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告称中国家庭财富世界第3
报告称中国家庭财富世界第32013年10月11日 21:05: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590
瑞信昨天公布的2013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财富几乎翻了两番,从5700美元升至2013年的22230美元。2013年拥有10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数量为112.3万人。这些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储蓄等金融资产形式存在,仅排在房产后面。
报告中国部分《顽强的增长》一文中分析,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人的财富一度下降20%,但随即快速反弹,目前已远高于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尽管当前的经济前景并不明朗。如果以美元计算,中国人的财富值上升得更快,这是因为自2009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大幅升值,但中国人财富的增长大体上反映出实际的增长。
中国家庭的财富总值在世界上排在第三位,较日本仅相差2%,较排在第四名的法国要高出56%。由于拥有极高的储蓄率以及相对发达的金融机构,中国46%家庭的资产是金融资金。
同时,私有化住房、新建筑以及农村土地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财富,中国成年人人均拥有12900美元的不动产。人均债务为1400美元,虽然目前这一比例很低,但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报告称,拥有5000万美元财产以上的富人数量仅次于美国,超出其他所有国家。报告还指出,中国将于2016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富裕的国家。(记者 吴琳琳)
第二篇:报告称中国家庭流动资产平均38.6万
报告称中国家庭流动资产平均38.6万 2012年09月09日08:58人民网[微博]
[导读]实现资产增值是中国家庭理财规划的首选目标。
今天,汇丰银行发布《2012 中国家庭理财状况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家庭的流动资产均值为38.6万元人民币,实现资产增值是中国家庭理财规划的首选目标,其次是保障子女教育和安排退休生活。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64%的受访家庭实现了财富增长,而23%的受访家庭表示承受了资产减值,这些家庭的资产配置多以股票和基金为主。同时,中国家庭持有的最多的5类金融产品分别是人民币存款,占被调查家庭的84%、持有股票家庭为66%、基金60%、投资人寿保险家庭为46%,而购买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被调查家庭占40%。从未来12个月的投资意愿来看,这5 类产品仍将是最重要的投资品类。同时,报告显示,结构性理财产品、外汇、QDII等产品可能成为家庭投资理财的增长点。
汇丰中国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副总监李峰表示:“近年来,中国家庭的财富积累增长迅速,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家庭,在财富管理的态度、习惯和规划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家庭对自身风险承受度的认知和实际的资产配置并不匹配,这就需要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扮演积极的角色,协助这些家庭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和科学的方法来规划和管理财富,最终促进内地理财市场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面提升。”
据了解,汇丰中国的本次调查覆盖内地 8 大主要城市,按生命周期将受访家庭分为三大类别: 25到34岁处于家庭建立期、经济压力相对较大的年轻家庭;处于家庭发展期、大部分已婚且有未成年子女的35-44 岁家庭;迈入稳定期的45-55 岁家庭,其子女多处于深造或初入职场的阶段。
第三篇: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txt48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骄阳下的饿一抹浓荫,是初秋的一缕清风,是严冬的一堆篝火。微笑着去面对吧,你会感到人生是那样温馨。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2009年3月30日招商银行和全球知名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发布了《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报告称,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潜力巨大,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约30万人,共持有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
招行、贝恩公司此次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达到了约30万人的规模。其中,全国共有5个省市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2万人,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其中广东省的高净值人士数量最多,2008年末达到了4.6万人,占全国15%的份额。在高净值人群中,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也接近1万人的规模。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达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其中,超高净值人群个人财富总量达到1.4万亿人民币,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本次调查涉及17个省的近30个主要城市,收集近700份有效调研样本,是首次通过大样本量一手调研。编辑本段数据分析
以往人们总认为敢于冒险才能快速积累财富,调查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个人可投资资产的风险偏好以中等风险和保守居多(约占受访人群的80%)。这一群体风险偏好受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显著,在2009年特殊的经济环境下,他们对市场的风险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考虑,投资更加谨慎,45%到55%左右的中低风险投资者会更趋于保守。他们纷纷转投低风险性、高流动性的投资,甚至撤资变现。与此同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高净值人群显现出更强烈的多元化投资的意愿。将近八成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表示会进一步将投资组合调整得更加多元化。统计分析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可以根据职业和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分为六大类;他们在投资态度、需求和行为上有显著差别。这六类分别是:1)资产规模在5千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企业主;2)资产规模在5千万元人民币到1亿之间的企业主;3)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主;4)职业经理人/企业高管/专业人士;5)专业投资人;6)其他,主要包括全职太太、退休人士、演艺明星、体育明星等。
