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镇“两基”工作年审复查情况汇报(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07:1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村镇“两基”工作年审复查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村镇“两基”工作年审复查情况汇报》。

第一篇:新村镇“两基”工作年审复查情况汇报

新村镇人民政府2011年“两基”工作年审复查情况汇报

新村镇人民政府镇长

韦宗勇

楚雄市人民政府:

根据楚雄市教育局关于“两基”年审复查工作的部署及要求,今年9月份以来,我们组织力量对我镇的“两基”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为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不足,不断加以改进,使我镇的“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村镇是楚雄市的一个山区乡镇,位于楚雄市西南部,东与本市大地基毗邻,北与大过口毗邻,西与西舍路、中山交界,南与双柏县鄂嘉镇隔江相望, 镇政府驻地红星树距市府鹿城109公里。全镇有国土面积355.03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2.7%,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新村镇特殊的地理形式决定了学校的分布,“三批梁子四条河,头顶百竹山,脚踩礼舍江”,新村镇是一个彝汉杂居的地方,汉族人口占到全镇人口总数72%,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加上自然条件,新村镇提出打造“生态之镇”,大力发展烤烟、畜牧、核桃等支柱产业,努力开发矿产资源。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新村镇的经济发展居楚雄市山区片前列,这为新村镇的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底,全镇总人口14914人,财政总收入721万元,其中自收收入349万元,人均纯收入3877元。目前,全镇有学校2所,其中小学1所,中学1所,小学下辖7个完小,私立幼儿园2所。小学有专任教师57人,工勤人员1人,教学班39个,在校生1246人,学前班2个,学龄前儿童45人;中学有专任教师41人,工勤人员2人,教学班12个,在校生637人。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中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新村镇中心幼儿园有教职员工5人,设小班1个、中班1个、大班2个,在园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共110人。五街幼儿园有教职员工4人,设中班1个、大班1个,在园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共40人。有独立建制成技校一所,村成技校8所,专兼职教师20人。新村镇自1995年实现“两基”,并连续通过各级复查、年检合格验收,使我镇基础教育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程度

1、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

小学在校学生1246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人口总数1210人,入学1210人,入学率100%,巩固率100%;中学在校学生637人,全镇13—15周岁人口总数643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637人,入学率99.1%。

2、在校学生年辍学率

小学入学巩固率100%,辍学率为0;中学入学巩固率100%,辍学率为0。

3、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人口总数5人,入学5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4、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

15周岁人口总数264人,完成初等教育264人,初等教育完成率100%。5、17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

17周岁人口总数224人,完成初等教育224人,初等教育完成率100%。

(二)扫除青壮年文盲程度

6、青壮年非文盲率

青壮年人口总数8837人,非文盲人数8837人,非文盲率100%,复盲人数0人,复盲率为0。

7、近三年脱盲人员复盲率

全镇辖8个村委会,都建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覆盖面达100%。2011年开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46期,达4028人次。近三年无脱盲人员,脱盲人员复盲率为0。

(三)教师队伍

8、教师学历和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合格率

小学专任教师57人,学历合格率100%;中学专任教师41人,学历合格率100%。

9、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

小学新补充教师2人,学历合格率100%;中学新补充教师4人,学历合格率100%。

10、校长任职条件合格率

小学设校长1人,副校长2人,完小校长6人,全部符合任职条件,任职条件合格率100%;中学设校长1人,副校长2人,任职条件合格率100%。

11、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

小学校长1人,于2008年参加楚雄州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培训,副校长2人,于2010年参加楚雄州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培训,6位完小校长全部参加过楚雄市教育局组织的完小校长培训,培训合格率100%;中学1位校长和两位副校长于2010年参加楚雄州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培训,培训合格率100%。

(四)教育质量

12、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中小学认真执行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13、在校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

小学在校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100%;中学在校学生品德操行综合评定合格率100%。

14、毕业班学生毕业率

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是100%;中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100%。

15、毕业班学生体育合格率 小学毕业班学生体育合格率为98%;中学毕业班体育合格率100%。

16、初中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

初中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人数180人,合格率72.29%。

17、学校体育运动会举办率

新村镇中小学历年来重视体育锻炼,多年来学校体育运动会举办率为100%。

(五)办学条件

18、生均占地面积达标率

小学占地面积44109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6.8平方米,各完小生均占地面积达标率100%;中学占地面积3012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4.56平方米,合格率100%。

19、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率

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3309平方米,危房面积253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8.64平方米,合格校数比率100%;中学校舍建筑面积536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7.93,达标。

20、教学用房达标率

中小学教学用房达标率100%。

21、院墙、校门、运动场地、厕所、水源、旗杆合格率 中学“六配套”合格率96%,小学“六配套”合格率12.5%。

22、危房率

小学现有危房面积2539平方米,危房率5.24%;中学现有危房面积619平方米,危房率11.6%。

23、课桌椅配备率

中小学课桌椅配备率均为100%。

24、图书达标率

小学生均图书13册,达标率100%;中学生均图书24册,达标率100%。

25、教学仪器达标率

小学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100%,中学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100%。

26、文体器材达标率

小学文体器材达标率95%,中学文体器材达标率90%。

27、劳动(劳技)设施设备配备率

小学劳动(劳技)设施设备配备率68%,中学劳动(劳技)设施设备配备率90%。

28、实验教学普及率

小学实验教学普及率97%,中学实验普及率93%。

29、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率

小学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率100%,中学信息技术科设备配备率100%。

(六)教育经费 30、财政对教育的拨款

2010年预算内教育拨款721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46%,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27%。

