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2019-05-12 00:4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篇: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近些年来,外国学者越来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以关注,他们着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以各自不同的理论及背景,得出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评价。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国学者;

近些年来,外国学者越来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以关注,他们着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以各自不同的理论及背景,得出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评价。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国外学者的认识不尽一致。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纽约政经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创始人伊恩.雷布里默,一位“国家资本主义”论的忠实鼓吹者,认为现在世界上有一个自由市场模式,还有一个国有资本模式,中国就是国有资本模式的代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的消费能力下降、中国的能力上升,再加上中国政府的过分自信以及中国模式的不同,造就了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兴起[1]。

“国家资本主义”产生于全球专制政权,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制造财富,而是为了确保财富创造不会威胁到统治精英的政治势力;其操纵者惧怕创造性破坏,因此当老的产业消亡,工人失去工作和薪酬时,就会促使公民上街向当局挑战。其用意在于劝说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等)放弃参与制订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努力,阻止这些国家的良好发展势头。但这也从反面透露出一个信息,即某些发达国家及其利益集团,担心新兴市场国家采取超越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有效措施,在合法的国际竞争中快速发展,妨碍发达国家及其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2]。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佩蒂斯认为,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主导性发展[1]

。2003年后中共领导人的政策选择与中共执政合法性的需求,共同促使了以国有企业高速发展为代表的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他还预测说,在2012年之前,中国将延续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国家资本主义论”的提出,反映了“后危机时

代”海外舆论观察和把握中国发展形势的一个新动向,是继“儒家资本主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定位之后的新概括。这种观点无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把独特的中国发展道路先验地放进资本主义范式中加以审视,自认为洞悉了中国奇迹的全部奥妙,实际上并没有逃脱西方中心主义和历史终结论的窠臼——骨子里仍然把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看作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凡是那些与此不同的发展道路,都被视作另类或异端,因而都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国家资本主义论”者从创造中国奇迹的若干表面现象和局部特征入手,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方法是主观的,其结论是武断的(2)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在实效层面无疑是成功的,但其推行的“渐进式改革”只不过把俄罗斯或东欧做过的事情推迟进行而已。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融合体。法国学者罗兰•列夫认为中国的“现实社会主义”,事实上是混合了来自西方资本主义的一种“现代化”的新颖形式和反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变种,但只要行得通,照样可以为我所用,这就是中国的特色[3]。

(3)后社会主义阶段

日本共产党资深理论家不破哲三认为,列宁挑战市场经济的历史与中国1949年之后所走的道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的发展进程也类似于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时的基础,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正进入一个类似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阶段,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后社会主义”[4]。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阿里夫•德里克教授在《后社会主义? ———反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以一种与现实没有任何显著联系的历史观来为自己辩护的。” 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故意留有余地,因为它试图在概念上捕捉的历史环境的特征极其模糊不清”

[5]

。正是由于他所认为的中国意识形态的矛盾性和不确

定性,他提出像中国这类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发生的转型

或者变化可以用“后社会主义”这个名词进行定性。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并不预示社会主义的终结,而是在原有社会主义的概念陷入矛盾时,使人们能够以新的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反思社会主义。在他看来,“西方一些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误解为资本主义和毫无约束的自由企业。我认为有些人不是误解,而是要以资本主义的理想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导向”。

约翰•奈斯比特夫妇在《中国大趋势》中谈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的争论时指出[6],仅仅根据对邓小平“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名言的误读而进行“关于中国是否是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披着资本主义外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争 论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认为,尽管中国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种拥抱“黑猫白猫”的方式,实行改革开放,但是中国政治“猫”的颜色从未改变,西方式的所谓民主也从未在中国兴起。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姓“资”也不 姓“社”波兰马克思主义者、波兰科学院哲学和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亚当·沙夫在《我的中国观》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中国式社会主义,也不是中国式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7]。他认为,中国的社会形态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无法给予明确的界定。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彼得·诺兰(Peter Nolan)在《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的文章中指出,“如果我们所说的‘第三条道路’是指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相互关系,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2000 多年来一直在走它自己的第三条道路。这是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的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的第三条道路是一种完整的哲学,把既激励又控制市场的具体方法与一种源于统治者、官员和老百姓的道德体系的深刻思想结合在了一起。”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与经典社会主义相异的“第三条道路”[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绩效越来越突出,“中国模式”成为国外学者们热烈讨论的主题。在乔舒亚·库珀·雷默的文章《北京共识:论中国实力的新物理学》发表之后,“中国模式”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他在文章中指出:“中国正在指引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有一个强大重心的世界上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这些国家不仅在设法弄清如何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知道如何与国际秩序接轨,同时使他们真正实现独立。我把这种新的动力和发展物理学称为‘北京共识’。”其实,“北京共识”也好,“中国模式”也

