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时间:2019-05-12 07:2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篇:浅谈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浅谈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然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对于成长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的人们来说,处于文化断层期的他们对于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即不容缓。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幼儿开始。我认为,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比较高深的知识影响,也必须从幼儿开始。因为传统文化的传统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氛围,而幼儿教育这个大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统提供了可行性的机会。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幼儿教育 幼儿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然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对于成长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的人们来说,出于文化断层期的他们对于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幼儿开始。我认为,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比较高深的知识影响,也必须从幼儿开始。因为传统文化的传统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氛围,而幼儿教育这个大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统提供了可行性的机会。

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比较落后,特别是近年来外国文化的不断入侵中国,随处可见的快餐式文化,哈韩哈日的青少年文化氛围,让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一项调查表明,幼儿最喜欢过的节日中,除了儿童节之外,幼儿最喜欢过的节日是圣诞节,其次才是春节、中秋节,可想而知传承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脆弱性。

此外,现青少年对我国传统的风俗、艺术、道德、思想等精神文化遗产认识不够,对于一些传统的礼仪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德智兼备等还未达到要求的标准。青少年中弥漫着一股盲目洒脱的浮夸之风,要整顿风气就需从幼儿教育开始。

二、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文化传承从幼儿教育开始是发扬我国优秀文化的需要,保护我国优秀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层、不流失。

其次,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处于个体发展过程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于3-6岁儿童的培养是决定其日后是否成才,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应该从从幼儿时期开始。在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孩子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感悟能力,抓住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老人们也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因此,传统文化传承从幼儿教育开始,也是幼儿个体发展关键期所决定的。

此外,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幼儿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上。我国的教育理念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高幼儿的德育水平,传统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它是幼儿教育的起点,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正是有了以传统文化传承为起点的德育教育,才更能促进幼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为我过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因此相信每一位有责任、重教育的父母和教师都应该帮助孩子在这样的关键期里尽可能地让他们全面发展。

三、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可行性

幼儿园是一个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保教机构,因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上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教育使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使命在内容和形式上是有一定的限定性的。那么,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如何与幼儿教育更好的融为一体呢?为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结合传统的节日礼仪教育让幼儿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会感恩。在重大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临之际,给幼儿讲解具体的民俗节日内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这些节日的来历是什么?有怎样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还可以制作宣传栏,张贴关于节日的各种知识以及孩子在家过节的情景。让幼儿在生活中去感受节日的气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初步认识,让他们学会关爱家人,学会感恩。如元宵节的时候一起挂灯笼,猜灯谜,吃汤圆等,感受属于传统节日的欢乐祥和气氛,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

第二、利用经典故事滋润孩子的心灵。爱听故事、看故事是人类特有的需求,讲故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母与教师应尊重和满足孩子的这一天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零碎时间,如餐前餐后,睡前的一些活动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给幼儿讲一些经典型的文化读物小故事《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以及经典的民间小故事以及历史故事等。这些故事讲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朴实聪慧、勇敢坚韧的美好品德,对培养幼儿健康人格,塑造民族性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陶冶了幼儿的性情,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接触更大范围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资源对幼教事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也非常重要。传统节日时利用家长资源在园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团圆、和谐、快乐的节日氛围。同时,挖掘各行各业家长的优势资源,丰富幼儿集体教育活动内容,扩展幼儿视野,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临时担任孩子们的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游戏、讨论。讲述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专业知识,如开设毛笔字、剪纸艺术、古典乐器、武术、茶艺等课程,让课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第四、加强幼儿园环境创设,可设置一下古色古香的文化画廊。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实施媒介,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常常充当隐形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精心建构具有民族风情的园所环境,如设置特色饮食“擂茶粥”、精巧的民间工艺美术织布刺绣等,这些都是可供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丰富资源。以此加深幼儿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认同和喜爱。在班级环境创设上,也可以结合课程的需要,教师分别在不同区域投放充足的材料供儿童进行操作,激发创造的欲望。在益智区,教师投放织布工具模型、各种与传统文化有关图案供儿童欣赏探究;在美工区,教师提供纸、笔供儿童进行工艺美术作画,或者提供颜料、剪刀等工具,供儿童进行制作剪贴等等。在阅读区,教师与儿童一同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图片,供大家欣赏交流;在表演区,教师则投放了传统音乐如京剧脸谱等,既可以供儿童进行表演,又可以供儿童进行买卖销售游戏。