编辑本段解析内容
招行和贝恩公司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发布以后,仅一天的时间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络上人们的议论褒贬各半,焦点都聚集到这此财富的来源以及财富的拥有者上面,却没有看到这份报告中深层次的问题。在此之前,公司高管高薪无依据,企业员工无法享受自己应得的福利待遇问题,已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组数据无疑是雪上加霜。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固然可喜可贺,但金字塔底端的人们更值得关注,他们才是我们的基石和保障。在地域分布方面,在广东、上海、北京等五个省市个人持有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人数超过2万人。山东、辽宁、河北等六个省市仅有1到2万人。此数据显示,东西部富豪数量、沿海地区及大城市与一些中小城市差距明显。在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西部经济发展潜力还没有更好的被挖掘出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更多的应该从西部着手,开发当地可利用的人力、矿产、旅游等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带动当地企业的繁荣发展,又可以提高西部人民的收入。细读这次私人财富报告,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中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思考更深层的问题。而不是专注于金钱以及财富拥有者这些表面的问题。
编辑本段思考
在这份报告中,不难看出2008年中国千万富翁一共持有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相当于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9%,而持有这笔资产的人数仅有30万人,由此引发的贫富差距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东西部富豪数量差距大;二是贫富差异大。金字塔顶端的人固然可喜可贺,但社会低层更要引起社会关注,如同生态链,高等生物也需要细菌的环境一样。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经济差距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人都习惯于在大城市里就业扎根,创造财富,对中小城市的关注度偏小。这就造成了大城市人满为患,中小城市有机遇无人才的尴尬局面。想要杜绝这种现象的蔓延,首先要让人们在中小城市看到当地发展的潜力,地方要展现当地的资源、政策优势,让人们认识到中小城市的价值。一个没有富豪的社会是可怕的,一个富豪超常规涌现的社会同样可怕;一个过度通过非法手段攫富的社会是可怕的,一个容忍问题富豪大行其道的社会同样可怕。因此,在千万富豪破32万人的华丽数据背后,我们更应该正视这些富豪是如何发家致富的,还应该肃清问题富豪生成的土壤,让人们竞相通过合法手段发财,从而极大催生社会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动力。
第四篇:北大报告称中国1%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财产
北大报告称中国1%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财产
2014年07月25日 20:57
今天,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在国际前沿的研究视角下,对当今中国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报告的内容包括中国家庭的财产、消费模式、医疗开销与负担、家庭经营与自雇、住房、主观幸福感六项子议题。该书对这些议题的探讨为理解当今中国社会打开了窗口,客观地展现了无数家庭与个人在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浪潮中的得与失,折射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
报告指出,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收入不平等。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等结构性因素是造成中国财产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在家庭层次的财产不平等及其变化有两个特征:
一、有家庭成员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水平明显高于在体制外工作的家庭,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的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体制外家庭,这将导致体制内外家庭的财产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中等收入家庭财产增长幅度大,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财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中国家庭消费模式呈现出两极分化
根据报告,中国家庭消费模式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贫病型、蚂蚁型、蜗牛型、稳妥型和享乐型。其中,贫病型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品的拥有比例均最低(贫),但其医疗支出的相对比重却很高(病),这类家庭带有贫病交加的特征。蚂蚁型家庭的各项消费水平和消费品的拥有比例都比较低,这类家庭主要以低水平消费为特征,就像辛苦积累的蚂蚁。蜗牛型是负担沉重的一类家庭,他们的总消费不低,但并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上,也不太进行汽车、文娱和奢侈品的消费,而是把很大的一部分开支用于房租房贷、教育、医疗方面,而住房、教育和医疗负担就像蜗牛的躯壳限制了这些家庭提高他们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享受性)的消费。稳妥型是中等消费的家庭,这些家庭的支出水平总体居中,但在消费品的拥有上高于平均水平,医疗和住房的支出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平,有一定的教育、文娱的消费。享乐型家庭是享受着相对高品质的、健康的物质生活的一族,这类家庭有车有房的比例都很高,其各项消费品的拥有比例以及各项消费水平均很高,尤其是在教育和文娱支出水平上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但其医疗支出的比重却较低。
报告分析,从全国分布来看,中国家庭消费模式呈现出两极分化:一方面是不消费、抑制消费的家庭(如蚂蚁型)或者医疗、教育、住房负担沉重的家庭(如蜗牛型、贫病型)占大多数。另一方面,已有少部分家庭已经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如享乐型)。城乡消费模式差异大,农村贫病型家庭较多,稳妥型和享乐型家庭较少。相比之下,城镇贫病型家庭较少,其享乐型、稳妥型家庭明显多于农村。
