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师展示课评议
语文教师展示课评议
各位老师:中午好!
昨天中午,我们走过数学评议的驿站,今天又到达了语文课评议的空间,盘点一周新教师展示课的收获,我想从下面几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一、我的感知
1、几位特岗教师对这次展示课非常重视,充分准备,教学布局合理,逐层深入;教师教学以启发性为主,教学中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多媒体的运用娴熟,课件制作精美,动感强,能把抽象的、静态的的知识,直观地、形象鲜活地呈现给学生,真正起到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拓展教学、深化教学的目的。
3、几位特岗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日趋成熟,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能快速融入教学情境,并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我的感受
听了两堂语文课和一节音乐课,滕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美轮美奂,让人赏心悦目。课堂一开始用开火车、爬台阶的游戏方式扎实检验了学生的字词预习,并在读词语中采用个人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有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就是在教学中充分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如一群——?——为什么没有参加?等,朗读的方式多样化以及教师语言的亲切感和学生评价的激励性如(你的声音真甜美,如果你能再大声点就更好了!你的声音真洪亮等);不足的地方我感觉在课堂各环节时间安排上呈现前紧后松,很完美的一节课突然就下课了,给人一种语意未尽的感觉,还有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规范严谨性如(在提到用字组词时,一个学生组了用力,另一个组了不用力,教师点评说是反义词,这会让学生造成误解;其次有一句话值得推敲“青蛙是益虫”我觉得用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更为恰当);我的建议就是将课堂小练笔“编一编,还有哪些小动物来画画?”当堂完成,然后个别展示则更加完美;再说说王慧玲老师的一节课,给我的感受是沉着稳健、豁然开朗而醇香绵久:课文一开始用开火车游戏朗读词语,课中以游戏闯关,课后以音乐收尾,恰到好处,在教学中教师还能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播放天安门升旗视频让学生理解“壮观”一词的含义等);不足之处我认为教学环节上要作适当调整如(闯关一二可以放在检测预习这一环节),还有教师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设计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另外在朗读中还要加大学生合作的力度。(如读诗歌还可以同桌一个以妈妈的口吻,一个以孩子的口吻练习读),最后说说杨靓老师的一节音乐课,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只能以一个外行简单说说体会那就是欢快活泼,轻松唯一缺少的就应该是一架风琴,如果有,那将是声、乐、音的完美组合。
三、存在问题
1、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普遍存在的课堂语言问题。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语言的严谨性、科学性、学科性,用心锤炼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精彩。
2、教学环节的设置问题。青年教师一定要研究透各个教学环节,分几个版块、每个版块体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与课堂教学融合为一体,谁在先,谁在后,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这些都是大家要研究的内容。
3、教学方法的问题。校长在高效随访中有一句话:“只要抓住高效这一关键词,不管你是新办法,老办法,土办法,洋办法,我认为,都是好办法。”当然,这不是叫我们穿新鞋,走老路,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做的功课。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学科的特点、章节的特点。让学生专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让学生学会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4、课堂角色定位问题。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会、会学。所以,教师要始终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上课也好、辅导也好,都要考虑这一点,我们的课堂效果才会更高效。三、一点希望
俗话说:“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兴安学校这颗梧桐树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你们就是这棵树上的一只只凤凰,今天的活动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愿你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做一个有思想,有能量,有创新的教师,再自己的一亩方田里,结出穗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蒋加强
第二篇:语文展示课简讯
本色展示 美的享受
——记两位高三语文教师的作文展示课
高二语文组卢艳军
本周二(4月12日)下午,语文组苗桂琳老师和刘斌老师给全市教师上了两堂精彩、务实、轻松的作文展示课。
“上好一节语文课不容易,上好一堂作文课更不容易”。两位高三教师敢于挑战,充分体现了老教师的老练、沉稳的一面。当然,这种挑战得益于他们丰富的经验、用心的钻研、扎实的功底。
苗老师准备的课件,因为临时停电而无法使用。苗老师仍面带微笑、亲切自然、不慌不忙、有条有理的把课上完了,上好了。学生回答问题时洪亮的声音、流畅的表达、清晰的条理,都可以看出师生配合的默契,每个环节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如果没有苗老师好的设计,作文课很容易流于平淡、乏味。
刘斌老师的课是讲如何提高作文的文采。提高作文水平有很多方面,刘老师选其中一点来讲,针对性很强。他的课从开场白的精巧入题,到结尾的个性展示,这首尾呼应给听课者一种强烈感受:这节课不就是很完美的一片文章吗?从“一个父亲和56个孩子”的集体照,到教师传达对学生的爱,时时处处体会到的是交流、融洽、温暖。情感贯穿其中,方法引路,什么学生成绩不能提高呢?