第五,深化教师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有关的书籍,作好读书笔记,认真作好一名读书人;注重加强本土文化意识,多挖掘本土文化知识作为教学的内容;多组织以及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充分的与其他专家、学者和教师等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总之,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是我们的使命,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一种现代文明,都必须从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获得长足发展。让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从幼儿教育开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让我们手牵手,肩并肩,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传统文化一定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第二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人们大都在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与文化。有意或是刻意的模仿,不知不觉间对中华传承5000年的文化有着一种鄙夷与抵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来看,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逐渐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地拥抱西方、对西方亦步亦趋的追随过程。因此,五四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又经历了文革等数次冲击,在亦步亦趋中逐渐的走向了舞台的后面。可是以下的历史不能否认,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早很早就已经吸引了西方的传教士、学者、文学家、艺术家、旅行家以及商人等等这些社会的精英分子的注意,引起了他们广泛的注意,并且通过他们又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文化在16到18世纪,通过有些著名的外籍人士,如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德国人汤若望(1592-1666)、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等一大批传教士的著作和他们的活动,在当时欧洲实际上掀起了一场实实在在的“中国热”。我们的《诗经》是“五经”之首,尤其受到传教士的青睐,曾经出现过众多的译本。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1623-1693),他主持翻译、编写的《中国贤哲孔子》,这本书在西方的反响也比较大。该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孔子传》等几个部分,向西方全面地介绍了孔子这位贤哲的思想。这本书极其推崇孔子,称他是“道德及政治哲学上的最博学的大师和先知”。那么在西方,被称为“先知”的有耶稣、穆罕默德,中国的孔子也被他称为“先知”,而且还称为在“道德及政治哲学上的最博学的大师和先知”。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就有两个方面的特质:一个是继承自己的传统,因为传统里面有许多我们自己创造的好东西;一个是吸收别人的经验,因为别人的经验里面有许多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好东西。这个既尊重传统又见贤思齐的精神,是真正符合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站看今天的立场上看,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继承和发扬的东西,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陈旧过时、荒诞迷信、低级趣味甚至阴暗野蛮的东西,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糟粕”的东西,这些东西,作为历史文化现象去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去弘扬它们就不需要了。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一般喜欢用一个词,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如果我们从今天 “世界文明”这个角度来追溯源头的话,一般的学术界的看法,是有四个大的源头: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的中华文明。这四个源头到现在,有三个文明都终竭了,能够一直传承下来的,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不仅生生不息,日新月异,而且她是跨山过海,润泽全球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弘扬民族精神”的习惯提法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提法。增加“培育”两个字可谓大有深意,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民族精神,不等于说二者是一回事,而是说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的本质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广博深厚,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贵和执中、顺时承变的实践理念,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报国忧民、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操,团结御侮、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以德为基、以人为本、厚生利物、明分乐群的处世哲学,重文尚贤、乐善好施、直道而行、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讲信修睦、尊老爱幼、谦恭礼让、洁身自好的伦常操守等等。其他还有讲求神韵妙味,重视社会功效的审美观念,追求稳健务实,推崇精微变化的思维取向等等。可以看出,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进一步升华,而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容如此丰富,我们应该传承它。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传承中华文化,可以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文化,可以增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传承中华文化,还可以促进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那应该如何保护传统文化与传承呢?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将“政绩诉求”上升为政治诉求,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待传承中华文化工作,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与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认同息息相关。目前有不少省份提出打造“文化大省”的口号。动机也许不错,但方法却大可商榷。因为文化从来就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活态过程。文化是一棵树,不是一架机器,需要的是细心的照料和精心的呵护。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亡或流失,就永远无法恢复或再生。

其次,从学者这个层面来说,应将理性的学术化的诉求转化为具体的感性的调查研究,切实做好对传承中华文化项目的普查工作。工作者一方面要抛弃一切学理上的先入之见,放下架子,深入民间,尊重民间的习俗和做法,尊重民间的首创精神,不能采取拔苗助长或移花接木的方法,用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方法强行将民间的思路和做法纳入自己的学术框架。另一方面,又要因势利导,将民间的素朴的文化诉求逐渐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让民众充分认识到本土的民间智慧和地方性知识,在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价值和文化意义。以下是几点建议:

1.尊重和保护已有的古代文化和遗址(或文物),对文物保护单位要给予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2.对擅自破坏和诋毁者,给以强有力的处罚和回击,要制定可行的制度;

3.从中央到地方,到文化产业机构,必须从骨子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

4.保护传统文化要从人员抓起。必须配备专业人才,有远大心胸者担当文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5.一些戏论和对传统文化、古代文化、各种传统理念的串改,虽近期能收到很好的卖座率,尤其是文艺工作者,为了近期利益或者标新立异的目的,串改了许多文化遗产的内容,或者戏谑了许多文化内涵,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制止力度。不能让非文化的文化占据主力市场。或者,保留其娱乐大众的一面,但是不能作为文化保留下来。这样才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真正的古文化失真。

6.尊重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要从小孩子抓起。

总之,我们必须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因为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还有利于建设文明的社会风气,帮助我们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行动起来吧!

第三篇:改变自己须从思想开始

改变自己须从思想开始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思想。是的,若要改变自己,让我们从思想开始。、人要昂扬不要张扬

昂扬,是乘风破浪的船帆,张扬,是折戟沉沙的暗礁。人们常说:“人要斗志昂扬,切不可趾高气扬”,说明人活于世,还是要有点儿精神的。生活中,大凡张扬者,总是傲慢自恃,目空一切。由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必然遭人嫉恨,以致于众叛亲离,郁郁而不得志;而一个昂扬向上的人,由于心态积极,大气随和,且与人为善,一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大多都能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走向成功。所谓“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2、人要执着不要固执

执着,说到底是对信念的不懈坚持,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而固执属于非理性的,固执虽然也是坚持,但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偏执。因此,我们切忌将坚持与固执划等号。许多时候固执是非理性的想当然,而坚持则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做出的理性决断。现实中,我们既要做到不因他人的错误劝解,而随意放弃自己的目标,也不要因为对方的善意且正确的提醒或规劝而固执己见。人要执着,只有执着才能成就人生;人不能固执,一旦固执,人生也必受困扰。

