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有关内蒙古沙漠化的实践报告[推荐]
论有关内蒙古沙漠化的实践报告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10级环境艺术设计本科2班
白蕊
指导老师:杨清芝
文中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直线距离达2400km以上,南北直线距离有1700多公里,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呈一狭长地带。气候干旱多大风,土地类型多样,地表沙物质丰富,是全国沙漠化发展最迅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草场退化严重,与上世纪70年代初比,没治理过的草原产草量只有以前的一半。据悉,当地矿产开采毁坏草原植被,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呼伦贝尔7大河流全部出现断流。
重要词汇:内蒙古
土地沙漠化
严重
治理
人为破坏
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西直线距离达2400km以上,南北直线距离有1700多公里,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呈一狭长地带。气候干旱多大风,土地类型多样,地表沙物质丰富,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呼伦贝尔沙地,是全国沙漠化发展最迅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在日益飞速发展的社会形态影响下,近年来内蒙古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也是很多热爱大草原的朋友们失望至极,更使曾经走过蒙古草原辉煌时代的老人伤心。更使生活在内蒙古的我而感到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好画面,我想这才是最让人伤心的。我想我们都是热爱美丽的大草原的,所以我愿意为遏制草原变沙地这一行动奉献力量。
内蒙古沙漠化发展趋势与全国沙漠化特征相似,即局部改善,整体还有蔓延恶化之势,沙漠化土地仍以中度为主,远在50%左右。沙漠化土地不仅具有面积不断扩大,占地比例逐渐增高的趋势,而且具有发展速率加快,沙漠日趋严重的态势。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有些意识去尽量的去维护周围的环境,去配合政府对环境治理的这一行动,但是仅仅依靠政府和那一小部分的群众来改善这么恶劣的情况是根本不符合实际要求的,另一些人们的乱砍乱伐或是不规则的开采矿产已经将内蒙古的环境问题推向了深渊......每当在春秋季节就是草原给人们的那些破坏行为的一个最好的“回报,”有时一走出屋外映入眼的就是漫天的黄沙,本应是一个美好清亮的早晨却变成漫天的黄沙,向远处望去也只是一片渺茫看到的只有土黄色的沙子在空中咆哮.....因为我的家就在科尔沁那一带所以我就以科尔沁沙地为例,做些说明。曾经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正在经历沙漠化的劫难。从通辽到赤峰,随处可见沙坨子,大风起时,沙尘遮天蔽日,道路、田野茫茫一片白。于是,科尔沁草原有了另一个名称:科尔沁沙地。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科尔沁沙地的面积每年增加1600平方公里,而全国平均每年才增加2000平方公里,可见科尔沁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仅通辽市,沙化面积便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增长。库伦旗有“四沙三丘二山一田”之说。许多地方沙进人退,有的村庄一夜之间便被风沙掩埋。在离我们通辽市市里不远的奈曼旗巴嘎波日和苏木,“巴嘎波日和”的意思是“茂密的小丛林”,但现在,全苏木的荒沙多达51万亩,而且有30万亩为流动、半流动荒沙。我在网上查到科尔沁沙地与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科尔沁沙地有其优越之处:水资源丰富。在沙丘上,你把手伸进沙子,能感到下面是湿润的。优越的条件引来了大批的开垦者,长期以来,滥垦、滥牧的现象十分普遍。按道理,开垦耕地应选择甸子地,但现在早已侵入牧业的生态系统。农民所烧柴草21%以上是从草场上砍的,这样算下来,平均每户每年要破坏3公顷草地。水利建设也有弊端,由于水库较多,导致河流干枯,形成土地的次生盐渍化,而许多沙带分布在河流的下风向;同时,由于灌溉用水较多,使草场、林地更加缺水。难道科尔沁的片片牧场,难道要被白沙覆盖?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了......几千年来,草原上的蒙古人一直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他们没有固定的房子,都只是住蒙古包,所以那些土地就没有人去开垦,一直都没有被破坏,土地非常的肥沃,但是,我在资料上看到在内蒙古看似肥沃的土地上,却只有表面的十多公分是肥沃的土地,再往下一翻就都是沙子了。所以蒙古人一直都没有去破坏它,但是后来进入草原的一些农民却不知道这些,大肆的开垦土地,但那些土地一旦翻开之后,过了三年就沙化了,一旦沙化之后,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永远都不可能恢复的,直至现在就演变成了草原变沙地的恶果。而除了农民的垦荒种田,还有就是近现代的人么不规范采矿的后果。在内蒙古还有许许多多的地下资源,就在人们不断探索的时候就要不断的挖井,一挖就是几十米,如果没有用了就那么放着,知道现在内蒙古草原上那些坑或是山洞都还有很多,整个山或一大片草原就会受到永久性的毁灭。霍林河煤矿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那个毁坏程度相当严重。而前几天我在看到了一篇新闻是有关于呼伦贝尔七大河流全部断流....这对本来就已经满目疮痍的内蒙古大草原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破坏。就在今年七月,本应是水草丰美的季节,但是在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那里绝大部分草场牧草长势不良,有的甚至还处于草场返青时的状态,让牧民不得不使牧民担心他们以后的生活以及牲畜的生产到底将怎样继续...与上世纪70年代初比,没治理过的草原产草量只有以前的一半。当地矿产开采毁坏草原植被,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才导致了那些河流断流.....而值得庆幸的是,1999年以来,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内蒙古,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治理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林业投资累计达370亿元,在巩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成果基础上,内蒙古生态状况实现“整体稳定遏制、重点治理区全面好转”的目标。
