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之路的规矩

时间:2019-05-13 12:3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者之路的规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者之路的规矩》。

第一篇:学者之路的规矩

学者之路的规矩—学术道德和学术修养

王宝俊教授通过五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学者之路的规矩,分别是德行、信念、任务、规范和理想。

首先来谈谈德行,德行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好的标准。作为一个继续在求学之路上的人来说,好的德行无疑是成功路上的跳板。清华大学的校歌里有这样一句话:器识为先,文艺其从。假使你有再多的技能,再好的文艺,你的人做不好,对社会来说也只是百害而无一利。通过大学的培养,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在读研期间,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做好了没有?做到位了没有?所以,对于我们刚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自己良好的德行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信念是我们从上学开始就应该明确的一个概念,比如在小学阶段,我下次一定要考到多少分,超过某某某,这小小的目标下隐藏着我们坚定的信念。而作为研究生来说,我们要把培养自己的能力、理想和感悟当做我们的目标,为了我们研究生毕业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提高的目的,我们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就像小孩子特别想得到一个东西一样,信念让我们暂时放下功利,作为一个学者,就要以学者的心态走好每一步,以达成这个阶段的目标。还记得刚上大学时交给自己的任务么?作为一个大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会看教材,积累知识,这是为今后的创造准备条件。而作为研究生的任务就是学会看文献,创造知识。在大学期间积累了足够的知识量,研究生就要在某一方面对你的知识进行提升,通过看文献来了解这个方面最先进的技术,并通过自身的创造力来突破他,创造一种新思维,发现一个新理论,这是我们研究生阶段要达到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单凭我们自己是不行的,整个课题组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通过请教师兄师姐导师来加快我们对本课题的了解,这样,我们更快的熟悉课题,尽早的开始实验,对研究生的整个阶段都是有好处的。社会上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有些道德规范并没有一字一句的写出来,而是人们内心的共鸣。在实验室也一样,有明文规定的规范,我们必须遵守,切不可有侥幸心理。有一些没有明确写出来或者展示出来的规范,我们要通过学习师兄师姐们做实验的过程来观察或者询问,将一些必须遵守的规范牢记心中,这样才能保证大家安全高效的做实验。

最后我们谈谈理想。每个人都有理想,从小到大,有的不断改变,有的始终如一。当初我们决定要考研时,也是因为我们心中的理想,或是学者之路这一条路走下去,或是通过读研有更好的选择和更多的机会,总之,都是为了我们的理想走上了读研的道路。所以,为了我们最终的理想,我们之前的每个阶段都已经做得很好了,在这个很关键的阶段,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做就要把他做好,敷衍不如不做。

所以,为了我们自身的理想,为了当初自己的选择,此时作为一个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术道德,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做一位合格的研究生。

第二篇:《学者之路的规矩——学术道德和学术修养》心得体会

筑梦理工”系列宣讲活动

心 得 体 会

姓名:高帆 学号:2016520153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名师导航

“名师导航 筑梦理工”系列宣讲活动

——《学者之路的规矩——学术道德和学术修养》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我们听了研究生入学教育的第六场《学者之路的规矩——学术道德和学术修养》。

随着近年报道的越来越多的学术抄袭、造假、腐败等问题,学术道德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然属于个别现象,但如若不加以制止,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和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很多科研从业者只关注眼前的课题,忽视学术修养的发展,最后导致学术的缺失,限制了思维,并在往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学术道德是科研工作者应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没有它的约束作用,学术界必然一团糟。试想,科研人不再注重真正的科研工作,相互抄袭,伪造数据,贪腐经费,把名和利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这样科学研究还能进步吗?更有甚者,过分强调自我,忽略国家和社会需要,追求享乐,不顾他人感受,这种行为行径必然污染学术氛围,制约整体发展。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暂时达不到科研者的高度,但防微杜渐,从最开始就培养这种对学术道德的自觉遵守,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会产生一个积极的影响。所以,加强我们的学术道德修养也是我们学习专业课程同时的一个重要任务。

做为一名研究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社会浮夸之风、拜金主义盛行,赚钱多少很多时候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很多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默默坚守,为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这才是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系应该具备的。我们是民族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社会诚信的实践者。“青年信于世界,则国信于世界”,因此我们青年大学生应当担当时代重任,做诚实笃信的典范,拒绝在学术道德中迷失自我。

