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删除古诗不是减负,是折腾》
《删除古诗不是减负,是折腾》
“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估计昨天读到这个消息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感到震惊。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优美的古典诗词的熏陶,这是一个久远的传统,无论是旧式的私塾,还是新式学堂,都把古诗词的诵读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凡是中国人,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共识:心里不储存着几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西出阳关无故人”之类的,还是中国人吗?除非是不幸生长于战乱年代,或是过于贫困,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古典诗词,既是传统文化的独特的象征符号,也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虽然,“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从二年级开始学也是学,但是,早一年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做得这么赶尽杀绝呢?不这么绝对化就不是改革了?
其实,“删去全部古诗背后,还有更令人震惊的东西。报道说,杨浦区语文教研员认为,修订教材之举不仅为学生减负,也为教师减压。那么这个“负担”具体指什么呢?“以前一篇课文平均用两到三课时,有些课文有近十个生字,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字都读不通顺,回去要花大量时间复习。现在教材删减内容后,每篇课文平均能有三到四课时,也就是总体多出两星期的课时,教师能在课堂上把知识点教扎实,并且当堂巩固复习、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
盖敏是语文专家,他的话应该可以被视为语文界的共识,至少是主流观点。那么,盖敏的这段话传递了一种什么观点呢?概括地说就是:小学语文,至少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掌握知识(点);而一年级孩子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呢?就是“认字”。为学生减负,也为教师减压,这个负担和压力,就是认字的数量。
我们知道,包括认字在内的“知识”,基本属于理性思维的范畴,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任务。教育还要培育人的想象力,培育人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感,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它是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前提,是单一的“知识教育”无法取代的任务;两种教育结合起来,才有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仅仅掌握了知识,而无审美和社会判断能力的人,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人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而教育专家设所计的教育要把孩子教成工具——这是比删除古诗更严重的事情,或者说,删除古诗就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支配的产物。报道中还有一个“悦悦妈”,“经过这一修订,小一新生的认字压力大大减轻,这也让悦悦妈松了一口气。”悦悦妈在报道中的作用,是代表家长对删除全部古诗这一“改革”举措表示拥护。盖敏和悦悦妈的观点,表明了对古诗学习的认知:学古诗是用来认字的,既然是认字,读什么不能认字,非要读古诗?这样,删除古诗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那么,读古诗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吗?萧红的《呼兰河传》是脍炙人口的,其中描写了祖父教她读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好听”是儿童喜欢读古诗的一个重要理由或原因,所谓“好听”;其实是语言经过有意组织,如儿歌、绕口令等,具有了游戏性,才被儿童所接受、喜爱。古诗都讲究韵律,暗合了儿童爱好游戏的天性。而每一个儿童对语言的敏感又各各不同。成人一般不会对“处处”这个词发生兴趣,但萧红会,对萧红来说,“处处”不是一个词,不是什么“知识点”,是一个音节,好听的音节,念着“处处”就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她也“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年诵读古诗的经历,培养了萧红对语言的兴趣,对语言音律的敏感,可以视为她文学创作的最初的起点。“好听”,不一定要全部读懂,更不一定要把字认全,更不需要考试。
但是,上海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全部古诗,“一些读绕口令、儿歌的内容也被删除”。也许,在语文专家看来;语言的“好听”不是“知识点”,语言游戏也不能认字,可以统统删除。
古诗成为负担,责任不在古诗本身,在于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不改,今天删这个,明天删那个,都是无用功,这不是改革,是折腾;折腾教师和学生,折腾社会,而教育还是原来那个教育。
“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估计昨天读到这个消息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感到震惊。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优美的古典诗词的熏陶,这是一个久远的传统,无论是旧式的私塾,还是新式学堂,都把古诗词的诵读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凡是中国人,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共识:心里不储存着几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西出阳关无故人”之类的,还是中国人吗?除非是不幸生长于战乱年代,或是过于贫困,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古典诗词,既是传统文化的独特的象征符号,也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虽然,“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从二年级开始学也是学,但是,早一年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做得这么赶尽杀绝呢?不这么绝对化就不是改革了?
