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影响教师8件大事:教师资格统考、师德红线
2014影响教师8件大事:教师资格统考、师德红线
事件一总书记号召“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回顾】
今年9月,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题,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微评】2014年,你可曾用“四有”扪心自问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质,第一是有理想信念,第二是有道德情操,第三是有扎实学问,第四是有仁爱之心。
那么,您的2014年,可曾“吾日三省吾身”,用这“四有”扪心自问:为人师有理想信念乎?有道德情操乎?有扎实学问乎?有仁爱之心乎?
事件二教师交流轮岗铺开,“学校人”转为“系统人”
【回顾】
8月13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相关《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微评】2014,你交流了吗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来已久,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无疑是一剂良药。国家给了精神,地方也给了鼓励,当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愿不愿意交流了。
毋庸置疑,一些怀有崇高教育理想的教师会说:愿意!不过,有些教师也不可避免地有“名校情结”:身在名校,位列名师,怎么会愿意到又穷又破的地方教书?这也是人之常情。
那么,做好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科学的配套制度,给教师流动必要的保障与支持,您说是不?2015年,您愿意交流吗?
事件三教师资格要统考,教师入职门槛提高
【回顾】
2013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按照规划,将于2015年,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
10月中旬,北京市教委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教师资格一时被教育界热议,在今年就成为热词。
【微评】想当老师,没那么容易了
简单地说,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带给我们两个很重要的信息:第一,想当老师没那么容易了,第二,要想一辈子当老师,更不容易。自然,新政出台,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高枕无忧地一教到底啦,以前的“一证终生制”再不适用,教师偶尔也得考虑会不会失业。但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以适应教育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也体现了国家对教师综合能力及素质的高度重视。
事件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开启
【回顾】
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教育部又相继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课程)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四个配套文件,对考试招生改革的关键环节做出详细规定,为招生改革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微评】高考改革,老师准备好了吗
高考改革,直接受到影响的是学生,其次便是教师。
改革对教师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教学方法的调整。为应对高考改革,教师可能需要在摸索中培养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手段。也许,改革的初期会伴随“阵痛”,但若不经历这次的痛,日后很可能就要经历失意!其二是教学岗位的需求也许会发生变化。随着考试科目的调整,教师的布局是否会发生变化?不确定性是否增加?大家都在拭目以待,您做好准备了吗?
事件五教育部为教师划定师德“红线”
【回顾】
针对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教育部7月15日发文设立六条“红线”,其中包括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9月29日,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高校师德建设6大长效机制,划出高校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微评】师者尊严不能变
《论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一般作为入学拜师的礼物。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说:那些自己愿意带十条干肉来见我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别误会,孔子可不是在向学生索要礼品。孔子主张复兴周礼,这是有礼的表现。况且,束脩实在算不得什么贵重的礼物。更多地是表示对师者的尊重。
当然,这是趣谈,到了今天,时代变了,但师者的尊严不能变!
小编想说,作为人民教师,政府发你工资,保你福利,咱可不能接受乃至索取学生的礼品、财物,实在大损师德,有违社会和谐。
事件六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面实施,小学教师也能评教授 【回顾】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鼓励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2014年,在一些地区试点的基础上,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中小学教师有望参评正高级职称,这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微评】你觉得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增强了吗
从1986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出台,到2014年全面推行职称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谈起职称,教师们真是又爱又恨。
对于老师们来说,更高级的职称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高的工资待遇,值得欣喜!小学教师的地位更是大大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断加大。
不过同时,对很多教师来说,评职称的过程,如同爬天梯。好政策出台了,教师们关心的是,如何让更多一线教师能够爬上这个梯子?这还需要评价过程中融入更多智慧。
事件七特岗教师也能享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回顾】 2014年3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将加大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力度,在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时,将相应岗位的特岗教师纳入实施范围,充分发挥补助政策对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的作用。
【微评】期待更多好政策惠及乡村教师、特岗教师
对特岗教师来说,这可是落得了地的真实惠。一项调查显示,到乡村任教能否多拿一点工资,是师范生毕业时是否选择到乡村任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虽然,给补助不能代替涨工资,但是这毕竟为乡村教师、特岗教师解决了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
我们期待也相信,新的一年,会有更多好政策惠及乡村教师、特岗教师。
事件八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启动,为好教师加油
【回顾】
8月18日,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根据该计划,我国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
【微评】好老师培养从遴选“好苗子”入手
