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教育局“两基”复查“普实”验收汇报材料
抓“两基” 促“两全” 推动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册亨县教育局“两基”“普实”工作汇报材料
县教育局局长 康忠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自2005年省政府“两基”验收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下,我局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将“两基”巩固提高和“普实”工作的全面推进摆在全县教育发展的首要位置,提出了“普及向提高、数量向质量、硬件向软件”的三个工作重心转移,充分履行好教育部门的职责,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以“两基”、“普实”工作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两基”、“普实”工作稳步推进,现将我局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教育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有普通中学1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7所(民办学校3所)。有高中在校学生1751人,高中教职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103人;有初中在校学生12728人,初中教职工609人,其中专任教师576人。
有农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672人,教职工34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
有完小75所,教学点75个,在校学生27245人,教职工1149人,其中专任教师1068人。
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0人(含初中2人),教职工7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有幼儿园8所(社会力量办园5所),在园(学前班)幼儿2864人,教职工70人。
二、在“两基”工作中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2005年11月,我县的“两基”工作,虽然提前一年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并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核认定,但我们没有丝毫懈怠,严格按照《册亨县“两基”巩固提高规划》的要求,抓“两基”,促“两全”,积极推进“普实”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抓组织领导,促工作责任落实
县委、县政府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科教人才兴县”战略。我局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强组织建设,配齐乡(镇)教辅站和中小学的领导班子,为推进“两基”、“普实”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号召全县广大教职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安排部署上来,充分认识“两基”、“普实”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到“两基”、“普实”工作中。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两基”、“普实”工作实际,拟写了一系列有建设性的工作规划、方案、措施,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充分发挥了教育职能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经常深入基层,对各乡(镇)“两基”、“普实”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突出重点,找准难点,制定措施,分类指导。县“两基” 办、“普实”办扎实开展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多次对各乡(镇)分管教育的副乡(镇)长、教育辅导站站长、学校校长、教导主任、“两基” “普实”业务专干等人员,就普及程度、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扫盲工作、安全管理、实验教学、表、卡、册、簿、档案建设等进行了培训,对“两基” “普实”的重点和难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安排。同时,我局与各乡(镇)教育辅导站、教育辅导站与学校,层层签订了“两基” “普实”工作目标责任状,同时采取措施,加大对乡(镇)“两基”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实行教育局长、辅导站长、学校校长“一把手”负责制,采取局领导包片、局机关干部包乡(镇)的方式,并成立业务检查组,经常深入到各(镇)、学校调查研究和督促、指导“两基” “普实”工作,切实把省、州的指示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抓控辍保学,促普及程度达标
控辍保学是“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导致普及程度各项指标的下滑。为此,我局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落实包保责任,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
我县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双线”目标责任制,我局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对站长、校长及学校目标管理的重点考核内容。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制度、辍学生报告制度、动员学生返校制度。“教育线”积极主动配合“行政线”,把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到教育辅导站、学校、班级和教师头上,制定奖惩办法,实行分片包干,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使小学、初中入学率得到较好巩固,辍学率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2.建立和完善学生入学保障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落实好中央的惠民政策,确保“两免一补”专项资金兑现到位。2006年以来,全县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中免教科书172948人(次),免杂费234789人(次),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8398人(次)。投入“两免一补”经费共3121.7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346.65万元,省补助741.97 万元,县财政补助33.14万元。解决了一大批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而不能按时入学的问题。
二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我局制定措施,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学习、评优、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县城户籍少年儿童享受同等待遇。明确规定县城学校不得拒收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不得收取借读费、择校费和加收其它任何费用。同时制定优惠措施,为龙滩、平班库区移民子女到城区中小学和乡镇中小学就读提供方便。
三是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近几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我县“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如何教育、管理好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存在无人监护、行为道德失范、心理性格畸形发展、学习成绩偏差而厌学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通过采取指定监护人、加强家校联系、整治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和爱心感化等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让无人监管的学生在校寄宿,确保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四是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好残疾儿童少年和家庭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通过修建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教学生发放困难补助金、开展爱心助学等措施,确保大多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或在当地学校随班就读。鼓励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与贫困生结成对子,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2006年以来,全县干部职工共捐款捐物价值11万元,帮助562名贫困生完成了初中、高中或大学学业。经县政协、团县委、县妇联、县扶贫办等牵线搭桥,先后有中国石化集团、深圳特发集团和宁波市有关部门、企业、爱心人士等,对我县贫困中小学生进行资助。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献爱心资助贫困生”活动,社会各界共捐资319万元,建成10 所“希望小学”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等,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三)抓项目管理,促办学条件改善
