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08:1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第一篇:《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目标和内容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小班化教育可以充分保护、利用、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上海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急切需求,也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正确合理的教师评价是提高教师工作实效有效保证之一。教育质量(本文来自斐斐课件园)的提升首先取决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效性,这就依赖于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正确评价,现今,小班化教育研究普遍受到关注,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关注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可见,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顺应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课题设计,并结合学校发展和课题实施状况,本课题研究确定了如下目标:

1、初步形成小班化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标准、体系、方法与工具,以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2、通过课题实施,探索推动教科研、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的有效方式,培育有利于教师自主发展、合作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行为,初步形成能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教学品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过程

2.1 课题研究的思路

2.1.1 课题研究的主要概念

本课题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

(一)小班化教育的界定

小班化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指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形式。

(二)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界定:

1、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

2、教学工作评价: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为教学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3、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在小班化教育条件下,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

2.1.2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的起始阶段开展问卷调查,量化分析了解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现状及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看法。

在研究的结束阶段开展问卷调查,与起始阶段对比、量化分析了解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的效果。

2、文献查阅法:广泛收集评估手段、激励机制及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案例、反思、体会等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3、比较研究法:应用个案实例进行比较研究,积累数据书面材料。包括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

4、行动研究法:全面开展指标研究,评估行为研究和信息库建设。

5、实验总结法:采取阶段性总结(中期评估)与实验性总结(结题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推进课题实施。

2.2 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二年:2005.9~2007.9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9~2005.10)

1、完成课题方案初稿,聘请专家论证,讨论审核,立项申报。

2、健全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科研组成员。

3、查找资料、开展实验调查、了解研究现状资料。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对课题的认识。确定课题实施计划节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5.11~2007.5)

1、广泛开展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探究。

2、建立实验档案,信息库,采集资料,搜集个案,进行分析。

每个教研组每月一轮行动研究课,注意自己积累有关资料,包括每人一篇教学设计、二篇案例、教学实录、或反思、体会、经验总结等。

3、请专家论证,实施中期评估、反馈,作出调整方案,广泛开展行动研究及二期评估实验

第三阶段:总结、呈现阶段(2006.6~2007.9)

1、搜集资料、数据,进行文本、数据的分析。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专家进行课题评估。

3、展示成果:

(1)《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的总课题报告。

(2)几堂公开课的展示和经验的交流会。

3.主要研究结论和实践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了基于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原则;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标准;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方法;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学校管理、激励机制的整合实践探究,在这四个方面都得出了具有较高实践价值的研究结果。同时,通过课题的实施,在上述四个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实践成果,具体表现为转变教师行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下面将研究结论和实践成果相结合,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3.1确立了“小班化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原则”

3.1.1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一般原则

主要有以下5条:

1、全员性原则:要求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教师都要接受评价。

2、人性化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个体的差异性。

3、科学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

4、信息反馈原则:教师评价一般向两个方向提供反馈信息。第一,通过评价者,向学校领导提供评价对象是否需要在职进修,学校应该提供哪些帮助等有关信息,第二,通过评价者,向评价对象提供有关其工作表现方面的信息,从而改善评价对象的工作表现。

5、导向性原则: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成才观、质量观。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未来,不以奖惩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的,其最终目标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1.2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以评价为手段,激励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积极性,指出教育教学现状与规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指明努力的方向,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评价成为教师持续发展的诱因。

2、多元化原则:一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二是自评、互评、多层互评相结合,建立立体的、多层面、多方位的评价方式;三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四是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使评价变成教师发展的动力。

3.2初步建立“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标准体系” 建立符合小班化教育要求的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机制的核心问题,是构建符合小班化教育要求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有了符合小班教育要求的评价教师的科学指标体系,并按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评价,就能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地按照小班化教育的进行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当前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受到足够的重视,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不断深入,但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比较丰富,尚未形成贴近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完整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的指标构建。小班化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而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评价更应该关注教师的发展趋势,关注对教师教学工作系统的、精细化的、多元化的评价,目前,对于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评价体系,尚无系统的论述。

基于此,根据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思想和适宜于小班化教育教师评价的研究,我们拟定了具备可操作性的,符合小班化教育实际的,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教师分类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的指标)和课堂教学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成效)。其中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3.2.1基于教师分类培养的教师素质评价指标

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西方教育家专著主要有两本,一是由美国肯塔基大学古斯基(T.Guskey)教授撰写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另一部是由普林斯顿教育咨询员丹尼尔森(C.Danicelisn)和伊利诺大学的麦格里教授(T.McGreal)合作完成的《教师评价——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他们的两个共同的特点是:第一,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应该具有的层次性。第二,向教师提供这类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策略。特别是《教师评价——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一书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它的核心观念就是只有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去评价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教师评价才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依据这样的理念,依据现阶段小学教育教师结构与专业发展水平结构,我们制定了小班化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分类培养目标,以此作为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评价的参照指标: 3.2.2基于教学流程管理的教师职责评价指标

基于教学流程管理的需要,我们对整个教学流程: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各个环节,建立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标准体系。

3.2.3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课堂教学绩效评价指标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主阵地,理所当然也是教学评价的重点。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建立了校本的学校好课标准和评价量规,在实践中日趋完善,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3.2.3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运作 基于学校制定的三个维度的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逐步形成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操作流程与有效机制,建立起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1、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实施要点

(1)加强领导,成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制定全面的评价方案,科学合理的安排操作过程,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和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2)依据教师分类培养的指标,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学校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阶段性评价及三年达标评价,提出改进建议,进行定性分析,同时作为校骨干教师评选的依据。

3、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在通过互评,使主客体双方意见得以沟通,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评价的过程就是教师思考判断、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让教师学会自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信。而客观评价过程,又是教师深化认识,学会理解,学会认同,学会修正,学会恰当评价的学习过程、提高过程。

(2)常规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常规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我们在教学工作评价方面的做法是每月由教导处考查评价,发现典型及时给予表扬,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我校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对教师学期或学年的教学工作进性考核评价,注重绩效与自我发展评价,同时进行教师师德修养、基本素质、教学成效、科研能力的考核。

3.3初步形成“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有效方法”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育评价日益受到重视,但传统的依靠学业成绩评价教师或是由领导、专家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替代系统、科学的评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与小班化教育也是背道而驰的。

研究表明,有多种途径可以用于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书面材料的收集与观察以及教学成果等等,而且以上教育评价的实践也广泛地开展起来,但是,还没有任何一种评价方法,被证实对总结性的判断来说,有着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3.3.1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因为它是收集必要的信息的一个途径,更重要的是它是教师自我诊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激励与自我提高的过程。

