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2015.3.31

时间:2019-05-12 06:2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2015.3.3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2015.3.31》。

第一篇: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2015.3.31

数控工种下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

开题报告

兰陵县职业中专 韩秋莹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申报的《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课题,已经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被列为研究课题,经过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给予指正、审议。

一、课题名称

《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1.当前无论是我们学校送学生到各个企业单位,还是企业主动来我们学校招人,我们发现: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仅只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证书,更看重的是学生个体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

2.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特别是在这个手机横行的时代,不玩手机,就没有了方向,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看不上当地小企业,向往大城市;还有只是想学点技术混口饭吃,缺少远大的职业理想;有的干脆混张文凭,不思进取,文化课学习不认真,专业学习怕吃苦,动手能力差。一些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往往只讲究工资待遇,稍不如意就回家了。还有的则适应不了单位严格的劳动纪律、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为企业所不容,造成一方面企业需要工人,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感到就业难的尴尬局面。3.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感觉到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确保就业成功率与优质就业率,正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通过研究,探索我校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方法、策略和途径,为培养农村中职生职业素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2.实践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如何就业及时调整思路,寻求培养我校学生 1

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将对推动我校学生职 业素养培养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支持。

四、国内外现状分析

我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位探讨,但是我感觉他们研究题目范围过大,对于我校的学生不是很具体,我们这里学生文化素质偏低,较落后,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家长希望孩子有份稳定工作,特别珍惜孩子的每一次工作机会,而孩子因没有职业素养很容易失去工作,因此我针对我们这里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研究了这一课题。

五、创新之处

1.课题立足本校实际,进行合理具体的分析,寻找就业素质培养的具体方法。为兰陵县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2.题目的选定,对我校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将德育教学与社会环境、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来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六、课题的界定

1.职业素养是指人在社会上从事一定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

2.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培养我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表现为行为习惯,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持之以恒,以及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等。

七、课题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精神为依据,以校本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背景为出发点,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八、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在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的中职生。

2.提高学生素质,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二)研究内容

1.如何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多学习技术,适应企业的需要。2.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找出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素质,为企业培养合格。

九、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理论探究和各项活动开展相结合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和统计了解当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就业情况、用人单位人才的紧缺需求等,掌握了第一手数据,为课题提供事实依据,从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2.案例分析法。通过就业的毕业生和企业领导访谈了解现状确定思路,提出自己的观点

3.座谈法。

十、研究对象

兰陵县职业中专在校生及部分已经就业的学生。

十一、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预计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3月15日—2015年9月15日(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小组;(2)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3)广泛收集资料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成果形式:课题开题报告,论文。

2.实施阶段:2015年9 月16日—2016年5月16日(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教育的内容、途径、并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依据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再研究再总结的原则,全面完成课题各项研究工作;

(3)请专家指导;

(4)建立较为完整的档案,并拟定实验报告。

成果形式:优秀论文、问卷调查、教师总结、学生总结、调查报告等。3.结题阶段:2016年5月17日—2016年9月26日

(1)课题总结和实验报告;(2)学生就业创业,案例分析总结;

(3)对课题完成情况和取得成果全面总结,请专家鉴定。

成果形式:结题报告。

十二、研究措施

1.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德育课把我们的理论贯彻到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职业素养。

2.实地考察,到企业,工厂里去,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

十三、预期研究成果

1.调查研究板块 各类调查表、数据统计及分析报告等。2.多样化活动板块 视频、图片、案例等。

十四、人员分工

韩秋莹: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课题的组织、管理、协调

曹振宝: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研究活动的组织、安排,结题报告的撰写 王昌军: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汇编 颜荷卿:摄影剪录、制作

十五、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本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青年教师。具有较高教研能力;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立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完备,管理规范,建有校园互联网,这是确保课题研究正常运行的良好条件。同时,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教科室、政教处,教务处的大力支持。

2.经费保证: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给予全力保证。

3.制度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监督、激励该课题

十六、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

谢谢大家

第二篇: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的中期报告

数控工种下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

中期报告

兰陵县职业中专 韩秋莹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当前无论是我们学校送学生到各个企业单位,还是企业主动来我们学校招人,我们发现: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仅只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证书,更看重的是学生个体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特别是在这个手机横行的时代,不玩手机,就没有了方向,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看不上当地小企业,向往大城市;还有只是想学点技术混口饭吃,缺少远大的职业理想;有的干脆混张文凭,不思进取,文化课学习不认真,专业学习怕吃苦,动手能力差。一些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往往只讲究工资待遇,稍不如意就回家了。还有的则适应不了单位严格的劳动纪律、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为企业所不容,造成一方面企业需要工人,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感到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感觉到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确保就业成功率与优质就业率,正因背景下,我们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