“两基”攻坚期间,我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06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册亨县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迎难而上,主动协调配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精心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义教工程、寄宿制工程、薄改工程、宁波对口帮扶和朱英龙先生援助工程等学校建设项目。近四年来,为使各项工程建设如期完成任务,我局在工程规划、招投标、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严格办事程序、办事原则、办事纪律。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管理要质量,以管理促效益,工程资金设立专户,工程规划注重实用够用,认真筛选施工队伍,加强督查,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有力推进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如今,我县校园规划及建设基本做到“分区合理、功能齐全、适用够用、安全可靠”,教学用房的设计不断体现出新颖别致、实用美观的建筑特色,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抓队伍建设,促师资水平提高
振兴经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长期以来,我局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1、加强站长、校长培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要办好教育,离不开一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较高管理水平的站校长队伍。为此,我局以实施“中英西南基础项目”为契机,加强对全县站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的力度,分期分批安排教辅站站长、中小学校长参加岗位培训及提高培训;选派优秀中小学校长到宁波等发达地区学习或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拓宽培训渠道,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我们主要从九个方面抓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培训:一是加大“两基”、“普实”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多次对县“两基”、“普实”业务联络员和乡镇、学校的“两基”、“普实”业务专干进行培训,县“两基”、“普实”业务指导组多次深入乡(镇)、学校巡回指导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磨练了一批“两基”、“普实”业务骨干。二是积极选派优秀教师离职进修,制定了《册亨县教师离职进修制度》,对离职进修的院校、专业、学科、学制及学业完成后的服务年限、待遇均作了明确规定;三是鼓励教师在职函授学习。目前,已有982名教师学历层次得到了提高;四是通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有1495人(次)参加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五是以实施“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为契机,对教师和实验管理员进行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培训、新教材培训、有效的参与式教学和教育公平培训。六是全面开展县、乡、校三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评比选拔活动,选拔教学能手、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七是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使教师钻研大纲、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八是严把新教师培训关,对2006年以来补充的新教师均实行了岗前培训。九是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举办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努力探索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改革与管理路子,全面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3、加强编制管理,合理调配教师资源
我们严格按照《关于册亨县各级各类学校定编定员分流的实施方案》,认真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一是在教师学科结构调整上,我们严格按照“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支援边远,总体平衡”的原则,对教师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解决了一些边远学校长期以来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对薄弱学校采取支教的形式解决教师分布不均的问题。二是有计划分批安排学科教师进修学习,补充初中紧缺数理化和英语学科教师。三是协同县人事劳动局,拟订争取特岗教师和招考录用师范类、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到缺编学校任教的师资补充方案。2006年以来,新增教师340名(国家级特岗教师181名,县级特岗68名,本县招考录用85名,外县调入6名)。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我县教师队伍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充实,而且在质量上得到了提高。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建设
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一支品德优良、爱岗敬业、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始终坚持把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了教职工的政治素质,增强了依法治教的思想意识,全县教育系统呈现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5、采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教师队伍
对于地处边远、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贫困县,留住人才、稳定教师队伍非常困难。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点措施:一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制定了《册亨县评选优秀骨干教师实施方案》,建立了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每两年评选一次县级优秀骨干教师,由县政府发给每人每月50元的政府津贴,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二是从政治上关心教师,积极培养和吸纳优秀中青年教师加入党团组织;三是加强师资队伍的激励与管理,对在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有效地稳定了教师队伍。
(五)抓教育管理,促教学质量提高
为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我局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深化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从1999年起,逐步在各乡(镇)中心学校推行公开竞聘选拔校长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的“三制一管理”体制,建立并推行了学校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任用制度和村干部任学校名誉校长的制度。把一批德才兼备、教学水平高、善于管理、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教师选拔到学校领导和助理的岗位上来,使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严格学校常规管理。