3.3.2同伴评价

同行评议不仅在形成性评价中有很大的潜在价值,而且对在教师中创造一种专业发展的气氛也有重要作用。

同事间特别是同一个教研组或同一个年级组之间的教师整天在一起合作共事,他们对彼此间的优点、缺点、长处、不足等情况颇为了解,同事对教师的工作有着较深刻的共鸣。所以,同事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被评教师可从同事评价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引进教育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非常有益,它有助于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3.3学生评教

在教师评价中,学生评教自70年代以来一直为许多国家所重视。阿里莫里(Aleamoli,L.M.)提出如下观点:

3.4.1实施教师分层激励策略

立足三个层面的教师激励:即教学理念与行为与二期课改要求有差距的教师;具备一定教学素养,有望成为校级骨干的教师;学科教学能力较强,有望成为区内知名度的教师。依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实现持续成长,促进合理梯队的形成。

做好四个激励:即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实践激励;评价激励。

突出三个重点:

3.4.2完善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成长记录袋评价”有利于教师认识自我,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①故此说它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我们把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作为教师考核、激励的重要补充,以增强教师评价的自主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形成了“自主设计自主开发 自主学习自我反思 自我评价 自我提高”的运作模式。这样的评价,有助于青年教师在期望与现实之间找到自我,满足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助于学校根据他们的潜力,帮助他成长起来,并得以驾驭教师个人的独特才干,协调他们的活动,从而实现学校的需求,在学校已有的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我自06年起开展了《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的课题实践,还将持续不懈的深入探究,以期以评价促教师发展,以评价带动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

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教育环境的构建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guogaoxiao/show2.jsp?informationid=***180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班化教学越来越有必要:小班化教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增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是个性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增进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形式。因此要在宏观上创建民主和谐、开放自由的小班化教学环境;在微观上要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课程多样与整合、转变评价体系、更新学习方式等方面生成小班教学的微观环境。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班级规模;教育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行小班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本文来自斐斐课件园)。考察美国学者对过去50年间发表的论述学业成绩与班级规模关系的近300篇论文可以看出,班级规模下降至30名以下,学生成绩普遍上升,学生能力普遍增强,其原因可以视为师生比缩小后,教师指导时间增加,师生人际交往增多,教师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得以强化。[1]

一、推行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班作为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首先实现的是班级学生数量的减少。所谓小班化教学是指以班级学生人数(班级规模)控制在25~30人的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它实现的不仅是班级规模的缩小,更关注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和相应教学理念的革新,其归宿是学生的主体发展。

1.小班化教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当代的教育均等观包括三层含义:教育起点均等——入学机会等,教育过程均等——教育资源分配均等,教育结果均等——学业成就机会、体验成功机会均等。”[2]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龄儿童享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可以说在教育起点上已经比较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是我们追求教育公平的主要目标。小班化教学是促进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有效手段,班级规模的缩小使得教师更有可能注意到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与大班教学相比学生得到的教育资源相对增加,这样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更充分,过程更平等。

2.小班化教学是增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20世纪80年代初,格拉斯(Glass,G.V.)等人对所发现的77篇关于班级规模的实证研究(涉及725个大班与小班的比较数据)进行元分析(meta-analysis)的结果表明,班级规模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上,小班优于大班。他们认为:“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班级规模的缩小而提高,当把班级规模缩小到20人或者更进一步缩小到15人时,其效果迅速地提高。”[3]在此基础上,格拉斯等人选取了109项对不同规模的班级的学生实行随机分配进行严格控制的研究,并试图推导出一条有关班级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曲线(如图1)。图表显示,班级规模在35人及以上时,学生的成绩得分处于第50个百分点上,若减小班级规模,学生的成绩得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结果体现出了小班教学的优越性。当然,学校中的班级教学不能达到个别指导的程度,班级中不可能只有一两个学生,但是图表说明了小班化教学是提高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

3.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在较小的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而这与学生的情感态度有关。卡亨(Cahen,L.S.)的研究表明,在规模较小的班级里,教师和学生往往会表现得更愉快、更活跃,较小规模的班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格拉斯等人还综合考察了60篇关于班级规模与学生动机、对学校的兴趣、自我意识、积极性、注意力、创造性和其他类似的情感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涉及172项小班学生与大班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比较,有85%的研究表明,在学生情感方面,小班优于大班。[4]

4.小班化教学是个性化教育的必由之路。美国教育家鲍伊尔认为,当班级学生超过30个的时候,教师的注意力就从对个体的关注变成了对班级的控制。这样的班级规模只适合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不关注个体差异,实行的是一刀切,把学生的个性都抹杀了。“应该考虑到小群体和个人,而不仅仅是传统教学对集体的关注。”[5]实施小班化教学将转变集体化教育的局面,教师在课前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因材施教,把学生个体潜能发掘出来;课下教师根据个体差异设置弹性化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选择不同的作业类型。

5.小班化教学是增进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形式。一项对教师时间和课程管理能力的调查发现,大班中的教师在准备教学、管理学生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格拉斯等人的元分析研究也发现,小班中学生较少有“不正当”行为,因而,在小班中教师将在管理上花费更少的时间。教师在管理上时间的缩短会促成教学时间的增长,其教育教学职能将会日益加强。因为小班化教学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设计教学内容,而且小班化教学带来的全新教育理念也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美国国家教育联合会的观点,小班化教学的发展将会对教师提出一些新的“职业要求”,诸如评价个体学生的学习困难,并指导他们克服这些困难等。[6]

二、推行小班化教学教育环境的构建

(一)小班化教学教育环境的宏观构建

1.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首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以往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看做管理的对象,将教师看做执行管理的工具,这种管理模式破坏了师生应有的平等地位,因此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为师生平等创建条件。其次,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小班化的教学不能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课堂上的师生可以平等对话,在交流辩论中一步步走向真理。再次,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也要尊重个体差异。

2.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不仅仅是空间维度上的,还包括时间维度。在空间上,班级规模的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空间,学校可以利用这些相对较大的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课程以外的学习资源。在时间上,班级规模缩小使得教学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学任务的提早完成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提供条件,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需求教师的个别指导。

(二)小班化教学教育环境的微观生成

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达成适合于小班化教学的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众多研究表明,从事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并不会因为班级规模的缩小而自动改变已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在美国,随着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参与小班课堂教学的教师不断增多,而由此带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现,一些被“抛入”到小班课堂的新教师,尤其是那些缺少必要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于如何有效进行小班化教学迷惑不解,他们对合作教学中如何处理师师与师生关系的问题不知所措;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则因班级人数的骤减而感到茫然。很多参与小班化教学的教师表示需要重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7]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只有改变教育观念才能进而改变教学行为,形成适合于小班教学的教学技能,因此推行小班化教学,必须教育观念先行。其次,革新教学方式。由大班教学的集体授课转变为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等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后,钻研教材,将统一的教学目标按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情况重新进行设计,以适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小组合作教学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将学生分为同质或异质的小组。同质的学生小组由于学生的基本特点相似,有利于教师集体辅导;异质的小组由于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不相同,组员之间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其团队精神。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在组内设置职位,并要求学生轮流担当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各种能力。

