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清河区政府工作报告
淮安市清河区七届 人大三次会议文件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10日在淮安市清河区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王海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清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也是清河近年来面临形势最紧、困难最多、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实干,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成功创成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成为全国首批、苏北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获得了“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 位”、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达标示范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科技强警示范区”等称号,顺利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省“土地执法模范区”、省“双拥模范区”、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等考核验收,形成了又一批“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的工作亮点;成功举办了“中国淮安白鹭湖首届国际婚庆旅游文化节”,极大地提升了清河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白鹭湖山庄圆满完成了习近平副主席、张德江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待任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25个衡量指标中有23个已达到或超过目标值;“十一五”规划12项主要指标中已有10项提前完成。“为民办十件实事” 全部完成。
——过去的一年,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复苏机遇,千方百计保增长促发展,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3亿元,人均GDP5.02万元,分别增长19.8%、18%;财政收入14.0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8亿元,分别增长40.3%、33.5%;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38.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8亿元,增长19.9%。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招商选资,全年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际到位资金28.5亿元,完成市目标的190%;实际利用外资5792万美元,完成市目标的120.6%。强攻有效投入,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沃尔玛、国美电器、华润苏果等一批商贸项目建成营业,中央新亚国际购物广场、淮安万达广场、淮海第一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乐购、乐宾百货、王子海鲜等一批知 名品牌项目成功签约。狠抓项目服务,大力开展“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机关干部挂钩服务企业等活动,各金融担保机构向我区项目、企业发放贷款突破100亿元大关。区担保公司成为全市首家注册资金达亿元的县区国有担保公司。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年实现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值、入库税收分别达 99.8亿元、35.8亿元和9.8亿元,分别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86.8%、71.6%和70.4%。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新区商贸物流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清河知名品牌集聚度已跃居苏北五市中心城区第一,商业集聚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成功引进楚天极目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动漫产业基地启动区建成运营,清河区创意产业大厦正在申报省级创意产业园,省级清河科技创业园成功挂牌,引进科技型企业7家。都市工业发展质效明显,全年规模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5.8%、29.5%、27.2%,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四大行业实现销售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的80%,年销售超亿元企业达5户,新增列统企业8户,旺旺食品、百隆色纺、江苏金象、正大清江药业等成为全市行业龙头企业。财政保障能力得到新增强。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街道发展税源经济积极性充分调动,建成6个街道(办事处)资产收益楼,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深入推进,各街道累计组织财税收入4.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9.2 %。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节税收应收尽收。科学理财能力进一步加强,着力 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水平,企业债券发行工作进展顺利,财政资金管理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逐步规范,公务卡顺利推行。紧紧抓住国家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机遇,先后完成了新区基础设施等5个项目的融资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加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区财政落实企业扶持资金1904万元,向上争取扩大内需资金2566万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城市品位提升,深入推进新老城区建设,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区建设扎实推进。以举办婚庆旅游文化节为重要抓手,强力推进新区建设,一座现代化人本新城已具规模,成为淮安特色城市化的新亮点。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占地1900亩的古淮河生态文化景区全面建成,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长荣大剧院、青龙湖国际健身会所、清河生态美食城等一批文化美食项目投入使用。产业特色更加明显,红娘广场、江淮婚俗馆等项目建成使用,婚庆主题公园顺利挂牌,红喜会馆成功落户,婚庆文化产业初现端倪;百富汽车汽配中心建成营业,雨田汽贸城部分交付,浩源汽车博览城加快推进,新区汽车产业带初具雏形。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旺旺食品一二期、顺泰包装印刷、金象减速机一期、元和钢材市场等项目建成投产,百隆色纺、红星国际家居广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等正在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建设成效显著。旧城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全年实施改造地块11个,十排房、怡心园、军营路等地块完成拆迁,奥林大厦、市委党校、九天居布匹市场等地块成功摘牌。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实施拆迁地块18个,完成拆迁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市政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区属范围内巷道养护1000余条,完成绿化面积55万多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成交商品房103.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5.2%,实现税收2.76亿元,增长82.6%。城市综合管理全面加强。积极推行“数字化”城管模式,长效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在全市考评中位居前列。城区景观环境得到有效提升,累计投入580万元对淮海东路、承德北路、北京北路等城市主干道两侧实施景观改造提升。小区物业管理逐步规范,出台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施细则,街道“两站一中心”建设和物管企业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净削减率分别达1.2%、1.5%;节水型城市创建取得成效,9个社区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河道整治成效明显,“河长制”工作机制全面建立;秸秆禁烧措施有力,圆满完成“零焚烧”目标任务。
