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观后感1
看过这部“大片”人大附中校长一语惊人: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
《镜子》的主创团队分别于4月1日、5日和11日开启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的校园放映活动,在此期间,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引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还有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觉醒,一场盛大的成人礼
20xx年4月11日下午4点,在钢琴的伴奏下,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九百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和九百名学生家长坐满了主楼前的喷泉广场。高三学子将在这里与父母互换家书,宣读成人誓词,这是属于他们的成人礼。在父母为孩子们带上领花和领带的时候,他们给彼此一个深情的拥抱,这是一个家庭最温馨的时刻。而就在两个小时前,中国首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刚在广场边的报告厅播映完毕,国内知名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的一句话仍然余音绕梁。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镜子》观后感2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镜子》,讲述的是我是这个年龄段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类似的片子有很多,只是这一部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将视线放在家长的身上。 影片中的孩子多数已经辍学在家还几个月了,节目的开始,便是家长们那充满焦虑无奈的眼神,在那气氛的背后还充斥着希望。当一组又一组的问题家庭出现在节目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少年,一句又一句的伤人话语,一滴又一滴的泪水落满家长的脸颊。问题少年无一例外的被送到心理教育学校(在我看来就是所谓纠偏所)。而家长们也被要求为期6天的教育课程。
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问题暴露无遗,孩子不是机器人,家长们这一代人无情的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不管是不适合他们的发展,而这些家长也大多是中上阶层的商人亦或是领导,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而不是陪孩子。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都存在了,“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丈夫”仿佛人已经变成一件物品,这与一个瓶子无异。
他们教育方针中都出现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这一据传承了几代人的理念,就是在给孩子们划定一条线—你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我不禁大为感慨,作为同样处在这一理念下成长的人,人生目标已经潜移默化的转变为——读书,学习,考大学。确实,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想要成功,捷径就是读书,这无可厚非,不可置疑。类似的纪录片竟引发了对于传统教育的反思,质疑。在我看来,理念并没有错,几代人对于教育的剖析已经极言深刻,这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追求的与日俱增相辅相成。只是在这样一群少年的身上,这样的问题被无限放大,厌烦读书,想要自由,(博众乐罢了)。我并没有涉猎多少概念,只是有感而发,浅思简言,难登大雅之堂。
《镜子》观后感3
孩子身上的问题到底是谁造成的?父母说是不是他们自己。他们爱孩子,甚于爱自己。但是孩子说,真正应该受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感觉他们身上有相同点:那就是自己是委屈的。谁的说法更接近真相?
通过三集视频,我们听到孩子心底的声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温柔相待。可是父母对孩子的内心诉求感受迟缓,处理信息偏差很大。说劳累,懒得回应,大嗓门,简单粗暴,揪住一点不依不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总是翻出来絮叨,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无比的,事无巨细安排孩子生活,设计他的未来,把自己的意愿毫不商量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且打着爱孩子的旗帜。即使错误,也不会低头致歉。当孩子用过激的方式表达的时候,才惊悚不安起来,当孩子彻底不能驯服,完全对峙,伤人害己的时候,才想到求助他人。
你分明能够感受到孩子的问题多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悲哀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改正自然就无从谈起。没有省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偏执一端,零件坏了,委屈非常,怨命不好,就是不说自己的错处,有错的人才需要改正自己的错误。罗曼罗兰说:倘若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纠正我们的错误,克服我们的偏见,扩大我们的心胸和思想,那么我们活着又有什么用?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这是一生的功课。
父母如何开启学习篇章呢?首先要认识到人是有局限的。有局限却看不到局限,还以为真理在握,那么思想就会越来越偏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才有可能反省自我。
《镜子》观后感4
影片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央视网消息:“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这些“狠话”都是出自几个花季少年的口中,为什么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十年策划、两年摄制的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 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镜子》观后感5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孩子更是家庭的镜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在中国,不如说父母是孩子的模板,他们制定出一套方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向自己心目中的“成功”。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失败者对自我的救赎。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味地强调“分数”,使得孩子对人生原本的美好、积极的向往和期待被无情地抹杀。
我的家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我的父母对我要求十分严厉,我知道他们爱我,但却时常遭受他们爱的“创伤”。在我成绩不如意时,他们并不会选择给我安慰与鼓励。反之,斥责、脸色、冷战,这让我曾经许多次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但我明白我心中有梦,于是我坚持。我母亲脾气暴躁,所以我努力使自己尽量温和。
像我这样的孩子何其多,能够自我调节的何其少!