31、年生均教育事业费

2011年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2449元,初中2574元。

32、财政拨款的年生均公用经费

2010年财政拨款的年生均预算内、外公用经费小学374元,中学600元,预算内公用经费占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11%。

33、教育附加费

2010年未收教育附加费,用于教育的教育附加费30万元。

34、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开展勤工俭学

历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学校划拨学农基地,学校努力搞好学校勤工俭学,认真做好勤工俭学“五个一”工程,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救助了一批贫困学生,推进了我镇“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35、教职工工资

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不出现拖欠现象,各种政策性补贴按要求按时发放。

(七)学校安全管理

我镇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校长作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与各完小、教师、学生家长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课,开学的第一周和最后一个周为安全教育周,教育学生注意交通、饮食、消防、森林防火安全和教育学生未成年人不得外出打工等等,每个月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填写好安全台账。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全镇师生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近四年来,我镇中小学从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三、“两基”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治教

镇党委、政府坚持教育创新、克难奋进,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走“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治愚先兴教”的路子,确实履行政府职能,推进依法治教进程。

1、总揽全局抓规划。镇党委、政府始终站在对历史和时代负责的高度,统筹全镇教育资源,认真拟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按“宜归则归,宜并则并,宜留则留”的原则,合理布局校点;按能修则修,该搬就搬的方法兴建校舍,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2、统一思想抓落实。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及楚雄市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楚雄市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加大教育宣传,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下,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对教育工作做到“一个服从,三个不减”。即坚决服从上级改革决定。始终做到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减,抓教育工作的力度不减,对教育的投入不减。把全镇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各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上来。按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规定,镇长是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我镇把教育教育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党政领导亲自抓教育,教职员工负责抓落实,切实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实行党政领导挂村负责制,助耕队员和村组干部包村负责制,学校包人落实制,切实抓好学生入学、巩固两个环节,把教育工作与全镇干部职工年度履职考核挂钩,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全镇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3、增大投入强基础。2010年是新村镇基础教育全面提高的一年,借助“两基”迎国检得契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一年来,学校共投入资金104.76623万元,其中市政府投入84.41897万元,镇党委政府投入3.5万元,学校自筹20.34691万元,这些投入不断完善了我镇基础教育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4、深化改革促发展。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反战的决定》以及省州市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教育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全镇教育工作。此外,党政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倾听教职工心声,支持学校改革。通过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改进了对学校的督导评估方法,建立激励机制,以“两基”工作为重点,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进程。

5、及时研究抓整改。每年“两基”年检复查结束后,镇党委、政府都组织召开总结分析会,研究教育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研究办法,制定措施,发扬成绩,整改不足。2010年“两基”工作总结会上,镇党政领导和学校班子一起就州市对我镇“两基”年检中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建立长效机制,落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规定,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2011年我镇中、小学教学质量取得历史性的进展,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6、健全制度保质量。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奖优制度。2011年教师节分别给予中学和小学各3000元的资金,用来表彰奖励教学工作中成绩优秀的教师,使全校教师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大大的鼓舞了全镇教职的工作热情。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做好“两基”工作,投入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效益是根本。我镇中小学在市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办学效益。

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整合资源。中小学抓住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楚雄市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楚雄市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制定了《新村镇中心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新村镇中心学校教职工管理考核办法》、《新村镇中心学校各完小、年级组管理考核办法》,理顺了各种关系,加大了改革力度,使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狠抓师德师风教育,抓教育教学管理,抓后勤管理规范,抓课改实验和教学研究,增强了教职工紧迫感和责任心,牢固树立了质量意识,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2、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遏制学生流失流动,从根本上治理质量不高的状况。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抓 “两基”巩固提高提供了体制保证。抓学生入学巩固,中学治标,小学治本,小学的流动生可能就是中学的流失生,要遏制中学生流失,就要同时根治小学生流动。因此,我镇注重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体制,制定了扎实有效的学生入学巩固措施,提出小学保入学,中学保巩固的工作要求。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镇中小学校管理得到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学校管理的加强,知名度的提高,有力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家长供子女上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四、取得经验

回顾一年来我镇“两基”工作,有如下经验:

1、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加强领导,坚定信心,是做好“两基”工作的前提。

2、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是做好“两基”工作的保障。

3、加强学校管理,注重办学效益,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做好“两基”工作的关键。

4、广泛宣传教育,深入发动群众,明确责任,加大力度,是做好“两基”工作的有力措施。

5、“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事”,是做好“两基”工作的保证。

6、经济救助,教育扶贫与加大执法力度相结合是做好“两基”工作的必要手段。

五、突出五个特点。

1、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原则。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两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放在“重中之重”。镇长亲自抓,学校和村委会直接抓,职责分明,责任落实。

2、把践行科学发展观和“两基”工作相结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实践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贯穿于“两基”工作的全过程,为“两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思想保障。

3、“两基”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

4、把教育投资和学校管理相结合,以投资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5、突出一个“早”字。及早宣传发动,及早组织动员入学,及早解决困难学生就学难问题,早自检,及早整改存在问题。

六、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2010年我镇的“两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继续加强。

1、“两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常抓不懈,力求在质量上和指标上有新突破。

2、学生巩固任务仍然艰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两基”意识,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两基”工作的自觉性,确保普及程度的巩固、提高。

3、还需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

4、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

5、继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新村镇的“两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成效明显,但离上级要求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的重视支持教育,落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发扬成绩,克服困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振兴我镇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两基”年审的汇报材料