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已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当人们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感到无比欣慰的时候,也为研究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学术道德问题深感担忧和不安。研究生的扩招,带来了研究生教育的空前繁荣,但是也导致研究生素质的整体下降。许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缺乏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规划,对自己所要完成的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采取了糊弄任务的态度,既没有系统的完成学习的计划,也没有深入学习研究。为了应付学业上的任务,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不惜动用各种有违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甚至伪造调查数据,直接和间接抄袭,网络搜索下载复制等,因为缺乏基本的研究和论证,再精妙的手段也只能早出水平低劣的学术论文,难登大雅之堂,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学习的自主性,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和学术创新。这样研究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多,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和多样,包括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专业动态,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还包括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和科学试验等。为此需要有大量的时间保证和精力投入,更需要研究生有着高度自觉的精神、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但是从研究来看,很多同学报考研究生的目的和动机很少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更很少有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只是把报考研究生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的桥梁和手段。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尽早成才, 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取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和事业上的成功,已婚研究生当然也希望将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一起带到新单位所在的地区。在此思想的支配下,部分研究生学业上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而是急等着毕业,可以早日过渡到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

市场经济给当代研究生既带来了积极的一面,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想泛滥,学术活动领域也深受影响。较多研究生在选择课程或研究课题的时候也出现强烈的功利倾向。往往会偏向于热门的专业领域和话题,研究经费的多少和社会实用程度成为选择的标准,忽视了深层的理论研究与积累,忽视了基本的理论平台的搭建,忽视了基本的理论思维训练,急于求成。有些研究生对导师在课堂讲授中所提出的独到创新的学术观点,稍加整理,在未征得导师许可的情况下,就作为个人的作品交付报刊发表。还有一些研究生看到一些时髦的名词和术语、动向,没有潜心论证研究,急于引用和借题发挥。基本的专业课程和理论平台没有做好,就急于课题的涉及,急于追求学术上的名利。对导师或同学、学友等的研究成果和文章,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参与情况下,挂名逐利、借名得利。丧失学术上的独立性和自身的学术人格和尊严。

通过这次课,我明白了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敢于承担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在科研与学习的过程中,脚踏实地,不弄虚作假。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业,充实自己。

第三篇:学术报告学者网

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2014年秋季学术报告会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2:30 PM-6:00 PM

地点:图书馆学术报告二厅

学术报告1:Energy-Efficient WiFi Fingerprint-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摘要:Indoor localiz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s gain popularity in mobile users.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indoor localization is to leverage the pervasive Wi-Fi infrastructure via fingerprinting-based inference.However, a Wi-Fi device must frequently scan for Wi-Fi signals during localization, leading to high power consumption.Moreover, switching to the scanning mode disrupts data communication of Wi-Fi interface.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called ZiFind that exploits the cross technology interference in the unlicensed 2.4 GHz frequency spectrum.ZiFind utilizes low-power ZigBee interface to collect Wi-Fi interference signals and adopts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extract unique signatures as fingerprints for localization.To deal with the noise in the fingerprints, we design a new learning algorithm called R-KNN that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localization by assigning different weights to fingerprint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ir importance.We implement ZiFind on TelosB motes and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through extensive experiments in a 16,000 ft2 office building floor consisting of 28 rooms.Our results show that ZiFind leads to significant power saving compared with existing approaches based on Wi-Fi interface, and yields satisfactory localization accuracy in a range of realistic settings.报告人简介:

牛建伟,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信息学院做博士后,2009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1-2011.2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做访问学者。获得2012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担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理事、计算机学会开放式并行与分布计算专委会、无线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YOCSEF委员。是Infocom 2014 DySon workshop TPC Co-chairs,IEEE CPSCOM 2013、SEC 2008、IWCMC等国际会议的联合(副)主席,是InfoCom,ICC, WCNC, Globecom和LCN等国际会议的TPC成员。是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和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等国际期刊编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3项,参与国家重大基金1项、国家核高基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5项、航空基金1项,诺基亚、航天17所等科研院所联合研究课题20余项。在移动计算研究领域,多项科研成果已转化为诺基亚公司产品。在IEEE INFOCOM, ACM Multimedia、ACM CHI、Sensys、ACM Transactions in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ELSEVIER)、Neurocomputing等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IEEE ICC 2013, IEEE WCNC2013、IEEE ICACT 2013、IEEE GreenCom 2010、CWSN 2012最佳论文,联合出版学术著作1部,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已授权2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5项,已培养研究生20余名。近年来的研究方向是:(1)嵌入式与移动计算;(2)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学术报告2:基于图搜索的Web服务组合子片段推荐