或许成为家庭的镜子,不一定要将好的与坏的尽皆呈现出来。也许你仍在努力之中,也许你有自己的思维与梦,也许你的父母不会改变,然而你却决不能让你的孩子也成为这样的下一个……
这是中国首部情感教育纪录片,由《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两年拍摄和制作而成。《镜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故事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镜子》观后感6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却会造成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是否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入围影片《镜子》昨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首映典礼暨交流会。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该片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经过《天网》栏目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与制作完成。
《镜子》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镜子纪录片观后感400字百科
比如有的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切以学习为目标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反抗隐患;有的家庭母亲的忍让妥协、父亲的冷暴力,让孩子产生了只有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介绍,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孩子”。与卢钊凯一同合作执导该片的导演范永东说,这部片子的故事是讲述关于家庭情感教育这个话题,但实际上在故事背后融入了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他和卢钊凯力图通过影片找到一条线索,一个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
《镜子》观后感7
大致把央视拍的《镜子》这部纪实的纪录片看完了。总长两个小时的纪录片的信息含量是相当大的。
有点题外话,这部纪录片已经相当震撼了,能够把很多不忍直视的问题披露出来,这个相当难得了。而且是在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是不是说明有关方面已经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开始了反思,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啊!所以说是首都的一部分学校甚至听课来看这部片子。其实这部片子跟我们大武汉有很大的关系,片中的这个学校就在咱们武汉,里面涉及的孩子就是武汉的孩子,很多场景画面都让人十分眼熟,比如光谷步行街这块。不知道我们武汉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有没有看过这个片子,咱不停课看一看?其中的泽清的爷爷还是湖北大学的副教授,与我也扯的上一点点关系。可能这样的片子的负面信息太大了,让咱们武汉有点丢脸?也许吧,无论如何,这部纪录片确实是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的。不光只是让家长反思,其实里面包含的内容囊括了方方面面。应该是值得整个社会的反思。
这个学校收录的都是所谓的“问题少年”逃学,叛逆,迷恋网络等等。家长和学校已经束手无策了,只能借助于第三方力量。而从片中所透漏的信息主要是聚焦在家庭,孩子都是在对父母的控诉,这个是主线。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其实不光是片子中的这些家庭的问题,应该来讲是代表了我们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的家庭教育的思维模式。只是这些孩子所遭遇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已,走了一点极端而已,与他们的个性和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其实不用庆幸自己的孩子没有向片中的孩子一样,个人感觉这个比例不会是少数,而心理问题都暗藏于很多类似遭遇的孩子心中,只是没有一个诱因和条件来爆发而已!或者是在一些情形下,在消解了一点。我们只能说是感到庆幸吧。而目前的所谓的“安全问题”形式的严峻,已经是我们当前教育的“警报”在拉响了!如果长此以往,只能会让家长和学校焦头烂额,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
《镜子》观后感8
看完了《镜子》这部纪录片,引发的是更长时间的思考,没有思考的片子,不是好片子。片子更适合父母观看看,讨论的就是家庭教育问题。一些平时生活里的非常常见的家教观念、方法、习惯,在一些孩子身上发生了那么严重的后果,日积月累,最后成了父母和孩子的互相绝望。镜头记录了这一个个就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家庭样本。那种郁闷、迷茫、挣扎、绝望,让观看片子的也身为父母的人,产生内心共鸣,去思考。
把片子作为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面对这面“镜子”,自问“我身为父母,也有这样的问题吗?”
思考1:“最该进培训营的是我爸妈,不是我!”
思考2:“孩子要去做背包客,换了你,你说你可能同意吗?”
