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磨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磨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磨课,是指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团体的协助下,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以某一节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中含有的“问题”或关键事件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运用科研方法,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它涉及到教师团体一起开发课例,实施课例,检查学生学习结果,分享教学成果,在经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课堂教学。它的意义在于: 共享研究所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案例研究,搭起教师成长阶梯;引导辩课反思,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记得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是的,“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使教师对新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同时,磨课还能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时由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成功和进步的绿色通道。它也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更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不断精益求精、完善自我的镜子。
磨课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它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平台,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机会.通过备课、试讲、说课、评课、反思等磨课环节能发现教学中的诸多不足,能总结教学中的许多经验,对营造科研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磨课狭义上指上课教师在公开课前对上课内容进行反复推敲、试讲的过程。广义上指教师用集体协作的方式通过对一节课进行多轮的打磨,从而达到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集学习、实践、研究、合作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活动。磨课是基于教师发展的校本研究磨课,不仅是对“课”进行打磨,而且是在磨人。磨课,执教者自身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历练和提升。同时,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全程参与“备课、听课、评课、反思”,他们的收获也不亚于上课教师。磨课时,教师们共同研读教材、教参,研究教材处理的方法、教法和学法。在共同的商论中,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新的感悟和新的理解。磨课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磨课,首先要确立研究、探讨的主题,这些主题往往来源于教师日常教学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研究主题的引领下,随着对主题的逐步深入研讨,老师们在教学观念和行为上会有深刻的认识,教研活动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一位教育专家也对教学工作精辟地说过:没有一生的心血,哪有瞬间的精彩。可见,用心“磨课”是必须和重要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青年教师更加需要“磨课”。
聚焦高效活力课堂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实施新课改以来,我校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打造教师队伍,增添源头活水
教师健康持续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所以我们倡导做“学习型”的教师,为高效课堂奠基。
(一)在读书中成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广阔的教学视野和灵动的教学智慧依赖于广泛大量的阅读。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学校在开展的教师赛课活动中给老师颁发的奖品就是自选一本喜欢的教育专著。我们每期都要求教师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教育随笔,举行两次读书沙龙活动。如今,老师们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书香校园已初步形成。
(二)在交流中学习。我校除了积极推行“五个一”的育师工程外,每期均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论坛活动,论坛的主题有时由学校分年段特点确定,有时教研组根据组内的特色确定。将在周五的例会前交流,大家在学习与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仅获得知识、在经验和智慧上也得到提升。
(三)在职业追求中前行。为了使老师们尽早的步入成长道路,学校制定了《实验小学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引导教师从合格型-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发展。《发展规划表》,其中栏目有:(1)基本情况(2)反思过去(3)自我定位(4)教学教研(5)辅导成果(6)发展目标。对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每年均有硬性指标:上公开课、论文发表获奖、承担课题实验、师徒结对,都要进行年终考核,不达标者,用不着领导谈话,自己也会寻求差距,争取弥补。
(四)在培训中提升。学校非常重视对老师的各种培训,近两年来分别请各级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先后派80多人次到县、市、省、乃至国家级学习培训,返校后,均要完成“两个一”,即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与其他教师分享优质教育教研资源,达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同时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多次举行教师书法比赛、朗读比赛、教材教法考试。搬入新校以后,班班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了更好的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学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全员培训和多媒体及白板教学专项培训活动。并举办“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考试和“教师课件制作评比”活动。并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用,以此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聚焦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关键,学科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核心。
(一)课堂巡查。教导处建立了课堂巡查制度。由学校行政不定时抽查,保证教师按照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按课堂教学常规上课、下课。每次巡查结果及时通报,做到时间上的保证。
(二)优化课堂。即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抓好教学过程的优化这个核心,促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一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突出四个重点:即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方式的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二是:课堂教学落实“四精”、“四点”:“四精”是指备课精、讲课精、教学形式精、批改作业精;“四点”是指难点、重点、指导点、能力点。
(三)课例展示。为了提高每一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例展示活动。
(1)听“推门课”。这种听课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由学校行政及教研组长参加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议,反馈及时。每节课听完都要和授课教师单独交谈,激励各科教师立足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做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对于两种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老师和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采用追踪听课的方法解剖他们的课堂,提出课堂重构的建议,通过连续数次的听课(一个内容在不同的班讲;不同的内容在一个班讲)找准课堂中的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问题课变成了合格课,合格课变成了优质课,教师的教学技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高常态课质量。
(2)校内赛课。我校每年都要开展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春期数学艺体学科、秋期语文、综合学科),由教导处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学科教研组负责落实。赛课采用“说课——授课——评课”三环节进行,听课之后安排集体评议。为教师磨练教学技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校内研究课。它是教师日常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学年教师至少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如年级组的转转课,同课异构专题研究课。比如,近两年来,我校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如下专题研究:“如何让语文课堂读出精彩?”,“如何把握年段特点,教有特色”“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初探”“高年级讲评作文课该如何上”……均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因为研讨目标明确,每次都有新收获。
(4)对外开课。除了每学期督导室统一安排的对外开课外,我校还推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学校是省级家长示范学校,为了增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近孩子,我们每学期均开展了对外开课活动,本期我们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开放班级的全体家长均参加了活动的全过程,各班按课表展示上午半天(朝会到第四节课结束)课堂教学及学生在校生活情况,展现班级风貌,展现教师教育教学风采,朝会时间邀请家长代表讲课。家长对活动的反响很好。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位教师均要均要对家长开放一次,每位老师的课堂都将对全体家长开放,作为教师肯定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所以这对老师来说又是一个挑战,这样也逼着每位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发挥团队优势,共创高效课堂
团队意识是学校同心协力不断向上的原动力,我们学校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4人,四川省名师培养人选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县级骨干教师多人,多人获省、市、县赛课一等奖。如何发挥我们的团队优势,提高课堂效益?