摘要:随着Web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开放地理空间联盟依据Web服务规范,构建并发布了很多Web服务,这些Web服务可组合为服务片段,以增值服务的方式实现用户特定的业务需求.在此情景下,如何有效地发现合适的服务组合子片段并推荐给用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搜索的方法.首先,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方法计算两个服务操作的参数名字和文本描述之间的相似度,从而衍生出服务操作之间可调用的可能性,据此构造服务网络模型.依据用户的特定业务需求,可确定满足该需求的初始服务操作和终结服务操作,采用图搜索算法发现可选的服务组合子片段集合,参照标准对服务组合子片段进行评价并排序,从而给用户推荐最满足其需求的服务组合子片段.基于GMU的地理空间Web服务集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揭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报告人简介:

ZhangBing Zhou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China, and is an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TELECOM SudParis, France.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database, and sensor network middleware.He has published over 70 research papers at dec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He serves as a track chair, a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 and a reviewer at man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journals.学术报告3: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最近研究进展

摘要:该报告主要分为5个部分:物联网框架、无线传感网、云计算、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韩光洁,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日本大阪大学访问学者,韩国全南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现任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常州市传感网与环境感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绿色计算及普适计算等。近年来在IEEE TIE, IEEE WCM和IEEE TPDS等国际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130余篇, SCI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信作者SCI期刊论文35篇),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为55,已出版专著3部。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4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项目共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5项(已授权10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目前任14种国际期刊(其中包括IEEE Network Magazine等SCI期刊6种)编委。

学术报告4:GSD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和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摘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网络安全和数据压缩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提高网络安全可以使得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窃取和复制,从而确保用户和企业的隐私不被泄露。而数据压缩可以使得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使用尽量少的数据来代替原有的数据,达到减少传输能耗的目的。这对本来能量就有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将设计一种基于GSD(微粒大小分布)的算法,来解决以上的两类问题。GSD算法是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算法。仿真结果证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研究中,利用GSD算法能够判断网络中有无恶意节点的加入,而在数据压缩的研究中,特别是视频和图片数据中,GSD算法能够在保持原有数据信息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数据传输量,并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吴晓鸰,于2001和2003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08年获得韩国庆熙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作为高级工程师就职于韩国ATLab公司。2012作为海外人才引进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智能控制研究中心担任副研究员。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近20项、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EI期刊论文和EI国际会议论文共40余篇。吴晓鸰博士现担任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局专家库入库专家,广州骏望科技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创新班合作导师。她也是IEEE Member以及多个SCI期刊的guest editor和审稿人、多个国际会议的session chair。

吴晓鸰博士一直从事无线传感网、普式计算、触摸传感和嵌入式平台等方向的开发与研究。在攻读博士期间,提出了一种能量优化的智能路由协议和一种新的覆盖和能量平衡的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法,此研究内容发表论文于顶级国际会议Percom 2008。在韩国ATLab公司工作期间,研发了三种触控装置的触摸定位算法,成功应用于ATA系列触摸芯片,申报了7项国际专利,均已授权。

吴晓鸰博士现负责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建设、和部分实验室建设,于2013获得了竞争性很强的“2014年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人才项目。作为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共承担项目10项。

第四篇:闽科学者

方幼兰,女,教授,硕士生导师。1969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保专业(原北京农业大学五年制重点大学)。自1978年10月调入福建师范大学以来,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85年到上海参加全国高级生化班学习,进修了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高级生物化学7门研究生课程。曾任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会主席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教授、生物大分子研究室主任、福建省高校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等职务。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教授、理工学系主任、应用化学专业负责人,兼任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主讲仪器分析、有机化学、化妆品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仪器分析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等课程。

科研成果:

近十几年来,主持省教育厅项目《油茶籽皂甙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皂素天然香波的研制》;主持省科委项目《芦笋多糖的研究》、《废次烟叶中茄尼醇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玫瑰茄皂甙的研究》;主持省产学研重点项目《从废次烟叶中提取医药中间体——茄尼醇》;主持横向项目《茄尼的市场调研》等,均为课题负责人,共争取到科研经费近40万元。另与他人合作的项目3项,科研经费近10万元。已取得技术鉴定成果3项;转让科技成果4项,转让费共65万元,均为课题负责人、第一作者。并发表了酶、酶抑制剂、植物多糖、植物皂甙、植物激素、烟碱以及医药中间体—茄尼醇等一系列论文,曾多次参加国际与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指导的研究生与本科毕业生共42名。近4年主持福建省教育厅精品课程《有机化学》建设项目1项,参加福建省教育厅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建设项目1项,参加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研项目2项,指导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项,科研经费共5.35万元。

