,正在收银台付钱;第二幅图是小男孩在游乐园游玩时,在碰碰船售票处买票;第三幅图是男孩在买报纸;第四幅图是女孩在存零花钱。这些场景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一看到这些情景马上反应出来都是和人民币有关系的,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想多了解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同时感觉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设计了一个《守株待兔》故事,课件用三维动画展示,其中兔子、树和种田人都用平面图形组合而成,同时配以故事的讲解,形象生动,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大量教学信息以超文本的方式进行组织,给数学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课程整合,创设可参与性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求知识的心理状态。

二、利用资源演示操作,培养探究精神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具有文字、声音、静态图像、动态影像的综合优势,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的操作过程连续性较差的弱点,能连续、直观、形象的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便于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产生猜想,推理、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如教学《统计》时,我首先播放一段录像:体育课上小朋友们投篮比赛,红、黄、蓝、绿四个小组站在同一条横线上,他们身边各放一个箩筐,里面放了与自己小队名称相同颜色的小球,要求一分钟内谁投出的球最多就算赢。比赛开始了,我要求学生尝试统计出各种球的数量,以便评出优胜小组。可是由于比赛积极而热烈,一分钟内投出的数量太多,尝试统计时,学生手忙脚乱,虽全力投入,但统计结果却各不相同。怎么办呢?学生们进行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探究各种统计方法,有的用画圈的方法,有的用不同水彩笔的颜色表示,还有的“先数在心里,再写出结果”的方法„„第二次统计工作开始,大家忙而不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班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学习中,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索中体验到学习之悦、攀登之趣、创造之美。

三、展示过程,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技术,可以呈现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素材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从而做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思维互动。这样的数学教学应该更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例如这道一道习题:一辆火车长240米,每秒行15米,这列火车从车头进山洞到车尾出山洞共用40秒,山洞长多少米?由于学生对数量关系并不明确,很多学生这样列式:15×40。数字资源提供给学生一幅画面,一条线段表示山洞,然后动画演示,边行驶边显示行驶的红线标记,直到火车尾出洞口停止。这样一来,学生顿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火车40秒行驶的路程包括了车身的长度。应该列式为15×40-240.学生理解透彻,缩短了教学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扩大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善加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来上课,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资源库。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可以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的素材,从动画演示的过程中形象地了解到“日”是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交替的现象。将这些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运用数字资源中所设计的小试身手、火眼金睛、猜一猜等练习题。如“2012 年 12 月 31 日的后一天是()年()月()日,这一天是()节。”这道题,既要学生充分理解12月31日是一年的结束,它的后一天是新年的开始,这是一张年历表中不能体现出来的,就需要学生运用生活常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在课堂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适时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又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教效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让广大农村教学点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们作为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提高课堂效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第三篇:巧用信息技术点亮精彩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

点亮精彩课堂

—— 浅谈 使用 信息技术创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乐学氛围

【内容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走进课堂辅助教学,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水平,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的组合,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信息交流,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在学习内容、方式、时间和空间上,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生动形象的画面、逼真的语言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从多媒体技术使用于语文教学这个角度,比较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劣,整合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统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优化阅读教学、创设乐学氛围的几点思考及研究、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协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爱学”、“乐学”,使阅读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创设意境,感受真切。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得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得生活气息,不但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

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补充此中不足。

例如小学语文第三册中《活化石》这个课,学生谈到“化石”、“恐龙的灭绝”,以及地壳的运动,这些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体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复杂的化石、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体现在学生面前。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又如:《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但因为学生平时很少观察到翠鸟,对这种鸟类的习性特点还是很陌生的。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个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水平,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剖析事物细节。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能极大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整合,激发情感,开阔视野。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

必被扼杀。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合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实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水平,提升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

例如小学语文第四册《恐龙的灭绝》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实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表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了自己感兴趣的恐龙信息,实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但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恐龙的一些其它知识了解了很多。

