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
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
武汉市江夏区法泗小学
蒋权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生活的引路人。只有爱孩子的老师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教育好孩子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责任。为了更加了解孩子,更加公平看待孩子,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更好的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同英语教师张爱珍一起对我班学生进行了全面家访。一路走来,在与家长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中,是我更多的了解了学生,读懂了学生。知道每一个学生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是家访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拉近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也亲近了师生关系,下面是我家访中两点颇深的感受。
一、家长的热情,让我“家访”的脚步更坚实。
访期中,我们每到一个家庭,都深受家长的热情接待。有的家长听说老师来访,特别高兴,还特意在家等候,真让人欣慰。在与家长的亲切交谈中,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每个学生,在谈到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与家长达成了共识。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班有一名男生,叫程鹏,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孩子也很机灵,我也非常喜欢和看重他。但是在我与英语老师、语文老师交流情况时得知他这两科都不怎样,且学习劲头不足。又是上课爱开小差,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听到这些我也找他谈过几次,但没什么效果,于是我邀约了英语老师一同去了他家。一进门。我心中便感到惊讶!这是一个十分贫寒的家庭。房子破旧,但家里收拾的十分干净,他的爷爷奶奶接待了我们,在我们说明来意后,爷爷给我们讲诉了一段辛酸的往事。原来在程鹏只有2岁那年,父亲得了癌症,为治病,弄得家贫如洗,但未能挽救他父亲的生命。父亲去世后,母亲承受不了家庭重负,改嫁他乡。丢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双亲„„说到这里老人流下了眼泪,由于他从小跟随爷爷奶奶,有没有父母的疼爱,有的只有于一年内的溺爱,让孩子养成了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在谈到孩子的学习时,二老显得更无耐,眼角含着泪水对我们说:“老师啊。这个孩子就全靠你们了。在家他多我们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拜托你们多关心关心他,让他好好学习,他可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啊!”在交谈中老人几次哽咽。了解来这一情况后,回到学校第二天我百年找到程鹏,这次谈话我们师生二人都哭了,他扑在我怀里说:“老师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好好孝敬爷爷奶奶。好好回报社会”我也对他说:“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以后有什么困难,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放心吧,好好学习,爷爷奶奶期盼着你。通过心灵的沟通,和后来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得到震撼。
家访让我了解了学生,更了解学生的家庭,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魏泽鑫的,矮矮的个子,沉默寡言,说话声音很小,课堂上从来没有举手发言,很是胆怯,几个字连本子的格子都装不下。找他谈谈,他总是沉默不语,只是点头。带着这些事去了他家家访,原来,他父母在闹离婚,他一直跟着父亲,父亲是个手司机,成天在爷爷奶奶那里住宿。生活毫无规律,特别是又是父亲晚上出门,只留他一人在家寂寞与孤独。让他成为一个寡言少语的孩子,在我与爷爷奶奶的交谈中,他一个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的哭。见到此景,作为他的老师,我有无尽的悔恨。为什么平时没多关心他?他如此小的他尝到这个年龄不该受到的痛苦?这一次家访。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得到了震撼,父母感情的好坏对一个还得来说是多么重要,大人的事对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回来的路上,我一直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多给一点关爱,引导他走出自我。让班上同学多与他交朋友。经常找他交流。了解最近家里发生的情况。后来这个孩子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字写好了。在泥塑兴趣小组表现很好。在参加市级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总之,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匪浅,反手多多。每家家访后都有学生更加喜欢我,接近我,家访让我走进了学生心里。家访让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更加方法,家访拉近了我与家庭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今后我将会在家访这条路上走得更勤、更远、更深。
第二篇:让音乐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让音乐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摘要:在新课程发展的今天,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时下的主题。音乐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职责所在。虽说在小学、初中阶段,目前许多学校未有很大的重视,但我们应该先行动起来。我作为一位一线的在职教师深感责任的重大。