一是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二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按照新课程计划征订和使用教材,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四是加强学生体育、卫生、艺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五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和“结对帮扶”的办法。如册亨民中与宁波市江北区慈湖中学联谊、县实验小学与贵阳甲秀小学结对,校与校之间互派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观摩教学、示范教学,促进了我县中小学校管理的不断完善及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确保师生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县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动师生栽花种草,美化、绿化校园。县直88个单位、部门帮助全县84所中小学进行美化、绿化、硬化建设,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县教育局主动协调配合公安、工商、卫生、文体广电、安监等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查封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游戏机室、歌舞厅、网吧等不法经营场所,取缔了校内外无证饮食摊点和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其他行业,严厉打击侵扰学校、危害师生安全、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的各种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活动。以创建“平安学校”为抓手,始终坚持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常抓不懈,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及工作方案,安全检查形成经常化、制度化。要求学校每个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各处进行安全自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营造了一个平安和谐的教育环境。由于措施有力,督促到位,全县中小学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通过不懈努力,我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秩序明显改善,为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
4、积极开展远程教育,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一是抢抓机遇,建立了远程教育学校及卫星教学接收站197所(点);二是制定了加强远程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正常开展;三是项目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县组织的培训,并开展对全县中小学的全员培训;四是注重远程教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到档案资料科学规范;五是将远程教育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六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对 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实用技术培训,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寻找路子,达到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切实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5、加强普及实验教学工作。
“普实”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我局对“普实”工作高度重视,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增强对“普实”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成立了“普实”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出台了开展“普实”工作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三是学校机构健全,落实了实验教学经费,加强了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四是实验室、仪器室、实验桌凳、仪器柜数量按规定类别配置,有通风换气设备,水电到室到桌,布局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五是实验室职责、规则、管理、使用、报废、赔偿、交接制度健全,建有实验教学档案,做到帐卡物相符,仪器药品分类存放,规范整洁;五是仪器配备的品种数量,按学校类别配齐,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开出率达到验收标准;六是全县中小学广大教师将实用性强、演示效果好的教具充分用于教学,有效地辅助了课堂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6、抓好档案管理,加强资料建设
为做好“两基” “普实”档案资料建设工作,我局要求各站、校狠抓好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并统一相关的表册,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做好资料的完善和滚动使用。力求使所有资料真实、详实、实用、好用,努力做到一看就懂,一查就实,一核就准。
(六)抓技术培训,促农民素质提高
一是稳定扫盲成教工作队伍,努力提高扫盲成教队伍整体素质。2005年“两基”通过省验收后,我县保持乡镇成教专干职数和工作职责不变,经常请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给乡镇成教人员讲农业技术课。通过培训,使成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引导当地农民走科学致富的道路发挥 出应有的作用。
二是调整扫盲工作思路,将扫盲工作重心从大规模扫盲转移到以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巩固提高上,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结合当地农民实际需要,积极与农业、科技、劳动等部门配合,采取组织办班、田间地头现场教学、播放科教影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扫盲对象和脱盲人员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学到了农业生产技术,巩固了扫盲成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几年来,我局在的“两基”、“普实”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复查验收为新的起点,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按照各位领导、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切实加大整改力度,扎实搞好“两基”巩固提高和“普实”工作,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册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检查组一行的各位领导、专家在册亨工作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二篇:普实及两基复查专题片解说词
1996年望谟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同年望谟县扫盲工作达到省颁标准;
2000年望谟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通过省人民政府复查、国家教育部认可;
2006年望谟县“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同年实现远程教育全覆盖;
2010年望谟县迎接省人民政府对“两基”成果的复查,同时中小学全面普及实验教学„„
【推出片名】:新起点
——望谟县“两基”巩固提高及“普实”工作纪实
熟悉和了解望谟县情的人们,无不由衷的感叹:在这样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土石山区农业县,望谟县委、县政府能以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胆魄和眼光,持巨资兴办教育事业,在短短的12年间,使望谟教育一年一个样,连续迈出4大步,结束低水平的办学历史,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确实不易!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望谟县委、县政府并没有停歇昂扬奋进的步伐,再次向全县31万人民庄严承诺: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城乡教育布局,抓好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基础项目建设,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确保2010年“普实”工作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努力创建教育强县。望谟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优先发展教育的正确决策,合民心、顺民意,全县形成了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合力。
至2010年秋季学期,望谟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儿童少年入学率%,在校生辍学率小学为中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
%,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青壮年文盲率均达到国家验收要求。
三年来,望谟县扫除剩余文盲2010年非文盲率为。依托学校及农技人员对脱盲学员以农村奔小康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实用技术培训、转岗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使脱盲学员巩固率达100%。
