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 中国近代文学史课程小结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8:4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师大 中国近代文学史课程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师大 中国近代文学史课程小结》。

第一篇:南师大 中国近代文学史课程小结

中国近代文学史课程小结

教师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22140120 杜彩凤

一晃眼,已经到了学期末了,我也学了一个学期中国近代文学史了。即使中国近代离我们现代社会很近,相比于中国古代,我对于中国近代的了解一直都是知之甚少,只知道那是一个纷繁的乱世,民不聊生,却也诡异的出英雄,出美人,出文豪,但是浩如烟海的文豪我又能知道几个呢?鲁迅,是一个,毕竟学过那么多篇课文,看过《朝花夕拾》,领略过《呐喊》;冰心算一个,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之后,就会似模似样背“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品《繁星》等”;沈从文算一个,高考要考《边城》;还有张爱玲、老舍等等······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了。其实也是学过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读的,但是这门课关注的是文本,文学史方面最多是提及背景的时候讲到了一些,但那相对于文学史来说无疑是沧海一粟,因此一开始学这门课的时候我是拒绝的,但是最后还是乖乖去上了课。

这门课是朱自清首创,建国后确立大纲。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与任务是:

1、掌握基本知识:社团流派、思潮论争、报刊杂志、作家生平、文学事件、名词概念;

2、了解作家作品:全面、重点、择要;

3、领会文学史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性质是:建国前:胡适:文体革命说;周作人:晚明文学发展说;李何林:资产阶级文学运动说;建国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新时期以来:多元格局形成,改造民族灵魂,现代性。

本门课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讲起,讲到了20年代小说的创作,20年代诗歌的创作,20年代的戏剧与散文,至此引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不得不提到的人物鲁迅,谭老师称鲁迅先生为中国现代化的旗手,第六章讲了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这一系列串讲下来,已经将中国近代文学史的轮廓描摹了大半。而出于书本,超脱于书本的教学方式又让我们具有了新鲜感,保持了对这门课的兴趣。

很大程度上,文学是受经济与政治深深影响的,或者可以说,文学是经济与政治的产物,因为文学很大程度上是作家抒发情绪,寄托理想的存在,而作家身处于社会之中,深受当时社会经济与文化情况的影响,他的情绪与理想同当时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中国近代文学史不仅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还有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史。我认为老师在讲解这门课时可以适当加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文背景。

中国近代文学史既粘着一个史字,那么自然是要着眼于史实,留给后人的发展余地其实很少,因此我觉得将这门课讲好很需要老师的功底,因此我很佩服谭老师整合知识的能力。老师讲课,多结合文本,结合这个作家的作品来谈,言而有据,绝不是空穴来风。例如他讲鲁迅,便结合了《呐喊》与《彷徨》来讲,先是解释鲁迅为什么做起小说来,接下来阐发《呐喊》和《彷徨》的主题,其中以《狂人日记》为例说明鲁迅意在暴露宗法家族制度的弊端,以《孔乙己》为例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旧式读书人的精神残害,以《祝福》为例表明自己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控诉,每个文本都举得恰如其分,最后谭老师介绍了这两本书的艺术成就。以经典的具体的文本为例,既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对该知识点记忆深刻,可谓是一箭双雕。

学了这一个学期,我觉得我受益良多。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近代文学的一些知识,听说了许多经典作品并且可以在将来的日子里去看这些经典作品,由于个人的偏好,我对近代诗歌知之甚少,这门课的学习有效地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另外,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教授学生的小技巧,这些技巧在我未来的执教生涯中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个学期时,我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认真听讲。我相信,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可以有所收获。

最后,我希望老师的普通话越来越好。

第二篇:中国近代文学史论文

假期的时候看了《骆驼祥子》,它讲述了一个祥子在旧中国想要通过自身奋斗而创造新生活却最终堕落的悲剧故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里,作为一个城市贫民的代表,他在奋斗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挫折。从洋车被乱兵抢走到被迫与虎妞结婚,是他一步步度走向堕落,到最后他甚至会出卖人命来换取钱财。祥子的梦想其实并不难实现,他只是想要一辆车,一辆自己的车。可是社会的黑暗是他一次次的绝望,他用不知多少汗水换来的一辆洋车,最终却也还是落得被乱军抢走。

