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微课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微课设计
微课作品名称 “解决问题的策略” 微课作品介绍
本次微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以 PPT的形式,以教师讲解和展演学生常见作品的方式,将画线段图的策略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并通过提问和线段图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直观图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需求分析 适用对象分析
学生能够根据波利亚四部曲完整地解决一道实际问题。学生会画线段图,并能够根据线段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内容分析
该微课主要帮助学生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地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并能根据线段图清楚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在三年级学习了从条件出发和从问题出发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的策略,而本节课是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画图是一项重要的策略,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用画图的策略来分析较为复杂的数量关系,并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就在于两方面:一是能正确应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二是能借助直观图示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学生的学习难点就在于这节课的重难点,而微课将这两个方面的重难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又给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可以一边思考一边学习,学生试着画图和试着说说想法,并与正确的讲解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节微课对于这节课的重难点来说还是很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1。提问:同学们,阳光小学有集邮活动,原意和我一起去看看吗?(PPT: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小春比小宁多12枚),从屏幕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想解决什么问题(PPT: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1.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出从屏幕中可以知道什么条件? 2.独立思考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3.能够明确“小春和小宁各有多少张邮票?”就是指小春有多少张邮票?小宁有多少张邮票?
二。根据题意和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1.谈话:要求出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你会有什么方法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2.请学生自己画一画线段图,提示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3.教师在PPT上展示了一些同学们常见的线段图画法,并让同学们思考最欣赏哪一副线段图。
4.教师完整地介绍线段图的画法,并由PPT进行展示。5.根据线段图,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6.谈话:现在你能观察自己的线段图,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思考一下。7.教师介绍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通过PPT进行演示。
8.谈话:通过观察线段图,同学们想到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那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吗?
9.谈话:的确,从图上直观、清楚地看到了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也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用到的一种策略。
【设计意图】:1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画出本题目的线段图。
2.通过观察教师展示的学生作品和介绍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互学,想一想自己所画线段图的问题,并观察介绍者所画线段图的方法。体会线段图能够直观地表示出条件和问题。
3.根据所画出的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方法,并根据教师的PPT展演,进行思考,理解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通过观察对比解决问题的三种线段图,让学生体会和发现都要把他们的邮票转换成同样多。三,解答并检验。
提问:同学们,通过线段图我们找到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那算出来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还要?(检验)这道题目,你想怎样检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完整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回顾解题过程。
1。师:同学们我们解决了一道题目,回顾一下刚才的解题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用PPT展示解题的过程)
2。回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曾经运用过哪些画图的策略? 【设计意图】:通过PPT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题目都能再次回顾,通过体会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画图的重要性。
学习指导
请在预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时使用本微视频,初步掌握画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也可以在学习过本课时,但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继续重新学习微课,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配套学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 制作技术介绍
所需要的软件为: 录屏工具软件 ;制作的简要流程 为:先制作相应的片段 PPT,并设计好相应的教案,在此基础上提前邀请一些学生试着画一画本节课例题中的线段图,将典型的学生所画的线段图进行展示;利用录屏工具软件进行录制。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从磨课到最后的展示课,俞老师的这节《解决问题》我听了不下6次,每次听完都会有新的收获。作为一个同样教龄不到一年的新教师,俞老师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由于老师们已经从每个我能想到的角度,对这节课进行了严谨、周密的评价,我只能从个体比较的角度来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课前谈话,畅所欲言,体现距离美。
曾经也在自己的赏析课前设计了课前谈话,但基本上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谈话环节趋于形式。再看俞老师的这一教学环节,在课前谈话中创设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境,有目的地渗透了物体之间的比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老师比年龄,比身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小朋友们畅所欲言。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新知的引出作好了铺垫,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语言简练,恰到好处,体现简洁美。
小学数学课堂上,语言传递着老师和孩子的智慧。俞老师抓住“简练”这一语言特点,表达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整堂课,俞老师很少有多余的话,每一个提问、每一句过渡语都恰到好处地点出问题的关键,也能很简洁地总结出解决相差数的算理与算法。反观自己的教学语言,不严谨是标志,拖泥带水是常态。在课上我还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即使是那些错误的答案,充分体现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不成熟。
三、练习丰富,切合主题,体现多样美。
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有效地练习。何为有效,及落实教学目标。然而在每次的练习设计中,我更多的是复制粘贴别人的想法,很少考虑每一道题目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回顾俞老师的练习设计,她巧妙地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专项练习、选一选,基础练习、填一填,综合练习、连一连。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拓展延伸,提高创新,体现思维美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是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本课最后,俞老师设计了一道贴合实际生活,又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气象信息。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既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我也会在教案最后设计一道拓展延伸题。但是没有把握好时间的火候,通常还没开始拓展,无情的下课铃就响了起来。
课堂教学中,俞老师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的境界。俞老师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清晰的教学流程,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借鉴。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1、一条公路长960米,修路队修的4天,还有180米没有修,修路队平均每天修了多少米?
2、博览会期间,上午接待游客180位,下午接待的游客数比上午接待的2倍少30位,这些游客每30位需要一位保洁员,一天共需要保洁员多少位?