(一)同行互助,开展集体备课。我校积极构建“校级——学科组——年级组”三级教研网络,积极为老师切磋专业、分享经验、搭建平台。近年来,教导处完善了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做到“四定”和“四备”。“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四备”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每次集体备课要求一人主备、备课组内讨论、集体修改,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备出详案,并且在书上要有批注、圈点,为了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我们采用了定时与不定时的研讨和检查相结合,上课与在上课相结合。每期均要开展教案展评活动,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二)“青蓝工程”,师徒共发展。即充分发挥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实行带教促研,每位带一到三个徒弟,共同上课,共同研讨,互听互评,师徒在教学对话中共同成长。在活动中,师傅从钻研教材到环节设计、板书设计以及课件制作都手把手地指导,许多青年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脱颖而出。
(三)全员参与,打造公开课。
每一学年,我校均有多位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各种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下乡、赛课活动。这些课学校都要安排校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智囊团一次次精心“打磨”。都要经历:试讲-修改-再试讲-再修改的过程。教案的修改要多次才能定稿。通过专家指导,同行互助,不仅帮助授课教师发现问题、优化策略,同时也促进其他教师提高了教研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课。(1)磨教材,成就有深度的教师。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认真学习课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怎样借助教材这个范例进行教学,即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切忌面面俱到,依据教学参考书、课标、学情确定好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2)磨教师,成就有丰度的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舵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磨练”,才能磨出教师的水平,才能磨出一堂好课。
语言——是否准确清楚、精当简练;是否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提问的有效性——是否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目的性是否明确;学生是否有话可说。教学智慧——是否使消极变积极,是否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评价——是否贴切、自然,是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3)磨学情,成就有温度的教师。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发现:有些我们精心准备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会显得无动于衷,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脱离学情。课堂不要新颖花哨的形式,用朴实无华,实实在在征服学生。
参与——气氛是否热烈,受益面是否广,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发言——思维是否活跃,是否注重倾听,语言是否流畅清晰。效果——理解是否深刻,是否达成教学目标。
(4)磨设计,成就有高度的教师。好的教学设计是一把有力的武器,是上好一堂课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
教学理念——是否将对新课标的理解落实在每一堂课中,真正与新课标同行。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否分散,是否能让学生易于接受;难点是否能搭建合适的台阶。
教学思路——层次是否清晰,是否有独创性。环节衔接——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规律。
问题设计——启发是否得当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有回答的空间。
教学策略——是否多样,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否恰当。
板书设计——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富条理性。作业布臵——是否创新,是否合理有梯度,是否扎实有效。
磨课需要专业引领,引领者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决定着磨课活动效益的高低,影响着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质量和速度。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则是专业引领者,在老师们“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做出智慧的引领和点拨。所以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尤其重要。如果缺少专业引领,主要话题的讨论不仅难以深入;教师关注的话题就会缺乏系统性;对一些新旧教学理念必然会发生碰撞的话题会缺乏应有的关注;关注的话题就会呈现出肤浅、散乱的特点。磨课还必须充分调动任教者的积极性,注重激发所有参与者积极介入、主动发展的热情。
正是通过这样的磨练,我们的教师从校、县的讲台走向了市、省的讲台,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近两年我校近20为教师在县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各学科培训中上示范课。6位老师获市级赛课一等奖。马光辉老师参加省科学赛课获一等奖。金焰主任在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献课获专家和同行一致好评。学校也连续几年被评为巴中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以上我仅从三个方面汇报了我校在打造高效课堂方面的一些做法。我们坚信,走专业化成长之路,老师的学识智慧、课堂技能和团队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我们学校就是凭着这些宝贵的资源,才开创了如今教育教学的良好局面。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
如果在你的教学中已经经历过“磨课”,那你就是幸运的一个,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正在进行“磨课”,那就请你收起烦躁的心,静静地去做好它;如果你还没有进行“磨课”那就请你去珍惜并争取每一次机会吧!尝试过后,你一定会在“磨课”中更快、更稳地成长!