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音乐课没有得到师生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我们乡村中学胡老师来说,上到校长,下到学生都认为音乐课是休息课,是简单的唱几首歌而已。如何建构有效音乐课,让音乐课成为学生重视、乐学的课,领导重视的课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念,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合理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老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而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是:以人为本,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然而当前的音乐教材却比较单一。学生、环境、地域文化、教学条件、学习基础等却是多元的,这单一的教材肯定不能满足多元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成功音乐课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1.选择教材自由。我们应走出“用教材教”的误区,教材其实只是我们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资料、工具,学习教材只是为了使学生达到一定的音乐修养服务的。所以我们应该“为学而用教材”,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而定。给学生选择教材的机会,让他们学习自己喜欢的音乐。
2. 整合教材合理。教师整合教材要改变过于注重音乐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整合教材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材进行删、增、调。“删”就是删掉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或者问题。“增”就是增加鲜活、优质的教学资源。生活永远是教学资源最丰富的源泉,尤其是当前乐坛,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音乐艺术层出不穷,虽然鱼龙混杂,但不乏优秀作品。如果教师能精选优秀的音乐作品,把流行音乐与传统的古典、民族的音乐有机整合起来,就能把严肃的音乐艺术与生活无缝链接,让音乐艺术焕发出真正的活力。同时,现在许多流行音乐中也加入了古典和民族音乐的元素,通过流行音乐这个桥梁,就能让学生加深对古典、民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这不但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调”就是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重组和优化教材。
3. 使用教材灵活。在每个学期的学习阶段,学校总会出现一些除教本以外的学习内容,如何合理的安排两者间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灵机地使用教材。首先要从学习价值的角度来看是否值得纳入教学内容,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节奏感、歌唱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再次,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往往学习活动很多的时候,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爱好来选择,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往往就学得事半功倍,效果非常好。既有利于学校开展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
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此,教师应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音、图画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1. 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的兴趣。语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它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枯燥的语言会让人了无生气,生动的语言却可以让人兴奋自如。在音乐教学中,身为老师的我们在语言方面就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激情。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通过语言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思维、好奇之心,使他们在好奇之中,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中。
2. 利用优美的图画激发兴趣。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的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3. 通过激情的表演激发兴趣。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而就是同学们自己。这样,孩子们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很自然的结果。
4. 借助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电化教学设备(如录音机、投影机、VCD机、教学课件等作为创设音乐情境教学媒体)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感官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运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及大屏幕投影,可以营造出声画并茂的情境,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转变的立足点在课堂,因此,建构灵动鲜活课堂是达成有效的成功的音乐课堂的重点。如何建构灵动鲜活课堂?
1. 创设民主氛围,凸显师生互动。教师都努力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宽松的多向交流氛围,使学生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不怕失败,能够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探索与思考。我们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将情感投入贯穿教学活动始终,举手投足都要带有亲和力,要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目光投视作为情感沟通的媒介,送给一时不能回答或答错问题的学生以信任、鼓励的目光,送给不敢发言的学生以关心、期待的目光,送给正确回答问题并有创意的学生以佩服、赞许的目光„„以次给学生亲切、温暖感,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 尊重学生体验,张扬学生个性。特别是在音乐欣赏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方式的统一、答案的统一甚至唯一,要允许答案的多元化,鼓励和引导学生勇敢地说“不”——不同意老师的理解,不同意课本的解释,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
密山市第三中学 张万臣
