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小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小结
教师:蒙新勤
自3月28日上午我校四、五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教导处的安排下来到荔波民中观看“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观摩课后,我校的四五年级课堂教学就采取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现就对开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个简要小结回顾得与失。
一、课堂教学改革是我校发展的需要
一是教师多年来存在的“习惯”和“惰性”,造成了教师课上耗时太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的机会太少,教学高耗低效。二是教师不关注学生,不注意培养学生独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课上反复提问那10来个所谓的好学生,致使大多数班级的后方都成了教学“死角”,教师讲课失趣,学生学习无趣,师生活动低趣。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教材完成了多少,知识传授了多少,而很少关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真正“学会了”,还是真正“会学了”?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合作意识,缺乏创新精神,导致集体备课、课例研讨始终流于形式,不能坚持落实。生源情况:一是优生少,中差生多,基础薄弱。二是原有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课上提问采用的大都是点将式,学生主动举手发问的时候很少。三是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或以抄作业为主的现象严重。四是学生因厌学而掉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基于以上情况,我校课改势在必行。
二、课改的实践 2011年4月初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启动。首先,我们增设后板(原学习园地黑板)。其次,我们进行了学习小组建设。
第三,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先学后教,精展训练,当堂达标”。流程:课前导学案(明确目标)自主独学、小组研学、展示交流、点拨深化、巩固达标。第四,确立了三种课型: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和巩固训练课。
三、课改的应用价值
1.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有效率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
2.有效课堂的建立能够让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效,营造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轻负高效的教学氛围,从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4.有效课堂的建立能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改的研究目标
1、总目标:改造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创优异成绩。
2、教师目标:培养教师在有效课堂中 “精讲、点拨、质疑、追问、评价、纠错”的综合能力。
3、学生目标: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作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
4、成效目标:切实提高四效——独学效果、研学效果、展示效果和达标效果。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把成绩提上来。(“三让一把”)
五、课改的成果
半学期的课改实践,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困惑的烦恼,让我们感到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2、班级不学习的同学变少了,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了。
3、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有效课堂上得到了充分发挥。
4、课堂真的“活”了,学生合作意识增强了。
5、大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如:读的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写的能力、讲的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6、教学整体成绩有了一点提高,特别是中等生、中下等生成绩提高幅度很大。
六、课改存在问题
1、教师在有效课堂上作用的发挥还很不够好,潜能有待进一步挖掘。
2、课堂的多元化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东西还没能很好的在有效课堂上体现。(实物展示、多媒体、表演性活动、竞赛式活动------)
4、学生合作研讨时的投入度需要加强。
5、学生当堂达标落实的不够。
6、优生培优的工作需要加强落实。
7、学生的纪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让课堂在活中学,学中活,有条有理地进行课堂教学学习。
第二篇:课堂教学改革小结
课堂教学改革小结
近年来,我校在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前提下,通过调整教学关系,构建“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加强教学秩序管理,端正教风和学风,保证教学质量。
(一)教学秩序管理的责任
1.教学秩序管理实行责任制,有关责任人员承担教学秩序管理的责任,出现教学秩序事故,必须严肃追究和处理。
2.各年级分管领导对本年级各班的教学秩序管理负全面责任。
3.授课教师是维护课堂教学秩序的第一责任人。
4.各班班主任对本班的课堂教学秩序负直接责任。
5.出现教学秩序事故,责任人必须尽快加以制止和纠正,尽量减少其不良影响。
(二)课堂教学秩序