根据学校领导组织安排的磨课活动,我有幸成为磨课教师中的一员,至今磨课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两个月。现在回忆起来,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领导所赋予的机会及磨课教师的帮助。每一次磨课,我们都会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在磨课活动中,我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感悟一:浓厚的教研氛围,给了我上课的勇气与自信。
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与彷徨,有过希望与欣赏。在“磨课”的这些日子里,经常有身边的人问我是不是很累?而我,总是用微笑来回答,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我想我是幸福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张主任、刘主任、路辅导员、组长周老师、师傅林老师及我们组的全体老师为了我执教的每一节课更是煞费苦心,大家齐心协力。每一次的试教,她们总会认真听,听完后总会为我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我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每一次评课后我将大家给我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经过透彻的分析与理解,再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并进行第二次试讲,各位教师再次听课、评课,将两次课堂进行比较,总结出我的进步与不足。当时大家坐在一起其给我耐心讲解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我也一一记录下了大家的宝贵意见,消化吸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将大家的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所有领导及老师们,让我真诚地说声“谢谢!”。
感悟二:在磨课中历练自己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当时只是感觉磨课真不容易。这次经历了磨课的过程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磨课、磨人的味道。我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磨教学环节、磨每个细节、磨我该说的每一句话……在这样的“磨砺” 中,我得到了进步、得到了成长。
感悟三: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力。只有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才能出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
现将贾慧杰老师在本次活动中送我的十二个字与大家分享:备熟教材,思路清晰,抓住重点。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磨课称之为“啄玉”——啄课堂设计自然之美,啄课堂教学细节之美,啄师生活动灵巧之美。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教师化蝶的过程,它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历程会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使我能轻盈地飞翔在教学的天空。
总之,磨课让我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让我们相互指正不足、取长补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不断琢磨,不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师教学反思案例
故事1:一手漂亮的字(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讲述)
班上有个男孩子的字一直都写得很不好,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在田字格里显得很不匀称。我的第一感觉是他肯定很不认真。一开始,我总是对他说:“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难看啊!东倒西歪的!看看别人的本子,多干净,字写得多漂亮!你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回去擦了重写!”他一脸羞愧,我以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字写得那么差劲是由于态度不认真而引起的,蛮以为他重新交上来会有所改善,可是,出乎我的意料,重写了好几遍,仍旧是老样子,看不出有多少进步。我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怒气,但还是用有点质疑的语气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写了几次都是老样子,你难道不想跟别人一样,写一手漂亮的字吗!”他紧锁着眉头,支支吾吾地说:“想的,可是„„可是„„我真的写不好!”我当时还很生气,没等他说完,就不耐烦了:“态度不认真,还想找什么理由,写不好今天就不用回家了!”直到本子都快被他擦破了,我才放他回去,但是,说实话,那些字还是不能令我满意。
我回去后,一直在思考,看他的态度应该也不是很差,叫他回去重写,他就去写了,而且,也的确都是擦了重写的,不像有些调皮的男孩子,挑几个比较差的字擦了重写就算了。可是,为什么字还是写得那么糟糕呢,真的是因为态度不好吗?
于是,第二天做作业时,我特地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看他平时到底是怎么写作业的。我看到他写字时挺费劲,虽然写得很慢,看上去还是很认真的,可是写出来的字就是歪歪斜斜,难道我错怪他了?后来,经过了解我才知道,是因为他在幼儿园阶段,一直没有受过书写方面的任何指导,怎么能与其他有基础的同学相比呢?