祥子的婚姻也是他的一次悲剧。祥子想要娶一个可以和他一起奋斗的女子,温柔而且可以和他一起吃苦。可是他最终却被虎妞算计了,而不得不与她成婚。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场管理的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没料到早早的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他还是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虎妞就是不想劳动而靠资本获得钱财的人,这与祥子的理想生活相差太大,而且虎妞是何等厉害的角色,她想了许多办法来改变祥子,这也使祥子对他婚姻的厌恶感大大加强了。最终由于虎妞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为祥子婚姻的结局,这一切结局都是又虎妞自己一手造成的,用伎俩换取了婚姻,却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

祥子对这个强加的婚姻感到委屈耻辱,如果他对虎妞,对这个家也不是只有恨而没有留恋,那样的话虎妞的死应带给他解脱的兴奋,但实际上他是痛苦的。因为虎妞也带给了他温暖,一回家就可以吃到温热可口的饭菜,虎妞拿私房钱维持生活,给他买车,圆了他买车的梦,在他生病时照顾他。祥子也觉得“不管怎样,他觉得自己已足有了家,一个家总有他的可爱处”,“生命的延续不过是生儿养女——只要有个小孩,生命便不会是空的”。虎妞其实也是喜欢祥子的,只是她对祥子的喜欢演变成了一种占有,她想不断的改变祥子,让祥子时时刻刻都陪着自己,远离车夫这种低贱的行业。但可惜的是虎妞不理解祥子,她不知道祥子真正向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这也是祥子这场婚姻的失败之处,在那样的时代,没人能理解他。

尽管婚姻带给祥子痛苦,他也不想毁掉它,可现实连这么低微的要求都不能满足他,是多么的悲哀!祥子与虎妞的婚姻悲剧又是性格悲剧祥子是来自农村的城市个体劳动者,农村的生活在他的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无论是他的健壮、木讷或者勤快、朴实,还有他的狭隘、保守或者谨小慎微,即从外表,生活习惯,到心理状态,精神气质,无不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显示出来自乡间的特点。祥子性格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祥子的婚姻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他所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取得成功;即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有,又何尝能够摆脱这些压制而成为真正可以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他自身的身份地位是他的这种想法不切实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一开始就陷入了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攒钱买车是祥子理想的全部,他拼命拉车,生活节俭,无不良嗜好。靠自己的双手买了车,日子好一些,他才会考虑娶亲,而这强加的婚姻使他要靠双手立业成家的愿望成了泡影,他感到委屈和耻辱。祥子本打算,假如有了车,生活好一些,“而且愿意娶亲的话,他必定要到乡下娶个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做的姑娘。”虎妞不是合适的人选,她想要靠资本过活,而且又会耍手段,祥子正是因为自制力不强,才中了虎妞设下了圈套。虎妞想要占有祥子,她对祥子和对别人比起来真是好上百倍。祥子被军阀逃兵抢去心爱的车,逃出回到人和厂时“虎妞仿佛是招待个好朋友”,当他病未好利索就拼命拉车,心疼他的也是虎妞,“她真是一百一的客气,爱护”,这对于无亲无故的祥子,是温暖的,所以祥子认为虎妞是做朋友的不错人选。可她不符合祥子的婚姻理想:好看些、年轻、和顺。从祥子不接受虎妞也是因为封建传统观念对祥子的影响。虎妞不但又丑又老,婚前还用欺骗手段得到丈夫,婚后还傲慢地支配丈夫,祥子在新房里转悠,他感觉整个生命就是一部委屈。所以祥子看虎妞是母老虎,怕她,又恨她,怎么能接受他呢?祥子不接受虎妞理应拒绝,但他又不能摆脱掉虎妞;虎妞的私房钱可以弄上的二三辆车,“不为要她还不为要那几辆车吗”?同时祥子又狭隘、爱面子,怕别人说他贪图刘四家财,怕别人笑他依赖虎妞生活,怕别人骂他不正大光明。祥子的矛盾不仅造成了自己的痛苦,也给虎妞带来了不幸。祥子与虎妞生活习惯与情趣及挣钱的方式方法上也有矛盾与分歧,这些矛盾与分歧是由各自的性格决定的,它使这场婚姻的悲剧色彩更加的浓重。

祥子与虎妞最大的差别在于思想,他们的悲剧也源于此。无论祥子怎么忍让或者是试着和虎妞相处,他们之间总有隔阂甚至是矛盾。在现代的婚姻中已经没有了社会的逼迫,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因为钱财与权力的逼迫和诱惑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婚姻。其实这样的婚姻又何尝不像祥子一般,想逃又逃不掉,相适应却又适应不了,最终只会是自己人生的一大悲剧。面对如此的婚姻,应该很清楚的认识到其中的利与弊,然后才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人生陷入困境。

第三篇: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编复习资料

中编(1895-1905)