其实,“删去全部古诗背后,还有更令人震惊的东西。报道说,杨浦区语文教研员认为,修订教材之举不仅为学生减负,也为教师减压。那么这个“负担”具体指什么呢?“以前一篇课文平均用两到三课时,有些课文有近十个生字,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字都读不通顺,回去要花大量时间复习。现在教材删减内容后,每篇课文平均能有三到四课时,也就是总体多出两星期的课时,教师能在课堂上把知识点教扎实,并且当堂巩固复习、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
盖敏是语文专家,他的话应该可以被视为语文界的共识,至少是主流观点。那么,盖敏的这段话传递了一种什么观点呢?概括地说就是:小学语文,至少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掌握知识(点);而一年级孩子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呢?就是“认字”。为学生减负,也为教师减压,这个负担和压力,就是认字的数量。
我们知道,包括认字在内的“知识”,基本属于理性思维的范畴,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任务。教育还要培育人的想象力,培育人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感,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它是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前提,是单一的“知识教育”无法取代的任务;两种教育结合起来,才有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仅仅掌握了知识,而无审美和社会判断能力的人,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人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而教育专家设所计的教育要把孩子教成工具——这是比删除古诗更严重的事情,或者说,删除古诗就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支配的产物。报道中还有一个“悦悦妈”,“经过这一修订,小一新生的认字压力大大减轻,这也让悦悦妈松了一口气。”悦悦妈在报道中的作用,是代表家长对删除全部古诗这一“改革”举措表示拥护。盖敏和悦悦妈的观点,表明了对古诗学习的认知:学古诗是用来认字的,既然是认字,读什么不能认字,非要读古诗?这样,删除古诗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那么,读古诗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吗?萧红的《呼兰河传》是脍炙人口的,其中描写了祖父教她读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好听”是儿童喜欢读古诗的一个重要理由或原因,所谓“好听”;其实是语言经过有意组织,如儿歌、绕口令等,具有了游戏性,才被儿童所接受、喜爱。古诗都讲究韵律,暗合了儿童爱好游戏的天性。而每一个儿童对语言的敏感又各各不同。成人一般不会对“处处”这个词发生兴趣,但萧红会,对萧红来说,“处处”不是一个词,不是什么“知识点”,是一个音节,好听的音节,念着“处处”就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她也“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年诵读古诗的经历,培养了萧红对语言的兴趣,对语言音律的敏感,可以视为她文学创作的最初的起点。“好听”,不一定要全部读懂,更不一定要把字认全,更不需要考试。
但是,上海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全部古诗,“一些读绕口令、儿歌的内容也被删除”。也许,在语文专家看来;语言的“好听”不是“知识点”,语言游戏也不能认字,可以统统删除。
古诗成为负担,责任不在古诗本身,在于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不改,今天删这个,明天删那个,都是无用功,这不是改革,是折腾;折腾教师和学生,折腾社会,而教育还是原来那个教育。
第二篇:古诗被删,是减负还是“矫枉过正”?
古诗被删,是减负还是“矫枉过正”?
热点概述
开学在即,上海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全部古诗词却不见了踪影。据悉,从9月份开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将迎来瘦身:除删除原教材最后单元的五篇课文外,《画》、《草》、《登鹳雀楼》等八首古诗也不见了踪影。此外,一年级识字量从原来要求的353个减少到296个,写字量从296个减至118个。
相关评论
上海市政协委员、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校长朱乃楣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切实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建议》:“第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所面对的学习任务是很少的,大量的活动、游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适应小学生活,激发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朱乃楣说,“但一个月后,剩余的三个月里他们将要面对近30篇课文的学习,认读275个生字,完成剩余86.76%的学习任务,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要赶上这样的进度,老师必须快马加鞭,那之前的“减负”将不复存在,孩子们面对的是紧张的学习,先前高涨的学习热情,也将逐步降温褪色。”
部分家长认为“矫枉过正”: 不过部分家长对此也表达了疑虑,他们认为从8首古诗到一首不剩,有些矫枉过正,“古诗是很好的文学形式,如果能保留一两首,让孩子适当学习,并不会增加多少负担。”
网友“季楠”:我觉得有必要减少。虽然文化需要传承,但是很多平时生活中基本上都用不到了,还是留给那些研究诗词歌赋的人研究吧。
网友“Lu_Sun_葵”:现在记得最牢、背起来最有感觉的还是小学时背下来的古诗,这么美好的回忆怎么可以没有呢?古诗本来就是唯美的、有韵律的,今天它之所以成为孩子的一项负担的原因是,总把古诗当考点,总把背诗当任务。把古诗留下来,让孩子自由随兴读读也好啊。
静教院附校一年级年级组长、语文老师吴聆聆表示:一年级语文课本“瘦身”好处不少,原来8首古诗需要花8个课时,5篇课文则需花上10个课时,因此一个学期下来就多出了18个课时。“原来一周要上三四篇新课文,拼音也是边学课文边教,感觉进度非常赶,孩子们学得也累,而且古诗是要求必须背诵的,“零起点”的孩子会比较吃力。现在多出了18个课时,孩子们的拼音可以学得更加扎实,多出的时间还可以用在阅读、写字上,我们有自己的图书馆,会建议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绘本,当然对古诗有兴趣的也可以看《唐诗三百首》这样的书。”
模拟题