10年间,内蒙古各地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绿化等方式,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18亿亩,年均1000多万亩。据2008年清查,内蒙古森林面积比2003年增加4000多万亩,林木蓄积比2003年增加7000多万立方米,实现了持续“双增长”。同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双减少”,内蒙古荒漠化土地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比1999年减少730万亩。截至2008年底,内蒙古有林业用地6.6亿亩,内蒙古森林面积达3.55亿亩,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达到20%;林木蓄积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近年来,由于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科尔沁沙地确实正在发生大面积的逆转,发生逆转的多为70年代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沿交通干道两侧和农田、村庄周围大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林网,在沙漠化逆转比较大的地区如赤峰、翁牛特、敖汉等旗市,造林面积都很大;奈曼旗章古台苏木去年一年便形成主副林带74条,构成100个网格。为了治理沙漠,一些地方还建设了穿沙公路。在奈曼的巴苇穿沙公路上,我们看到路边的沙丘的边沿部分,都被人们以掩埋秸秆的方式固定住了,而且栽上了易成活的灌木。二是大规模人工种草,退耕还草,通辽市去年完成退耕面积58万亩,种草169万亩,划定禁垦禁牧区;同时,市里还严格限定人均耕地数量,超过限定数量的耕地和15度坡以上的耕地,要求全部退耕还草。三是对牲畜实行了圈养,或划定区域定时放养,有的地方基本上根绝了山羊等对草地破坏较严重的牲畜。“管蹄子、封坨子、种甸子”,已成为科尔沁地区农牧民的口号。
近百年来,不少上辈人亲眼目睹了老家那绿色草原科尔沁是如何变成黄色沙地,如何被人们手中的犁啃成秃地,而今年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竟然突发了泥石流,一夜之间就冲来了草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泥石流,卷走了村庄、人畜、农田。我们会不禁疑问苍天,草原上怎么会有泥石流,我想这就是苍天给我们的最好答案了吧,这是人们自己给的啊....我们应该停下那手中的铁犁了,我们不能再看着从中国版图上消灭掉最后一块草原了!不要将地图上的那只鸡的绿色背脊变成一点绿色都不染的土黄色,不要让金钱利益蒙蔽了双眼,给自己多些良知,不要一味的索取,也奉献一些吧...有人说过“人类从地球索取的是物质,吐出来的却是渣滓。”那么,我们也做一回会清理渣滓的文明动物吧。
2010年12月13日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第二篇:治理沙漠化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关键词:荒漠化 人退沙退 生态移民
中国治理沙漠化的进程,今年卸去了几多沉重增添了几分亮色:国家林业局日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50多年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终于出现了首次逆转。
今天之所以能够从“治理赶不上破坏”过渡到“治理超过破坏”,应归功于治沙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即从“向沙漠进军”转为与荒漠和平共处,从“人进沙退”转为“人退沙退”。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即“向沙漠进军”。然而,50年过去了,除了少数治理成功的样板外,似乎沙漠的力量远比人类想象的强大。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当前西北地区草场畜牧超载率为50%—12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300%;已有近70%的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如果牲口数量少,造成的破坏还能够天然弥补,但到处在放牧,草原就被压制,生长不起来了。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既然“人退”有利于“沙退”或至少“沙止”,怎样做才最有效?实际上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围封转移”或“转移发展”战略,都是有利于天然草场恢复的。但是,转移出去的人怎么安置?在新的土地上会不会造成新的破坏?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里,我们理解的“人退”不一定要搞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而是将国家进行生态治理的费用补贴他们,利用资金、政策、科技等多方面的优势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牲畜数量或休牧3—5年,大面积的退化土地凭借自然的力量实现恢复。只要土壤不继续损失,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种子、孢子、果实、萌生根和萌生苗)就能够“安家落户”,并自然繁衍。
在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治理中,提出了一种“以地养地”模式,这个思路主要是基于用少量的土地,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腾出大量的土地使其“休养生息”,借助自然力实现退化草地的恢复。利用的土地与自然恢复的土地比例可为1比100。这是由于目前在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一般很低,如退化草地上的产草量只有30—100斤/亩(鲜重,下同),而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后的饲料产量可达6000斤/亩以上。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建立在有水肥保证的集约化土地不会退化,内地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一直没有衰退,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土地没有退化。在草原区,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好土壤不被风吹走。