思考3:“我们家孩子是留守儿童,出了问题,没啥说的;可他们家可不是啊,都是天天能陪着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有文化,居然也出这么严重的问题,这怎么说?”
思考4:“我小时候家里穷,我奋斗打拼,我有今天不容易,我一时一刻不敢懈怠,我希望孩子和我一样,我错了吗?”
思考5: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连石头都能被打动,为什么不被孩子理解接受?
思考6:孩子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件物品?若是人的话,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人还是父母的附庸?
思考7: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教育理论和名言,真是多如牛毛;对于教育的研究,几千年的探讨,不可谓不深入;那为什么还是争论不减?教育问题有答案吗?为什么今天还是有问题少年?问题出在哪里?
思考8:孩子和父母的想法,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对孩子的引导,当和孩子的发生冲突时,怎么办?都知道要多倾听和沟通。那当沟通不成时,又该怎么办?
思考9:“他们是未成年人,教育他们是父母的权利和责任,错了吗?我给孩子指出正确的路,错了吗?我都是教他学好,他偏偏不学好,是我的错吗?”
《镜子》观后感9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之际,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卢钊凯、范永东执导的纪录电影《镜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纪录片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角逐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奖。此前,《镜子》的主创团队还参加了一系列进校园活动,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瞬间引发广大师生和家长们的热烈讨论。
纪录电影《镜子》讲述了3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专家评价,“《镜子》是一味中药,给社会提供反思、给生命提供力量。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镜子》虽然讲述了关于家庭情感教育的话题,但在其背后,却融入了我们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今天在什么地方?将来要去哪里?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全部贯穿于电影始终。”卢钊凯说,做纪录片除了要会讲故事,更要会“选择”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纪录片镜子观后感。《镜子》选择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真实呈现3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重新审视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所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镜子》的另一位导演范永东表示:“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个家长需要接受教育、社会需要给家长受教育的机会的问题,我们更想探讨关乎人的精神构建的问题。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可以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随着持续的深入探讨,我希望这个线索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法制建设的一把钥匙。”
《镜子》观后感
《镜子》观后感1
孩子身上的问题到底是谁造成的?父母说是不是他们自己。他们爱孩子,甚于爱自己。但是孩子说,真正应该受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感觉他们身上有相同点:那就是自己是委屈的。谁的说法更接近真相?
通过三集视频,我们听到孩子心底的声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温柔相待。可是父母对孩子的内心诉求感受迟缓,处理信息偏差很大。说劳累,懒得回应,大嗓门,简单粗暴,揪住一点不依不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总是翻出来絮叨,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无比的,事无巨细安排孩子生活,设计他的未来,把自己的意愿毫不商量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且打着爱孩子的旗帜。即使错误,也不会低头致歉。当孩子用过激的方式表达的时候,才惊悚不安起来,当孩子彻底不能驯服,完全对峙,伤人害己的时候,才想到求助他人。
你分明能够感受到孩子的问题多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悲哀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改正自然就无从谈起。没有省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偏执一端,零件坏了,委屈非常,怨命不好,就是不说自己的错处,有错的人才需要改正自己的错误。罗曼罗兰说:倘若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纠正我们的错误,克服我们的偏见,扩大我们的心胸和思想,那么我们活着又有什么用?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这是一生的功课。
父母如何开启学习篇章呢?首先要认识到人是有局限的。有局限却看不到局限,还以为真理在握,那么思想就会越来越偏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才有可能反省自我。
《镜子》观后感2
看完了《镜子》这部纪录片,引发的是更长时间的思考,没有思考的片子,不是好片子。片子更适合父母观看看,讨论的就是家庭教育问题。一些平时生活里的非常常见的家教观念、方法、习惯,在一些孩子身上发生了那么严重的后果,日积月累,最后成了父母和孩子的互相绝望。镜头记录了这一个个就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家庭样本。那种郁闷、迷茫、挣扎、绝望,让观看片子的也身为父母的人,产生内心共鸣,去思考。
把片子作为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面对这面“镜子”,自问“我身为父母,也有这样的问题吗?”