从此以后,我让他准备一个本子,专门练习书写笔画,每个阶段都让他把规定的几个笔画写好,并耐心地指导他书写,而且经常在旁边看着写,哪怕有一点点进步,都会鼓励他:“你看,多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取得进步了!”“再加把劲,很快就能赶上大家了!”于是,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了,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自信。不久以后,他的字写得与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了,我当众表扬他,大家都鼓励他,他终于写出了一手漂亮字。
故事2:向学生道歉(一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师讲述)
上课铃响过后,我发现坐在*墙的那一桌同学还在交头接耳,我立刻点名批评了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我发现刚才被我批评的那个女同学一直含着眼泪。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我没有去过问,一直等到下课,我把她叫到我办公室想问清原因。起初,她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在我一再追问下,她才说出原因。其实,上课铃响时,她的同桌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还在讲闲话,她是在提醒他,可正巧被我瞧见了,我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了她一顿批评,所以她感觉挺委屈。我才知道是我错怪了她,连忙向她道歉。可是,之后几天她心理一直有这个阴影,没有露出过笑脸。
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每当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没有?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从事。
二、教学反思:教师从中体验教育的真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两个故事直接把握教师教学反思的本质含义。1.教学反思是一种对教学管理的顿悟
教学与管理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因素构成的,在课堂上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就是科学、有效的管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使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条件,建立并保持一个有益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环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课堂教学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仅局限于外部的、宏观的管理,而教师则通过自我反思以及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把管理具体化、现实化。通过直接交流,学生把个人的思维及理解反应的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随时调整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如此良性循环,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创造出各种有利条件,保证学生愉快地学习,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故事1告诉我们,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会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才会适当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难度。如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规定学生在一段时间里把几个笔画写好,结果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及时反思使他们能够发现并运用恰当的解决策略,取得课堂教学管理的成功。
2.教学反思是一种对教学艺术的把握
故事1也在告诉我们,当看上去觉得学生自己不能完成任务时,教师必须在“表扬”与“批评”两个极端之间选择适当的做法,这种做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展现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载体,是提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这样的信念,即只要努力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这就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诠释。如“你看,多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取得进步了!”“再加把劲,很快就能赶上大家了!”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知道,要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必须要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正面鼓励、积极引导的一种教学策略,如果目标明确、策略清楚,鼓励就会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行为,它可以给人以希望和克服困难的力量,这无疑是一种成功的教学艺术。
3.教学反思是一种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故事2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误,只要能改正,就应该得到原谅;批评更应就事论事,否则,学生心里就会留下阴影,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缺点。有时,教师一句伤害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教育工作就很难有效进行。同时,对幼小的心灵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作用于孩子的一生。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更何况是孩子。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大惊小怪。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缺乏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孩子的错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平静地对等,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切不可贬低、讽刺、挖苦学生,否则,可能会扭曲学生幼小的心灵,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如果不指明学生错在何处的话,批评效果往往不大,因而,在进行批评时,一定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绝对不要拐弯抹角,模糊不清,切忌旧事重提,使学生不知所措,反而感到委屈。教师应该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体味教书育人的真谛。
三、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体验成长
故事1中的教师成功地重塑了一个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中写了一手漂亮的字;故事2中的教师则在批评完学生之后,感觉到很懊恼。教师就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不断体验教育的真谛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教学反思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清醒认识。
1.教师要有教学反思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某一现象,发现某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或者在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并将新的理解和借鉴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形成良性循环,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同时,教学反思也有利于教师从传授型向学者型转变。学者型教师就是要求教师学会研究和进行反思。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教育理论修养,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教学反思就是要将教育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同时,教师只有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才能为教学研究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材料,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在教学中所呈现出的教学内容过程以及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对教学起着制约和导向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习惯进行反思。每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都会无意识地形成一些教学习惯,在一般情况下它们可能是可行的,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中,就会暴露出弊端,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经常性地进行深入反思。最后,还要有适合的反思方法,比如进行学年组的交流、写教学反思日记等等。