为一举实现“普实”目标,望谟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普实”工作,制定出台了望谟县关于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实施方案,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普实”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邓家富任组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中小学校检查指导“普实”工作,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教育系统把“普实”作为2010年工作重中之重,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普实”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先后十余次召开局务会、动员会、专题会、现场会、培训会,夯实局科级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乡镇校的“普实“工作包抓责任,组成9个督查组,巡回各校不间断督查。制定出台了《望谟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发展规划》等10多个规划及管理文件,编印了《望谟县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手册》。
本着“坚持标准、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确保达标”的工作思路,近三年全县投入万元,新建实验综合楼平方米;投入近万元,新建中学理化生实验室个,小学科学实验室个,按省颁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药品、教具箱、仪器柜、准备台、演示台等实验教学设施7大类种,灯光、通风、供水等基础性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按标准建起了危险化学药品库,村小学建起了科学实验室,基本满足了全县中小学开展实验教学的需要。中学理化生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小学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实验及时率、设组率均达%,实验成功率达%以上。
配置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应用是目的。为优化实验教学的配置和管理,望谟县狠抓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配
备,实验实践培训;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各种途径提高实验教师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开齐开足实验课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定期向师生开放,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风正好扬帆,花开正当时。“普实”工作的实施,优质资源的配置,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给望谟教育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9年全县高考二本线以上人,;2010年,全县高考二本线以上。“普实”工作为望谟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万千学子动手实践、探索创新铺就了成才的坦途。
展望未来,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省州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望谟教育将更加辉煌。
第三篇:乡州级两基、普实复查年审汇报材料
州检查组各位领导:
我乡“两基”、“普实”工作分别从1997年和20xx年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以来,继续加大“两基”“普实”合力攻坚力度,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年来,经过全乡各级干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家长的通力合作,我乡“两基”“普实”巩固提高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永兴傣族乡位于永仁县北部,是楚雄州的北大门,属于全省506个,全州42个扶贫攻坚乡,也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之一,距永仁县城128千米,离攀枝花市50千米,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南与永仁县的维的乡接壤,西与永仁县中和镇相连,北与丽江地区华坪县隔江相望,省界线长达97千米,最高海拔2796米,最低海拔1010米,海拔落差大,箐深坡陡,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环境恶劣。我乡是一个傣、彝、回、汉等多民族大杂居的民族乡,少数民族比例占百分之七十以上。20xx年,通过撤乡并镇后,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1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63人,农村经济纯收入18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39元,全乡财政总收入276万元,其中自收收入34.9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241.1万元,比上年增长30.9万元。我乡有初级中学一所,从附设初中班至今36年,为各条战线输送2734名初中生,今年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294人,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校舍等教学设施符合普九标准。小学设中心小学,下有1个中心完小,8所村完小,办有10个学生食堂,65个教学班,9个小学教学点,学生1033人(含学前班121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后勤人员2人,专任教师76人。全乡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体系已经形成,使傣乡的“两基”工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二、“两基”工作
(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1、“普六”情况
入学率:7-12周岁适龄儿童总数909人,实际入学908人,入学率99.9,适龄儿童少年中残疾儿童4人,已经入学4人,入学率100;辍学率:上学年初在校生750人(其中学前班120人),本学年初在校生1033人(其中学前班121人),辍学2人,入学率99.99,辍学率0.48;毕业率:全乡有15周岁人口177人,读完小学以上的177人,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0。
2、“普九”情况
入学率:本13-15周岁适龄儿童总数500人,初中阶段入学499人(含借出),入学率99.8;辍学率:初一至初三年级上学年初在校学生348人,本学年在校学生294人,辍学2人,辍学率0.57。完学率:17周岁人口238人,受完初等教育237人,初级中等完成率98.6。13——15周岁残疾儿童1人,未入学率0人,在初中1人,初中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100。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情况。
1、中学(1)、公用经费及预算外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32017元。(2)、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28396.80元。(3)、初中生学生各种补助经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102788.90元。
2、小学(1)、公用经费及预算外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128864元。(2)、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96023.26元。(3)、小学生寄宿制经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总拨入280340元。(4)、贫困学生补助:总收入113899.60元。
(三)、成人初等教育及科技培训情况。
1、扫盲程度(1)我乡有青壮年人口10094人,在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口10076人,非文盲率99.8,文盲人口中丧失学习能力的18人,15——24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2)近三年脱盲23人,全部进入巩固提高班学习,经过参加自检考试15人,参考率65,及格率100,复盲0人,复盲率0。(3)上15周岁人口177人,无全半文盲,文盲率0。
(四)、新《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情况。自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我乡中、小学校均通过不同的手段,多渠道、全方位地组织各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了新的《义务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进行了分组讨论。中、小学共召开专题学习会20余场次,出专题黑板报26期。
三、“普实”巩固提高情况1、实验用房(1)中学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一间,合计141平方米,有物理、化学、生物保管室各一间,合计65平方米,实验室,保管室合计使用面积206平方米。