在人的去留问题上,当然“转移”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但毕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故土难离”,“生态移民”能否有效尚需认真研究。相反,如果我们将大量的费用集中在1%的土地上,集中在社区居民上,帮助他们形成产业链,即逐步形成种草、养草、收获、储藏、运输、舍饲、产奶、产肉、再运输、城市人群消费,并形成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畜牧业和订单畜牧业,牧民还是非常欢迎的,也用不着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目前在广大的农耕地区,现行的政策是:退耕还林有钱,可以管5年;而还草的钱则很少,且只管两年。这样有的地方领导就在不适合造林的地方也搞造林以得到国家的生态治理费用。这种政策如不及时纠正,将会在更大规模上加速草场退化。应当通过利益的关系和土地使用功能的转变,使当地社区的居民由被动参与生态治理到主动参与,从而使他们由生态的破坏者转变成生态的保护者,这是关系到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国大部分生产力较低的沙漠、沙地、草地地区,它们的生态价值可能远大于它们的直接利用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算一笔账,即直接利用收到的经济价值与破坏了以后的治理费用,哪个更大。
我国有草地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内蒙古草地90%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直接加剧了沙尘暴,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土壤损失,这个事实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在林业上,国家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实际上,“天然草原保护工程”、“退牧(耕)还草工程”同样意义重大。
甘肃省民勤县的沙漠化现象现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就做了6次批示,今年暑期我回到家乡——民勤,那里的人们仍在砍伐自己周围的树木,在我家附近这种现象就十分严重,我问了一下当地的老乡,他们的回答很简单——这里不长树,还不如把地誊出来种庄稼好;我问这里为什么不长树,他们的回答也很简单——水质不行了。民勤县委书记陈德兴书记多次提到,当前我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水资源供需情况看,目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已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的根本制约因素。从荒漠化防治情况看,全县生态环境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治理,在个别地段有所好转,但整体恶化的势头并未得到遏制,流沙大举内侵,在绿洲最北部已经握手,荒漠化还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从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情况看,巨大的人口压力已经使民勤绿洲早已不堪重负,到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步。全县上下必须正确理解和牢固树立“人退沙退”的基本理念,科学确定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人退沙退”,就是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民勤为目标,通过人们活动范围的主动收缩和影响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大自然以自我修复和演进的空间,并通过“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结合的方式,梯次构建保护绿洲的生态屏障,在不断增强生态涵容更新能力的前提下,维护民勤绿洲永续生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三篇:治理沙漠化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
关键词:荒漠化 人退沙退 生态移民
中国治理沙漠化的进程,今年卸去了几多沉重增添了几分亮色:国家林业局日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50多年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终于出现了首次逆转。
今天之所以能够从“治理赶不上破坏”过渡到“治理超过破坏”,应归功于治沙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即从“向沙漠进军”转为与荒漠和平共处,从“人进沙退”转为“人退沙退”。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即“向沙漠进军”。然而,50年过去了,除了少数治理成功的样板外,似乎沙漠的力量远比人类想象的强大。
人口增长是荒漠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据记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91万人,净增加近3.5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牲畜数量更是迅速增加,从160万头增加到2300万头,净增加14倍多。
当前西北地区草场畜牧超载率为50%—12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300%;已有近70%的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如果牲口数量少,造成的破坏还能够天然弥补,但到处在放牧,草原就被压制,生长不起来了。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既然“人退”有利于“沙退”或至少“沙止”,怎样做才最有效?实际上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围封转移”或“转移发展”战略,都是有利于天然草场恢复的。但是,转移出去的人怎么安置?在新的土地上会不会造成新的破坏?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里,我们理解的“人退”不一定要搞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而是将国家进行生态治理的费用补贴他们,利用资金、政策、科技等多方面的优势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牲畜数量或休牧3—5年,大面积的退化土地凭借自然的力量实现恢复。只要土壤不继续损失,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种子、孢子、果实、萌生根和萌生苗)就能够“安家落户”,并自然繁衍。