第一章 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 第一节 文学改良运动的历史进程

一、文学改良运动兴起的原因:

1.近代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政治、经济的变法维新运动和思潮对文学领域的影响。

二、文学改良运动的三阶段: 酝酿发动期(1894-1898)发展高潮期(1898-1907)衰落尾声期(1907-1911)第二节 文学改良运动的目标与内容

一、运动的目标:1905年由蒋智由在《新民丛报》中提出,以建立资产阶级自由文学为目标。“自由”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一面旗帜、一种思想武器。文学改良运动在反对封建旧文学以革新中国文学的过程中,必然要求以建设资产阶级自由文学为文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二、运动的纲领:主要是由梁启超制定提出,包括: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曲改良,这一纲领是紧紧围绕着其目标服务的。

三、文学改良运动的内容

1.“新派诗”:主要追求在思想内容上反映出“新派诗”与旧体诗的不同。主张“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能熔铸新理想入旧风格”,这样,“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

2.“新文体”:继承经世派的新体散文,尔后又有所发展的一种新式散文文体。它从旧体文言散文的束缚中“至是自解放”,文笔“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捡来”,因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但这种“新文体”仍是从古文、骈文和时文中兼取句式格调,又杂以俚语和外国语法,是一种半文半白的浅近文言,较适于表达新生活和新思想。它的开创者是康有为,继而成为“新文体”代表作家的是梁启超。

3.“新小说”:取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盛行的“政治小说”模式,认为“于日本维新之运有大功者,小说亦其一端”,要求借鉴日本“政治小说”的体制,“寄托书中之人物,以写自己之政见”。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及清末许多长篇社会小说,既是效法这种小说体制与格调的产物。

4.“新戏剧”: 提出以西方戏剧大师为法,莎士比亚、伏尔泰之风为中国剧坛之革命军。蒋智由更提出戏剧改良要多演“悲剧”,少演或不演“喜剧”:“剧界多悲剧,故能为社会造福”,“多喜剧,故能为社会种孽”;“而沙翁著名之曲,皆悲剧也”;“欲有益于人心,必以有悲剧为主”。

其时,有志于戏曲改良的作家与艺人,不仅要求效法欧美悲剧大师,改良中国戏剧,并且输入话剧形式,演“文明戏”(一种穿时装、表演现实题材的戏剧形式),改良京剧等,蔚成风气。

第三节 文学改良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宣传并树立了文学进化观。

二、宣传并树立了新的文学价值观。

三、为中国近代文艺理论开山引路。

四、推动文学批评与论争的进程。

五、古典文学和文学史的整理研究蔚成风气。

六、在创作上,文学各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进步意义的作家和作品。

第八章近代文学革新运动主将梁启超 第一节 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论

一、揭起“诗界革命”的大旗,奠定其理论基础。《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主张变革旧诗,形成具有“三长”即新意境、新语句和“古人之风格”的新诗。

二、“文界革命”与新文体。新文体是为适应维新变法的宣传和思想文化启蒙而产生的一种明白晓畅、富有感情色彩和鼓动性的通俗文体。

◆新文体:是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同于古文的一种通俗文体。这种文体为适应维新变法的宣传和思想文化启蒙而产生,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富有鼓动性,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的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这种文体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三、“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

1.求新:新小说的政治功能。《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2.小说的四种力量:“熏”:熏陶、感染。“浸”: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也。“刺”:刺激,“顿”,突发而“骤觉”。“提”:指主体与客体感情的融合。

四、戏剧改良

宗旨:以西方历史故事为创作题材,以西方戏剧为榜样。

模式:以中国传奇演绎外国故事。如“比武招亲”、“包公断案故事”等传统模式的运用。

五、“新文体”的特色

1.鲜明的政治倾向。例如《变法通议》。2.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例如《少年中国说》。3.中西交融的语言特色。例如《过渡时代论》。4.比喻、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例如《少年中国说》。第四节 梁启超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一、发动并领导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文学革新运动;

二、以他的理论和创作成就为文学革新运动增添了光辉;

三、介绍引进西方文化和新的文学观念,为文学革新运动指明了方向;

四、对“五四”文学革命,以及许多现代作家均有影响。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诗人:黄遵宪

一、诗歌理论

1.诗论纲领:“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诗外有事”是指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 “诗中有人”是指诗作中要有诗人自己的艺术个性。

诗人既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真实地描写时代风云和现实生活,又能以真实的感情和独特的审美感受来艺术地把握这一切。