课题界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培养我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表现为行为。职业素养是指人在社会上从事一定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

培养数控工种职业素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持之以恒,以及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等。

研究目标:本研究将立足于本校,采用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方法,在了解本校学生就业形式基础上,对其中的消极成分进行分析,对影响就

业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探讨相应的指引方案。通过就业指导课、讲座、岗前培训等形式积极干预学生的就业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并根据实际情况培养我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表现为行为习惯,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持之以恒,以及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等。科学发展的自我认识,合理充分的角色定位,正确全面的职业评价,科学实际的就业形势分析,确保成功就业率与优质的就业率。

二、课题研究情况

(一)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教育教学理论,积累教育智慧,因为针对中职生的就业指导方面的书不多,基于原理相同的原则,课题组学习的均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资料。我们积极的对学生自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持之以恒,以及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等。

(二)思考如何提高本校数控工种学生的就业率。

1.及时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工厂的需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2.学生走出去,企业进来的联合模式,双向选择

(三)对就业的学生深入了解、细致分析。

1.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如何看待我的工作》,完成100人抽样分析。2.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如何创业就业》,完成100人左右的抽样分析。

3.深入了解本校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全校问卷调查,完成近3000字的的研究。

(四)就业创业素养培养引导之一:“实践出真知”、榜样的力量。对顶岗实习、已经工作、自主创业的成功典型追踪采访,形成文字资料,既可以检验学校知识在工作中的运用,又可以用优秀的正面例子给学弟学妹树立榜样。1.采访要姚传青,自主创业的典型,并邀请作报告。2优秀员工张萌,先进工作者

(五)就业创业素养培养之二——了解自己,向成功人士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成功人士,通过网络书籍,向老师父母请教。

(六)就业创业素养培养之三——心理疏导,情绪解压

开展座谈会,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畅所欲言,发现问题,请心理咨询师疏导。

三、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理论成果

1.如何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多学习技术,适应企业的需要。2.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找出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素质,为企业培养合格。

3.在校级系部发表文章,《浅谈学生的素质培养》《浅谈我的教学生涯》。

(二)树立优秀典型

1.姚传青,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者,以他为例,树立典型。2.张萌,企业优秀员工

(三)实践成果

1.王晓雷老师根据《职场生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2.邀请刘永林举办职业素养讲座。3.开展学校和企业联合晚会。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研究中我们发现比较复杂,涉及到学生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原因、社会大环境影响等方方面面。而对于其中负面因素的积极消除还一直未能找到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做积极干预、正确引导上,还应该思考得多。

注意事项:

1.继续抓好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检查和更新。

3.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4.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第三篇:小学生人际关系素养的培养研究 开题报告

《小学生人际关系素养的培养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儿童的身心发展速度很快,可塑性强,而且解说能力很强,这是孩子的关键时期之一,在此阶段,培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小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去迎接人生路上的每一次挑战,有利于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人性社会化的发展,但目前有不少学生因不善交往和交往不善引发的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发展。小学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主要是指小学生在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适、自闭、逃避、自恋及难以协调与他人关系等心理和行为表现。这种不良心理往往会导致他们丧失自信,难以沟通,极强的自我意识和抵触他人。针对小学生社会交往的现状和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有关交往的内容,课下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交往方面的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交往的教育和行为实践的指导,使他们对人际交往具有正确认识和积极评价,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培养他们积极自主的社会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处于在学习知识认知社会的启蒙阶段,人际交往是孩子学习做人,从自我的人转向社会的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是为他们的将来做准备,必须引导孩子逐渐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孩子学会人际交往,适应学习生活,融入集体生活。而且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和人际关系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在当前乃至今后的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应对各种问题。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小学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看小学生人际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的提高与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

三、小学生人际关系素养的培养的活动化、实践化研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力图解决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学校在交往教育中让学生体会交往的重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交往活动,让学生知道交往不仅是学生学习求知的需要,还是友谊社交的需要。

2、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气氛 结合教学目标,交往教育使他们对人际

交往这一行为具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乐于交往的情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交。

3、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交往平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朋友观。