2.课程的多样与整合。首先,课程多样化。小班化教学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经验、是活动、是计划,是它们多方面的综合统一。要实现课程多样化的目标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课程权利的下放。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开发与编制都保持着高度的集权化,国家课程是唯一被执行的课程类型,虽然各地方和学校也开发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这些往往是作为地方教育行政和校长的工作业绩,要想在学校真正实施是很难的。虽然有些教师也参与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课程内容是受到严格规定的,教师根本不可能把自己所想要的教育内容编制到课程里面,那么师本课程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实现课程权利的下放,把开发课程的权利下放给地方、学校和教师,并允许课程的实施。第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敏锐洞察。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课程素材,将生活经验、活动等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现实材料纳入课程体系。其次,课程整合。以往的大班教学各个学科分科教学,各自为营,然而知识的运用并不是各行其是的,小班化教学要实现某些学科的有效整合。

3.评价体系转变。首先,实现评价多元化。传统的大班教学评价模式几乎是一元的,就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这样只能使学生陷入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个人发展的窠臼。小班化教学学生评价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因此个案评价、过程评价、活动评价、分层评价等评价手段和方法都能得以运用才能适应小班化的评价理念。其次,评价要注重过程。建构主义取向的评价观认为,教师把评价视为对学习者的展示。“教师给学生越来越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智力问题、表达困惑、给出个人解释、探索自己的思考。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师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考虑所有要学习的内容,而且要把新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8]因此,小班化教学中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给予学生激励或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学习方式更新。小班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在自己学习经验基础之上,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去探究学习内容,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机会。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在小班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注重讲授式的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提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上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实践,为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9]

参考文献:

[1]周智慧.小班化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形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2]顾瑾玉.小班教学与义务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3][4][6] Glass, G.V., Cahen,L.S., Mary Lee.S.&Filby,N.N..School Class Size:Research and Policy[M].NewYork:Sage Publication, 1982.[5][美]Carol Ann Tomlinson.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刘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陶青.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8] [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教师的创新[M].徐斌艳,陈家刚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吴晓雯.创设自主和谐的小班化教学环境[M].教育发展研究,2005,(12).

第二篇:小班化结题报告doc

《利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和谐课堂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伴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学龄儿童人数逐年减少,于是学校内出现了“自然小班”。这一现象在我县已成不争的事实,就拿我校来说,2006年全校1-6年级有教学班9个,而班额在30人以下的有8个班级。小班的出现相比大班来说,具有人数少,足够的室内活动空间,学生享有更多指导时间等优势,这些优势为实施小班化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12月,庆功台小学被县教育局批准为小班化教育实验校,自此,庆功台小学踏上了农村小班化教育的具体实践路程。实践中,我们开展校本培训学习相应理论知识;立足小班课堂,实践亲情式教学、等距离教学、个性化教学;力求从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从而借助小班化教育这一有效形式,将新课程理念体现于评价改革之中,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年多的实践中,班级环境、课桌摆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互动环节多了,师生单个交流时间充裕了,学生的对课堂上发生的变化不再觉得新奇、好玩,而是借助教师提供的机会努力的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实践中教师的“人本”教学意识逐渐增强,更加注重教学情境中多种要素的挖掘与利用。实践证明小班化教育为推进课程改革保,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发展良机。

2007年县教育局申报的“农村小学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课题被立项为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这对我校的小班化教育实践工作来说无非是一个莫大鼓舞,它为我校小班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坚定了我们走小班化教育实践之路。高兴之余,我们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即“如何能够结合本校实际,深入开展好小班化教育,将新课程理念更好的融入其中?”。反思小班化教育实践工作,“点”上的功夫下了不少,但欠缺系统性;课堂要素抓的不少,但重点跟进的不多;若想将小班化实践工作有重点的、系统性的开展,课题带动无非是一个有效的形式。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立足于“三维目标”,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根据这一理念,分析我校小班化教育实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诸多因素中,师生关系、知识与能力、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无非成为了构建“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我们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共赢的基础,只有平等、融洽的关系,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互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平等、融洽的心态,教师才能了解学生、主导课堂,我们称之为“和谐”;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只重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是一种失衡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挥的重要环节。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为实现这三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统一提供了可能,这与课改理念的“以人为本”教育是不谋而合的。为此在小班化教育中构建和谐课堂成为了我们进一步深化小班化教育实践工作中迫切需要。我们将积极利用好小班化这一有效载体,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情感丰富、积极进取、具有个性的人。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其内涵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师生关系、知

识与能力培养、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使其成为有机融合,相互协调,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发展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全面、主动发展。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强势的心理角色地位和课堂教学中不良的操作方式,促进教师形成和谐教学意识。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⑴、“小班化教育”: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一个动态过程,即在“小班”配置条件下,小班教育的内在属性和特质逐步形成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讲,“小班化教育”是实践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⑵、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⑶、知识与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能力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⑷、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⑸和谐课堂:所谓“和谐”,就是师生、生生之间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课堂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在教学中,诸如: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

(三)、课题研究解决问题:

1、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沉闷,学习效率不高的状况。

2、消除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压力,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

3、消除课堂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心理及行为之间的不平等,打破教学组织形式。

4、摒弃大班教学思想上惯性,促进教学精细化、优质化、生动、灵活。

三、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小学生入学人数剧减,小学教育已从过去的数量扩张型转为质量提高型,打破过去教育形式的单一化。目前,小班课堂教学研究虽然提出了和谐课堂的口号,但在这方面还处于相互争辩、实验阶段,尤其在农村,小班化教育刚刚起步,小班化教育中建构和谐课堂的理论更是发展缓慢,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经验性较强,学生对新的小班化教学还不熟悉,心理上还存在严肃课堂的阴影,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探索小班化教育理论,如果课堂氛围不改变,那么小班化教育就形同一句空话。

我校的课题正是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来具体研究小班内影响和谐课堂氛围的要素;和谐课堂氛围特点,及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原则是现代化教育界平等化民主化的产物,也是教育民主精神的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公平地满足所有儿童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即“每个人都受到适当的(而不是完全一样的)教育,达到和谐的目的。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要适全个人的特点”。小班内和谐教育气氛的构建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能更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原则精神,使每个学生提高受教育的程度。

2、教学生命交往理论

“小班化教育”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在同一时空进行着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和沟通,通过师生间生命主体的充分和谐互动,来提高教育的效益,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时空的重新组合,提高教学交往活动的频度和密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度。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生命交往的整体性、均等性、主体性、个体性和时空性,使教学论中的各种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模式、教学方法中的各种手段以及课程论中的最基本的概念都将直接支持着“小班化教育”,并在“小班化教育”得到深化和改良。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一)研究的内容