好,都是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种解读[9]。

俄国学者杰柳辛在《“中国的资本主义”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谈到一些人称中国的现行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另一些人称之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他认为这种争论没有意义,因为问题不在于名称,只要改革的结果使人民生活能够得到改善,使经济、社会、政治进一步发展,那么,世界上具有最独特和最古老文化的国家挂什么招牌并不重要

[10]。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认知

中国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的显著特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外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美国有大约60%的左翼学者持此观点。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更多地应与计划经济相联系,而不是与市场相联系。中国政府的“市场改革”规划,本意是要恢复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结果却造成了国家越来越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日益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态度陷入外国的支配[3]。

(2)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属社会主义性质 法国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保留了国家计划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只不过通过间接手段进行,其作用十分强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还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而这种文明又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明[11]。

(3)中国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探索自己的“第三条道路”。

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洪朝辉认为,中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既不是西方教科书上所讲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也不是西方典型的市场经济,它是建立在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之上的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本杂交的混合经济。

“世界的未来属于中国”,这是保加利亚年内畅销新书《处在21世纪转折期的中国经济》里的一句名言,而这部著作在刚刚问世不久便被抢购一空。作者尼·波波夫院士是保加利亚著名学者、保中友好联合会主席,曾3次造访中国,长期关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高度评价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最近10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最为曲折的10年,也是成就最大的10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改革开始步入攻

坚阶段。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改革和开放作出全方位部署。决议明确提出,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可以说,上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于确保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中国着手解决深层次改革问题的过程中,恰遇国际金融危机肆虐,这给中国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了难度。既要保增长,又必须深化改革,这需要中国领导人拿出非凡的智慧和魄力[12]。他认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将不会单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进行。除资本主义国家外,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有社会主义国家,而首先是GDP总量继美国之后已跃居全球第二的中国。在令世界震颤的经济衰退中,认同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国家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据我了解,表示世界未来属于中国的,已不单纯是资本主义国家管理集团的代表人物,还有社会科学界一些公认的世界顶级人物。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解读

美籍华人、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教授在《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一书中,尖锐的指出中国的政治体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用国家的掠夺之手牺牲全社会。文中从公务员提薪、农村土地征用、政府腐败等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政治进行抨击[13]。

而对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在 2001 年,在美国民主理论家拉里•戴尔蒙德(Larry Diamond)主编的《中国的选举与民主》一书中,大部分作者对中国的民主化前景却表现出乐观的态度。有的作者认为,支持改革的精英将会同普通公民一道,最终形成一种民主的政治体制;有的相信,中国的文化能够支持民主政治的建设,并为民主政治的巩固做出贡献。

2007 年《印度信息网》认为,与西方民主中强调竞争、参与不同,中国民主强调人民当家作主,这种民主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中国式民主制度正在成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14]。

关于这种新模式的特点,美国卫斯理大学哲学系教授史蒂芬C•安格尔(Stephen C.Angle)在一篇题为《我们必须选择自己的领导人吗?——中国的人权与政治参与》的文章中认为,中国最明显的政治体制是“民

主集中制”。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主席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指出,中国目前所想的民主与西方民主的定义有所不同,尽管他们认识到选举的作用,但还是坚称实行“审议”形式的政治比多党公开竞争权力更合适。

德国《新德意志报》2008年 2 月 7 日的文章说:“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强调中国民主道路要走自己的路,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这种民主的价值取向当然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理论预设。他的结论是,“中国不拒绝民主,但也不简单输入民主。这是中国有序民主的希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解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要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建设是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建设。