成为一名好老师,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也离不开环境的支撑。这项政策的亮点是,不同类别教师有不同培养模式,好教师从遴选“好苗子”入手,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建专兼职结合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
相信,这项教师培养政策,会让更多的老师成为真正的“好教师”。
第二篇:2014年,影响教师的8件大事
2014年,影响教师的8件大事
事件一总书记号召“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回顾】
今年9月,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题,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微评】2014年,你可曾用“四有”扪心自问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质,第一是有理想信念,第二是有道德情操,第三是有扎实学问,第四是有仁爱之心。那么,您的2014年,可曾“吾日三省吾身”,用这“四有”扪心自问:为人师有理想信念乎?有道德情操乎?有扎实学问乎?有仁爱之心乎? 事件二教师交流轮岗铺开,“学校人”转为“系统人” 【回顾】
8月13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相关《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微评】2014,你交流了吗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来已久,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无疑是一剂良药。国家给了精神,地方也给了鼓励,当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愿不愿意交流了。
毋庸置疑,一些怀有崇高教育理想的教师会说:愿意!不过,有些教师也不可避免地有“名校情结”:身在名校,位列名师,怎么会愿意到又穷又破的地方教书?这也是人之常情。那么,做好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科学的配套制度,给教师流动必要的保障与支持,您说是不?2015年,您愿意交流吗? 事件三教师资格要统考,教师入职门槛提高 【回顾】
2013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按照规划,将于2015年,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
10月中旬,北京市教委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教师资格一时被教育界热议,在今年就成为热词。【微评】想当老师,没那么容易了
简单地说,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带给我们两个很重要的信息:第一,想当老师没那么容易了,第二,要想一辈子当老师,更不容易。
自然,新政出台,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高枕无忧地一教到底啦,以前的“一证终生制”再不适用,教师偶尔也得考虑会不会失业。但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以适应教育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也体现了国家对教师综合能力及素质的高度重视。事件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开启 【回顾】
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教育部又相继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四个配套文件,对考试招生改革的
关键环节做出详细规定,为招生改革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微评】高考改革,老师准备好了吗
高考改革,直接受到影响的是学生,其次便是教师。改革对教师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教学方法的调整。为应对高考改革,教师可能需要在摸索中培养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手段。也许,改革的初期会伴随“阵痛”,但若不经历这次的痛,日后很可能就要经历失意!
其二是教学岗位的需求也许会发生变化。随着考试科目的调整,教师的布局是否会发生变化?不确定性是否增加?大家都在拭目以待,您做好准备了吗? 事件五教育部为教师划定师德“红线” 【回顾】
针对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教育部7月15日发文设立六条“红线”,其中包括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9月29日,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高校师德建设6大长效机制,划出高校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微评】师者尊严不能变
《论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一般作为入学拜师的礼物。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说:那些自己愿意带十条干肉来见我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别误会,孔子可不是在向学生索要礼品。孔子主张复兴周礼,这是有礼的表现。况且,束脩实在算不得什么贵重的礼物。更多地是表示对师者的尊重。当然,这是趣谈,到了今天,时代变了,但师者的尊严不能变!
小编想说,作为人民教师,政府发你工资,保你福利,咱可不能接受乃至索取学生的礼品、财物,实在大损师德,有违社会和谐。
事件六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面实施,小学教师也能评教授 【回顾】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鼓励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2014年,在一些地区试点的基础上,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中小学教师有望参评正高级职称,这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微评】你觉得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增强了吗 从1986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出台,到2014年全面推行职称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谈起职称,教师们真是又爱又恨。
对于老师们来说,更高级的职称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高的工资待遇,值得欣喜!小学教师的地位更是大大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不过同时,对很多教师来说,评职称的过程,如同爬天梯。好政策出台了,教师们关心的是,如何让更多一线教师能够爬上这个梯子?这还需要评价过程中融入更多智慧。事件七特岗教师也能享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回顾】
2014年3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
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将加大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力度,在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时,将相应岗位的特岗教师纳入实施范围,充分发挥补助政策对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的作用。
【微评】期待更多好政策惠及乡村教师、特岗教师 对特岗教师来说,这可是落得了地的真实惠。一项调查显示,到乡村任教能否多拿一点工资,是师范生毕业时是否选择到乡村任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虽然,给补助不能代替涨工资,但是这毕竟为乡村教师、特岗教师解决了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
我们期待也相信,新的一年,会有更多好政策惠及乡村教师、特岗教师。事件八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启动,为好教师加油 【回顾】