1、小班化教育中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和谐。

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普及与提高的和谐问题,小班内学生人数少,教师的视野都能照顾到,所以小班化和谐的课堂教学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课堂设计要统观全局,有梯度、有层次,在引入新知识、设问、巩固练习、作业指导等方面,都注意考虑到好、中、差,让尖子学生能吃饱,后进生能跟上,即:让尖子生学活,让后进生学会。

2、小班化教育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和谐。

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失调。教师注重的是以教材为本,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对知识的应用却很少注意,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往往被忽略了。这种知识与能力的失调,直接后果就是“高分低能”;从长远来看,则使学生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们在小班教学中有时间同时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等。

3、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和谐。

陈旧的教学方法集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发展性教学论》认为:“当前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弊端是所培养的人才缺乏主体性,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理论上没有真正确立教育主体思想,我们必须把发展学生主体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我们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也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相互配合,产生教育教学的最佳效益。

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相互配合,产生教育教学的最佳效益。

(二)研究的方法

1、实验范围:1-6年级

2、实验方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

六、课题实践的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2007年3月-5月)搜集相关资料,申报课题。

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写出实施方案。第二阶段(2007年6月-2008年5月)

1、理论学习,掌握课题实践中的概念。

2、分析教学现状,消除学生课堂上的压抑的心理。

3、对研究内容进行分层次实践,初步达到三位一体,相互融合,构建和谐课堂

气氛。

4、校内展示课型。

第三阶段(2008年6月-2008年7月)

1、根据第二阶段的实践经验,纠正实施方案,进行深化研究。

2、基本上达到小班化教学中课堂气氛的和谐。

3、进行课题总结,撰写成果。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

《利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和谐课堂的研究报告》

八、课题组人员分工及实验保障

校长张宝东任课题组组长,负责经费划拨、校内政策支持,实验人员安排。课题主持人秦克进,负责课题的具体实验工作。

组 员:刘继荣、赵天瑞、杨艳珍、巴文平、王宝芹等教师负责在自己学科和班级中实验,积累实验资料,定期总结交流。实验中,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实验成功。

九、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有效的促进

课题的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课题研究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首先,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要求有了较深入和明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在实践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分析等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经过实践研究,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也比较有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再次,教师的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从不懂科研为何物到初步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再到把科研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研究中。可见,课题的有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平等对话——一互动的课堂。在以前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使同学们正确、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往往习惯于运用“讲授法’,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硬塞给学生;为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会不由分说地替学生安排各种练习,逼着学生去完成。新课改之后,我们追求自由、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探究氛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如做到教态亲切、情绪饱满、多表扬,对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

3、知情合一 ——充实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这样的“统一”并没有客观的标准可供参考,从而使得一些老师很难把握统一的“度”,很容易顾此失彼,将极富情感的语文课上成枯燥的练习课;更有甚者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科学课。在现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语言优美的散文,精练和韵的诗歌以及蕴意深刻的小说等等。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运用“讲读法”,通过让学生用各种形式的“读”来读出感情,训练语感。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不仅要让孩子学好语文知识,更应使我们的孩子悟出“情”,做到有“心”,有“情”,有“爱”。

4、整体把握一一完整的课堂。课堂中我们追求的是完整、和美的阅读课堂,其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一气呵成。和谐的课堂阅读教学,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教师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其中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开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通过自身的努力,尽量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提出自己想解决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老师则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筛选出有价值的、全班学生须掌握的问题,然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品读课文,在“读”中品味语言,增强语感,理解文章,感悟情理,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使得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达到我中有书,书中有我,书我合一的境界。

5、和而不同——个性的课堂。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框定在一个固定牢笼中,学生该说的,能说的只能是标准答案,否则换来的只能是“×”。然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都不一样,在面对同一文本的时候就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雪融化后是什么”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框,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6、注重生成——发展的课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前认论文格式真深入地钻研透教材,尽可能全面地各好学生,但在明确教学目标,保证课堂的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教师应随时迎候学生的“一鸣惊人”,不光如此,教师还应努力提倡创新求异,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倡导问题解决的多样化策略,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及时地为生成“变换着节奏”。过程中老师、学生的思想与所探究的问题本身不断地磨击碰撞,创新的火花不断冒出迸发,新的学习需求、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地加深,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是一种有意识的,发问、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努力把学生从琐碎的、不切合实际的习题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只有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把鼓励学生提问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的发问及时点拔。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题的研究使学校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总结出了有效的经验,但反思我们的研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不足:

1、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还不够明晰,课题研究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

2、课题研究还欠缺科学规范,在初始研究中,由于不知从何入手,所以前期的分析和测定显得比较盲目,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因此对课题的成效验证还不够科学规范。

3、课题研究中很多的经验还未深入思考,总结提升,课题的成果层次还有待提高。

4、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虽有一定的提高,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本课题的研究,为创建小班化和谐课堂研究提供更多的经验。另外,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在课题的定位、课题的科学规范实施和课题的方案制定、实施落实方面做得更好。

第三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尽管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探索,但始终没有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紧箍”,仍存在着整齐划

一、千人一面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还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主动和谐发展。因此,在新一轮实验研究过程中,对现行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扬弃,既继承又创新。积极实施个性化教育和民主化教育,注重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及教育教学环境,从而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每个学生主动、和谐、健康地成长。为此我们紧密结合新课程的实施,提出开展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

随着城镇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以及对孩子期望值较高的家长都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往城区小学就读,这样致使大量的本地学生外流,导致本校生源逐年减少。再加上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及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大班额学生知识水平差别大、管理困难、教师课业负担重等现象的产生,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普通教师都在思考甚至尝试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随着部分地区及学校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成功,使小班化教学成为现在的热门教育话题。我校小学语文组教师也呈现出积极研究并尝试小班化教学的热潮。

经我校王寿平同志申报,并于2013年3月起开始“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参与的老师共6人,研究对象共涉及6个年级(1—6年级),主要以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为主,逐步向其他学科过渡,到目前为止已进入了结题阶段。

二、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选择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小班化教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

2、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

3、探索小班教育资源、环境配臵,使之更具育人功能。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目的

1、研究的价值

农村小学本来就是中国教育的“滩涂地”,不仅体现在外部设施设备上,还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和个体发展的形势等,农村家长要求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而现在国家也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并逐步有效的推行。以上种种都对农村小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机遇,同时更是挑战。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学校必须主动求变、主动求发展,走在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队伍的前列,那样才会推进学校发展,促使学生成功。

2、研究的目标(1)、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注重教而忽略学的教学理念,夯实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2)、通过比较研究,摸索出一系列适合本校小班化的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策略,形成可以在农村小学推广的教育教学模式。

(3)、通过合作研究,打造高效课堂,整体上稳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一些优秀甚至名教师,为本校的长期发展奠基。

(4)、通过小班化的实践研究,推行本校教育特色项目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本校的教育特色。

