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枝特区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范文)
六教通字〔2010〕44号
六枝特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六枝特区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小学、各中小学:
学籍管理是教育、教学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学籍管理,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现将《六枝特区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学籍管理 暂行办法 通知发:各乡(镇)中心小学、各中小学六枝特区教育局办公室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印发(共印80份)第1页
六枝特区普通中小学
学籍管理暂行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六枝特区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适用于六枝特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第二条全区中小学学籍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制度。乡(镇)属小学学籍由中心小学负责,全区初中学籍、区属小学学籍由特区教育局负责。
第三条 各乡(镇)中心小学、各中小学要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学籍管理工作。对招生、转出、转入、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籍档案的登记工作。
第四条 各小学要坚决杜绝招收未满六周岁的学生。各中小学在接收外乡(县)的学生时,须先取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盖章同意,不接收因转学变相留级的学生。
学校在接收学生时,应及时做好审查与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今后我区普通中小学生的毕业升学,如学校不能提供学生的有效学籍材料,则不视为该校学生。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因学生学籍问题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学校自负。
第六条 中小学学籍实行年审制度。每年在填报教育综合报表学生数情况时,先审查中小学学籍材料。由乡(镇)中心小学、区直属中小学提供学生统计表、在校学生花名册及学籍的相关证明材料,于每年9月中旬到特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进行审核。
第七条 完善全区中小学一至九年级学籍电子档案的录入及清理工作,建立六枝特区中小学学籍管理数据库。
二、新生学籍
第八条 学校应为入学新生建立一份义务教育阶段学籍材
料。包括《六枝特区初中、小学学生学籍卡》和《六枝特区新生学籍花名册》,学籍材料由学生就读学校负责管理。
第九条 学籍卡由教育局统一监制,其工本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开支。
第十条 中小学新生学籍卡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填写和编号,填写不规范、简称过多或卡面不整洁有涂改情况的,一律不予办理。学校有条件的,可自行在卡上打印填报。每年的十月份为新生学籍办理时间,过时不予办理。
三、转学
第十一条因家长工作调动或部队转业、退伍、家庭住址迁移,学生随迁户口关系的,或特殊情况需投靠外地亲属抚养,并携带户口落户者,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提出申请,交验有关证明材料,方可办理转学。
第十二条转学学生必须持有以下材料:
1、家长工作调动行政介绍信或家长部队转业、复员证明;
2、家庭户口簿或户口迁移证明和住房证;
3、原就读学校开出的转学证、原始升学报名表及正式学籍卡和原县(乡)教育管理部门同意转学的证明。
第十三条凡户口在本区而在外地借读并要求转回本区的学生,按外地学生转学办法办理。
第十四条 特区境内乡镇之间的转学及转入本区学生的转学手续,由乡(镇)中心小学、区属中小学负责学籍管理的人员,于每学期开学初两周内到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办理,不受理家长或其他人员的代办。
第十五条 乡(镇)属小学转出外县手续,学校开具转学证明后,由学生或家长到中心小学办理。
乡(镇)属初中及特区直属中小学转出外县手续,学校开具转学证明后,由学生或家长到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办理。
第十六条 自2010年春季学期起,全区小学统一使用《六枝特区小学生转(休)学证明书》。
四、休学
第十七条学生因病无法继续学习,经乡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必须全休二个月以上,或因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学生较长时间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由家长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查批准,可办理休学手续并发给休学证明。
第十八条学校申报学生休学,除填写休学证明书外,还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乡(镇)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
