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答案
1、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实际上使古代的中国始终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结论:如果不是古代中国拥有长期以来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丰富经验,这种成熟的民族政策是不太可能出现的,而我们今天所处的多民族国家也很有可能并不存在。这也正说明了古代中国并不“封闭”,而是处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1)从东汉时期开始的匈奴人西迁——导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以日耳曼民族为主的蛮族国家兴起
(2)元朝蒙古人的西迁建立了一个横扫欧亚的大帝国
结论: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就不是封闭的。通过与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的生存竞争,外部世界的变动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发生在中国的许多情况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即使在明清时期也不例外。名词解释:、郑和:
原名马和,小名三保
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阳一个回民家庭
明成祖夺取皇位后,赐马和姓“郑”
七下西洋:
第一次: 1405年六月至1407年九月二日
第二次: 1407年冬末至1409年夏
第三次: 1409年九月至1411年六月十六日
第四次: 1412年十一月十五日至1415年七月八日
第五次: 1416年十二月十日至1419年七月十七日
第六次: 1421年正月三十日至1422年八月十八日
第七次: 1430年六月九日至1433年七月六日
郑和所代表的并不是一个决心从海洋中寻求生存空间和财富的国家,所以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时代性的变化。
影响:
1、使许多中国人开始面向海洋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马来西亚“汉丽波公主”的故事
2、成为海外华人的精神图腾
3、为当时的社会和民生带来了真正深刻的影响
采购外国药材
引进外国钴料——苏麻离青,改善青花瓷的色泽与品质
总结:
郑和下西洋绝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事情,它的意义是跨越人种、跨越政权、跨越历史
时空的。
在争夺海洋霸权的时代,郑和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人类对待海洋的态度:注重礼仪而不注重利益,注重探索而不注重征服。
郑和下西洋给当时的中国和世界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影响着600年来世界上相当多人的生活,只是许多变化表现得并不那么直接,而且效果要在这个事件发生很久之后才显现出来
2、朝贡贸易:
朝贡:觐见天子,并奉献本地的土特产
朝贡贸易的程序:告知—核实身份—贡使抵京—向礼物移交贡物—觐见皇帝—颁发赏赐并折价购买附
进货物
朝贡的实质——利益交换
朝贡贸易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的区别
不是中国向外拓展,而是中国吸引别国
最重视的不是获取利润和剥夺资源,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政治上的臣服和附属关系
不像西方殖民那样是血腥的,更多的采取和平、礼仪的方式
3、马尔萨斯:1766年出生于一个英国土地贵族家庭,幼年在家中接受教育
马尔萨斯“人口论”核心观点:
• •
• •
• 人口数量严重受限于生存手段。当生存手段增加后,人口也相应增加 人口压力刺激生产增长 生产增长反过来也刺激人口增长 从长远来看,生产增长不能与人口的增长潜力保持同步,人口数量与供养能力之间必将出现巨大裂痕。性、劳动和子女等影响人口和生产力的诸多因素由个人的收支决定所影响。当人口增长超过供养能力时,正面的抑制因素会发挥作用。这些抑制因素的本质将对生物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
4、张謇 通海垦牧公司水利建设的成效 共兴修大堤12739丈,石堤260丈,里堤21384丈,格堤8624丈,干渠21752丈,支渠8002丈,外河4572丈。——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 张謇对于机械耕作的设想: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翻耕。佃价每亩顶首钱二千 收租每四亩小熟收小银圆六角,大熟除收沟草一石外,棉、豆、杂粮均视收成丰歉,公司得四,佃人得六。到交租时,除付给公司农田收获四成外,还得向代为筹措费用的公司人员偿付三成或四成。——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第131-132页
5、通海垦牧公司——中国最早的农业垦殖公司(1)通海垦牧公司的农田水利建设开办之始,无地可栖。进筑各坝,则随堤址所在之荡,搭盖草屋。率数人一屋,湫隘嚣杂,寒暑皆苦。饮食之火,晨夕之蔬,必取给于五、六里或十余里外。建设工作,运入一物,陆行无路也,必自为路。舟行无河也,必自为河。至光绪二十八年三十一年之风潮,江君与龚君伯厚、李君伯韫等诸人,皆昼夜守护危堤,出入于狂风急雨之中。与骇浪惊涛相搏。即工头、土夫无一退者,率至堤陷乃归。
•(2)通海垦牧公司水利建设的成效 共兴修大堤12739丈,石堤260丈,里堤21384丈,格堤8624丈,干渠21752丈,支渠8002丈,外河4572丈。(3)通海垦牧公司的股份制设计 自五堤次第坐至尽数垦熟,约以十年为期,十年之内,公司经理出入费用,本息等事,各股东可以查察议论所办之事,不得干预办事之权。(4)通海垦牧公司的农田租佃 佃价每亩顶首钱二千 收租每四亩小熟收小银圆六角,大熟除收沟草一石外,棉、豆、杂粮均视收成丰歉,公司得四,佃人得六。到交租时,除付给公司农田收获四成外,还得向代为筹措费用的公司人员偿付三成或四成。(5)通海公司技术革新设想难以实现的原因 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条件,包括经费、人们思想观念的转换、制度的安排等,离开这些铺垫,新技术的种子很难在新的环境中生根发芽。
6、工业化:是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工具,非生物性能源在生产和流通中使用比重增加,制造业活动