1.授课教师停课、调课,应按有关规定事先办理好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任课教师未经批准停课、缺课,属重大教学事故。教师上、下课,应以铃声为准,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
2.授课教师应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对学生进行考勤。
3.各班要建立上课制度,班干部除自己模范遵守外,要积极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
4.各班要建立好本班的班级教学日志,记录好课堂教学秩序情况。
5.学生在课堂上应做到:
(1)遵守课堂纪律,不缺课、不迟到,上课时不打磕睡、不讲小话、不随便出入教室、不得影响他人上课。
(2)开始上课时,应由班长叫“起立”,全班同学迅速原地起立,待老师叫“坐下”后,再坐下。
(3)教师提问时,学生应起立,回答完毕后,老师叫“坐下”方可坐下。
(4)保持教室整洁、干净,不在教师吸烟、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5)未经同意,不拿出和挪动教室内的设施设备;离开教室时要关灯,养成节约的习惯。
(6)不在墙上、课桌上涂写、刻画。(7)严禁穿背心、拖鞋进入教室。
(8)严禁在课堂、走廊内大声喧哗,不得影响和干扰其他班级上课。
(二)调(停)课
1.为维护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课表确定后,由教务处负责统一管理,一般不予办理调整手续。
2.教师因故需临时调课,应向教导处提出,经教导主任批准后,办理调课手续,确定具体调课时间。
3.调课手续确定后,由教导处及时通知到任课教师及学生班级。
4.教师在任课期间无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安排出差。凡必须出差的,应做好调课安排,并报教导处主任批准、教务处备案。
5.如发现随意调整计划或擅自调课、停课、代课等现象,均按规定严肃处理。
(三)教室使用
1.后勤处负责全院教室的日常维护以及课桌椅、黑板等室内设备(不含多媒体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2.陈义老师负责全校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多媒体设备(含软件)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3.除管理员外,其他人不得随便挪动、开启、关闭多媒体设备,违反者要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凡损坏多媒体设备,除照价赔偿外,并按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4.各班的教室由各班规定人员每天进行清扫,检查粉笔、板擦是否齐全,桌椅、门窗、照明、电源插座、黑板、讲台、电扇等室内设备是否完好,并及时报修或补充。学校的公用教室及实验室由专人在规定时间开放和负责维修。
5.用教室时,要爱护室内设备,不准乱拆乱卸、乱涂乱画。对损坏教室设施者,除按有关规定赔偿外,还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6.不得在教室内吸烟,不得携带食品、饮料进入教室,不得在走廊和教室内随地吐痰,不得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
7.学校师生员工应自觉维护教室环境。严禁在教室内及其周围打闹或喧哗,不得穿背心或低胸吊带上衣、超短裤(裙)、拖鞋进入教室,严禁赤脚、赤膊进入教室。
二、创新教学模式,引领教学改革
为实现课堂结构的变革,在我校以结题的区级课题《问题探究式
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推广该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展示事实----探究问题-----创新应用-----小结反思-----训练提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与学有机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1、创设情境
3分钟,可以书面表达,也可以口述。通过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入本节课新课内容。这样引入新课不仅可以很快的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可以抓住他们的心理。
2、展示事实
2分钟,教师给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课堂事实,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提纲”自学,考虑好自己的见解,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做好笔记,以备交流。
3、探究问题
10分钟,在每个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系列问题的思考、探索之后,首先开展小组合作,通过交流,组内成员之间能取长补短,相互找到差距,共同进步,形成组内共识。
4、创新应用
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前两个环节学生的自学情况,创新使用教程文本讲解例题。
5.、小结反思
5分钟,应用学案等辅助学习材料,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并反思自己学习的情况,及时反馈提高。
6、训练提升 10分钟,解决有关材料题目或教师精选的模仿性训练题和拔高题,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三、加强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课改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使教师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此,学校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1、各教研组组织学习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2、各教研组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并做好记录,写好心得体会。
3、提倡教师通过网络,书籍等各种渠道自学理论知识,作好读书笔记。
(二)赛课工作有条不紊,扎扎实实。