2.诗论主体:追求“新派诗”的理想境界。

《人境庐诗草?自序》中阐述了对新派诗的诗境的追求:

第一,复古人比兴之体。

第二,以散文的手法写诗。

第三,选择新题材、创造新意境。

3.主张“我手写我口”的言文合一

1868年黄遵宪在《杂感》诗中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口号,这是我国语言文学史上关于“言文合一”第一次明确的表述。

4.提出名曰“杂歌谣”的新体诗

杂歌谣是一种篇幅长短不一,句式、字数多少不等,艺术风格多样的新体诗。

二、诗歌创作和艺术成就

一)诗歌创作:《人境庐诗草》、《人境庐集外诗辑》

1.反映反帝爱国精神的“中日战纪”。《哀旅顺》、《冯将军歌》

2.记录五彩缤纷的域外生活。描写西方自然科学新成就。《今别离》四首。描写异国风光、民俗人情。《樱花歌》

3.反映民生疾苦。《邻妇叹》 二)艺术成就

1.黄诗长于叙事描写,出色地刻画艺术形象; 2.以文以诗,又力求诗与音乐的结合;

3.汲取民间文学的养分,造成清新活泼的诗歌气息。

第四章 康有为及其他维新派作家的创作

一、谭嗣同

1.谭嗣同诗歌创作——《莽苍苍斋诗》 1.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如《潼关》: 2.抒发凌云壮志的爱国心。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艺术个性:

诗风恢宏豪迈,壮丽遒劲,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第五章 “同光体”及其他诗歌流派 第一节 “同光体”诗歌及其诗歌理论

一、何谓“同光体”

1.“同光体”是近代宋诗运动发展到同光时代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最早是由陈衍在《沈乙庵诗序》中提出,以宗宋为主,不墨守盛唐。

◆同光体:指清光绪、宣统至民国后的宋诗派,是晚清宋诗运动的第三期。同光体之名源于陈衍的诗论,不明言宗宋而称“不墨守盛唐”,即以学宋为主,而不以此自限。称“同光”乃出于标榜,以上承道、咸以来的宋诗传统自居,其实“同”字所指的同治并无着落,故改称“光宣”更符实际。这一派诗人创作多始于光绪中叶以后,以陈三立成就最高。其它主要成员有沈曾植、郑孝胥、陈衍等。

2.“同光体”前后历经四十年,流派纷呈,主要有:江西派、浙派、闽派

代表诗人有: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其理论家是陈衍,诗论代表作是陈衍的 《石遗室诗话》。

二、“同光体”的诗风

1.学古风气比较浓重。“同光体”诗人多推崇黄庭坚的“点石成金”、“脱胎换骨”说,从古书中寻找创作灵感和源泉,这种陈陈相因,最终导致“同光体”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弊病。

2.语言佶屈聱牙,艰涩难懂。3.追求字句上的新巧。

三、“同光体”的诗评家陈衍 一)标举“三元”说。“三元”说是“同光体”的理论核心,也是陈衍的论诗重心。他在《石遗室诗话》中说:盖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佑。余言今人强分唐诗宋诗,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耳。”所谓“三元”,即唐宋三位诗人(杜甫、韩愈和黄庭坚)所代表的三个时期。“三元”说为“同光体”宗宋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主张“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这是对何绍基所提出的“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结合”的发展。陈衍为标举这一主张,批判了严羽的“诗有别才,非关学也”的说法。

三)风格的多样性与时代因素。第三节 王闿运与汉魏六朝诗派

一、诗歌理论

1.主张诗贵性情,写诗要形象含蓄,重视诗的艺术性。2.强调“摹拟”,这是王闿运诗文理论的核心。

3.汉魏六朝五言顶峰论。王闿运认为五言诗是诗歌的顶峰,其他诗歌形式都以五言诗马首是瞻,同时他认为汉魏六朝的五言诗成就最高,而唐代没有五言诗。这些论断是错误和偏颇的。

◆汉魏六朝诗派: 中国近代以汉魏六朝诗为标榜的拟古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为王闿运、邓辅纶。王闿运提倡“摹拟”,平生创作都是致力于追摹汉魏六朝的诗篇。他墨守古法,不能把诗歌创作同时代进步联系起来,表现出因循守旧的倾向。汉魏六朝派诗人,一般都功力较深,不仅能摹六朝诗形貌,而且得其神理,故在诗界颇有影响。

第六章 清末常州词派

一、何谓“常州词派”?