3、晶晶每天沿着一条小路跑步。这条小路长250米,她每天早上跑8个来回。晶晶每天跑多少千米?
4、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5、甲乙两队共修一条公路。如果甲队每天修路180米,乙队每天修路200米,那么需要4天才能修完,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6、水果店运来5箱苹果,每箱15千克,每箱进价40元。如果按每千克4元的零售价全部卖完,可以赚多少钱?
7、AB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走82米,乙每分走83米,已经行了15分,还要行多少分才能相遇?
8、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8时后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时行42千米,甲船每时行多少千米?
9、修路队计划用15天修一条4800米的公路。实际每天多修80米,实际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务?
10、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从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从东挖,每天比甲队少挖5米,两队合作8天挖完,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11、一种饼干有大袋与小袋两种包装,大袋每袋8元,小袋每袋6元。一天,这种饼干共卖了702元,这种饼少卖了多少袋?
12、张阿姨和李阿姨在商场看中了同一件衣服,张阿姨带了340元,李阿姨带了60元,她们把钱合起来刚好买了两件相同的衣服,李阿姨应该还张阿姨多少钱?
13、师徒两人合作加工完成358个零件,师傅每天加工30个零件,徒弟先加工3时,每时加工26个零件。剩下的由师徒两人合作,还需几时才能完成?
1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6时后相遇。客车每时行36千米,货车每时行48千米,相遇后客车还要行多少千米到达乙地?、15、上午7:00,甲列车从重庆开往成都,每小时行60千米;上午8:00,乙列车从成都开往重庆,每小时行65千米。重庆和成都两站间的距离为504千米。上午10:00两列车相距多远?
16、刘丽、王芳两人各买了一个价格相同的手提包,刘丽带了148元,王芳带了96元钱,她们带的钱合起来刚好够,王芳就还给刘丽多少钱?
17、甲乙合修一条长792米的围墙,甲每天修24米,乙每天比甲多修8米,甲乙合作12天后,剩下的由甲单独完成。甲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段围墙?
18小明家有一块正方形的果园,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梨树52棵,每棵树收水果240千克,请你帮他计算一下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水果?
1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9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时行60千米,乙车每时行70千米,经过几时两车相遇?
20、一客车和一货车同时从A、B两地途中的一个小车站相背开出,4小时后,客车到达A地,货车到达B地,客车每时行65千米,货车每时行3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1、一个修路队,5天修了960。照益这样计算,修一段3840米的公路,还需要几天完成任务?
22、零件加工厂要加工84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4天,平均每天加工了120个。剩下的由徒弟做,若要5天之内完成,徒弟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23、甲乙两船分别从两地相对同时开出,甲船每时行56千米,乙船每时行38千米,经过6时后两船两船相距93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4、新阳电影院3号厅有普通座300个,贵宾座502个。一场电影普通票每张20元,贵宾票每张38元,本场电影票房收入为6700元,本场观众最少多少人?
25、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长650米的隧道,他们同时从两端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3米,第二队每天开19米,多少天后还剩42米没打通?
26、小白兔和乌龟的千米赛开始了,小乌龟立即经每分15米的速度开始爬,小白兔先睡了1时,然后以每分100米的速度开始跑,它们谁获胜了?
27、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那辆汽车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两辆汽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第四篇:数学四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决问题
列方程解决问题(基础)
1.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8人上车,车上还剩15人,车上原有多少人?.2、妈妈买了4瓶饮料和一盒饼干,一共花了11.40元,饼干3.60元,1瓶饮料多少元?
3、小红和小刚买文具共花了180元,小红花的钱数是小刚的钱数的3倍,小红和小刚各花了多少钱?
4、小卖部原有135千克水果糖,卖出12袋,还剩75千克,每袋水果糖有多少千克?
5、一捆电线长456米,装了8盏电灯,还剩下4米,平均每盏灯用电线多少米?
6、我比兰兰大24岁,我的年龄 是兰兰的3倍,兰兰多少岁?
7、学校共有90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女生有多少人?
8、世界上最轻的鸟是蜂鸟,一只麻雀的体重是81克,比蜂鸟的50倍还多1克。一只蜂鸟重多少克?
9、蚂蚁有6条腿,蜘蛛有8条腿,现有蚂蚁和蜘蛛若干只,它们共有240条腿,而且蚂蚁的只数是蜘蛛的2倍,蚂蚁和蜘蛛各有多少只?
10、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从相距6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9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根据公式列方程
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米,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
一根58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应是多少厘米?
第五篇: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苏教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50-51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学会通过画直观示意图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准备:三角尺、铅笔、作业纸等。教学过程:
一、唤醒旧知,孕伏策略
同学们,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吗?
1、小军站在操场的中央,先向前直走100米,然后左拐直走70米,再向左拐直走100米,请问现在小军离出发点多远?
(1)(一致认为是270米)真的是270米吗?有不同意见吗?