关于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专项督导和 “两基”年审的汇报材料

扬州市维扬区人民政府

我区现辖3乡、1镇、2个街道办事处,24个行政村,19.8万人。教育部门办中小学及幼儿园22所,中小学生13444人,在编教职工920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4所。2002年我区实现GDP16.25亿元,人均GDP8207元,年人均财政收入107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250元。2002年以来,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积极稳妥地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和落实区乡两级政府的办学责任,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过程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建立适应时代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两基”实施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教育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加强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2002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2002年5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会议,6月初正式出台《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苏政发[2002]66号),对全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区委、区政府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十分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迅速将《通知》和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区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听取专题汇报。2002年6月区人大、区政协分别对我区教育进行视察和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指导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区文教局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一是组织全系统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的《通知》,为每位乡镇教师征订了《江苏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宣传手册》,做到了解内容、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明确要求;二是组织到邗江、宝应等兄弟县(市、区)实地考察,借鉴其他县(市、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三是认真开展摸底调研工作,文教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到各乡镇主动与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诸项工作进行沟通。经过多方努力,我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于去年九月基本到位。

今年3月8日区新一届政府举行第一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以区政府会议纪要的形式,再次对“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实施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区、乡两级政府的职责,切实解决完善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一是各乡镇学校2003年1月1日前债务等遗留问题由乡镇解决,原撤并的乡镇学校资产由各乡镇用于偿还教育债务和学校建设;二是按人事局、财政局共同核定的经费总额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除财政已安排和上划的部分外,缺口按乡镇再上划一块、公用经费压缩一块、文教局自筹一块解决;三是保证教师个人应得收入,落实乡镇教师医疗保险,乡镇学校教师从2003年5月1日起全部实行医疗保险。这样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实行分级管理、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对于强化全区教育事业的规划管理,提高调控能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二)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

一是坚持教育经费投入财政主渠道。2002年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4701.6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316.2万元,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282.3万元(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194万元,农村企业教育费附加88.3万元)。税费改革上级转移支付91万元,其中用于教师工资发放74万元。2002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年生均教育经费小学从2001年2138元增加到2297元,初中由2001年3199元增加到3427元;年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由2001年29元增加到31.8元,初中由2001年132元增加到141.6元。

二是加强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2002年我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国标部分和省、市地方补贴)继2001年9月以来上划实行区级管理,坚持由区财政渠道按时足额统一发放,保证教师当年工资不拖欠,教职工年平均工资17887元,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2002年我区义务教育杂费收入165.5万元,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收费的监管力度,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全区建成教育收费规范达标区的基础上,全区所有学校制订了创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的计划,目前我区有2所学校创建成“教育收费规范学校”。三是加大预算外教育经费统筹管理力度。2002年文教局研究制订了《扬州市维扬区文化教育局直属单位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人、财、物和基建项目管理的办法》。2003年4月成立了我区教育财务管理中心,在纳入区财政局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强化三项职能:严格管理预算内教育经费;统筹预算外教育经费的使用,增强区级调控能力;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实施保障。坚持实行收支两条线,进一步加强了对预算外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保障我区教育经费管理规范、合理。

(三)实施危房改造和新一轮布局调整,加强教育规划的统筹管理 2002年我区继续重视危房改造工作,将危改工作与布局调整相结合,与创建合格学校相结合,与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相结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要求实施,保证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是政府重视,确立中小学危改工作目标。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亲自抓,健全管理网络。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勘察,全面、清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省市要求调整了危改工作目标,即“三年目标两年完成”,根据目标制订了全区危改工程计划。二是筹措经费,加快改造危房工作步伐。2002年实际完成危改面积2986平方米,当年危改投入资金64.9万元。2002还完成了平山中心小学1670平方米综合楼、西湖中学32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的新建,三星小学600平方米的C级危房拆建,邗沟中学后排教学楼更换铝合金窗、增加铁楼梯和前排化学实验室的加固等工程。

三是建立新增危房当年消除工作机制。截止2002年8月,全区中小学D、C级危房基本消除,B级危房得到大面积维修改造,2002年12月我区通过省无危房区达标验收,有力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区政府通过出台《区政府关于做好全区中小学新增危房当年消除工作的通知》(维扬政发[2002]79号)确立新增危房当年消除工作机制。四是并、扩、拆、建,使教育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2002年,根据区划调整后的新格局,我区开始组织实施第二轮布局调整,目前,已将平山乡荷叶、雷塘小学撤并到平山中心小学,凤凰桥小学拆迁与竹西小学扩建工程和瘦西湖小学撤并、念四桥小学搬迁与东方百合园小学新建三结合工程已经积极启动,同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将扩建双桥实验小学、西湖中学。

(四)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教育人事统筹管理

我区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严谨笃学的干部、教师队伍,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2002年我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编制管理,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建教育人才资源高地,实现“组织开展教师资格认定清查队伍,创新选人、进人、用人机制构建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优化队伍”的工作目标。

一是实行“退二进一”、“凡进必考”的进人机制。2002年,我区教师自然减员31人,根据区人事局“退二进一”的进人政策,采取双向选择、公开竞争、择优招聘14名教师,新进教师全部按照报名登记、参加考试、组织面试、择优录用的程序进行,并实行人事代理,做到严把教师入口关,努力调节教师学科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

二是实行竞争上岗的干部任用机制。2002年暑期,西湖中学率先成功地开展了学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试点工作。2002年年底,结合落实机构改革方案,文教局机关所有中层干部全部实行了竞争上岗。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有关程序,公开职位、自愿报名、公开竞争,19名同志走上文教局机关中层管理岗位,为全面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作了十分有益的尝试。