在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治理中,提出了一种“以地养地”模式,这个思路主要是基于用少量的土地,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腾出大量的土地使其“休养生息”,借助自然力实现退化草地的恢复。利用的土地与自然恢复的土地比例可为1比100。这是由于目前在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一般很低,如退化草地上的产草量只有30—100斤/亩(鲜重,下同),而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后的饲料产量可达6000斤/亩以上。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建立在有水肥保证的集约化土地不会退化,内地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一直没有衰退,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土地没有退化。在草原区,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好土壤不被风吹走。
在人的去留问题上,当然“转移”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但毕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故土难离”,“生态移民”能否有效尚需认真研究。相反,如果我们将大量的费用集中在1%的土地上,集中在社区居民上,帮助他们形成产业链,即逐步形成种草、养草、收获、储藏、运输、舍饲、产奶、产肉、再运输、城市人群消费,并形成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畜牧业和订单畜牧业,牧民还是非常欢迎的,也用不着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目前在广大的农耕地区,现行的政策是:退耕还林有钱,可以管5年;而还草的钱则很少,且只管两年。这样有的地方领导就在不适合造林的地方也搞造林以得到国家的生态治理费用。这种政策如不及时纠正,将会在更大规模上加速草场退化。应当通过利益的关系和土地使用功能的转变,使当地社区的居民由被动参与生态治理到主动参与,从而使他们由生态的破坏者转变成生态的保护者,这是关系到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国大部分生产力较低的沙漠、沙地、草地地区,它们的生态价值可能远大于它们的直接利用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算一笔账,即直接利用收到的经济价值与破坏了以后的治理费用,哪个更大。
我国有草地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内蒙古草地90%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直接加剧了沙尘暴,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土壤损失,这个事实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在林业上,国家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实际上,“天然草原保护工程”、“退牧(耕)还草工程”同样意义重大。
甘肃省民勤县的沙漠化现象现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就做了6次批示,今年暑期我回到家乡——民勤,那里的人们仍在砍伐自己周围的树木,在我家附近这种现象就十分严重,我问了一下当地的老乡,他们的回答很简单——这里不长树,还不如把地誊出来种庄稼好;我问这里为什么不长树,他们的回答也很简单——水质不行了。民勤县委书记陈德兴书记多次提到,当前我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水资源供需情况看,目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已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的根本制约因素。从荒漠化防治情况看,全县生态环境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治理,在个别地段有所好转,但整体恶化的势头并未得到遏制,流沙大举内侵,在绿洲最北部已经握手,荒漠化还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从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情况看,巨大的人口压力已经使民勤绿洲早已不堪重负,到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步。全县上下必须正确理解和牢固树立“人退沙退”的基本理念,科学确定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人退沙退”,就是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民勤为目标,通过人们活动范围的主动收缩和影响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大自然以自我修复和演进的空间,并通过“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结合的方式,梯次构建保护绿洲的生态屏障,在不断增强生态涵容更新能力的前提下,维护民勤绿洲永续生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
在来势汹汹的沙化面前,我们没有反思人类自己的错误,改弦更张,反而在被曲解的“人定胜天”思想的指导下,“向沙漠进军”,要“人进沙退”。其结果,是这边治理、那边破坏,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全线的“沙进人退”。
1998年的特大洪灾,迫使人们重新思索“人定胜天”的本意,反思人类自己错误的生产方式,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痛定思痛,在南方大规模“退田还湖”的同时,北方也展开了新一轮的防沙治沙运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治沙运动改变了思路、转换了战术,更加注重草原与荒漠的休养生息和自我修复能力,植树种草与退耕还林还草并举,大搞封育禁牧,实行生态移民,让植被实现自然演替;不再就治沙而治沙,而是与治穷结合起来,种植既保护生态、又能发展生产的经济型树木、灌草,初步显现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的双赢局面。