——过去的一年,我们高度关注民生保障,更大力度优化公共服务,居民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突出公共财政职能,全年民生投入4.72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占财政总支出的65.49%。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5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1086元,居民家用电脑拥有量达61台/百户,同比分别增长17.1%、19%、7%,人均住房面积32.66平方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等全面落实,实现了“同城同待遇”。大力促进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162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104人,其中帮扶“4050”、“双失双下”等困难群体再就业672人。积极支持创业,在全市率先设立50万元专项创业引导资金,全年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99万元,新培育私营企业750户、新增个私注册资金11亿元,扶持创业328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养老工程全面实施,近80%“零保障”家庭至少有一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8.5%、98.5%(职工医保为93%)、96%、90%、90%。积极落实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实施“阳光助残”工程,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基本建成,“白内障无障碍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70岁以上特困老人低保标准上浮15%,“尊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市率先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淮海街道、沈阳路社区等9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了第二批36名优秀大学生到社区任职,组织第三批社区干部赴新加坡学习培训。“温馨e家”、“邻里节”、“趣味运动会”、“读书节”、“志愿者服务储蓄制”等一批特色品牌影响力逐年加大。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了街道、社区干部服务居民群众的意识和水平。
——过去的一年,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才工作扎实推进,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选调紧缺人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引进各类人才180名。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37.34%,建成1个省级、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清河中学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新区开明中学全面启动建设,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 率达100%,区属公办幼儿园全部建成“省优质园”。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15分钟公共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计生工作成绩显著,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三级“世代服务”网络全覆盖。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了“激情广场·再次走进清河新区”大型文艺演出,成功举办了十月红歌会、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第二届运动会暨全民健身月活动,水渡口街道荣获“国家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人武、人防、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学习型城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成市级文明单位80家,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大防控”、“大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健全,6个街道获市“社会治安安全街道”称号。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全年群众上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18.3%、20.1%,信访结案率100%。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市场和餐饮娱乐行业消防安全整治、工业集中区企业安全检查等专项行动有效开展,全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3件、政协委员提案132件,受理区长公开电话63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平台建设,不断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努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成功试点,政府工作流程不断规范。“区市民服务中心—街 道办事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级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出台了《政府行政问责办法》、《政务督查办法》等规章制度,清理规范性文件19件,法治清河综合考评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和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跟踪审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老促会、老科协、老年体协开展工作,物价、区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清河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清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经济发展方面,发展空间不足、体制机制紧束、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破解;在民生改善方面,部分困难群众就业、医疗、居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社会管理方面,部分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某些时段社会治安还不尽人意等。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创新思路,力求尽快解决。
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推动清河经济社会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今年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好于去年。从全球来看,经济触底回升态势十分明显,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服务业转移将进一步加快;从全国来看,中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经济增长的主要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从我市来看,市委市政府将加快推进“五大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以“淮安争第一、江北争前列”的志气,以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清河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
根据区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打造“长三角北部地区商贸名区”定位,坚持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在特色城市化上实现新突破,在产业升级上取得新成效,在旧城改造上呈现新局面,在民生改善上迈上新水平,加快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领先苏北、跨越苏 中、融入苏南,努力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确保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按照全面小康指标、“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区委“好于去年、好于周边、好于省内同类主城区”的要求,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为:一要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入。全力推进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入,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年内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亿元,人均GDP5.9万元,分别增长17.9%、17.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30.4%;完成财政收入18亿元,增长28.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32.2%。二要更大力度打造城市特色。继续聚焦“一城两区两带”建设,不断提升新区建设品位和老城区改造水平,进一步优化清河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南船北马、商贸名区、美食天堂、婚庆之都、生态新城、和谐家园”六大城市新名片。年内城市化水平要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1.5%。三要更大力度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都市工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年内确保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万元GDP能耗完成市下达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净削减率均达1%。四要更大力度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积极扩大就业,促进创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0元,增长15.5%,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达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要切实加强对全面小康社会 建设进程的统计监测和考核,在全市率先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百姓认可的小康社会!