三是实行干部、教师挂职交流机制。2002年有10多名学校中层干部、30多名教师区内流动,加大了学校中层干部与骨干教师区内流动的力度,为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是实行全员参与的岗位培训机制。①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截至2002年底全区在职教师已经完成教师资格认定,目前已开始面向社会组织教师资格认定。在此基础上加大清退临时人员的力度。②突出师德建设。我区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常年开展“创、树、献”活动的基础上,大力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教师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③强化继续教育。我区以提高学历层次为基础,以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得到全面推进,逐步形成一套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到2002年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95%,大专以上达45.6%,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6%,本科以上达42.7%。逐步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二、坚持依法治教,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

(一)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002年我区积极完善了党政领导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学校安全责任制度。我们要求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依法推行校务公开,全区学校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推进。《学校章程》制定工作基本完成,即将报区文教局核准后付诸实施。文教局以实施“五项制度”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002年我区坚持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职能行为,加大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为契机,积极发展民办教育事业。我区现有民办学校2所,2002年新东方中学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有益地补充了我区的义务教育。

(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

2002年,我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继续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全区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义务教育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2002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继续保持在省定标准以上,其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7.1%,巩固率为98.1%,毕业率为98.9%,2002年初中中考合格率名列全市前茅。我区通过建立多方面的工作制度和多渠道的爱心助学活动,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多年控制在省定标准以下。去年我区高中阶段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初中毕业生总数。到2002年底,全区中小学合格学校率达75%以上,省模范学校1所,省实验小学2所,省绿色学校2所,“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4所。义务教育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是素质教育取得新成果。文教局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让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形成新思想,内化为新理念。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区调低了小学外语施教年级,2002年9月小学三年级全面开设外语课,两所实小从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区文教局健全了教科研组织网络,确立我区龙头课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创建素质教育特色的研究”,积极采取了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课改的区域性新课程师资同步培训,效果十分明显。着力推进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建设,2002年我区有4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有40多人获得市级以上教研竞赛奖次。全区中小学各项课程开齐上足,各学校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艺术节”和科技活动,不少艺术作品和文艺节目参加了扬州市第四届少儿艺术节,广场文艺演出也颇受好评。在市“小哥白尼”杯科普知识竞赛中,我区有25名学生获奖,在省中小学生科技小制作竞赛中,有10件作品获奖。

三是教育技术手段有新的提高。2002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小学为93.3%,初中为80%,教育装备总投入150万元,促进了现代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西湖中学、梅岭小学、四季园小学、工人子弟小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装配微机教室,使我区中心校以上学校的机房装配率达80%。在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运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2年适龄教师参加培训460余名,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重视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一)夯实义务教育基础,努力创造一流学前教育

我区立足丰富的幼教资源,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抓手,加强幼教科研实践,加速幼教师资提升,加大名园创建力度,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为实施义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起点。一是逐步构建一支高水平的队伍。2002年在全区积极启动了名园长和名教师工程,加快了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步伐,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名园长队伍,涌现出一批胜任工作、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二是努力形成一种重学术的氛围。2002年我区组织了3个省市级课题的开题论证,一批幼儿园申报了“十五”课题,还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18人次在省市幼教论文评比中获奖。三是继续创建一批高品位的园所。到2002年,全区20所幼儿园中5所成为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4所成为省示范园,4所被评为现代化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夯实了实施义务教育的基础。

(二)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努力创造优质高中教育

西湖中学是我区唯一一所教育部门办完全中学,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效益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为加快西湖中学建设,适应城市化进程,构建我区优质高中教育基地,近年来在基础设施、教师队伍等方面加大了对西湖中学高中教育的投入。2002年,在招生区域缩减五分之三的情况下,西湖中学仍然实现了高中部分的正常扩招。目前西湖中学高中部分有16个班级,861名在校生,50名教师,连续两年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在98%以上,正积极争创省星级中学。

(三)适应城市化需要,努力创造高水平成人教育

一是实现高标准脱盲。2002年我区扫盲工作继续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巩固青壮年非文盲水平,全年用于扫盲的经费1.04万元,当年参加扫盲巩固班学习822人,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99.9%。二是实行多渠道培训。2002年我区以进行社区教育实验和“5112”教育富民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了我区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成人教育的针对性。第一,加强乡镇成教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建立了乡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和教育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全区合格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4所,建校面100%,100%行政村建成合格村文化技术学校,目前市级成教基地9个(其中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3个,市级示范成人学校6个)。2002年西湖、平山和城北三个基地按照省级农科教示范基地的标准进行改造,升档提位,共已扩充土地面积34亩,意向扩充土地36亩,投入25万元,积极申报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各乡镇成教中心扎口管理各类培训工作,中心管理全部实现微机化,实现了乡镇成教中心和劳动服务所之间的资源共享。第二,全面扩大培训工作面。2002年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人数11919人,占农业人口的23.3%。其中组织了农村致富骨干培训1358人次,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1782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562人次,城镇企业下岗、转岗职工培训1838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近1500人,“两后”培训623人,联办大专60人。这一系列培训工作,提高了全区劳动者综合素质,为加快我区群众致富、经济发展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社区教育得到进一步重视。2002年我区将社区教育工作重心落实到各个乡镇的实验点,从组建班子、拟定实验课题等基础性工作做起。平山乡的平山村和堡城村、城北乡的卜杨村和安平社区、西湖镇的金槐村和久扬社区等单位,根据各自实际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社区实验,走出了一条低起点高质量和以点带面的社区教育实验新途径。

四、存在问题及思考

(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后乡镇办学积极性受到影响,如何建立激励机制,保障和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是值得研讨的一个问题。

(二)城市化进程中学校布局调整问题。行政区划调整后,随着我区城市化步伐加快,商品房开发成倍增加,常住人口剧增,现有学校布点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需求,亟待全市统筹规划市区的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确保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三)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和事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这一矛盾也是制约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矛盾我区尚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努力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在改革中革除用人制度上的弊端,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通过教育人才参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大循环,解决“进得来、干得好、流得动、出得去”的问题。