第四篇:乡镇2006年两基、普实复查年审汇报材料
州检查组各位领导:
我乡“两基”、“普实”工作分别从1997年和2000年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以来,继续加“两基”“普实”合力攻坚力度,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年来,经过全乡各级干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学生家长的通力合作,我乡“两基”“普实”巩固提高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兴傣族乡位于永仁县北部,是楚雄州的北门,属于全省506个,全州42个扶贫攻坚乡,也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之一,距永仁县城128千米,离攀枝花市50千米,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南与永仁县的维的乡接壤,西与永仁县中和镇相连,北与丽江地区华坪县隔江相望,省界线长达97千米,最高海拔2796米,最低海拔1010米,海拔落差,箐深坡陡,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环境恶劣。我乡是一个傣、彝、回、汉等多民族杂居的民族乡,少数民族比例占百分之七十以上。2006年,通过撤乡并镇后,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1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63人,农村经济纯收入18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39元,全乡财政总收入276万元,其中自收收入34.9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241.1万元,比上年增长30.9万元。
我乡有初级中学一所,从附设初中班至今36年,为各条战线输送2734名初中生,今年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294人,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校舍等教学设施符合普九标准。小学设中心小学,下有1个中心完小,8所村完小,办有10个学生食堂,65个教学班,9个小学教学点,学生1033人(含学前班121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后勤人员2人,专任教师76人。全乡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体系已经形成,使傣乡的“两基”工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二、“两基”工作
(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1、“普六”情况
入学率:7-12周岁适龄儿童总数909人,实际入学908人,入学率99.9%,适龄儿童少年中残疾儿童4人,已经入学4人,入学率100%;辍学率:上学年初在校生750人(其中学前班120人),本学年初在校生1033人(其中学前班121人),辍学2人,入学率99.99%,辍学率0.48%;毕业率:全乡有15周岁人口177人,读完小学以上的177人,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0。
2、“普九”情况
入学率:本13-15周岁适龄儿童总数500人,初中阶段入学499人(含借出),入学率99.8%;辍学率:初一至初三年级上学年初在校学生348人,本学年在校学生294人,辍学2人,辍学率0.57%。完学率:17周岁人口238人,受完初等教育237人,初级中等完成率98.6%。13——15周岁残疾儿童1人,未入学率0人,在初中1人,初中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100%。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情况。
1、中学
(1)、公用经费及预算外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32017元。
(2)、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28396.80元。
(3)、初中生学生各种补助经费: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102788.90元。
2、小学
(1)、公用经费及预算外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128864元。
(2)、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96023.26元。
(3)、小学生寄宿制经费: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总拨入280340元。
(4)、贫困学生补助:总收入113899.60元。
(三)、成人初等教育及科技培训情况。
1、扫盲程度
(1)我乡有青壮年人口10094人,在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口10076人,非文盲率99.8%,文盲人口中丧失学习能力的18人,15——24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
(2)近三年脱盲23人,全部进入巩固提高班学习,经过参加自检考试15人,参考率65%,及格率100%,复盲0人,复盲率0。
(3)上15周岁人口177人,无全半文盲,文盲率0。
(四)、新《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情况。
自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我乡中、小学校均通过不同的手段,多渠道、全方位地组织各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了新的《义务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进行了分组讨论。中、小学共召开专题学习会20余场次,出专题黑板报26期。
三、“普实”巩固提高情况
1、实验用房
(1)中学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一间,合计141平方米,有物理、化学、生物保管室各一间,合计65平方米,实验室,保管室合计使用面积206平方米。
(2)永兴完小,小庄完小,立溪冬完小各有一间实验室,保管室和准备室合并使用一格,那软完小,灰坝完小三室合并使用。全乡实验室,保管室,准备室合计使用面积160平方米。
(3)中小学三室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和班额三室符合普实标准。
2、室内设施
(1)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有实验桌26套,演示台各一张,永兴完小有实验桌20套,各村完小都有10至15套。
(2)仪器均按教学仪器的配备全部入柜,小学合计19个,中学合计20个。
(3)演示台均按时配备。
(4)水电设施供到室内。
(5)安全设施虽无灭火器,但备有水桶,沙袋都能达到灭火要求。
3、教学仪器设备
中小学按省定基本配备标准,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仪器,药品按二类标准配齐,小学中心完小按二类标准配齐,其余四个村完小,按三类标准配齐。中小学现有实验器材药品基本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4、实验室人员
(1)中学配有物理,化学,生物兼职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共4人。
(2)小学8个完小都配有实验管理人员共8人。
(3)我乡中小学实验人员做到相对稳定,学历合格,都具有初级职称,部分参加过培训,能熟悉实验,能较好的掌握实验业务。
5、实验室管理
(1)中小学都网(.)-站 由校长主管实验室工作,教导主任办理实验室业务,村完小有校长抓实验室工作,教研组长具体办理实验室业务。中心小学校班子成员还经常到各村完小检查和指导实验室工作。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仪器保管规则》,《实验人员岗位职责》,和《学生实验规则》张挂墙上。
(3)中小学都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帐,教学仪器数量帐和教学仪器档案卡,帐物相符。
(4)实验室环境整洁,张贴实验规则、名人名言及画像,育人气氛浓。
6、实验教学
(1)中小学各年级都有实验教学计划,也有实验教学记录。
(2)演示实验有记录表,而且开出率90%以上。
(3)学生分组实验平均开出率达90%以上,都有实验计划,通知,记录,统计。
(4)各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今年中学上示范课6节,小学5节,各实验教师自制教具投入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补充了实验器具的不足。
四、教育目标管理工作
每学年县教育局都要与全乡中小学校签定《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一年以来我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责任管理任务,基本实现了各校在学年初确定的总目标,在教育目标管理工作中主要做到了:
1、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学校管理工作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4、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6、重视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意识
7、加强校风校貌建设,创建特色学校
五、州级“文明学校”的创建、管理情况
永兴中学在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2002年被楚雄州教育局评定为“文明学校”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勤奋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一定成绩,根据《云南省文明学校评选、命名、管理办法》的“八有十无”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三年来永兴中学在巩固州级“文明学校”中取得的主要工作经验是:
1、学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班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全体教职工都要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德育放本篇文章*网址为 站 首位,向管理要质量,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档案管理,把质量的优劣与个人奖惩评优等挂钩,激发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教学为中心,实行“三个倾斜”的办法,突出重点,保证质量。
3、学校根据本地实际,特别是在生源文化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在反复的对比中,把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注意尖子生、特长生的培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加强质量的监督。
4、校园建设注意总体规划,布局搭配较为合理,因地制宜,优美雅致,突出育人功能。
5、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年订有《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楚雄日报》、《党建》、《求是》,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并每周要求每班出一期黑板报,每天上晚自习前都必须唱一首歌,将其列入评比内容,学校还有娱乐室、图室、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等。
6、每学年对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经费投入均在2500元以上。
7、根据乡党委、政府工作安排,乡级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都积极参与并取得了好的成绩。
8、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发动教职工捐资助学,努力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做好“两基”巩固工作。
9、不断建立健全校内政治学习、考勤奖励、岗位职责、财务管理、卫生检查等制度,并由相关部门督促检查评比。
10、学校文化技术主要由团总支、工会宣传委员负责,要求各班级按照“班级刊黑板报的要求”办法实施。
11、环境卫生要求每周一扫,每天一小扫制执行,努力做到校园整洁、干净、卫生、美观,教室均张贴有名人名言录。
12、严格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多年来师生中无违法违纪行为出现。
13、学校一直坚持周一、六升、降国旗、唱国歌仪式,并作为制度坚持不懈。
14、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每年开展一次团队组织的 “五四”青年联欢活动,工会组织的“五一”歌咏比赛,党支部组织的国庆征文比赛等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
15、全校各班均有一块学习园地专栏,开展情况由学生会文艺宣传部进行检查评比,校园内有永久性的标语、校训激发师生勤奋工作和学习。
16、各班每周都保证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陶冶他们的情趣。
六、学校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做到学校安全工作的安全意识,做到学校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保证了校园平安,多年来在学校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强化学校安全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
1、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全方位设防
学校领导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学校每周一次例会上,“安全工作”基本上已成为了一项永恒的主题。全乡各学校均成立了校长挂帅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自“4.02”特交通事故发生以来,学校领导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再次重温了“永兴乡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永兴乡学校班级安全工作责任制”、“永兴乡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永兴乡学校摩托车驾驶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
2、狠抓落实,不留漏洞,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为了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不留漏洞,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注重检查,从严要求。二是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不断改进安全工作。当安全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有冲突时无条件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努力拓宽宣传的空间和渠道,认真作好安全工作的教育、宣传。
3、积极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
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重点是:(1)、开展“五个一”森林放火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放火;(2)、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节假日往返途中注意乘车安全,不乘坐无证驾驶车辆,不乘坐车况不好的车辆,不乘坐不准载客的车辆,不乘坐超载的车辆,宣讲对车辆的识别知识;(3)、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正面引导学生不食用无证、不卫生的食品、食物等;(4)、进行防溺水教育,教育学生不私自到校外游泳、洗澡;(5)、开展防疾病宣传教育,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严防疾病感染;(6)、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师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和睦相处,严防恶性纠纷事件的发生。
我乡学校安全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师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总之,我乡在过去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完成了“两基”、“普实”、“教育目标责任状”的各项目标,州级“文明学校”的创建和巩固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今后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即将全面推开,新的局面,需要我们去开创。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有全乡人民的理解支持,全乡师生员工的团结协作,我乡的教育一定会迈向新的征程,实现新的目标。
第五篇:在全县“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全县教育工作会暨迎接“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动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1年“两基”验收以来荔波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动员全县人民真抓实干,确保我县“两基”和“普实”工作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的复查和验收。这次会议时间紧,内容多,会议安排很紧凑。刚才,朱丽琼同志、杨国军同志分别就我县2001年以来荔波县教育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下一步的教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签订了责任状,很有针对性。