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2 08:3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C)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D)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C)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C)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A)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B)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C)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A)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C)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D)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A)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D)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B)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C)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B)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A)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B)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C)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B)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2

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C)

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D)

3、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C)

4、“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D)

5、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B)

6、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C)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3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B)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C)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C)

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D)

5、提出“白板说”的是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B)

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D)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B)

8、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D)

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A)

10、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B)

1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B)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C)

1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C)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4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B)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A)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D)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C)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D)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A)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D)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5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D)

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C)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

D基础(A)

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D)

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B)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C)

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D)

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B)

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C)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 系统化

B 多样化 C 复杂化

D 专门化(B)

11、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A)

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C)

1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D)

1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条件

B 任务 C 途径

D 结果(A)

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B)

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 权利 B 威严 C 权威 D 人格力量(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6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C)

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D)

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B)

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A)

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D)

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B)

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A)

8、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D)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B)

10、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A)

1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C)

12、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C)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A)

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D)

1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B)

1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C)

1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D)

1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7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C)

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B)

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C)

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A)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D)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B)

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C)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D)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B)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D)

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C)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A)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D)

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B)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8

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B)

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A)

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C)

4、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 效度(D)

5、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A)

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C)

7、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B)

8、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D)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 1856年 B 1860年 C 1862年 D 1866年(C)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9

1、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9.1)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D)

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C)

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A)

4、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C)

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A)

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D)

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B)

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

9、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途径(D)

1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A)

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C)

12、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C)

1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A)

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B)

15、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0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D)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A)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C)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A)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C)

6、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D)

第二篇: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C)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D)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C)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C)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D)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A)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A)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B)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C)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A)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C)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D)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A)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D)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B)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C)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B)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A)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B)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C)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B)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2

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C)

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D)

3、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C)

4、“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D)

5、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B)

6、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C)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3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B)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C)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C)

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D)

5、提出“白板说”的是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B)

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D)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B)

8、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D)

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A)

10、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B)

1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B)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C)

1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C)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4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B)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A)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D)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C)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D)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A)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D)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5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D)

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C)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

D基础(A)

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D)

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B)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C)

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D)

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B)

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C)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 系统化

B 多样化 C 复杂化

D 专门化(B)

11、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A)

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C)

1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D)

1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条件

B 任务 C 途径

D 结果(A)

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B)

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 权利 B 威严 C 权威 D 人格力量(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6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C)

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D)

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B)

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A)

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D)

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B)

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A)

8、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D)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B)

10、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A)

1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C)

12、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C)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A)

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D)

1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B)

1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C)

1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D)

1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7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C)

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B)

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C)

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A)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D)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B)

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C)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D)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B)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D)

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C)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A)

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D)

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B)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8

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B)

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A)

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C)

4、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 效度(D)

5、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A)

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C)

7、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B)

8、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D)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 1856年 B 1860年 C 1862年 D 1866年(C)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9

1、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9.1)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D)

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C)

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A)

4、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C)

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A)

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D)

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B)

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

9、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途径(D)

1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A)

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C)

12、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C)

1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A)

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B)

15、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D)

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0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D)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A)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C)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A)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C)

6、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D)

第三篇: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填空题及答案7

1、备课

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钻研教材包括钻研 教学大纲、教科书

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课的类型

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4、课的结构是指课的_基本组成部分_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5、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作业

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

7、辅导是_帮助和指导_学生学习的活动。

8、试题类型可分为 供答型

和 选答型

两大类。

9、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_陈述式

试题两种。

10、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 填空题。

11、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 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组配式试题 三种。

12、测验的难度 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13、测验的区分度

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14、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_自评_的能力。

15、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__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_。

16、班级授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1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京师同文馆_。

18、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_根组教学_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

19、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道尔顿制_。

20、教学策略的基础特征是综合性、可操作性和 灵活性。

21、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_分支平行_、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22、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_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四种。

23、形式型策略就是以_教学组织形式_为中心的策略。

24、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_技术_为中心的策略。

25、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_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 的策略。

第四篇:2013年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基础》论述题

2013年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基础》论述题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2、试述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终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脱除文盲运动。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a.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b.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籍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c.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2、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改进与更新。同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试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学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在于

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又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 科学成果。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科学的体制化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最初很多科研机构是建在大学里的。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

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才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

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1、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 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 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2、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1、试述课的一般结构。

1.组织教学。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

中,直到课的结束。

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之巩固和加深,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方式有口头回答、板演、检查课外作业等。

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作好准备。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

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2、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1、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2、举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原则的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第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第三,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3.举例说明(略)班主任应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

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第五篇:2011年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基础》论述题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2、试述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终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脱除文盲运动。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师资格网校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下载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基础选择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习题精选及答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

    2010教师招聘考试及特岗教师题库和答案

    2010年教师招聘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

    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教师资格证类考试教育学全套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

    2013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六及答案

    2013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六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练书法时,我们......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选择题

    2018年教师招聘教育学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教育学是(A )。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 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 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 2.学校教......

    2018特岗教师考试考点:教育学

    优路教育卓越品质 www.xiexiebang.com 2018特岗教师考试考点:教育学 时光冉冉,2017年即将过去,不管收货了什么还是错失了什么,时间都不会重来一次,我们能做的只有勇往直前继续......

    2010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总结[合集]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则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发......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百题精选

    2010年特岗教师 教育学 百题精选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百题精选 教育百题精选及答案: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