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桃 丰 李 硕 培 育 果
桃 丰 李 硕 培 育 果
引
通 达 生 自 修
彭文生同志事迹材料
小寺沟镇中学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导
“
彭文生同志自1990年从教以来,一直工作在农村中学的第一线.十六年的青春,十六年的岁月,都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他所钟爱和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在他的履历中留下了一行行攀登的足迹,凝聚着一串串的汗水,亦满载着一串串的喜悦。他从教十六年如一日,让岁月把青春和生命洗涤得更加绚丽。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实践中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曾经先后四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并于1993年记大功一次,德育论文《论望子成龙与恨铁不成钢的衔接》获市级奖励。
彭文生同志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一个学生而言,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而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教育比教学更重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言行和无比纯洁的师爱之心以及辛勤的汗水关爱着、引导者、培育着每一个学生,并于细微之中的点滴小事熏陶着、感染者身边的每一个人,真正的实践着古人“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哲言。毕业之后他一直担负着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他于业余时间通览了《学生心理学》、《德育教程》、《师德修养》等大量的德育书籍,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为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1994年学校将当年纪律最次的初三交给他后,他二话没说担了下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妥当的方法,了解学生,分析学生,通过交往、交流、谈心、家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同时亦用自己的言行熏陶、引导学生。时间不长,学生与教师的抵触心理消除了,学习积极主动了,班风好了、学风浓了,并于95年的中考中物理取得了全县第五的优异成绩,帅红军、张向鹏同学被县一中提前录取。
1995年9月,彭文生同志被任命为水泉中学教导主任,此时的他,没有丝毫的喜悦和懈怠,而是更清醒的想到肩上的担子更重,看的应该更远,作为一个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实、应使更多的教师明确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比教学更重要。他决定带出一只师德高尚,教学过硬,高质高效的教师队伍,于是他积极带领教师学习、探索、钻研、实践,组织教师观摩、研讨,并多次示范,虽付出很多,但也收到了丰厚的回报,学校的校风得以很大改观,学习成绩逐年攀升,先后于1997、1998、2000、2001年取得喜人的业绩。同时王秀娟、胡风兰、王海波、魏国丽、李建东等教师也成为年轻骨干,多次受到中心校的表扬和奖励。
2005年9月,由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水泉中学并入小寺沟镇中学,合校前的镇中存在几大难题,那就是纪律乱的出名:上课时学生里一半、外一半进出随意,教师无法上课;打架出名:学生拉帮结派,都到教室、考场去打架,教师无法管理;校园周边混混多,无人敢管;此外早恋成风,骂人等更不在话下。除此之外,合校后还面临着几大实际问题:学生关系的相处与调解;住宿后的纪律、安全等等问题亟待解决。因彭文生同志于合校后续任教导主任,所以开学前他主动与袁振庭校长、主抓纪律的张建强主任、张满主任、祁志明主任等进行商讨,研究对策,制定能解决问题的方案。经研究,决定校内分工合作,抓源头校内纪律极差的学生由领导包人负责,实行全方位、全程的跟踪管理、将一切不良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校外与派出所取得联系,治理周边环境,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外,面对现状,彭文生同志主动担负起全校的礼仪课教学工作,他主动研究学情,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特点及年级特点分别从交往、纪律、安全礼仪等角度进行有针对新的授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主抓业务之余,他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习、家庭、生活等,也经常于课余时间走入学生中间游戏、谈笑,话语之中处处体现关爱,当学生错了又不乏严厉。在细微之中,他又是一个率先垂范的榜样,脚下的一小片纸他会弯腰拾起;学生即使的给他一截粉笔他也会说声谢谢;学生的点滴进步他都会报以阳光似的微笑。为了更全面的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先后组织了“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师生如何沟通与交流”等专题讲座,为校风的根本好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经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受到上级的表扬,得到社会的认可。
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彭文生同志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对学生进行教育,先后在学生中开展了“践诺导行 从我做起”“牢记荣辱观 常怀感恩心”等主题教育,分别举办了歌咏、征文、书法、演讲等多形式的教育活动,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并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由于管理到位、方法的体、措施得当、效果明显,2006年秋季招生工作比较顺利,较往年有很大的进步。而入学不久的于海峰、孙雪松等几名在小学就因淘气出名的学生正以跨越的步伐迈入良性发展的跑道。可每当问及成绩取得的原因时,彭文生同志总是淡淡地说:“每个学生犹如待绽的花朵,渴望我们的哺育、浇灌与修剪,如此我们才能得到花香满园的喜悦和看见鲜花般的灿烂朝阳。” 的确,一个个的孩子犹如块块不同的宝石,看你怎么雕琢;又如条条涓涓细流,看你怎样将他引入大海。无非一句话,那就是“桃丰李硕培育果,导引通达生自修。”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革命烈士——李硕勋
革命烈士——李硕勋
当我们看见庄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听到激昂的国歌声骤然响起,当我们唱起雄伟的国歌时,有多少人回想起不堪回首的历史呢?