今年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重抓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商贸名区。坚持以项目为纲,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抓手,努力为商贸名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进一步转变招商思路,强力主攻“高、大、名、外”项目,确保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不少于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6500万美元。要精心编制招商项目,围绕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存量资产三大主题,结合“一城两区两带”功能定位,切实做好项目的研究、策划和包装工作,坚持缺什么招什么。要优选招商对象,坚持“面向知名企业、面向上市企业、面向台资企业”,锁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努力提高招商选资实效。要定向定位跟踪,主攻长三角、珠三角、港台等民资、外资及服务业密集区,通过举办服务业招商说明会、台资专题招商会、外资招商百日竞赛等活动,不断扩大“知河圈、来河圈、建河圈”,努力引进更多有助于提升清河产业层次的优质项目。二要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继续坚持领导领办、部门包办、定期会办、特事特办工作机制,继续实施督查推动、观摩推动、节点推动、竞赛推动、会战推动等行政推动措施,确保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0个。狠抓大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达效率,全力推进总投资超60亿元的融侨商住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的万达广场、雨润广场等重特大商业商务项目的实施,确保中央新亚国际购物广场、万达购物广场、第 一城主题商场年内建成营业,确保雨润大厦、力宝大厦等年内开工建设,亿力未来城一期、水韵天成一期、茂华国际汇一期年内建成交付。严格落实“一岗三责”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按序时推进、各环节税收应收尽收、项目建设安全稳定。三要进一步加大项目保障力度。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财源、抓就业的理念,努力为全区项目建设提供融资、用工等服务。积极构建银政企全面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区属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全力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切实提高区属国有资产运营水平,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做好政府融资和企业债券发行工作。执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努力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强力推进“土地执法模范区”创建,积极争取新增省土地“点供”指标,确保满足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二、重抓新区建设,全力培育城市特色。围绕“生态新城、休闲之都、科技园区”定位和“五年基本建成”目标,加速推进新区建设,努力引领淮安特色城市化发展。一要加快推进东西片区开发融合。继续完善“九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旺旺路、珠海东路、景秀路、宁连路地下通道等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讯、银行、超市、农贸市场、公交站点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确保新区开明中学9月份正式开学,市一院新区分院上半年投入使用,康复托老中心下半年正式动工,加快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进一步完善西片区控制性详规,加快实施古淮河生态文化景区西延工程,确保上半年全面完成西片区拆迁工作,安置房一期、老年公寓及体检中心、中国城市化史馆、古淮河广场等项目按序时推进。二要扎实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新区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发展,不断做优做强新区产业体系,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新区建设四周年、第二届国际婚庆旅游文化节等重要节点,推动旺旺食品二期、百隆色纺一期、新型漏电保护器等上半年全面建成投产,旺旺食品三期、百隆色纺二期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淮安国际汽车博览城建设,积极引进宝马、奔驰等一流品牌汽车4S店和汽车配套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红星国际家居广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等项目建设,确保淮安开元国际大酒店年底前主体完工。加快房产开发,确保黄河人家、淮河家园年内全部竣工交付,滨河家园、今创花园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丰球白鹭湖二期、长岛美墅加快建设。三要加快培育新区城市特色。围绕打造“水新区、绿新区、夜新区、景新区”目标,大力实施新区水系改造工程,充分依托古淮河、白鹭湖、青龙湖、清涟湖等水资源优势,加强生态建设,确保新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全力做优做精绿水生态特色。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对新区范围内主要建筑轮廓线、连接新区主通道两侧实行亮化,进一步扩大长荣大剧院、白鹭湖山庄、清河生态美食城、青龙湖国际健身会所、清淮农家乐影响力,着力培育新区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全力打造“24小时活力新区”。大力实施“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计划,围绕创建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省生态工业园区目标,进一步做精婚庆主题公园,充分发挥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中国城市化史馆、西游记游戏博览馆等功能效应,努力打造精品旅游休闲胜地。
三、重抓旧城改造,全力提升城市品位。围绕打造“苏北重 13 要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目标定位,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一要全面提升改造水平。要结合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商业商务中心的形成,加快城市功能的完善,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大家规划、名家设计、富家开发,加强对旧城改造地块的整体规划和单体设计,切实做到“合则和谐美,分则个性秀”。积极邀请实力强、资质高、经验足的开发商前来考察洽谈,最大限度地凸显旧城改造地块商业价值,努力通过旧城改造改出一片新城区,改出一片新业态,改出一片新景观。二要突出改造重点。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抓紧编制旧城改造工作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辖区范围内的旧城改造任务。今年要全力推进北京北路沿线、西安路沿线、健康东路沿线、里运河沿线和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四线两区”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确保列入今年改造任务的人民剧场、在水一方等8个地块一季度完成挂牌上市,年内完成拆迁任务。三要着力破解拆迁难题。积极深化旧城改造和拆迁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街道和挂钩部门参与旧城改造和拆迁工作的积极性。年内全面完成市委党校、奥林大厦、九天居布匹市场、富强种子市场、防疫站等36个地块、91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进一步改进拆迁方法,坚持惠民拆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努力通过拆迁进一步增加群众的财富,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决不让老百姓的利益在拆迁中受损,决不让老百姓的资产在拆迁中缩水。
