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时间:2019-05-12 06:1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对一”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对一”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第一篇:“一对一”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一对一”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

目前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中,一直以来沿用的就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和课程设置上都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或音乐表演专业广泛沿袭的“一对一”个体面授指导型声乐教学模式,虽然为我国培养大批声乐教育人才和声乐表演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声乐整体教学成效的提高,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发挥团队精神,以学生为本,实行集体研讨与个体指导相结合,个体点评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单一指导与交叉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讨相结合等等,以提高声乐教学整体成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关键词

声乐授课方式 综合教学 课程改革 对策及建议

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或音乐表演专业广泛沿袭的声乐授课方式是“一对一”声乐授课方式,它主要采取个体面授指导,以发展个体为主,以教师的口传心授为主,以技能训练为主,以单一的声乐曲目训练为主等等,此种授课方式虽然对我国培养出大批声乐教育人才和声乐表演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声乐整体教学成效的提高。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音乐专业招生规模急剧增长,那种传统的“一对一”声乐个别授课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解决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迅速过渡转变所造成的师生比严重失调的矛盾。新课标的颁布,对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音乐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演唱技能,还要有相应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针对这一现状,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显然难以胜任,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找出目前声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加强集体课研究.以学生为本,实行集体研讨与个体指导相结合,个体点评与集体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方式应由培养学生单纯的演唱能力向培养具有演唱及教学综合能力的人才转变,以提高声乐教学整体成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对新形式的声乐授课方式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一、“一对一”声乐授课方式的合理性审视

“一对一”声乐授课方式是一种单独授课方式,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就是由原有教师从他的老师那里获取的知识,知识的单一来源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单薄,形成一种作坊式的师徒关系。就是老师把他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的方法模具一样的套用在自己的学生身上,此种教学方式以教师的口传心授为主,以一对一的技能训练为主,以单一声乐曲目训练为主,以提高歌唱能力为主,集力于个体的发展。正是由此而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整体提高。

(一)一对一声乐授课方式的优点

1.有利于教师比较全面的深入地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条件和现状,展开持续稳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有利于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掌握所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3.有利于教与学双方增强情感凝聚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荣辱感(指唱的好是给老师脸上争光,唱不好是给老师脸上抹黑)。

(二)“一对一”声乐授课方式对发展个体的制约

此种声乐授课方式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的声乐教育人才和声乐表演人才,其中也有在国际或国内享有盛誉的声乐教育家和表演艺术家,但是,“一对一”的声乐授课方式本身也存在不少弊端,要不然的话我国的声乐师资队伍本应取得比如今大得多的教学成果,我在几年的学习中体会到,此种授课方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个体水平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整体成效

一般来说,一个学校的教师总是有资深的和资浅的,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和经验较少的,有来自专业院校的和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有职称高的和职称低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所学的知识和教学水平也不一样。因此,采取“一对一“的声乐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博采众长,同时也不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优秀教师资源,每年级只有少数得到水平较高的教师指导的学生表现突出,其他的学生就比较一般了,更有的是,有的学生学了几年下来连适合唱什么声部都没确定。此外,就拿那些就读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既然是消费就应讲等价交换,是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投资就须有回报,那么我交的学费与他人一样,为什么给他人分的是好老师而给我分的是不好的老师?这样做显然是不公平的!这样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做通学生及其家长工作的!

2.师生组合上的被动性和随机性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整体成效

由于要体现个人教学成果、回避教学难度较高的学生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各校普遍存在教师争学生的现象,谁都想带基础好的学生,这是一个不可争的事实。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有的采取按花名册顺序选学生,或者采取抓阄的办法来分配学生等等,不分程度,不分唱法,不给以学生选择,其结果时常是美声唱法的老师教民族唱法的学生,民族唱法的老师教美声唱法的学生,这样不仅老师教的不擅长,学生也学的不顺心,为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往往让学生改唱法的也屡见不鲜。更常见的是,基础好的学生有幸被分到了水平较高的老师门下,几年下来会有很大的进步,表现极为突出,如果不幸被分到水平较低的教师,几年下来不但进步不明显,有的甚至退步;基础差的学生如果有幸被分到水平较高的教师门下,虽然会有所进步,但毕竟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而难以表现突出,一旦被分到水平较低的老师,教与学双方失去了信心,其教学成果可想而知。3.师生组合之间的独立性和竞争性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整体成效

“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师徒相授”学艺方式一样,极易形成门户之见,产生重重矛盾。如一些被公认的优秀教师学生多,课量增大;而相反,其他教师的学生少,课量减少或没有学生,教师闲置一旁,使其资源浪费。学生学习的好坏总是与考试分数挂钩的,教师教学成果的好坏也总是与自己所教学生的考试分数相关联的,因而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组合之间的人际关系微妙和复杂,师生组合之间很少会有相互切磋探讨的,时常看到的现象是,跟水平较高教师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容易看不起其他学生,跟水平低教师学习的学生则自暴自弃,嫉妒跟水平较高教师学习的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抱怨其他教师给自己打分不公平的学生大有人在。“一对”声乐教学模式形成的这种独立性和竞争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不仅不利于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不利于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不利于提高声乐整体成效,而且极易造成教师之间闹意见、学生之间闹矛盾,相互攻击贬低,不利于师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以上弊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条件下形成 3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的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所导致的,这与当今崇尚以学生为本、体现社会公平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相悖的。