成绩荣誉:

1989年12月曾获得福建省首届“火矩杯”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优秀奖”奖杯;1990年5月获得全国首届四新成果扶贫兴农奖;1993获得福建省教育工会系统女职工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被福州市总工会直属工委授予 “双文明”竞赛活动中的事业奉献之花;1999年被评为福建师大优秀工会工作者; 2001年获得福建师大“九五”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2007学年被评为福建师大闽南科技学院师德之星;2011年被评为我院教学名师。

第五篇:学者散文印象

夫子自道 秀才文章

———学者散文印象

“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自司文者将文学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体,就如同元世祖忽必烈率蒙古骑兵马踏长城入主中原后将国人分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四等一样,文学被人为地划分出了三六九等。明末清初始畏首缩脚步入社会为世人逐渐接受的小说,农民起义般摇身成为高居庙堂之上乘肥衣轻的新贵尊宠,上升为文学之“显学”,大有雄文一出天下呼,一章钦点走江湖的壮观场面;诗歌以其正统的皇亲贵胄出身,世代为文人雅士之“儒冠”,也前有八十年代十亿文人九亿诗,后有“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互翻卫生球眼珠,不时掀起波澜,如因与李唐皇族同姓而尊宠为国教的道教,于一朝一代万众瞩目扬显一时;戏剧作为以人物和事件为主干的文学样式,由于与媒体的联姻,由十字街头走进千家万户,牵动无数人含嗔隐悲、载沉载浮的目光。只有散文,四十年来如家道中落由小姐沦为侍奉缙绅的丫头,被冷落一旁,视为可有可无,人人可拈而为之一蹴而就的雕虫小技,文学的副产品,副刊中的副刊,在报角旮旯处对隅而泣。

其实,若从血根上寻起,世上最早诞生的文体是散文。与诗歌同,也有着高贵的血统。言为心声,正如我们今天用三四流的语言讲演,用五六流的散文谈话一样,昔者古人的思考、交流、对话就是中国散文的滥觞。先秦诸子援笔著述,用宏文抒其志远,中国最早的散文就诞生了。其起始就站在群山之巅,汪洋恣肆,纵横捭阖,其源头活水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秦汉以降,中国散文进入极盛期,秦汉风骨历为世人称道,单一部《史记》足可傲视百代余韵流长。魏晋六朝,散文在士的“啸”声中自由而高蹈,呈现生命元气的酣畅淋漓,另一方面也缠进偶四骈六的纤足中去,成为精雕细琢的艺品。至唐代而蔚为大观,如长江之水千曲百回之后蓄势而发,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一洗六朝秾丽脂粉之气。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技术时代有宋王朝的散文演变成一唱三叹的十字街头平民的浅吟低唱。明清美品则每况愈下,已无气象万千之辽阔恢宏,而成为美人头饰,案头清供,成为世人把玩欣赏的形而下之器,柔媚无骨的小摆设。新文化运动的狂风暴雨开启了中华散文的新纪元,在白话文取文言文而代之之后,白话散文成为与小说、诗歌并驾齐驱的比秀玉枝。诸大师的深耕细犁、广种薄收,使鲁迅的犀利老辣,周作人的平淡、厚实与苦涩,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丰富与悠闲,胡适之的渊博、典雅,梁实秋的幽默、清楚,徐志摩的“浓得化不开“,朱自清的朴素、腴厚,何其芳的妩媚、精致,使20世纪初再现先秦诸子的元气淋漓、多元多姿、血脉贲张、激荡充盈,造就了一个既可以与古代散文相媲美又可为后世典范的散文繁荣期,使“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之后,散文之脉在时光中不紧不迫地跳动着,当时光之辇行至九十年代初时,身材瘦削单薄、流了多年青汤鼻涕的“家中小妹”在疏忽中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顾盼生姿,逗引得整条街上邻家阿郎都侧目而视,心旌摇荡,成为热目的中心,毒视的焦点。中国现代散文可以说在整体上呈现了两头高(“五四”至二三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中间低的马鞍形状。