曾经,我们中国分裂成两个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国民党的人一心想迫害中国人民,企图占领中国,而我们人民也创造了一个党派——共产党,来抵御国民党。国民党人用狠毒的手段迫害共产党员,但爱国人士们并不为此烦恼,宁愿自己牺牲也要保卫祖国。而李硕勋就是这些爱国人士中最杰出的一个。
李硕勋,出生于1903年,四川高县人,祖籍湖北麻城,早年在宜宾、成都读书时参加学生运动,结识了吴玉章等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7月,他在去琼州(今海南岛)检查指导工作途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但他十分坚强,并没有向敌人屈服。不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除了“我是共产党员”的回答外,没有让敌人得到一丝一毫的消息。敌人打断了他的腿骨,打烂了他的皮肉,但摧不垮他的浩然正气。尽管如此,但他却仍思恋自己的妻儿。1931年9月中旬的一天,李硕勋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押出监狱。由于他的腿骨被打断,不能行走,敌人用竹箩把他抬到刑场。这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慷慨赴死,从容就义,年仅28岁。
听了李硕勋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会有所感悟吧。是啊,李硕勋为国捐躯,像他这样的爱国人士也十分多,如黄继光、邱少云、江姐等。这些爱国人士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就算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也丝毫不透露出一丁点信息。先烈们并没有白白牺牲,最终,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8年的抗战,终于结束了。日本鬼子统统被赶了出去,人民也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可是,我们真的就没有顾虑了吗?不是的。这件事大家应该知道吧:日本强行说钓鱼岛是日本的,而不管在哪一个角度去分析,钓鱼岛都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可日本还是这么嚣张,威胁我国的渔船,不准他们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打渔。我国派保卫艇保护渔船,可日本派迫击来撞击我们的保卫艇,逼使我们撤退。并且,美军也支援日本,用上最好的高科技武器支援,气焰嚣张。日本只是一个由许多海岛组成的小岛国,与我们中国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敢再来挑衅我们中国呢?答案就是——我们科技落后。为什么科技落后呢?就是因为曾经的中国堕落。怎么样使我们中华崛起呢?就像脍炙人口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这句话说的一样,要想使我们国家崛起,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必须要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强大祖国,建设家乡。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才能保卫祖国,强大祖国!