四、本课题国内外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表达的世纪,社会竞争的白热化,使人际交往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者日益关注的新焦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孩子生活最初的几年时,在他们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周围的人,心脏丰富的多方面的人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将来如何发展,向哪方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与什么人接触,从这些人那里学到了些什么,就像中国的老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过查询一些资料,发现有人做过调查和观察,显示:小学生对“什么是好朋友”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小学生对是否愿意一起学习的认识则是非常明确的;小学生对是否愿意一起活动的认识比较多样化;小学生对愿意一起游戏的反映比较明确,不同年龄段的要求不同;小学生对于“最不愿意同桌”的认识则比较复杂小学生对于“最不愿意谁当干部”的选择也比较明确。本课题研究力图在《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争取在课题理论提升与实践活动操作两个方面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力争从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系统地加以研究探讨,注重学生交际训练开放性的特质,进行综合化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前景是很好的,相信会有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出来。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研究预定和既定的目标和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多次制作测量工具,对实验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进行检测,通过检测观察,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可行性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保证实验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

2、文献法。根据课题的要求,我们通过查阅、分析、整理小学“交际关系素养”教学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进而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操作方法体系。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模型的过程,预先制订评价模型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和工具,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调控机制是保证行动研究顺利进行并具有规范性的必要条件。

4、经验总结法。我们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理性认识。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

1、搜集、整理与注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2、确立研究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3、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设立子课题,确定实验班。

4、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5、聘请专家对课题设计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

1、学生人际关系水平前测分析。

2、制订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规章制度。

3、改革课程设置,每周分别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训练课和谈天说地课。提高小学生交往能力训练策略,在喜闻乐见的训练活动中渗透表达与交际的整合训练,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1)注重交际过程、活动方式的设计。(2)训练学生交往中的应对能力,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与人交往。(3)经常开展互动性、交际性强的活动。(4)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互动、交际训练。

4、出台实验操作方法,并付诸实施。如何激发小学生参与人际关系的兴趣研究,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例如创设丰富多彩的交往情境,我们准备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情境表演、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指导学生带着情感走进“交际情景”。激发学生交往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开展多种类型的研讨课,组织交流评议。

6、开展学生“ 人际交往”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人际关系交往”的兴趣。

通过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学生交际能力低下、词不达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词汇匮乏,“无话可说”。我认为,只有多读多积累,学生的交际才有文化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交际的语言就会内容丰富,才能给人启迪。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3月---2015年8月)

系统收集与整理各种研究资料成果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七、课题组成员 课题主持人:沈丽丽

第四篇: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摘 要:职业素养是人类从事职业活动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阐述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途径;培养;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to train Seni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Professionalism

Chen Jiang Bao yifeng

(Shaox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Abstract: Professionalism is the code of conduct which people should obey when they are engaged in occupational activities.The key ways to enhance seni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is training them to havegood professionalism, which also has important social value.The paper say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seni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professionalism.Then the author gives some ways to train their professionalism.Key words: Seni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Professionalism;Ways;Train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是人类从事职业活动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既包含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专业创新能力,也包含政治意识、道德意识、职业认同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吃苦意识、竞争意识和抗挫折意识等诸多方面。

[1]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取得职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通过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克服就业时的外在阻力和内在障碍,使学生抓住就业机会。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由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决定的。当前高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职业素养缺失,从而导致就业状况不理想。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迫切任务。

1.1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需要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很多学生在被高职院校录取以后,是本着不得不来的想法进入高职院校的,对自己所学专业以后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更谈不上喜欢自己的专业。大多数高职学生是以高考失败者的心态进入高职院校的,多多少少存在着心态上的自卑和自暴自弃,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学习动力上都比较欠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没有“职业”这个概念,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注重培养自身职业素养。因此,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1.2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美国学者斯潘塞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关于职业素质体系的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被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斯潘塞的“冰山模型”理论揭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果没有良好的求职动机、品质、价值观等相关素质的支撑,能力越强、知识越全面,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也会越大。

职业素质冰山模型

通过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反馈情况来看,有许多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所学到的专业才能也无法施展。这些企业,在初期可能比较注重技能知识,但是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职业进程中学生的动机、品质、能力等职业素养因素。如学生要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富有创新开拓的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交际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等。因此,现代企业的用人理念急需高职毕业生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

2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大多涉及人的内在精神层面,这就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方面,高职学生的最终角色必然是“社会人”、“职业人”,所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最终还是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必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和内容又决定了职业素养的培养主体只能是高职院校,在大部分时间里,培养场所也只能局限在学校范围内。[3]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必然是在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前提下,整合各类资源,对学生进行全程覆盖式的全方位教育。笔者对职业素养的途径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2.1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和考评机制