八十年代后散文的极大繁荣是散文文体的自身特质与当下社会的社会需求互动共振的结果。世界各民族的散文都发端于史传散文和哲理散文,与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及文化性格的形成大体同步。在近代,则成为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先驱们用以引导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载体。散文的文化本体性,与历史哲学相绾结化合的思辩性,在审美变革中的先驱性与八十年代空前宽松的文化环境,国门乍开西方思潮蜂涌而至的“热眼向洋”,对中国文化劫后余生的深度反思,对五六十年代抒情散文一统天下的反拨相匹,促进了散文文体意识的全面复苏、觉醒。而市场化商业社会的扯天而来,报刊杂志千枝万枝梨花竞开的社会需求,转型期的特定时代背景,又给热衷于制造中心话语者一块纵横弛骋、纵情狂欢的阵地,进一步刺激了脸颊布满亢奋的红潮的联欢者。使沦为丑小鸭多年羞于见人的散文,一夜之间上升为充斥大报小刊的千字名淑贵媛,大有小藩蔚为大邦瞩为太太沙龙主客之势。

但扑天盖地嘈嘈切切杂谈而至的千字小姐们意满志得,左顾右盼之色仍掩饰不了知识准备不足所带来的题材的单一,胸襟的逼仄,文笔的稚嫩,如仓促之间用萝卜青菜速配而成的快餐,菜简味淡,乏善可陈,食之无味,用之即弃,如屑木投水,仅荡起细若游丝的牛毛波纹,旋即归于平静。无大快朵颐、心眼踯躅、余香满口和辗转反侧、梦寐思服之意。然而在这千枝万枝之中,却有一朵秀出群芳,喷吐异香,如宫廷大餐之别于千篇一律的盒饭,使食客们流连往返,默然称许。其操刀主厨者多为大学、科研院所的学者、教授。其已在各自专学领域内取得骄人成就,为一门学科或流派的权威诠释者,散文只是其著书立说授业解惑之余偶有所感的即兴之作。他们大都受过正统的学院式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章典籍中浸淫了几十载,拥有扎实的学业基础。补天的女娲,射日的后弈,怒触不周之山的共工,与日竞走北饮大泽的夸父等这些原始民族的气根蛰伏其血液中,使他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者,中华文化精神的凝聚者。他们中诸多横涉大洋,在欧风美雨中俯仰涵泳,直接接受了西方文化原著型的知识,从《尼伯龙根指环》、《圣经.旧约》中沐浴过西方文化光泽的照耀。如果说中国大陆在五十——七十年代一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当代文化脱节造成两个巨大的断裂带,那么这些学人正是这段断裂带的修补者,是中国文化的真正传人。他们在锤炼秦汉风骨,沐浴欧风美雨,与古今大贤大哲对话,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深耕细犁、辛勤耕耘、各领风骚的同时,也往来鸿儒,羽扇纶巾,行云流水般舒展自如地煮字蒸文,与这种文学上的极致文体做智力搏弈。他们借鉴、整合了二十世纪及其前溯的整个人类的智慧成果,在文化的丹炉中历炼,佐以历史的沉思、哲学的思辩、宗教的悲悯、人文的情怀,而至披沙沥金,炼蜜为丸,在世纪末向世人奉献出一道五光十色、历久弥香的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

这道美味珍馐被称为学者散文。

学者散文是学者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与散文这样一个特殊文体天作地合联姻衍生出来的绝色后裔。散文这种文体是一种“易学难工”的文体,是文学发达的极致。散文之散,看似宽泛,无论宇宙洪荒,韩潮苏海,举凡花鸟虫鱼,清风明月,一己之得,一时之绪,仰观相于天,俯察法于地,一沙一世界,半叶见人性,皆可入吾彀中,心与之游,陶然忘记,命笔为文。但散却极不易文,最能体现为文者的综合素养。一章短文,字里行间不经意便把作者的才情学识、品质个性、气质风范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同时,如走钢丝,其捉笔危险性极大。东施效颦、盲人摸象、削足适履者,提笔便露出思想的浅薄、感情的孱弱、知识的苍白。其又是最可经营的文体,尤为学问精深、中西横贯的学者所钟爱,与其作智力的角逐,以点化自然,融入思考,提升思想。其或庄或谐,或拙或朴,或如黄连芒刺,或如蜜汁柑贤,或俯仰放达,或玲珑剔透,或浩荡江海一泻千里,或如山间小溪清流潺,或发乎情止乎礼,或牵一发而动全身,大言炎炎,小言澹澹,如高僧谈禅,伯乐相马,庖丁解牛,非身怀绝技游刃有余者不敢束襟一试。