(四)按照我区“服务城市、融入城市、建设城市”发展战略,我区社区教育、城市化进程中的成人教育将面临新情况,如何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文化扬州,我区任重道远。

第三篇:乡州级两基、普实复查年审汇报材料

州检查组各位领导:

我乡“两基”、“普实”工作分别从1997年和20xx年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以来,继续加大“两基”“普实”合力攻坚力度,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年来,经过全乡各级干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家长的通力合作,我乡“两基”“普实”巩固提高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永兴傣族乡位于永仁县北部,是楚雄州的北大门,属于全省506个,全州42个扶贫攻坚乡,也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之一,距永仁县城128千米,离攀枝花市50千米,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南与永仁县的维的乡接壤,西与永仁县中和镇相连,北与丽江地区华坪县隔江相望,省界线长达97千米,最高海拔2796米,最低海拔1010米,海拔落差大,箐深坡陡,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环境恶劣。我乡是一个傣、彝、回、汉等多民族大杂居的民族乡,少数民族比例占百分之七十以上。20xx年,通过撤乡并镇后,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1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63人,农村经济纯收入18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39元,全乡财政总收入276万元,其中自收收入34.9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241.1万元,比上年增长30.9万元。我乡有初级中学一所,从附设初中班至今36年,为各条战线输送2734名初中生,今年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294人,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校舍等教学设施符合普九标准。小学设中心小学,下有1个中心完小,8所村完小,办有10个学生食堂,65个教学班,9个小学教学点,学生1033人(含学前班121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后勤人员2人,专任教师76人。全乡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体系已经形成,使傣乡的“两基”工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二、“两基”工作

(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1、“普六”情况

入学率:7-12周岁适龄儿童总数909人,实际入学908人,入学率99.9,适龄儿童少年中残疾儿童4人,已经入学4人,入学率100;辍学率:上学年初在校生750人(其中学前班120人),本学年初在校生1033人(其中学前班121人),辍学2人,入学率99.99,辍学率0.48;毕业率:全乡有15周岁人口177人,读完小学以上的177人,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0。

2、“普九”情况

入学率:本13-15周岁适龄儿童总数500人,初中阶段入学499人(含借出),入学率99.8;辍学率:初一至初三年级上学年初在校学生348人,本学年在校学生294人,辍学2人,辍学率0.57。完学率:17周岁人口238人,受完初等教育237人,初级中等完成率98.6。13——15周岁残疾儿童1人,未入学率0人,在初中1人,初中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100。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情况。

1、中学(1)、公用经费及预算外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32017元。(2)、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28396.80元。(3)、初中生学生各种补助经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102788.90元。

2、小学(1)、公用经费及预算外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128864元。(2)、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96023.26元。(3)、小学生寄宿制经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280340元。(4)、贫困学生补助:总收入113899.60元。

(三)、成人初等教育及科技培训情况。

1、扫盲程度(1)我乡有青壮年人口10094人,在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口10076人,非文盲率99.8,文盲人口中丧失学习能力的18人,15——24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2)近三年脱盲23人,全部进入巩固提高班学习,经过参加自检考试15人,参考率65,及格率100,复盲0人,复盲率0。(3)上15周岁人口177人,无全半文盲,文盲率0。

(四)、新《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情况。自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我乡中、小学校均通过不同的手段,多渠道、全方位地组织各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了新的《义务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进行了分组讨论。中、小学共召开专题学习会20余场次,出专题黑板报26期。

三、“普实”巩固提高情况1、实验用房(1)中学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一间,合计141平方米,有物理、化学、生物保管室各一间,合计65平方米,实验室,保管室合计使用面积206平方米。

第四篇:乡镇2006年两基、普实复查年审汇报材料

州检查组各位领导:

我乡“两基”、“普实”工作分别从1997年和2000年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以来,继续加“两基”“普实”合力攻坚力度,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年来,经过全乡各级干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学生家长的通力合作,我乡“两基”“普实”巩固提高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兴傣族乡位于永仁县北部,是楚雄州的北门,属于全省506个,全州42个扶贫攻坚乡,也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之一,距永仁县城128千米,离攀枝花市50千米,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南与永仁县的维的乡接壤,西与永仁县中和镇相连,北与丽江地区华坪县隔江相望,省界线长达97千米,最高海拔2796米,最低海拔1010米,海拔落差,箐深坡陡,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环境恶劣。我乡是一个傣、彝、回、汉等多民族杂居的民族乡,少数民族比例占百分之七十以上。2006年,通过撤乡并镇后,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1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63人,农村经济纯收入18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39元,全乡财政总收入276万元,其中自收收入34.9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241.1万元,比上年增长30.9万元。

我乡有初级中学一所,从附设初中班至今36年,为各条战线输送2734名初中生,今年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294人,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校舍等教学设施符合普九标准。小学设中心小学,下有1个中心完小,8所村完小,办有10个学生食堂,65个教学班,9个小学教学点,学生1033人(含学前班121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后勤人员2人,专任教师76人。全乡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体系已经形成,使傣乡的“两基”工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二、“两基”工作

(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1、“普六”情况

入学率:7-12周岁适龄儿童总数909人,实际入学908人,入学率99.9%,适龄儿童少年中残疾儿童4人,已经入学4人,入学率100%;辍学率:上学年初在校生750人(其中学前班120人),本学年初在校生1033人(其中学前班121人),辍学2人,入学率99.99%,辍学率0.48%;毕业率:全乡有15周岁人口177人,读完小学以上的177人,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0。