2.创造反思环境,提高反思意识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改变学校领导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老师标准的局面。学校一旦把成绩作为考评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师就会因为生存压力或追求现实利益而改变自己的初衷,转而为分数而竞争,教师就会搞题海战术,填鸭教学,无心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此外,学校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主阵地,给教师营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将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多种教研活动,尽可能地加强经费的投入以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让教师方便地应用各种条件进行反思。创造良好的反思环境的同时,还要教师增强反思意识,走出“有问题才进行反思”或者“为了应付学校要求才进行反思”的误区。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反思对自身成长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把被动反思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反思,把反思变成一种日常教学习惯。只有坚持正确自觉的“为教学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教师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对经验的反思总结中,做出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决策,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群团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常是从教师对自己发展现状的反思开始的,没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教育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一、教师反思的意义
教师的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可以说,反思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根本区别,是教师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良性循环,推动教师自身教育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反思的方式
1、在理论学习中反思
新课程改革与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多要求。如果教师没有大量知识储备,是无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还要多层次、多领域涉猎知识,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要多读书,尤其要多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只有多读书才能掌握当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发展趋势,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才能自我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继而自觉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2、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教师的教学研究只有在课堂上才能显示其价值。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教师专业的载体。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可分三个阶段。一是课前反思。这要求教师要站在理论的层面,悉心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价值取向,拟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手段,预定实施方案。教学前反思具有预测性和前瞻性,能使教学过程的预设更贴近学生,更富有创意。二是课堂反思。课堂是演绎教师精彩人生的的舞台,也是孩子发展的基地。课堂反思具有调控性,它能使预设的教学活动向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要严谨而不教条、要灵活而不随意、要开放而不失据。做到精彩片段收放自如,设计疏漏随机调整、突发问题沉着应对,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三是课后反思。教后知不足,每一堂课结束后,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突发问题处理是否恰当,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教学手段运用是否恰当,学法指导是否到位,孩子的主动性发挥是否充分,还有什么困惑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它既是教师第二次教学研究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理性评价的过程,还是教学经验理论化的过程,更是教师走向成熟的过程。
3、在案例研究中反思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使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案例研究是对“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寻找规律或问题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方法。它能帮助教师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曾说他要给教师们开一个教育成功保险公司。对投保的教师只有一条要求:即投保的教师每天都要记住自已的梦想;每天都要写下自已的所想、所思、所做、所为;每天要写1000字的教学反思。十年后,如果教师不成功,朱教授愿有一赔十。
透过朱教授的“戏言”,我们不难领悟到,勤于反思,对教师专业提升是多么重要。现如今,我们大力提倡教师每堂课教学后要及时写下教学反思,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写一写。写教学反思,就是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回顾,就是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再认识,再设计。它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改进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
写教学反思,写什么呢?笔者以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记下教学实践中得意之笔
以课堂教学为例,每堂课的教学,我们总会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总有让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地方。它可能是某个教学环节的精巧的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是整节课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可能是事先未曾预设,而临时随机应变的意外收获;可能是自已匠心独用的板书店设计;也可能是师生间妙趣横生的对话,智慧火花的闪现等等。把这些记下,日后细细品味,日积月累,必将会大大地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
第二、记下教学实践中的败笔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我们的教学目标预设可能在课堂上难以达成;有时课堂气氛可能会沉闷异常,学生学习被动消极;教学思路可能会因意想不到情况的出现而混乱不堪;甚至可能会出现科学性的错误等等。这些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它们进行梳理,进行探究剖析,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课堂教学水平就会不断进步。
第三、记下值得商榷之处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的权威解读。师生不应单单只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应是教材的建设者。这就需要教师在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要有批判眼光的勇气,需要教师合理有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在教学反思中可以记下自已这方面的思考与理解。
写教学反思,贵在持之以恒。如果我们能像朱永新教授要求那样,十年坚持不懈地写下去,我们定会走进成功的殿堂
教学反思日记: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 ■林英典