上海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删掉了古诗词,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画》、《草》、《登鹳雀楼》等朗朗上口的古诗是每个人小时候的珍贵记忆,但是从9月份开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将迎来瘦身:除删除原教材最后单元的五篇课文外,《画》、《草》、《登鹳雀楼》等八首古诗也不见了踪影。此事件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仁者见人,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此次教材改革瘦身是值得鼓励:一方面,学校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在完成基本的识字后,自主自由地进行阅读。课本中删减了古诗,并不意味着削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而是为了减轻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认读和记忆负担。另外一方面,这一举措也得到了不少一线教师的欢迎,按照上海市修订后的新教材,老师可以做到3天教授两篇新课,空下来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打牢拼音、识字基础,或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
但是也有人持质疑的态度。他们认为删除小学一年级课本的全部古诗为教材减负不仅是治标不治本之法,更像是舍本逐末之举,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对于教材编者而言,无论怎样减负,一定要把握的原则应该是留精华、去糟粕。从删除的作品名录来看,这些诗词的内容既不难懂,又非常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有着唐诗的韵律之美。所以这些删除是没有必要的。另外有家长认为将诗词全部删除有些矫枉过正,唐诗宋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更是极好的文学样式,如果能保留其中的几首经典诗词让孩子适当学习,并不会增加其多少负担。
为了使我们的教材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文学水平,受到真正意义上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上海市教育局撤掉古诗、减少识字量、删减教材单元的愿景是为减轻学生负担,这种做法的初衷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此次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不能将古诗简单删除了事,而是应将这些古诗重新编排至高年级各学期学习,并改变古诗教学的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诗词教学应从其生活体验和认知特点出发,直面语言、直面心灵,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包容、欢愉。比如说在一年级可以进行一些古诗听力教学,或者是在多出的课时里面进行古诗教学拓展等,在不增加小学生负担的同时也不让传统古诗文化打折扣。
二、国内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单靠删减古诗,显然不能彻底为学生减负,这需要长期而系统的计划和执行。上海小学课本删除古诗减负可以说是治标,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任何教材内容的删减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而已,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学校减负、校外增负。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不输在起跑线给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使得减负的背景下,孩子的负担却日渐加重。这种明减暗增的状况发生在国内各个城市,根子还在于应试教育思维。要治本只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将国内基础教育从高考的指挥棒下解放出来才是减负的终极之道,教育体制改革,高考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三、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记与承载,但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仅仅让小学生背几道古诗就能实现的,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多种方式宣传,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人心,并且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让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科技联姻,给传统文化刻上新时代的烙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才是治本之策,比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汉字英雄等节目,这些就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一种崭新形式,对于古诗等传统文化的传播起着指明灯的作用。
深化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教材改革只是个分支,教材编者应该走进校园,听听老师、学生和家长观点,多进行民主决策;多深入调研,进行科学决策,这不仅是对教材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第三篇:《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静心养成 做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少数富于管理经验、博览管理类群书的人,可能很快就读懂张建华先生这部书籍之所意指;忙于应付的读者,即使翻遍其书,也取获甚少,或除了完成后的吁气之外一无所得;也许只有那些沉下心来阅读此书,或带着工作困惑的读者最终能领会此书带来心间的几丝感悟,以及该书推荐者的良苦用心。
张建华先生是中国企业组织建设专家,管理学教授,曾在军队服役20余年,现任职于一家世界著名500强企业担任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等多个大学兼职教授。他以自身具有中国企业组织行为与组织建设研究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在国内首次提出企业要学习解放军的组织建设经验,是国内倡导和深入研究红色管理的第一人。其《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被十大财经媒体评为“2005年中国管理市场十大热点图书”,累计销售超过百万册,是本土少有的管理著作之一。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是张建华教授继《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后又一中国本土红色管理著作。虽然书名颇为口号化甚至有些“传销化”,读完此书,尚也觉得书符其名。该书以作者曾服务过的军队管理为背景,结合历史、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案例,围绕着如何成为骨干这一核心,从恪尽职守、信仰组织、能打胜仗、百练成钢、边干边学、勇于承担、培养下属、不搞宗派、不发牢骚等九个骨干应具有的基本要素,对成为骨干应有的思维,以及骨干 1的识别、培养进行了详尽地诠释。书中既有对职场技巧的自外而内的推动与灌输,又有对骨干思维自内而外的提升与修炼。不仅是立志成为组织骨干的职员的指导手册,同时可作为骨干不断提醒参照的标准,也可以是企业管理者识别培养骨干的参考指南。与国外的类似书籍相比较而言,该书更具中国特色,对国内企业的深入了解,使之更具有现实意义。