外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解读,一方面肯定文化在增强中国影响力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以其历史的积淀、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发挥惊人的文化影响力。”美国尼德兰环球娱乐公司总裁尼德兰说[15]。

很多外国人士谈到中国文化,认为其所以从未间断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开放性、包容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莫斯科东方学院手稿研究所所长波波娃说,中国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了许多外国文化的优长。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进行了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特有的包容性使其成功吸收了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和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精髓,直至发展成为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如何加强当代创新文化的对外传播?瓦萨里说:“如太极拳、警句或书法,这些领域是迷人的,但我并

不认为这些东西能吸引大多数西方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今天的中国,电影、音乐、经济和政治发展,简言之是中国当代文化。”安德鲁·塞耶斯说:“京剧、杂技等传统艺术形式确实具有巨大的魅力,但是西方观众更希望看到反映中国当下社会发展状况和思潮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西立,国外有关中国发展现状的舆论动向[N],学习时报,2010,10.[2] 程恩富,侯为民,乱贴“国家资本主义”标签用意何在?[N],人民日报,2012,5.[3] [4] [5] [6]

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 3期,P44.[日]不破哲三,マルクスの“科学の目”――二十一世紀の資本主義と社会主義[J],発行ジャパンプレスサービス、,2003(1).秦益成,李荷英,国外学者政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05页.[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B],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 年版第4页.A.沙夫,我的中国观[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4).[英]彼得•诺兰,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J],英刊《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2005年第1期.[美]乔舒亚·库珀·雷默,The Beijing Consensus: Notes on the New Physics of Chinese Power,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4.[7] [8] [9]

[10] [俄]杰柳辛,“中国的资本主义”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J],《国外社会科学》1994 年第 4 期.[11] 徐觉哉(整理),国外学术界热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J],《社

会科学报》,2008年5月 8日第007版.[12] 张春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N],经济日

报,2012年07月14日.[13] 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B],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P166.[14] 佟德志,海外褒贬不一的“中国式民主”[N],新华网,2007,5.[15] 李舫,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2011 年10 月日/第 017 版.

第二篇: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冷水滩区骄阳小学 王运凯

传说有一座岛,岛上有54座壮丽的城市,那里花木茂盛,景色迷人,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那里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疾病流行,人们在公共食堂吃饭,住在带花园的房子里。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堕落和罪恶。这座岛叫做乌托邦岛。而提出这座岛的人叫做莫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几句话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人类在活着的每一天中,都会不断追求着自己向往的生活。而乌托邦岛和桃花源里人们的生活就是两位作者所向往的生活。可惜,乌托邦岛和桃花源这两个地方,人类至今也没有找到。因为它们根本不会存在。两位作者在赋予它们生命时,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类,在这美好的地方居住的是拥有七情六欲的人类而不是只有程序的机器人。虽然这些虚构的国度算不上科学,但是却有着社会主义的影子。

中国在刚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时也在义无反顾的创造这样的世界。人们都丢弃自己的小锅小灶,一起吃大锅饭,一切事物都是大家共有的。这样看起来似乎很公平,可是最后却因为不公平让他们苦苦建立的世界崩塌。同样他们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大家共同生产干活,总有一个人活干得最多,相对的,也总有一个人干得最少。可是两个人最后分到的粮食却是一样多的。这时活干得最多的人心中必定感到不满。当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两个人出现时,理想的体系非常有可能崩塌。因为此时的人们会消极劳作,反正都会有饭吃。这便是人类的懒惰。大锅饭总得有人分,建立的体系总得有人去运作。可是谁又不想多得到一些。这便是人类的贪婪。如此种种,才导致了失败。

当乌托邦岛和桃花源遇上了七情六欲的人类,都会成为泡沫。一切美好的事物因为有人的参与才会使人向往,而人却很难得到美好事物的青睐。所幸,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大国。而出生在这里的人难免不会聪明几分。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数数城。那个老人便是邓小平。他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是他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这里的特色代表的是中国,代表的是红色。这里的特色是根据中国实际国情而形成的。而实际国情是根据每个中国人对各种事物所造成的影响改变及自身情况所综合反映出来的。国情是以人为基础,特色是以国情为基础。显而易见,邓小平带领大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走得那么成功,是因为他考虑了人这个因素。考虑到了中国人的这个因素。一切都是为了中国人,而中国人却决定一切。