8月18日,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根据该计划,我国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微评】好老师培养从遴选“好苗子”入手
成为一名好老师,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也离不开环境的支撑。这项政策的亮点是,不同类别教师有不同培养模式,好教师从遴选“好苗子”入手,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建专兼职结合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
相信,这项教师培养政策,会让更多的老师成为真正的“好教师”。
第三篇:教师资格设师德红线实行5年一注册
教师资格设师德红线实行5年一注册
中国近1500万教师支撑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昨天,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前夕,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备受社会关注的师德问题以及教师资格考试、注册等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解读。中小学教师准入门槛有所提高,到2015年我国力争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
记者获悉,2011年教育部在浙江、湖北两省率先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2012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河北、上海、海南、广西等6省区市。改革试点的内容不仅统一了教师资格考试的标准和考试大纲,同时还提出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需要统一纳入考试范围。此外,这一试点工作还打破了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6省区市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7.72万人,通过率仅为27.5%。这与改革前各试点省考试70%以上的通过率相比着实下降了不少。这意味着教师资格考试对标准的把握更加严格,提升了教师队伍来源的质量。此外,还有66个区县4706所中小学的18.9万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为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
而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师德不端的行为,教育部也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另外,近期将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这一师德“红线”,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在接受记者提问时又对师德“红线”进行了更细致的解读,他说,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有偿补课、收受学生物品、礼物等行为均属于触犯“红线”的行为,有关部门都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分。
北京版将更细化具体
晨报讯(记者 王斌)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昨天表示,“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精神的系列举措之一,北京市教委将会认真研究、积极响应,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和要求。
李奕表示,市级文件会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台政策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及相关措施,“方案出台的时间不会等太长,同时会比教育部的政策更加细化、具体。”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开始,北京市在西城、朝阳和通州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打破了实施20多年的中小学职称评价体系,并首次在中小学设臵正高级职称。这意味着中小学教师也能当上“教授”。(记者 王璐)
教师节倡议不收礼
在教育部公布的教师职业道德禁行行为中,教师收受学生礼物被列为明确禁止触犯的红线。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这条规定更加引人关注。
对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会将向全国教师发出倡议,号召全国老师教师节不收礼。如何过好教师节,很多学生愿意向老师表达心意,他更愿意看到学生给老师送贺卡等表达心意的小礼物,但禁止老师收取家长的礼物。
留给学生尊师通道但应规范方式行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教育部门出台违反师德行为的管理办法,只能从个体角度来解决问题,会收到效果,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伪师德、伪善的出现,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对于教师收受学生礼物,特别是教师节就要来临,他说,对老师行礼,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孩子们也借此表达对老师的尊敬。此外,很多家长还存在被迫送礼的情况。他认为,教育部门应该给学生留出向老师表达心意的通道,但同时要对方式进行规范。不能向老师送车、钱、卡等礼物,应该对给老师的礼物额度有所规定,这可由各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制定。
对话 必须将师德列为教师考核首位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
记者:近期发生的一些教师性侵事件中的教师过去在师德表现中无异常,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对此类情况防微杜渐?
许涛:必须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意见提出建立师德评议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将违反师德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还要加大惩戒力度,从国家层面制定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对违反师德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记者:近年来各地和学校制定了一些规范师德的办法,如对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实行一票否决等,您怎么看?
许涛:师德考核是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必须摆在首要位臵。意见提出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当然,一个文件要管住全国每名老师是不现实的,师德问题在全国来说存在地域特点,有些地方某一方面问题比较突出,而其他一些省份却不是很突出,这就会有操作难度的问题。文件明确提出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地方存在的师德问题制定出台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
其他发布 教师资格五年一审拟在后年全国推行
昨天,教育部表示,教师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教师资格5年一注册的制度将于2015年在全国推开。
早在201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就在浙江、湖北两省率先启动,2012年扩大到河北、上海、海南、广西等6个省(区、市)。今年下半年将新增山西、安徽、山东、贵州4个试点省。2015年,力争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
试点工作内容包括:统一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畴;破除教师终身制,5年一认定,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和工作业绩的考查。