1.“常州词派”:是清中叶产生的一个以常州籍词人为基干的影响词坛百年之久的词学流派。其创始人是张惠言。

2.常州词派的发展轨迹:

1)最初是在反对江西词派萎靡的词风下产生的,张惠言是始作俑者,为常州词派奠定理论础。继张惠言之后,周济又发展了常州词派理论,巩固其推崇周邦彦的主张倾向。

2)谭献在理论和创作上对常州词派门庭又有所扩展,他以精绝凄婉的小词著名。和谭献一样,近代四大词人上承常州词派而下开清末词家之风气,特别是近代四大词人之冠的王鹏运,扩大了常州词派的格局和境界。

3)由于常州词派偏于形式和旧的风格,几乎不出拟古一途,在20世纪20年代走向终结,中国古典词体的发展道路,至此终于走到了尽头。

二、常州词派的特点

1.推崇周邦彦,重视比兴手法的运用,词的立意和格调较高,尤擅长写托物寄意的咏物词。2.创作上不脱拟古之病,又把比兴手法绝对化,片面追求词境的浑化,致使词旨隐晦,令人如索枯谜。第一节 谭献、庄棫

一、谭献:以词近变雅说与柔厚说为基石。著有《复堂类稿》,其弟子徐珂将他词论辑为《复堂词话》。

1.变雅说。谭献提出词近变雅的用意:一是要使词托体更尊,以更为高雅的词面表达深广的忧愤。二是强调词近“变”雅,它应托微物以极时变,讽政教以谏得失,但又须不失雅诗怨悱不乱的风度。

2.柔厚说。谭献用“柔厚”二字作为他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概括。所谓“柔”,就是要运用深微婉约,委曲以致其情的手法,去表现优美、软美的形象和意境。

所谓“厚”,一方面指蕴藉深厚,重立意,求寄托。另一方面,指语言庄雅、敦厚,而不流于雕琢曼词、破碎尖新。

二、庄棫:强调词寓意的模糊性,使词所表现的意绪、心态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与谭献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异曲同工。

第二节 王鹏运 况周颐

一、近代四大词人(清末四大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郑文焯

三、况周颐:况周颐有词九种,合集为《第一生梅花馆词》,后又删定为《惠风词》,近人将其词论辑为《惠风词话》。

《惠风词话》是清末常州词派较为重要的词学理论著作。况周颐在这部词话中,较详尽地阐释了得到清末常州词派作家广泛认同的审美原则——“重、拙、大”说的内在意蕴。

第七章 谴责小说 第一节 谴责小说的兴起

一、何谓“谴责小说”:是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28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中提出的:“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

二、谴责小说兴起的原因

①社会原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明了谴责小说兴起的社会原因: “光绪庚子(1900)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

②文化原因: “小说界革命”的推动使小说和政治紧密相连,促使许多作家投入谴责小说的创作中来。③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阿英较早指出近代媒体和小说发展的关系,他在《晚清小说史》中把“印刷事业”和“新闻事业”列在小说繁荣原因的首位。

三、谴责小说的兴起概况:1900年起,除四大谴责小说外,还有《宦海》、《市声》、《官场维新记》、《苦社会》、《邻女 语》等代表作。

四、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鄂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第二节 李宝嘉与《官场现形记》

一、《官场现形记》的思想内容:

①卖官鬻爵、升官发财是它揭露和抨击的重点。

②寡廉鲜耻、道德败坏是它抨击的另一主题。

③惧洋媚外、奴性十足是它批判的内容之一。

二、《官场现形记》的艺术特色:

①结构上深受《儒林外史》的影响。

②讽刺手法的运用。

③类型化人物形象。

第三节 吴沃尧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一、吴趼人的文学思想:

1.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小说是为了改良社会政治、社会道德、开发民智,强调以 “愤世嫉俗之念”、“嬉笑怒骂之文,窃自跻于谕谏之列”,对“社会种种怪现状”进行揭露抨击。

2.“寓教育于闲谈之中”,注重小说的趣味性。“盖小说家言,兴味浓厚,易于引人入胜也”。3.主张真实与虚构的统一。写历史小说要注意历史真实,不可乱加附会,但又不同于教科书,要有真实地虚构,要有趣味。如《痛史》。

二、小说思想意蕴

1.人物:反面人物:各色官员、洋场“才子”、军官兵勇、家庭妇女、娼妓、商人等。正面人物:“九死一生”、吴继之、蔡侣笙等

2.荒唐的世界—— 官场、商场、洋场、士林、市井 ①价值观的颠覆: 传统价值→ 交换价值 ②道德观的堕落: 儒家道德→ 官场“道德” 3.悲观色调:救世 → 厌世。