到如今,中国仍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并且走得越来越好。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四个自信并列提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的创新发展。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中国人自信,中国才能自信。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共产党更应自信。

理论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武器,是中国人前进的指南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应坚持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人们的求证。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没有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如果国人都乱套了,那国家也就濒临毁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据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满足中国人需求而制定的。在几代中国共产党完善和发展下,越发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之路和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研究,让这条道路越发生意盎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下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发平坦。所以应该毫不动摇的走下去。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作一只雄鹰,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眼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翅膀,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生命!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散发出时间沉淀的味道。文化不绝,民族不灭。每个小孩一出生便在不停的接触文化,再大一点就会学习文化,理解文化。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然昂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总书记和第一夫人彭丽媛在外交过程中都会毫无保留的展示只属于中国文化的魅力。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任务就是向外界传播本国文化。而中国共产党因为有文化才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为有文化才会制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为有文化才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应为中国文化而感到骄傲,应为中国文化感到自信。

中国文化是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创造累计下来的,而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都会因中国文化变得耀眼。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大动力,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根本,而文化是人创造的。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中国特色人道主义。

第三篇:(2015.4.10)外国学者看“四个全面”(上)

外国学者看“四个全面”(上)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习近平主席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不仅得到国内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回应,而且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外国学者如何看“四个全面”?就这一问题,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知名学者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外籍高级研究员进行了笔谈。本报观察版分两期编发这组笔谈文章,今日推出上篇。

——编者

中国正在构建与世界共赢的格局

令人鼓舞的发展战略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在我们生活的年代,积极、果断的领导力是一份稀缺而珍贵的礼物

过去几年,世界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仍然在努力摆脱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国际政治议程也积累了许多棘手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令人鼓舞,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的努力和奉献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些内容都体现在激动人心的中国梦里。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心,旨在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它要求继续推进过去几十年成功的经济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创业和贸易,从而为全体人民创造工作岗位和发展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主席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

能开辟通往繁荣和进步之路,让所有中国人活得更有尊严、享有充分的机会。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了对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对延续中国经济奇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这也说明,经过多年聚焦于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努力,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来巩固既有成果以及增强社会公平的时机成熟了。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其他三个“全面”的必要手段,其中,消除腐败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分层次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主要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元素。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驱动,需要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

可见,习近平主席的未来中国蓝图包含了一个战略目标和三个互相支持、互相影响的战略举措。在一个外国人眼中,还看到了他巨大的决心和魄力:除了要在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在国际上还要承担建设性角色以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与沿线60多个国家紧密相关的发展战略。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是希望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此外,金砖国家刚刚成立了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且签署协议设立总额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基金,在必要时帮助成员国解决流动性问题。

这些仅仅是中国领导层为构建现代全球治理机制作出诸多贡献的一小部分。我深知,在新时代,国际社会需要新机制,不能用旧的组织机构解决未来的问题。中国正在构建与世界各国共赢的格局,推动实现新的国际平衡,在一个现代和进步的国际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内目标。

中国的国内和国际倡议密切相关,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我看来,中国领导人具有明显的使命感。习近平主席对挑战很清醒,愿意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应对挑战。在我们生活的时代,这样积极、果断的领导力是一份稀缺而珍贵的礼物。(作者为全球中小企业

联盟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原总干事。周小林翻译)

观点集萃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中国发展新阶段的向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是一体的,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从中国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和提高增长质量。从中国与外部关系看,“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倡议,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既帮助沿线国家发展,也推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比如经济总量较大而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经济迅速崛起带来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内外安全局势复杂;政府治理能力仍有待提高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将为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全面从严治党,治理腐败,加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性,将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更高效的政党组织,提升管理和主导社会变革的综合能力。总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向导。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助理鲍里斯·古斯列多夫(欣闻翻译)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追求的目标。为此,国家必须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但这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给世界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等具体举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来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