3、人要自信不要自负

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在于:自信者相信自己的能力,既能恰当的评估自己,还能看到别人的自信和长处;而自负的人总是目空一切,习惯性高估自己,也不会尊重和采纳他人的正确主张或建议。可以这么说,人的一生自信是成功的起步,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人一旦没了自信,做起事来就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仅难以干好工作,也容易丧失机遇。当然,倘若自信过了头,也容易变成自负,因为盲目的乐观,也会让人一叶障目。因此,做人既不能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夜郎自大,也不能因为过往的挫折或不幸而丧失信心,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4、人要有骨气不要有傲气

徐悲鸿曾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这傲骨指的就是骨气。做人绝对不能有傲气,因为,骄傲会使人变得无知。人一旦有了傲气,就会自命不凡,容易变成井底之蛙,从而目光短浅,目中无人,这无异于人生的“毒药”,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不幸;做人不可以没有骨气,因为,人有了骨气才会有原则和立场,才可以处理好身边复杂的事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因此,骨气,既是做人应有的风范,也是人性的大美。一个有骨气的人,不仅人格有高度,做人也有温度。

5、人要大气不要小气

大凡“小气”不外乎三种情形。一是对自己抠门却对外大方。这种人其格局也是大气的,无疑值得敬佩和交往;二是对自己大方却对外小气的人。这种人非常自私,时间久了朋友都会慢慢疏远或离去,自然难有真心朋友;第三种是对自己和外人都吝啬的人。这类人最为悲哀,既缺乏生活乐趣,也没有朋友难以享受人生。常言道:欲成大器,得养大气。大气之人不仅谈吐大方得体,处世自然和谐,还能海纳百川,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就如一本好书,让人感觉厚重而爱不释手。

6、人要多些书卷气,少些书生气

显然,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有书卷气的人,身上不仅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带着纸的气息,透着墨的芬芳,千百年来,那一缕缕飘逸的书香,也把一批批文人志士,熏陶和浸润得文雅儒雅、优雅高雅。现实中,有些人虽然读书不少,由于不接地气,充其量也只是个“书生”.古人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因为,一旦读书读成书呆子,看问题就会简单片面,做人若不懂得变通,就容易活在真空和虚幻之中,以至于既成不了大器,也很难成大事。

7、人可示强不可逞强

示强,并不是看谁的嗓门大、音量高、话语狠。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示强,可以说是一种智慧的运用。既是一个人坚强意志和顽强态度的对外宣示,也是一个人力量和立场的刻意表露。如果说逞强,是一种炫耀和显摆,是嚣张、狂妄的耍威风;那么示强,代表了秀肌肉、亮剑和示人心。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从不逞强,有一种说法,示强是力量的表露,逞强是自不量力的表演。在我看来,示强而不逞强,威而不怒,屈人而不以战,且懂得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示强。

8、人可示弱不可软弱

虽然人的本能是不轻易向人示弱,但适度地示弱,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气度。现实告诉人们,人可以示弱,决不可软弱。因为,人若软弱,就会扛不住事担不起责,就会习惯性仰人鼻息、寄人篱下而苟且,没志气没骨气没底气。而示弱则不同,很多时候,示弱者不显山不露水,不惹事不生非,给人的感觉不具挑战性和威胁性,既可以说是变通之计,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的一种策略。如果说不低头不屈服是有个性的话,那么示弱而不软弱,无疑是聪明的选择。

9、人可以示好不可讨好

人与人交往,若有矛盾和裂痕一直僵着,绷紧的关系不仅不能改善,还可能因绷而溃。示好与讨好的区别就在于:讨好是纯粹的取悦、迎合或迁就,是不讲原则的曲意逢迎和别有用心的假意奉承;而示好则是表达友善的一种语言与信号,不仅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修为。喜欢讨好的人,千方百计揣摩别人的心思和脸色说话办事,没尊严没原则没底线;不懂示好的人一根筋到底,一条道走到黑,不懂得灵动善融,呆板而乏味;唯有懂得示好的人,才能审时度势,拿捏好火候,给人与人的关系抹上一道暖色,涂上一层亮色。

10、人可低调不可低声

说到底,低声就是在做“鸵鸟”,也是在低级做人。既是人格萎缩、精神萎靡的一种写照,也是缺乏骨气,不敢担当的一种表现。低调不等于低声,低调的人不仅深刻而不肤浅、不显山不露水,还能以平和的心态、不争的姿态待人接物。低调的人,不仅具备分析判断、把握分寸的能力和智慧,清楚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需要隐忍;也知道在纷纷扰扰中留一份余地,留一份清醒,懂得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因此,低调不仅是为人的一种内涵,更是一门学问。

第四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诵读经典诗文开始doc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诵读经典诗文开始

国旗下讲话 黄 璐 老师们,同学们:

为了让少年儿童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在开学典礼上,学校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主题对本学期少先队活动做了部署。为了更好的开展这项活动,学校在寒假、春节期间动员少先队员开展了讲传统故事、画年画、画节日情景图、剪纸、为长辈做十件事等“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的活动。同学们都能踊跃参加,较好地完成任务,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做了展示。