2、原始就诊病历;
3、原始医疗收费发票。
第十九条休学手续应由学校负责学籍管理的人员于每学期开学初两周内到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办理,不受理家长或其他人员的代办。
第二十条休学期为二个月至一年。学生休学期满后,应及时办理复学手续。符合复学条件的,学校应及时安排就读。第二十一条休学期满,仍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经家长申请,学校审查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继续休学。一个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内最多只能休学两次。
第二十二条学生在休学期间,学籍予以保留。休学期间一律不予转学。
五、毕业
第二十三条对达到毕业要求的应届中小学毕业生,经学校申报,教育局审核批准,予以毕业,由学校发给中小学义务教育证书、初中毕业证书。证书由教育局统一监制,其工本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支付。毕业证书(义务教育证书)照片上需加盖六枝特区学生证件专用章方有效。
六、奖励
第二十四条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有突出
成绩的学生应予以奖励,学生所受到的奖励应记入学生学籍材料中。
七、处分
第二十五条对严重违反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学生,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学校应重在教育,治病救人,帮助他们正视错误、改正缺点。对极少数错误严重、性质恶劣、屡教不改的学生,经调查核实后,由班主任提出,校务会讨论,校长批准,可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三种处分。学生受到处分,需记入学生学籍材料中。
小学、初中不得勒令、劝告学生退学,更不得开除学生。第二十六条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学校要热情帮助,不得歧视。经过教育能主动认识错误,有悔改表现和突出转变表现的,在被处分的半年至一年内,可由班主任提出,校务会讨论,校长批准,撤消其处分,并在学生学籍材料中注明。
八、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解释权归六枝特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在全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
第二篇:黔江区普通中小学招生暨学籍管理暂行办法
黔江区普通中小学招生暨学籍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普通中小学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加强学籍管理,促进我区普通中小学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渝办发[2010]60号)、《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渝教基[2008]51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使用“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加强学籍规范管理的通知》(渝教基[2009]50号)、《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黔府办发
[2010]73号)、《黔江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暂行办法》(黔府办发
[2008]243号)、《黔江区普通中小学管理暂行办法》(黔江教发[2009]189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区所有普通中小学。
第二章义务教育阶段招生
第三条 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招生范围由区教委会同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根据“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进行确定,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可根据学校资源和人口居住情况进行调整。各校具体招生范围以每年区教委下发的招生文件为准。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不受区域限制。
第四条 具有我区正住户口、当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以推迟到7周岁)的小学适龄儿童,均可持户口簿到指定学校报名就读。实际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申请在实际居住地学校就读的,可以凭其父母在当地的房产证或经国土房管部门登记备案的购房合同申请在实际居住地学校就读。
第五条 具有我区正住户口、已完成小学学业的小学毕业生,凭户口簿或房产证明、小学学籍卡或成长记录册到指定的初中学校报名就读。
第六条 符合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残疾适龄儿童要求随班就读的,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拒绝。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按照《黔江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暂行办法》(黔府办发[2008]243号)文件规定执行。返乡农民工子女由原就读学校提供学籍证明,户籍地学校负责接收。