(2)生:70米
(3)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的,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4)要让题目的文字描述变得更直观,我们可以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来解决。
(课件出示图)画了图之后,是不是简单明了啊,由此可见———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板书课题)
2、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长方形。
师:在自己本子上试着画一个长方形,并写出名称及面积计算公式。师: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宽,怎样求长?要求宽,需要知道什么?(板书: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面积÷长=宽
面积÷宽=长)师:下面我们做几个复习题,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1)长8米,宽4米,求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长8米,面积32平方米,求宽是多少米。(3)面积是32平方米,宽4米,求长是多少米
3、初探。(决定长方形面积大小的因素。)1 师:刚才我们画的是一个面积确定的长方形。如果要使长方形的面积增加(或减少),可以有哪些办法?
生:(先讨论,并进行比画和想象。)师:请同学们汇报讨论结果。生1:可以把长增加。生2:可以把宽增加。
生3:可以把长和宽同时增加。师生共同小结: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长方形的长和宽增加或减少,面积也会随着变化。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面积变化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
1、出示例题的文字部分,指名读题。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画图分析。
师:这道题和我们刚才做的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题目想比更难了。
师:这道题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吗?光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 生1:不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生2:光看文字,一下子想不出办法。师:这是一个有关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同学们觉得可以用什么策略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呢? 生: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
师:画图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板书:画图)画图能够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板书:复杂—→简单)师:我们该根据什么来画呢? 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来画。师:都有哪些条件和问题?
师:那我们先画什么呢?(教师引导先画一个长方形,标示出长8米,后面的留着让学生自己画)
师:请同学们注意,在画示意图时,要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全在示意图上表示出来,以便帮助我们分析题意。生:(独立尝试画图)师:(可以指名几位学生到数码展台上展示自己画的示意图,可选择画的好的和差的各1人到台上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示意图,说说画图的过程,并要求结合示意图说明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师:引导学生比较展示出来的示意图:观察这些示意图,你觉得哪些图画得好?哪些图需要改进?
师:画得好的示意图有什么标准?
引导得出:(1)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否都作了准确的标注;(2)所画的图是否美观清晰,有关长方形的长、宽是否大致符合比例。师:课件展示画示意图。师:画图之后再来解决问题,你愿意看着原来的文字思考还是看着图形思考?为什么?
生:看图形思考,比较方便。
师:画图后,你发现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生:两条长边都增加了,面积也增加了,宽没有改变。师:比较原来花圃和增加部分,这两个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生:增加部分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花圃的宽。
师:从图上看,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出什么?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原来花圃的宽?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增加的18平方米正好是原长方形的宽与3米相乘的积。
师:现在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 生:(自主列式计算)
3、列式解题。
师: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18÷3=6(米)6×8=48(平方米)师:18÷3求的是什么? 生:求的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4、回顾反思。
师:刚才我们为什么需要画图呢?
生1:没有画图时,光看文字,看不出花圃是怎样变化的。
生2:画图之后,可以看出长增加了,但是宽没有改变,就可以先求出宽。师:看来,画图确实是一种有效的策略。画示意图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生:(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否都作了准确的标注;所画的图是否美观清晰,有关长方形的长、宽是否大致符合比例。)
三、灵活运用,体验策略
1、变换情景,灵活画图。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还不错,下面老师要考你们一下,有信心接受吗?(1)出示“练一练”:
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这道题目中,长方形面积鱼池的面积为什么会减少? 生:因为宽减少了5米。
师:你打算运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能在图上画宽减少的过程和面积减少的部分吗? 生:(学生在书上图中画出减少部分)师:(展示学生画图的过程)
师:宽减少,是往图形的哪里画图? 生:是往长方形里面画图。
师:画图之后,再和文字叙述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3 生:文字很长,画图比较清楚。
师:通过画图,你发现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化? 生:宽变化了,长没有变。
师:根据画出的示意图,你认为要求现在鱼池的面积,先要求出什么?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求出现在鱼池的长? 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师:(展示学生列式解答和思考的过程)生1:150÷5=30(米)
(20-5)=15(米)30×15=450(平方米)生2:150÷5=30(米)
30×20=600(平方米)600-150=450(平方米)(2)拓展练习,综合应用。
师:这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们,老师出个更难的?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请看题。
李镇小学的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宽增加4米,面积也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师:这道题长和宽都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呢? 生:(画图、讨论、合作、交流。)师:经过画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根据长增加6米,面积增加48平方米,可以求出宽,因为长增加时宽没有变。48÷6=8(米)
生2:根据宽增加4米,面积增加48平方米,可以求出长,因为宽增加时长没有变。48÷4=12(米)
生3:再用长乘宽就可以求出原来的面积:8×12=96(平方米)
师:表面上看,这道题似乎无法求解,但通过画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长或宽增加与增加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分别求出长和宽并解决问题。
四、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今天学习的知识如果不画图,那会怎样呢?(生:很难)画了图之后呢?(生:好多了)是的,数学在我们眼里,有时就像带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高深莫测,其实当我们走近它,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比如画图、列表等方法揭开那层面纱,你就会发现:原来数学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这就是画图的好处,其实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早就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周王仁教授也曾经说过:画图是一把金钥匙,希望大家用好这把金钥匙,去打开数学的大门,发现更多的奥秘,好吗?
寸石镇安义学校
刘战胜
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