摘 要: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写好教学反思日记,可以培养教师在教中思考,以教促思、以思 促改、以改促教,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应通过学习积累反思 “能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注重学生反馈,专家引领,从而提高教学反思水平。关键词: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日记; 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33X(2012)29-0034-03 教师可以从多种途径收集各 须不断学习。通过学习,种信息,然后用日记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并对这些信 息加以思考、分析、综合和整理,从而提升并内化为自 己的认知结构和教学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学反思 可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是培养教师良好 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学反思是对整个教学过 程全面的审视、剖析和总结,它需要教师调动一切知识 和经验储备,去思考、分析、总结和检查,并调整、修正 教学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因此,教学反思也是培养教师 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方法。
(二)教学反思日记是教师积累信息、提高科研能 力的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始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为学患无 〔 1〕 疑,疑则有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
〔 2〕 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教学科研也莫不如此。教
杜威在 《我们怎样思维》 中指出: “教师的成长和发 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直面自己的教学实践,自觉地 思考、审视、反省和剖析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得 失等,随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 “亮点” 和 “败笔”,不断总 结、分析、修正、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 方法等。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应该成为 教师追求的一种宝贵的思维品质。
一、教学反思日记的内涵及意义
教学反思日记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和其他教 师每天的教学(包括课内和课外)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思考和分析总结,用日记的形 式把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碰到的问题、解决问 题的思路和智慧以及各种教学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简 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研究自己和他人如何教、教 得如何,即在教中思考、在感悟中教、以教促思、以思 促改、以改促教,并在反思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 成长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 纳提出: 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因此,写好教学反 思日记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 自觉追求。(一)教学反思是培养教师良好学习和思维习惯的 有效途径 要想使教学反思具有深度、广度和质量,就必须具 备丰富的反思 “能源” — ——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教师必 究工作。
学反思日记不仅要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 要能发现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把它提升 为研究课题,并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因此,写好教 学反思日记,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而 且,教学反思日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第 一手实践资料,它是教师搞好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详 实、丰富的素材。因此,写好教学反思日记是为教学科 研积累资料、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教师 成长的助推器。作者简介: 林英典(1960-),男,广东揭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理论等学科的教学与研 第 29 期
林英典: 教学反思日记——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 35(三)教学反思日记有助于锤炼教师坚韧的意志,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写好教学反思日 记要求教师勤学、善思、懂问,持之以恒。由于写好教学 反思日记需要一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生命自觉,因 此,它可以淬炼教师坚韧的意志,培养教师严肃、认真 所以,坚持不懈地 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写好教学反思日记,能够锻造教师宁静致远、甘于寂寞 由于写作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需要善 的学者性格。于自我发问和思考的高层次学习,因此,坚持不懈地写 作教学反思日记,可以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 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捕捉教学智慧 “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的理论,如果他没 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 〔 3〕 者。” 教学智慧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取 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无穷变化 而又难以预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 现来自教学过程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突发性的干扰和 冲突,这些干扰和冲突都是对教师教学灵感和智慧 的严峻考验,因此,有创意地处理这些偶发干扰和冲 突的灵感和方法,就是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在 教学舞台上长袖善舞的杰作,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 的心血结晶。捕捉教学智慧和教学灵感贵在及时,因 为它是一种思维创新 “ 火花 ” 的闪烁,稍纵即逝,若不 能及时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扼腕 长叹。
二、教学反思的着眼点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望、闻、问、切,它需要深 邃的批判性思维、敏捷睿智的眼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三)解构教学设计 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它能使教学经验抽象化、理论 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蓝图和依据,教学设 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自我评价和总结能力。计的科学与否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 可见,反思要脉准 “穴位”,才能思有所得。在完成一个教学任务之后,要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一)审视教学 “亮点” 重新解构和反思。比如,教师要反思整体设计是否符合 任何教师都有引以为傲的教学 “亮点” 和独特的成 预想,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 功经验。而教学 “亮点” 是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善于审 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方法是否具有创意,启迪是 分析和总结教学中的 “亮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 视、清晰,等等。及 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板书是否合理、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教学 时解构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得失与成败,并进行认真 “亮点” 反思包括: 新课导入的创意,突出重点、突破难 的分析、整理和归类,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为教师今后 条理分明的板书,符合课堂教学 点的精妙,层次清晰、的教学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把自己的教 环境的语言和形体动作的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 学设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巧妙运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四)诊断教学 “败笔” 改革与创新,运用教育理论的经验和体会,课堂教学气 教学是一项遗憾的工作,它没有绝对的完美,没有 氛的调控,学科教学与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渗透,等 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而,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自己的教学 “亮点” 进 等。