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政治典型例题复习法小课题研究的个人总结
初中政治典型例题复习法小课题研究总结
在初三一学年来,我认真参加了本年级学科组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戒骄戒躁,积极进取,虚心请教,与同事一起探索出实用的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复习方法——典型例题复习法,再此研究过程中受益匪浅,现总结和反思如下:
一、学会与人团结协作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协作,交换彼此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最终增强合力。在此研究过程中,我们精诚合作,各抒己见,认真聆听彼此的意见和看法,热心谈论自己的观点,通过交叉听课、上观摩课(同课异构)、评课、课题分工明确,在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借鉴中快速成长,不能出现懒惰、松散心理,齐心协力,大家都出力,分工明确,从每个班教学中寻找出共性,采取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找出通用的办法,然后再指导个班,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加进新的内容,让学生喜欢,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师生互动的实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不讲究形式,关键在于实用
开展小课题研究,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和完成任务,流于形式,而是扎扎实实进行研究,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服务,在研究中不能不负责任,不认真准备,研究出的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并非理论推理论,演化出方法,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研以致用,切实提高教学实效,进一步降低师生做大量的无用功。
三、学会与学生真心交流
教学相长,只是一味付出和灌输,不一定效果就好。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必选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的学习基础、思想动态、身心发展、家庭情况、生存的周围环境,这样才能更深刻自己所教的主体,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在教学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和反馈,课后有时间了解学生的情况,谈谈心,知道他们的困惑,大声的呵斥和骂,表面看学生在听,低着头看起来很认真在听,承认错误,其实他前半句在听,后面他肯定在想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出于本能为了保护自己,心理防御机制启动,在实际行动中依然我行我素,或者开始有所改变,后面继续像以前一样,因为一个 人在作出选择时往往靠的是自己的直接经验和思维习惯。虚心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我们才能改正自己存在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因为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备课、上课、改作业、晚自习辅导,占用大量的时间,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家庭,扮演着多重角色,需要照顾和关心自己的家庭,孝敬长辈,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与生活,与周围朋友维持社会交往的关系,但社会给教师的压力太大,寄予了太高的殷切希望,给予了许多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间的蜡烛、教师职业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等等好听的道德赞誉,老师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精力、时间有限,所带学生100多,真的很少再去全方位全面地关心和了解全部学生真实情况,更不用说与家长沟通,或者家访,采用的惯性思维处理问题。开家校联系会时,为了维护学生和家长的面子、尊严,教师挑好听的话说,建议性的话都是不点名的,家长听得云里雾里,学生不愿意自己在众人面前挨批。我们再思考只有我们听到学生的真心话,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在谈话了解他们的家庭和过去的成长史,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真正影响到他们,所说的话真正启发他们得到改变。
四、注重学法指导,强化素质教育。
学生来学校学习,而老师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之道,如果学生在学校没有学会与人合作和竞争,分数考的好,也是一个失败的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在高考指挥棒下,我们注重的是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其实对照考纲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掌握对一定类型试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师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提高分数。在现实面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加进适当的德育,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
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以前是学生尊师,希望或者求着教师多传授自己一些生存之道,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独生子女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不学习,教师哄着、逼着甚至求着学生学,真的是一种社会教育中的变态和怪现象,一些学生学习缺乏 主动性,是被学习,因为他已经对自己前途有所预知,家长包办了一切,以后自己不会饿死,家长是靠山,学生认为是在为家长或老师或者社会而学习,学习的动机发生了变化,有的家长用物质上的刺激和承诺来哄着学生学习,这真的是社会的悲哀,家长成为“孩奴”,学生似乎理所当然、自然而然享受着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缺乏忧患意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学生上坡不拉车,撂挑子不干,自以为是,角色定位不准,在家里充当“皇帝”或者“公主”的角色,娇气,在学校学习缺乏主动性。
而在一些贫困的地方,学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跳出龙门,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穷人家孩子早当家,从小看到父母的辛苦,学会承担责任,分担家庭的责任,认清自己的生存现状,知道父母的钱来自不易,珍惜上高中的机会,在学校努力拼搏,自主学习,尊敬教师;回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考上名牌大学对自己、家庭、家族也是一种荣耀。
每个孩子的成长和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时间和社会最终会改变一个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终都会学会做人、生存、生活之道。初中对于每个学生只有一次,所以怎样家校联合,使学生转变学习的动机,学会自主学习,喜欢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基,而不是教师逼着学、哄着学、吓着学甚至求着学,使目前教学正常化、人性化,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第二篇: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进行《中学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研究》课题实验,通过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落实课题研究方案、实施策略,做好资料的积累、研究等工作,现对本课题做阶段性总结。
我参与开展课题实验近两年,学生牢固掌握了学习生物方法,并运用于课外阅读中,收效明显。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阅读课外书籍,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每天回家做完作业自觉看书,不须提醒。