三、研究的周期

2013年3月——2013年12月

四、关于本课题的有关理论假设:

1、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2、以往大班授课有着许多不足,小班化教学设计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小班化教学设计能更加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焕发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

4、同样的教学设计由不同的教师施教,教学效果是有差异的。

五、关于本课题的开题已经做的准备工作

1、课题的选定:本课题的名称为《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

2、选择本课题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①小班化是我校顺应学生数的减少,教师和设施的相对富余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②深化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③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教育公平。

④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首要环节是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的最大的成功在于教学决策的科学。

⑤教学的质量的提升关键是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靠科研。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对学生进行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法进行了解、分析、整理、从而了解现状。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并根据

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小班化教育发展情况,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引导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组成研究共同体,使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都获得发展。

3、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和小班化教育的最新成果,力图使本课题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4、经验总结法:根据专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小班化教学工作经验与理论。

5、个案研究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实践中的事实进行研究,丰富理性认识的基础性材料。

七、课题实验的程序安排。

(一)课题设计,实验起草阶段(2013.3—2013.4)

1、制定实施方案。

2、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提出具体的研究。

3、做好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组织学习有关资料。

(二)归纳总结、研究实施阶段(2013.5—2013.10)

1、对学生进行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法进行了解、分析、整理、从而了解现状;

2、选定几个小班进行听课、评课,和相关老师进行交流、探讨、学习,并随时记录重要的信息;

3、查阅相关资料,书籍,和网上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汲取他们的精华;

4、科研教师做到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记录及时总结,及时收集、积累教案、案例、论文;

5、做好中期的阶段性总结

(三)成果展示,总结验收阶段(2013.11——2013.12)

1、把实验材料撰写成论文。

2、在进行实验的同时,着力于实验的总结、将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一次综合性总结,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3、根据实验内容和我校实际,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将有以下几种形式:课题报告、课堂教学设计、个案分析集、优秀论文集。

4、进行终结性成果鉴定,推广实验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1、对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2、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大了学生与老师的接触面,提升了课堂效率;

4、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多次在课堂教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通过将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历程,我认为在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

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学习,无论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途径、手段,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没有理论做指导,任何一种的研究都是盲目的,甚至是无从着手的,但是,我们在学校的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1、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

2、是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理论也比较陈旧,比较浅层次;

(二)、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

我们的教师大多重视做而轻视写,开展了工作而忽视了成果积累,虽然目前课题组教师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及时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以致总结不够及时,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某种“问题”或感到某种困惑时,并想方设法加以克服,给合平时教学不断地去探讨、去解决,从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这样教师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的校本教研之路。

(一)、把“问题”当作“课题”

搞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仔细地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平时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成研究“课题”。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搞教科研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实际上,教师要研究的课题俯拾即是。教师搞教科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为教学服务这个根本上,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性问题。就是明显存在,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又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不好?数学教材的主题图怎样呈现等等。二是探索性问题。就是将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如分层分类教

学应该怎样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等。三是反思性问题。这是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反思,发现的问题,如“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应如何调整?”等等。因此,有效的教科研所研究的“课题”的产生过程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经常遇到困惑与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课题。

(二)、把“教学”当作“研究”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其实,教学活动就是在不断地探究、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已经伴随着科研的性质。有效的教学不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而是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

(三)、把 “成长”当作 “成果”

在研究结束后,教师们将按计划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教学过程成功的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加以剖析与同事共享;把教学过程经验总结出来,教学成果撰写成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交流,从而不断从实验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用它去指导平时教学实践,以提升自己业务水平。还要不断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反思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地提高,让课堂中的成功或失败等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也就是使经验得以提升,失误得以避免,那么实现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写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既可以防止教育机智、教学感受的流失,教学中的“缺陷”与“遗憾”的忘记,也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经验总结,进行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促使教师有效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达到自主提高的目的。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断地主动学习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积极进行思考和创新,认真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策略,由此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我们认为,教育科研的最大成果应该是教师的成长和提高,这也是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和目的。

2013年12月30日

第四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传授现成知识为主要目的,主要是传递式教学法。它强调教师的教,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这一特殊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近十年来,学校教育改革深入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许多探索、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明显。但是大量事实也表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11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是,事实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着一些偏差,并未完全脱离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形式,而是要深入的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和教学相整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运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方法进行小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方法的指导下把文字(TEXT)、图形(GPQ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视讯(VIDEO)、动画(ANIMLATION)等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纳入小学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过程动态化、情境化、具体化,形成声、像、图、文过程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主体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弱点,这样创新的教学方法使一些抽象的、静态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述应当是比较多的。如:陆天池的《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发展历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以及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马惠平的《多媒体课件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其策略研究》从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应用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论述得较多并比较透彻,而“如何根据小学学科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的论述很少,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环境时所必须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也正是我校开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就是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育条件、优化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变革,而变革中出现的新的学习方法,也将存在这其优势和弊端。在本研究中,从教学方法着眼,对教学方法进行取优去弊。这样所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将会是高效的。

四、课题的研究措施、方法和手段

我们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在多媒体辅助和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为目标。以公开 1

课、教研课为研究的形式,突出对公开课、教研课中新的教学方法的效率、作用、并进行集体评价与研讨。

同时实验班的教师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积累。

具体方法有:

1、资料法。搜集、阅读、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和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理论及成功的课例,从中借

鉴经验,进行积累。

2、观摩法。组织观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示范课,从中汲取经验,进行思考和创新。

3、对比法。以对比研究的形式,组织同年级教师就同一课题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上研究课,通过对比研究,形成、改进新的教学方法。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经验,概括提炼出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6.2.-2006.10.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06.10-2007.6.完成信息中心设备安装,建好网络平台,安装有关软件;利用网络平台及其资源实施有关教学方案,追踪记录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

第三阶段(中期研究阶段):2007.6-2008.2.选择优秀教学案例,召开优秀教学经验展示现场会。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方案,同时积累材料。进行阶

段总结。

第四阶段(反思推广阶段):2008.2.-2009.10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结题汇报。

(一)添置设备,提供研究保障

我校的电教设备和电教研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如果要研究好课题,学校现有的设施和设备就显得不

足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课题,为了给课题研究提供更好的保障,学校在资金非常短缺的情况下,增加

电教投入,组建了信息组,建起了校园网、2个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添置了与学科教学相配套的课件。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

(二)组织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利用、计算机应用能力直接关系着课题研究的成败,为此,学

校多次组织信息组成员,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能力。同时,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并进行测试。课题

组每月进行一次活动,共同学习探讨。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观摩课一至两次。在近两年的实践研究中,课

题组成员都能做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时选择信息技术环境;设计教案时研究方案;实施教学时

展示功能。并结合研究课、观摩课、等教学活动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三)找准信息技术环境的作用点,避免“装饰”的误区