和第二产业所占国民收入提高,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 动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是以农业为经济重心的社会向以工业为经济重心的社会转变的过程。
7、恰克图:俄罗斯和外蒙古边境的小镇,雍正六年(1727年),中俄双方在此签订《恰克图条约》,将此地做为中国和沙皇俄国的边界。划定边界后,中俄双方各自在此建立集市。恰克图贸易的发展情况: 1728-1756年:恰克图贸易的初始阶段:最初十几年很不景气,此后贸易额逐渐增加,1744年俄国出卖给中国的商品达到292,800卢布,俄国人交换的中国商品达177,106卢布。1756-1785年:恰克图贸易的繁荣发展阶段:1760年中俄总贸易额为1,358,000卢布,1769年总贸易额为2,003,653卢布1781年为7,470,622卢布。1792-1800年:恰克图贸易的持续活跃时期:1792年贸易总额为4934558卢布,1800年贸易总额为8,383,846卢布。1800年-1850年:恰克图贸易的黄金时期:1829年商品贸易总额为60,1095,900卢布。恰克图不仅仅是中国和俄国之间的贸易咽喉,还是中国和整个欧洲进行商品交换的中转站 恰克图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茶叶,19世纪20年代,中国输入恰克图的茶占输入恰克图商品总量的88%,30年代茶叶输出占93%,50年代,茶叶贸易额已经达到95%。
8、大盛魁:恰克图贸易的巨头——大盛魁 创造人:王相卿大盛魁的经营范围: 印票部分:主管放高利贷的业务 茶叶部分:将从内地收购的茶叶贩运至恰克图销售 日用百货部分:把全国各地的采购的日用百货,运到外蒙各地销售 牲畜部分:把外蒙的牲畜贩运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再销售到全国各地 皮毛、药材部分:从外蒙收购皮毛、药材,并运销到全国各地 大盛魁的股份制度: 财股:用现金入股 身股:用经商的能力和业绩入股,1股身股=10000两白银 “身股”与“股票期权”的相似性(股票期权:公司允许有贡献的员工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按照预告议定好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大盛魁的金融汇兑: 大盛魁小号——大盛川票号 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齐齐哈尔、营口、锦州、张家口、多伦、归化城等十余个北方城市设有更下一级的小号
9、十三行:清政府设立于广州的专营对外贸易的商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垄断机构,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清初粤海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指定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设立海关)设
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不分,没有专营外贸的商行,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共同商议,为划清国内商税和海关贸易货税的界限,于是将货税分为住税和行税两种。住税征收对象是本省一切落地货物,由税课司征收;行税征收对象是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由粤海关征收。为此建立相应的两类商行,以分别经理贸易税饷。前者称金丝行,后者称洋货行即十三行,从此洋货十三行便成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广州的洋行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广州成为全国唯一向外国通商的口岸,史称“一口通商”。从此,广州十三行的命运便与清王朝的兴衰休戚相关(名义上虽称“十三”,其实并不定数)。
• //简介:所谓的“十三行”,实际只是一个统称,并非是13家,多时可达几十家,少时则只有4家。
但由于它享有垄断清朝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凡是外商购买茶叶、丝绸等国货,或销售洋货进入内地,都必须经过这一特殊的组织,故“广东十三行”逐渐成为与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并立的行商集团。
10、伍秉鉴 2001年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中,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其中有6名是中国人,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而唯独伍秉鉴是以纯粹的商人身份出现,其更号称当时的世界首富。
11、条约体系: 中国与各列强国家签订的所有的不平等条约的总称,中间涉及到中国国家主权的各个方面,其中
许多问题和具体的规定相互影响和关联。近代中国与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概有300-400个,其中条件苛刻的较重大的不平等条约大约有100个。
• 条约体系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条约体系的初步形成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攫取的特权主要包括: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建立租界、割让香港等。第二阶段:条约体系的确立期。1856年鸦片战争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攫取的特权主要
包括:建立外交使节制度、增设新的通商口岸、建立海关总税务司制度、外国人在中国内地通商游历的特权、沙俄占领中国领土。
• 第三阶段:条约体系的扩展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攫取的特权主要包括:瓜分中国领土,在中国范围内建立势力范围。第四阶段:条约体系更趋完整化的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化至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攫取的特权包括:控制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权力、在中国境内驻扎军队的权力。第五阶段:日本强势改变整个条约体系的时期。1914年一战爆发至1918年一战结束;主要体现