一、上好课
本人的先天营养不足,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课堂教学水平还不够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还比较差。本学期,我重点学习名家名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领悟其中的精髓,汲取其中的营养。每天,不管多忙,早晨,我总是要看一看教学设计(尽管这个教学设计抄来的多),及早写好小黑板。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终于得知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对于一堂课来说是何等重要(以前,总是因为忙,这方面做得不到位)。正因为准备工作充分,上课时就成竹在胸,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活泼,慢慢地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生物课,生物课堂上经常有学生愉快的笑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他们的天性蓬勃起来。
二、写好随笔
我喜欢带着自己的脑袋去上课,课堂中一有高潮、一有失败、一有火花,我在课余就及时总结、提炼、反思、记录„„这一学期,我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历,撰写了十多篇有质量的教学案例和随笔,并且许多的案例和随笔还公开发表或获奖。
三、认真学习
勤于学习是我工作之余的爱好,一有空,我就拿起学校订阅的、自己购买的理论书籍看,看到精彩处,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思考或者摘录,这学期,我看了薛法根、于永正等多名特级教师撰写的书并好好琢磨。
存在问题和困惑:
新课程下如何把握生物学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又如何在自学点拨这个环节有效的体现出来?
在本课题实验中我还将不断探索、实践,从而有效的运用“反思”型结构的每个环节,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有收获,也有缺陷,我在个性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得还不够,将在今后的工作继续探索!
第三篇: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小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说,数学的概念教学应该是教学命脉之一,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数学概念,思考其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措施。在我区教师专业素养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中,初赛与复赛确定的课题《相交线》《变量与函数》都是概念课,从比赛中看有接近一半的选手在概念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调研中,也发现大部分教师对概念教学缺少章法,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只简单地给出定义,尤其不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只重视概念在解题中的应用。对中学数学概念的核心把握不准确,对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的理解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中学数学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体系结构缺乏必要的了解。那么如何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概念课教学?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悟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概念教学大致分几种主要类型,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我们选择《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作为小课题来研究。此项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十二·五科研课题《新授课研究》的子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采取行动研究法,研究的内容首先对数学概念及其定义理论层面的界定,重点是形成初中 数学概念课教学的基本框架,关键是在教学中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
三、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1、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明确任务分工
成立名师工作室,形成课题研究小组,本工作室是由一名教研员及六名骨干教师组成。
2、召开课题开题会议
第一次是3月12日召开课题开题会,由工作室成员及部分团队组长参加,宣读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明确任务分工。对课题研究做了细致的规划。
3、行动研究,在实践中进行专项研究
在前期工作室成员研究的基础上,学科开展两次课题实践研究活动。在区域联合体中研究,4月23日区域联合体概念课师带徒研究活动。以教研活动为平台开展研究,5月7日学科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并进行概念教学实践专题研究。
三、前期研究的成效
1、明晰概念教学的理论支撑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质的方面);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全体(即概念所指的对象的范围或集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要对概念加深认识,还要注意逻辑学中称之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即:概念的内涵扩大时,其所得的新概念的外延缩小;当概念的内涵缩小时,其所得的新概念的外延扩大。反之,也成立。
(1)利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通过采取扩大概念的内涵同时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方法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和性质,这种方法在逻辑学中称之为“概念的限制”;通过缩小概念内涵的同时扩大概念外延的方法来认识同类概念的共同性质,这种方法在逻辑学上称之为“概念的概括”。在中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中,经常使用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方法给新概念下定义和复习同类概念的共同性质。
(2)概念间的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所对应的集合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四类: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3)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抽象概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用词语表达出来,这就是给概念下定义。而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概念定义就是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逻辑方法。揭示概念内涵的定义叫内涵定义,揭示概念外延的定义叫做外延定义。
2、梳理初中数学教材,了解概念的定义方式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是构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的定义方式,才能更好地讲清、讲透 一个数学概念。在中学数学中,下定义的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来给出定义;另一种是通过揭示概念的外延来给出定义。
(1)属加种差定义。
这种方法是先确定被定义项的最邻近的属概念,然后寻找这个属概念中诸种概念彼此间的本质差别(即“种差”)。例如,“平行四边形”最邻近的属概念是“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区别于其它四边形的本质属性是“对边平行”,于是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发生定义