其中的 “ 困 ” 就是困惑与不足,是教师的教学必然。没有 行反思并因自我感觉良好而固步自封,则会由于个人,就没有成长的动力,没有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认知、经验和思维的局限性而使教学反思陷入 “坐井观 “困” “困” 和解 “困” 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实现教学 的境地,反而使教学反思缺乏深度、广度和灵活性。教师是在 天” 水平的不断提升,并逐步成长。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 长此以往,必然使教学反思形成 “定势” 或惰性,从而严 异,其认知方式和心理特点都会有所不同,都会给课 重影响教学反思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反思 堂教学带来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即使是最优秀教师 中,不仅要总结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学艺术和教学 智慧,还必须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谦虚心态,猎取 “亮点”,并及时把这些教学 “亮 和吸纳其他教师的教学 点” 加以总结和记录,进行深入的审视、剖析、过滤和利 用,构建和充实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 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思透则深、思深则活、思活则 教学反思才能思之则透、新、思新则日有精进。的成功的教学也难免有遗憾甚至 “败笔”。所以,对教学 中的不足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和诊断,并对其作深刻 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今后的教学不再重蹈覆辙,是 教师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也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 的自觉追求。(五)理性反思自我的 “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它不仅需要智
第二篇:磨课活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磨课活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切实推动教育信息化手段在课堂上的应用,###镇###小学于10月16日至20日,举行为期一周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磨课活动。
磨课团队分组进行,优秀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交流。磨课环节分为四个部分:备课解课,先集中进行学习交流,团队教师集思广益,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整理教学设计,年轻教师内化吸收,以备执教;上课听课,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年轻教师积极备课,熟悉教案,合理组织教学环节,将真实的课堂展现给老教师看,其他教师也积极参与,认真听课,详细记录;评课议课,评课分两部分,先由年轻教师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的优点与缺点及其原因分析等,再由参与磨课的教师对此次课堂教学做认真地分析、思考、讨论,而参与磨课的每一位教师在评课过程中都踊跃发言,直面而谈,各抒己见,群策群力,最后总结出此次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讨论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案;修课改课,年轻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形成“第二稿设计”,如此进行多次地修课改课,使教学活动不断完善、成熟。
此次磨课团队的组建进一步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磨出了新老教师的创新精神。
第三篇:“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捷径(李秋菊)
“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捷径
——和青年教师磨课有感
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
李秋菊
电话:***(该论文于2012年正式发表在《四川教育》第482期,刊号:ISSN 1005-1910)
“磨课”的涵义:磨课狭义上指上课教师在公开课前对上课内容进行反复推敲、试讲的过程;广义上指教师用集体协作的方式通过对一节课进行多轮的打磨,从而达到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集学习、实践、研究、合作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活动。磨课不仅是对“课”进行打磨,而且是在磨人。磨课,执教者自身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历练和提升。同时,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全程参与“备课、听课、评课、反思”,他们的收获也不亚于上课教师。磨课时,教师们共同研读教材、教参,研究教材处理的方法、教法和学法。在共同的商论中,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新的感悟和新的理解。磨课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首先要确立研究、探讨的主题,这些主题往往来源于教师日常教学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我区近两年的磨课主题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同时磨课主题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主要是促进区内新引进大学毕业生的成长。
一堂好课,都是经过反复磨出来的。那么,磨什么?怎么磨?我想就我校一位工作两年的青年教师舒艳参加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的经历谈谈体会。近两个月参加的教研活动特别频繁,有校级公开课,教师常态课,青年教师参赛试教课,实习教师的尝试课,听了不少的好课,感受很深,对于其中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参赛试教课的印象则更为深刻,又由于我被指定为她的赛课负责人,同时又是她的“师徒结对”的指导教师,于是便有了和她一起“磨课”的经历,几次试教,几次研讨,则更多了一份思考和感悟,也真正体验到磨课对于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是很有作用的,可谓在磨课中锻炼,在磨课中成长。
赛课的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搭配中的学问”,主要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第一次试教前,她把她的教案送来给我看,我大略的看了一下,觉得设计的还可以,思路很清晰,就说上完课再看吧。第一次试教的过程中,我非常的诧异:为什么看起来还蛮不错的教案会上出如此平平的课呢?我真的非常着急,课上完后,我问她:“今天上课你激动吗?学生激动吗?我认为一点点感觉都没有!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有很多,但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亮点,要让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尤其是学生倾情投入、激情澎湃!”接着我和她分析了为什么会不成功?原因在于教师不自信,而不自信的根源是对教材的理解不深,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走教案,没有突出重点,体现波澜起伏,而是均衡用力,以致风平浪静。我们数学教研团队的几位老师也一起参与了听课,于是大家在一起从头至尾、七嘴八舌地说了改进的意见,让她修改后再次试教。
第二次试教的情况更是严峻,这一次,不仅仅是课不生动的问题了,就连教案也不是自己的了,看着她无比灰心丧气的样子,我对她说:“你千万不要灰心,这种情况很正常,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肯定能上好的!”怎么办呢?这一次不能让大家一起杂乱无章的说,让她不知听谁的,反而把大家的意见杂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我必须和她一起,静下心来深入的研究教材,慢慢的梳理,精心的设计,从教案到课件,要结合前面试教的课堂情形去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教案才行。
那么,针对这个教学内容,该如何的把握呢?其实,在她试教的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的提高认识,对教材的理解越来越清晰,我觉得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诠释。
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的设计意图就是首先创设了打盒饭的现实情境,那么,怎样使它更生动、更有趣呢?我们把它和学生在学校食堂用午餐联系起来,在学生看到自己用午餐的情境时,一开始就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启动了学生原有认知与新知的连接点,从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的吃饭开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打破原有的认知体系,激发孩子主动去建构新的认知体系内化新内容。