三、艺术价值

1.中国牌的丑怪写实主义。晚清谴责小说有系统地贬黜社会审美规则,混淆价值系统,并张扬小人当道的必然;它创造出一个丑怪奇异的世界,这是中国古典小说所没有的。

2.小说的结构艺术。

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来结构全篇 ②内在隐含的结构层次 ③首尾联络、前后呼应 ④倒叙手法的运用

3.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苟才等 4.语言的诙谐幽默。如:吃烧饼 第四节近代谴责小说之《老残游记》

一、创作意向:1.哭泣2.醒世

二、作品分析 1.人物:

①老残 :作者的艺术化身——一个充满矛盾的悲剧性人物

身 份:江湖医生

性格基调:忧国忧民 侠义精神 自我牺牲 实干作风 ②“清官”形象 —— 酷吏本质

玉贤:杀人成性,草菅人命,诬民为盗 刚弼:自认清廉,主观武断,刚愎自用 ③其他官员形象 —— 庸官

庄宫保:皮里阳秋,官官相护,昏庸自私 2.侦探的奇迹:老残断案: 福尔摩斯 —— 活神仙 公共正义 —— 个人正义 美德 ——

邪恶

三、艺术价值

1.结构艺术:游记体小说:以老残的游历过程来结构全篇,即作者从济南开始,经过黄河流域诸城镇,再回济南府,将沿途所见、所闻、所做有机地安排在一起。

2.描写技巧:写人 写景

写音乐 写心理 3.语言特色:清新 流畅 优美自然 方言的运用 第五节 曾朴与《孽海花》

《孽海花》——19世纪后三十年社会生活的缩影

一、作者进步的政治立场

①革命民主主义的倾向。“以霹雳手段,警醒二百年迷梦,扫除数千万腥膻”。

②赞颂革命党。孙中山: “天生异禀”,“而且不尚空言,最爱实行的”,“一位眉宇轩爽、神情活泼的伟大人物”。

二、传奇人物——赛金花

三、近代文化思想的体现

①高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态。②知识分子开始认识西方、学习西方。③文化的推移 —— 时间的层次。④揭露的大胆 → 慈禧。

四、思想缺陷

①非历史主义观点 → 帝后不和。②歪曲历史的逸闻趣事:如龚、顾。③抽象的革命党人,缺乏血肉。

五、艺术成就

1.结构艺术:珠花式结构。“伞形花序从中心干部一层一层的推展出各种形象来,互相连接,开成一朵球一般的大花。”

2.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以历史为原型,几无不有所影射。”

①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心理刻画、对话和动作等。

②注意人物性格的流动变化。如傅彩云性格以出国前后为界的变化:温柔聪慧、体贴可人—— 干练爽利、泼辣狡黠。

3.语言是比较成熟的白话文体 4.艺术缺陷:

①人物有类型化的毛病。从塑造艺术形象的角度来衡量,成功或较成功的人物不是太多,不少人物一闪而过。描写“尚增饰”,也有类型化之嫌。

②全书意蕴欠完整和充分。小说本拟定写六十回,包括五个时代:“旧学时代”、“甲午时代”、“政变时代”、“庚子时代”、“革新时代”和“海外运动”,未完。

第四篇:唐宋文学史课程背诵篇目

《唐宋文学史课程》背诵篇目及考核标准

隋唐五代部分: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王绩《野望》、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宋之问《度大庾岭》、沈佺期《独不见》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感遇》(兰若生春夏)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崔颢《黄鹤楼》)

王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终南山》、《观猎》、《鸟鸣涧》、《鹿柴》、《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补充:《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闺怨》、《长信秋词》 高适:《燕歌行》 岑参:《逢入京使》、《走马川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三章 李白

李白:《古风》“齐有倜傥生”、“大车扬飞尘”,《远别离》、《蜀道难》、《将进酒》、《乌栖曲》、《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长干行》“妾发初覆额”、《峨眉山月歌》、、《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渡荆门送别》、《望天门山》

第四章 杜甫

杜甫:《望岳》、《房兵曹胡马》、《兵车行》、《月夜》、《春望》、《羌村三首》、《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丹青引》、《秋兴八首》、《登高》、《登岳阳楼》

第五章 大历诗风

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人

孟郊:《游子吟》、《秋怀》(秋月颜色冰)、《游终南山》

韩愈:《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听颖师弹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李贺:《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金铜仙人辞汉歌》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江雪》、《渔翁》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杨柳青青江水平),《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白居易:《轻肥》、《卖炭翁》、《钱塘湖春行》、《赋得古草原送别》、《长恨歌》、《琵琶行》