首先,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应逐步建立起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并贯穿于高职三年教学的全过程。大一注重专业认知,明确职业目标;大二注重专业或职业技能训练;大三注重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在过程中注重个体与整体相结合、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和专业课相结合。不少高职院校在校内建立起生产型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能够形成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氛围,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可以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其次,通过设计合理的考评机制,使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吃苦耐劳意识等职业素养。考评机制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指引着学生努力的方向。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考评机制还停留在一张纸一支笔的考试阶段,而这无法有效地衡量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学生对职业素养并不了解或重视,而纯粹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去机械地背诵书本知识。可见,考评机制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职业素养的考评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技能、通过师生共同评价、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2.2关注高职学生的价值体系,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职业人的价值体系会直接影响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而目前社会价值体系是多元化的,高职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的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化,一些消极和浅陋的价值体系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不利的。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结合基础课、专业课、校内实验实训课及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综合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养成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

2.3 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育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

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到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做规划、在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4]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是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要求自我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筹划未来,为自己选择一条真正适合的发展道路,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

首先,入学教育和专业意识的引导能帮助学生较早地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然后结合专业树立起职业信仰,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人生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入学教育固然能够指导学生较早的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但是当高职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校园内外的各种事物,必然会产生一些迷茫,所以,构建完善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最主要的是做好高职生学习过程中的职业指导。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持续地组织行业形势教育,使高职学生关心行业发展大事,关注专业发展方向,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通过讲座、选修课等形式指导高职学生走出学习过程中的迷茫,并开展个体职业指导,强化职业指导宣传,使学生能够主动寻找相关老师进行指导。

最后,在毕业之前对高职学生进行细致的求职过程体系指导。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在其毕业之时已基本定型。因此,高职院校应指导学生在毕业求职时主动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面向基层,到企业第一线去,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定位,树立正确就业和职业观念。

2.4通过校企合作来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致力于构建“三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三联动(即政府、企业、学校联动)”的育人机制,让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学校教学,使学生在校内学习时融入社会,这对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很大帮助。高职院校与企业实施联合培养,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政府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与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吸收高职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把学生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边做边学,学做结合。采取这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感受到了企业文化,提高了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前适应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2.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以项目研究与实践的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浙江某高职院校近几年在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设立各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研究项目,每个项目参加的学生人数30-50名不等,设1-2个指导教师,项目负责人由学生担任,项目申报、组织实施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负责提问、质疑。通过该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研究项目实施,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另外通过开展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要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他们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通过习惯养成,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工作的实际行动中去。3结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合力培养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2]杨明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17)

[3]江波,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探析[J].出国与就业,2009(6)

[4]石秀珠,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索[J].中国电力研究,2010(18)

[5]刘伟.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20):71-72

作者简介:

陈江(1981-),男,汉族,浙江诸暨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

第五篇: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时期下对教育工作者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有效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死记,目前的教学应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先进教学思想为指导,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积极探寻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基于这样的考虑,本课题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目前这种形式已成为教学中的热点,甚至出现了上课必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并且正逐步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在他们当中大部分学生合作能力很差,缺乏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没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也不知道合作学习能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不知道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经验,能增加学习的效率。

在西方,18世纪初,英国牧师倍尔和兰咯斯特在英格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了广泛的实验,他们的观念于19世纪初传到美国,深受欢迎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合作学习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克以后,著名教育家杜威(Dewey,J)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并将之作为其著名的设计教学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与美国。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有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开始了课堂情境中合作学习的开发与研究。他们从小组教学,能力分组教学等教学实践中得到启示,从社会心理学中寻找理论依据,初步形成了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策略。到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趋成熟,其影响也逐步扩大,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们从各种实验研究中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等),合作学习开始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

在国内,从文字记载看,教育中合作的观念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

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浙江、山东等地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实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合作学习理论的发展和本土化,如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浙江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交往与合作研究”、江苏的“合作教学初探”等全国有影响的一些重大课题。但真正的推广,乃是在新课程标准之后,国家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成为我国中小学课堂的一大“亮点”。许多教育工作者极力评价国外优秀的合作学习策略和案例,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治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良方法和策略而被推崇和盛行,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尝试着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实施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经验论文不断出现在各类课程改革的刊物之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优良教学策略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推崇。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国内外学者探究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的现状,本课题在借鉴他人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过程,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突出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合作的能力,本课题编制一些符合我校学生的导学案,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的倡导下,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合作探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小组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组学习,学生在小组中友好地进行合作交流,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传统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学生是生动活泼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主见,是有发展,有尊严的人,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本着让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性学习,发挥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获取更多的知识。

合作学习最好的体现形式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学生的学习主体、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分组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把几个学生组合,而是结合学习成绩,学生的组织能力,个性差别等方面编在一个小组里,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方面互补,互相交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作用,他们在同一个程度上公平竞争,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快乐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增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使学生之间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又称共同学习。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 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生本的课堂中,例如数学新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他们通过先完成预习性作业、学生之间组内的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解决不少的问题,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最后小组之间的成果展示完成数学新知的教学。