第七条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实行学位制管理。每年区教委根据各学校教育资源情况确定新生学位,并根据新生学位以及服务区生源情况下达招生计划。在招生计划范围内,学校按照下列顺序招收:
1、第一类学生:服务区内正住户口适龄儿童;服务区内实际居住的购房人员适龄子女;区教委统筹安排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
2、第二类学生:特殊情况确需借读的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因新生学位不足导致第一类学生不能解决的,由区教委统筹协调解决。
第八条 小学新生入学资格由学校验证审查,初中新生入学资格由区教委提供名册,学校验证审查。城区中小学验证结束后必须交区教委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示。
第九条 城区各中小学于每年7月10日~31日工作日内完成正住户口适龄儿童和服务区内实际居住的购房人员适龄子女新生入学资格审核登记,并报区教委复核、公示。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学校进行资格审核登记的学生,由区教委统筹安排,但不保证就近入学。8月20日前,区教委统筹安排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8月30日后,如果学校在安排完第七条第一类学生后还有剩余的学位,可在计划内招收确需借读的学生,经区教委审核后办理入籍手续。
农村中小学新生入学资格审核登记时间由学校在规定的范围内灵活掌握。
第十条 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立学校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与学生入学挂钩的“择校费”、“赞助费”或“捐资助学费”。
第十一条 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招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严禁以任何借口拒收本服务区内符合规定入学条件的学生和教委统筹安排的学生入学。
第十二条 严禁初中学校到小学进行招生宣传,严禁进行中考状元、中考成绩排名宣传。
第十三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擅自突破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小学班额不得超过50人,初中班额不得超过54人。
第三章普通高中招生
第十五条 具有我区正住户口并在我区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的在籍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参加区教委组织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及录取。此类考生若取得参考学校两年以上学籍,可享受重点中学指标到校录取政策(不含在其它学校借读的考生)。区外市内户口的在籍学生可报名参加我区高中招生考试及录取,但不享受重点中学指标到校录取政策。区内户口的社会考生可申请参加高中招生考试,但不计入生地成绩,不享受重点中学指标到校录取政策。市外户口的学生可参加初中毕业生学历考试,普通高中不予录取。
第十六条 普通高中招生严格按志愿录取。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干涉初三毕业生填报高中志愿。允许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户口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区教委修改志愿。
第十七条 市级重点高中招生实行一定比例的指标到校,到校指标的分配严格按当年市教委招生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普通高中招收区内择校生,必须是未被区内其它普高录取的学生,并严格按“三限”政策执行。
第十九条 普通高中不得提前招生或许诺预录新生,严禁对其它学校进行诋毁。
第二十条 普通高中学校不得擅自突破招生计划。普通高中班额不得超过54人。
第四章学籍管理
第二十一条 凡学校按规定在计划内招收并经教委审核备案的学生,取得学籍。超计划招收未经区教委审核备案的学生,不得办理学籍。
第二十二条 在籍学生申请转学,必须在每学期期末或开学10天内到原就读学校办理转学手续。学校不得接收无转学手续的学生。
第二十三条 转学只能在同一年级间进行。小学已满50人、初中已满54人的班级,原则上不得再接收转学学生(区教委统筹安排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和返乡农民工子女除外)。
第二十四条 毕业年级在本区范围内一律不准转学,特殊情况需要借读的,接收学校必须动员学生回原学校参加水平测试或考试。
第二十五条 转学学生应提交转学联系表一式四份,转出学校、转入学校各收两份。一份留学校存档,一份交区教委审查备案。转出学生无印证材料或印证材料不规范,视为辍学,计入对学校的考核。
第二十六条 学生休学需提供区级以上医院证明,经班主任、学校签署意见后报教委审核备案。
第二十七条 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不准留级。确实因病休学三个月以上,可凭休学手续、住院证明、费用清单申请留级,经学校同意后报教委审核备案。第二十八条 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一律不准接收复读生。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 区教委划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用经费严格以学籍库中各校义务教育阶段在籍学生人数为依据。