两位老师有共同特点:第一,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到位,学生收获明显。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指导;第二,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是首席。老师及时、得当的点评,引导,才使课上起来轻松而扎实。这一点非大师级人物是很难做到的。
两堂近乎完美的语文课,自然给语文同仁很大启发,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让同学们多观察,生活即作文;
2、将抽象的立意具体化、形象化;
3、换位思考,让学生当阅卷者,发现优缺点。“见贤思齐,见不鲜而内自行也”;
4、综合法的借鉴、思考;
5、精心制作课件,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6、注重细节。
两堂课结束了,但我相信每一位听课教师都是满载收获离开的。两堂课给他们很大的启发和许多积极的思考。孔子说:生无所息。教师的职业特点更是如此。让每一位教师在学习和思考中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第三篇:语文创新展示课总结
为期两周的语文创新展示课活动结束了,通过本次活动的组织,各位语文老师在精心准备创新展示课的过程中,增强了个人专业能力;通过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收获良多;通过答辩,各位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明确的认知及定位。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也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因此,语文对于老师以及学生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本次创新展示课活动中,语文组全面实施大单元整体学习,各位老师在大单元的指导下各展学科研究水平,为老师们呈现了有深度有内涵的高质量课堂,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目标明确,注重整合学习目标是课堂的方向标,也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引领;整合文本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本次创新展示课活动中,各位老师学习目标制定的有水平、有梯度、有层次,同时课堂上高效运用了整合文本。本次创新展示课主要分为了新课和纠错反思总结提升课两种课型。王玲老师本次选择的单元是“美的历程”,本单元整合了《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三篇文章,文章或有理想美、或有景色美、或有工艺美,王玲老师的课堂在大单元的引领下巧妙设计情境——小石潭五A级风景区,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跟着“导游”地步伐走近文本,去欣赏小石潭的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依据“认知内化、实践生成、迁移提升”的十二字方针,第一条目标是:大声诵读《小石潭记》,梳理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游览路线图。这个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学知识,整体把握作者写作的内容。接着: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从动静、正侧面描写、修辞等方面赏析石潭景物之美。这是学生主要探究的问题,也是学生真正理解文本内容的体现。
二、深入研究,提升课堂
在《锤炼人格 全力成长》中赵校长的“十观七论”给予了各位老师的课堂很大的引领。的确是,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物都是课程。基于对271价值观的内化,在本次创新展示课的语文课堂上明显的感觉出各位老师真正的研究课程,使课堂呈现出别样的风格。张利萍老师在学习“美的历程”单元时整合了刘禹锡和苏轼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时更加简单。周月老师上的是纠错反思总结提升课,她首次尝试运用了学生自我提升卡,引导学生自主反思错题原因,总结出检测题中疑难问题的答题思路,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满满,将单元检测的意义提升到最大化。
三、大胆创新,形式多样
说到语文课,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本次创新展示课活动中,老师大胆创新,形式多样的为我们展示了语文课堂的别样风采,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语文课上的精彩纷呈。夏楠、张焕蓉老师在“小人物,大情怀”专题中分别设计了“××,我想对你说”和点赞区投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眼前一亮。初二《平凡的世界》整本书指导---“想说爱你不容易”,从爱情的角度去探究《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观,因为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探究过程中真正的从原著中总结出爱情的特质,联系实际现实,孩子们的观点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精彩的课堂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增长了课堂的经验,同时在本次活动中也表现出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共同分析,不断改进:
一、部分教师引导过多
在课堂的提升环节,相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个环节往往老师给予的提示和引导过多,剥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二、课堂时间把握不到位
由于在自主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对时间把握不到位,导致课堂最后时间紧张,特别是较为碎片化的课堂,存在最后进行不完的现象和问题。