“生本课堂”背景下的合作行为: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动力,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素质的发展,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互相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重视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和情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四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研究对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使传统的课堂中的教师中心转向了学生中心,信息交流方式从单一的师生传递模式转向了多维互动,教学氛围从专制型转向了民主型。在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这种教学更适合社会对合作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合作能力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茶的今天,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合作学习能力更深入地应用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吸取当代先进的教学理论,继续努力实践与探索,不断充实与自我发展,在合作能力学习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和途径(2)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应用模式及评价方式,(3)中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参与心理研究(4)中学生合作学习方法和方式研究。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合作探究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预设学习目标与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傾听习惯”“分析思维”“表达能力”“互助情感”;熟练掌握合作规则;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合作中学会讨论;在合作中学会组织;在合作中学会评价。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根据合作学习的需要,本校七到九年级的学生

五 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辅之以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①行动研究法——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观课、思课、评课总结出优化操作活动的一些教学方法,并不断完善和提高。

②经验总结法――根据制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验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研究成果。

③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谈话、交流、调查问卷等方法对教师组织探究活动的困惑和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期望进行分析、比较,为有效开展研究提供真实材料。④文献研究法——查阅、研究、分析有关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以丰富本课题研究的内涵。

⑤个案研究法:对少数人或个别人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⑥案例研究法:是研究者以科学的态度,从掌握的文献资料中摄取信息、材料,帮助了解事实真相,并发现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方法。六 课题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15年4月30日——15年10月30日)

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对小组成员任务职责进行分工(成员有宋卫华、程四伟、李杏梅、王朋、李晓兰、陈彦彦。)②选题、收集文献资料

③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计划,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第二阶段:(15年11月——16年4月30日)调查研究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班级进行问答调查,写出调查报告,针对报告中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方案。对研究结果做好记录。

第三阶段:(16年5月——16年5月30日)研究实施阶段:

①收集整理各类研究资料、认真分析总结、作出初步结论做好调查报告。②明确目标,明确课题研究主要参与者的研究方向,细化任务,具体人员分工: ③积极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改进不足,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反思。④动用身边的所有教育资源增强访谈的目的性、研讨的针对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出总结。

⑤收集优秀案例、课例,写出教学心得,交流各自研究成果,共同提高。第四阶段:结题阶段:

1整理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突出重点预测难点、收集各种研究的相关资料 2完成《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课题论文。

3搜集整理各种文献实验资料筛选优秀课堂案例,写出总结报告。

4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比,做出课题研究结论。

七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理论类成果

(1)研究报告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总结,论文 2.实践类成果

(1)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显著提高

(2)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课题组的教师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八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主持人:宋卫华 全面负责课题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程四伟 李杏梅 : 整理国内外教研动态资源,整理归类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可行的实施方案。

王朋 李晓兰 负责对课题所需素材的收集及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实践工作

陈彦彦: 负责研究经费,督促工作进展,定期召开研究交流研讨会。

九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课题负责人宋卫华,39岁,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所撰写的论文《浅谈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曾在《中学生数理化》上刊登发表;多次获得县级课改优质课;曾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曾多次在教学交流会上做经验交流,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钻研业务、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班级学生学习优异、能力较强,多次比赛中有较高的成绩。该教师属于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课题组成员程四伟,40岁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多次获得县级课改优质课,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曾多次在教学交流会上做经验交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课题组其他成员都是教学一线教师,都是县市级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方面都有足够的经验,他们积极学习研讨有关课题方面的理论,查阅资料,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思想意识新,业务素质过硬,有较高的科研工作热情,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学校四年来发展迅速,有专用经费用于教师的业务培训,有集体备课。有老带新的教学活动,这些都为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力量保证。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分别调研了学校的各个年级的学生,完成了对课题可行性的论证与分析。我们还对校内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听课调研,这些对课题的实施都是非常有利的。十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情境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效教学方法》 江苏教育 《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 教育科学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教育科学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教育科学 《学与教的心里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基础知识优化设计》 杨三成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2015.3.3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控工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2015.3.3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老师们:我校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经xx县教研室所批准的县级立项课题,经过xx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冠山联校前社学校 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校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经平定县教研室所批准的县级立项课题,经过冠山联校......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湖南省龙山县里耶民族中学 石维亚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

    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调研报告

    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学院环艺091陈微微*** 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有效需求却并未明显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

    中职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中职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伴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持续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退伍和转业军人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再就业等多峰叠加局面同时存......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开题报告提纲 3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关于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

    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论,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实际的需要。本研究假设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