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皇岛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
秦皇岛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骨干教师队伍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骨干教师是指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较高,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中起核心和示范作用的教师。
第三条:骨干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宝贵财富,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骨干教师群体,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责任,应当采取措施,加速骨干教师的培养。
第二章 骨干教师的选拔
第四条:市级骨干教师的选拔范围为本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县(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门教研员。
第五条:市级骨干教师按行政隶属关系从县区级骨干教师中产生,县区级骨干教师应作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第六条:骨干教师选拔条件:
市级骨干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施教,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科基础理论和学科基本技能扎实,熟悉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有较强的学科教学和教育实践能力;
3、教育教学效果好,具有课例研究、教学反思能力,三年内承担过市以上公开课、专题讲座(报告)等教学任务,能对一般老师进行指导和答疑,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起示范带动作用,在市级以上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奖励;
4、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善于合作交流,三年内承担或参与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并有阶段性成果,在市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过教育教学论文或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以及前沿学术意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6、具备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年龄在45岁以下,教龄5年以上,有班主任工作经验,心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
第七条:市级骨干教师每三年评选一次。经考核合格的骨干教师,可再次被推荐认定。
第八条:骨干教师坚持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严格按照“广泛发动,层层推荐,择优选择,严格评审”的方式进行。
第九条:市级骨干教师由县(区)教育局或市直学校推荐,经市教育局考核审批后,报省教育厅备案。市教育局对县区推荐的骨干教师候选人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结束且考核合格者,报市骨干教师评审委员会评审,审定合格者,由教育局颁发《骨干教师证书》。
第三章 骨干教师的职责和待遇
第十条:市级骨干教师应履行如下职责:
一、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创新,做实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楷模。
二、注重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追踪科研和教学前沿。自觉学习进修,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在当地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本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教学中积极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公开教学任务,每年至少要在市、区(县)范围做一至二次示范公开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积极参加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结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确定、参加教改和科研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每年至少在县(区)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一至二篇高水平的论文、经验交流或科研报告。
五、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每年有计划地指导三至五名青年教师,帮助其提高师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改善教育教学效果,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本着人才资源共享原则,承担完成市、县(区)教育局或业务部门交给的教育教学、支教讲学、示范导学、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等有关工作任务。
第十一条:市级骨干教师待遇
一、骨干教师在职称评定、晋级、聘用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
二、市级骨干教师是推荐省级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优先安排市级骨干教师的学术交流、培训进修、考察学习、科研立项、总结经验等活动。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其学费、差旅费应予以报销。
四、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优先解决骨干教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免除骨干教师后顾之忧,对生活困难者,应由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
第十二条:市、县(区)教育局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中设立骨干教师专项基金,用于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奖励。
第四章 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第十三条:市教育局负责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负责市级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并积极推荐市级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
第十四条:骨干教师在任期内要积极参加各项专题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者,取消骨干教师称号。
第十五条:骨干教师要自觉接受继续教育,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时不得少于120学时。骨干教师参加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的时间可抵减继续教育学时,骨干教师每年承担示范课、观摩课、指导课、研究课、支教讲学等教学时数也可抵减继续教育学时。
第十六条:骨干教师任职学校和所在县区,要为骨干教师的工作、学习、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对阻止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活动的学校及领导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七条:骨干教师市级培训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县、校级培训由县(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