第三篇:李丰英演讲稿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演讲稿
李丰英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立意深远、思想先进,是共同努力实现新时期“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人才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教师,理应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争做实现“中国梦”的排头兵,更要作好表率,坚定思想信念,谱写我们学校的“中国梦”辉煌篇章。
一、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政治理论体系,必须准确掌握思想真谛和理论精髓。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和工作特点,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一是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组织工作要着眼发展大局、把握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期待,牢筑我校进步的思想灯塔。我们要以我校的“中国梦”凝聚广大干部、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心,家长的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创省规范化学校,形成建设魅力、活力、美丽、文明、幸福的万家小学强大正能量。二是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要求。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要从严治吏,是习总书记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遵循。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条标准”,大胆推选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面对困难敢担当的干部。认真领会“老虎”“苍
蝇”一起打、“牛栏关不住猫”等重要论述,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三是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务实举措。习总书记告诫全党,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问题的总要求,聚焦作风建设。对于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而言,重点在于坚持选人用人原则,以好干部的标准大胆使用能干事、敢干事、作风正的人。关键在创新工作方法,要在增强干部队伍的实干务实精神,正全县各级领导班子作风,激发干事业的激情和动力,强班子能力建设上多动脑、活实践。因此,我们必须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上面下功夫,在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上 下功夫,敢于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党员干部队伍中的突出问题,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坚决摒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着力形成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铸造钢铁般的工作作风。
二、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我校的“中国梦”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领会精神实质,根本在指导工作实践。我们不能只学不实践,把所学抛之脑后,不能学了错误、扭曲实践于工作,取反作用。我们不仅要把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将组织工作推向另一个高度,还要紧密结合“中国梦”这一的崇高信念,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争做“中国梦”的排头兵,用“强党梦”、“强组织梦”、“强人才梦”、“强基层梦”,助力盘县“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一是坚持选好干部。干部强不强看选人,队伍强不强看干部,组织强不强看队伍。在把握“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标准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也要按照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的要求,把“好干部”标准作为选人用人导向,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旗帜鲜明地使用干部、有的放矢地培养干部、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持续有效地激励干部。