学者散文,首先是一种夫子自道的散文。人世间非寒窗十载、问学十年、自成体系的白鹿洞主或岳麓掌门不敢自称夫子。其才高八斗,学识渊博,非一般花拳绣腿、皮相之学者可附其骥尾、望其项背。其中西合璧的知识结构,博大精深的国学底蕴,游心于物外,不为外物所羁的自由心镜,使其属文举重若轻,单指扛鼎,运斤成风。特殊的学术氛围环境又使其气定神闲,从容不迫,不急不躁地过滤思想,不温不火地舒展思绪,深文周纳地谋局布筹,字斟句酌地锤词炼句,充满“通”“识”之慧。思想的质量,决定了文章的质量。最能体现夫子才学者,莫如在几十载中西文化知识中小叩大鸣、舌灿莲花、咳唾珠玉的“真人”钱钟书。钱氏之智慧学识,在当代学人中尚无出其右者,无论其集八国文字,化几千部古章典籍,旨在打通古今中西文、史、哲之学的《管锥篇》,就其困居孤岛的涂鸦之作《围城》及《写在人生边上》,从遣词运句用典得心应手,谈笑风生间挥洒成章,鞭策切中肯綮,给人以惬意的美感,就让我们领略到一位学贯中西、融大千于鹅管的大师风采。单表方鸿渐之名典出《周易》之“渐”卦,示踟蹰不定犹豫不决之意,“鸿”喻水鸟之进退失据暗喻主人公之种种不可预测的人生际遇,而《易》之句“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阿”的六项变项,揭示了“人之生世若遭抛掷”的人生命运和处境,则暗合《围城》之结局,其深文大意令我辈抚书叹为观止。《写在人生边上》作为问学之余的补白和眉批,更令我们领略到一位文化大师中外逢源、古今无隔、着手成春的风采。自道之言,是心有情而形于言,是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的有机融合,又颇具真情实趣。其一改夫子坐拥书城,正襟危坐的导师面孔,而为谈笑风生、人淡如菊的和蔼长者。其行走在历史、文化、人生之间,或借物抒怀,或借题发挥,或隔山打牛,力透纸背,颇具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闪现其性情一面。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书趣文丛”,已出六集,颇受读者青睐。出版社眼光稳、准、“毒”,他们请了一大批学贯中西在其领域各领风骚的方家现身说法,谈古论今,谈人生,谈读书,将形而上的思想形而下地放归大化芸芸众生的谈笑风生中,性之所至,信笔成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录了众多个体生命所思所感。邓云乡谈北京胡同,扬之水谈读二十四史心得及《诗经》名物,辛丰年谈音乐,金克木谈人生„„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耀基先生在其《剑桥与海德堡》一书中,以其切身体会,从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这两所古色古香的大学集“言教、身教、心教”于一体的独特的教育体制和办学理念,如一位在历史、文化、教育中漫步的香客,悟出了这两所大学的精髓所在。舒芜先生在《串味读书》自序中语,集自己几十年学识对所读之书所“串味”之诵,“读着这个,想着那个,有时往往会有微末的会心,欣然一笑,倒也是一种愉悦,或许是专精研究时不太享受到的。觉得不应该独享时,便写一点出来,公诸同好,这往往不是书的正味儿,而是串味了,不是从书中来的,而是从书与书之间无书之处来的”。这瓮牖剩墨,犹如导演客串演员,交响乐中的过门独奏,往往令人感受到其人的另一面。刘小枫对人性深度的展现,周国平对尼采哲学的体认,梁治平对法律文化的解释,都令人爱不释卷。其或为热眼看洋,或反弹琵琶,或谈玄说地,深入浅出,明心见性,洋溢着生命的大愉悦。其出经入典,广征博引,如聆听法师说禅,高僧言诗,高屋建瓴,挥洒之间,花开花落,俪白风清,豁然开朗。