读罢此书,也感受到作者的几许焦虑,一份是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组织现状的担忧,一份是对骨干生存与定位的担忧。书中列举的九个要素,从另一面来看,也恰恰是现阶段组织中员工存在的弊病,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在竞争中变得焦躁,功利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并影响更多的员工思维与原则迷失,沉溺于争名夺利、计较得失、改换门庭之中,却很少有时间集中精力站在组织的整体和未来的角度思考,又影响到组织的根本利益与健康发展。这样的状态,使得组织与员工两者相互影响而陷入恶性循环。
没有人愿意平庸地渡过一生,进入组织的每个人,也没有人不愿成功。个人在职场成功的基础,便是在组织中成为中坚力量,骨干是组织成功辉煌的基石,是组织培养出来的能为组织奉献的人才,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缺少骨干的支撑,组织必定无法成功;组织是骨干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工具和舞台,没有组织,骨干也注定不能生存和成功。只有牢固树立组织与骨干互为依存的观念,才能共同迈上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纵观全书,始终围绕着如何成为骨干进行阐述,归纳起来,我认
为要做到“静”、“心”、“养”、“成”四个方面。
“静”--骨干需要有静气,对应着“恪尽职守、不搞宗派和不发牢骚”三个基本要素。静气是一种浩然宽厚的修养和心态。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带给职场中人沉重的压力,有些人为追求权位钱的欲望致使心态浮躁,在职场中摆正不了自己的位臵,急功近利,采取非常规手段谋获自己的需求。一旦无法满足,便撒手不管工作,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却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的人是成为不了骨干的。真正的骨干不仅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还应是时时处处有静气,专注于自身工作,正如书中所说:“明确位臵是摆正位臵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工作中才有可能不越位、不越权、不推诿、不扯皮,认真做事,用心做事。想你该做的,说你了解的,做你份内的,改你做错的,是成为骨干的基本前提”。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
“心”--骨干需要诚心和用心,对应着“信仰组织和勇于承担”两个要素。“组织的作用,就在于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前提是你要先融入这个组织,信仰这个组织。”所谓诚心,即是忠诚于组织,组织不仅提供了保证生存和生活的薪酬,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做出不平凡事业的舞台。作为回报,既然选择了组织,职场中每个人对组织都应有颗感恩的心,要通过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来为组织作出贡献,个人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也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发展趋势。而用心,是建立在忠诚之上的工作态度,只有用心,才会主动积极,才会变压力为动力,才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才会在团队释放积极正面的激励与带动效应,才会产出最大化的工作效能。竞争的职场,有心者强。
“养”--骨干需要持续培养教育,对应着“边干边学和培养下属”两个要素。“在职场上不必担心有没有职位,而要担心没有任职的本领;不必担心没人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值得人们去了解。”
缺乏学习,观念陈旧;不学习,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就把握不住, 缺乏前瞻性思维;不学习,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创新,继而影响组织的整体前行。学习是个人提高和保持能力的必要手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只有知识、思维是自己的,是别人剥夺不了的。日新月异的社会,时时推陈出新的理论与技术,无不需要刻刻存有危机感,擅于从各种环境和媒介中快速准确地汲取知识。只有保持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英雄离成功愈来愈远,相比之下,团队凸显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自我学习提高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发挥团队集体作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培养下属的最高境界,是取得下属的信任,这些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你”。不论上级或是下属,能在一起共事就是缘分,要树立既为上级分忧,又要对下属负责的态度,齐心合力,在共同奋斗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多变的环境,擅养者智。
“成”--骨干需要以成功为目标,对应着“能打胜仗、百练成钢”两个要素。决定组织效率的根本因素是组织制度、组织文化和组织的执行能力。骨干的作用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干能为提高组织效率、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事情;其二,是要把事情做好,尽量做完美。围绕着成功的目标,途中固然有许多艰难,但恰恰是因为逆境,正是求知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剖析自己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己、成长自己、更新自己的良机。骨干总是在逆境中坚定朝向目标前行的那类人。所以,他们会在山顶微笑,并遥望另一座高山。精彩的人生,唯恒者成。
人的一生,终应有个追求,有个期望,有个让自己珍视和向往,让自己护卫,愿意为之自觉自愿努力、甘于奉献的东西,这就应该是自我价值了吧!