二、基于学生本位观对“一对一”声乐课程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面对教育改革新的形式、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必须对传统的“一对一”声乐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但这一改革创新并不是对原有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而应是批判的继承,意是继承和发扬原有教学方式的优点或长处,革除和削弱原有教学方式的弊端或短处。为此,我在学习、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尝试着对声乐授课方式做了相关的研究,认为“一对一”声乐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谋求发展与逐步完善。

(一)集体研讨与个体指导相结合

在新生开学后实施声乐教学前,由老师们主持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个人演唱水平的摸底,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分析研究我们每位学生的生理条件和现有演唱能力与水平,对其声部分类以及适合何重唱法作出初步认定。形成共识后,原则上按照教师的专长来分配学生,重点是抓好两头,即将少数水平较高的学生分配给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带教,这样既保证前者不至于被分配不当而导致今后水平提高不快或下降,使其有希望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又保证后者不至于因分配不当而导致丧失学习进取信心,给予得力指导,使其有希望逐步缩小于其他同学的差距,赶上甚至或超过其他同学。经过老师们集体把声乐教学大的方向定下来之后,再由每个老师根据分配给自己的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二)个体点评与集体指导相结合

在实施“一对一”个体教学指导的同时,每学期由老师们主持进行一次集体会课,全体教师参加,全部学生逐一演唱。在每一个学生演唱之后,由承担其单独指导的教师先进行点评,肯定好的教学,然后由其他具体教师发表意见给予补充,使学生在发声方法,咬字吐字,歌词理解,情感处理,风格把握以及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方面得到多元化的指导。由于是集体会课,采取公开指导和多元化指导的方式,一方面,不仅使当时接受指导的学生获益良多,而且也使在场的其他学生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特别是让优秀的教师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三)单一指导与交叉指导相结合

对教师与学生搭配作适当调整,打破以往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做法,使学生能够得到不同教师的指导,而不像以往一样从进学校到毕业只可能接受一位教师的指导。调解中要特别注意帮助新的落后生的问题,将其调整到骨干教师那里,加强指导,促其进步以赶上其他同学。再就使通过排练重唱,小组唱,小合唱等节目,以人员搭配需要为重,打破原有师生搭配,实行优势组合,以排练出水平较高的节目为目的,使学生再排练节目的过程中得到其他教师的指教。由于教师毕业于不同的学校,知识面不尽相同,工作经历各不相同,个人气质风格不一样,演唱各有专长,教法各有一套,采取以上交叉指导的方式,在教学上形成优势互补,不仅使学生能够得到博采众长的收益,而且通过打破原有师生搭配的封闭状态,促经了教学和情感的交流,融洽了感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促经了声乐教学整体成效的提高。

(四)教师指导与学生探讨相结合

为了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我研究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除了平时给予具体的教学指导之外,有时特意在实施新的教学内容如指导演唱一首新歌之前,预先布置学生自己先行准备。让学生通过书报杂志,因特网等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词曲特点和情感基调等,对如何演绎该首曲目形成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互相帮助,加深对曲目的理解。讨论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观点提出质疑,或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拓宽讨论面,把讨论引向深入;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或向教师提出问题求得解答。最后由老师对讨论情况作总结,给学生指出在理解方面的确切与不确切以及疏漏之处,进一步完善认识,并指出在演唱表达方面序言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这样做不仅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并使教学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而且明显提高了教学针对性和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这一教学形式后,学生们会想,大家在一起讨论真的很有好处,比一个人苦思冥想要全面深刻多了。

(五)课堂教学与声乐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声乐教学的目的说白了是为了实践而服务的,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敢与让学生 5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自己独立行走。现实的教学当中,我们一直开设的就是单一的声乐技能课,而且还是关起门的单独授课,约束了学生的自我创造性过程,始终不敢放手,而长期的这种课程设置,也让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表现的表达能力。而我们所从事的声乐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开设声乐实践课有利于学生的体验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表现能力、再创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声乐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基于学生本位观对“一对一”声乐课程改革的思考与体会

(一)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真心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此种声乐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整体成效的基本前提。教师只有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一切教学工作,而不是让学生随着教师的需要转。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要与之相适应,而且要主动地取适应。在实践实习中告诉我们,如果仍然沿袭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观念上地冲突以及由此带来地各种矛盾将会愈来愈激化。

(二)发扬“团队精神”

真诚崇尚“团队精神”,是实施此种声乐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整体成效的有力保证。只有在教师队伍中提倡和培育团队精神,才能逐步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学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发挥集体聪明才智提高教学整体成效,取得更大的集体荣誉,遏制和消除单打独斗.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一味追逐个人名利等丑陋现象。提倡和培育团队精神,首先教研室领导和资深教师要能带好头,既有高尚地人格,不计较个人得失,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勇于挑重担。高校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即在提高学生智商地同时又不忽视对他们情商的培育,教师如能做到“身正为范”,将会引导学生与他人产生良性互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为其将来较顺利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地基础。

(三)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真切建立集体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实施此种声乐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整体成效的关键环节。教师只有一心一意为学生着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地指导,并得到尽可能快地提高,而不是通过学生来显示个人能耐怎么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样或单为比个你高我低,才能放弃个人名利或个人恩怨,真心实意地融入到集体声乐教学中来,真心实意地评价他人的教学成果,真心实意的发表自己中肯的教学指导意见,使每个学生在校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教益,从而促进教学整体成效的提高。

(四)实现教学“双主体”