赛课是促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营造课改氛围的有效手段,学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1、校内赛课。我校每期都组织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赛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提前一周向教师公布赛课名单及具体时间安排。保证使赛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都落到实处,及时总结赛课中做得好的备课组和存在的问题,使每个备课组和老师不断改进缺点,赛课一次比一次进行得好。
2、片区赛课、区级赛课。万州区组织某学科赛课活动,学校就推荐校内赛课中该学科的优秀者参加,安排备课组集体备课。近几年,我校参加片区、区级赛课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推行各学科教学研讨。
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行为改变,狠抓教师备课,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构建了“同课异构-上课实践-集体评课、修改-再上课实践”的课例研究模式,形成了以“课”为核心的循环往复的教研过程,引导教师从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促进教师在实践中研究
和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成长。
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困惑,确立一个教学内容,由两人分别备课,执教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案。第二步是上课研讨。由两位执教者进行第一次上课实践,其他教师进行听课,并按不同的分工做好课堂实录记摘,(例如:教师所提的问题;学生的质疑;学生探究学习的时间、次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评价的方法和次数等,课后,组织教师们集中在一起研讨,先由执教者说课,然后教师们结合听课记录进行评课,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步是按修改后的教案由执教者再进行上课,再进行评课。最后,教师们自己上课实践,并结合两次上课情况从教学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策略的使用、教学各环节的安排、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每人完成一份课例评价报告。
在整个课例研究活动中,我们要求各个科组长充分发挥科组的集体智慧,加强共同学习、合作研究,营造科组浓厚的研究氛围。
(四)加强校际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1、主动开展校际联谊活动。2013年春,我校与XX初中结成打造高效课堂的联谊学校,制定了计划和实施方案。2013年5月,丁阳初中的数学、化学教师到我校听课、座谈交流。今年5月,我校也也将派教师到XX初中学习经验。在交流中对期末统考成绩加以对比,找出了我校的薄弱学科,并组织薄弱学科的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听课学习,从中找出薄弱的原因。
2、积极参与片区交流。教研片区组织的所有教研交流活动,我校都派出相应科目的所有教师参加学习。2013年11月23日在教研片区初中“卓越课堂”展示交流活动中,XX老师献课一节,展示了本校研究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五)教学“六认真”管理,落到实处。
1、在9月1日前进行了提前备课,并对不同形式的教案提出了具体要求,开学第一周教导处对教案进行了检查。平时对部分学科进行抽查,一月一次全面普查,存在问题及时总结。
2、作业同样采取抽查和普查相结合。作业检查的重点是师生的书写、教师批改次数、教师批语、学生红笔纠错。通过检查、公示、总结,让老师进一步明确了改作业的具体要求。
3、中层领导每天分时间段检查上课情况,校长、副校长抽查上课情况。
第三篇:有效课堂小结
英语组有效课堂小结
本学期学校提出来有效课堂的教学方向,开学初期本组制定了一些符合学校及师生实际情况的活动计划,无论是组内活动还是学生的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好的开展有效课堂!
开学初期,组内活动提出了有效课堂的方向,要求组内的老师们在结合以往备课的教案基础上,有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对各个年级的教材进行有效分析,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在随后的集体备课中,大家集思广益给主讲教师卢思怿提出一些建议,要求这节课一定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上课而表演!大家结合英语教学特点和教学步骤,在主讲人的说课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有效地方法。这堂课之后也取得了一定的好评,整堂课上学生和教师积极配合,利用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实施了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了有效教学和课堂。
本学期除了听校内的一些公开课之外,为了更好的提高和改善学习,我们在组内观看了获奖的英语教学观摩课,从别人的课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他人的教学方法中学习改善,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组的有效课堂主题方向。一堂好的英语课,除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此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更好地表达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主题,为了更好地有效教学,我们本学期还在组内组织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学习,每位老师都积极学习,更好地利用学校提供的教
学条件,更好地实现有效课堂。
在一系列为了实现有效课堂的活动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我们的教学主体,学生。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我们本学期还组织了单词速记比赛,在那样的集体参与的氛围下,每位同学都表现得很积极,无论多少起码让每个孩子都参与了!