四、重抓产业升级,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产业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做到“黄金地段出黄金”。一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放大婚庆旅游文化节节庆效应,加快推进婚庆主题公园、白鹭湖婚庆大街、红喜会馆等建设,积极引进重庆金夫人等知名婚庆品牌,促进婚庆服务机构集聚,引导婚庆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把婚庆产业文章做足、做好、做出效益。抓住江苏建设文化强省、全市推进“繁荣大文化”建设机遇,充分发挥“省级文化产业园”金字招牌作用,积极筹办中国淮安西游记动漫游戏论坛,加快推进动漫科技产业基地、西游记游戏博览馆建设。抓紧研究出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确保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年内每个街道都要规划建设1个文化创意产业社区。促进中鑫创意产业大厦、清河创业园等一批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区高效运作,努力把清河打造成“创意之区”。二要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成立楼宇(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发展楼宇经济的研究,实行“一楼一档”,出台扶持政策,强化工作考核。大力实施“百幢百米高楼建设计划”,加快推进苏宁大厦、雨润大厦、力宝大厦、丰惠大厦等超百米高层建筑建设进度,建成一批代表淮安形象、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新地标。引导扶持中鑫商务广场、九龙商贸广场、曙光国际大厦、金马广场、中天虹桥广场等商业楼宇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积极招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入驻设立地区总部、结算中心、分销中心、研发中心,努力提高现有楼宇入驻率和纳税率,力争年内培育一批年纳税超千万元的特色楼宇。三要 做大做强规模骨干企业。实行“抓大放小”,狠抓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包装印刷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扶持旺旺食品、江苏金象、百隆色纺、清江药业等龙头规模企业做大做强,上半年要力争旺旺食品三期、百隆色纺、金象减速机二期开工建设,积极促进淮阴船用机械整体加入中国北车集团,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几个龙头企业年销售全部超10亿元。按照“人力向骨干企业倾斜、精力向骨干企业聚焦、要素向骨干企业集中”的总体要求,综合运用税收奖励、技改贴息等政策工具,大力扶持企业发展,确保年内销售超亿元企业达6户、超10亿元企业1户。加快中心城区企业“退二进三”步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腾出更多空间。四要全面提升消费水平。加快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新区商贸物流区建设,促进中央新亚、金鹰国际、苏宁电器、华润苏果等商贸企业高效运营,年内建成中央新亚国际购物广场、万达购物广场、浩源汽车博览城,全面提升商贸辐射力和消费引导力。用足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鼓励商家延时经营,不断培育商贸餐饮、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消费热点。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和低保补助标准,严格兑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增强群众消费意愿和能力。
五、重抓民生实事,全力打造幸福清河。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及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力办好惠民十大工程,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确保年内城镇净增就业40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2000人,其中帮扶“4050”等困难群体再就业200人,确保辖区零就 业家庭动态清零。设立创业扶持资金,扶持创业50户,培育创业典型10户,实现创业带动就业500人。二是大力实施全民养老工程。通过采取助保贷款、参保补贴等措施,确保全区所有“零保障”家庭至少有一人参加养老保险。三是大力实施育才兴教工程。继续实行教育优先战略,确保创成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清河中学创成省“四星级”高中。按照高位均衡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上半年要确保白鹭湖学校(茂华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工建设,清河实验学校、清江浦中学(第三中学)要完成改扩建拆迁和规划设计,下半年要实施改造提升。加大对低保特困家庭子女上学资助和助学贷款发放力度,确保不发生因贫失学、辍学现象。四是大力实施医疗惠民工程。积极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年内建成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河区第一人民医院),加快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辖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我区职工医保住院结算纳入市医保系统,实现医疗保障“同城同待遇”。大力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搭建医疗救助医保结算平台。五是大力实施居民安居工程。加快5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努力为拆迁居民和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房源。积极实施共有产权房政策,确保廉租房租赁补贴应保尽保。建立健全街道和社区对物管企业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物管企业和物管人员的培训、监管和考核力度,设立物管基金,开展“星级小区”评比,全力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上水平。六是大力实施全民健康工程。认真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力办好第三届全区运动会暨全民健身月活动,为更多小区配置室外体育健身器材。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建成国家级育龄妇女乳腺诊疗中心和人口文化基地,确保创成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率先通过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验收。七是大力实施尊老敬老工程。更大力度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建成夕阳红老年活动中心,建设虚拟养老服务管理中心。进一步提高80岁以上无离退休金老人生活补贴和百岁老人尊老金标准。八是大力实施助残安养工程。建成省级示范性残疾人托养中心,对部分重度残疾人实行日间照料;为贫困重度一级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每个街道(办事处)购买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公益岗位。九是大力实施市容环境提升工程。对大治路、人民路、中经路、军营路等道路实施景观提升,修建夕阳红文化广场,建设承德北路、淮海西村、黄河南社区等一批游园,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年内完成所有后街背巷改造任务。十是大力实施平安建设工程。继续推进“1+3”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餐饮娱乐、批发市场、建设工程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动社会治安技防全覆盖,在公共区域、公益事业场所、生活小区安装技防设备,全力打造设防城市。积极开展“五小行业”专项整治,确保创成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强化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服务,确保省“社会治安安全区”七连冠。强力推进“五五普法”,确保通过省市考核验收。
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今年是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进之年,我们要通过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围绕“投资高地、成本洼地、创业福地”及和谐清河建设,牢固树立“权利就是责任、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着力提高为民服务、为客商服务的水平。要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理念,想客商之所想,急客商之所急,努力为客商提供101%的服务,确保让客商101%满意。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行为准则,贯彻在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办事成效上。对于教育、卫生、环保等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大事,要不计成本,舍得投入;对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要不嫌麻烦,倾力而为;对于群众反映的急事难事,要特事特办,全力解决。