等巩固其执政根基。“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既是为解决中国面临的诸如收入差距、贫困、环境和生活质量等问题而提出的,也将会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转变为兼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显然,这将有效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韩国高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晟振(欣闻翻译)

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变化。中国经济正在转向新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立足于国内消费和创新,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依赖出口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一些企业正在适应这种变化,拥抱新的生产技术。今天,中国的制造商能够生产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商品,并持有越来越多的专利,正在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移动。法治的完善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减少不平等和让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已纳入中国政府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清单。中国还明确提出,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根本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使工资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很明显,“四个全面”是一个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也会增强中国在新的全球格局下走向繁荣的能力。因此,这一战略布局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会被其他新兴国家认真观察以至模仿。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爱迪生·B·达席尔·菲略(徐娜娜、蒋黎黎翻译)

“四个全面”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个新的发展框架正在形成

尤科赛尔·戈迈兹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透露出很强的信息:一个新的发展框架正在

形成。这一发展框架不仅对中国民众很重要,对于外国人也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中国各方面的政策和战略,影响中国改革进程以及今后的经济走势。就这一点看,“四个全面”为与中国经济相关联的所有利益群体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框架。

“四个全面”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汇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和未来发展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积极向中等发达水平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目标。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一直充满活力。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存在因改革乏力造成增长停滞的风险。全面深化改革能有效防止此类风险。无论开放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系统,还是推进社会保障建设、教育改革、环境保护,中国还有很多基本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解决。可以预期,中国在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会时刻保持警醒,并使未来充满希望。

全面依法治国在短期内或许与中央银行和宏观经济政策没什么关联,但法律法规事实上对各行业都有很大影响,它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企业会从法治进程中收获很多。如果企业明确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它们就会更倾向于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

全面从严治党与国家治理有关。事实证明,善治是使政府和企业能够更好奉献社会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善治还能推动改革,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并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有利社会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落实经济规划需要高效率的中央银行。在这方面,中国的央行具有优势。

好的货币政策框架是有效解决经济问题的前提条件。货币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最开始,发展中国家在高通胀率的情况下维持价格和金融稳定,损失了一部分资本充足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同样失去了维持长期经济稳定的能力。目前,日本还在试图结束几十年的经济衰

退局面,欧洲也在未知的风险中努力推行货币政策。

中国的表现很抢眼。中国经济增长稳定,波动幅度很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学者发现,长期以来中国制定5年规划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中国的5年规划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称赞。如此看来,中国人民银行既肩负着重任,也拥有较为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国有着非常灵活的货币政策体系,同时正朝着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开放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从来都不匆忙进行金融改革,而是按照自己的目标稳步推进改革。适应性的学习一直是中国央行的传统,这样可以避免导致自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错误,也可以避免利率或汇率波动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大量外汇储备为本国货币政策改革的独立性提供了保障。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中,中国人民银行被认为是最好的中央银行。

总之,“四个全面”对经济发展作出科学布局,富有效率的中央银行保证各项经济规划得到落实,中国经济前景充满光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作者为土耳其中央银行北京经济参赞。杨福鼎翻译)

“四个全面”将强化中国经济特有优势 确保经济转型成功的战略布局

乌玛尔·朱沃诺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中国坚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是获得成功的秘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影响中国,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社会越繁荣,中国经济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改革和转型越成功,亚洲地区就会越受益。

中国正处于向更为成熟的经济体制迈进的转型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够确保中国经济转型成功。2015年,中国制定了7%的中高速增长目标。中国经济转型还表现在消费与投资结构调整上。当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时,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这会增强经济增

长的可持续性。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中国有能力发展出一种政府和市场机制相互协同的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与此同时,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提供法律依据和确保经济发展公平公正。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试图采取这一举措,但并未成功,原因是它们放任经济自由发展,结果与其初衷——建成成熟的市场经济——背道而驰,最终发展成为寡头政治集团主导下的收入极度不平等的经济模式。还有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顺利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是因为其资源和技术能力不足以支撑创新经济。除此之外,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也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