在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经济上企图变中国为其市场和原料产地,政治上扶植亲日势力,军事上企图控制中国军队。
12、盛宣怀——中国商父,晚清,亦官亦商。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祖父盛隆曾经担任浙江海宁州知州,父亲盛康曾经担任湖北牙厘局总务、湖北粮道、湖北盐法道、浙江杭嘉湖兵备道按察使等官职。家乡——江苏常州府武进县 盛宣怀的经济事业: 1872年,参与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1884年担任轮船招商局督办,致力于近代航运事业长达30余年。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1年任该局督办,此后任该职22年之久,全国苏、浙、闽、粤、湘、鄂、赣、鲁、东北、西北等绝大多数省份和地区的电线,基本都是在他主持下架设的。
• 19世纪70年代,在湖北勘探矿藏,并尝试创办煤铁矿,但以失败告终;1896年,接办亏损的汉阳铁厂,并逐渐将其整合为一个真正的钢铁联合企业——汉治萍煤铁厂矿公司。1896年,督办全国铁路总公司,主要致力于修建卢汉等铁路干线,建成铁路2100余公里。1894年,接办失火焚毁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改名为“华盛纺织总局”,担任督办。1897年,创办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行。盛宣怀的仕途经历: 1901年,获赏加太子少保衔 1902年,被授为正二品工部左侍郎 1905年,着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 1907年,授邮传部右侍郎,管摄路、电、航、邮四政 1911年,被授为邮传部尚书,并加入“皇族内阁”。
• 补充 伍连德: 伍连德,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
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不久即告控制。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提倡和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并创刊《中华医学杂志》。
• 农牧过渡带 农牧过渡带:农业区与牧业区之间的一个交错和过渡的地带目前中国农业区与牧业区的界限: “大兴安岭——通辽——张北——榆林——玉树——拉萨”一线为界郑芝龙(1604年-1661年),号飞黄,小名一官,有飞虹将军的称号,中国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
乡人,明朝末年以中国南部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兼海盗,以所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一官党著称,发迹於日本平户藩,为台湾郑氏王朝开创者郑成功的父亲。在西方文献中,则以「Iquan」(一官)闻名於世;「Quon」、「Iquon」、「Iquam」、「Equan」所指均为其人。父郑绍祖为泉州太守蔡善继的库吏。郑芝龙弟三人:郑芝虎、郑鸿逵、郑芝豹。
• 海禁:又称“闭关锁国”指禁止外国人到中国沿海通商和中国人到海外经商的禁令。明清两代都有过这种禁令。与普遍的认为不同,历史事实证明,中国海禁的开端是前代就有。大帆船贸易:从1579年起,西班牙国王允许其在墨西哥、秘鲁、危地马拉等地的商人从事横渡太
平洋的贸易。他们乘西班牙大帆船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西航,以吕宋为落脚地。这样,西班牙——墨西哥——吕宋——中国,就形成一条新的贸易航线。即所谓“大帆船贸易”。吕宋是主要的中继站,但吕宋——中国这一段航路主要仍掌握在中国商人手中。为了控制这一条贸易线,西班牙一方面禁止墨西哥以外的西属美洲直接参与,一方面力图在澳门或中国沿海的其他地方建立据点。1626年,西班牙终于占据了台湾的鸡笼、淡水,但为时仅仅15年,1641年就被荷兰人赶走。所以西班牙与中国的直接关系不及葡萄牙以及荷兰、英国。尽管如此,大帆船贸易毕竟是16世纪末和17世纪国际贸易史上的重要一页,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农产品、工艺品、金属品和珠宝饰物等,经由这条新的海上通道运向墨西哥,其中不少货物又转运到南美各地和西班牙;同时,墨西哥银元大量流入中国,也正是经由这条航道,美洲的重要农作物如番薯、玉米、烟草、马铃薯、花生(美洲品种)等经菲律宾传入中国。
•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
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百余年后,中国钢产量已居全世界第一,汉阳钢厂在全国钢铁企业中已不占重要地位了。
• 同蒲铁路是贯穿山西省中部的南北铁路干线。自山西大同经太原、侯马至蒲州镇以南的风陵渡。
全长865公里,以太原为界,分为北同蒲和南同蒲。同蒲铁路,北起京包铁路大同站,南至陇海铁路华山站,全长883KM,经过8市31县市区。它以太原为界分为北同蒲和南同蒲两段。为国家1级干线,也是山西铁路的中轴线。沿途共有车站108处。同蒲铁路是阎锡山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组织晋绥兵工修建的米轨铁路。初建为窄轨,日寇占领期间1940年将北同蒲改为准轨。解放后将南同蒲也改为准轨。
第二篇: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要求:简单明了地说明该名词的主要内容、时间、特点等)每题6分,共5题
郑和朝贡贸易大帆船贸易海禁郑芝龙 马尔萨斯农牧过渡带伍连德工业化张謇通海垦牧公司汉阳铁厂同蒲铁路恰克图大盛魁 十三行伍秉鉴 条约体系盛宣怀
简答题(要求:列举与此问题相关的要点进行回答,简明扼要)
每题10分,共3题
1、简述明代以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答案:
1、从明代末期开始,人口基数变得越来越大。
2、从明代末期开始,战争和饥荒对于人口增减的影响明显变小
2、简要分析近代商品型农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
• 商品性农业:面向市场生产 不以满足家族消费为主要目的 商品性农业的高度密集化劳动
近代中国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背后存在的问题