真正形成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合力,是实施此声乐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整体成效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发挥教师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指导性,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整体成效。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师生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师应以亲切的教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鼓励方法,如:对于内向型学生可多运用“赏识”教学,注意鼓励的语言,如:“不要急,慢慢来”“对自己要有信心”等;对于外向型学生也会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但切不可让他们有自傲的心理。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演唱功底。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建立教师的自信心,也只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可喜的学习成果。那么一个专业过硬的教师首先就具备了正确的学习声乐的方法,使教育具有了良好的可行性。作为声乐教师在业务上要有与时俱进的钻研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技”与“艺”的修养。只有“技艺并举”才能言传身教。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每个人的声带是不一样的,思维也是不一样的,声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拟定符合其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案,用创新的教学手法,结合周围的人或事,启发和诱导学生,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歌唱方法。在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切实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结语

积极推进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深层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高等院校声乐教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及培养目标来进行,不仅要想到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学,还要考虑到他们将来怎样教.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胜任,立应改革.首先应加强集体课教学,改变授课形式,具体的改革要从转变教育思想入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单独课、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我们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主张变革,是因为现行的教学现状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因此,声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声乐教学课程改革的路上,我们还可以借鉴其它一些院校好的方法,除了课程做一些必要的变化与调整只外,也可以在声乐教学当中引用竞争机制,这些都是声乐教学中可采用的手段,惟有变革,才通,才更有生机。

第二篇:教学模式与声乐教学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重新审视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考证程序教学,学导教学、发现学习以及掌握学习等四种经典教学模式引人声乐教学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掌握学习声乐教学系列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概念理解

何谓教学模式?《教育大辞典》有论:“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论新编》则曰:“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构成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一组策略或方法。”

这两个定义均具相当权威性。我们观之,其共同点是,都指出了教学模式的稳定性特点;其不同点是,一个定义确认教学模式是某种“结构”。一个定义是把教学模式认作某种“方法”。也许是由于对教学模式基本内涵的理解存有异议,人们对“教学模式”这一术语的使用也是相当宽泛的。例如,掌握学习,程序教学,有人称之教学模式,有人称之教学方法。称之“模式”者,有时又将之理解为很具体的方法;称之“方法”者,有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当作模式来运思。当然,同一种教学思想,有时可以把它转化为教学模式,有时也可以将其落实为教学方法。

或许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教学论新编》又赋予教学模式以两层含义:“第一,相对于人的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理论来说,模式是在更具体的层次上对这些理论的模仿,其结果以稳定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成为受某种理论指导的某种教学模式,第二,相对于统一的教学理论或规律来说,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对它的个别的、近似的、不完善的反应,是教学规律体系在特定条件下特定的表现形式,是教学论真理在某一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映射、一个特例,亦即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个别教学论真理通向普遍教学论真理的中介环节。”这个对教学模式的附加说明,提出了两个重要思路,一是将教学模式分两层来理解,一是提出教学模式具有中介性。遗憾的是,其具体解释是含混的,甚至是蹩脚的。

模式的本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这就是说,模式的概念涉及人的两方面行为,一是对事物的稳定的认识,一是对事物的稳定的操作;前者构成认识模式,后者构成方法模式。认识模式和方法模式,才应当是教学模式的两层基本含义。至于说教学模式作为中介环节,也不能简单的定位于所谓个别教学论真理与普遍教学论真理之间,因为模式作为一种稳定结构,与个别真理、普遍真理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对应关系。对教学模式的两层含义,我们也不能等量齐观,因为认识模式与方法模式之间毕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若将其混为一谈,等于模糊了视线,反而不能很好地操作。

在方法领域里谈模式,当然要讲那些稳定的操作结构,认识模式可能要在理论领域里去谈。所以,综合《教育大辞典》和《教学论新编》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应当是用以传习知识的方法体系的稳定结构。据此类推,声乐教学模式,应是用以传习声乐技术的方法三维体系的稳定结构。

这样来认识教学模式,首先就将其与教学方法区分开来了。教学方法,是灵活的变式变位变项的个人策略;教学模式,是个人长期累积形成的相对不变的习惯性策略。二者同样是三维结构的体系,所不同的是,前者总是要在三维结构中寻求局部变化以利解决诸多的异样问题,后者则是在三维体系中选择相对稳定的结构以求节省地处理大量的同类问题。

其次,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领域里的位置也明确了,那就是在方法论与具体方法之间中介定位。教学模式不是教学方法,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都会循袭一定的教学模式而运作;教学模式也不是教学方法论,但它确实是对教学方法的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果。

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讲,教学模式的来源可能有两个,一是学习专家的成果,即现成的教学模式;一是靠自己的实践积累而自创。教学模式也确有两类表现形式,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推广模式,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个人模式。两种来源两类表现的教学模式,同时并存,也同样为教师所需。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学专家对教学方法体系中某种三维结构的特定组合的广泛合理性进行逻辑推论和科学检验之后的实用成果,虽然任何一个这类的模式仍会有很大局限性,但凡是能被推广开来的教学模式,都是由于它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具体的运用教学方法的思路。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个人把握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个人教学实践中逐步调试而成的运用教学方法的习惯性倾向。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普适性教学模式也有一个逐步调整可用的过程。而模式一旦形成,就带有某种保守性。不过,在个人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即便是保守性很强的模式对于正确而熟练的运用具体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还是积极有效的。关于个人模式的形成,虽然也有规律和方略可循,但这很难深涉,因为总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好。对于所谓推广型或普适性模式,我们则可尝试作一些典型分析,相信这对任何声乐教育工作者个人策略的筹划,都会有参考价值。