我们组织 部门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叫他们满怀信心的放手去干,大胆去干,为国家发展去干,为百姓福祉去干,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干。二是坚持联系群众。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聚焦“四风”解决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把八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习惯、形成文化。我们组工干部要坚决杜绝“四风”弥漫,做朴素俭节约的表率、实干主义的表率、踏实勤奋的表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坚定不移的走好群众路线,干出我们学校的特色、风格、成绩。三是坚持党的建设。我们学校定期开展组织生活,进行有关文件学习。四是坚持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发展的前提,是把党的事业快速发展的风向标,我部要把引导和指导党组织创新转型发展提上日程,重点塑造基层组织典型,以典型辐射带动,全面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传统思想,在各组织中形成落后就要挨打的迫切感,加强各组织增比进位谋发展、后发赶超促跨越的创业激情。塑造我校的良好组织风貌,让教师在组织的带动下,真真正正得到实惠。同志们,我们学校的“中国梦”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敢干
事、干实事、敢担当,谋实招、出实劲、求实效,创新理念,努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模范部门,就是为将组织工作增添光芒,就是为万家小学的“中国梦”铺设道路,让我们用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去迎接明天,用昂扬的斗志助力我校“中国梦”起航。
谢谢大家!
第四篇:感恩父母征文李硕
感恩父母征文——
感恩父母
潍城区健康街小学六年级二班李硕指导教师:刘素兰 父母是平凡的,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确是无私伟大的。是母亲含辛茹苦用甘甜的乳汁滋润我们,把我们抚养长大,是父亲不管风吹浪打用坚强的臂膀保护我们茁壮成长。
当我们呱呱落地时,第一眼看到的是父母;当我们“呀呀”学语时,教我们的是父母;当我们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时,是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感到欣慰;当我们做错事时,是我们的父母谆谆教导我们;当我们出门在外时,是我们的父母在无时无刻的牵挂我们。
父母的爱,是不求索取的,回报的一种大爱,父母的爱,是一切平凡中最伟大的永恒;父母的爱无怨无悔、毫无保留。
父母给予我们的这些伟大的爱,是我们自己所能驾驭得了的吗?有时,父母的爱像是一条清泉,帮我们洗去内心的创伤和烦恼;有时,父母的爱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使我们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觉察到温暖如春;有时,父母的爱像小溪般崩腾不息,使我们内心感到一阵阵暖意。
面对父母的付出,与给予,我们无以回报,也许,父母不期望我们的回报,只希望我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但,我们现在长大了,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所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像我们一样在疼爱与快乐中成长。
第五篇:关于李硕卿的介绍
关于李硕卿的介绍
李硕卿(1908年10月10日—1993年12月30日)著名国画家。字云田,祖籍惠安涂寨下楼村,生于泉州城内。历任中国美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研究院创作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事长、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文联常务理事、福建省民盟书画会主席、闽海墨会会长、华侨大学艺术系主任、泉州画院名誉院长等职。被聘为日本《墨璎会》首席顾问。1人物生平寒门苦学
李硕卿少时家境贫寒,随父种卖菜。他喜爱美术、工艺,却只能半工半读。1962年毕业于 泉州溪亭师范学校。不久父亲病逝,他在泉州古城内自立画室,卖画为生。1927年秋,他以娴熟画技考取上海新华艺术大学,跳级插入西画班三年级。他刻苦自励,才华出众。博得该校国画大师潘天寿、王个簃的赏识和精心培养。他没有辜负师长的教诲和期望,奋力进取,锲而不舍,仅用一年工夫,就以优异成绩完成三年学业,大学临毕业时,他还兼学国画海派的传统技法,在该校毕业中崭露头角。游历写生
大学毕业后,李硕卿曾在惠安、南安、泉州、厦门等地中学任美术教师,担任海疆专科学校教授。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坚持业余创作。他思想进步,接受中 共泉州地方组织的教育,利用在泉州创办的泉州美商社作为中共泉州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支持革命斗争,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鼓舞下,李硕卿的国画 艺术升华到新的高度。五六十代是他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1960年,周扬到泉州视 察时,指示李硕卿所在泉州工艺公司,每年要有3 个月以上的时间给他“游山玩水 ”,搞艺术创作。因此,他得以有机会历天台、游黄山、过雁荡、爬峨嵋、经太姥、上泰山、登庐山„„祖国的许多名山胜景都留下他的足迹。艺术革新