全力提高服务能力。要积极推进政府创新,在政府机关积极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流程再造,继续实施政府创新工程,做到以创新解难题、促发展、保民生。要提高工作效率,倡导“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透明办、积极变通办”的“五办”作风,对一些涉及经济发展、群众利益的事情,更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实现工作快节奏、办事高效率、服务优质化。对清河来说,协调也是生产力。要强化沟通协调,全力争取上级部门关心支持,努力提升清河的亲和力。锤炼狠抓落实作风。抓落实的能力是基本的执政能力,政府全体公务人员要把抓落实作为一项基本功。要集中精力抓落实,大力推行精文简会,努力把政府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从纷繁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细化目标抓落实,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量化到具体指标、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做到“人人有目标、层层担责任、全员抓落实”。要强化督查抓落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安排,强化行政督查和问责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切实做到工作不落实的不放过、执行不到位的不错过,群众不满意的不让过,确保各项工作、各项任务都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树立诚信廉洁形象。要全力打造“诚信清河”品牌,牢固树立“信用就是投资环境,信用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对社会、群众、客商承诺的事情,说到做到,一诺千金;对言行不
一、言而无信的行为,发现一起、追究一起。要开展“阳光政务”活动,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定期向人大、政协通报情况,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政府各项工作、部门各项活动、公务人员各项行为都能置于监督之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树立“廉洁政府”形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强化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勤劳智慧的清河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展望新的征程,“率先达小康”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创新实干,为把清河建成一个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现代化新城区,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清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清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9年——2013年)
2009年5月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是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及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我区科学发展、超常发展、率先发展提高贡献率,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高举康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牢固树立“大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理念,充分发挥清河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科学谋划,整合资源,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拓展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
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为建设“水市湖城”和文明和谐新清河贡献力量。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整合文化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抓龙头,树品牌,打造亮点,突出特色,全面提升我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重点规划建设中国笔帖博物馆;全面提升我区虎居毛笔、闫庄法帖以及内画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虎居毛笔厂整体搬迁暨增设博物馆项目、康庄农业科技示范园旅游项目和宝云寺旅游项目;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资源开发力度。到2013年,使我区初步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产业布局合理、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配套齐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强区。
二、主要任务
今后5年内,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快速推进中国笔帖博物馆建设
以挖掘提升泰康笔帖文化内涵,展示泰康深厚的文化底蕴,倾力打造“水市湖城”新亮点为目的,按照全市“十馆”、“一志”、“一中心”、“一剧院”总体安排部署,我区将建设中国笔帖博物馆。博物馆内设毛笔文化展厅、法帖文化展厅、民间收藏品展厅、名人字画展示厅四大部分,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力争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笔帖博物馆。2009年完成博物馆总体规划设计,2010年完成博物馆基建工程和文
物史料收集工作。2011年初举办开馆仪式。
2、加快虎居毛笔厂企业改制和整体搬迁工作
企业改制:按照全市文化产业规划要求,对虎居毛笔厂进行资产评估和审计,尽快进行公司制改造,走出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引进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进一步激活产业潜力,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打造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改制工作于2009年底前完成。
厂区整体搬迁:厂选址在虎居村东,占地面积预计50亩,包括生产区域、办公区域和参观旅游区域,将建成集观光、旅游和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现代化企业。该项目建设周期2年,项目建成后年总收入达6600万元,其中毛笔销售收入6000万元,餐饮、宾馆服务业收入600万元。利润实现3060万元,上交税金400万元。投资回收期2—3年。
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1)康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旅游项目
按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为园区所做的十年旅游发展可行性发展规划,使园区向“高科技生态农业基地,北方休闲度假乐园”方向发展。投资3800万元,增设会议接待中心(包括客房、大小会议室、餐厅及配套设施等)、休闲游乐中心(包括垂钓园、游乐园、康乐场等),使园区成为集种植、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国家AA级旅游景区。年参观人数实现15万人,年收入突破1500万元。
(2)宝云寺景区扩建项目
对宝云寺景区进行整体修缮,并扩建三个景区,分别是民俗园、商业中心、采摘园,构成集游览、民俗、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2009年底完成项目整体规划。2013年全面完成景区扩建工程。
4、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程
按照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程的实施要求,在全区中小学校中选取一所重点学校作为试点,开设内画兴趣班,使中小学生了解泰康文化,树立“热爱家乡,建设泰康”的理想信念,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兴趣班等方式,培养动手能力,提供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泰康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内画、剪纸等相关课程,充分利用该院的人才、科技优势,深入挖掘资源,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于2009年10月启动,2010年扩大试点范围,到2011年在全区推开。