2、“普九”情况

入学率:本13-15周岁适龄儿童总数500人,初中阶段入学499人(含借出),入学率99.8%;辍学率:初一至初三年级上学年初在校学生348人,本学年在校学生294人,辍学2人,辍学率0.57%。完学率:17周岁人口238人,受完初等教育237人,初级中等完成率98.6%。13——15周岁残疾儿童1人,未入学率0人,在初中1人,初中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100%。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情况。

1、中学

(1)、公用经费及预算外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32017元。

(2)、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28396.80元。

(3)、初中生学生各种补助经费: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102788.90元。

2、小学

(1)、公用经费及预算外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128864元。

(2)、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96023.26元。

(3)、小学生寄宿制经费: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280340元。

(4)、贫困学生补助:总收入113899.60元。

(三)、成人初等教育及科技培训情况。

1、扫盲程度

(1)我乡有青壮年人口10094人,在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口10076人,非文盲率99.8%,文盲人口中丧失学习能力的18人,15——24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

(2)近三年脱盲23人,全部进入巩固提高班学习,经过参加自检考试15人,参考率65%,及格率100%,复盲0人,复盲率0。

(3)上15周岁人口177人,无全半文盲,文盲率0。

(四)、新《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情况。

自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我乡中、小学校均通过不同的手段,多渠道、全方位地组织各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了新的《义务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进行了分组讨论。中、小学共召开专题学习会20余场次,出专题黑板报26期。

三、“普实”巩固提高情况

1、实验用房

(1)中学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一间,合计141平方米,有物理、化学、生物保管室各一间,合计65平方米,实验室,保管室合计使用面积206平方米。

(2)永兴完小,小庄完小,立溪冬完小各有一间实验室,保管室和准备室合并使用一格,那软完小,灰坝完小三室合并使用。全乡实验室,保管室,准备室合计使用面积160平方米。

(3)中小学三室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和班额三室符合普实标准。

2、室内设施

(1)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有实验桌26套,演示台各一张,永兴完小有实验桌20套,各村完小都有10至15套。

(2)仪器均按教学仪器的配备全部入柜,小学合计19个,中学合计20个。

(3)演示台均按时配备。

(4)水电设施供到室内。

(5)安全设施虽无灭火器,但备有水桶,沙袋都能达到灭火要求。

3、教学仪器设备

中小学按省定基本配备标准,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仪器,药品按二类标准配齐,小学中心完小按二类标准配齐,其余四个村完小,按三类标准配齐。中小学现有实验器材药品基本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4、实验室人员

(1)中学配有物理,化学,生物兼职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共4人。

(2)小学8个完小都配有实验管理人员共8人。

(3)我乡中小学实验人员做到相对稳定,学历合格,都具有初级职称,部分参加过培训,能熟悉实验,能较好的掌握实验业务。

5、实验室管理

(1)中小学都网(.)-站 由校长主管实验室工作,教导主任办理实验室业务,村完小有校长抓实验室工作,教研组长具体办理实验室业务。中心小学校班子成员还经常到各村完小检查和指导实验室工作。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仪器保管规则》,《实验人员岗位职责》,和《学生实验规则》张挂墙上。

(3)中小学都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帐,教学仪器数量帐和教学仪器档案卡,帐物相符。

(4)实验室环境整洁,张贴实验规则、名人名言及画像,育人气氛浓。

6、实验教学

(1)中小学各年级都有实验教学计划,也有实验教学记录。

(2)演示实验有记录表,而且开出率90%以上。

(3)学生分组实验平均开出率达90%以上,都有实验计划,通知,记录,统计。

(4)各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今年中学上示范课6节,小学5节,各实验教师自制教具投入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补充了实验器具的不足。

四、教育目标管理工作

每学年县教育局都要与全乡中小学校签定《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一年以来我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责任管理任务,基本实现了各校在学年初确定的总目标,在教育目标管理工作中主要做到了:

1、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学校管理工作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4、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6、重视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意识

7、加强校风校貌建设,创建特色学校

五、州级“文明学校”的创建、管理情况

永兴中学在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2002年被楚雄州教育局评定为“文明学校”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勤奋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一定成绩,根据《云南省文明学校评选、命名、管理办法》的“八有十无”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三年来永兴中学在巩固州级“文明学校”中取得的主要工作经验是:

1、学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班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全体教职工都要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德育放本篇文章*网址为 站 首位,向管理要质量,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档案管理,把质量的优劣与个人奖惩评优等挂钩,激发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教学为中心,实行“三个倾斜”的办法,突出重点,保证质量。

3、学校根据本地实际,特别是在生源文化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在反复的对比中,把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注意尖子生、特长生的培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加强质量的监督。

4、校园建设注意总体规划,布局搭配较为合理,因地制宜,优美雅致,突出育人功能。

5、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年订有《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楚雄日报》、《党建》、《求是》,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并每周要求每班出一期黑板报,每天上晚自习前都必须唱一首歌,将其列入评比内容,学校还有娱乐室、图室、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等。

6、每学年对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经费投入均在2500元以上。

7、根据乡党委、政府工作安排,乡级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都积极参与并取得了好的成绩。

8、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发动教职工捐资助学,努力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做好“两基”巩固工作。

9、不断建立健全校内政治学习、考勤奖励、岗位职责、财务管理、卫生检查等制度,并由相关部门督促检查评比。

10、学校文化技术主要由团总支、工会宣传委员负责,要求各班级按照“班级刊黑板报的要求”办法实施。

11、环境卫生要求每周一扫,每天一小扫制执行,努力做到校园整洁、干净、卫生、美观,教室均张贴有名人名言录。

12、严格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多年来师生中无违法违纪行为出现。

13、学校一直坚持周一、六升、降国旗、唱国歌仪式,并作为制度坚持不懈。

14、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每年开展一次团队组织的 “五四”青年联欢活动,工会组织的“五一”歌咏比赛,党支部组织的国庆征文比赛等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