创新展示课在答辩过程中老师们通过总结自己课堂的优缺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明确的认识和反思,通过本次活动,语文学科的各位老师的专业能力和语文素养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锻炼,相信我们语文学科会越来越好。
上下求索不止步,年轻的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敢停歇,结合上半学期的收获和不足,下半学期,我们再接再励。
1.课堂:加大教研会商力度和课堂调研力度,创新展示课形成教学案例,并继续开展六轮磨课,继续打磨课堂,寻找课堂创新点并进行表彰。
2.课程:继续深入研究整合课程文本,打通六年课程整合体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逻辑体系、价值意义体系。继续研究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与指导。
3.阅读:用好整本书阅读手册,力求每本书都有至少一节阅读指导课。
4.个人专业发展:鼓励更多的老师主动成长,写下自己的教学育人故事。
5.常规:继续保持认真的态度。
每一次的创新展示课都会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为期六周的创新展示课,在昨天的答辩活动中进入了尾声。创新展示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们创新的结束,更是给我们的课堂创新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希望我们最美峡实语文人能够在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引领下,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第四篇:语文展示课总结(最终版)
语文教师示范课总结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中,语文组由陈继文、王晓辉两位教师进行了示范课展示,参与听课人数多,效果好,起到了应有的效果。下面结合本次示范课,进行简单的总结。
1、值得肯定的地方:
示范课的两位教师高度重视这次活动,对自己的课做了精心的准备。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下了很大的功夫。同时进行了组内的集体备课,经过反复的研磨才走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整堂课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进行。新课程理念在授课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2、听课教师在听评课中得到了收获和启迪
教师们听课的积极性很高,当堂无课教师积极参与,有课的教师串课去听。大家认真听、仔细记,对照自己的教学找差距。在评课时教师们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展示课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课教师点评展示课教师的教学,学习展示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从不同角度对这次活动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认识,真情实感,收获颇丰。
3、不足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关系。部分教师在评课时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第五篇:语文校本教研展示课总结
从十月中旬开始,按每组的推荐,我们举行了校内语文优质课的展示。共计:语文7节、国学2节。从展示课情况来看,几位主讲教师都做了认真、充分、精心的准备。每节课都各有特色、各有韵味,相信每一位参与听课的老师只要用心听了都能有所启发,如果你能从中学到一点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就是你最大的收获,“以教定研,以研促学。”下面就这九节课,和老师们
交流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对展示课的点评
一年级凌颖老师主讲的《ai ei ui》是一节扎实和常规的拼音教学课。亮点如下:
1、创设了乐学的情境。老师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用扳手腕的游戏、用儿歌、用图片、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话语,为学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注重了学生情感的激发。
2、三个拼音的出现方式,老师颇具匠心、自然巧妙。
3、注重指导学生一年级拼音书写的规范性。稍显不足的是,由于是回头课,孩子们熟知了所学内容,因此,我们没能更好地看到学生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
二年级汪伟老师主讲的讲读课《从现在开始》。亮点如下:
1、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整节课看到了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自己评、自己做的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
2、注重了学法的迁移和指导,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处理大致相同的“猫头鹰”、“袋鼠”、“猴子”争当大王的教学内容。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3、体现了快乐的课堂。每个学生戴的头饰,学生分角色地表演,老师充满感染力的语调,多媒体适当的运用,为课堂增添了不少趣味和快乐。本节课美中不足的是:(1)老师要进一步加强普通话的练习;(2)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言;(3)随文识字要继续加强。