三、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清河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协调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作为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和管理工作。各乡镇办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快在全区建立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战线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破解发展难题,形成工作合力。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把政府职能真正由管理文化单位为主转到管理文化市场为主上来,由主办文化转到服务文化上来,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优化整合文化管理资源、市场资源,使有限的文化资源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加快文化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打破所有制、部门、行业之间限制,鼓励、支持和引入国内外专业文化经营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形成各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3、强化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和用足用好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符合我区实际的相应配套政策。通过财政投入、社会筹集等渠道,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的各项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业项目,努力吸引外资进入国家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文化企业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经营性文化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在认
真评估后,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允许作为国有资本投入产业经营。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观念,努力壮大人才队伍。采取招考、高薪聘用、客座兼职等方式,引进文化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代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文化科技创新人才。积极挖掘和培养内部人才,根据我区文化产业特点,通过委托培训、定向培训、进修等多种形式,抓好在岗人员的培训、深造工作,提升我区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技能素质。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解决制约高水平人才引进工作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加强有利于引进人才的硬件设施环境和留住人才的“软”环境建设,切实做到把高水平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要烘托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评选“十大文化产业人才”、“十大文艺人才”等活动,激发文化人才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吸引各类文化产业人才汇集清河,建设清河。
第三篇:清河区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清河区优秀共产党员 推 荐 材 料
张亚芸同志事迹材料
2002年8月—2006年2月,我在长西街道办事处从事共青团工作、办公室工作、兼财务科总账会计工作;2006年2月调入园区管委会,从事文秘、宣传、接待、总账会计工作,4月任综合处副处长。参加工作四年来,在区各级领导关心、帮助、培养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我不仅使自己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从容应对,而且在政治修养、思想品德、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坚持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质
一直以来,我始终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和觉悟来对待,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热情,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会议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系统学习,深入研究,领会实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2005年1月份,我以“先进性教育”学习为契机,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章、党员权利与义务的认识,提高了党性修养;在长西接手总账会计后,我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经常阅读《会计法》、《预算会计》,并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为做好财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我还广泛涉猎经济、科技、法律、外语等方面的知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博求新知,增长才干,多次参加市、区各种竞赛,力求使自己全面发展。
二、严于律己,培养了优良的工作作风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都严格要求自己,深刻牢记党的宗旨,工作中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有条不紊。四年来,我始终以一种勤勉、自强、奋进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怕苦、不怕累,放弃双休日时间,加班加点,对工作兢兢业业。虽然我从事的工作多而杂,但是我对交办的工作能做到分清主次、轻重、缓急,能分步骤、有条理的完成,并能以创新的思维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力求使工作尽善尽美。在长西街道办公室工作期间,我能够为领导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信息,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注重协调综合,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加强信息沟通,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同时,我还认真做好办文、办会、办事各项工作,围绕大局,紧贴办事处实际,积极开展信息宣传工作,更好地为街道各科室及居委会服务,我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街办领导的一致肯定,2004年7月,我被区委授予“清河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时,我通过了洪泽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虽然最后主动放弃了去任职的机会,但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在任街道团委副书记期间,我身体力行,带领街办团员青年开展岗位互学活动,探讨心得,共同进步,进一步调动了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2005年初,我被团区委授予“优秀团干”称号。今年2月份到园区 管委会工作以来,我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克服困难,不怕吃苦,使自己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了管委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任综合处副处长以来,我加强办文、办会、办事管理,在健全制度体系、提高工作时效上下功夫,狠抓决策的督促检查,并注重协调综合,承上启下,联系左右,积极的发挥着参谋助手的作用;同时从后勤保障上最大努力地服务园区各处室,使综合处工作既扎实又不失特色,既突出重点又顾及全面,确保了各处室工作快速高效运行。
三、廉洁自律,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
工作生活中,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事财务工作严把审核关,遵守财经纪律,坚决执行财务制度,从来没有利用工作之便接受与单位有业务往来的单位、个人的宴请、礼物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