15、全校各班均有一块学习园地专栏,开展情况由学生会文艺宣传部进行检查评比,校园内有永久性的标语、校训激发师生勤奋工作和学习。

16、各班每周都保证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陶冶他们的情趣。

六、学校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做到学校安全工作的安全意识,做到学校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保证了校园平安,多年来在学校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强化学校安全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

1、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全方位设防

学校领导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学校每周一次例会上,“安全工作”基本上已成为了一项永恒的主题。全乡各学校均成立了校长挂帅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自“4.02”特交通事故发生以来,学校领导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再次重温了“永兴乡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永兴乡学校班级安全工作责任制”、“永兴乡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永兴乡学校摩托车驾驶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

2、狠抓落实,不留漏洞,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为了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不留漏洞,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注重检查,从严要求。二是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不断改进安全工作。当安全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有冲突时无条件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努力拓宽宣传的空间和渠道,认真作好安全工作的教育、宣传。

3、积极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重点是:(1)、开展“五个一”森林放火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放火;(2)、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节假日往返途中注意乘车安全,不乘坐无证驾驶车辆,不乘坐车况不好的车辆,不乘坐不准载客的车辆,不乘坐超载的车辆,宣讲对车辆的识别知识;(3)、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正面引导学生不食用无证、不卫生的食品、食物等;(4)、进行防溺水教育,教育学生不私自到校外游泳、洗澡;(5)、开展防疾病宣传教育,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严防疾病感染;(6)、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师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和睦相处,严防恶性纠纷事件的发生。

我乡学校安全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师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总之,我乡在过去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完成了“两基”、“普实”、“教育目标责任状”的各项目标,州级“文明学校”的创建和巩固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今后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即将全面推开,新的局面,需要我们去开创。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有全乡人民的理解支持,全乡师生员工的团结协作,我乡的教育一定会迈向新的征程,实现新的目标。

第五篇:乡2006年州级“两基”“普实”复查年审汇报材料

提高认识 克难奋进 巩固发展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树立和落实,我乡的“两基”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从一九九七年验收以来,一直在巩固中发展。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精神,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楚雄州民族教育条例》,沿着州县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两基”工作连续九年在巩固验收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积极奋进,克服了重重困难,以认识“两基”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起点,充分调动全乡人民的积极性,提高认识,发挥优势,团结实干,使我乡“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实验教学”这一成果又取得了巩固发展。现将我乡一年来,巩固“两基”、“普实”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基本情况

永兴傣族乡位于永仁县北部,是楚雄州的北大门,属于全省506个,全州42个扶贫攻坚乡,也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之一,距永仁县城128千米,离攀枝花市50千米,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南与永仁县的维的乡接壤,西与永仁县中和镇相连,北与丽江地区华坪县隔江相望,省界线长达97千米,最高海拔2796米,最低海拔1010米,海拔落差大,箐深坡陡,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环境恶劣。2006年,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1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63人,我乡是一个傣、彝、回、汉等多民族大杂居的民族乡,少数民族比例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农村经济收入18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39元,全乡财政总收入273.2万元,其中自收收入34.9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99.4万元,比上年减少11.2万元。

全乡办有初级中学一所,从附设初中班至今36年,为[此篇范文为大/秘/书/网作者呕心呖血之作(dam ishu.com)-未经过xiexiebang.com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 后果自负]各条战线输送2734名初中生,今年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294人,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校舍等教学设施符合普九标准,适合我乡初中适龄儿童就学的需要,我们将努力办好,使之成为我乡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的牵引车。小学设中心小学,下有1个中心完小,8所村完小,两个村级小学和7个教学点,共计18个校点,办有10个学生食堂,65个教学班,学生1032人(含学前班121人),教职工76人,其中管理员1人,后勤人员2人,专任教师76人,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家长学校2所,办脱盲巩固班12个,学员20人,本参加脱盲考试2人,取得脱盲证2人,全乡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体系已经形成,使傣乡的“两基”工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普及程度

(1)全乡7——12岁适龄儿童909人,已经入学908人,入学率99.9%。

(2)上学年初在校生750人,(其中学前班120人),本学年初在校生1032人(其中学前班121人),辍学2人,入学率99.89%。

(3)全乡小学学龄段残疾儿童4人,已经入学4人,残疾人入学率100%。

(4)全乡有15周岁人口177人,读完小学以上的177人,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0%。

2、教师情况

(1)按编制应配备教师76人,现在已经配备76人,教师配备率100%。

(2)专职教师76人,学历合格76人,合格率100%。

(3)90年以来新补充教师46人,合格学历46人,新补充教师合格率100%。

(4)我乡小学共配备校长10人,都符合校长任职条件,即:中师以上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以上,合格率100%。

(5)10位校长都参加过岗位培训,培训合格率100%。

3、教育质量

(1)全乡9个村完小,均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课程,课程开设率100%。

(2)上学年在校生750人,(其中学前班120人),学年底参加品德评定全部合格,在校生品德合格率100%。

(3)上学年初六年级学生83人,毕业83人毕业率100%。

(4)&nbs

中学有围墙,校门,运动场,厕所,水源,旗杆,并都符合规定要求。

(3)学校课桌够用,有图书室,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齐全,有够用的文体器材,有劳动基地6000平方米,菜地607平方米。使学生在校能够学到一定的生产知识,具备了师生参加劳动的条件。