教师资格考试试点通过率低逼近司考
截至目前,我国在近两年教师资格考试的4次考试中,6省参考人数为28.08万人,仅有7.72万人通过考试,通过率27.5%,与试点前各省份70%的通过率相比大幅下降。目前,司法考试是公认的考试难、通过率低,最高一次的通过率是2008年的27%,2012年的通过率仅为10%。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殷长春表示,目前参试者主要是社会人员,未纳入师范毕业生。师范生参与考试后,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会相应提高。
此外,教育部也表示,现在约有2500万人次取得教师资格,但是在岗人数约1462万人,目前每年有80万师范
院校毕业生毕业,只有不到30万人能够上岗就业。目前,岗位缺乏吸引力和岗位一职难求的情况并存。
小学初中老师减少吃空饷教师被清除
昨天,教育部介绍了我国教师的基本情况,201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62.88万人。
在教师队伍中,幼儿园、高中教师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但是,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分别比上年减少2.02万人、1.94万人。殷长春表示,我国教师数量今年变化不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减员,他表示,一方面是教师的自然减员,另一方面还由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撤点并校、布局调整,一些老师离开了工作岗位。此外,目前国家严查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部分地方严格教师管理,一些吃空饷的教师被清除出队伍。(记者郭莹)
第四篇: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注册 将设师德红线
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注册 将设师德红线
昨天,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前夕,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备受社会关注的师德问题以及教师资格考试、注册等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解读。中小学教师准入门槛有所提高,到2015年我国力争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
记者获悉,2011年教育部在浙江、湖北两省率先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2012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河北、上海、海南、广西等6省区市。改革试点的内容不仅统一了教师资格考试的标准和考试大纲,同时还提出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需要统一纳入考试范围。此外,这一试点工作还打破了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6省区市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7.72万人,通过率仅为27.5%。这与改革前各试点省考试70%以上的通过率相比着实下降了不少。这意味着教师资格考试对标准的把握更加严格,提升了教师队伍来源的质量。此外,还有66个区县4706所中小学的18.9万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为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
而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师德不端的行为,教育部也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另外,近期将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这一师德“红线”,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在接受记者提问时又对师德“红线”进行了更细致的解读,他说,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有偿补课、收受学生物品、礼物等行为均属于触犯“红线”的行为,有关部门都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分。
北京落点
市教委:北京版将更细化具体
晨报讯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昨天表示,“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精神的系列举措之一,北京市教委将会认真研究、积极响应,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和要求。
李奕表示,市级文件会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台政策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及相关措施,“方案出台的时间不会等太长,同时会比教育部的政策更加细化、具体。”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开始,北京市在西城、朝阳和通州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打破了实施20多年的中小学职称评价体系,并首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这意味着中小学教师也能当上“教授”。
第五篇:学习教育部教师师德红线感言
学习教育部教师师德红线感言
看到教育部年内将给教师师德划红线,我觉得我应该说点什么:1442万教师出了几个败类,8000万党员有几个干净的,凭什么就单给教师师德划红线?给官员高薪养廉,结果人家贪污几十亿还能感动中国,而将教师工资待遇与公务员分开,始终不涨,偶尔有偿家教就十恶不赦;说教师还有两个假期,我呸,你们也不问问这帮畜生假期给老师安排了多少没用的培训;要求老师不能打学生,不能骂学生,不能体罚学生,好,那劳资不管了,又说劳资不负责任,管严一些吧,又说限制学生个性发展,次奥,不打不骂,不批评不体罚,你让劳资怎么管,说要用沟通和真心感化学生,麻痹的,你当劳资是如来佛祖啊,你怎么不把快要枪毙的贪官或杀人犯送到学校来让我感化;说老师应该像蜡烛一样无私奉献,这话让人听得恶心,麻痹的,这都什么时代了,你问问你们家现在有几根蜡烛,这时代谁用得着蜡烛,谁看得起蜡烛,再说了,既然你把教师当蜡烛,凭什么要求其发出白炽灯的亮度,你给我这个待遇了吗?
这个社会现状存在着一种病态的发展趋势,教师待遇和教师地位被一再的贬低,惊闻教师不让作弊遭打,这TM是什么时代?连学生准考证填错都TM是监考老师的错,教育决策的这帮孙子到底是用什么东西思考问题的?以前,教师在人心目中是崇高的,而现在,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对教师行业任意指责,为什么现在老师的地位越来越低,或许也正是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对教育说三道四,都认为自己的教育观才是正确的。教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低,教育工作的独
立性越来越低,甚至没有什么独立性,一堂课你该怎么上,该讲什么,学生应该怎么教以及一个老师的任何言谈举止现在都不由老师决定,而是由这个社会决定,这也决定了老师讲课方式和课堂模式的死板,在这种模子一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出来有独立思想的人才。社会都指责说,高素质的人才都让老师毁了,其实是好多高水平的老师都让现在的教育现状给毁了,而决定现在教育现状的正是这个社会的大环境。
2010年,联合国四大主要机构的负责人在《世界教师日联合致辞》中说,“地位低、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侵犯了教师的权利,也降低了年轻人加入和留在教育行业的积极性。” “没有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加入教师这个行业,教育振兴只会是画中之饼”。
我本来对教育教学有着一种崇高的信仰,但,渐渐地,一切不复存在„„
我不会建议我的学生报考师范类院校,更不希望他们以后出来当老师„„
没有优秀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的时代就不会有优秀的老师,而没有优秀老师的时代是可悲的,是没有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