2.经典教学横式究诘

现代教学论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应引起声乐教学领域的高度重视。由于声乐教学与一般教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将一般教学模式引入声乐教学,必须专门下一番加工转换的功夫。而这种加工转换研究恰恰是目前声乐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薄弱环节。我们在试图引进某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应先行考察一下这种模式与声乐教学的适合度。以通常最为知名的程序教学、掌握学习、发现学习和学导教学等四种经典教学模式为例,近来声乐圈对它似乎已不陌生,尝试运用的也大有人在。但这些或许在国外是非常成功的教学模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程序教学模式,是以斯金纳建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并由斯金纳重新提出的传习知识的稳定的方式。他强调任何复杂的行为都可以用一套逐步接近目标的简单行为连接而成。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紧接着学生做出的正确反应而给予强化,以便及时转换学习内容,加速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精密设计教学内容和传习步骤。那么,什么人能够对知识的传习进行精密设计,什么样的知识及其传习步骤能够得以精密设计,就必定要居高临下为前提。由此可以确认,程序教学模式只能适用于初等水平的简单知识的传习活动,而对于需要复杂推理的知识传习活动则将是无能为力的。这样,即便在一般教学领域,程序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是极其有限的,更何况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用固定程序的方式事实上很难完成这类知识的传习任务。更加之,对声乐技术的传习步骤的精心设计、研究至今很少有被声乐界所公认的科学成果。当然,确实有人曾做尝试,但其结果,除了把本来很简单的传习过程人为地繁琐化之外,并无任何正向实效可言。程序教学模式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没有感情因素,而感情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恰恰是相当之重要的。声乐教学的内容体系自身也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尚未达到精确序列化阶段,而缺乏知识序列化的科学,是不被程序教学模式所认可的。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就将程序教学模式引到声乐教学中来。

与程序教学模式恰好相对的,可能是学导教学模式。说二者是相对的,理由有三:首先是教学的基本程序不同,程序教学是“教→学→反馈→再教→再学→再反馈”;学导式教学则是按“学→教→练”的固定程序进行的。其次,程序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初级水平的教学,而学导模式则恰恰应在教学的高级阶段上被选用,因为不具备相当基础的教学活动是无法从自学开端的。第三,学导模式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在程序教学机器面前,学生总是被牵着走。

人们多把学导模式理解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弄清疑难、练习巩固、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教学模式”。但按此定义,分明的是“指导自学”模式而非“学导”模式,因为学导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自学为先导,再由教师为之指导并定向。

搁下定义分歧,我们先按字面意思来分析一下学导模式用于声乐教学的可行性。学生自学认识性知识如果发生偏误,在教师指导下通常是比较容易去伪皈真的。如果学生在自学操作性知识时形成错误,结果会怎样的呢?经验表明,通常是不易纠正的。这大概是因为操作性知识的习得,要靠包括动觉在内的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这种作用的痕迹效应比较深广,实验也证明动作记忆的保持比认识记忆的存留更为长久。如果审慎地考虑到这重要因素,那为什么要先行放任学生去自学声乐技术呢?

声乐技术的规格,一般均以符合人体形态机能特点及人体自然运动规律为度,但声乐技术一般都不是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是经过人的深入发掘而创设出来的具有高效动觉潜能的特定程序。对这样一类操作性知识,若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教学而让学生自己去摸索,那无疑是少慢差费之举。至于学生在自己摸索中可以培养能力这一点功效,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所谓能力,其实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能力的基础也不外是知识的积累。依巴甫洛夫的理论,声乐技术的学习,就是条件反射弧的拓通;反射弧数目积累增多,各相关反射弧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就增大,进而广义相似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地在起作用,这样,再行新建反射联系也就比较容易了,其外部表现就是学习效率提高,歌唱能力增强。显然,声乐技术的传习在声乐教师指导下进行,可以尽量少走弯路,尤其可以避免错误的负效应。假如一些简单的声乐技术可以由学生自己学练,那又何必将其搬到声乐课堂上来?再统而观之,声乐教学与学导模式之间尚存多么大的一段距离!

发现学习,是经布鲁纳倡导而引起人们重新关注的一种教学思想。它可以作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是给他一些实事(或事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四个基本环节:(1)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2)树立假说;(3)上升到概念;(4)转化为活的能力。从方法来说,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发现是将科学发现的过程从教育角度加以再编制,使其成为学生能步步学习的途径。从模式来说,发现学习是以基本教材为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为学习目标的特定的教学结构。发现学习的效用或优点,布鲁纳提出四条:“(1)提高智慧潜力;(2)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侣)学会发现的试探法;(4)有助于记忆。”不过,“发现学习”自身也存在一些难以推广使用的问题:“(1)由于需要向学生提示他们必须学习的有关内容,耗时太多,是不经济的;(2)只适合于那种能引出多种假设,其原理能明确展开的数理学科;(3)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适用范围有局限;(4)需要逻辑较严密的教材和具有高水平的通晓本学科科学体系的教师。”声乐教学在上述的第4方面较为欠缺,在其他问题上也不例外,所以,声乐教学与发现学习模式之间也是很难兼容互通的。

在声乐教学领域经常有人谈及发现学习的思想,发现学习离不开直觉思维的作用,声乐教学也有直觉思维的鲜明特点。直觉思维是对事物结构的感知,而要想形成直觉思维,重要的前提是有目的地提供高质量的声乐教材。这就提示我们,欲将发现学习模式引入声乐教学课堂应从编辑高水平的声乐教材(包括音像教材)做起,而优秀的声乐教材必定要出自卓越的声乐大师或理论家之手。目前,这方面的优秀成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声乐教学的需要。