现代散文是现代语体的白话文,其“易学难工”的特性,使它区别于以情节为盾牌的小说,以意象音韵为支撑的诗歌,以对话行动为表现的戏剧。使学者反求诸己,凭借文学语言本身的特性,行文追求典雅,构思注意缜密,叙述旨达开合自如的天然律动。这就要求为文者须具备深厚的学识智慧和娴熟灵动的驾驭文字的功夫。而掌握了文史哲之“通”和中国人文智慧之“识”两件法宝的学者教授,恰是得心应手最合适的人选。其表现形态大致有二:一是追求典雅繷丽,句句用典字字留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流光溢彩,美仑美奂,不自觉间展现其精致的文化品质,深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架构。余光中最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余氏之文体现了他与生俱来的丰富的诗人气质和学者风采:左手诗,右手散文,兼及评论、翻译,可谓文坛通才、鬼才,其才、学、识,直追“五四”先贤,自成风格,独领风采。无论遣词造句,篇章结构,节奏气韵,起承转合,如“夏云多奇峰”,极尽跳荡跌宕之能事,思奇采丽,顾盼生姿,娇媚撩人,笔酣墨饱,铺张扬力,具有排山倒海之汉魏大赋的气势。熔学识、智慧、才情秀集于身,体现其学贯中西的背景和诗家性情,从其身上可看到中国现代散文徐志摩、何其芳、苏雪林的流风余韵。其二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此为文章至境,非有几十年文功及慧心高妙之人难臻此境。这构成了中国散文最重要的谱系。如溯源寻根,可划出这样一条线索,从章太炎、刘师培至周作人至俞平伯、废名至张中行、金克木。张中行大气晚成,是中国散文界仍健在的几大家之翘楚。这可能与其长期编辑教育课本及佛学刊物有关。其积学之厚,腹笥之富,直追乃师,文风也几近知堂老人,文自九十年代初风靡士林。张中老行文喜用纯白如水的语言娓娓道来,水到渠成,某些看似闲笔,细咂却是书中骨架,中有龙虎匿身。其文结构疏密有致,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舒卷开合自如,从中可看出文章简洁明快,闳约及婉转深厚的特质,使人惊讶仓颉造字的神奇功效,竟能如此简单而又极具穿透力。其引经据典精当,深入浅出,如春风化雨,化合力极强,而又飘逸妩媚、流动无碍同时不失诙谐风趣,显示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文字修养及几千年秦汉风骨唐风宋月濡化出的谦谦君子之风。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造归平淡,臻达质而实崎,矍而实腴的境地。张中老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记得我初嫁之时,中行老手书其旧作“客至酒盈缸,诗来月半窗,春风如有意,吹梦到吴江”为贺,字里行间暗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而中行老人极瘦高,面颊带光,如深山得道之老剑师,有云在空中水在瓶的妙致禅境。海外学人柳存仁教授文风也极硬朗,其文颇似六朝文士,感情明净温厚,理智清澈通达,气象冲和旷逸,文辞渊雅流美,表达上却意蕴宏阔,笔力遒劲。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修齐治平”的责任,追求“内圣外王”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而这些教授、学者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杰出的代表。他们既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光大者。故其属文,始终站在较高的视角上,所思所想,所圈所点,均是关乎历史、哲学、人文等形而上之道。他们吐纳了源源流长几千载的中华文化成果,以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切体认,使其思想钙化、沉淀于骨骼之中,而附丽朗显于文字之上,作出独立的思考和解答。在作形而上思的同时,其又负重前行,以“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担当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身体力行,视己为一代文化托命之人。刘梦溪先生的文集《传统的误读》,是可以做为枕边书的一类。梦溪先生书中充满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切体察和诘问,充满了对中国文化清醒的深度认识。如其在书中对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地位的质疑,对“五四”文化的反省,对中国现代学术及其传统的梳理和阐释,以及与余英时、杜维明、陈方正等诸学人关于文化与社会的重建、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等问题的对谈,高屋建瓴,直达文化根柢,给人刮骨疗毒之感。而梦溪先生“铁肩担道义”,历时数载编辑了35卷册3000万言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自筹资金创办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汉学》两本高味学刊,从古今中外立体地对中国文化深研、探究、阐扬,十几年如一日,令海内外学界瞩目,遽然动容,肃然起敬。掀起当代中国散文第一个高峰的余秋雨先生,其文,特别是《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两书,使我们对学者散文有了更直观化的认识。余秋雨教授辞去院长之职,背负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沉重十字架,在中国多灾多难的大地上行走着,从塞北秋风到春雨江南,从西北敦煌到天涯海角的柳侯祠,再到南洋垒垒的无名丛冢,作历史的泼墨,生命悲凉的大写意,以自己的心灵去拥抱中国文化,将文化思考的智性和诗性的激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历史、文化、人生融为一体。他关注形而上的重大问题,关注人们习焉不察的危急,对其作冷静、清醒、激情、立体、多维、深度的思考,高标见世,内蕴厚重,境界宏开,笔尖流出一部中国文化史,中国士人的心灵史,由小到大,由浅及深,由个体灵魂的张扬到整体精神的反思,充满沧桑之美,使鲁迅以降骨质松软思想贫血的散文重又燃烧、丰盈、厚重。余氏散文跨越了文学的、文艺的,走向了宏大的文化,赋予中华散文大文化的质地。其文约而旨远,极具杀伤力。穿黄色T恤衫,双手叉腰,歪着脑袋,一脸茫然和“审苦”地站在莎翁故居前的王小波,则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轻松中的无奈和沉重。他难能可贵地将智识和幽默的荒谬逻辑绾结为一体,开辟了一条深邃和佯谬结合起来的境界。他似一个古怪的精灵,嘲弄现实中一切愚昧、荒诞、无知和媚俗,让你会心微笑、低首偷笑、哑然失笑、抚掌大笑,最后是无言地苦笑。他文本后背中渗出的苦涩和寒气,让我们感到莫名地忧郁和伤感,只是这位自由的“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北大陈平原、钱理群、严家炎等教授,或埋首专学,关注社会,被称为“北大的良心”;或教研著书,编辑同仁刊物《学人》,率青年学子重走“五四”之路,以唤起他们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深度再认识。钱理群先生对周氏兄弟的研究,严家炎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乐黛云先生对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谢冕先生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都成就斐然。平原君的学术随笔集《学者的人间情怀》,呈现了一个学者对其职业道德、社会功能、操作技术以及精神追求的认真思考和反省。做为含英咀华、沉潜数载、精炼而成的“晶品”,反映了90年代中国学者的心路历程,真正体现了学者的现世关怀。最近,我的书桌上又多了几本学者的随笔集: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秦晖的《问题与主义》、徐友渔的《自由的言说》、谢泳的《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王元化先生主编的学人文丛。如果说诸学人书中对中国乃至世界关于人类文明及前途的前瞻性的思考及阐述,其精粹博大的思想和优美、平民化的笔调相结合,追求“形而中”的表达,使理性、逻辑的学术,智性、激情的贴近民间。在篇幅上则力求浓缩,删芟枝蔓,在语言上虚词漓藻,期于至当,充满力度,如刀与剑的搏击,雷与电的交战,尖锐激烈,充满振耳发聩的声音和撼天动地的力量,那么这种学在民间的努力则更令人瞩目尊敬。当然,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我们可以开列出长长的名字:季羡林、施蛰存、杨降、黄裳、宗璞、王蒙、汪晖、张承志、陈思和、、南帆以及较年轻的林贤治、伍立杨、祝勇等„„