又如上《北京》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说清楚天安门广场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建筑物,这对于绝大部分从未去过北京,方位概念又模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四周的景物,学生一句句:“啊!真美!”、“真漂亮!”,“真雄伟,我真想去看看……”。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增强了对祖国首都北京的向往,抒发了对首都的热爱之情。这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整合,烘托气氛,启发想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来实行语文教学,能够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不过,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理解,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实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前看过这堂课的教学实录。老师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使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能极大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启发想象。

又如听了一节《一次特殊的葬礼》。在教学中,设计者就提供了三个可发散延伸的空间,一是为什么这次葬礼是特殊的。通过链接相关网站,学生们了解了为什么总统要为这条瀑布举行葬礼。二是关于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特别是水源的污染,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警醒与深思;三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为学生提供比较鉴别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文学评价水平,增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使用信息技术实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株绽放得花蕾,那么信息家属就是一片锦上添花得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得情趣,从而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第四篇:巧用教学机智 演绎精彩课堂

巧用教学机智 演绎精彩课堂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迎旭小学

卢慧玲

2011版《数学课标准》指出正确的数学教学观的内容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进程中,教师只有善于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加以整合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充分利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才能彰显教学机智,演绎精彩课堂。

一、捕捉意外生成开发创造潜能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小棒表示55的数,(每位学生只有20根小棒,此时小组学生纷纷动手,合作摆了55根小棒。)

突然,有学生举手报告:老师,袁浩不和我合作,他一直玩彩色笔!(袁浩听到同伴汇报,不但没有生气,还在窃笑。)

师;袁浩,有什么高兴事,说给同学听听,好吗? 袁浩:老师,我已经摆好了,不用与同学合作。师:是吗?能否把你的摆法给大家讲一 讲?

袁浩:我用1根彩色笔表示10,用1根小棒表示I,5根彩色笔和5根小棒合起来就是55。

师:这样摆,行吗7(学生议论开了„„)

师:袁浩摆法真有创意,其实他用了假设的方法,真了不起!你们能1 否借鉴他的方法,用手中仅有的两种彩色小棒表示出86的数?

生:我用红色的小棒l根表示10.绿色的小棒1根表示1,8根红色的小捧与6根绿色的小棒合起来就是86。

这个环节中,袁浩的独特思路,是教师课前没有预设到的,但他却能以赏识的态度,巧妙点拨,使课堂教学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教学中正是由于教师巧妙地抓住了课堂的这一“意外”,促成了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才使得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有效的开发。

二、挖掘错误价值

突破教学难点 这是《角的度量》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怎么量角的大小呢? 生(齐):用量角器

师:都知道啊!那你会量吗?(众多学生:会)

师:我们先用量角器试着量一量∠1。(学生尝试用量角器量∠1)师(巡视中)这位同学,请带着你的量角器,到前面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生:(学生投影自己的量法后,有学生小声嘲笑,老师摇头制止)我先用这个尖放到这个角上,然后看这条边(该生把角的顶点与量角器上0刻度线的一个端点重合,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

师:这个角多大呢? 生:不知道

师:(摸着学生的头,微笑着说)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以前我们量长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0开始,这一点你做得非常棒!2 要量角的大小,她已经想到了用角来比着,真不简单,这个思路非常正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量角器上能找到角吗?