“掌握学习,是60年代出现的至今方兴未艾的教学模式(《教学论新编》中的论述)”。掌握学习模式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而提出来的,即“如果教学是敏感和系统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帮助,如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达到学习标准,如果确立了掌握的明确标准,那么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学习上达到很高的水平”。掌握学习的现代倡导者布卢姆认为“任何人只要有最低的体质标准,都可以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或奥林匹克级的游泳运动员。主要问题在于学习动机和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掌握学习模式有一个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将教学测试化整为零,然后分别固定地将零星测试安排在每一个教学单元的结尾。这种测试的性质,不是判定优劣,而是诊断效果。由于不是优劣判定,所以学生不至于因此而放松努力或失去信心;由于仅仅是效果诊断,所以师生能够坦然而清楚地得知教学质量。这是一种及时反馈,这种反馈信息将成为进一步因材施教的依据:对那些未能达到“掌握”程度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学习机会,对已完成“掌握学习”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布卢姆等人的研究表明,用掌握学习模式教学比传统教学仅仅多花费10%-20%的时间,而且“掌握班学生所需的矫正工作通常在课表之外的时间进行”,其功效却是能使80%-90%的学生达到以往只有20%左右的学生才能达到的完全理解水平。

如此说来,掌握学习模式对于声乐教学是积极有效的,主要表现在:第一,个别教学。掌握学习特别强调个别化的矫正帮助。教师根据诊断性测试结果,指明每一个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还需要加强什么;每个学生也都能适时而熟练地从教师或同伴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声乐教学主要是进行声乐技术的传习,声乐技术所表现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性等特点,恰好是需要采用个别教学方式的。第二,及时反馈。掌握学习强调要随时掌握教学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这有助于个别教学的进行。声乐技术的传习在客观上也有这样的要求。教师对声乐技术的讲解示范效果,立刻就从学生的模仿上得到反馈;学生的进一步练习也立刻给教师提供一个又一个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如果得到及时处理,就会有效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不过,掌握学习也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掌握学习主要的还是一种有关教和学的乐观主义的理论,若从实践角度说,大量细微的具体工作是不是足以使人半途却步呢?其次,《教学论新编》中指出“能力倾向是学习者达到掌握一项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就是说,时间是掌握学习的关键变量。那么,仅仅多花费10%-20%的时间及取得普遍达到掌握学习的效果,是不是过于乐观啦?再者,掌握学习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要打破“必须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属于不及格的常态分布曲线”。然而,即使全体学生都达到及格标准,在学生中仍然会有学习成绩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情况仍将符合常态分布原理。而且,掌握学习在追求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消除差异的倾向呢?而个体差异是不应人为地消除的,这是人类进步的大事理。以上三点,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的,对于声乐教学来说,还有一个模式具体化问题。掌握学习的设想,使人拓展了声乐模式化教学思路,令人鼓舞;掌握学习模式在声乐教学领域的引入方案,尚需全方位进一步论证,尚需致力研究。

综上分析,明显可见,实在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恰好适用于声乐教学,有的只是那一种模式更多更少地符合声乐教学的特点。尽管没有恰好适用者,但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可能对声乐教学产生影响,因为它们从正反两方面启发着我们,告诫着我们。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昊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刘舒生.教学法大全.经济日报出版杜,1990

(4)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5)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7)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

第三篇:中老年声乐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中老年声乐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声乐人,而是在于为中老年建立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环境。本文从中老年这一群体出发,分析中老年人学习声乐的意义,阐述他们与专业声乐学习的不同之处,和中老年学习声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声乐教学;中老年;解决措施

人口老龄化目前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一大特色,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把老年教育作为社会精神文明最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地区中老年合唱团相继发展起来,希望能够让中老年人身心愉快。同时一些老年大学也为老年人开创健康有为的晚年生活创造了条件。但是老年大学声乐教育还是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方面都不完善,正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老年合唱比赛也促进了中老年声乐的发展。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的观念越来越强,中老年人更是注重加强锻炼,同时对一些舞蹈、音乐、电子、歌唱等一系列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都比较热衷。中老年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社会上一些机构营运而生,合唱团、艺术团成了老年人喜爱的活动,声乐演唱越来越走进中老年群体中。

一、中老年学习声乐的目的中老年人退休之后,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为了弥补空虚的生活,很多都走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参加歌唱成为而来他们寻找快乐的方式之一。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年轻时候过于忙碌,连自己喜爱的演唱歌曲的愿望没有达成,退休之后,正好有机会去实现年轻时候的梦想。对于中老年人参与声乐学习,带来了很多好处。

(一)增强中老年人自信心。歌唱对于个人来说,是能展示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对于中老年来说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心态,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都让学生面带微笑保持积极的演唱状态。歌唱是需要用心去唱,让身心融入到音乐中去,感觉音乐带来的美好,消除喧嚣的烦恼,使人心情愉快。歌声可以让中老年人更加相信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也越来越开心,可以说声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理。

(二)强健中老年人体魄。歌唱除了调节心理,还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是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还有充沛的精力才能坚持。我们知道,声乐演唱,基本上都是站着完成的,是需要一定的体力维持,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无法坚持完成一曲歌曲演唱。在声乐学习中,中老年群体会加速大脑运转来完成乐谱和歌词的记忆,有利于提高中老年人的注意力。另外,在学习声乐时候,也需要锻炼中老年人的呼吸,加强肺活量,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学习声乐,无形中也锻炼了老年人的身体。

(三)陶冶了情操。歌唱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感,让中老年人释放内心的压力。在不同的歌曲下,会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有令人鼓舞振奋的,有令人斗志昂扬的,有令人产生怜悯之情的,也有会产生怀念的情怀。总之,好的歌曲,让演唱者和歌曲意境融为一体,让内心平静,声乐可以说是一种抒发情感,宣泄情感的方式。