•采用了过多种植商品作物的种植结构,需要面对国际市场动荡的风险。
•拥入了过分密集的劳动力,单位工作日或单位劳动力的产值停滞或下降。
3、简要分析明代以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4、为什么家庭手工纺织业在近代中国农村会长期存在答案: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耕织结合原因:
1、在家庭经济不宽裕和商品市场不发达的 情况下,解决家人盖被和穿衣的问题。
2、能够将家里的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
5、简要分析近代中国产业工人群体的出现对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影响
6、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具优势的商业城市
上海崛起的历史契机: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
上海贸易优势的成因——发达的水运交通体系
周边地区以吴淞江和黄浦江为中心的密集的水网
开埠前的走私贸易
分析问题:(要求:根据历史事实进行一定的论述,不可空谈)
每题20分,共1题
谈谈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是否是“闭关锁国”的(提示:可以结合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鸦片战争前与中国发生贸易接触的资本主义经济势力 明清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明清中国人探索海洋的努力 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封闭”和“开放”都是相对的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理解,明清的中国的确是“封闭”的,而且从明代到清代越来越“封闭”。
从亚洲地缘政治的经济的格局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构成了亚洲政治、经济合作的长远的、历史性的基础。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
定义:禁止商人和民众在官方许可的渠道之外利用海洋输送人员和物资。
洪武七年(1374年),取消广州、泉州、宁波的市舶司
下令沿海地区“寸板不准下海”,将适于深海航行的尖底帆船改为“平头船”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严格禁止使用番货,严格限制周边国家朝贡的人数、次数和货物数量
主旨:要维护这个新生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必须要尽量减少国人民与外国接触的机会。
清代的迁海:
时间: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二十二年(1863年)
目的:防止沿海人民与台湾郑氏势力相联络
方式:从山东至广东沿海30-50里内,不允许百姓居住和活动。
明清时期的民间海上贸易的发展,象征着中国经济体的内部已经萌生出一种向着海洋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以及许多人奔赴海洋谋求生存的事实,都为中国提供了第二次融入新的世界体系的机遇。而且这个机遇一直延续了接近两个世纪。但是明清政府仍然没有正视这个机遇,反而用各种方式抵制与回避,使得中国终于又一次与一个以海洋为中心的新的世界体系失之交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对于近代中国商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商人群体的处境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可以结合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商人群体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来进行阐述)
材料分析:目前尚未确定,下周再向同学公布
第三篇:中国近代经济史——几点学习心得
中国近代经济史——几点学习心得 有几条主线可以试者自己整理整理。总的时间线:
--------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
--------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
---------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关于土地:
-----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
-----《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乌托邦
----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
----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另外,还有:关于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关于国民党经济政策的三个阶段(1927-37,开始阶段,呈上升,重点词汇是统一,促进。37-45抗日,一方面继续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战时经济;1945-49,美国、掠夺接收、破灭),都是可以拎出来理一理的。
简单就这么点内容,其实重要的应该自已来整理,以此也可以强化记忆。这一科很有意思的,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枯燥。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毛泽东思想考虑。
还有零碎的一点,书上有很多零碎的内容,如什么烟草、大米什么的主要产区在哪啦,等等之类的,按理说经济作物主产区应该掌握的,考试时也往往会考到,不过这东西实在太难记了,考也分值不大,个人认为除非有兴趣,还是别在那上面花太多时间。
第四篇: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外国列强进行帝国主义的,逼迫国人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从前言到第五章,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现今经济的反思。