生:纷纷在量角器上找角„„

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教学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都能讲到“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和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但没有讲量角器的实质是什么,缺乏整体把握,“二合一看”等要诀看似简洁,颇得要领,其实这是我们成人的偏好,对学生来说却是不得要领的,要学生想象出这4个字背后的内涵是挺难的。执教老师之所以能创新性地成功完成“角的度量”教学,是因为他充分挖掘了学生错误量法的教育价值,机智地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角,使学生自悟到: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为其量角操作提供表象支持。错误在学习过程中是司空见惯的,不轻易地对学生说错,而是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通过暴露思维过程,修正错误,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识。

三、珍视另类声音

引发思维碰撞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开课片段: 生:尝试计算1/2+1/3 师:巡视指名板演 生1:1/2+1/3=2/5 生2:1/2+1/3=5/6 师:请你们各自讲出理由。生1:“我举例说明吧”。(他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圈,把其中一个涂上色,表示出了二分之一,接着又画了三个圈,把其中两个涂上色,表示三分之一,自信满满地对大家说:“你们看,涂色的不是五个圈中的两个吗?所以我认为1/2+1/3=2/5。”)

师:我发现有不少同学都表示认同,咱们还是再听听生2的想法吧!生2:“我认为生1的算法没道理,我们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法,异分母的还没学过,所以我觉得要把1/2和1/3化成分母是6的分数,这样就好计算了。”

师:这叫“化生为熟,很好的想法”。(板书“化生为熟”这四个字)师:这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有道理,所以既有赞同生1的也有赞同生2的,究竟谁的正确,你们能想法证明自己,说服对方吗?

生3:我觉得生1有道理。比如,一个果盘里有两个水果,其中一个是苹果,占了1/2,另一个果盘里有三个水果,其中一个是苹果,占了1/3,两个果盘合起来一共有五个苹果,其中两个是苹果,占了2/5.生4:冲上讲台,在黑板上边画图边说:“这是一张饼,我第一次吃了它的1/2,第二次吃了它的1/3,两次一共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画图可以看出吃了这个饼的5/6.”

1/2

+

1/3

=

5/6 生5:从生1画的图中可以发现,1/2和1/3的分数单位不一样,1/2是将两个圈当作单位“1”,1/3是将三个圈当作单位“1”。如果要将它们的单位“1”转化成六个圈,表示1/2应该涂3个,表示1/3应该涂2个,3个加4 2个等于5个,5个占6个的5/6,正确答案应是5/6.异分母分数,由于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因此不能直接将分子和分母分别相加。就好比2只狗加3个人能说等于5个人或5个狗吗?(全班学生都笑了,而且好多人都点头称是呢)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笔算整数加法,个位要与个位对齐,十位要与十位对齐„„笔算小数加法,强调小数点对齐,其实都是说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分数加法也是如此。例如,3+2表示3个一加2个一,等于5个一,也就是5;0.2+0.3表示2个0.1加3个0.1,等于5个0.1,也就是0.5;那3/7+2/7表示„„

生:(齐说)3个1/7加2个1/7,一共是5个1/7,也就是5/7.师:所以,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字相加。生2的解法就是把1/2和1/3的分数单位化成了相同的。

生6:生1肯定不对,因为2/5<1/2,而1/2+1/3不可能 比1/2还小。(“就是!就是!肯定不对”,好多人在吵)

生1:站起身大声说:“真的是我错了,谢谢大家!”(集体鼓掌)师:看来,通过刚才的争辩,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已达成共识了,究竟该如何算呢?

生:(齐答)化成同分母,再按同分母加法计算。

师:算法1的同学讲的方法虽然不正确,但很有创见,因为这种另类加法在生活中有它的身影。

老师话音刚落,好多学生表现出若有所悟的样子,还有学生发出“噢,原来如此!”的声音。教室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正确,可能是出于模仿;但错误,却可能意味着创新。学生对错误算法的坚持,虽然影响了后面预设的教学内容,但最后,笑意却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因为珍视学生的另类声音,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呈现出共同交流、互相启发、彼此吸纳的学习图景。而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学生的认识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课堂呈现出未曾预约的精彩。

四、调控预设程序,彰显生命活力

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老师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制作成5张彩球图(每张上有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每句口诀。可是,当教师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中就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接着又有几个同样的声音:“我也已经会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谁来背给大家听听。生:(异口同声地)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师:老师看出来了,大部分同学已经会了但还有少数同学不会或不熟,怎么办呢?