二、中老年学习声乐的不同

中老年人学习音乐,与少儿或者青年不同,不是为了学习高超的专业技能,不是培养专门的人才,他们很多从事的与声乐无关的职业,很少接触声乐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理解乐理知识就可以,不需要太专业的节奏、节拍和嗓音的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不同于那些中小学生或者大学生们,能够一对一的纠正细节,从知识到技能全面学习。中老年人学习声乐,只能用最简单的一句一句的学习,学会之后才适当的加入一些演唱技巧。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对于声乐教师的示范唱比较在意,只要示范唱不出现问题,中老年学生可以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同样,中老年人学习声乐的目的是为了愉悦身心,丰富自己晚年生活,不像年轻人那般希望成为专业的声乐家。因此,从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多方面,中老年人都与年轻人不同。

三、中老年学习声乐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老年人学习声乐来说,普遍上会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老年人普遍缺乏基础的声乐知识,具有音乐理论知识是学习声乐的前提,而中老年人在进入声乐学习班学习之前,很多都是没有学习过声乐知识,只是热爱唱歌才来这里学习声乐。所有的学习都是靠自己的听力来辨别,通过试唱和影视音乐里面去模仿,根本没有学习过乐谱等知识。所以对于稍微有点难度的声乐歌曲,中老年就很难诠释和理解。第二,嗓音的限制。通过声音辨别年龄,很多人都能够做到。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段,声音是在变化的。就连性别不同,嗓音差别也很大。中老年人,很多器官会面临老化,声带增厚或萎缩变薄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真声及假声的音域也开始变窄。第三,中老年人底气不足。对于声乐而言,需要很长的气息,中老年人的气息会显得比较短,不够支持声乐演唱。气息是发声的源泉,声乐学习中,需要气息配合,中老年人不会调整气息,只单纯依靠嗓子发音,嗓子很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喉咙疼痛、嘶哑等症状。第四,中老年发音问题。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关系,普遍存在普通话不好问题,很多还带有地方方言。语言是沟通的重要手段,是声乐演唱的核心。由于中老年人的发音问题,很多词语的音都不能准确发出,平翘舌音部分,前鼻音和后鼻音部分,导致唱歌时候咬字不准,歌词出现误差,让听众无法理解作品的情感。

四、解决中老年学习声乐问题的措施

对于中老年人的声乐教学,应该做多方面的准备,教师具备基本素质,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能够调节学习氛围。作为中老年声乐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声乐知识,还应该有较强的范唱能力,尤其对于这些中老年学习者来说,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依靠教师准确的范唱,才能学习声乐。同时中老年声乐教师也应该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可以极大的提高中老年人学习声乐的热情。

(二)中老年人声乐发声训练。对于中来年人声乐发声训练首先就是要调整好呼吸,声乐学习要在正常呼吸基础上控制呼吸。如果能够正确的呼吸,就能在演唱中发声时有力气,声音有穿透力。不会呼吸就会导致越唱越没有力气,跟不上气脉。平时根据要求,多练习如何呼气、如何吸气、如何换气等,才能使歌唱的气息均勻、连贯和持久。

(三)歌唱语言的训练。作为声乐学习者,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声乐技能外,比较重要的是语言,正确的歌唱语言。声乐的歌唱需要吐字清晰,不能含糊不清,一定要让听众能够听清楚你所要表达的歌曲内容。最直接的练习方法就是对着镜子练习发音和口型,纠正自己的方言和音准。在练习时中老年人应该大胆咬字,歌唱时记住口腔里面的动作。

(四)熟悉歌曲的处理。对于要演唱的曲目,中老年人要认真掌握一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全面掌握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多歌曲都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联系的,在了解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的同时,也丰富了中老年人的音乐文化素质。同时在学习声乐时候也要注意声乐曲目在演唱的速度和力度。教师在教授声乐曲目时候,应该帮助学生标注出快慢和力度不同的地方,方便大家的练习。除了这些基本的解决中来年声乐问题方法之外,也应该加强中老年人声乐的实践学习,鼓励他们经常参加实践活动,比如歌唱表演,多去舞台演唱,可以更好的丰富中老年人的实践经验。总之,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除了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更应该注意他们精神生活,多让中老年人增加各种精神文明活动,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也必将带给他们一个愉快丰富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刘书妤.老年大学声乐教学探索[J].云南电大学报,2011,(03).[2]黄剑敏.“游戏精神”与老年大学音乐教育[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3]王萍.参加合唱团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积极影响[D].兰州:兰州大学,2013年.[4]孙丹.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的调控与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5]张滨滨.大力发展老年合唱的现实意义[J].大众文艺,2012,(16).