第十八条: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骨干教师培训机构采取资格认定和项目管理制度,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安排下,采取公开竞争、择优选拔的办法,由培训机构提出申报并提交培训方案,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下达培训任务。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审定的培训方案实施培训,对培训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或取消培训资格。
第五章 骨干教师的管理
第十九条:骨干教师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市、县、校共同管理、年度考核的动态管理体制。
第二十条:市教育局负责市级骨干教师考核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骨干教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骨干教师所在县(区)教育局、学校负责。
第二十一条:建立考核制度。对市级骨干教师的考核工作结合教师年度考核每年进行一次。
一、县(区)教育局组织专家成立考核委员会进行考核评审工作。考核委员会由县(区)教育局、教科研等机构有关人员组成,主任由县(区)教育局主管领导担任,教师教育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考核内容依据本办法第三章第十条中规定的骨干教师所应履行职责,并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确定。
三、考核方式采取个人自评、学校考评、量化和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二条:建立考绩档案。市级骨干教师所在单位要建立骨干教师考绩档案,认真记载他们的主要业绩及对其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第二十三条:建立信息库。市、县(区)教育局要建立骨干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信息库,及时记录市级骨干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业绩及综合考评情况。
第二十四条:建立骨干教师联系制度。市、县(区)教育局要与骨干教师保持经常联系,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骨干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行政管理、骨干教师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研究,采取措施认真解决。适时组织经验交流、讲座等活动。
第二十五条:市级骨干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所在县(区)教育局审核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取消其市级骨干教师称号及有关待遇,收回市级骨干教师证书:
一、调出本市教育系统者,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者;
二、评选后不履行职责,年度考核不合格者;
三、在评选市级骨干教师工作中弄虚作假,不符合市级骨干教师条件者;
四、违法乱纪,违背师德,存在乱收杂费、收费办班、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行为以及群众举报的问题一经查实者;
五、不服从学校管理私自离岗者;
六、其他应予取消称号的。
第二十六条:市级骨干教师在本市、县区同层次学校间调动,有关单位应及时报市教育局备案,并通知调入区县,以便管理;市级骨干教师在不同层次学校间调动,骨干教师称号自动取消。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暂行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各县(区)教育局可根据此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本暂行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芜湖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
芜湖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
一、为了使骨干教师的建设逐步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订本办法。
二、骨干教师的评定
1、中小学骨干教师分别由学校和各级教委组建的骨干教师资格评定委员会评定。市、县(区)级骨干教师资格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应不少于15人,由教委有关领导、人事、教研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学科有高级教师职务的教师组成,评委实行任期制。
2、骨干教师评定工作在自下而上公平推荐的基础上进行,实行限额推荐,择优评定的原则。
3、各级评定委员会根据推荐单位审查认定的各项原始材料经过现场考评和征求师生意见,对照相应等级的骨干教师评定标准,进行充分讨论评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评委三分之二以上赞成为通过。
4、推荐和评定的基本程序
(1)所在学校按限额提出推荐对象,并对照评定标准进行考核。考核以原始材料为依据。对教育教学能力要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后填写《骨干教师评定表》,并按评定标准的项目整理材料。
(2)征求师生意见。对推荐对象在全校教师中进行民意测验,并组织所教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评教。民意测验和评教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育人情况、教学水平、教学实绩、互助精神等等。
(3)校骨干教师资格评定委员会根据考核材料,并参考师生评议意见评定校级骨干教师,并按限额评出推荐参评上一级骨干教师的人选。
(4)公示名单。
区县级、市级骨干教师的评定也按上述基本程序进行。
5、被评定的骨干教师由学校和教委发给相应等级的《骨干教师证书》或《学科带头人证书》、《教坛名师证书》,有效期五年。
6、骨干教师的评定工作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
三、骨干教师的管理
1、各级骨干教师由学校和乡镇、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共同管理。
2、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做好骨干教师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骨干教师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与步骤、指导教师过程的记载、骨干教师主要教育教学成果、课题研究及其成果、骨干教师对一般教师教学指导情况记载、参加评优的记载、骨干教师评定材料、有关部门各阶段的考评意见等。
3、学校和各级教委要努力为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业务进修和教研科研创造
有利条件。
4、学校和各级教委要积极总结和推广骨干教师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5、严格控制骨干教师外流。骨干教师调出,应先报经相应的管理部门同意。
四、骨干教师的职责
1、在所在学校承担规定课时的本学科教学任务。
2、在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承担对一般教师的教学指导任务,通过经常开示范课、观摩课对本校和本地区教师进行教学示范。
4、参加对本校和本地区教师的培训工作,承担培训授课和讲座任务。
5、承担学校和上级教委布置的教学改革和教科研项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五、骨干教师的考核
1、中小学骨干教师实行定期考核制度。五年为一个周期。除每年参加各单位的考核外,每2-3年由骨干教师资格评定委员会对所评定的骨干教师进行全面的专项考核。考核以骨干教师评定条件为标准,以履行职责的情况为重点,以所在单位和上级管理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为依据。
2、考核结果分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档次。
3、考核自下而上进行,最后由骨干教师资格评定委员作出考核结论。考核结论反馈给被考核人。
4、骨干教师在五年内第一次考核基本合格或有严重缺点时,考评机构给予戒勉性谈话。满五年时进行第二次考核。第二次考核合格或基本合格的,经评定委员会按评定标准评定后,重新发给骨干教师证书,未被评定和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等级的骨干教师资格及有关待遇,再由下一级骨干教师资格评定委员会对其进行重新评定,评定结果按同样原则处理。