生:我们教他们。

师: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这很好!但我们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告诉他们,是吧?那现在就想想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同学,好吗?

一时间,大部分学生开始颇有使命感地忙活起来。

几分钟的交流后,学生不但自己把五句口诀总结出来,而且方式各有特点,有的画草图,有的拿出了小棒,有的写出了连加算式„„难怪有人6 说“最好的学习是教别人学习”

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课时目标的实现也并非只有一条单轨道的运行路径,而应是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数学思想的衍生,数学矛盾的化解、数学结论的内涵,进而体验数学的真情真味。此案例中,执教者面对“我已经会了!”这一意外声音,没有按照预设的方案实施教学,而是及时调控,让生教生,巧妙地变“事故”为“故事”彰显了课堂的生命活力。

可见,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被关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被鼓励的,学生的个人见解是被尊重的,学生的个人表述是被允许的,学生的创造智慧是被点亮的。这样的课堂,就会成为师生充满激情、显现智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力场所。

我认为:一个有教学机智的老师,一定是善于倾听的,他能携一份期待、信任、鼓励的心境,走进学生的心田;一个有教学机智的老师,一定是充满智慧的,他能敏锐地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和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并不着痕迹地加以引导、点拨、放大,或引发一次争辩、或挑起一场探讨、或促成一次反思、或打开一种僵局……从而真正转化为课堂的精彩。

第五篇:巧用电子白板演绎精彩地理课堂

巧用电子白板演绎精彩地理课堂

广西柳州市第一中学 胡 丹

【摘 要】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它既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保持了传统普通黑板的优点,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等方式的转变,其强大的交互功能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本文以《城市交通运输》一课为例,为大家展示电子白板如何在课堂上显现它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电子白板 地理课堂教学 城市交通运输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它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在一起,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形成统一的教学平台。电子白板有效地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既保持了传统普通黑板教学的优点,又发挥了课堂教学的潜能;它有效解决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平台的局限性,为师生信息交流和感情交互搭建了很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柳州市从去年开始逐渐在市区中小学各个班级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 多媒体教学。我校已安装电子白板一个多学期,我们师生从对它陌生、怀疑、好奇到主动尝试,再到现在对它的认可和肯定,让我们看到了新技术是如何走进课堂教学,并切实感受到了这一新技术是如何成为我们师生的助手的。在学校安装电子白板之前,我就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柳州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培训,并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根据此次获奖经验和一个多学期以来运用电子白板的体会,我以《城市交通运输》一课为例来和大家分享如何巧用电子白板演绎精彩的地理课堂。

《城市交通运输》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下册的一节内容,前两节内容分别从交通运输的“线”和“点”的基础上分析交通区位和作用,本节则是从“面”的角度分析交通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城市交通是交通运输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学生具有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程“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理念。

一、情境设置,来自学生生活

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城市中,每天都与城市交通打交道,对城市交通的一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都有较深的了解和感受,所以本节第一个内容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认识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课前我将全班分为4个小组,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或自己家附近拍摄一些城市交通景观相片,之后我收集大家照的相片,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相片放在电子白板资料库中,课堂上我直接从资料库中调取学生照的相片,让大家讲出相片反映出的城市交通的什么特点,让课堂更真实。本环节运用了白板调取插入图片的功能,使课堂不只是拘泥于原先设计好的课件的局限中。

二、教学方法直观,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虽然对城市交通特点和问题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城市道路及其作用比较陌生,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于是我通过设计“做城市道路规划师”的活动,让学生对假想的城市进行道路规划。如:我直接从白板图库中调取小房屋的图片设计成假想的城市建筑,让学生根据建筑物设计出方便居民出行的道路,并说出其设计出的道路的优缺点。此时,学生可以直接在白板上操作,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