第四篇:中学声乐教学研究论文

任教农村高中的声乐、古筝、视唱练耳和音乐理论。我的教学都是两年基础加一年提高,所教的学生的成绩都不错,都掌握了科学的演唱方法。现在可以登台演唱一些有难度的曲目。如何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益呢?我结合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音乐的需求是人的本能,都说每个人都有成为音乐家的可能。记得我当我担任一个班的音乐教学法时,在第一堂课我都会问学生:“你们喜欢音乐吗?”学生总是开心地回答:“喜欢!”我又再问:“那你们觉得音乐是怎样的?”学生说“就是唱歌。”那接着我就会请学生自愿上台为大家表演唱一首,可几乎没有学生敢单独上台演唱。因为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嗓音不好,唱得也不好听。他们大部分所理解的音乐就是唱歌。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之下,音乐课的设置一直都是可有可无,偶尔的音乐课也是让学生随意唱几首歌,场面开心,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学生大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唱,不懂科学用嗓,合理用声的方法。由此可见,学生心中没有自信心,主要还是缺乏对声乐学习的认识。为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重点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让学生明白:1.虽然每人人的嗓音好坏有天生的原因,基础存在着差异,但只要经过认真、勤奋地训练,都可以很快地改变原状,并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2.不管自己用的是何种唱法,或者演唱各种不同类型的歌曲,都需要运用正确的声乐技巧和方法,这样才会对自己的演唱提供帮助,使演唱更好听,更完美。3.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歌唱家,这也不是我们音乐课的目标,我们只是希望通过声乐课的学习,让你把想唱的歌唱得更动听,把想表达的情绪表达得更到位。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学生对声乐课越来越有兴趣,对于有点枯燥的练嗓教学也不觉得无味,每次掌握了一点声乐的技巧,他们都非常开心。后来,我再邀请学生自愿上台表演,大家都争先恐后要求自己单独演唱,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这种浓郁的学习气氛使我的课堂轻松愉快,让我发现声乐基础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从声乐训练的基础抓起,注重听觉、音准训练、培养节奏、感知能力

多数女生在训练的初期,在真假声的过渡上非常困难,存在着明显的真假声,训练中由中声区进入高声区时,常常挤紧喉头喊出高音,这种声音不仅音准偏低,而且音色欠美,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用小声哼鸣,注意音准,并在哼鸣的同时嘴巴做任意咬字动作,而不影响哼唱,把声音由上向下叹唱为好,不脱离呼吸,演唱时在换声上多下工夫,最终解决了真假声混合及音准问题,调整了声音平衡,找到了歌唱的整体感觉。声乐课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要多用亲切、生动的形象的语言,这样更能启发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咬字不清晰,就要启发学生注意用舌尖、唇尖、齿尖结合发声。我就说:“你是一只快乐美丽的百灵鸟,请用你灵巧的小嘴唱出来,啊,你的歌声多美呀。”多与学生交流,把声乐教学中的神秘复杂技巧问题以直观、形象简单化的方法教授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持久的保持兴趣,增加信心。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该的朋友,因为歌唱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在课堂上我从不板着脸和学生说话,对于学生的错误也是委婉的指点,让学生始终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使学生知道最好的歌唱状态应该是舒展、自然、优美的。

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个文综知识很好的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思想情感的表达上较为全面。初学声乐的学生往往偏重于声音位置,忽视了歌曲情感的表达。例如,有一个各门功课比较优秀的女生,在声乐课上的演唱还比较完整自如,在我的提示下,有一定演唱表达能力,但一上台,光听声音还可以,但面部表情非常呆板,就像一尊雕像,通过让学生看自己的演出录像,分析原因,不断克服心理紧张因素,加强表演训练,终于纠正了“有声无情”的现象。歌要唱得好,光在课堂上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感觉声音的通透,尤其练习高音时,我会组织学生清晨爬到学校后面的山上练习。通过十几分钟的爬山,学生锻炼了肺活量,在清新的空气中向远暸望,然后开始练声。一首歌的灵魂在于有没有用心去唱,在声乐课上,首先要启发学生从心去唱,去体会,以情带声,让学生在演唱中进行二度创作,发声练习时就进入一个兴奋的歌唱状态,也就是“未成曲而先有情”。总之,培养声乐人才的工作辛苦、忙碌而充实,并为此付出许多宝贵时间和心血的工作。让我们努力探索出更有效,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的方法,使热爱声乐的学生,加快进入音乐殿堂的步伐。

第五篇:四川清音声乐的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声乐专业的学习者,除了演唱歌剧、民歌、艺术歌曲等形式的作品外,还应该广泛接触戏曲类声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四川清音”是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演唱需要声音柔美、婉转。本文以《小放风筝》为例,从唱腔到语言的研究,让学习者了解“四川清音”特殊的韵味,喜欢上戏曲,并学会如何演唱。

关键词:四川清音;《小放风筝》;“哈哈腔”;“四川话”

戏曲演唱除了其特殊的旋律韵味外,同样需要有优美的声音,清晰的吐字和饱满的情感。在清音声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仅要求科学的发声方法,还要结合“四川清音”的艺术特征,在演唱的时候,要做到声音圆润、连贯,用清音特有的“哈哈腔”以及饱满的情感演绎作品。以《小放风筝》为例,从演唱技巧、演唱语言到演唱情感分析四川清音的演唱特征。《小放风筝》唱词分为四段:三月里来是清明,姊妹们双双去踏青。哎呀呀,随带着纸糊的那个糊纸的丁丁猫儿黑老鹰、美人头上加七星,在万花楼前去放风筝,离却了绣房门哪,马上要启程。姐儿来到一里亭,得见几个文童生,怀抱着三字经来四字经,口念五经和六经,这小小书童在随后跟,上京去求名哪,上京中头名。姐儿来到三里亭,得见几个姐儿们,头上巧梳乌云鬓,金簪压定燕儿根,瓜子脸儿白生生,淡点胭脂和嘴唇,市布衫儿大镶滚,八幅罗裙两边分,十指尖尖如嫩笋,红绣花鞋紧紧蹬,亚赛王昭君哪,赛得过玉美人。姐儿来到万花亭,得见几个儿童们,头上挽了一个桠扎髻儿,叉叉裤儿现蹬蹬儿,拐扒子细麻绳,手上还提了一个玉蜻蜓,骑竹马放风筝。老天爷下大雨,哦嗬!风筝放不成哪。