第三十条小学水平调研测试、初二生地结业考试、高中招生考试参考学生名单由区教委统一在学籍库中提取。接收区内借读生的学校必须动员学生回原籍学校测试或考试。动员不回去的,以0分计入对接收学校的考核。
第三十一条 严禁在招生过程中徇私舞弊。普通中小学公立学校擅自突破招生计划或违规接收转插学生,综合考核扣5分,拒收义务教育阶段本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和教委统筹安排的学生,综合考核扣5分,严肃追究校长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民办学校违规招生办学的,按《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1998年国家教委令第27号)相关规定严格处罚。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黔江区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自4月6日起施行。
第三篇:谷城县中小学学籍管理
谷城县中小学学籍管理
一、关于转学
转学一直是学籍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控制乱转学,在原学籍管理条例的基础上,94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普通初中学籍管理意见》,制发了转学申报表,即对转学生实行申报制度。转学生需先申请,联系学校,经双方同意后由教育局审批。未经教育局审批,转出学校不得移交档案,转入学校不得安排学生就学。近年来,有少数学校接收转学生时,根本不审查是否符合转学条件,不要任何手续,总是“先斩后奏”,擅自接收转学生,这种做法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籍管理秩序。
1、所有转学学生一律由学生向转出学校提出申请,由转出学校发给转学申请表,填清表中基本情况,特别是学号和年级(休过学的要注明),一式两份。小学转学不跨乡镇的由双方学校(转出学校及转入学校)签署明确意见后报乡镇中心学校批准。转出学校见到审批后的转学申报表后留下其中一份,给学生开具转学证明,移交学生学籍档案,并将该生的电子档案按网上异动程序移交电子档案。转入学校见到经过审批的转学申报表、转学证及学生档案后,方可接受该生并编入相应的年级就读。同时,在学籍网上将该生编入相应班级。跨乡镇转学的必须是双方学校及双方中心学校签署明确意见报县教育局审批,转出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后的转学申报表后,留下其中一份,给学生开具转学证明,移交学生学籍档案,并将该生的电子档案按网上异动程序移交电子档案。转入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的转学申报表、转学证及学生档案后,方可接受该生并编入相应的年级就读。同时,在学籍网上将该生编入相应班级。市内跨县区转出的(转入方栏)还须对方教育局签字盖章后再到教育局审批。市以外转出的,考虑到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因素,申报表中的转入方栏只要有对方学校签署的接受意见(有学校盖章)或接受证明附件即可,其他方面按有关规定操作。转出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的申报表后,留下带有附件的一份,给学生开具转学证明,移交学生档案,并在学籍网上将该生电子档案移出。属省内县外外入的学生,转入学校在查看学生电子档案、学生文书档案及转出学校开具转学证明后发给学生一份转学申请表,填清有关基本情况,签署明确意见,报所属中心学校、县教育局审批。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的申报表后,再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年级就读。属省外外入的学生,转入学校在查看学生文书档案及转出学校开具转学证明后发给学生一份转学申请表,填清有关基本情况,签署明确意见,报所属中心学校、县教育局审批。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的申报表后,再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年级就读。
所有初中需转学的学生一律需经县教育局批准。县内转学的必须是双方学校及双方中心学校签署明确意见报县教育局审批,转出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后的转学申报表后,留下其中一份,给学生开具转学证明,移交学生学籍档案,并将该生的电子档案按网上异动程序移交电子档案。转入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的转学申报表、转学证及学生档案后,方可接受该生并编入相应的年级就读。市内跨县区转出的(转入方栏)还须对方教育局签字盖章后再到教育局审批。市以外转出的考虑到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因素,申报表中的转入方栏只要有对方学校签署的接受意见(有学校盖章)或接受证明附件即可,其他方面按有关规定操作。转出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的申报表后,留下带有附件的一份,给学生开具转学证明,移交学生档案,并在学籍网上将该生电子档案移出。属省内县外外入的学生,转入学校在查看学生电子档案、学生文书档案及转出学校开具转学证明后发给学生一份转学申请表,填清有关基本情况,签署明确意见,报所属中心学校、县教育局审批。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的申报表后,再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年级就读。属省外外入的学生,转入学校在查看学生文书档案及转出学校开具转学证明后发给学生一份转学申请表,填清有关基本情况,签署明确意见,报所属中心学校、县教育局审批。学校见到经县教育局审批的申报表后,再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年级就读。