三年级张慧老师《找骆驼》,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尤其对三年级学生:(1)由出示主要内容的提纲来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2)由回顾文前编者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的习惯;(3)由文中词语,到相关的扩词的联系,由文中的语句到相关句式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迁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4)由文中的结论到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的思考和分析等这些方面,说明了张老师在教学中把握住了三年级词、句、段的教学重点。但由于多媒体课件出现了一些问题打乱了老师的思路,让老师有些紧张,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发挥。学生精彩的朗读反衬得老师的点评有些平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却被老师单
一、缺少感染力的语调所掩盖;整个课堂氛围显得沉闷了些,缺少生机和活力。建议:
1、多磨砺自己,多增加面临实际教学事件时需要的教育机智,多一些驾驭课堂的能力;
2、进一步丰富语言,要想感染别人,首先要感染自己。
四年级周蓟榕老师主讲的《巨人的花园》,前半部分讲的是美丽的花园,后半部分讲荒凉的花园,前半部分老师的情感很平淡,给我们的印象也不深刻,后半部分老师的感情、语言渐入情境,所以,老师的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读都很煽情,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的读书也入情入境了许多,这一点是周蓟榕老师最大的进步。本节课,从教学设计上,老师采用了中年级段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初读整体感知,细读合作探究,品读品味想像,研读体会感情。值得商榷的是:(1)还是没能看到学生更加精彩的品读(2)学生回答问题时稍显雕琢过多的痕迹。
五年级王雪老师主讲的《桂花雨》,这节课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停电后,王雪老师仍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继续进行的那份从容和镇定,尤其是老师对桂花雨的那段范读,即使没有音乐的渲染,也让整间教室浸润在桂花雨的芬芳里,让人陶醉,所以课文还需美读才能焕发出“美的辐射力量”。从教学设计上,王雪老师以八次“香”字统领全文,以“摇花乐”来体会儿时趣、思乡情,由景及事到抒情,关注了高年级段对写作方法的领悟和赏析。在“摇花乐”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唤起情感体验,用不同的方式去读文本、去想像,逐层深入,读书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好。但也还有以下几处值得商榷:(1)就全文而言,读的还不够,尤其是对“香”字的品读不到位,课堂上读书的高潮还没出现(2)文本蕴含的思乡情体现还不浓郁,因此学生上台的表演显得有些嬉戏,缺少了质朴的真情实感。所以王老师还要多深入教材,潜心备课,方可抓住脉络,这样,教学艺术才能更上一层楼。
五年级王灿老师主讲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有感于王老师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有感于王老师能用自己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与范读为大家创设了一个丰富的情境;有感于王老师对文本教材整体的把握和驾驭的能力。所以,课堂上洋溢着激情,洋溢着感动和欢欣的情愫。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以姚明回答记者的话,“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导入课文,以板书启发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小钱是不幸的,有是幸运的”为切入口,浓墨挥洒,以学生个性化品读的方式,以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的方式;以“大地震图片”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以合作、探究、研读等方式,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最后学生的齐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节课老师还需思考是:
1、如何把老师的讲更多得变成引,如何把老师精彩的语言变成学生精彩的回答,如何更好地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需要反思,才能更加精益求精!
六年级王孝彬老师主讲的《穷人》,亮点如下:
1、导语幽默风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课堂充满了平和、宽松、愉悦的氛围。
2、本节课王老师以“5+2”为切入点,以主人公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为重点,又以“5+2”为升华点来设计教学过程,结构新颖、耐人寻味。尤其是采用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领会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打乱顺序的5句话,相关动作、神态的描,拆字理解,标点符号的体会等。这节课较之前而言,王老师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问题引导的多,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参与多了、自主学习多了、思考的空间多了。但也还有以下几处值得商榷:(1)本文是讲读文,在整体性的把握上略显不够(2)齐读方式略显多,重点句段可再加强品读(3)以穷人为题可让学生找找主人公生活的窘境,以更能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4)结尾处可以以歌曲《好人一生平安》来升华、渲染!