一、演唱《小放风筝》的技巧及难点

整首歌曲旋律婉转柔美,叙事性强。首先演唱歌曲的状态,还是要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前提,使气息畅通,流动,以达到气息托住声音向前流动的演唱状态。这样的状态能让我们的声乐柔和、优美,正好符合四川清音柔美的特点。演唱时身体在放松的同时,要有积极的状态,一方面为声音的柔和提供放松的状态,一方面为肢体的表演做好准备。吐字要做到“字正腔圆”,声母有力,韵母清晰,归韵准确。其次,演唱这首歌曲的难点,应该就是清音独特的“哈哈腔”了。“哈哈腔”是四川清音特有演唱技巧,演唱时使用“啊、哪、哈”等字的韵母“a”在舌根上弹动,发出清脆、颗粒般的连续顿音;是清音大师李月秋先生通过前人创造的“呵呵腔”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那作品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哈哈腔”演唱呢?我们以歌曲第一段为例:歌词中的“清明”“踏青”以及“绣房门”就是用舌根弹动多个顿音演唱的“哈哈腔”,歌词被连续的顿音所拆分,旋律由于顿音的存在,也变得活泼明朗。在“哈哈腔”演唱时,虽然舌根是在弹动每个音符,但是整个旋律是连贯的。这样的演唱处理,使作品欢快又不失婉转,清脆又不失柔美。把流畅的气息、声音统一的状态作为演唱的根基,打好基础,加上“哈哈腔”熟练的演唱技巧,才能把“四川清音”清脆婉转的艺术特征演绎出来。

二、演唱《小放风筝》的语言处理

首先整首歌曲是以四川话为歌唱语言,歌词优美风趣,表达清晰。在演唱时,将四川话的语言风格:“说唱”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能让歌曲更具有四川风味。比如第一段中“美人头上加七星”;第二段中“怀抱着三字经来四字经,口念五经和六经”,“这小小书童在随后跟”;第三段中,“市布衫儿大镶滚”,“十指尖尖如嫩笋”;最后一段中“头上挽了一个桠扎髻儿,叉叉裤儿现蹬蹬儿”,“老天爷下大雨,哦嗬!”等歌词说中带唱,唱中带说,似说似唱,边说边唱,增强了作品的叙事性,也让作品更有韵味。其次,歌曲中歌词是地道的四川话,演唱时要注意与普通话的发音区别,歌曲中除歌词是翘舌音的发平舌音外,还有几个字是特殊发音。比如“纸”和“糊”唱作“zi”和“fu”;“得”唱作“dei”发轻声;“白”唱作“bei”发轻声;“嘴唇”唱作“zuisun”;“嫩笋”唱作“lensen”等。最后一句“哦嗬”,不仅要加长“哦”与“嗬”之间的时值,“嗬”字还应该唱作“ho”并以说话形式演绎。演唱这首歌曲要吐字清晰,咬字干净利落,做到唱词清脆;四川话要唱的地道,才能展现“四川清音”的独特韵味。

三、演唱《小放风筝》的感情处理

“四川清音”音乐优美,旋律委婉,跟任何声乐演唱形式是一样的,都需要有优美的声音,清晰的吐字和饱满的情感。《小放风筝》所讲述的是初春时分,人们纷纷外出踏青,一起去放风筝,很是开心,给人的感觉明朗、欢快!演唱者不仅要理解歌曲的情感,还要融入自身的情感体会。用情带声,以声传情,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让观众体会到去放风筝时的期待,路上有趣的情景,以及最后没能放成风筝的遗憾。

四、结语

四川清音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这么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我希望能通过对它的研究,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它。今有幸得到四川清音大师李月秋的关门弟子,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田临平老师的亲自示范与教授。学习了《布谷鸟儿咕咕叫》和《小放风筝》等作品的演唱,对清音有了进一步了解,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今后教授学生清音作品打下了基础,希望能为四川清音传承与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付琪.四川清音演唱的发展探索[J].四川戏剧,2013,07.[2]李雪玲,杨媛.四川清音的演唱技巧对四川民歌发声训练之借鉴研究[J].戏剧之家,2015,03.[3]廖红梅.“哈哈腔”与“花腔”不同的艺术生命力论析[J].四川戏剧,2010,01.作者:刘蕾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下载“一对一”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对一”声乐教学的研究与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下声乐教学研究论文(五篇模版)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艺术系的声乐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这不仅体现了音乐教学的价值定位,也深刻影响着声乐的教学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音乐人才。本文从新课......

    高校声乐有效教学研究论文[5篇]

    摘要: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课程中,教师要想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的效率,有效教学是一条适合的途径,其在限定的课时内,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声乐教学的新格......

    网络环境下声乐教学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摘要: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也在不断的做出调整。声乐作为教学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发展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网络环境对其已经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声乐......

    高中声乐教学研究分析论文(共五篇)

    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对于高中声乐生来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声乐的自信心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建立起正确的声乐概念。一、学科特点......

    网络技术下声乐教学研究论文(共5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前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领域逐步迈入现代化,主要标志就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声乐教学也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中受益无穷。该......

    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研究论文(共五则)

    摘要:传统音乐教学的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呆板无趣,教学效率低下,已经很难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启发式教学法被逐渐引入、应用,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互......

    高校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教学研究论文[五篇范例]

    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十七世纪产生于意大利,音域宽广,音色柔美。它是西洋声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近年来,美声唱法在我国声乐教学中备受推崇,也得......

    一对一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推荐五篇)

    一对一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 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均较重。新知识多,作业量大。对于孩子来说,难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东西。在此情况下,如不能及时地把所欠缺的知识补起来,势必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