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通过写、画,还应该通过读、记、做来体现。那么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诵读经典诗文开始。

有这样的一句话:“房子再小也要藏书,朋友之间的交情再浅也要送书。”下面,我想跟大家讲个故事:在每个犹太人的家庭,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孩子添书,这种仪式的用意告诉孩子:书是甜的。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据说在犹太每一个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 是带着书逃跑。如果孩子答不上来,他的妈妈会告诉他:“孩子,你将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任何人抢不走的,要你活着,智慧永远跟随着你。”是的,永远属于你自己的将是自己的头脑。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犹太人聪明是因为她们有一个智慧的大脑,是因为她们的母亲的启蒙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价值,学会保护自己。世界上哪个民族读书意识最强?是犹太人。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阅读65本书,我们中国是多少?有人统计过,每人每年不到5本书,这还包括教科书。美国人讲,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因为美国人的财富差不多占了世界财富的三分之一以上;而美国人的口袋呢,在犹太人的脑袋里。每一届诺贝尔获得者当中几乎都有犹太人。由于犹太人爱读书,非常重视知识,因此涌现了各类杰出 人物。世界上那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几乎都是热爱阅读的民族,善于阅读的民族。同学们,我在这里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尤其是知道诵读经典的重要。因为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

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从小背诵经典就好比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读后心情会更宽广,眼界会更深远。像我们今天推荐给大家的《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还有《论语》、《老子》、《孟子》等经典书籍都是教你如何做人,它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让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经典既有宇宙深层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既有政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还有审美的情趣。

下面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像三字经里面有这样几句“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从小不好好学习,是不应当的,年轻时学习不努力,到老了有何作为?还有“头悬梁,锥刺股”,讲了晋代孙敬读书时为防止瞌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战国人苏秦困倦时用针锥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还有“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古人没有条件,抓萤火虫装入纱袋,冬天黑夜借院中的雪反光来读书。这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要求,树立了榜样。现在,有好些学生怕读书,不完成作业,甚至逃学、旷课,你们应多读读经典,学学古人是怎样学习的。像《弟子规》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用别人东西,当面向人请求,不事先告诉人家,就是偷东西了。“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借东西及时归还,别人借自己的东西,有的话就痛快的借给别人,不要小气。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经典里每字每句都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再多举例子。

可能,有老师和同学对阅读经典有很多困惑:像现在学习时间紧,经典诵读会不会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都去读经典,难道数学等其他科目就不学了?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不要担心,我们所提倡的经典诵读,只是诸多学习中的一 项,每天只花二十或三十分钟即可,一般生活当然照常,学校功课当然照常。在学校利用课前、课外活动,在家里,每晚利用二十分钟,是不会影响其它学习的。因为据专家分析,你们儿童首先发展的是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背诵是儿童的天性。用记忆力和直觉力去诵读经典,不强求你们去理解,你们会觉得轻松得很。老师们,同学们,“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宋词》等等,它们更是国学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唐皇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以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通过这些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我们将进一步亲近我们古代的圣贤,传承它们的思想精髓,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所以,学校在这里发出号召,希望所有的同学都亲近圣贤,阅读经典!享受经典国学的洗礼!通过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记忆力,增加识字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塑造和培养大家的人格,让大家学会做人。

这学期,我们学校将通过晨阅午读及语文课,加强学经典篇目等措施来保证同学们亲近圣贤的足够时间。希望大家认真诵读,落实行动,体验学习经典的快乐!

在这里,我摘录几句经典诗文,想与同学们共勉,并且作为要求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到。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要求同学们不断追求上进,精益求精。

2、“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要求同学们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求同学们能做到多读,只要“破”万卷,下笔就有神。

4、“及时当勤勉,岁月不待人。” 要求同学们珍惜时间,分秒必争。同学们,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一个崇尚读书的人,一定是一个睿智坚强的人。让我们捧起书本,以经典为友,点燃我们阅读的激情,让诵读经典成为我们全校同学的共同行动,让我们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我们新时代少年共同传承与发扬。

2015年3月 9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诵读经典诗文开始

国旗下讲话 黄 璐 老师们,同学们:

为了让同学们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开学典礼上,学校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主题对本学期少先队活动做了部署。为了更好的开展这项活动,学校在寒假、春节期间动员少先队员开展了讲传统故事、画年画、画节日情景图、剪纸、为长辈做十件事等“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的活动。同学们都能踊跃参加,较好地完成任务,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做了展示。

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通过写、画,还应该通过读、记、做来体现。那么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诵读经典诗文开始。

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从小背诵经典就好比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读后心情会更宽广,眼界会更深远。像我们今天推荐给大家的《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还有《论语》、《老子》、《孟子》等经典书籍都是教你如何做人,它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让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经典既有宇宙深层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既有政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还有审美的情趣。

下面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像三字经里面有这样几句“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从小不好好学习,是不应当的,年轻时学习不努力,到老了有何作为?还有“头悬梁,锥刺股”,讲了晋代孙敬读书时为防止瞌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战国人苏秦困倦时用针锥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还有“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古人没有条件,抓萤火虫装入纱袋,冬天黑夜借院中的雪反光来读书。这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要求,树立了榜样。现在,有好些学生怕读书,不完成作业,甚至逃学、旷课,你们应多读读经典,学学古人是怎样学习的。像《弟子规》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用别人东西,当面向人请求,不事先告诉人家,就是偷东西了。“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借东西及时归还,别人借自己的东西,有的话就痛快的借给别人,不要小气。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经典里每字每句都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再多举例子。