2、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由教育局安排时间统一办理。逾期不再办理。
3、转出县外就读必须有转入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签署转入意见并加盖学籍专用章,方为有效。转学学生一律由学生及学生家长亲自到教育局办理。学校原则上不再为转学学生集体办理。
4、同一乡镇内不得转学。
二、关于留级
市教育局已明确下文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留级制度。(襄教[2005]27号)
三、关于休学、复学
1、因病确需休学的,学生个人向就读学校写出申请,学校签署意见,并由学校为其办理休学手续(所备材料:①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及医院收费单据;②学生档案;③休学证;④学生休学申请)。
2、办理休复学手续每年3月及9月,由各校集中到教育局办理,不得无故拖延。
3、三年级学生休学必须在上学期完成(即12月31日前)据实办理。之后,不再办理。如有特殊情况,由学校写出专题报告,报教育局分管领导审批。
4、休学生不得在校内上学。严禁假休学真留级。
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建立规范的学籍异动台帐,并及时与教育局台帐核对。
谷城县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新生入学
一、新生入学应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持由乡镇人民政府签发的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到指定的学校报到,并依照《义务教育法》自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二、新生凭核发的《义务教育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学生不得随意跨校、跨乡镇报到入学,学校也不得擅自接收非服务范围内学生就学,否则,将不予批注学籍。
三、城区中小学新生入学凭教育局核发的义务教育通知书到指定的学校就读,并凭通知书注新生学籍,无通知书者不予注学籍。
第二章 转学和借读
四、学生因家长工作调动,家庭迁居,户口变动或其它特殊情况(必须持有关证件)需转学者,原校应准予转学。发给转学申报表,开具转学证,转移学生档案。
五、转学一般只限于新学期开学前联系,开学后两周内到教育局办理。对于学期中途转学的,教育局和学校应严格控制。确需中途转学的,应持家长工作调动证明和户口迁移证明,向学校和教育局申请办理。
六、合乎转学条件的正常转学生,户口所在地学校应予接受,不得拒收,更不允许变相收取借读费。转出学校必须及时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办、拖办。
七、从严控制由乡镇学生进入城区学校就读,符合转学条件者,直接向教育局申请,申请时需携带有关证明证件,由教育局审批分配学校后,学校方可安排学生进校就读。接受转学生,只能编入相应年级就读,不得转学带留级。
八、从严控制借读生,如确属父母双亡,或出国工作一年以上,或从事野外工作(流动性较大),其子女在户口所在地就读有困难,需在其亲属所在地借读或在其临时工作地借读者,可持家长单位和原学校证明经对方学校同意后,办理借读手续。
九、借读生由原学校保留学籍,借读学校编入相应年级就读,毕业时参加原学校的毕业升学考试,由原学校发给学历证明。
十、未取得正式学籍者,不得办理转学、借读手续,任何学校不能接收非正常转学,借读生插班就读,未经县教育局批准转学的学生学校一律不准接收。
十一、跨县市转学,必须有户口迁移证明,完整学籍档案,并经教育局签署转学意见。对于转出县外就读,必须有对方县(市)教育局签署接收意见并加盖学籍专用章,方为有效。
第三章 休学复学
十二、学生患有严重疾病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经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病假达三个月以上者,个人写申请,学校签署意见,经教育局批准后,准予休学。
十三、需要休学的学生应办理休学手续,学生休学期限一般为一年,如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可继续休学一年。休学期限从批准之日算起。
十四、学生休学期满,经医院证明,可以复学者,可向原学校申请复学,复学时,编入相应年级就读。
十五、学生休学期间,可坚持自学,不得在校就读。即使病恢复较快,经医院证明可提前复学者,可适当提前,但休学期限不得低于六个月。
十六、对于后进生,学校不得借故迫使他们自动退学。
第四章 毕业
十七、学生修业期满,经考核,德、智、休等方面均达到合格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十八、初中毕业证书必须由县教育局审核并盖钢印后方可生效。每年验印在7月底前完成。
第五章 奖惩
十九、对模范遵守学生守则。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或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凡受到校级以上的奖励,应记入学生档案(并附复印件)。
二十、学生违反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和国家法令,学校要与学生家庭配合进行教育并可根据情节轻重,态度好坏,给予适当处分,处分分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
二
十一、给学生处分,需经学校批准,其中,留校察看处分要报县教育局备案,对受处分的学生,如确已改正,进步明显,经批准可撤销处分,撤销处分的决定,亦应记入学生档案。
第六章 学生档案和管理
二
十二、新生注册取得正式学籍后,要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分配的统一学号编排学号,实行编号管理。学生升级、留级、转学,学号要随转。无统编学号的初中学生,不能承认其学籍,不发给毕业证书,不能报名参加中考。