通过游历写生创作,视野大开,技艺大进,大自然风光胜景在他笔下生辉。李硕卿成名之作《移山填谷》,是他在1956年深入鹰厦铁路的建设工地,目睹铁路建设者的英雄形象,战天斗地的无畏气概,心灵深深受到激励而挥毫创作的大型中国画。该画问世后,受到国内美术界的赞扬。1958年,这幅画入选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美术展览,参展的每个国家只选一幅悬挂在展览馆的中央大厅,而《移山填谷》享此殊荣,引起了海内外美术界的旨烈反响。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朝闻评论该画说:“把《移山填谷》当成中国画来看,特别鲜明„„当成反映当前我国现实作品来看,表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雄伟面貌,这是中国画的新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在全国文艺创作三十年的总结时一步指出:“当看到第一幅(指《移山填谷》)反映现实革新的国画,我非常感到,这是中国画新生的标志。”《移山填谷》是李硕卿个人创作的划时期代表作,在中国当代国画创作中是第一朵新花,也是中国画创作史的‘新生的标志”,又是古老传统国画技艺“革新”的第一幅。
此外,悬挂在北京钓鱼宾馆的《武夷风光》和香港福建商会100 英寸巨幅的《 武夷春光》,珍藏在中南海的国画《山水》和收藏在中国美术馆的六幅作品,都是李硕卿的杰作。李硕卿年过八旬,仍孜孜不倦地用彩笔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数以百计的作品都充分表达了画家对神州大地的无限深情。临终散财
画家以博大而坦荡的襟怀,缜密而诚挚的态度来态察大自然,以传统的中国画技法为本,辅以西画的透视、光色等技巧,融中西画于一炉。从而形成了李硕卿那种刚毅而清新,雄健而秀逸蕴含千情于其中,不溢一缕于外表的独特风格。中国美术家协会1960年举办福建三画家李硕卿、陈子奋、李耕国画展览,分别在北京、上海、福州等地展览;南京国画院、福建美术家协会分别为李硕卿举办黄山、太姥山的写生创信作画展 ;1980年举办美术家李硕卿、大聪权香港展览会。自此,李硕卿的作品被确认为国宝,不得任意流散于国外。李硕卿不仅是一位当代著名国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工艺美术家。他自行设计的、全国首创的革新竹编工艺,有仿铜脱胎漆塑、仿紫铜陶瓷器等作品,曾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展出,为国家创收外汇,名扬海内外。他先后被选入《中国名人大词典当代人物卷》、《中国当代名人录》、《现代国画家百人传》、《闽南现代史人物 录》等书。1992年6月,由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出版的《李硕卿书画集》,收入其书画196幅,成为台湾出版大陆画家的第一本画集。1993年12月,李硕卿去世,享年86岁。临终前,捐献人民币10万元,作为李硕卿美术基金会经费。其子李克朗也是国画家,李克朗作品《黄河古渡边》入选全国第一届山水画作品展,《乡间小路》、《春水碧于天》、《烟江春雨》等作品在全国性杂志刊物发表并获奖,博得各界的好评。2人物年表
1908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泉州 1917年,到私塾“就学”,8岁,他就能临摹七十二贤人像。
9岁,能将孔子孟子等七十二贤人画得栩栩如生;
后考上泉州唯一的美术学校——泉州溪亭美术师范学校。在西画教师指导下,他对西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辍学后,自立“青年画室”,卖画为生。“青年画室”使李硕卿在当时泉州有了一定的名气。1927年,李硕卿以优异的成绩跳级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西画系三年级,得西洋画家诸闻韵亲授,但是影响李硕卿艺术生涯一生的还是当时在该校任教的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潘天寿、王个移。亲自指点他的国画笔墨和技法,使他日后中西画兼收并蓄,在国画的笔墨运用中融入西画的造型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1928年—1956年,大学毕业,约20岁。先后在泉州、惠安、南安,晋江的大学、中学任教。同时在泉州海疆大学、泉州建国商校、省立晋江中学等三个学校任教,兼任厦门中学和厦门美术学校教员。任教28年。
1934年—1947年,年仅26岁的李硕卿创作成功《蜀岗秋旅》,以最年轻者入选福建省美术展览。此画且采用中西画结合,以中国画笔墨为主,以西画造型为辅,在全省美术界引起轰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日本鬼子暴行图》(10幅)、《汉奸的下场》(8幅)。自立“雪庐”画室,并在泉州出版的《福建日报》开辟专栏《硕卿卖雪》,开始以画养画。1948年,《中国美术年鉴》刊登他创作的《待卸》、《水磨》、《出发》、《努力》、《泰山残雪》等五幅国画作品。
根据自己穷困的生活创作出《贫居》,在当时全国名气最大的上海《美术》杂志封面上刊登。1948年8月30日晚,他连夜创作《蒋介石的下场》等20多幅宣传画,贴泉州街头,迎接泉州的解放。
1952年2月他以支援抗美援朝为题材,绘出《军柴的输送》,从省展、华东展到入选全国国画展览。