思考1:“最该进培训营的是我爸妈,不是我!”
思考2:“孩子要去做背包客,换了你,你说你可能同意吗?”
思考3:“我们家孩子是留守儿童,出了问题,没啥说的;可他们家可不是啊,都是天天能陪着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有文化,居然也出这么严重的问题,这怎么说?”
思考4:“我小时候家里穷,我奋斗打拼,我有今天不容易,我一时一刻不敢懈怠,我希望孩子和我一样,我错了吗?”
思考5: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连石头都能被打动,为什么不被孩子理解接受?
思考6:孩子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件物品?若是人的话,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人还是父母的附庸?
思考7: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教育理论和名言,真是多如牛毛;对于教育的研究,几千年的探讨,不可谓不深入;那为什么还是争论不减?教育问题有答案吗?为什么今天还是有问题少年?问题出在哪里?
思考8:孩子和父母的想法,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对孩子的引导,当和孩子的发生冲突时,怎么办?都知道要多倾听和沟通。那当沟通不成时,又该怎么办?
思考9:“他们是未成年人,教育他们是父母的权利和责任,错了吗?我给孩子指出正确的路,错了吗?我都是教他学好,他偏偏不学好,是我的错吗?”
《镜子》观后感3
看过这部“大片”人大附中校长一语惊人: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
《镜子》的主创团队分别于4月1日、5日和11日开启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的校园放映活动,在此期间,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引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还有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觉醒,一场盛大的成人礼
20xx年4月11日下午4点,在钢琴的伴奏下,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九百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和九百名学生家长坐满了主楼前的喷泉广场。高三学子将在这里与父母互换家书,宣读成人誓词,这是属于他们的成人礼。在父母为孩子们带上领花和领带的时候,他们给彼此一个深情的拥抱,这是一个家庭最温馨的时刻。而就在两个小时前,中国首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刚在广场边的报告厅播映完毕,国内知名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的一句话仍然余音绕梁。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镜子》观后感4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却会造成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是否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入围影片《镜子》昨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首映典礼暨交流会。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该片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经过《天网》栏目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与制作完成。
《镜子》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镜子纪录片观后感400字百科
比如有的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切以学习为目标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反抗隐患;有的家庭母亲的忍让妥协、父亲的冷暴力,让孩子产生了只有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介绍,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孩子”。与卢钊凯一同合作执导该片的导演范永东说,这部片子的故事是讲述关于家庭情感教育这个话题,但实际上在故事背后融入了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他和卢钊凯力图通过影片找到一条线索,一个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
《镜子》观后感5
大致把央视拍的《镜子》这部纪实的纪录片看完了。总长两个小时的纪录片的信息含量是相当大的。
有点题外话,这部纪录片已经相当震撼了,能够把很多不忍直视的问题披露出来,这个相当难得了。而且是在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是不是说明有关方面已经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开始了反思,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啊!所以说是首都的一部分学校甚至听课来看这部片子。其实这部片子跟我们大武汉有很大的关系,片中的这个学校就在咱们武汉,里面涉及的孩子就是武汉的孩子,很多场景画面都让人十分眼熟,比如光谷步行街这块。不知道我们武汉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有没有看过这个片子,咱不停课看一看?其中的泽清的'爷爷还是湖北大学的副教授,与我也扯的上一点点关系。可能这样的片子的负面信息太大了,让咱们武汉有点丢脸?也许吧,无论如何,这部纪录片确实是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的。不光只是让家长反思,其实里面包含的内容囊括了方方面面。应该是值得整个社会的反思。
这个学校收录的都是所谓的“问题少年”逃学,叛逆,迷恋网络等等。家长和学校已经束手无策了,只能借助于第三方力量。而从片中所透漏的信息主要是聚焦在家庭,孩子都是在对父母的控诉,这个是主线。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其实不光是片子中的这些家庭的问题,应该来讲是代表了我们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的家庭教育的思维模式。只是这些孩子所遭遇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已,走了一点极端而已,与他们的个性和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其实不用庆幸自己的孩子没有向片中的孩子一样,个人感觉这个比例不会是少数,而心理问题都暗藏于很多类似遭遇的孩子心中,只是没有一个诱因和条件来爆发而已!或者是在一些情形下,在消解了一点。我们只能说是感到庆幸吧。而目前的所谓的“安全问题”形式的严峻,已经是我们当前教育的“警报”在拉响了!如果长此以往,只能会让家长和学校焦头烂额,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
《镜子》观后感6