房产仍是我国城镇家庭财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报告指出,房产是我国城镇家庭财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城镇家庭财产比例的中位数在80%左右,这与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密切相关;在农村,房产占家庭财产比例的中位数在60%左右,低于城镇家庭,主要原因是农村住房以自建自住为主,土地成本很低,房产价格较低。在宏观层次上,人均GDP越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房产占家庭财产的比例越高。在家庭层次上,收入越高的家庭,房产占家庭财产比例的中位数越高;家庭总资产越多的家庭,房产占家庭财产比例的中位数也越高。如果以房价收入比来衡量购房压力,与农村相比,我国城镇家庭房价收入比相对较高,住房负担较重。在城镇家庭中,家庭主事者为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家庭房价收入比最
高,而处于职业和收入地位较高位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家庭房价收入比相对较低,住房负担相对较小。此外,存在住房困难的城镇家庭其房价收入比显著地高于不存在住房困难的城镇家庭。
家庭医疗保健支出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根据报告,我国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相比2010年,2012年的家庭医疗支出绝对值升高,但医疗负担(即医疗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却有所减轻。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支出有密切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家庭人均医疗支出越高,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居民医疗消费能力更强、投入更多;但同时,这些省份的家庭医疗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却较低,说明这些地区医疗负担相对较轻。城乡家庭的医疗支出与负担差异较大。城镇家庭在人均医疗支出、住院费用上均高于农村家庭,但在家庭医疗支出比重、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住院自付费用、住院自付比例上均低于农村家庭。
报告分析,从家庭特征上看,与低收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医疗支出比重、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住院自付比例更低;老年人家庭的家庭人均医疗支出最高,其医疗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也最高,这意味着老年人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医疗负担。医疗负担影响家庭的生活水平。医疗支出比重越高,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高。医疗负担对低收入家庭的打击尤其严重,与家中无人住院的情况相比,家中有人住院会使低收入家庭医疗支出发生率的上升更为明显,由此增加其致贫的可能性。
家庭资产对个人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
报告指出,中国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呈中等偏上,主观本地社会地位呈中等偏下。家庭资产(如住房及汽车的拥有)对个人生活满意度和主观社会地位影响显著;独立于家庭资产之外,个人收入水平也影响着生活满意度和主观社会地位,且主观收入水平比客观收入水平更重要:无论客观上富有与否,对个人收入地位主观评价更高的人(即主观上认为自己富有的人)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个人社会地位的评价也越高。高收入人群的评价标准较高,这可能部分导致对其主观收入的总体评价水平偏低,并且与他们的实际客观收入相关性不高。除个人收入外,家庭相对收入高的人群其生活满意度及主观社会地位较高,且家庭收入对女性的影响力要大于对男性的影响力。
据该报告的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千人计划学者谢宇教授介绍,综合来看,《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14》展现了一个持续发展的中国——伴随着经济改革,中国家庭的财富在迅速积累,中国家庭的消费水平、结构和质量的变化日新月异,家庭经营与自雇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它也展现了一个不平等的中国——城镇与农村、不同区域在房产、消费模式、医疗资源投入上的差异仍非常显著。体制内与体制外家庭在财富水平、财富的增长幅度、消费模式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平等。但是,它还展现了一个逐渐改善和调整的中国——住房困难、医疗负担问题在逐渐改善。
谢宇介绍,财富不平等及其相关的经济不平等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它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而且财富不平等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即可能出现“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因此,学术界有必要关注和深入研究财富不平等问题。
第五篇:《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
中国建设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中国财
富管理市场》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超过120万户
中国建设银行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揭示:中国私人银行业是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的亮点之一。截至2011年底,中国个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预计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高净值家庭数量将增至121万户
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倾听客户声音并引领市场发展是中国私人银行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选择
中国建设银行和波士顿咨询公司12月22日联合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称,尽管2011年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今年年底,全国个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预计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高净值家庭总数将达到121万户。
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底,高净值家庭(即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家庭)共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预计达到2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个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的44%。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和高净值家庭总数分别保持了32%和4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为全面掌握中国个人财富现状,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部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运用国际最佳实践的分析方法和国内大量相关数据,建立了中国财富市场目前和未来发展的细化模型。双方同时通过对2,000多名高净值人士的问卷调研