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中国避免重蹈其他国家经济转型失败的覆辙具有重大意义。“四个全面”将强化中国经济的特有优势:在国家的合理指导下逐步完善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依法治国以及合理配置资源等。这些优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实现由生产率提高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增长。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会给亚洲地区带来更多益处。中国将减少大量低端商品出口,转而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在其他国家进行投资,以此实现贸易平衡、共同繁荣。

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中国获得成功的保障。在政治发展中,中国不会实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让公开的冲突和短视的政策阻碍经济发展。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通过加强党纪和问责制有效惩治腐败。问责制度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是典型的正相关关系。在对待国有经济的态度上,中国也坚持了自己的主张。实践证明,消除国有经济不是一个好的决策,很多国家做过尝试,结果一败涂地。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政府掌握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此同时,实现经营管理透明化、责任化。

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如何实施。甚至连那些通常建议经济和政治自由化的评论家也在说,如果能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就有成功的可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坚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是获得成功的秘方。(作者为印度尼西亚信息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席。吴玥翻译)

第四篇: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式英语

老外总结的32句中国式英语及正确说法对照

①欢迎你到...② welcome you to...③ welcome to...①永远记住你② remember you forever ③ always remember you(没有人能活到forever)

①祝你有个...② wish you have a...③ I wish you a...①给你② give you ③ here you are

①很喜欢...② very like...③ like...very much

①黄头发② yellow hair ③ blond/blonde(西方人没有yellow hair的说法)

①厕所② WC ③ men's room/women's room/restroom

①真遗憾② it's a pity ③ that's too bad/it's a shame(it's a pity说法太老)

①裤子② trousers ③ pants/slacks/jeans

①修理② mend ③ fix/repair

①入口② way in ③ entrance

①出口② way out ③ exit(way out在口语中是crazy的意思)

①勤奋② diligent ③ hardworking/studious/conscientious

①应该② should ③ must/shall

①火锅② chafing dish ③ hot pot

①大厦② mansion ③ center/plaza

①马马虎虎② so-so ③ average/fair/all right/not too bad/OK(西方人很少使用so-so)①好吃② delicious ③ good/nice/tasty/appetizing(delicious在中国被滥用)①尽我最大努力② try my best ③ try/strive(try的本意就是try my best)

①有名② famous ③ well-known/renowned/legendary/popular(famous在中国被滥用)①滑稽② humorous ③ funny/witty/amusing/entertaining

①欺骗② to cheat ③ to trick/to play a joke on/to con/to deceive/to rip off

①车门② the door of the car ③ the car's door

①怎么拼? ② how to spell? ③ how do you spell?

①再见② bye-bye ③ bye/see you/see you later/later(bye-bye有些孩子气)①玩② play ③ go to/do(play在中国被滥用)

①面条② noodles ③ pasta(noodles有些孩子气)

①据说② it is said ③ I heard/I read/I was told

①等等② and so on ③ etc.①直到现在② till now ③ recently/lately/thus far

①农民② peasant ③ farmer

①宣传② propaganda ③ information

第五篇:(2015.4.10)外国学者看“四个全面”(上)要点

外国学者看“四个全面”(上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习近平主席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不仅得到国内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回应,而且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外国学者如何看“四个全面”?就这一问题,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知名学者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外籍高级研究员进行了笔谈。本报观察版分两期编发这组笔谈文章,今日推出上篇。

——编者

中国正在构建与世界共赢的格局 令人鼓舞的发展战略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在我们生活的年代,积极、果断的领导力是一份稀缺而珍贵的礼物

过去几年,世界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仍然在努力摆脱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国际政治议程也积累了许多棘手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令人鼓舞,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的努力和奉献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些内容都体现在激动人心的中国梦里。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心,旨在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它要求继续推进过去几十年成功的经济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创业和贸易,从而为全体人民创造工作岗位和发展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主席发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

能开辟通往繁荣和进步之路,让所有中国人活得更有尊严、享有充分的机会。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了对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对延续中国经济奇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这也说明,经过多年聚焦于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努力,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来巩固既有成果以及增强社会公平的时机成熟了。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其他三个“全面”的必要手段,其中,消除腐败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分层次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主要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元素。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驱动,需要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