调入三中已经三年有余,担任班主任工作也两年有余了,在这两年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感觉到了艰辛。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防止误入歧途。作为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其意义不可轻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来谈一谈我是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的。
1、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班主任只有尊重和爱护“潜能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聪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其聪明表现不尽相同。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在历史研究方面是个天才,但在数学学习上却差点儿为此上不了大学。“潜能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去发现、去捕促“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适时地给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使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一般都是因为长期的学习习惯不好、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而引起的,所以不能指望
一、两次谈心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反复,深入调查和了解反复的原因,不急噪、不嫌弃,要坚持不懈地作工作,并争取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配合上述工作,考试的试题难度要适中,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成功感。对于考试受挫的学生,要及时地帮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2、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所以,教师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心理倾向来说,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写作……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在这一方面,我主要作了以下一些工作:(1)创造条件,给学生多一片发展的空间。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上课时可让他上台作实验;喜欢思考的学生,可在课外多提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让他们经历失败的磨练和成功的喜悦……(2)精心培育,让学生多一份创造。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抓早、抓细、抓实,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鼓励早日见识历年考题,鼓励自学选修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学期,我们班的学生在校级举行的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如韩伟霞同学特别喜欢体育运动,我就一方面鼓励她参加比赛,另一方面,要求她安排好时间,不要影响学习。
3.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如有一个女同学。该生由于从小跟随祖父母生活,祖父母较宠她,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时作得不好。开始,我和她谈话,她认为我不喜欢她,有意给她难堪,根本不接受,以至于学习成绩大副下降。期末写自我鉴定(装档案)把自己写得很不好。我找到她说:"这份鉴定要装档案,应尽量写优点,如果你要写检查的话,就要深刻一点,好好写一份交给我。“从此以后,学习的兴趣很浓,担任卫生委员对班上的工作非常热心。”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今天——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四篇:走进你的家里,走进你的心里(家访案例)
走进你的家里,走进你的心里
天等县龙茗镇乔皮小学——黄光慧
为促进家校教育融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办好教育的大格局,宣传国家教育惠民政策,推进教育扶贫和精准扶贫工作,倡导良好的家风家教,努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根据天等县“千名教师进村屯访万户”活动实施方案通知精神,1月24日
我校开展千名教师进村屯访万户活动。
今天我要走访的是特殊学生赵茹同学家。清早起床,东方出现霞光,看来今天又是好天气,心中便觉爽朗。一路坐车颠簸,终于来到了赵茹家所在的村里。看到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走进赵茹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平房,可能是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走进屋里,房间里收拾得十分整洁,墙角边放一张简单的床铺,只有粉刷的墙壁,地下铺着泥砖,很干净,但是却很潮湿。说明来意之后,赵茹外婆热情的搬来椅子,又是倒茶,十分热情。赵茹的父亲因犯罪入狱,母亲已经改嫁,赵茹一直随外婆住,目光停留在赵茹外婆眉宇之间的皱纹上,岁月划过她的额头,却使她面对困难更加坚强,透着母性的坚毅与伟大。在和她的交谈中,我首先介绍宣传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同时,我也了解到,赵茹在家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家里的家务一直都是她自己来做。看出来她对我们的来访非常高兴,显示感谢我们的到来,然后又介绍其家里的情况,由于家里经济十分困难。说到这里,我发现她的眼里充满伤感神色,我们听了也暗自感叹,同样学生,许多学生却不像赵茹一样懂事和勤奋。他们沉迷于网络,甚至挥霍无度,他们身穿名牌,用着高档的手机,却从来没想过父母为了挣够学费需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跟他们比起来,赵茹甚至没有像样的衣服,但她仍旧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奋斗,勤奋刻苦地创造了优异的成绩。在这一刻,我释然了,更被她外婆眼中的坚忍所感动,也一时间明白了为何赵茹会有着那样坚定执着的眼神。与赵茹的外婆交谈甚久,她一再感谢学校对于赵茹的帮助,此次家访也让她感受到了学校带来的温暖和关怀。赵茹一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看到这里,我心里也有既辛酸又动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受到学校和政府的补助,自己心里也是感慨万千,心里也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我鼓励赵茹不要因为贫困而沮丧,并告诫她要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真正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赵茹抹掉脸上的泪水,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来报答自己的父母和学校,看到她脸上坚毅的表情,我的心里也是一阵欣慰。