1955年到金鸡水闸写生,用笔墨讴歌社会主义建没成就,精心创作出气势磅礴的《破金鸡灌晋南》国画佳作,不仅入选全国美术展览,而且被中国美术馆收购珍藏,这是福建省第一幅美术作品被国家收藏。
1956年6月我省开始建设第一条出省铁路——鹰厦铁路。年近半百的李硕卿率领6名青年画家到铁路工地写生。7天时间,描绘几百幅写生稿。直到第13稿才完成《移山填谷》。这一巨幅国画以群山凌空,奇岩突兀、云锁峡谷的武夷山为背景,在峡谷底处,成千上万的铁路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以建设题材的《移山填谷》表现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雄伟面貌。这是中国画的新生。
1957年,他认为杭州有八景,苏州有八景,泉州(现在的市区)也应该有八景。1958年,《移山填谷》从省审到华东审一直到国家审,入选于1958年春举办的莫斯科社会主义造型美术展览,而且被挂在中央大厅,在国内外美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在1958的8月30日《人民日报》上称誉道:“中国画能不能反映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曾经有过争论。1959年,《移山填谷》还参加印度、日本举办的世界艺术展览。李硕卿参加莫斯科、新德里、东京和北京展览的四幅《移山填谷》原作破例全部给中国美术馆收藏。此画还刊入《现代中国画选集》、《十年中国画绘画选集》和《中国美术馆藏晶集》等艺术史册。影片《画中行》和《历史的画卷》也以《移山填谷》为片头。1960年—1961年,文化部部长周扬到泉州,在会上见李硕卿时,对当时的地委主要负责人说:“要给李硕卿以足够的条件游山玩水,每年起码要3个月以上。于是他多次登过泰山、华山、黄山、雁荡山、天台山、太姥山、庐山、武夷山、长城等几十座名山胜景,创作了《泰山残雪》、《黄山云海》、《天台瀑布》、《太姥奇石》、《武夷探胜》、《华岳疑云》、《春到长城》等数千幅描绘家国秀丽山河的画面。
1962年—1965年,他用3个月时间,走遍泉州的山山水水,搜尽奇景,选定20多景,最后创作泉州八景:《凤山春晓》,《东湖荷香》、《小山丛竹》、《双塔凌空》、《玉毯风动》、《清真夕照》、《祟福晚钟》、《笋江月色》。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文革”前出版4次80万张。单独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反映侨乡征服大自然、建设新面貌的《破金鸡灌晋南》、《惠女水库》、《八女跨海征服荒岛》、《杭天图》、《侨乡春晓》、《涨海声中万国商》、《回国观光》等,这些作品大多被国家收藏且出版发行。
李硕卿年年要爬几趟清源山,描绘出《清源春晓》、《瑞象岩》、《虎乳泉》、《老君岩》、《弥陀岩》等风靡海内外的国画。1966年6月—1967年,“文革”李硕卿被斗、被关,家中的书画、写生稿及古董文物被洗劫一空。他萌动了画梅的思想,用12开小宣纸画梅,借以磨练笔墨章法,加深构思能力。两年多的时间,画了百幅不同章法,不同结构的梅花国画。李硕卿的梅花画,有前、后、左、右感,而其他人画梅仅有的前、左、右感。四向感是他用两年多的心血和笔墨磨练而成的。后来成名的梅花作品有《梅花香自苦寒来》、《梅石》、《岁寒三友》、《红梅扑鼻香》、《迎旭》、《罗浮新月》、《东风报捷》等等都是当时小画放大的。从画梅开始,他对紫藤、青松、水仙、荷花、葡萄等也着力渲染。到了晚年,他的花卉画和山水画已经双双成名。
1968年农历10月14日,是李硕卿六十岁生日,自画一幅雪松国画为自己助寿。他原名李松林,在画上题上“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表现出艺术家在逆境中的风度。
1969年,他又被“莫须有”的“特嫌”罪名关在泉州工艺美术公司二楼。他身着整洁,谈笑风生,1970年,开始关“牛棚”。
1979年12月李硕卿在“文革”期间所遭的冤案全部平反。
1981年4月新加坡华商访问团到泉州访问,1928年大学毕业后,50多年同窗学友、新加坡总统的艺术顾问——新加坡艺术总会会长刘抗先生特意委托周颖南、叶松英到泉州联系李硕卿。周颖南转交了刘抗先生送给李硕卿的一幅描述新加坡海滩风光的西画,李硕卿也回赠一幅《双塔凌空》国画给刘抗先生。
1981年,到香港举办画展,也重画一组《泉州八景》。
1981年12月香港华丰国货有限公司举办“李硕卿、林聪权书画展览”。李硕卿带去150多幅山水和花卉书法作品,香港10多家名报刊、电台、电视台记者以新闻、专访、特稿和评论,评赞李硕卿是“现代国画第一人”。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东南亚的各界朋友专程到港参观。在港期间,他还应邀参加香港书画界大雅集,互相交流画艺,并与20多位香港画家合作渲染泼墨一幅巨幅花卉国画《万紫千红》。当场李硕卿还以福建省美术协会主席的身份,邀请香港书画雅集会来闽举办画展和写生。
1992年6月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李硕卿书画集》,收入其书画196幅,《画集》风行岛内外,一时洛阳纸贵。
1992年日本《墨理会》书画社聘请李硕卿顾问为该会首席顾问:《墨缨会》是日本最大的书画团体,他们已着手准备在日本东京、大坂等地举办李硕卿书画展,但后来因李硕卿不幸逝世而未能成行。
1992年秋天,他还到清源山顶写生一次,最后完成一幅巨作《清源山上望洛阳》,将清源山的主要景观、他任课多年的华侨大学以及洛阳桥尽收画面。
1993年12月28日上午,李硕卿逝世的前两天,国立华侨大学校长庄善裕到家中探访他,此时李老已经不能提笔题字了,但是,还是亲手将一幅梅花国画交给庄校长,委托他送给华侨大学的一位旅居菲律宾的董事。这是他在世时最后送人的一幅画,也是几十年艺术生涯中惟一一幅没有题名的画而赠送友人的。
1993年11月一直到逝世前的一个月,在画桌上完成人生的最后一笔。1993年12月30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