可见,习近平主席的未来中国蓝图包含了一个战略目标和三个互相支持、互相影响的战略举措。在一个外国人眼中,还看到了他巨大的决心和魄力:除了要在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在国际上还要承担建设性角色以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与沿线60多个国家紧密相关的发展战略。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是希望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此外,金砖国家刚刚成立了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且签署协议设立总额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基金,在必要时帮助成员国解决流动性问题。

这些仅仅是中国领导层为构建现代全球治理机制作出诸多贡献的一小部分。我深知,在新时代,国际社会需要新机制,不能用旧的组织机构解决未来的问题。中国正在构建与世界各国共赢的格局,推动实现新的国际平衡,在一个现代和进步的国际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内目标。

中国的国内和国际倡议密切相关,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我看来,中国领导人具有明显的使命感。习近平主席对挑战很清醒,愿意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应对挑战。在我们生活的时代,这样积极、果断的领导力是一份稀缺而珍贵的礼物。(作者为全球中小企业

联盟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原总干事。周小林翻译 观点集萃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中国发展新阶段的向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是一体的,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从中国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和提高增长质量。从中国与外部关系看,“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倡议,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既帮助沿线国家发展,也推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比如经济总量较大而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经济迅速崛起带来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内外安全局势复杂;政府治理能力仍有待提高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将为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全面从严治党,治理腐败,加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性,将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更高效的政党组织,提升管理和主导社会变革的综合能力。总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向导。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助理鲍里斯·古斯列多夫(欣闻翻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追求的目标。为此,国家必须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但这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给世界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解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等具体举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来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

等巩固其执政根基。“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既是为解决中国面临的诸如收入差距、贫困、环境和生活质量等问题而提出的,也将会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转变为兼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显然,这将有效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韩国高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晟振(欣闻翻译 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变化。中国经济正在转向新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立足于国内消费和创新,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依赖出口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一些企业正在适应这种变化,拥抱新的生产技术。今天,中国的制造商能够生产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商品,并持有越来越多的专利,正在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移动。法治的完善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减少不平等和让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已纳入中国政府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清单。中国还明确提出,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根本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使工资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很明显,“四个全面”是一个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也会增强中国在新的全球格局下走向繁荣的能力。因此,这一战略布局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会被其他新兴国家认真观察以至模仿。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爱迪生·B·达席尔·菲略(徐娜娜、蒋黎黎翻译 “四个全面”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个新的发展框架正在形成 尤科赛尔·戈迈兹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7版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透露出很强的信息:一个新的发展框架正在

形成。这一发展框架不仅对中国民众很重要,对于外国人也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中国各方面的政策和战略,影响中国改革进程以及今后的经济走势。就这一点看,“四个全面”为与中国经济相关联的所有利益群体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框架。

“四个全面”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汇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和未来发展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积极向中等发达水平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目标。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一直充满活力。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存在因改革乏力造成增长停滞的风险。全面深化改革能有效防止此类风险。无论开放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系统,还是推进社会保障建设、教育改革、环境保护,中国还有很多基本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解决。可以预期,中国在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会时刻保持警醒,并使未来充满希望。

全面依法治国在短期内或许与中央银行和宏观经济政策没什么关联,但法律法规事实上对各行业都有很大影响,它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企业会从法治进程中收获很多。如果企业明确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它们就会更倾向于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

全面从严治党与国家治理有关。事实证明,善治是使政府和企业能够更好奉献社会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善治还能推动改革,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并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有利社会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落实经济规划需要高效率的中央银行。在这方面,中国的央行具有优势。

好的货币政策框架是有效解决经济问题的前提条件。货币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最开始,发展中国家在高通胀率的情况下维持价格和金融稳定,损失了一部分资本充足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同样失去了维持长期经济稳定的能力。目前,日本还在试图结束几十年的经济衰