这种定义是通过被定义项是如何形成和产生的来揭示概念的内涵。例如,平面几何中,圆的定义就采用了发生定义的方法。此外,还有少数用关系定义、外延定义的概念,这种定义是以被定义项与其它事物的关系作为种差的定义,这是一种运用种概念给属概念下定义的方式,即指出属概念中所有的种概念,例如,“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等等。
3、概念和概念解析
概念解析重点是在揭示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概念的核心之所在;对概念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的分析,对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的明确。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善于抓住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懂得削枝强干;对数学知识中蕴含的价值观资源特别敏感,有挖掘这些资源并用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方式表述的能力,使数学知识教学与价值观影响有机整 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发展。
3、形成概念教学的框架
美国的杜宾斯基等人 的APOS理论揭示了数学概念学习的本质,是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习理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操作(Action)阶段、过程(Process)阶段、对象(Object)阶段、模型(Scheme)阶段.取这4个阶段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命名为APOS理论.其中的操作活动阶段,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问题的直观背景以及与生活现实之间的联系。过程阶段,是学生对操作、活动进行思考,经历思维的内化、整合过程,学生在头脑中,对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所特有的性质.对象阶段,是通过前面的抽象,认识了概念的本质,对其赋予形式化的符号定义及符号,使其达到精致化,成为一个具体的对象,在以后的学习中,以此为对象去进行新的活动.模型阶段,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活动来逐步完善,起初建立的概念模型包含反映概念的特例、抽象过程、定义以及符号,经过学习建立起与其他概念、规则、图形等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综合的心理图式.根据以上的理论支撑,我们构建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框架:
(1)概念的引入
初中阶段大多数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这样的认识活动过程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尽量提供丰富的学生生活实际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悟为什 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本质是什么?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过度。
有的概念,适合在概念的系统中引入概念,而不是突如其来地灌给学生。从原有的概念基础上引入。例如:圆周角的概念,可以在圆心角的概念基础上引入,既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又要充分揭示新知识与原概念的冲突,使学生认识到原概念的局限性,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讲清它们的形成过程,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比如:负数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以及自然数零之后逐渐感觉到不能表述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时候产生的(零下3摄氏度),那么创设这样的情景再定义负数时学生感觉就很顺其自然了。(2)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定义是对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概括,以典型丰富的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分析各事例的属性,抽象概括共同本质属性,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归纳出数学概念。教学时要应注意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概括的机会。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3)概念的剖析
抓住概念的关键词,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概念中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的全体对象,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 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正反举例,辨析概念。概念是抽象的,词语是枯燥的,而例子是具体的,容易理解。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以实例(正例、反例)为载体分析关键词的含义,来进行概念的辨析。在举正面例子的时候,要尽量考虑足够的代表性。否则会有意无意地使学生把概念的范围理解窄了。例如:无理数概念教学,老师如果只举 2 这样的例子,学生无意中会把无理数理解成“开不尽方的根式”,有些概念需对特殊情况进行补充说明,例如: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单项式的概念,讲解“单独一个字母或一个数也是单项式”的补充规定。使概念更加完备。
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体会区别与联系。数学概念不是孤立的,许多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既能促进新概念的自然引入,又能揭示已学过的概念的数学本质。因此,教师应注意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启发学生进行系统归纳,让学生明确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建立概念体系。(4)概念的应用
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都是建立在对数学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思维活动,只有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才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也只有通过解题,学生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题,是培养学生解题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如通过基本概念 的正用、反用、变用等,培养学生计算、变形等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概念的能力。
在概念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自主感悟、建构、概括的机会。概念教学要突出一个“悟”字,变“规定描述”为“引导建构”----重学生感悟,变“列举告知”为“辨析发现”-------重教师引悟。应努力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巩固和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思路
1、存在的问题
在概念教学课题研究实践中,学科教师在理论层面认同以至于理解,但实践操作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长期坚持研究,不断完善其教学框架。
对核心概念的及概念的核心把握欠缺,不注重概念之间的关联。
2、后续工作重点及思路调整
下学期,重点是将提炼总结出来的概念教学的基本框架在实践中检验、修改,使其不断完善,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团队、学科教师团队、区域联合体团队,进一步研究、分析、论证,完善概念教学的主要框架。每位名师利用此框架进行教学实践一次,深度体会感悟。体会教学中应让学生如何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悟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达到学科教师会备概念课,会上概念课,会评概念课。