影片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央视网消息:“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这些“狠话”都是出自几个花季少年的口中,为什么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十年策划、两年摄制的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 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镜子》观后感7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孩子更是家庭的镜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在中国,不如说父母是孩子的模板,他们制定出一套方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向自己心目中的“成功”。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失败者对自我的救赎。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味地强调“分数”,使得孩子对人生原本的美好、积极的向往和期待被无情地抹杀。
我的家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我的父母对我要求十分严厉,我知道他们爱我,但却时常遭受他们爱的“创伤”。在我成绩不如意时,他们并不会选择给我安慰与鼓励。反之,斥责、脸色、冷战,这让我曾经许多次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但我明白我心中有梦,于是我坚持。我母亲脾气暴躁,所以我努力使自己尽量温和。
像我这样的孩子何其多,能够自我调节的何其少!
或许成为家庭的镜子,不一定要将好的与坏的尽皆呈现出来。也许你仍在努力之中,也许你有自己的思维与梦,也许你的父母不会改变,然而你却决不能让你的孩子也成为这样的下一个……
这是中国首部情感教育纪录片,由《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两年拍摄和制作而成。《镜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故事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镜子》观后感8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之际,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卢钊凯、范永东执导的纪录电影《镜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纪录片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角逐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奖。此前,《镜子》的主创团队还参加了一系列进校园活动,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瞬间引发广大师生和家长们的热烈讨论。
纪录电影《镜子》讲述了3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专家评价,“《镜子》是一味中药,给社会提供反思、给生命提供力量。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镜子》虽然讲述了关于家庭情感教育的话题,但在其背后,却融入了我们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今天在什么地方?将来要去哪里?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全部贯穿于电影始终。”卢钊凯说,做纪录片除了要会讲故事,更要会“选择”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纪录片镜子观后感。《镜子》选择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真实呈现3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重新审视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所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镜子》的另一位导演范永东表示:“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个家长需要接受教育、社会需要给家长受教育的机会的问题,我们更想探讨关乎人的精神构建的问题。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可以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随着持续的深入探讨,我希望这个线索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法制建设的一把钥匙。”
《镜子》观后感9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镜子》,讲述的是我是这个年龄段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类似的片子有很多,只是这一部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将视线放在家长的身上。 影片中的孩子多数已经辍学在家还几个月了,节目的开始,便是家长们那充满焦虑无奈的眼神,在那气氛的背后还充斥着希望。当一组又一组的问题家庭出现在节目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少年,一句又一句的伤人话语,一滴又一滴的泪水落满家长的脸颊。问题少年无一例外的被送到心理教育学校(在我看来就是所谓纠偏所)。而家长们也被要求为期6天的教育课程。
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问题暴露无遗,孩子不是机器人,家长们这一代人无情的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不管是不适合他们的发展,而这些家长也大多是中上阶层的商人亦或是领导,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而不是陪孩子。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都存在了,“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丈夫”仿佛人已经变成一件物品,这与一个瓶子无异。
他们教育方针中都出现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这一据传承了几代人的理念,就是在给孩子们划定一条线—你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我不禁大为感慨,作为同样处在这一理念下成长的人,人生目标已经潜移默化的转变为——读书,学习,考大学。确实,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想要成功,捷径就是读书,这无可厚非,不可置疑。类似的纪录片竟引发了对于传统教育的反思,质疑。在我看来,理念并没有错,几代人对于教育的剖析已经极言深刻,这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追求的与日俱增相辅相成。只是在这样一群少年的身上,这样的问题被无限放大,厌烦读书,想要自由,(博众乐罢了)。我并没有涉猎多少概念,只是有感而发,浅思简言,难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