近年来,信息技术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利用信息技术环

境来作秀,教学虽然方式多样,却效率不高,甚至有的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影响。或者举着信息技术的牌子,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可有可无,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仍旧是被

动的接受者,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装饰效果,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明

确“用信息技术环境干什么”,找准信息技术环境的最佳作用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1、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要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根据信息技术的形象性、再现性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拉近距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变传统课堂教学“要我学”为“我要学”。

2、以“讲”变“学”,化静为动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部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为学生提

供探索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在观察、演示、操作、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交流,掌握知识。

3、重视教学反馈,变“单向反馈”为“多向反馈”

课堂教学是师生信息输出和交换的过程,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反馈。运用信息环境进行课堂教学反馈,可以增大课堂反馈容量,拓展反馈的深度,给每个学生提供均

等的机会,使传统学生与教师间的单向反馈,转化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多向反馈,并实现

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思路。

4、呈现形式多样,兴趣提升状态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在课堂活动中,由于他们的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这时选用合适的多媒体呈现

方式来刺激学生,创设新的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使他们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四)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展示”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节奏、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课件过多展示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精彩的画

面、悦耳的音乐,忽视这些画面、音乐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快节奏的教学频率,使学生的学习节奏跟不上

教师的教学节奏,课堂得益的是少数学生,荒废的却是绝大部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是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

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最优

化。

1、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讲解法: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技术手段,利用视频、图画、声音等,向学

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游戏实践法: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环境提供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游戏环境,把教学内容溶于游戏之

中,使学生在目标明确的游戏中进行实践,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学“拼音大小写字母”时,教师设计“字

母王国旅行记”的闯关游戏过程,通过闯“大小写字母手拉手”、“排排坐”、“抢球”等关,把准备练

习、新课教学、练习巩固三个教学环节都溶于游戏之中。

3、活动研讨法: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教学组织工具,给学生创设各种活动机会,让他们参与知识探索的过程,在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中,了解知识的来源,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寓知识体验、能力培养于

活动之中。

(五)及时处理各教学因素间的关系,避免“低效”的误区

现在的“多媒体风”,使教师在教学中过重的追求使用信息技术环境,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信息技术,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小黑板完全能够实现的。这种“杀

鸡用牛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著名的施兰姆公式说到:如果两件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

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及时处理各教学因素间的关系,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益。

1、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代表信息技术有着较多优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着自身的特色,而且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当能用“一支粉笔”、“一幅挂图”、“一次简单实验”就能解决的问题,不要为追求时髦而使用信息技术。

2、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信息技术中的硬件与软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部分。学校在添置硬件和软件时,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做到量力、实用和功效的结合,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使用水平和软件制作技术,使他们能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教学软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功效。

3、处理好信息技术“用来干什么”与“怎么用”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首先要清楚信息技术“用来干什么”,才能根据使用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制作相关的教学软件;接着要明确“怎么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4、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针对现成的课件多、不适合自己的教学与自己制作的课件好、但化时间精力较多的矛盾,教师要学会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

六、研究的效果分析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由原来的“为信息技术而运用”转向“为优化教学方法而运用”,使教师由原来的“为创新教学方法而创新”转向“为提高教学效率而创新教学方法”并初步取得成效。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创新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丰富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创新教学方法使知识形象化: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音、视、声、色、彩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动态地显示出知识的演变过程,这样创新出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创新教学方法使难点简单化:信息技术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通过直观演示,将问题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图形、影片,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教学难点由复杂变为简单,便于学生的学习。

3、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进程自由化: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计算机对话,按着自己的速度学习和练习,遇到难题向计算机求教,使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进程“自由化”,这种辅助教学形式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4、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探索化:建构主义理论和知识本身都要求教学要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知识的探索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的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索活动,掌握知识。

我们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进行了总结。

1、语文教学方面

小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基础性、实践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让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包容性十分强,因此信息技术可以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还可为写作教

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的实现渠道和更有效的交流方式,更可以使“生生”、“师生”、校内与校外、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更为快捷。

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创新的教学方法有: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抓住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的心理,因势利导,课前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

(2)、利用网络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筛选处理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是否具有索取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供学生学习时自由查阅。这样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3)、利用计算机工具,自主创作,培养学生实践与创造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地创作设计,把软件应用融入到课件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展现在计算机屏幕上。

信息技术环境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语文教学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闹,而要讲究实际效果,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

2、数学方面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觉得有趣、有用,但又觉得很难。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数学学习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引导观察,联系实际,及时归纳,循序渐进,深入思考,加深理解,举一反三,能够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虚拟生动逼真现实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实生活的体验,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3、音乐教学方面

能够结合教学,升华创造性想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与通感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想象和联想,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脑海里的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想象也不断地升化,无论是学唱歌曲还是欣赏音乐作品,都要引导学生往广处想造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对音乐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兴趣。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和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地促进各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信息技术环境的运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初步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品质。与此同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

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就认识到,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创新问题,二是切实提高师生掌握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教育技术的能力。在有了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我校把此次课题研究活动作为培养提高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造就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骨干教师,探索信息时代全新教学方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宣传开展整合课题研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年轻肯钻研的研究队伍,成员集中了我校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的教师,他们工作认真,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课题组借助网络、图书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信息化教育的最新动态,尤其是关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进程;学校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开研究课涉及4个学科;制作完成了学校主页、课题网页,并且,课题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掌握应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四)积累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的资料

在课题的研究中,探索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创新”,较好地处理了教学新旧方法的转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各要素间的关系,做到了创新更要有效。为信息技术环境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方法课程的成功案例和课件。

七、课题研究反思

1、在教学上我们工作做得很多,但理论学习不够,今后要加强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研究理论学习,使研究工作有指导、有方向,少走弯路。继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深入扎实的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

2、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资料积累很多,但缺乏科学的管理,在保存的过程中有所遗失,今后要加强资料的归类管理,做好便捷检索工作,使现有研究成果发挥最大作用。

3、通过课题研究,要让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科整合研究的有力推动者,更好的帮助其他教师参与到建设学习型、信息化的校园文化中去。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由于条件限制,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推广开来,如何将这些有效的新教学方法推广是我们以后继续要做。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网络课题结题报告

依托网络教育,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素质发展 ——“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昌黎县周庆恩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缘起:网络对教育的巨大冲击

我校承担的《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研究》课题,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总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课题研究任务书编号为4-06-25-162。我们选择并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1、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看,我们已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了,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有人在对教育发展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教育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这启示我们,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五彩缤纷的信息化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就必须研究网络这一工具对教育和学习的影响机制。

2、从学校的发展角度看,我校是浙江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推动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和开发,确立了创建e校园并以此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早就开始了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高效益地造就出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的探索。确立这一课题是我们实践的深化,它构成了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文化价值的重要因素。