5、骨干教师如有下列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之一的,由基层单位报经资格评定委员会批准,立即取消各级骨干教师资格及有关待遇,收回证书,并按教师队伍管理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理。
(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将学生赶出课堂,或迫使学生转学、休学;
(3)讽刺挖苦学生、侮辱学生人格;
(4)对所教学生进行有偿家教;
(5)以营利为目的,招揽成批的学生进行家教;
(6)从事第二职业影响本职工作;
(7)私立名目向学生收费;
(8)有其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不文明的言行。
6、骨干教师在参加学校考核中如被定为不合格,亦即取消骨干教师资格及有关待遇,并收回证书(须报相应资格评定委员会同意)。
六、骨干教师的待遇和奖励
1、学生和各级教委要采取措施给骨干教师提供较好的教研教改的条件,如必要的经费、资料和使用仪器设备,并尽可能优先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为其教研科研工作减少后顾之忧。
2、骨干教师承担研究课题、教改实验和教学指导任务,可适当计算工作量。
3、骨干教师在教研科研和指导本地区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果和作出突出贡献的,要发给资金。奖金的发放机构和数额根据骨干教师教科研成果的大小和所作贡献的受益面决定。
4、骨干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各级教委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具体安排,参加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
5、骨干教师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晋升教师职务,符合有关低职高聘规定的,可由学校予以低职高聘。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坛名师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评选省特级教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
七、本暂行办法由市教委人事科负责解释。
第三篇:骨干教师梯队管理暂行办法
骨干教师梯队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术骨干的示范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骨干教师梯队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三条:骨干教师梯队分为两个层次,即第一梯队(5—10人)、第二梯队(10—15人)。
第四条:骨干教师梯队入选条件
第一梯队入选条件
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师风好;
②教学、教研能力强,业绩突出,在本学科有较高的学术威望; ③小学高级教师以上职称;
④获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省市区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区级及以上评优评先。
⑤在职在编教师或聘任教师(不含退休返聘教师)。
第二梯队入选条件
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师风好; ②专业素质较好,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认真,教学效果好; ③小学一级教师以上职称;
④在职在编教师或聘任教师(不含退休返聘教师)。
第五条:评选程序
①个人申报;
②专家评审;
③校内公示;
④行政决定。
第六条:骨干教师梯队职责
第一梯队职责
①在教学工作中,尤其在课堂教学创新方面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教研任务。每年在校级及以上范围评课不少于4节,一学年内至少完成1次校内示范课或学术讲座。
②应公开教学资源。在校教育信息网上每学期定期上传3份的教学设计或单元以上训练题给校内同类学校教师共享。
③主动承担科研课题。骨干教师要承担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一年内至少撰写1篇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或科研报告,并在区以上报刊发表或在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论文评选中获奖。
④积极协助学校组织教学研讨、教师培训工作,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所培养的1-2名青年教师应在三年内分别在区级以上教学评比或学术研究上取得较好成绩。
第二梯队职责
①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校外展示课或上一次校内公开课;
②帮助1名青年教师;
③任职期满写一份书面报告。
第七条:骨干教师梯队待遇
①享受教学、科研工作补贴;
②享受每年至少一次外出学习机会;
③同等条件下,在评定职称、调入、评优等方面优先。
④骨干教师受聘期间,每年可享受600元用来购书;骨干教师优先享有参与高层次培训、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并享有推荐参加上级名师评选的权利。
第八条: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取消资格
①出现教学事故者;
②因工作失职造成安全事故者;
③存在师德师风问题者。
如遇上述情况之一,三年内取消被推荐资格。
第四篇:常州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3:
常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
常教人„2003‟16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推动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以下简称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走上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和认定
第1条 中小学骨干教师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成果显著,在学科教学中积累了成功经验,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第2条 骨干教师的推荐评选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殊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教师。原则上从市区直属学校优秀教师和辖市(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中产生。骨干教师的推荐要依据申报条件(由常州市教育局制订)自下而上,逐级推荐、选拔。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充分考虑被推荐者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实绩。
第3条,骨干教师每两年评选一次,由市教育局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评选,对经评选确定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颁发证书、建立档案。
二、培训
— 1 — 第4条 骨干教师的培训分评前培训和提高培训两种形式。评前培训即对被推荐为骨干教师的候选人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形式、管理等参照《常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评选骨干教师的依据之一。提高培训即对已被评为骨干教师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分学科进行,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质不断提高,并从中产生出一批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的后备人选。
三、职责
第5条 骨干教师必须担任本学科(专业)满工作量的教学任务,增强课程意识,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带头上好研究课,每学年在校及以上范围开课应不少于2节(其中片级及以上范围不少于1节)。三年中参加辖市(区)级以上的教学评比活动不少于1次,并获二等以上奖励。