这次家访,给我触动很大。我早就知道我们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但万万没有想到竟是如此的不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极为重要,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这是一门科学,而家访是主要途径之一。这次家访让我认识到:传统的家访仍是教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最好形式之一。虽然,现代通信工具 已很发达,与家长沟通 也很方便,而且不会受到 时间、空间、人员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家访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史,家长的素质、教育观等。特别是我们这里,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所以教师要想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就有了一定难度。而走进学生家门也并不是特别的难,只要你能平等对待家长,不因出身、地位、学历等歧视家长,而是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再掌握一点沟通的方式和方法,相信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会欢迎我们的。通过家访,我们真实地了解了学生及其家庭存在的困难,感受到了他们的疾苦,也听到了他们的建议。今天的家访让我收获很多,感受也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来的路上,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更加关心、爱护我的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学业,在学校里学到更多更有益的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这次家访是成功的。从家长热情的接待和迫切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从同学返校良好表现我感受到了这一点,从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教师的工作是琐碎而平凡的,但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却时时拷问着为人师者的灵魂。带着爱心、信心、耐心走近学生,心灵的对话,让学生心里充满了阳光,给学生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也许我们的一次微不足道的行动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真诚的沟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家访让我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自豪,更有一种幸福之感。
第五篇:我的家访 走进学生的家,走进学生的心
走进学生的家,走进学生的心
长安中心小学 孙晶
家访记录一
时间:2012年1月18日 地点:学生张海颖家
家访目的:该学生很难和其他同学相处,经常为一点小事和别人吵架不懂得谦让关心别人。作为教师的我私下问其原因。该学生总是找各种理由。把责任推加到别人身上,于是我决定家访,找出究竟是什么原因。
家访主要对话:先电话联系家长,约好时间。到家中后,和家长聊了很长时间。我说明了家访的主要目的,家长也有同感,说孩子从小不在自己身边长大,总是在姥姥家住,有时候在奶奶家,老人们都很宠爱她,长此以往,养成了娇生惯养、自私自利的坏习惯。
家访体会:想起教育的特点,教育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学生毕竟是学生,虽然家庭有一定的原因,但作为老师要承担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多培养孩子责任感,慢慢为别人着想,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也会得到快乐。
家访记录二
时间2012年2月5号
地点:学生柳明阳家
家访目的:该学生这个学期行为反常,经常和同学打架,成绩也一落千丈,对他来说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带着要问个为什么,我来到了他家。
家访情况:来到他家,家里只有姥姥在,父亲还在外面打工。听姥姥说,在家很听话,能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活计,能给姥姥做饭做菜。家里经济条件很紧张,母亲又去世,父亲不想苦了孩子,就省吃俭用平时给孩子很多零花钱,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在学校里,孩子心理有点想法,自觉性差,所以学习上稍不如意就想破罐子破摔。
感想:教师只有走进学生内心,和学生成为朋友,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真正的想法。看来,教师要培养和改变这个学生也是要花心思的。我想,应该从爱来入手,一点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补偿他缺失的母爱,给他一个良好的思想引导。还要对他的父亲进行教育,要他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
家访记录三 2012.2.7 人物:季红杰父亲 谈话内容: 师: 季红杰这学期有一定的进步.课堂上守纪律了,也能认真听讲了,特别是课堂上能开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但他现在最让老师着急的是不爱写作业,速度慢,边写边玩,书写不规范,正确率也不高,课堂作业要在老师多次的督促下才能完成,而回家作业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尤其是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容乐观.其父:季红杰这孩子自觉性差,我们是知道的,在家作业常常是一边做一边看电视,一定要我们家长坐在他的身边,他才能把作业做完,说实话,我和他的妈妈有时候做生意不在家,而奶奶又管不住他,确实,有的时候他的回家作业没有写,以后我和他妈妈尽量督促他完成家庭作业,关于阅读方面我们会尽力的.师:我也知道你们家长也有难处,但是教育好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季红杰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关键是他学习自觉性较差,因此提高他的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态度,让他能自主地去学习是关键.你们有时间要多和他交流,从你们的经历谈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你们也要发现他的闪光点,比如只要一发现他放学回家后就写作业,或有一些字写得有进步,要立即给予多形式的鼓励和表扬,我相信,只要一步步抓紧,抓实,他会有很大的进步的.其父:老师你刚才讲的确实很对,我们一定会积极配合和督促,我也希望老师在学校能给季红杰多多教导。
师:对于季红杰我们老师会多给予特殊关心的,这一点你们家长可以放心,我也希望你们家长要多与我们老师联系,我相信,季红杰会有很大进步的!其父:谢谢,我们共同努力!