可能,有老师和同学对阅读经典有很多困惑:像现在学习时间紧,经典诵读会不会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都去读经典,难道数学等其他科目就不学了?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不要担心,我们所提倡的经典诵读,只是诸多学习中的一项,每天只花二十或三十分钟即可,一般生活当然照常,学校功课当然照常。在学校利用课前、课外活动,在家里,每晚利用二十分钟,是不会影响其它学习的。因为据专家分析,你们儿童首先发展的是记忆力、直觉力,而不是理解力,背诵是儿童的天性。用记忆力和直觉力去诵读经典,不强求你们去理解,你们会觉得轻松得很。老师们,同学们,“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宋词》等等,它们更是国学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唐皇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以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通过这些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我们将进一步亲近我们古代的圣贤,传承它们的思想精髓,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所以,学校在这里发出号召,希望所有的同学都亲近圣贤,阅读经典!享受经典国学的洗礼!通过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记忆力,增加识字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塑造和培养大家的人格,让大家学会做人。

这学期,我们学校将通过晨阅午读及语文课,加强学经典篇目等措施来保证同学们亲近圣贤的足够时间。希望大家认真诵读,落实行动,体验学习经典的快乐!

同学们,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一个崇尚读书的人,一定是一个睿智坚强的人。让我们捧起书本,以经典为友,点燃我们阅读的激情,让诵读经典成为我们全校同学的共同行动,让我们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我们新时代少年共同传承与发扬。

第五篇: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须从深入解读文本开始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须从深入解读文本开始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 朱 瑛 熊 伟

做语文教师的都知道文本解读的重要,但课改革以来,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的问题上似乎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一篇课文今日看与数年前看的视角、方法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时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拿来主义;要么曲解误读;要么脱离文本。这样的解读,很多时候会出现教师和学生“解读”层上的同一性、同步性、同感性、同等性的尴尬;这样的解读,必然避免不了课堂教学的苍白、无聊、无效。再看当下的语文教学,重学习方式变革而轻文本解读的现象愈演愈烈,有的老师甚至将“形式”作为决胜课堂的砝码,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先确定形式,再找相应的文本内容来套,明显带有形式主义倾向,其结果势必导致课堂的低效,零效甚至负效。

著名教育专家沈大安老师指出:教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由沈老师所指的“三个关键”不难看出,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文本解读问题,而文本解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确定“教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怎么教”很可能南辕北辙。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的功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无疑成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本解读,已成为制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高低、精彩与否的关键。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通过深入解读文本来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呢?

一、深度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

深度语文培植的是学生的思想。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挖掘一看便知的文本外显价值,更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王崧舟老师曾指出: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最后的收获肯定是不一样的。的确,有些文本粗看似乎很为浅显易懂,似乎没有什么语言特色或深刻内涵。我们会觉得没什么好教的。但实际上,不是没什么好教,也不是没什么好学,而是我们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如果我们把文本提升到文学层面,把文本提升到文化层次,如果我们善于挖掘这简单中的不简单,往往简单的文本就会变得不简单。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古诗,古诗寥寥数语,去解读它,也实在是太为简单了。但我们对古诗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对诗词意义的理解上,应追求一定的意境深度。在解读古诗时应先借助相关资料,了解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再深入体会作者的心情,品味语言的意境与深意。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些老师,甚至书籍都把后面两句解释为:“孤零零的一只小船逐渐远去,越来越小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边,只看见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滔滔流向天边。”“孤帆”是江面上只有孤零零的一片帆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江南三月,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开始;黄金水道,九省通衢,商旅之人熙熙攘攘;烟花之地,人头攒动,繁华更胜京都。这样的大商埠,江面上难道会仅仅只有一片船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再结合作者的心情来理解:江面上千帆竞发,可是他心中只想着老朋友,眼里只看见老朋友的船帆。因此,“孤帆”是心中的孤帆,而不是现实的孤帆。在千万船帆之中,只见“孤帆”,可见作者临江送别,怅惘依依,帆已尽而心不离。对老朋友离别的怅惘,在烟花三月的江南美景之中,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可见,借助于时代背景,再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心情,品味语言,就能够把这首诗读懂、读好。