当然,逆转只是好转的开端。毕竟,全国仍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急需治理,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毕竟,全国2610万贫困人口的一半还分布在沙化严重的地区,贫穷这一威胁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没有根本消除,乱放牧、滥开垦等破坏植被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毕竟,新生成的植被刚处于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稳定性差,如果气候条件恶化,管护跟不上,就有可能导致植被衰退。
不仅北方地区在治穷与治沙结合上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而且,就全国范围而言,如果没有北方贫困沙区与南方发达地带的经济共荣、成果共享,横亘在北方数千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就难以常固久安——建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不光是沙区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使命。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 科学出版社 XX.2
[2] 周毅 《西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XX.12
[3] 李宗植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 兰州大学出版社 XX.6
第四篇:论施工项目进度实践报告
论施工项目进度实践报告
摘要
实践过程中,我着重学习了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理论。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理论已经为世人所知非常多年了,也在各种项目,特别是大中型项目上有一个普遍的应用。但是,就算是已经是应用了无数次,只要看看那些项目,就会发现,在事实上,施工进度控制跟原本计划编制还是有差别的,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诸多阻碍,这样一来,施工目标就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都是计划不够精密化、控制不够严谨、跟踪工作掉链子、纠偏拖拉缓慢。
关键字:施工项目;项目进度;控制
一、见习感悟
专业见习的过程中我感觉替身了我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学会了把理论的与实际的相结合。同时,专业见习也是大学生活中中的必要课程,也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门槛。经过了这次的是实践,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还开阔了视野,更高效的与人沟通,也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和一生的老师,让我觉得受益匪浅。曾经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全面却也不够精细,只理会了文字表面上的意义,没有在复杂的社会案例中处理过,这次的见习让我体会非常深刻,事实上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每一点知识,在社会案例中会跟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社会案例的复杂性需要更庞大的知识体系来支撑,这点我要学会更加适应。
所谓的进度控制是指在限定的工期内,以事先拟定的合理且经济的工程进度计划为依据,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纠正的行为过程。工期是由从开始到竣工的一系列施工活动所需的时间构成的。工期目标包括:总进度计划实现的总工期目标;各分进度计划(采购、设计、施工等)或子项进度计划实现的工期目标;各阶段进度计划实现的里程碑目标。通过计划进度目标与实际进度完成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及其原因,采取措施调整纠正,从而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进度控制是反复循环的过程,体现运用进度控制系统控制工程建设进展的动态过程。进度控制在某一界限范围内对(最低费用相对应的最优工期)加快施工进度能达到使费用降低的目的。而超越这一界限,施工进度的加快反而将会导致投入费用的增大。因此,对建设项目进行三大目标(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应互相兼顾,单纯地追求某一目标的实现,均会适得其反。因而对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目标实施的全面控制,是投资目标和质量目标实施的根本保证,也是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进度计划认为进度计划是一种摆设,可有可无。“我非常熟悉,该做什么我脑子非常清楚”。大型工程,工期长,环节多,意外情况也多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些工作对于小工程,或许可以这样。但,没有很好的进度计划,施工企业很难在一个长的时间跨度内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或总施工企业以及其它施工企业表明自己的施工组织状况,同时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也很难指导自己的施工,并在资源上从容调度和平衡优化。
2.对于计划还算重视,但计划与实际工作脱节这有多种原因,可能是进度计划水平低,不能如实反映施工状况以至失去指导作用;也可能认识上有误区,因为进度计划中的施工顺序与实际工作的施工顺序有一定的差别,在具体的施工组织以及作业数据的反馈上嫌麻烦,不愿意受约束。
3.进度计划过粗或过细过粗的进度计划难以控制作业进展,不易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作业延误,将有可能为时已晚,难以挽回;过细的进度计划容易人为割断施工工艺之间的自然联系。如接地线安装包括放线、安装、检验等工序,安排一个作业就比分成三个作业好。从工程实践来看,进度计划的粗细没有一定之规,相当难以把握。
(二)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对策
根据进度拖延的原因分析,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对引起进度拖延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防止它继续造成拖延或造成更大的拖延,特别对计划不周(错误)、管理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拖延。
2.对己经产生的拖延,采取措施以弥补或部分地弥补。主要通过调整后期计划,修改网络计划,采取措施赶工。
3.采取措施保证后期的活动按计划执行,特别对关键线路活动。