在这个环节,我的本意是请两位学生展示成果即可的,但恰在这时,有位学生说自己的设计方案更好,也想展示给大家看。我原先设计的两个“城市”已经用完,还好白板有整体和局部复制的功能,可以将空白的“城市”单独复制出来,然后就在本页粘贴,马上就可以出现一个新的“城市”,请刚才那位学生展示他的设计方案。最后用缩小的功能,将三位学生的设计方案都呈现在一个版面上同时进行对比,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各种城市道路的优缺点和作用,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在这个活动设计中,我使用是白板书写、复制、粘贴、漫游、放大、缩小等功能,白板让这个活动环节充满活力,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得以表现出来,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是普通的PPT课件则不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呈现出来给大家看,即使在黑板上画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生成性的问题可以随堂解决,让学生得到关注,感到课堂的实效性。

三、强化感性认识,延展课堂空间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在课堂中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最后,我在课堂上直接用络收索出柳州市三维地图,找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鱼峰路口”,这里是每天上下班必堵的地方,让学生分析这里交通拥堵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白板有个“抓图工具”,可以任意截取屏幕上的任意图片,并直接导入白板中,这样就可以给学生直接在截取的图片中书写绘制。如果没有白板的这个功能,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就比较麻烦,需要用络截图并保存再导入课件中,而白板则可以一步完成,还可以随意对图片进行批注。通过这个案例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和“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并把知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加强练习巩固

一般新课讲授结束后要进行课堂小结,白板的板书回放功能可以将课堂上教师所写的板书按先后顺序放映,教学重难点通过不同颜色的字迹来体现,帮助学生理清本堂课的教学思路。课堂最后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本节课知识,白板可以让学生将习题答案直接书写上去,教师就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点评批改。

本节课只是一节普通的新课,如果按照常规的授课模式,很容易流于传统形式,很难出彩,但是由于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白板的书写、漫游、复制粘贴、放大缩小、局部抓图、局部遮挡等各种功能,使它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十分自然合理地与教学相结合。白板的这些功能的灵活运用为设计轻松、愉快的课堂提供了便利,让教师更轻松地驾驭于课堂,让课堂教学不拘一格,给地理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载巧用错误资源展现精彩课堂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用错误资源展现精彩课堂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潼川二小 李全香 摘要: 我们不应该把学生课堂上的错误看成遗憾,而应当把错误当作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允许学生犯错;把错误当作契机,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探寻......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定稿)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昌乐外国语学校 吕继芹 当今课堂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不可避免的导致大量错误的生成。“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

    巧用电子白板演绎数学课堂精彩[五篇范例]

    巧用电子白板演绎数学课堂精彩 枣阳市钱岗中学 熊亚丽 【摘 要】交互式电子白板除了具备多媒体集音、画、视频为一体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屏幕批注、拖拉、遮蔽、存储、回放等......

    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价值

    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价值 兰溪市诸葛镇中心小学吴国忠 内容摘要: “错误人皆有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用资源......

    巧用动态资源 让数学课堂意外收获

    巧用动态资源 让数学课堂意外收获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中许多意外的收获往往源于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发生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

    蓝天杯:巧用可用资源,让音乐课堂锦上添花

    编号: 仪征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申报表 论文标题: 巧用可用资源 让音乐课堂锦上添花 论文类别: 中(小)学音乐作者姓名: 孙延华作者单位: 仪征市香沟中心校 联系电话: 137734809......

    求职攻略:巧用求职信展现自我优点

    求职攻略:巧用求职信展现自我优点 万学教育在做简历的同时制作一封抓住企业HR眼球的求职信,无疑会大大增加求职成功的希望。求职信可以展现出您的长处,能增加获得面试的机会。......

    求职攻略:巧用求职信展现自我优点

    求职攻略:巧用求职信展现自我优点 万学教育在做简历的同时制作一封抓住企业HR眼球的求职信,无疑会大大增加求职成功的希望。求职信可以展现出您的长处,能增加获得面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