第四篇:3小课题研究法:《还有什么不是研究》(原创资源)
有心人的世界——小课题研究法:《还有什么不是研究》
读完《还有什么不是研究》一文,不得不去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问题。
小课题研究一般都需要使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因为研究方法科学规范(有规可循),即小课题研究按照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去做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与实行。因为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要多种研究方法并用。小的课题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研究方法科学规范才可以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便于在科研工作中解决问题。小课题研究要“适宜地”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如何做到适宜呢?:
做到适宜的话要明白研究方法要有合乎规范的专业术语,要有研究的具体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实践反思法、测量法、行动研究法、表列法与图示法、内容分析法等)。目前我们学习的小课题研究方法常见的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以调查研究法学习为例,明白它有四种类型(就是使用的方法包括访问调查、座谈会调查、成品分析、问卷调查),课题研究要“适宜的话,从“研究方法”来看,一项课题的研究要考虑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主要是一种方法或一种类型中一到多个方法,那小课题研究如何做到适宜呢?小的课题研究要“适宜就要严格按照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去做,“做什么”、“怎么做”。比如,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的话,就要考虑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怎样才可行等。
第五篇:小课题研究总结
杜
集
镇
教
办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小课题研究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要接近尾声,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镇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面就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一总结。
一、制定计划,加强落实
开学初,镇教办以毕老师为首,召开了各校小课题研究负责人会议,提出
本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要求各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小课题研究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抓好工作的落实,校长要作为小课题研究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镇教办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本学期,我镇教研员继续围绕各校申请的小课题,深入各校进行指导,并邀请县教研室、教科室的专家来我镇作课题研究知识讲座。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使我镇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2、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在教办的严密组织下,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观摩课、优质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各课题组成员能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课
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3、全体教师撰写反思、随笔,形成浓厚的氛围。
全体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反思,要求各学校每月由教研组长进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导处进行检查。通过写教学反思和后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4、培养教育科研意识。对教师而言,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基于上述观点,我镇各校注意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方面下功夫。(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以前,学校大部分教师对教科研漠不关心,认为教科研是专家的专利,自己把书教好就行了。针对这种认识,各校领导多次召开了会议,强调教科研的意义,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导教师走进新课程,以及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并把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管理,逼着教师改变过去的看法,增强教科研意识。(2)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我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学历,训练教学基本功。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自觉地去追求探索和研究。为此,镇教办多次请有关人员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培训。提高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5、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了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学期,我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只要一有机会,学校就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听各种讲座,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教研水平。同时组织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6、加强管理,加大督导力度
本学期是小课题研究进入结题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办成立了专门的小课题研究督导小组,经常进入各校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检查指导工作,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校及时整改。所以,各校小课题研究档案资料入档及时,资料齐全,为结题工作做好了铺垫。
三、取得的成绩
在镇教办及各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我镇在小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取得了大量的课题研究成果,其中共有13项研究成果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评选。学期末,全镇共有7个课题符合结题条件,并向县教育局提出结题申请。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镇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所以多数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教科研意识淡薄。
2、老师们的理论水平较低,撰写论文的能力比较差,导致很多成果无法提炼成论文进行交流。
回顾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
氛围,提高老师们的教科研意识,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消息交流的场所,使我镇的课题研究工作稳步前进,在今后的教科研方面多出研究成果。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