第四篇:《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读了《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之后,感受颇多,每个章节都有一些闪亮的东西,无论是对现行的制度的拷问,还是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现象的点驳,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在工作中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在这个位置上做好工作,修养好职业操守,这是我看完书后结合工作的最大的感想。
书中所说的“折腾”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敢折腾才有机会;经折腾才能成长;善折腾才会成功。而所谓的“折腾”在我看来也有主客和客观两方面的来源,一是组织对你的折腾,二是自己对自己折腾。
组织对你的折腾书中所说的,合理的折腾是锻炼,无理的折腾是磨练。对待组织的折腾,或是单位领导的折腾,首先要弄清组织或是领导的意图。意图明显的就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不折不扣地执行;组织的意图如果站在你的角度上看可能会对组织造成一定损失的,我们不能提出异议,这可能是组织的领导者在站一个高度而作出的决策,也要按照要求执行,事后如果验证了你的看法,再通过各种正规的渠道,找合适的机会和组织领导进行沟通,把你当初的想法让组织知道;组织的意图如果站在你的角度上看可能会对整个组织造成巨大损失的,或是对组织的生存都会是一种威胁的,那我们作为组织的一员,要么极力阻止,要么跳出这个组织,用时髦一点话来说就是跳槽。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摆脱共产国际这个上级组织摆布的一次重要会议,纠正了“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再如,书中所列出的蒙牛董事长牛根生,之前在伊利当第一副总裁时,对总裁有“大水漫桥”的行为,所以被开除。这就说明了牛根生是一块才,但在处理组织意图明显出错时的方式不对,他要么找个合适的机会向总裁说明一些决策的失误之处,要么自己走人,那样的结果也不至于落到开除这个结局。
再说自己对自己的折腾。我们暂且跳出一些大道理的圈子,来讲个人的修养和自己知识的积累。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但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丰富的经验让我们能在短时间内使工作上手,知识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所谓自己对自己的折腾,也就是指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工作干得更好,好在哪?好就是工作质量高、工作效率高。提高工作质量,就要靠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工作经验,并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自己亲身经历,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折腾自己,要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向先进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身边所有人学习,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习他们现成的经验,学习他们的长处,这里所说折腾就是学习。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要一个足够的认识,善于总结工作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很好利用这些规律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折腾自己手中的工作。那么这里折腾的意思就是不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研究。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我们要立足物当今这个经济发展大潮之中,要不断地接受折腾,还要善于自己折腾自己,才能生存地有质量,生活地有意义。
第五篇: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读后感
企业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获得薪水、得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获得社会地位的平台;而骨干是什么,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的支撑,是企业的顶梁柱。
成为骨干是人人可实现的目标,也是人人可以达到的境界。要想成为骨干,那么就需要经受得住各种折腾和磨练,有来自班组的、部门的、企业的、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等等.....。所以要成为骨干,就必须要有敢于折腾的决心、有经得起折腾的勇气、有善于折腾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看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坚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坚持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我认为企业就像球队一样,一定会有前锋、中锋、后卫,每个位置的职责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都要遵循比赛规则,并采用一定的战术战略和技巧,而且目的就是进球----正确的事。如果把企业比作军队,那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士兵,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士兵,合格的士兵是什么呢,就是军队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一定要干好,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是要遵守很多的法律法规。所以说对于本部门或本岗位的工作一定要坚决执行,而且要彻底完成。这也是行动成功一直强调的成果意识。
同时一定要认同企业、并对企业忠诚,要有企业荣辱感。我记得原来很多的老厂门口或照壁上会有一句话:厂荣我荣,厂衰我耻。我们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在社会上有地位,那么我们走出去也很自豪。
企业设立的目的是什么,企业就是创造财富、产生利润的地方。试想一下假如一个企业不赚钱、不产生利润,那我们的工资、我们的福利从何而来。所以说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生产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不断让企业赚钱。
要生产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那么就需要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作业规程去做,并且要不怕吃苦,还要敢于批评不按照流程、不按照作业规程去做的人和事。不但要有承担错误的勇气,也要有接到工作任务时勇敢往前冲的胆识和担当。
当然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学习,随着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肯定会有很多新的操作规程、新的工作流程、新的工作岗位,那么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适应。人才永远都是企业的根本,所以不断的培养人才就是企业之树长青的基石。所以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次都是直播,愿我们每个人的直播都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