对于散文,大陆散文大家柯灵这样表述:“寸牍片纸,却足以熔铸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性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

对于散文,香港学人董桥这样表述:“散文须学、须知、须情,合之乃得Alfred Nerth Whitehead所谓‘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

对于散文,台岛的余光中这样理解,其“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面对这种散文,我们好象变成歌德的艾克尔曼,或是伶听约翰生博士的鲍斯威尔”。“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屑的甜味,釜型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象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杰出得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光”。

从钱钟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高居云端、俯看众生的上帝的影子,从张中行身上我们看到躬耕桃花源、悠然见南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陶潜的影子,从余光中身上我们看到了手持铁檀铜板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的影子,从刘梦溪陈平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和《观察》时期独立特行的自由主义者储安平的影子„„

这些,当是对学者散文的最佳诠释和概括。

下载学者之路的规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者之路的规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规矩

    心得体会范文1: 只有讲政治,才不会迷失方向、偏离轨道;只有顾大局,才不会陷入名利的束缚、搞以权谋私;只有守纪律,才不会办出格的事,甚至犯错误近段时间,我参加了干部“讲政治顾......

    优秀学者颁奖词[5篇]

    年度经济人物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他用26个字母拉近了此岸和彼岸的距离。胸怀世界,志在东......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

    学者做事情教学设计

    《学着做事情》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1.课题分析 本课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分题中的教学内容,位于教材12—......

    日本刑法学者介绍

    日本刑法三剑客是哪几个? 山口厚、西田典之、前田雅音 日本当代刑法学家之一:牧野英一(2011-10-24 00:27:22)转载▼标签: 杂谈 牧野英一 (1878~1970)牧野英一,明治11年生于岐阜县,......

    学者谈2013年高考作文

    学者谈2013年高考作文:使套用、抄袭无处遁形 2013年06月13日 09:13:15 来源: 中国青年报每年高考结束,作文都会成人们热议的焦点。与往年的“骂声一片”稍有不同,今年人们对高考......

    学者论坛活动策划书(模版)

    包材学院学者论坛活动策划书第一 活动目的为促进湖南工业大学大学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变,为进一步营造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良好校园学术氛围,为向青年......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