第6条 骨干教师必须承担对本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帮带任务,3年内培养出1—2名同学科的校(乡镇)级及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所培养的青年骨干教师应在辖市(区)级及以上教学评比或学术研究上取得较好成绩或指导的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学科竞赛获二等奖励以上。
第7条 骨干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参与辖市(区)级科研课题并承担子课题或主持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2个。每学年须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获一等奖)1篇。每学年至少研
— 2 — 读1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写有读书笔记。
第8条 骨干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水平,积极参加高一层次学历或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课程)进修。
四、管理和考核
第9条 常州市教育局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
第10条 常州市教育局人事处负责组织对常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审批工作;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学校负责对本校的骨干教师进行过程考核与日常管理。
第11条 建立骨干教师动态管理制度,实行“年审制”。各级管理部门应分别建立骨干教师档案,记载骨干教师的主要业绩及考核奖惩情况。各学校应每学期做好骨干教师日常考核工作,按学期建好管理台帐;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并填写考核鉴定,对考核不合格的骨干教师,停发其当年的补贴费,同时提请常州市教育局取消其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局属学校须在每年9月份,将《常州市骨干教师考核表》报市教育局审核。获得骨干教师称号的第四年起,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年审,由所在学校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负责考核,对不合格的骨干教师须逐级上报,由常州市教育局取消其骨干教师称号。第12条 骨干教师的流动应严格履行聘约规定的期限,到市外工作的须经市教育局批准,并按聘用合同的有关条款作出相
— 3 — 应处理。
五、待遇和奖励
第13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积极总结和推广骨干教师的典型经验,切实保证骨干教师的学习、工作条件,认真研究和帮助解决骨干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并有计划地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参观考察、健康疗养的机会。
第14条 自发文公布之年起,新评选为常州市骨干教师人员3年内经考核合格可享受教科研津贴,每年720元(由常州市教育局和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各承担50%)。三年任期满后不再享受骨干教师教科研津贴,继续保留骨干教师荣誉称号。骨干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评聘,对教育教学业绩突出者给予破格晋升。民营、行业学校骨干教师教科研津贴,由所在学校参照规定标准自主发放。
附:常州市骨干教师考核表
— 5 — 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
常教人„2003‟15号
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加快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队伍培养,加强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以下简称学科带头人)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队伍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认定与评选
第1条 学科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先进,有扎实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在辖市(区)及以上区域内的学科教学、教改、教研中能起到指导、带动和示范作用,在本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
第2条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殊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教师,原则上从市级骨干教师和辖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中产生。
第3条 学科带头人的推荐要依据申报条件(由常州市教育局制订)自下而上,逐级筛选、推荐。推荐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考虑被推荐者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实绩和知名度。
第4条 市教育局每两年组织一次学科带头人评选。对经评选确定的学科带头人颁发证书,并建立档案。
二、培训
第5条 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分评前培训和提高培训两种形式。评前培训即对被推荐为学科带头人的候选人进行培训,参照
— 6 — 《常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名额分配到辖市(区),参加培训的学员完成培训任务,考核合格后,由市教师培训中心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选学科带头人的依据之一。提高培训即对已被评为学科带头人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采用集中、分散等多种形式进行,每年至少集中培训1次,不少于32学时(如无故不参加培训,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通过培训使学科带头人队伍的质量和素质不断提高,并从中产生出一批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选。
三、职责
第6条 学科带头人必须承担本学科(专业)满工作量的教学任务,并结合教学研究活动,带头上好研究课、示范课。每学年必须在校内上公开课1—2次,3年内在辖市(区)及以上范围上示范课或在辖市(区)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组织的活动中介绍自己的教学改革经验、体会不少于1次。
第7条 学科带头人必须承担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导任务,发挥传帮带作用。3年内至少帮带2—3名青年教师,所培养指导的青年教师应在市级及以上教学评比或学术研究中取得较好成绩或指导的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二等以上奖励。
第8条 学科带头人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主动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与市级以上教改或科研项目,主持1-2个辖市(区)级研究课题或校本课程开发。每学年须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论文
— 7 — 评比中获二等奖以上)1篇或市级刊物上公开发表2篇教育教学论文或出版教育教学专著。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
第9条 学科带头人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积极参加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进修。
四、管理和考核
第10条 常州市教育局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管理进行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
第11条 常州市教育局人事处负责组织对学科带头人培训及考核审批工作;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市(区)的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学校负责对学科带头人进行过程考核和日常管理。