四年来,我在各级领导的培养帮助、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思想上更加成熟,政治上更加坚定,但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平时学习不够系统,深度达不到;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今后我将进一步完善自己,在点滴实践中提高自己。
中共淮安市清河区工业新区党工委
2006年6月23日
第四篇:清河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清河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1、清河区位于辽宁省北部,1984年10月建区,区域面积47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6.12平方公里,属铁岭市的涉农远郊区。全区总人口1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5万人。2012年全年城区垃圾总量2.1万吨,日均产生垃圾57吨,城区每天人均产生1.6公斤垃圾。
2、目前,我区正在使用的一处垃圾处理场位于永安寺北、明渠南,水利局渔场与电力局变电所之间,日处理生活垃圾57吨,采取卫生填埋的处理办法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我区生活垃圾的主要填埋场所。该垃圾处理场原系沙场采沙废弃沙坑,占地150亩,沙坑均深15米,1984年开始投入使用,已运行29年,累计处理生活垃圾50余万吨。按照区政府规划,2004年电业局建变电站站用2亩;人防办建设防空房占用5亩;2005年“塞那印象”地产项目占用120亩;一局后勤处(金宝良)占用3亩。2010年初,该垃圾处理场实际使用约面积20亩,已达到完全饱和状态。2012年年底,该垃圾处理场地面以下完全添满,地面以上堆放垃圾约4万吨,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第五篇:清河区半年主任例会汇报材料
半年主任例会汇报材料
(清河区人口计生委肖力)
2010.7.16
各位领导:
根据市人口计生委传真电报精神,并认真对照两个目标责任书的具体内容,现将我区上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常规工作
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6月末,全区总人口为98113人,新出生人口184人,人口出生率为1.88‰,自然增长率为0.52‰,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6.2%,出生人口性别比107。
2、常项工作完成情况
(1)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度。4月7日,我区召开了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会上,区政府副区长杨静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区委副书记银凤燕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全面地总结了2009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0年工作。区政府、区人口计生委与各乡(镇)街、驻区各企业、区直各相关单位分别签订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为完成2010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了干部培训工作任务。6月24日,区人口计生委举办了清河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培训班,全区各级计生干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主要为计生干部讲授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的业务知识,包括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流动人口、药具管理、政务公开、规划统计、科技、信访、协会等内容。
(3)提高了计生宣传工作氛围。上半年,我们集中地开展了三项大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3月3日,我们配合区妇联开展了庆“三八”妇女节宣传活动。二是4月份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讲解宣传活动。三是5月份,在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5月27日,清河区人口计生协会在区中心位臵开展了纪念计生协成立三十周年宣传活动;5月28日联合辽宁清河发电有
1限责任公司在丽景酒店举办了“人口大讲堂”; 6月份,开展了“向祖国报告”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征文作品10件。同时,上半年,全区还订阅各种宣传品1000余份,向省人口信息网报送信息30余条,被国家人口信息网采用6条,被省人口信息网采用14条。
(4)提升了计生优质服务水平。在科技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水平,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宣传普及避孕节育知识,指导育龄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今年,区服务站还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新开展了10多个化验项目,经济效益从原来的每年不足500元,到现在每月平均1000元。二是开展了春季“三情”检测工作。区服务站在3月份对全区的育龄妇女进行了一次以查环、查孕、查病为主的普查工作,保证了全区5个乡(镇)街41个行政村的育龄妇女免费接受到了生殖健康检查。三是规范了病残儿鉴定工作,做到病残儿鉴定及时、程序规范、档案完整,使病残儿信息采集工作和病残儿家庭再生育跟踪调查工作的上报及时率达到100%。四是不断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理念,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三级联创”活动,积极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5)加强了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半年来,我们不断加强计划生育法规制度建设,依法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首先,我们加大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截至目前,共对7户违反生育政策的家庭进行了立案调查,征收社会抚养费36500元,征收率为31%。第二,我们加强了奖励扶助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继续开展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人员的资格审查、确认、上报工作。2010年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有349人,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格的有49人,这些人的存折已于6月份由区农村信用合作社打印完毕,并经核对无误后发到群众手中,待区财政近期筹集完资金后,马上将全部资金打到扶助人的折上。另外,我们还努力做好了信访工作,开通了12356阳光热线,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咨询5件(次)。在接访中,我们能够做到接待诚心、解释耐心、处理公心、服务热心,把可能引发的计划生育上访问题化解
在基层,杜绝在萌芽状态。
(6)做好了流动人口工作。4月份我们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维权服务月”活动,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我们继续扎实地做好计划生育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反馈工作,做到反馈信息及时、准确,信息反馈的及时率和准确率达到了100%。6月份,主管流动人口工作的人员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录入培训班,培训结束后,立即在全区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
(7)做好了规划统计工作。今年,我们继续开展了《辽宁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全员人口个案信息核查工作,并上报市人口计生委。4月份,开展了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录入工作。6月份,制定了《清河区“十二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并上报到市人口计生委。
(8)做好了协会日常工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和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5月27日,清河区计生协会在区中心位臵联合两个街道开展了纪念计生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街区”活动。6月份,开展了“向祖国报告”征文活动,收到征文作品10件。