张德方老师和汪蕊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国学课,让我们也大开眼界,浸润着经典作品的芬芳,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张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中,张老师浑厚、响亮、富有磁性的声音及鼓励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富有亲和力和启发性的语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张老师广博的知识面,对相关知识的拓展也让我们耳濡目染,同时,张老师在介绍不同的词牌时,能化难为易为生活中的歌曲时,让我们也听到了张老师的歌声,看见了他刚劲有力的粉笔字。这些都展示了张老师很好的语文素养与潜质。值得商榷的是:本节课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还需进一步调整,建议为:第一环节导入时可让学生介绍一下对赤壁之战的了解;第二环节读书的教学安排可按张老师的设计进行,适当时老师也展示一下范读;第三环节理解意思,可让学生对照注释,先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同位间说一说,疑难处老师帮助讲一讲,通过检查要达到学生都能理解这首词的意思,第四环节体会感情和相关的拓展。
汪蕊老师主讲的《弟子规》这节课,就教学结构安排而言,针对二年级孩子来说,很合理。做到了深入浅出,环环相扣,寓教于乐,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尤其是用“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程门立雪”三个小故事引入国学,让人耳目一新。其次,汪老师的教读也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课堂上的拼音读、开火车读、争小红旗读、学生拿卡片找朋友齐背等形式很好,让整个课堂读书的氛围非常热烈。第四个特色,为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老师穿插了一些小故事和动画视频,丰富了文本内容,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容易受到启迪。稍显不足的是:在理解作品时,稍感整体性欠佳,老师一句句牵着学生去理解,生怕学生不会。可让学生对照注释再结合译文让学生说一说,尽可能地让学生说出每句的意思,看学生理解的怎么样,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自己的理解,然后再穿插老师的小故事,效果会更好一些。
这两节各有特色,但对译文理解的重视程度还要加强。语文课玉国学课的共同点:都加强对文本的朗读,都注重对文本内涵的把握,都渗透对文本情感的体会,都有相关的拓展点,但语文课更侧重于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文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训练,而国学课则倾向于朗读、理解、背诵,更侧重于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性统一的体会,更需要以诵读、以理解为基石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更让学生明白:哦,国学中的经典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航向标,是指示灯,进而能够引导学生引起思想上、行为上的一些改变。国学课也是让我们学校开设的单一的“周学一语、“日行一善”的理念贯穿在丰富的国学课堂中。所以,国学课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国学课首先要解决的是:1会背原文2会背译文。国学课堂可以体现“五个一”: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背一背、谈一谈。
二、给老师们的建议:
1、对一、二年级老师的建议:
1、识字是首要任务,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2、识字方法很多,要让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识记汉子,激发兴趣。
2、对三、四年级老师的建议:
1、三年级承担了写段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学文本时要分析写作特色,初步掌握写作方法;
2、三、四年级承上启下,不能忽视生字词的教学,识字、写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仍然是需要关注和把握的重点。
3、对五、六年级老师的建议:
1、加强品读,注重效果
2、以学定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主导性
3、在领悟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及写作方法上还需加强
4、作为语文和国学老师都要进一步“三个加强”:(1)、加强普通话练习;(2)、加强语言的感染力;(3)加强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及必要时教师要养成教学生读书的习惯。三、一点感受:
展示课前后,我欣喜地看到了有些教研组同志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比如:教研组长徐丽萍、陈久云、张德方,老师熊慧琳、王申辉,这些同志都能为本教研组有展示课的老师忙前忙后,给予热情的支持、配合和帮助,希望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有些老师能听从学校安排的大局意识,比如王灿老师,在家里有极特殊的情况下,也能听从学校安排作了加课展示,比如李迎春老师,能克服长期以来有人听课就紧张、怯场的特点,给同教研组的新手进行了扎实的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的点评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贵在交流和探讨,不当之处,也请老师们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