第五篇: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践报告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已达2亿多人。基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思考,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整体上归属农村社保体系,又符合农民工自身特殊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突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困境的出路。
一、坚持的原则 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已达2亿多人。基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思考,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整体上归属农村社保体系,又符合农民工自身特殊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突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困境的出路。
一、坚持的原则
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低水平、广覆盖、逐步完善的原则,完善农村社保体系。二是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宣传和动员农民工参加农村社保体系。三是坚持个人、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共同承担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责任。四是设立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行政管理要做好农民工的组织工作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业务管理要做好保险基金的筹集和费用的支付工作,加强对基金的投资和运营,使其保值增值。
二、建立相适应的制度
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不能简单的追求整齐划一,而应从实际出发,为不同社会群体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确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应当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优先得到确立。在实践操作中,以“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并留有一定的风险储备金”为保险基金筹集原则,强制性要求企业(雇主)完全承担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按时定额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大多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最主要的是加强用工单位的意识,各级政府要加大检查力度并强化执法。
2.确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
针对农民工就业极不稳定的现状,城镇失业保险面临巨大压力。企业在转制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难,使这项制度实施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实行“一票征缴”是想以养老保险带动失业保险。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为城镇企事业单位。然而该条例第一次将农民工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龄满一年,本单位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签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金。该规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工的失业保障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达不到农民工的需要。
3.确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大病统筹医疗保险与一般医疗保险。建议对有雇主的农民工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其中雇主按比例负担社会统筹的全部费用和个人帐户的小部分费用,个人缴纳进入个人帐户。个人帐户用于一般医疗或门诊费用,当医疗费用超过一定比例,即为大病,则由社会统筹医疗负担绝大部分费用,其余仍为个人负担。无雇主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大病统筹医疗保险,日常医疗开支,则由个人或家庭承担。
首先应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对已经取得城镇居民资格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当地的职工医疗保险。其他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农村医疗合作,由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的低缴费率所决定,为农民工提供的医疗保险待遇低于城镇水平,也不能满足一些农民工的需要。因为他的缴费额很低,所以他的报销比例也是很低,虽然能够解决部分费用,但是如果真的有了大病还是很难解决问题。因此还可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保障层次。具体而言,首先该医疗基金应有缴费的底线,所有农民工都要按此标准缴纳,按此层次享受的待遇为基本医疗待遇。如果需要更高的保障,可以多缴费参加大病统筹,这部分多缴费用纳入农民工的个人帐户。到发生医疗支出的时候,缴费多的农民工享受的待遇比缴纳最低缴费额的农民工要高。而具体高多少需要由当地政府制定具体的办法。其次,农民工也可根据在当地的服务年限享受有差别的医疗保险待遇。如在本地服务时间越长,享受的保障水平越高。
4.确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我国传统上将土地和家庭作为农民养老的依靠,对农民没有建立诸如城市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对于离乡的农民工来说,如果他们将在城市终身就业和生活作为自己的目标,在没有取得城市居民资格之前需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