二是主动探究,体验方法。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直观操作可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使外显的动作促进数学思考,把具体的感知上升为抽象的思维。(1)尝试体验——初步感知搭
配的方法。通过与孩子之间的问与答,明确操作的目的与要求,保证了操作的有效性。在学生动手搭配时提出独立完成,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去思考和感知,获得经验。一开始就设置陷阱,让孩子通过后续的尝试去感知数学知识的严谨性,但却可以大胆的去猜想。(2)交流感悟——体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三个同学在搭配中用不同的方法以及搭配出的不同结果;在追问中感知有序思考的作用,理解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的方法就是进行有序的搭配;通过与学生共同在黑板上进行有序搭配的梳理再次感知有序思考的过程。(3)探索比较---体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符号化过程是数学教育中很重要方法和过程,让学生感知符号能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也是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敢于尝试和内化符号的重要策略。
三是活动感知,拓展体验。提炼规律——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便捷性。总结并提炼出数学的方法,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困难,他们很容易理解并积极的使用数学中的乘法原理进行便利的计算。这里,老师不能过分的去强调,而是让这样的思考和尝试显得顺其自然又顺势而生,没有一点做作,让孩子们乐于接受,激发他们想要使用的欲望。
基于上述的理解和设计,她走向了第三次试教的课堂,这一次和前面截然不同,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比较满意,我说:我和你一样的激动,就这样上肯定能行!好事多磨,好课多磨,这是我深切的感受!最后她在参加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取得一等奖的第一名。其实,不管她在赛课中能不能获得好的名次,我想,在这次磨课的过程中,她一定是有非常大的收获的,最起码,对于如何把握教材,如何驾驭课堂应该有很多体验,而她的变化更是显而易见的,真正是在磨课中得到发展。俗话说:“人们只惊羡鲜花盛开的美丽,却不知它们冲破泥土的艰辛”。我们有理由相信,磨课的过程正是青年教师教学生命成长的过程,个中的辛酸和喜悦值得他们勇敢尝试,细细品味。
第四篇:小学青年教师磨课计划
青年教师“磨课”活动方案
石都庄中心小学数学组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本学年将全面开展青年教师“磨课”活动,旨在深化有效教学流程的研究,切实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为使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保证本次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制订“磨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活动目的正确认识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研磨成功一节好课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队作战能力,通过全程参与,共同感受成长的精彩,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9——2011年10月28
三、活动过程
“磨课”是本学年的工作重点。第7周为活动启动周和“磨课”计划制订周,本学期的第6、7周为 “磨课”(说课,讲课,评课)时间。第8周为总结反思周。
1.制订“磨课”计划。以学科组为单位,组长负责,会同组内成员制订好本组活动的详细计划。计划包括两轮“磨课”的主题、执教教师、教学内容、详细的时间和地点。
2.备课。
首先,各学科教师根据定好的教学内容每人撰写一份教案,再由学科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执教教师的教案,对本节课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重点的突破、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打磨研讨,形成基本的课堂教学方案。该环节是“磨课”活动的中心环节,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备课的体会亮出自己的观点。
3.说课。
执教教师在多媒体室进行说课,有李校长进行点评
4.讲课。
执教教师把经过精心准备、凝聚着同行智慧的“准精品课”,展示给大家,其余教师和教研员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记录。
5. 总结与反思。
对开展本次“磨课”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将其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以及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写下来。
四、活动要求
1.严肃认真的对待本次“磨课”活动,积极主动完成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各项任务,力求活动效果最优化。
2.服从组长的安排,准时参加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组长对每次参加团队“磨课”的出勤情况要有记录,纳入青年教师考评。
3.各组将开课的具体时间提前报教科室,由教科室发布信息,以便全体教师选择观摩。
4.组长对每一次团队磨课的资料、教师备课稿、听课记录等要注意及时归纳整理,一轮活动结束后统一交教科室存档。
2011年9月
第五篇:数学青年教师磨课总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那拉提镇中学中学理科研组教研组磨课活动总结
学校在四月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已圆满结束,通过本次磨课活动,让我们中学理科教研组的教师对一堂好的数学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课的设计,到课中师生的教与学的情况,再到课堂中,教师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有效数学思考等,收获很多。通过此次磨课,同时也让我领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境界。现将本次磨课作如下总结:
数学教师们在一起磨课,三位教师上台展示集体智慧的结晶。让教师之间看得也就更准,理解也就更为深刻。老师们在一起充分讨论、交流,气氛尤为热烈。每位教师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一到议课,教师们各抒己见,津津乐道。办公室里、茶余饭后老师们的话题都是磨课。
二、建言献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借助集体力量和智慧,听、上、评,修改,多次磨课。老师们认真参加评课活动,从研究的角度出发。评课做到了“三个一”: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问题,提出一个建议。反复磨练,深度议评,磨出精品。导入新课就做了二次修改。
磨课为我校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使老师们学习了教学的相关策略,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以补充,解决了一些在以往教学中的困惑。如何沉稳、有序、巧妙地把握好课堂,把自己的教学成果展示在同行们面前,如何不在众多的老师面前把课上砸而丢了脸,这无形给了我压力。然而又是充分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因此,三位教师都精心定位、备课,执教。在磨课的整个过程当中显得认真、仔细、小心、专注,本次磨课让老师们从同事身上学到了很多。使教师明白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自己教学的策略和风格,教师的教学实践离不开交流和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磨课也让教师反思了自己在课堂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课堂上教师是否把自己的作用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这些问题都是以前我们没有关注的,这次磨课让老师们对这些课堂现象进行了深入透视。
三、精心磨课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地方及学生实际,如何在几轮的磨课当中更富新意和创意,使得听课学生、教师不感到乏味,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因此,教师们在磨课时拼命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教师的点评,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的,更是自己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碰撞更能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又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评议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
磨课是教师个人反思与相互学习的结合,是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在磨课活动中同组的老师反复推敲,确定更加清晰地数学课堂操作规则进行了一次有一次的试教,在不断的试教中让磨课组颇感欣喜,达到了预期目标。俗话说: “刀越磨越锋利,课越磨越精彩”。我们相信,在这次磨课活动中的打磨上,我们还有更多进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