他们的意见我都赞同,这表明我县的教育事业呈现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应该充分肯定,近几年来荔波教育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一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县上下形成了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更加巩固;二是教育改革逐步引向深入,“两基”巩固工作成绩显著,全县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长,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已全面推开,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三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四是在巩固“两基”的基础上,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高考成绩连年攀新高,鼓舞人心;五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无私帮助下,通过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职员工艰辛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十六万各族人民向长期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员工、关心支持我县教育工作的仁人志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一是教育教学改革进展还需进一步加快,教育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二是有限的教育经费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教育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依法治教的意识尚不够强,“科教兴县”的整体气氛尚不够浓;四是边远乡镇农村初中生入学和巩固工作还存在问题,影响“两基”巩固和提高,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五是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普九”的巩固提高工作,尤其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教师队伍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等等。明年5月我县就要接受“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下面结合我县的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工作目标
我们讲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就是要看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工作,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教育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使教育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使教育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我们讲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就是要看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既是物质形态的建设,更是精神层面的建设。要不断提高人的素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教育作为基础。
我们讲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就是要看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者的需要。这几年来,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素质问题,是教育发展如何进一步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问题。
我们讲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就是要看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愿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今年全县高中的招生情况,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社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对教育有那么大的需求,有那么强烈的愿望。
二、迎接“两基”复查工作,组织措施要到位,教育投入要到位
我县教育工作全面持续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就要做到“两到位”。首先是确保措施到位。一是继续坚持“双线”目标责任制,继续明确“两基”复查工作乡镇党政第一把手是乡镇第一责任人。县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组,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班级、班级与科任教师要层层落实责任、任务,要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两基”复查工作层层有责、人人有责;二是将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纳入个人、单位年终考核;三是部门要协调,坚决控制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外出打工。人事劳动部门在组织劳务输出时不能招收没有初中毕业的对象,公安部门不能给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计生部门不得给未完成义务教育的适龄青少年办理婚育证,民政部门要将救济工作与学生入学情况相挂钩,工商部门严查工商户雇童工;四是政府部门包入学、学校包巩固;五是学校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控辍措施,因材施教,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再次是确保经费到位。经费投入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建设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高质量的投入,就没有高效益的产出;没有持续不断的投入,就没有源源不断的产出;没有高强度大体量的投入,就没有跨越式的发展。联系到教育工作,投入的意义同样如此。没有投入,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没有高质量的投入,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只是一句空话;没有持续不断的技入,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不可能在现在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来推进教育的投入。一是按《义务教育法》规定,确保“三个增长”(即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费收入增长比例,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二是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三是依法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按比例用于教育;四是按省长73号令,确保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达到50%;五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六是继续加大力度,每年从本级财政拨款50万元纳入贫困学生奖励助学基金,实现1000万元的目标。
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改革
经济的发展靠改革,教育的发展同样靠改革。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直接动力和根本途径。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的《决定》,大力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努力培育出一批具有超前性、导向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的办学典型,创造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荔波特色的教育新经验。
第一,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办学责任。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强调,要认真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调“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专题报告,并接受其监督和检查。”强调“乡镇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第二,深化办学体系改革,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我们要积极实施“三教统筹”,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构建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办学体系。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奠基工程。我县幼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县幼儿园从明年起要采取贷款、借资、拨款的形式扩建。二是优先发展义务教育,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全力抓好“两基”工作的基础上,必须着眼于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要完善育人环境,全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建设,造就一流的教育氛围。作为全县十件实事的荔波二中新校区的建设,以政府牵头,财政、国土、建设、教育等部门要协调工作,力争明年启动建设,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的建设,继续完善二小的建设。要深化理念创新,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要强化养成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学习方法的熏陶。