比如《巨人的花园》一文,有的老师的解读只是停留在感受巨人的冷酷与自私,领会花园神奇的变化的层面;有的老师则是满足于解读“孩子”与“春天”的关系。这样的解读并未挖掘出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内涵,难以真正激活学生的思考。其实,当我们静心触摸文本,思索其意蕴时,我们会发现:那围墙不纯粹是有形的砖墙,也是指人心灵的围墙;所谓的花园,也具有其意象,暗指人心灵的花园„„巨人曾经想独自拥有花园,筑起了围墙,却无法拥有幸福;而当他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时,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也让自己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这样的童话情节不是在阐述什么是“幸福”吗?因此,若想在文本的内隐价值上有所突破,我们可以将文本解读的落脚点定在文本最末的词语“幸福”上。有位教师在解读该文时,就将文本的意义浓缩成一首《追寻心灵的幸福》的小诗,小诗是这样的:心/是一个花园/倘若筑起围墙/花园将冰雪覆盖/孤独便会与你相伴/心/是一个花园/倘若拆掉围墙/花园将鲜花盛开/幸福便会向你招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先引领学生回顾曾经的“幸福”:巨人的花园昔日是漂亮的花园,(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是孩子的乐园;再组织学生研读巨人的“冷酷”与花园的“荒凉”,感受巨人的寂寞与痛苦;随后,聚焦小男孩“眼”之神奇、“手”之神奇、“吻”之神奇,品味巨人的幡然醒悟;最后,品读幸福的场景,思索并书写幸福的意蕴。这样的文本解读方式深刻、独特,这样的教学流程润泽了孩子们童年的生命。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表达着对幸福的理解,有的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有的说:“幸福不是拥有,而是要分享。”有的说:“任性与冷酷不能唤来幸福,善良与宽容才能收获幸福。”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表达流淌着孩子们的真情,抒发着孩子们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充盈着生命的张力,充盈着人文的关怀,也充盈着语文的情趣。这样的语文教学,难道说不美妙吗?当然美妙,应该说是深度解读给予了课堂以生命的活力。

二、正确引领文本的多元解读

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关键是如何确定“界”,把握“度”。新课标为“多元解读”提供了科学根据和重要前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导致语文课上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或误解。“多元”解读要关注价值取向的引导。一个课堂有多少个学生,就会有多少种声音!但不等于可以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随心所欲地误解误读;不等于信口开河、故意唱反调,以显示“与众不同”的“独创”。“多元”是有“界”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作为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在注重多元理解的同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具权威的、认同度高的观点作为学习的主要依据。

一次教研活动,五年级三位教师同课异构《落花生》一课,巧的是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质疑:“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相关文段:“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做人要像落花生那样,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有的说:“我觉得做人要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不但外表好看,而且实用。”对此,甲教师武断下了结论:“做人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虽然不起眼,但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乙教师理性总结:“向谁学习没有对错之分,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么做像落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要么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丙教师则不断地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落花生不炫耀自己的品质固然可贵,但她一味等待别人来发现的思想是否可取给你舞台,要你展示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最后师生达成这样的共识:该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得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该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踏实工作,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张扬也好,内敛也罢,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甲、乙、丙三位教师对学生发言的不同处理,恰恰反映了他们解读文本能力的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文本原始的价值取向是要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可人们的价值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当时的观念已很难被现代人所接受,但“做有用的人”这一点却是永恒的,如果教师不能体会到这个层次,面对学生的精彩就会捉襟见肘。

再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教师让学生谈谈对狐狸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狐狸很狡猾,它与乌鸦的对话一次比一次动听,以致乌鸦上当受骗,但有一个学生却认为狐狸很聪明,它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而且有耐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教师听罢带头鼓掌,肯定该生这种见解与众不同,有创新,值得表扬。试问用花言巧语骗人究竟是聪明还是狡猾?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类需要善良和诚实,而不需要邪恶和虚伪。如果把狐狸的骗人行径当作聪明之举来欣赏、仿效,那还要讲“诚信”干什么呢?教师以“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表扬之。如此下去,只顾学生的个体体验而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不是要把我们的小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小狐狸”吗?

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学中就不能恰当及时地对学生偏颇的甚至错误的多元解读进行引导、点拨、指正,那么有时“无知成了有趣”,“独特体验”不知不觉中成了荒唐和肤浅解读的保护伞。

只强调一元,不注重多元或否定多元是错误的;而只强调多元,否定价值取向又实属矫枉过正。因此,在当前弘扬“多元解读”这一主旋律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多元”与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在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凭借教育智慧规范多元,聚合多元,提升多元,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元解读”这一新理念在实施贯彻过程中保持应有的张力。

三、细细爬梳文本的词句品读点

品味精彩优美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内心,触摸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还可以在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鉴赏中获得美感与语感。同时,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规范学生语言表达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细腻的、入微的、动态的,对学生来讲是刻骨铭心的,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到难以言表的愉悦感,这就是文本解读有效性的最好见证。

孙双金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抓住文本中集中描写邱少云外表的一句话作为品读点,对学生实施了有效的言语训练和情感体验。

课堂回放

生:(大声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请同学们用笔在书上画出这一段中表现邱少云行为的句子。

生:“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板书:像千斤巨石、一动也不动)

师: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石头”呢?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1:石头在烈火中是不动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一动不动,所以比作石头。

生2:石头在烈火中是无声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所以比作石头。

生3:石头是不怕火烧的,邱少云也像坚硬的石头那样不怕烈火烧身,这样写突出了他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

师:那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呢?这个“千斤”和“巨”字各突出了什么呢?