退局面,欧洲也在未知的风险中努力推行货币政策。中国的表现很抢眼。中国经济增长稳定,波动幅度很小。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学者发现,长期以来中国制定 5 年规划的作 用被大大低估了,中国的 5 年规划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称赞。如此看 来,中国人民银行既肩负着重任,也拥有较为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国有着非常灵活的货币政策体系,同时正朝着人民币国际化、金融 市场和金融服务开放的方向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从来都不匆忙进行金融改革,而是按照自己的目标 稳步推进改革。适应性的学习一直是中国央行的传统,这样可以避免 导致自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错误,也可以避免利率或汇率波动给经济 带来的损失。大量外汇储备为本国货币政策改革的独立性提供了保 障。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中,中国人民银行被认为是最好的中央银行。总之,“四个全面”对经济发展作出科学布局,富有效率的中央银 行保证各项经济规划得到落实,中国经济前景充满光明。中国经济保 持持续健康发展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作者为土耳其 中央银行北京经济参赞。杨福鼎翻译)“四个全面”将强化中国经济特有优势 确保经济转型成功的战略布局 乌玛尔· 朱沃诺 《人民日报》(2015 年 04 月 10 日 07 版)中国坚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是获得成功的秘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影响中国,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积 极影响。中国社会越繁荣,中国经济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改革和转型 越成功,亚洲地区就会越受益。中国正处于向更为

成熟的经济体制迈进的转型期,“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能够确保中国经济转型成功。2015 年,中国制定了 7%的中 高速增长目标。中国经济转型还表现在消费与投资结构调整上。当人 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时,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 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这会增强经济增 6 长的可持续性。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 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 点。中国有能力发展出一种政府和市场机制相互协同的体系。在市场 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与此同时,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提 供法律依据和确保经济发展公平公正。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试图采取这 一举措,但并未成功,原因是它们放任经济自由发展,结果与其初衷 ——建成成熟的市场经济——背道而驰,最终发展成为寡头政治集团 主导下的收入极度不平等的经济模式。还有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 陷阱”,不能顺利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是因为其 资源和技术能力不足以支撑创新经济。除此之外,不健全的法律体系 也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中国避免重蹈其他国家经济转型 失败的覆辙具有重大意义。“四个全面”将强化中国经济的特有优势: 在国家的合理指导下逐步完善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硬件和 软件,依法治国以及合理配置资源等。这些优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加速 转型,实现由生产率提高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增长。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会给亚洲地区带来更多益处。中国将减少大量 低端商品出口,转而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在其他国家进行投资,以此实现贸易平衡、共同繁荣。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中国获得成功的保障。在政治发展中,中国 不会实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让公开的冲突和短视的政策阻碍经济 发展。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通过加强党纪和问责制有效惩治腐败。问责制度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是 典型的正相关关系。在对待国有经济的态度上,中国也坚持了自己的 主张。实践证明,消除国有经济不是一个好的决策,很多国家做过尝 试,结果一败涂地。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政府掌握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此同时,实现经营管理透明化、责任化。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7

如何实施。甚至连那些通常建议经济和政治自由化的评论家也在说,如果能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就有成功的可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坚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是获得成功的秘方。(作者为印度尼西 亚信息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席。吴玥翻译)8

下载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外国青年学者津贴项目申报的通知

    关于外国青年学者津贴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PIFI)”增设了外国青年学者津贴项目,现已开放征集。外国青年学者津贴项目全院每年计划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国科金发外〔2014〕90号 各局(室)、科学部,机关党委,各直属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学术报告学者网

    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2014年秋季学术报告会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2:30 PM - 6:00 PM 地点:图书馆学术报告二厅 学术报告1:Energy-Efficient WiFi Fingerprint-Based Indoor L......

    一个外国朋友眼中的中国基层腐败

    一个外国朋友眼中的中国基层腐败 今天看到一个外国朋友写的一篇博文,文章写得真好,通过俏皮而富有内涵的文字,冷嘲热讽,直指当今局部基层地区摆在世人面前公开的腐败。 文章主要......

    闽科学者

    方幼兰,女,教授,硕士生导师。1969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保专业(原北京农业大学五年制重点大学)。自1978年10月调入福建师范大学以来,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学者散文印象

    夫子自道 秀才文章 ———学者散文印象 “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自司文者将文学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体,就如同元世祖忽必烈率蒙古骑兵马踏长城入主中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方面都的研究日趋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