5、教育经费的落实情况

(1)近三年,我乡中学生均教育经费:2003年986元,2004年1330元,2005年是1554元,已经全部兑现。

(2)近三年生均公用经费是:2003年60元,2004年60元,2005年60元。

(3)发动师生员工努力开展勤工俭学,二00五年纯收入2.0万元,生均66.6元。

经过自检自查:“扫盲”的18项指标,“普九”的29项指标保持在验收标准以上,有的指标还有所提高。

(四)普及实验教学巩固情况

1、实验用房

(1)中学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一间,合计141平方米,有物理、化学、生物保管室各一间,合计65平方米,实验室,保管室合计使用面积206平方米。

(2)中心完小,小庄完小,立溪冬完小各有一间实验室,保管室合准备室合并使用一格,那软完小,灰坝完小三室合并使用。全乡实验室,保管室,准备室合计使用面积160平方米。

(3)中小学三室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和班额三室符合普实标准。

2、室内设施

(1)中学实验室各有实验桌26套,演示台各一张,中心完小有实验桌20套,各村完小都有10至15套。

(2)仪器均按教学仪器的配备全部入柜,小学合计19个,中学合计20个。

(3)演示台均按时配备。

(4)水电设施供到室内。

(5)安全设施虽无灭火器,但备有水桶,沙袋都能达到灭火要求。

3、教学仪器设备

中小学按省定基本配备标准,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仪器,药品按二类标准配齐,小学中心完小按二类标准配齐,其余四个村完小,按三类标准配齐。中小学现有实验器材药品基本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4、实验室人员

(1)中学配有物理,化学,生物兼职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共4人。

(2)小学8个完小都配有实验管理人员共8人。

(3)我乡中小学实验人员做到相对稳定,学历合格,都具有初级职称,大部分参加过培训,能熟悉实验,能较好的掌握实验业务。

5、实验室管理

(1)中小学都由校长主管实验室工作,教导[此文若非在大=秘=书=网=站-www.xiexiebang.com出现,那均为抄袭。欢迎举报]主任办理实验室业务,村完小有校长抓实验室工作,教研组长具体办理实验室业务。中心校班子成员还经常到各村完小检查和指导实验室工作。

(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仪器保管规则》,《实验人员岗位职责》,和《学生实验规则》张挂墙上。

(3)中小学都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帐,教学仪器数量帐和教学仪器档案卡,帐物相符。

(4)仪器保管除无维修记录外均能达到要求。

(5)实验室环境整洁,张贴实验规则、名人名言及画像,育人气氛浓。

6、实验教学

(1)中小学各年级都有实验教学计划,也有实验教学记录。

(2)演示实验有记录表,而且开出率90%以上。

(3)学生分组实验平均开出率达90%以上,都有实验计划,通知,记录,统计。

(4)各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今年中学上示范课6节,小学5节,各实验教师自制教具投入教学,调动了学生学需的积极性,补充了实验器具的不足。

7、实验教学取得成果

通过开展实验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主要是培养学会观察,学会记录现象和结果的习惯以及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了中小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追求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使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巩固率,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如我乡小学2005年自然学科统测四年级平均分73.39分,五年级71.77分,六年级79.25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设实验课,打好基础,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学生能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学业。

三、“两基”巩固的方法和措施

bsp;

(三)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致使学校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加上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不愿送子女入学。

五、下一步巩固“两基”成果的措施

(一)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认识,取得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采取先入学,后依靠学校和社会各界力量对贫困学生给予救助,对无父母的孤儿由民政承担一定的就学,生活费用。

(二)对经济条件允许,经多次走访动员宣传,仍不送子女入学的家庭,要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给予监护人必要的处罚,使其依法送子女入学。

(三)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改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学业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实施科教兴乡战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两基”的巩固和发展。

总之,我乡的“两基”工作,自一九九七年通过检查,验收以来,历经九年的巩固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通过自检自查,各项指标仍达复查验收的指标。“两基”是一项千秋大业,今后我们不会就此止步,将团结带领全乡人民克难奋进,让“两基”大业再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给傣乡带来更大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永兴傣族乡人民政府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二日

下载新村镇“两基”工作年审复查情况汇报(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村镇“两基”工作年审复查情况汇报(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基年审工作自查报告

    2008年度“两基”年审工作自查报告 我镇1998年实现“两基”以来,镇党委、政府在上级的领导下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把“两基”巩固工......

    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

    随着“两基”工作的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全镇人民更加意识到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重要性。为此,就我镇“两基”工作的情况作简汇报:一、基本......

    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

    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 随着“两基”工作的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全镇人民更加意识到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重要性。 为此,就我镇“两基”工......

    新天镇新天堡小学两基复查汇报材料

    新天镇王什小学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督学、专家: 王什小学的“两基”工作,近几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

    乡2006年州级“两基”“普实”复查年审汇报材料五篇

    提高认识克难奋进巩固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树立和落实,我乡的“两基”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从一九九七年验收以来,一直在巩固中发展。一年来,我们......

    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五篇

    随着“两基”工作的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全镇人民更加意识到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重要性。 为此,就我镇“两基”工作的情况作简汇报:二、政......

    乡2006年州级两基、普实复查年审汇报材料(共5篇)

    州检查组各位领导:我乡“两基”、“普实”工作分别从1997年和2000年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以来,继续加大“两基”“普实”合力攻坚力度,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

    “两基”巩固提高复查年审的自查报告[共5篇]

    董干镇马崩村委会2010“两基”巩固提高复查年审的自查报告 马崩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已于2003年10月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如今已巩固了六年。在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