生3:“千斤”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巨”字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高大形象。

师:到这里,我们才真正理解了这个比喻句的含义。这句话写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行为的伟大。

再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中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的语句,作者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白描的手法(白描手法是用简炼的墨色来勾勒画面,塑造形象,不施加色彩和渲染),紧紧抓住描写爬山虎外形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把爬山虎脚的形象活生生地表现出来。这处描写无疑是我们指导学生准确描写事物特征的很好范本,应作为文本的品读点。请看一位老师的教学处理:

课堂回放: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将作者描写爬山虎外形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读文,勾画出相关语句。生勾画完后,师指名读出此段第3-5句。)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读读这几句话,请评价一下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作者写得很清楚,他既写了脚长在什么位置,又写了脚的样子和颜色。

生2:我觉得还写得很形象,他把那些枝状的细丝比作了蜗牛的触角。

生3:作者写得很好,读了这些句子,我好像都看到爬山虎的脚了。

„„

师:同学们很会欣赏,作者的确将爬山虎脚的特征很准确地写出来了,正如刚才一位同学说的,读了他的描写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爬山虎脚的形象。现在,我们就依据作者的这段描写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好不好?

生:好!(很期待)

师:谁来画?

(指名一生到黑板前准备画。)

师:现在全班同学为他读作者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对画画的同学)请你根据我们读的文字来作画,好吗?

(全班同学读第三自然段3-5句,一生画。)

师:(对画画的同学)好了,谢谢你!同学们看看,他画的对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检查他画得对还是不对呢?

生:用书上写的句子来检查。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读,一处一处检查他画得对不对!

(生读一句就对照所画的“脚”检查一处,并评价对错。)

师:这位同学画得基本正确,请问你以前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生:没有。

师:那你怎么能把它画出来呢?

生:我是根据大家读的句子画的。

师:哦,原来是作者的描写帮了你的忙。如果没有作者如此准确的描写,要画出爬山虎的脚还真不容易呢!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欣赏一下作者的描写吧!

(生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再次感受作者描写手法的简练、准确、朴实。)

师:作者在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时,抓住了脚的特征,先写脚长的位置,接着写脚的样子,最后写脚的颜色。作者这种刻画事物的写法就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白描,笔墨不多,却在我们的头脑中准确勾勒出了爬山虎的脚的形象,值得我们写文章时学习和借鉴。你们想把这段描写背下来吗?

生:想!

师:那好,现在开始背吧,如果你看着黑板上这副“脚”的图来背,可能会背得更快!

(大多数学生果然很快背下来!)

由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解读文本时细细爬梳了文本的词句品读点,抓住了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品味其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这才是真正找到了提升学生言语智慧、培育学生精神人格的有效策略。

四、巧妙寻觅文本的读写结合点

沈大安老师曾指出: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基本上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的文本解读法,就是从文章的字面意思,倒上去追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方法是有一定意义的,它在我国流传的时间很久,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我们。但“以意逆志”容易产生一个缺点,就是“得意忘言”、“得意忘形”,把文学作品的言语、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道德教训,这会把语文架空。

而认真寻觅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不失为一个实现阅读教学“言”“意”兼得的有效方法。

如:教学《泉水》这篇课文,老师们通常会把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泉水助人为乐的品质,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作为教学的重点。坦率地说,这样的解读只是停留在课文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人文价值上,忽略了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那么,本课究竟还有哪些核心价值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课堂回放(教学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后,教师出示文中泉水说的四句话。)

师:请同学们读读泉水说的这四句话,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什么?

(生自由读。)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生:我发现四个句子中都有ABAB形式的词语。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一眼就找到了。能告诉大家都是哪些词吗?

生: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

(出示两组句子进行比较: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师:读读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少了一个“很清”。

师:是的,那这两个句子你们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更好一些?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二个句子更好些。因为它用了两个“很清”,让我感觉水非常得清。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看,作者将“很清”这个词重复用了两次,就让我们感觉到泉水非常清澈的特点。还能像这样说说其它三个句子写得好在哪吗?

生1:作者用了两个“很多”,写出了泉水非常得多。

生2:作者用了两个“很甜”,我就觉得泉水非常甜。

生3:作者用了两个“很美”,让我感到泉水非常美。

师:是啊,作者写得多好啊,将“很清”、“很多”、“很甜”、“很美”这几个词重复用了两次,就让我们感觉到泉水那么清、那么多、那么甜、那么美的特点。你们能不能也来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生1:很长很长

生2:很弯很弯

生3:很高很高

师: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你们能不能试着说一说:很()很()的()。

生1:很高很高的山

生2:很弯很弯的河

生3:很小很小的蚂蚁

„„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一下子就掌握了这种方法。现在,再来读读这四个句子,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四个句子中都带有“吧”字。

师:你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来看看这些句子是怎么写的。

(师生共同把句子中的“喝吧,喝吧!”“照吧,照吧!”“来吧,来吧!”“唱吧,唱吧!”四组词语找出。)

师:在这些句子中,作者把“喝吧”、“照吧”、“来吧”、“唱吧”这几个词也重复写了两次,如果把这些词语都只写一次,你们觉得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写了两次就好像是泉水在让别人尽情地去做这些事情。

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尽情”这个词语说得多么好呀!把掌声送给她。是呀,泉水希望大家都能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它说“喝吧,喝吧!”“照吧,照吧!”“来吧,来吧!”“唱吧,唱吧!”,泉水真是非常乐于助人呀!你们喜欢泉水吗?

生:喜欢!

师:来,我们一起读出它的喜爱吧!