第12条 建立学科带头人动态管理制度并实行“年审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建立学科带头人档案,认真记载学科带头人的主要业绩及考核奖惩情况。学校负责做好学科带头人日常考核工作,按学年建好管理台帐;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并填写考核鉴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则逐级上报,经市教育局审查属实,取消其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局属学校学科带头人由所在学校负责考核,每年9月份报市教局审核。从获得学科带头人称号的第四年起,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年审,由所在学校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做好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须报市教育局审核撤消其称号。市教育局每年随机抽查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学
— 8 — 校对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工作,并对违规现象严肃处理。
第13条 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流动应严格履行聘约规定的期限,到市外工作的须经报市教育局批准,并按聘用合同有关条款作出相应处理。
五、待遇和奖励
第14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学科带头人的典型经验。同时为学科带头人创造有利的工作、学习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有计划地为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提供外出进修、参观考察、健康疗养的机会。
第15条,自发文公布之年起,新评选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的教师3年内考核合格可享受每年1200元教科研津贴(由常州市教育局和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各承担50%)。三年任期满后,不再享受教科研津贴,继续保留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民营、行业学校学科带头人的教科研津贴,由所在学校参照规定标准自主发放。
附:常州市学科带头人考核表
第五篇:骨干教师选拔管理暂行办法
骨干教师选拔管理暂行办法
骨干教师是学院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选拔和培养骨干教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为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激励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骨干教师职责
1.完成每年的教学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在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2.专业骨干教师要关心本专业群的发展,必须参加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和专业教学改革活动。
3.每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2篇以上本专业教科研论文(第一作者),或编写(副主编及以上)正式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学术专著1部。
4.每年为师生至少开设一次学术讲座。
5.聘期内主持一项院级及以上的教科研课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6.专业骨干教师每年应承担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工作,深入企业开展工作每年不少于一个月。
7.参与系(部)和学院教学督导、评估工作,按时完成学院和系(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骨干教师选拔办法
(一)基本原则
1.坚持高标准、重实绩的原则;
2.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
3.坚持近期需要和长远规划的原则。
(二)选拔条件
在学院工作三年以上并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专任教师,具备下列条件者可以参加骨干教师评选: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专业骨干教师应主讲两门以上专业骨干课程,近两年均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所任课程教学质量排名在本系前50%。
3.专业骨干教师应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
4.近两年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星火奖、省级社会科学奖和教学成果奖(排名在前五名);或完成一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排名在前五名);或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本人为第一作者);或主编高校规划教材一部(15万字以上);或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一部(10万字以上);或省级以上精品课负责人;或省级以上示范专业负责人。
5.符合系(部)、课程研究指导中心提出的相应任职条件。
(三)选拔程序
原则上专业群骨干教师人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30%。
1.本人申请。
2.资格审查。
3.岗位竞聘。以系(部)为主组织,数学、电工类教师以课程研究指导中心为主组织,由所在部门的专任教师、学院专家等人员组成评审团。竞聘者通过竞聘答辩,阐述本人担任骨干教师的有利条件、优势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等。所在部门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对申请人进行民主测评。
4.部门推荐。所在部门领导班子根据专业群发展方向及要求,依据选拔条件及教职工测评、学生评价情况并广泛征求相关教学部门意见,客观、公正地确定骨干教师推荐人选,并上报人事处。
5.学院审核。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对推荐人选进行审核,报学院批准后公示。
6.系(部)主任、专业经理为骨干教师。
(四)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骨干教师选拔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人事、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骨干教师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骨干教师的选拔、考核与管理工作,人事处负责组织选拔、管理和届满的考核工作,系(部)负责培养和推荐及日常考核、素材收集工作。
三、骨干教师待遇
1.学院授予“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称号;
2.按照本人专业技术职称一级岗享受岗位津贴及相关待遇;
3.每人每年享受5000元骨干教师津贴,考核合格后发放;
4.学院每年提供本专业学术交流或进修机会一次;
5.支持骨干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学院将在科研经费上给予优先安排。
四、骨干教师考核和管理
1.骨干教师任期为两年,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凡考核和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取消骨干教师资格和相应待遇。
2.所在部门负责对骨干教师进行日常考核、材料收集和整理,核实骨干教师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并予以鉴定,将考核结果上报人事处。
3.人事处负责骨干教师的考核档案,会同教务处、科研处审核材料,认定考核结果并予以公示,核发津贴。
4.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学院可随时取消骨干教师资格。
(1)受到党纪、政纪和法律处分者。
(2)治学态度不严谨,学术上弄虚作假者。
(3)出现一起教学事故者。
(4)因本人原因,给学院造成名誉上或经济上损失者。
(5)不服从工作安排,工作质量明显下降者。
二〇〇八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