3、从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看,在我校,运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已深入广大教师的人心,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网络在教学中应用已从辅助教学开始走向学科教学的整合阶段,这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天地。网络运用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化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教师实践的需要。

总之,网络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全面而且深刻的,学校必须认真应对这一冲击。由于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交往关系,所以,网络教育对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影响,是教育实践中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交往关系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了学。因此,研究网络教育对学生学习的作用,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规律,研究网络环境下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网络引发了教育行为、观念的深刻变革

随着网络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扩展和加深,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对网络教育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起至今,每年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有关网络与教育的研究论文都在200篇以上,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如《网络教育应用教程》、《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逃出束缚:“赛博教育”的社会学解读》等。

综观国内目前已有的研究(由于条件限制,对国外网络教学研究情况,我们没有进行研读和分析),在网络对教与学的影响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共识: 网络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教育方式的意义,又有教育观念的意义。

在教育观念方面,网络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学习过程成为了信息获取、选择,进而进行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学过程无论在内容上、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应当从以教师为核心转为以学生为核心,由继承式教育转向创新式教育。

在教育方式方面,有论者认为,当网络教学可能向学习者提供大量信息的背景下,学习者的主体建构必然成为学习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构主义突显了它的意义,它将成为网络教学模式转换的理论根据。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的特点,教学时间、层次更灵活,教学手段、资源更丰富,教学反馈、知识更新更及时,教学管理、互动与协作更高效。指导性自主学习、师生合作学习、个别教学将成为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学模式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教学目标由维持走向创新,教学时空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由间接走向直观,教学方法走向个性化、多样化。

网络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的巨大的改变,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特征,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和“发现式”学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互动学习、资源型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将取代传统的接受式学习。

但在现实中,网络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远没有达到理论研究者所期望的水平,据《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2]的调查结果,“互联网使用基本上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用户与非用户在学习成绩、是否担任社会工作、做作业时间长短、上特长班课外学习时间长短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用户比非用户更有学习压力。”但是,“互联网通常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使他们了解时代潮流等,这也会对学习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互联网需求研究说明,青少年用户与非用户在提高课程学习效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用户(均值=3.77,N=738)比非用户(均值=3.61,N=1377)更喜欢使用互联网进行课外学习或研究感兴趣的问题(P=.004)。这不能不说是对青少年学习活动的积极影响。”

在学校,我们进行的学生访谈中,也发现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不如理论推测的那样有效。我们仔细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是互联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源还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二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所需要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传统条件下的接受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能力,是不足以应付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三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还没有对网络教学、网络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还仅仅停留在辅教的阶段,还没有成为辅学、助学的工具,这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展开了网络环境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三、我们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网络促进教学与学习行为的改变

学习行为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这一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在网络环境下,在教师引导与帮助下,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把研究的重点确定在: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和载体,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模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思想基础,采取了行动研究法和反思性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工作,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

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网络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拓展了教学、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得教学与学习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学校课堂之中,教育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可以自主地确定学习进度的方式,可以利用最优的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但是要发挥这些网络的教育优势,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网络学习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甄别、选择、批判能力。而这些学习能力是需要学校、教师培养的。对此,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三条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

1、通过信息技术科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技术素养。要让学生把网络的教育优势转化为自己的学习优势,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技术,信息搜索、选择的技术。网络化教育中,师资和软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学生要能适应计算机和网络,只有这样,网络化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这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信息学科担负着主要的任务。而不同学科所需要的有自己特点的信息提取技能,则是学科教学中应当加以培养的,这就应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在网络教育中所需要的基本信息素养是:

(1)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练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计算机及相关应用软件完成实际学习任务的能力。

(2)利用资源的能力:能够在网上搜寻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自学,可以熟练地运用标题搜索、主题搜索和关键词搜索技术。

(3)信息利用的素养:确定、提取、评价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4)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的自我管理和评价。具备了以上素养,学生才可能从接受学习转向建构学习,从维持性学习转向创新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培养。

第一,通过信息学科的教学,对学生实施系统的信息教育,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素养。其内容应该包括:一是掌握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原理、信息传递及接收与控制的原理;二是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掌握信息技术常识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上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以外的其它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三是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发展。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电脑、网络等信息设备的能力,掌握有关信息化社会的有关知识,能熟练运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专用搜索工具进行信息搜寻;培养学生广泛地理解、甄别、选择、整理、创造、传递信息的基本能力,正确对待网络对学习影响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学科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在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除常规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外,还应该关注学生信息素养和网络使用技能的养成教育。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利用专业网站,利用专业术语、关键词进行信息搜索;教会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迅速、准确地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的技能。

在我们的实践中,在以网络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中,各学科教师都意识地应将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理念及意图整合到各学科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学习各学科课程知识。比如在语文课中网络搜索学习材料、用计算机写作文与修改作文、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情景教学;在数学课中用计算机学习算数、用多媒体技术绘几何图形、用计算机解题;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中用计算机动画表现大千世界微观或宏观物理现象、借助网络进行虚拟实验;在政治、历史等社会课中,利用网络搜寻社会材料,历史资料,开展课堂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网络开展调查研究,搜寻研究素材,向专家讨教,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互动学习等等。

第三,重视网络使用中的伦理道德修养问题。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强调对学生责任心、自尊心、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诚实等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必须使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正确的道德感,面对各种各样价值观的信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积极、健康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活动。

实施网络教育,我们必须重视迅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关注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交流和创造各种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学生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应该高度关注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视觉素养、艺术素养、数字素养等的培养,以期造就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人的整体信息素质。

以上这些基本信息素养的形成,是进行网络教学,开展在线学习的重要的基础条件。[1] 课题组组成:组长:赵碧野,主要成员:张永谊、倪望跃、黄津成、虞国强、余慧珠、叶素梅、金建伟、李毅、卢华、李建江

结题报告执笔:黄津成

[2]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http://ec.cycnet.com/ce/itre/index1_.htm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导、学、评、构”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深入的应用,它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也向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着一场新的教育革命。而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的今天,我们的学科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理念极不相衬的地方,教师还是在课堂中主宰一切,凌空指挥,肆意的权威控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有一些教师已经带着新课标的理念走入自己的课堂,会用些生动活泼、色彩艳丽,又能吸引学生的音像材料或课件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调节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但在教学中还不能准确把握课堂中的角色,不能轻松调动和利用课程资源信息,尽管也能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但这只是在教师操纵下进行的“皮影游戏”,让学生“带上镣铐跳舞”其实这还是背叛了新课标,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个性体验。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教学过程”也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实现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人机(计算机)间互动,显得尤其重要。

信息技术及其网络环境是实现互动过程的载体,是展示个性教学的舞台。我们只有很好地,恰如其分地发挥其媒介的作用,我们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学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而采用适合时代特点、学生学习特点的现代化教育方式。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开放环境。信息技术渗透整合学科课程,打破各种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可以实现在各种环境下更为广泛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依存”关系,建立平等、互促、互助、对话、交叉与融合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人机关系、学科关系甚至异地远程关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环境,实现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课程蓝图,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事情。因此,我们申报“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导、学、评、构”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的实验课题。以期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创设和谐互动