第十章 晚唐诗歌

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早雁》、《泊秦淮》、《赤壁》、《山行》

(皮日休《橡媪叹》、杜荀鹤《山中寡妇》)

第十一章 李商隐

李商隐:《安定城楼》、《夜雨寄北》、《贾生》、《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

第十一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白居易《忆江南》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梦江南》(梳洗罢)韦庄:《思帝乡》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

李昱《乌夜啼》(无言独上)、《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宋代文学背诵篇目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王禹偁《村行》、林逋《山园小梅》、杨忆《泪》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王安石:《桂枝香》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欧阳修:《戏答元珍》、《画眉鸟》;(《醉翁亭记》、《秋色赋》)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北陂杏花》、《泊船瓜洲》

第四章 苏轼 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大江东去)、《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荔枝叹》 文:《前赤壁赋》(2分)、《答谢民师书》(第二段“所示书及诗赋杂文”至“则文不可胜用矣”;此段占1分)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黄庭坚:《登快阁》、《寄黄几复》、《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满川风雨独凭栏)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鹧鸪天》(彩袖殷勤)秦观: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补充:《满庭芳》(山抹微云)} 《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鹧鸪天(重过闾门)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苏幕遮》(燎沉香)、《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补充:《满庭芳》(风老莺雏)}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朱敦儒:《相近欢》(金陵城上)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州桥》、《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陆游诗:《游山西村》、《关山月》、《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 附陆游词:《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钗头凤》(红酥手)、《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千古江山)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诗歌 林升:《题临安邸》

背诵加分标准:

自由选择、加分原则,不硬性规定 绝句:四首加1分 律诗:两首加1分

八句以上的诗:每首加1分

词:五十八字以下二首加1分,以上每首加1分

1.5分篇目:《远别离》、《蜀道难》、《将进酒》、《长干行》、《兵车行》、《丹青引》、《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

2分篇目:《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或“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至“唯见江心秋月白”)、《春江花月夜》、《前赤壁赋》

3分篇目:《长恨歌》、《琵琶行》

注意:补充者均为要求较高,可自由选择背诵。

此背诵篇目与笔试关系不大。(会在里面出背诵填空,但猜中机率较低)

第五篇:《英国文学史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编号:01015065, 01015096(翻译方向); 02015055,02015106(教育方向)

2.层次与学制:本科, 四年制

3.总学时:68

4.学期与周学时:第五,六学期;周学时: 2

5.学分:2

6.执笔人:夏丹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英语(翻译,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

该门课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旨在使学生从英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掌握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同时帮助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对部分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导读,增强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的要求: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如下能力:

①对于英国文学史有整体性把握;

②掌握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独立完成千字左右的文学作品评析的英语论文;

④掌握文学概念和相关文学流派的专业知识。

2.质量标准:在第五学期完成英国文学史中从中古时期到启蒙时期的文学流派及相关作家,完成两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第六学期完成从浪漫主义时期到现代主义文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并整体把握整个英国文学史的脉络,完成三篇以上的英文作品分析论文。同时检验学生是否了解、认识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并能够用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五学期:

第一章序言(2 学时)

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史和主要流派具有提纲挈领的认识。

第二章 中古世纪时期(2学时)

使学生掌握英国文学的起源及其形式和主要代表作品

第三章 杰弗里•乔叟(2学时)

使学生对史诗《贝奥武甫》和杰弗里•乔叟的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有深入认识。

第四章 威廉•莎士比亚,培根(4学时)

使学生对威廉•莎士比亚和培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有深入认识。

第五章 17世纪文学:多恩,弥尔顿,班扬(8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概要了解资产阶级革命及复辟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失乐园》与《圣经》的关系;重点了解弥尔顿的主要创作、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分析。讨论《失乐园》片段,理解人物撒旦的反叛精神。

第六章 十八世纪文学:笛福,斯威福特,费尔汀,谢里丹,哥德史密斯等(14学时)通过本章学习,概要了解启蒙运动、古典主义、感伤主义、英国小说的兴起和小说的要素;了解十八世纪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同时了解前浪漫主义诗歌思想的发展;分析布莱克代表作中表现的对自然的热爱及宗教色彩;介绍彭斯作品《红玫瑰》。

第六学期:

第七章 浪漫主义: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斯科特,奥斯丁,兰姆(10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着重分析 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代表作品,同时掌握《傲慢与偏见》的艺术创作手法和主要人物分析。