„„
看着上面自己的亲笔家访记录,我的心里充满着无限激动和感慨。一页一页的翻动着,我的思绪不禁又随着笔记回到了家访的具体情境之中。
每年都家访,可是今年我是第一次到迟福恩的家。冬日的早晨,嘎巴嘎巴的冷。早晨摩托车不好打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丈夫的帮助下终于启动了。早知道他家在偏远的大山里,心里已做好了艰难跋涉的准备。一路走,一路打听,山路十八弯,石子路上斑斑驳驳还有上场雪没化掉又冻层冰的痕迹,一不小心,车轮压上,跐溜跐溜的滑,险些摔倒,心里胆嘘嘘的,紧张得不行。这对于我这个初级摩托车手来说,先前的心理准备早已打破了防线。我也情不自禁的想起,迟福恩的爸爸每到周五没有车接的时候自己骑车来校接孩子,多远啊!而孩子呢,据说,每次上学时要走到校车停站处要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早晨又要起的多早啊!带着感慨,到了一个山回路转处,有几座房子依山而建,觉得差不多就在这里,车子停靠路边,下来打听,哦,不是,说,还远着呢。一位大娘说,姑娘,走吧,一直走到这山那头。哦,我点点头,谢了大娘,继续赶。终于到了。房子是新盖的,但是院落没有收拾好,能看出大房子还算气派,只是在大山里没有了城镇边上的那般规整。菜园子很大,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里面有两个蔬菜大棚。在寒冷的冬天里,透过塑料篷布望去,里面的蔬菜却仍是油绿油绿的,好一派春的气息,也能看得出孩子父母的勤劳能干。由于事先打了电话,狗一叫,父母便相继热情地迎了出来。孩子则羞涩的站在门口,不知说什么好。父母赶紧说他,快,叫老师屋里坐。我简单问了下孩子的作业情况,因为那时候已经放了很长时间假了。因为他学习吃力,我给他留了和其他学生不一样的作业,都是些基础性的知识。家长赶紧叫孩子拿作业给我看看,我看了,比起其他淘气的孩子,他做的还算是认真和工整,只是作业本子上有很多错题。我首先夸了夸他做作业的认真情况,表扬他语文作业字写得工整,数学作业数字清楚,而且没有贪玩,做了很多呢,作为老师没有想到他这样出色,告诉他,老师心里真的很感动。接着,我给指出了一道错题,一步一步启发他思考,教给他思考方法,他随着我的指点,一点点明确了解题思路,口述出了解题步骤。他,就是脑子慢些,其实学习品质还是可以的,关键是总努力,学习不是进步很明显,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给他自信,要他不放弃。我知道,到这个年龄段,很多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其他原因等就产生自卑等心理,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我相信,我的一番鼓励在这个假期里一定会给他增加不少自信。最后,我又和家长沟通了教育方法,针对迟福恩同学的性格和学习状况进行了交流,融洽的气氛让我感受到电话沟通所不能及的良好效果。
走出了迟福恩家,再回头望望那个小山沟,山路绵延向远方,透过送别的目光,我看到了希望绵延的方向。
这只是到一个同学家里家访的情景,班里很多同学,每到一家,就有一份感动,一份收获。有的是家庭条件好的,但孩子不知努力学习;有的是家庭条件不好,但孩子很努力。家访后,我更加知道了自己今后该怎样做了,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工作。我深刻认识到,虽然现在通讯手段这么发达,电话家访、短信沟通、QQ交流、博客留言已成为家访的辅助手段。但我认为传统式的家访还是不可丢掉的,这样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从而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友情与工作关系,使家长从心底萌发出一种“自己人”的感觉,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也在学生心目中埋下一颗真诚的种子,使他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甚至视老师同父母,彻底扔掉师生之间的那种心理距离感,使他不再反感教师的正面引导,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通过家访,我也亲身感受到这样做缩短了我与学生、家长的距离,相信一定会对我今后的工作有所推动和帮助。所以,我希望广大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家,走进学生的心。合上家访记录本,我的心无形中充满了一份庄严————我深感教育事业的魅力与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