整合创新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科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指导思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课程改革与深化的实际,探索并总结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形成我校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2、课题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信息技术”指在我校已建成的多媒体电教平台和校园网的基础上,通过 10M带宽的宽带网和卫星接收系统共享INTERNET资源的教学网络环境。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导、学、评、构”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研究教学新手段和新模式以及研制、开发多媒体及网络环境下课程资源的研究。

研究重点:信息技术条件下“导、学、评、构”互动模式的建构。

研究难点:我校教师的观念更新、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水平;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我校教育改革的整合。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倡导应用教学叙事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立足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资源共享和教学手段上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体现课程的“即时性”和“双向交流性”;与我校综合教改和课程改革相结合,在课改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理论实际相结合,总结提炼、形成试验结果,以课例、论文集、课件库、教学资源库等形式结题。

四、研究条件:

早在90年代初期,我校就把电化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站在教育的前沿,确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教学改革”的教学理念。首批进入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行列,相继参与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规划课题的实验项目。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点研究工作内容之一。正是我们正确的选择,走出一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学校发展之路,才有了我校近十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几年来,通过“九五”、“十五”电教课题的行动研究,我们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本课题以陈相泉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石深敏校长为本课题副组长,参加研究的老师均具有丰富或较丰富的本学科教育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教学思想和理论,同时能较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工作,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制作课件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并已在此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我校作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本课题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朱国斌同志专职负责。近年来,我校相继投入了100余万元,建成了使用方便、功能较完善的信息化网络环境,三台高端服务器,内联各办公室、教室,外用光纤高速接入Interner网;现拥有电脑教室三间,配备了电脑180台;电教中心还购置有摄像机2台、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一台、高档多媒体计算机还随机配备了刻录机、专业级视频采集卡、DVD、扫描仪、打印等专用设备,为教师制作课件、录制课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建成的两个多媒体教室一次最多可容纳学生200余人。为保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需要,我们还购置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库。主要包括以《中教育星资源》和《数理平台》、《理、化仿真实验室》、《几何画板》、《风暴》等应用软件,拥有教学录像带、VCD片、多媒体光盘、录音带等2333余件。所有这些均为我校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五、实施步骤: 1、2001年11月-2002年7月

①、学校总课题组成立,申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中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课题。

②、校内各学科子课题组的成立和子课题申报。

③、结合2001-2002年的青年教师创优课、特色课和示范课三次公开教学、评课和说课活动开展学科的课题开题研究活动。

④、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校际参观、访问和交流。2、2002年7月--2003年6月

①、开展课题组相关培训和交流以及全校性的教师技能培训,②、完善自2000年以来形成的常规管理制度,对全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③、建构成果框架(教学资源库、课件库等)和基本内容。

④、结合2003-2004学年的青年教师创优课、特色课和示范课三次公开教学、评课和说课活动开展学科的课题研究。3、2003年7月---2004年6月

①、在我国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为了适应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使本校课题实验研究工作良性运作,经我校相关学科教师的反复酝酿,校十五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决定:原《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中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项目更改《信息技术条件下”导、学、评、构”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报省课题组批准于2004年5月对现课题方案进行实践与研究。

②、各学科子课题课题第一阶段总结工作,进行优秀子课题的评选和表彰。评选本总课题的重点子课题,以2-4个学科子课题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③、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各学科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经验交流,体现和总结各学科的教研成果,汇编教育教学论文集。

④、完成教育教学资源库(含教育教学公共素材库和各学科课件库、课例库、学科素材库、教案库、学科论文库等)的初步建构。

4、2004年7月--2005年6月

①、《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导、学、评、构”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中期评估工作,拟邀请省课题组的姜新华等课题研究专家、领导莅临指导。②、第二阶段总课题和子课题的开题工作。③、继续完善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④、汇集各学科相关的课例集(含课程设计、教案、脚本及教学录像等),完成视频数字化和系统化。5、2005年7月--2006年6月

①、《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导、学、评、构”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各学科子课题的结题工作。

②、初步完成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初步建构。

③、结合本学年的青年教师创优课、特色课和示范课三次公开教学、评课和说课活动,评选出本课题优秀课例。校内优秀学科子课题的评选和表彰工作。汇编《咸宁高中(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导、学、评、构”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教案、论文集》。

④、总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并做好总课题结题工作,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召开结题现场

五、组织与管理:

长:陈相泉

副组长:石深敏

主管课题研究承担专项研究实验

朱国斌:中心课题研究的策划、各项目实验的指导以及研究实验的管理 毛文子

协调课题研究,承担专项研究实验

问:姜新华

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课题研究专家 金

钢:负责课题实验理论研究和实验活动的指导

研究小组成员:

晓:课件制作指导、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研究实验 黄庭发:课件制作指导、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研究实验 叶

艳: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教师:

1、语文学科

潘龙友

昌立文

2、数学学科

石深敏

曾晓琴

谢余波

毛文子

郭建斌

3、物理学科

吴汉城

4、生物学科

5、政治学科

叶 专项研究实验成员

1、基于几何画板数学实验模式的研究 石深敏,毛文子,郭建斌,曾晓琴

2、博客平台下高中语文读写训练模式的研究 钱

虹,潘龙友

六、预期成果

1、咸宁高中教育教学资源库(含教育教学公共素材库和各学科课件库、课例库、学科素材库、教案库、学科论文库等)的建构。

2、完成《咸宁高中(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导、学、评、构”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教案、论文集》的汇编,总体上体现和总结各学科的教研成果,其中推荐部分论文参加全国和省市相关论文评选。

3、部分重点研究学科子课题推出的观摩课及相关的课件、课程说明、脚本、数字化视频成果。

下载《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研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信念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大力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蓬溪县教育科研课题结 题 报 告 课题编号: 【2012-x】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来源:蓬溪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吴 岫蒲城县电力学校2015.7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属于渭南市基础教......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单位: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小学一、课题研究的研究背景 教育能否经受和应对信息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正是我们这一......

    小班化课题结题报告 (3500字)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结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实施小班化教学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国外和国内的一......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小学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德育工作......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负责人:许娟) 一、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

    小班化环境下的班级管理研究论证报告

    小班化班级文化与班级管理策略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重点、要突破的难点、所要解决的问题。 从新丰第三初级中学初三学生中,在平行编班的情况下,随机抽取一个班,班......

    小班化教育语文课堂文化构建研究结题报告 王能兵

    《小班化教育语文课堂文化构建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大丰市南阳镇第二中心小学 王能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堂文化是基于新的课程改革而提出的,它顺应的是新的课程改革,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