第八章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狄更斯,萨克雷,艾略特,博朗特姐妹,布朗宁夫妇,胡德,丁尼生(10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概要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和意义,着重分析《雾都孤儿》,《名利场》,《简爱》等。

第九章 二十世纪文学:哈代,哥德史密斯,王尔德,萧伯纳,劳伦斯,伍尔夫,乔伊斯(12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以及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同时分析《苔丝》,《福塞特世家》,《道林格雷的画像》,《儿子与情人》等作品。

五、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是一门英语专业文学技能训练课,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学生预习工作:学生针对教学进度,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分小组准备对于作家作品的介绍,以幻灯片结合英语讲解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和展示情况记录平时成绩。

2. 授课方法:多媒体授课

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内容应全面,包括各时期文学的时代背景介绍,作品流派的分析和讲解,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介绍,主要作品分析,写作手法介绍以及相关测试试题。教师的授课内容具体包括:

(1)关于文学史的讲授(含历史背景、文学流派、文学常识等知识性和理论性内容);

(2)通过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讲授每篇作品前对作品进行阅读和思考;

(3)课上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将围绕某个作家、作品的突出特点,以便学生对其有所体会;

(4)课后要求学生对讨论加以总结。

3. 学生的参与: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文学作品要求学生积极进行个人发言或小组讨论,同时形成书面的研究论文。

4. 课外材料的补充:教师在介绍到重点作家作品的时候,适当安排给学生阅读书目,同时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组织安排英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的放映,学生自愿参加。

六、课程作业要求

本课程要求每学期作业不少于三次,作业内容为学生定期撰写对于文学作品的读后感或文学评论,字数在800字左右。同时学生轮流准备对于作家作品介绍的幻灯片展示,同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教师记录平时成绩。此外,每学期完成两次的单元测验,测验同作业以及幻灯片一起累计六次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七、课程考核方式

1.本课程为各学期的考试课,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它的总成绩评定包括平时成绩,其中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测验,课后作业每学期不少于3次,测验每学期不少于4次)(30%)及期末测试(70%)。

2. 期末考核:每学期期末安排一次考试,同一年级由学院组织任课教师统一命题。考试目的:全面检查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学生是否了解了英国文学的发展史,获得了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以及掌握了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考试要考察以下方面:

(1)识记: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包括流派、思潮、作家作品,要求学生能够识别有代表性的选文出处及作者。

(2)领会:学生能根据所学的文学基本常识对特定选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3)简单应用:学生应能够在对特定作家的时代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分析作品内容所传达的思想理念等;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能综合多方面的文学常识和概念等知识,结合具体的文本,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作家作品提出初步的个人见解,能用英语表述观点,并写出简单的论文。

3.期末试题题型:选择题(作家、作品连线,10%);填空题(10%);判断正误(10%)文学名词解释(20%)判断作品片段出处并回答相关问题(20%);问答题(30%)。

八、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1988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

(1)陈嘉,《英国文学史》,1986年商务印书馆

(2)刘炳善,《英国文学史》,2004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3)张鑫友,《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2002年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材的删减与增补

删减:因本教材中作家作品的选用科学,内容适当,故没有删减。但教师在授课中可结合本课程教学大纲对于作家作品进行有详有略的介绍。

增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不同的重要程度的文学作品加入相关文学评论或文学经典电影片段欣赏的内容。

下载南师大 中国近代文学史课程小结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师大 中国近代文学史课程小结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院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课程编码:041012 学分:4分 总 学 时: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学......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

    2012年2—5月《古代汉语》课件内容 董志翘 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 一、什么叫词类活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份......

    南师大《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培训笔记

    南师大《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培训笔记探索·发现·学习1.设计一张记录表2.分“区域”找洞,并将本课记录在表上3.分组记录,教师协助记录、统计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发现的洞......

    课程小结

    姓名:陶浩学号:20114773班级:通信工程1班 《信号与系统》课程小结 在上册课本的学习中,首先涉足并且要掌握的就是信号的分类和有关的运算,其中,信号的运算主要有以下三类: 1.信号的......

    课程小结[范文模版]

    课程小结 课程小结(一)我们的整个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绪论以及前三章为大的参考框架,在将马哲与非马西哲和中哲的对比中,有意识地概括地但是也是比较全面地讲授了......

    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是对本科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文社科基础类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增强学员任职能力,提......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作业4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7-08-09 16:30:00 一、单选题 1. (10分)文学研究会被称为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    A. “为人生” B. “为革命” C. “为现实......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小结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小结 (1) 《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及其附件 (《南京条约附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和《虎门条约》1843,中美《望厦条约》1844,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