二
十三、按有关文件精神,所有学生均应按要求建立学生档案,及时分学年记载。学生转学应提供完整档案,普通初中及城区小学学生档案由县教育局统一办理,学生档案平时由学校保存,到毕业时交县教育局保存。
二
十四、学生档案应有专人管理,专柜存放,档案记载要按时、真实,不得弄虚作假或到毕业时突击填写。
二
十五、学校应每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造具新生学籍名册一式三份,乡镇报中心学校审核注册,初中及城区小学报县教育局普教科审核注册。
第四篇:中小学学籍管理有关文件
小学学籍管理工作汇报
我校认真执行县教育局主管单位的要求,以严谨、规范管理,不断完善提高学籍管理质量,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现将我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自查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管理责任。
我们首先成立了小学学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校梁校长担任,负责全面的学籍领导工作,转入出学生的审批,副组长由中心校汪校长担任,负责班级学生和转来学生的安排和调整;小组成员为教导主任、及中心校各班班主任。教导主任具体负责的学生统计、转出、转入变动情况的申报和入档工作;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的信息填写、上报、变动学生的材料收缴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层管理,认真落实,真正做到分工明确,为学校学籍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严格要求,强化学籍的动态管理。
学籍管理是义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强调了从严要求、动态管理。严格进行学生的信息采集和档案管理。
1、把好入学关
针对一年级入学新生,我们严把年龄关,严格控制在2006年8月31日之前,保证入学生新生足年。
1、严格学生变动程序
每年我校都有将近500名学生。这500名学生中有近一半是留守儿童,且这样的趋势有增无减。经常是上半学期在这儿,下半学期就随父母去外出打工地读书,这些就为我们学籍工作中的学生变动带来麻烦。没有手续,没有信息,家长随心所欲。后来,省教育局开发了“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后,对学籍的变动我们有了一系列完善的手续,既能让学籍动起来,也保障了学籍的安全性。对转出的学生,了解清原因,看户口,严把转出关。对转入学生,查验户口,转学证,严把入学关。经常和班主任对“点名册”,保证班、校和教委数据的准确。
三、细致准确,实行档案管理规范化。
学籍资料填写、报送及存档,是学籍静态管理的主要方面。根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原则,学校对学生档案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建立学生规范档案。根据学生的信息,我们为每个学生都建立了学籍档案。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借读生也不例外。每年的新生的信息,我们的做法都是教导处统一打印,这样保证了新生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四、体会与感受。
一学期以来,我们在学籍管理工作中,找到了步骤,摸清了方法,但仍遇到了些难题如:
1、外出打工学生回乡就读,个别学生的信息与实际不符,从就读学校根本找不到这个人,无法导入学籍,也找不到录入办法。能否通过更高程序审查一下。
2、学区内学生的互转,在这套软件上无法实现,导致辖区内学校学生情况了解起来不太方便。如:陶李小学的学生A转到红光小学去了,从软件里导不过去。
第五篇:山西中小学学籍管理
山西中小学学籍管理将省级统筹 十亮点更人性化
发表时间:2013-11-07 10:11:26 访问次数:5239
为规范山西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促进基础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山西省教育厅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制订了 《山西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这一细则的亮点在于将我省的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解决或缓解中小学入学择校及诸多方面的现实问题。当前,这一实施细则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广大读者对此有何建议或意见,可与本报新闻部取得联系:0351—4281370;也可发送 邮 件 至 sjdsbxwb@163.com,我们会将您的高见及时反馈。
亮点一:推进学籍档案电子化
亮点二:学籍号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亮点三:小学、初中新生无故不报到,按辍学处理
亮点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
亮点五:小学班容量45人、初中50人以内,永久不能突破
亮点六:普通中小学校不允许留级
亮点七:学习期间不得随意转学
亮点八:借读学生在原学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亮点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劝退、开除学生
亮点十:毕业证书遗失一律不补发学历证明只办理一次
亮点十一:泄露学籍信息要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