(9)做好了药具管理工作。上半年,继续开展了计划生育药具“三送”服务活动,即送给育龄群众一份生殖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一盒避孕套、一张连心卡,“三送”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继续规范了药具管理工作,对各乡(镇)街基层药具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了考试,合格后颁发了上岗证。同时我们将全区所有的63个药具免费发放点公布在清河区政府网站上,增强了药具工作的透明度。
(10)做好了扶贫帮困工作。春节前夕,我们开展了走访慰问了全区的贫困母亲家庭、贫困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家庭48户,共送去慰问品及慰问金10000余元。
二、上半年特色工作
按照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并结合清河区实际,今年在特色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开展了一次集中调研活动,活动时间
定在了4月份。活动期间,委内专门召开了集中调研工作会议,对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全体计划生育工作者都要深入到各自工作岗位的第一线,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并认真撰写好调研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期间共为全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30余件次,收到各种理论文章和调研信息50余篇,经筛选上报市以上工作信息及理论文章15篇,被国家人口信息网采用2篇,被省人口信息网采用3篇。
三、上半年重点工作
1、综合改革工作情况
(1)进展情况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区委、区政府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到了全区社会事业重点工作之中,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区直相关部门对计划生育工作要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全区每年都召开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并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全区目标责任考核之中,作为“一票否决”指标。各乡(镇)街党委和政府也都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目标管理职责,强化了综合治理人口的工作机制。
二是突出利益导向,建立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体系。将人口计生优惠政策纳入全区民生工程,积极落实各项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以直通车形式百分百发放;退休职工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元增加至每人每月10元;奖扶特扶金按要求比例积极筹措,按时发放;城镇下岗职工独生子女保健费正在筹集之中;贫困母亲、贫困女孩家庭每年得到一定金额的补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每年都得到走访慰问。
三是基本实现了优质服务全覆盖。全面开展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加强了区级计划生育服务站优生咨询室和优生咨询服务能力建设,规范了对病残儿童鉴定管理工作,确保病残儿童医学鉴定程序规范,档案完整。完善了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标准化,药具工作规范化,药具服务人性化,药具发放渠道多元化,药具管理信息化机制,在药具发放上实行普及发放与个性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四是强化综合治理,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1)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全国流动人口“一盘棋”的工作要求,对流动人口实行与常住人口同等管理服务,推行“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务”的工作模式,完善“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2)依法打击“两非”行为。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查处非法销售和使用流引产药品的行为,严肃查处“两非”行为,集中开展计划生育药品市场整治活动,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维护了群众利益。
(2)下步打算
我们将在近几年来综合改革的基础上,以这次会议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全力做好下一步的综合改革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继续在全区各级领导层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宣传新时期法律法规,宣传党和政府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心和信心,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学习和借鉴先进县(市)区及外地区改革经验,推动全区综合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抢抓机遇,加大综合改革实施力度。要对我区前一时期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向领导汇报,适时召开全区综合改革汇报会。加大督促、检查、指导力度,推动全区整体工作顺利进展。
三是抓难点、重点,整体推进。今后要把村民自治、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改革做为综合改革的工作重点,调查研究改革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确保年内综合改革目标如期实现,取得成效。
2、区、乡计划生育机构人员、编制、工资落实情况
(1)区级情况。区人口计生委是隶属于区政府的职能工作部门,下属5个股(站)室:办公室、业务股、服务站、宣传站、药具站。现有工作人员27名,其中委机关工作人员14名,“三站”工作人员13名,委机关及“三站”全体工作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到区财政开支。另外,我区的计生协会已于2008年纳入到了群团序列,两名工作人员也于2008年参照公务员进行了管理,并享受了相关待遇。
乡(镇)街情况。全区的5个乡(镇)街都设有独立的计划生育办公室,3个乡、镇都有3名以上工作人员,并有
1名行政编制人员和1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1名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人员。2个街道办事处都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他们的行政编制正在落实中。5个乡(镇)街所有人员的工资都列入到了本级财政预算,全年工资都能兑现。
上半年,我区的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城镇下岗职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还有一定难度;二是创新工作还需加强。这些缺点和不足我们将在下半年努力加以改正。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将主要按照“两个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总体要求,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缺补漏,狠抓工作重点,实行分类指导,扎实做好“六个”落实。
1、做好责任目标的落实。要围绕年初与市政府、市人口计生委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逐项进行对照检查,找准问题的症结,要明确责任,建立新的工作举措,采取有力的工作办法,确保责任目标的顺利完成。
2、做好创优工作的落实。要继续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开展好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的系列活动。不断加强技术服务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积极争创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区。
3、做好保障投入的落实。要按照市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投入和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各项免费技术服务、各项经常性工作的经费落实。
4、做好基础工作的落实。一抓统计台帐的规范管理;二抓生育登记和审批的准确率;三抓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四抓药具“五化”建设达标工作;五抓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六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