(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二至五节。)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泉水除了到过课文中写的这些地方,它还会流到哪儿?又遇到了谁?它又会说些什么?先自己想想。

(出示句式:泉水流到,她看到了,泉水说:“吧,吧!我的泉水很很。”生思考。)

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分享。

生:泉水流到美丽的田野,看到了枯萎的秧苗,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了它你就能继续生长了。”

师:你看,现在你也是个小作家了,也能说出这么优美的句子。还有谁想说?

生1:泉水流到胖胖的小猪家,她看到了小猪正在洗手,泉水说:“洗吧,洗吧!我的泉水很清很清,能把你的手洗得更干净。”

生2:泉水流到寒冷的北极,她看到了高贵的帝王企鹅,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了它你会更高贵。”

生3:泉水流到蓝蓝的大海,她看到了可爱的小鱼,泉水说:“游吧,游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快乐。”

„„

师:同学们说得多美呀!听了你们精彩的发言,老师被你们聪明的头脑征服了,现在就让我们把刚才说的那些优美动听的句子写下来,好不好?

生:好!

(学生当堂进行片段写话训练,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的语言写得真美,现在老师想跟你们合作,我读课文的第一、第六和第七节,课文的第二到第五节换成你们写的内容,由你们自己读,好吗?

(师生合作读。)

师:看,一篇新的课文《泉水》之二诞生了,这篇课文可是我们自己写的哦!谢谢这些小作家们。

(全班同学兴奋鼓掌。)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后,将学生关注的目光聚焦到泉水说的四段话上。这四段内容,从结构上看呈并列关系分布,从写法上看运用了反复的描写,且注重描绘性形容词的运用。这就构成了本文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教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语言规律,并将其作为文本的读写结合点,通过由浅入深的读、说、议、写等一系列有效活动,引导学生在言语的密林中穿行,去探寻言语表达的规律,去触摸言语背后的情感,去感受揭示言语秘密后的兴奋,去体验习作带来的愉悦。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细细咀嚼着语言的魅力,在关注言语内容的同时,习得了言语形式,较好实现了“言”“意”兼得。

五、恰当寻求文本的拓展链接点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大多取自于名家名作。所以往往较为短小,但却不失精美。这些节选都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或缩小,或删改,其相对于“母体文本”而言,是一个“子文本”。比如《草船借箭》,它节选自宏篇巨著《三国演义》;比如《丑小鸭》,它是原文的缩影。还有一些文本,虽然是独立的,不像前两者那样是冰山一角,但它却拥有许多的“连锁文本”,也就说它有着同题的或者是同一思想情趣的,同一主张的,同一表达手法的文本。或者说是完全独立的,不同的“对立文本”。针对文本固有的特殊性,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时如果仅着眼于此篇、一点来解读,那无疑是片面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对于这类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我们可适当地进行拓展链接。要在纵向的文本延伸中求得文本内涵的丰厚和充盈,尽可能拓展教学的宽度,拓宽师生教学、学习的视野,让教学变得大气、厚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师演绎精彩课堂时,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让我们为之击节叫好。他们的教学有着一个明显的共同处,就是文本的拓展恰到好处。

经典类文本的解读,要寻求母本的回归。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后,完全有必要告诉学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诸葛亮大智慧的一鳞半爪,要想更加全面的了解他,研究他,我们应该去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样,就实现了教育意义上真正的唤醒和引领,真正将课堂进行延伸。学习《将相和》《晏子使楚》等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文本,为了让学生对文本走得更近,消除时空感,以及解读文本的实际需要,就有必要提供一些与文本相关的一些史实资料,让它们起到“脚手架”的作用。飞越时空,贴近文本,消除文本的距离感。

六、准确捕捉文本的切入点

文本的切入点只能存在于细读之中。并非先有一个贴着标签的切入点,然后供你来慢慢地细读。所以,我们应沉入言语、逐字逐句地解读,在细读中捕捉文本的切入点。

比如《窃读记》一课,抓住课题中的“窃”字品读课文,我们会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会到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将“窃”作为关键学点,一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可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可谓一石三鸟。

再如《卖火柴(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的小女孩》一课,有一句话:“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敢”。敢还是不敢?小女孩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现在这个时候又敢了,又为什么?这么一个字,如果我们抓住了,就可以引出一连串对卖火柴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思考。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这是读书人的切身体会。语文教师,是学生与文本间的一座桥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担负起深入解读文本的责任,认真钻研教材,大到整篇课文,小到一个词语,都要反复品味,仔细琢磨,整体观照,力求读通、读厚、读薄、读准。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成为一个谙熟一切的向导,在前边引领着,提示着,点拔着;学生才能自己读,读明白,读得“言”“意”兼得,才能既看到文本表面的风景又领略到文本背后的绚丽。

下载浅谈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传统文化传承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独特的民族,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曲折的发展历程;顽强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文......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新文化运动在一些激进分子的主导下,对孔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予以猛烈地抨击,全面否定孔子与儒家经典及一些传统的艺术形......

    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07-12-15 21:36:0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

    社团活动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报告

    社团活动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报告 一 社团发展交流发展交流研讨会 1 我校并没有社团组织这样的研讨会 2 部分社团发展缓慢,且方向不明确 3 研讨会易于组织并且对社团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10东会计4班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 论文提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

    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 摘要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足以见证孝的地位和价值。“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

    文 化 产 业 概 论 论 文 浅谈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保护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的趋势,这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