三是进一步发展和办好高中,力争率先在全州实现普及高中教育,为荔波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去年通过国债项目投入200万元,民中自筹160万元,荔波民中校园面积扩大了一倍,新的教学楼第一期已落成,二期工程明年开学将全面完工,学校每年招生量高达1200人,高中在校生将达3600人左右,初中升高中入学率将达40%,这将为巩固提高“两基”工作,高质量“普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再经过5年的努力,现在是省级三类示范性高中的荔波民中力争到2010年升为省级二类示范校。四是在大为发展普级普通高中的同时,抓住我县作为全省旅游开发优先发展县的大好机遇,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酒店管理和旅游服务为特色,拓宽思路,以教育培训中心为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和激活教育资源优势,并着力于民族文化的挖掘,打造荔波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尽快实现普教、职教的均衡发展。五是整合发展成人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提供人力资源。要从我县“三农”问题的新特点入手,以统筹的理念、整合的思路,全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整合部门、学校和社会培训资源,以乡、镇、村的农技校和县职业中学建立统筹协调的培训、考核、发证、就业等一体化的工作机制。要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把学校教育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面向各种学习需求,致力于提供多层次的教育服务;面向人的一生,向全社会提供开放、多样、及时的学习机会,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全面构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尽早占领新课程改革制高点,加快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努力建设一套既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立足民族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书育人,育德为先。培养好一个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这就是德育的力量。要坚持以德育统揽学校的一切工作,改进方式方法,拓宽教育途径,推进德育创新工程。要立足基础,从文明礼貌起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深化校园文化活动,抓好德育基地建设,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要充分利用刚落成的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这一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好学生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二要推进本土化,深入开展地方文化教育。荔波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传承,11月份教育局举行的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有许多以挖掘地方民族文化为题材的节目表演很成功,值得发扬。荔波是地球同纬度上唯一的“绿宝石”,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动植物研究的理想场所。荔波是红色的革命老区,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是红七军一、二纵队的会师地……这些就是我们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要使我们的学生永远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第四,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夯实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格高尚、知识渊博、数量充足、质量一流、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这是时代的要求。一要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合理调配资源,重视和解决乡村教师缺额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建立“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任、评聘分开”的用人机制,深化改革一岗定终身的体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考核选拔和任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偏远学校支教服务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应有在村完小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二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是人格的力量。要继续坚持到省内外高校招录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高中教师队伍,同时,还要想办法从其它县引进骨干教师,壮大我县骨干教师队伍,满足高中教育教学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同时,要努力优化学校人才发展环境,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要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形成面向全县、重点培养、动态管理、不断优化的骨干教师选拨培养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要进一步努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多年来,我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县委、政府和各级党政每年都要表彰一批业精德馨的教师,一大批先进教师分别当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谏言献策的机会显著增多,就是教师地位和待遇提高的具体体现。今天的大会上,表彰了我县首届“十佳教师”和颁发高考奖,借此机会,我要送给受表彰的教师以及全县教育工作者两句话:“传道,授业,解惑,功德无量;教书、育人、为国,流芳百世”。三要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的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之魂。名校长能够带出名师,能够育出名生,能够造就名校。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校长们既要善于运用手中的权力管理学校,又要善于发挥人格的魅力影响老师和学生。校长们首先应当是职业教育家,既是某一门课程的专家、又是教育管理的行家。同时,校长们还应当是社会活动家,通过大胆地走向社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更好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使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社会的更多支持。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最大的成功和快乐,是造就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们也可以说,校长最大的成功和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老师,造就出可以代代相传的名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过程,是价值传递的过程,是精神领域的耕耘和收获。西方著名学者斯宾格勒说过,“将一座城市与一个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同样,将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规模和校舍,也不是偏狭的质量,而是它生生不息的学校精神。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是因为它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清华之所以成为清华,是因为它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就是百年名校的“精神世界”。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学校在校长们卓有成效的领导下,传承文明,凝练精神,办出特色,真正使学校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同志们:教育工作是一项全面性、先导性、基础性的社会事业,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各级组织的一次大考验,我们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好省委九届六次、州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为确保明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复查,全县“普实”工作通过验收,推进我县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