有效课堂的实施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尤其是在我校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教学情况下,本学期我组在有效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当然也发现了自身一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有效课堂的实施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从而使这个有效课堂的主题更鲜明更实际。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小结
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小结
一年级语文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就提醒广大教师们在不断学习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不会在学习中进步,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在这三个月的教师生涯中深切体会到:学习对一位教师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让他们学会在教中学,在学中教,边教边学,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养,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用。
课前预习是关键。让学生提前了解所学内容,而不是在课堂上不知所措,盲目接受,不分重难点。预习要有目标,首先是字词,通过合作、自学基本生字,会组词,会用词语说话。其次是短文或者儿歌,要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这是预习必须要做到的。
课堂教学要有方法。识字教学主要是交给孩子识字的基本方法,比如:利用加减法识字,木加口是杏等等;利用加减偏旁法识字,体减去单人旁就是本;利用拼音法来识字是最基本的识字方法;再就是在加深学习印象时,可以通过开各种火车来识记词语,比如:开一趟低速列车,请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读,读到不会读的词语时,火车停下来,请一位修理员来修理,等修理好了,火车继续开。然后再来开一趟从北京到广州的告诉列车,请同学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很快速
读完。课文或者儿歌教学主要是朗读。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读课文,个别读,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大声读,同桌之间互相读等等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白课文奖励一件什么事,同时让学生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讲一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写话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动笔写,首先请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动笔自己写,自己练习,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课后复习要有效果。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孩子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那么学生回家以后就必须动手做一些事情,那么这样的作业布置给孩子,到家以后,孩子如果比较自觉,那么他可能胡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反之,则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自然在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上就胡出现比较大的漏洞。
在前期的课堂改革教学中,以上的教学方式效果比较好,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不断地研究和实践,以后我想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多做训练,来提高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小结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小结
本学期,我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上,继续以开放课堂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倡导自主学习为目标,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从创新上做文章,精心组织,真抓实干,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下面从学校教研,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三方面谈一谈我校实施课改的一些具体的举措。
一、学校教研
1、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为了使老师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实行了“集体备课、分工钻研”的方法,组织开展了互听互评、观摩、优秀教案评选等活动。
(1)大家提前对教材进行集体研讨,明确下一阶段整体的教学工作。
(2)将教材分成若干部分每人按新的理念钻研教材,设计2——3节教学活动并将教案复印后分发给其他组员,倡导资源共享。
(3)在利用集体研究资源的同时,注重老师们的独立思考。即拿到别人教案后,每个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观点,做到“因班施教”。
(4)通过听、看、评等实践活动,并及时以随笔、反思、点评、重创等方式加以评价与分析。
2、立足于本校,抓实教研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单位,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队伍,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采取分学科小组研讨和协作大组教研相结合的方法。
(1)单周三,分学科研讨,活动内容包括交流上周教学体会,讨论上周的设想,信息介绍等。
(2)双周大组协作教研
双周三、各教研组骨干及课改组成员就聚集在一起,探讨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以研究课的形式让各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备课、听课、评课,帮助教师走出狭隘的学科圈子,共同面向广阔的新课程。本学期共开研究课18节。教师们研讨热烈,教研氛围浓厚,确保了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3)积极配合市、县培训辅助开展学校三级培训
组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请校级课改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举办研究课的听课、评课活动,结合新教材、新课材、新理念开展说课比赛„„通过全员培训,采取 “提要求——讲思路——求实效”的方法,抓好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使用和评价三个环节,达到转变教育思想从“三个不适应”(对实施新课程的观念不适应,把握不适应,方法不适应)到“三个适应”,树立改革意识、科研意识与质量意识,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评价与总结教学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大力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变原来以问题串联的教学模式为以教学活动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开放课堂,优化过程,创设情境,开展自主学习,加大训练力度等,牢牢把握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紧扣这样五个环节:情景设计、问题引导、师生互助、小组协作、分层提高。教师要转变角色、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有思考、拓展的机会,注意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助,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经历活动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劳动的成果,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本学期,我们提炼和确立了“问题情景式”实践探究式”“对话式”等课改模式,引领了学校课改方向。
三、课程评价
根据课程改革,对于评价功能和技术定位与要求,我校的新课程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注重三个化:主体的多元化,内容的全面化,方法的多样化。
1、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
2、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让教师以“期待效应”、“激励语言”评价学生,减少学生与考试的害怕心理。我校每班都有各种日常
评价机制。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行为观察等。
四、问题与思考
1、课程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有时上课不到20分钟就结束了,而有的课当学生情绪高涨,师生互动热烈时,下课铃响了,在学生还没“吃饱”时教师却不得不上课,这种现象还突出地反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这或许对实验教师在教学环节,教材的处理上要加以指导。
2、现在老师都比较注重对教学活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环环相扣的过程,活动多,学生学习的兴趣大,但是两级分化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一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敏捷,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反应比较慢,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受益,如何来善待一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得,都能健康地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师们又一个关注点,在每节课中都想让自己的学生在情感的某一方面得到升华,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地走入孩子们的心里,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富有童真的真实感情,这个路还很长。
五、下阶段的工作设想
1、继续抓好理念更新和理论学习,通过各种方式使新
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2、继续抓好集体备课,互听互评,研究做到有组织,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评比,讲究实效。
3、继续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研讨活动。
4、围绕新课程开展教学环节、教材处理、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习题开发、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让教师带着课题进行教学,在实践中自觉钻研、分析、研究。
教导处
2011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