和对多位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及其他相关业界人士的访谈,分析中国高净值人士的群体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报告分析显示,高净值家庭仍然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特区以及其它东南沿海地区,四川、山西、辽宁、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湖南和福建也有相当数量的高净值家庭。从全国范围来看,拥有2万户以上高净值家庭的省份和直辖市已经达到15个,高净值排名前十的省份所拥有的高净值家庭总数,已经占全国高净值家庭总数的近70%,仅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拥有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已占全国高净值家庭总数的35%。
根据该报告,浙江、福建和北京的高净值家庭平均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最高,分别达到2,979万、2,894万和2,784万元人民币。甘肃、安徽和陕西的高净值家庭平均可投资资产规模均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高净值人士分布的地域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拥有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的山西和海南等地,高净值家庭的数量正急剧增加。在包括甘肃、安徽和贵州在内的部分中西部省份,高净值家庭数量的增长速度已经领先全国。
报告调查表明,中国高净值人士中多为私人企业主,他们通过自己奋斗和创业实现了财富的增长和积累,部分高净值人士已经有了财富传承的需求,这是中国高净值群体财富创造的主要特点。同时,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对于市场环境、投资偏好和生活理念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对私人银行的了解和认识尚不充分。在普遍关注财富安全、生活品质和子女培养教育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树立积极健康的财富观,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报告通过对高净值人士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揭示了中国高净值人士的十大特点。
第一,私人企业主是中国高净值人士的主流。近六成的高净值人士自称为私人企业主,超过半数的高净值人士通过创办实业起家,近半数的高净值人士凭借着管理和营销能力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快速创造并积累个人财富。
第二,高净值人士普遍看重财富的安全保障功能,将近一半的人士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作为重要的财富使用途径。他们对“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和“社会仇富心理严重”有强烈的认同感。高净值人士对社会责任的认知程度与教育水平和财富规模成正比。
第三,“为子女规划未来”超越“为事业进一步提升”和“高品质的生活”,成为高净值人士最重要的投资理财目的。
第四,绝大多数高净值个人在投资的风险偏好方面倾向保守。约六成人士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约三分之一的人士投资以保值为主,只有8%的人士愿意承受较大的风险。
第五,高净值人士对私人银行服务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大多数人了解或听说过私人银行的概念,约半数人将私人银行最重要的功能理解为“更加个性化和优先的银行服务”而非其财富架构、投资理财规划和产品选择。
第六,虽然高净值人士对储蓄现金类产品的偏爱仍然很高,但是在2011年,固定收益和信托类投资产品一跃成为最受青睐的产品。
第七,高净值客户对私人银行机构的专用空间(包括会议室和交易柜台等)要求较高,通常银行花大力气进行豪华装修、提供高档的茶水饮料、娱乐节目甚至上网设备都被大多数客户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服务。
第八,半数的高净值人士已经或者准备进行财产移交。在得益于财富传承的所谓“富二代”这一特殊群体之中,专业投资人士的比例相对较高,他们对私人银行的要求严格,属于更难管理的客户群体。
第九,越富有的客户对离岸产品的需求越大,而且他们多集中于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省。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客户中,22%都使用过离岸产品和服务。资产规模在三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客户中,约四分之三预计其对海外投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逐步增加。
第十,单家银行所管理的高净值客户钱包份额不足20%,银行整体管理的客户可投资资产也仅占50%。因此,在某一家银行总资产仅为1,000万元人民币的客户,很可能实际可投资资产达到5,000万以上甚至上亿元人民币。如何提高钱包份额将是各家私人银行的当务之急。
题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倾听客户声音 引领市场发展》的最新报告还呼吁私人银行应该努力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财富管理机构,真心实意地倾听客户声音,不能仅满足于目前尚未成熟的业务模式,而是要以前瞻性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行动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鉴于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报告认为,财富管理机构有义务、有必要加强对客户财富观念的教育和引导,以灌输长期和稳健的投资理念为切入点,帮助高净值客户理性地判断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市场机遇、产业转型和投资取向;协助高净值客户分析把握投资风险和收益平衡,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利益驱动和资产增值;辅助高净值客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关心并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公众事业和相关决策,为营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随着中国私营企业走向海外,国际资产配置将同离岸财富管理一起成为私人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报告号召中资私人银行汲取海外经验,为搭建离岸财富管理平台认真开展准备工作,以香港为开端,为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离岸业务提供最佳的实践选择。
在这份报告中,中国财富市场规模和财富地域分布数据和预测结果均生成自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财富市场规模和分布预测模型,数据来源包括波士顿咨询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及多家官方渠道,使用洛伦兹曲线对财富在人口中的分布进行描摹和预测,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