有几条主线可以整理得出。总的时间线: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军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
关于土地: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乌托邦,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机械决定论的教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无法解释中国何以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上下五千年,作为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人口、GDP总量、科技文化一直居世界前列,是天朝大国。为何近代就没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呢?作者给出了一种解释:中国的文化、继而政治制度是封闭式的中央集权,且到后来越来越走向封闭,越来越集中,扼杀了经济活力。而欧洲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欧洲,各个小国存在竞争关系,形成多元化的政治制度,有比较有竞争,从而使最优最有效率的宪政民主脱颖而出,并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或者说是市场经济吧)提供了有力保障。什么保障呢?没有政府的霍布斯丛林里大家互相充分竞争,相互厮杀,最后谁也占不到便宜;因此市场经济正常运转需要政府暴力的维护,保证竞争的公平与效率,但是政府权力倾向于扩张,攫取利益。这就陷入了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权力维护同时权力又会挫伤经济发展这一两难的困境。宪政民主的解决办法是对政府权力进行制衡,限制权力扩张。当然,宪政民主能够在欧洲发展起来,又得益于基督教关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契约论也已深入人心。而中国的政治结构是中央集权专制,意识形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从来没有保护私人产权的意识,这从根本上抑制了自由竞争市场的发展。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正是在模仿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资源配置,但是一直排斥最根本的宪政民主。晚清、国民政府的尝试失败,面临诸多困境。当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资本的膨胀不断需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单纯经济层面的模仿资本主义,这种发展模式是否会遭遇瓶颈? 就整体读后感,关于晚清、民国这段历史,作者给出的史料,真的令人感觉非常新鲜,和以前教科书的历史有很大不同。当然作者也毫不避讳这些史料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特定的理论框架;作者梳理众多史料反复印证自己的观点:"成功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市场,还需要宪政秩序和法治来保持个人权利并提供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衡。
第五篇: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考试试题
1.分析样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产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
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自强”和“求富”
洋务运动前期,即19世纪60至7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同时也开始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
洋务运动后期,即70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总的来说,洋务派民用企业彼军用企业发展水平较高它虽然仍在企业管理上带有很浓的封建性,但它们采用雇佣劳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已是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先行地位。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起到延缓作用。
有专家认为:
一、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
二、洋务派利用西方新式武器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当然是反动的,但他们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防止外人觊觎的思想,在当时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使清政府初步拥有一支使用近代化武器的海陆军,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
三、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较明显地具有‘收回利权’、‘堵塞漏卮’的意义”,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
因此,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大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积极作用,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本人认为,除以上观点外,洋务运动还起到了如下作用:
一、洋务运动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不再鄙视“奇技淫巧”的技术,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洋务派先后向外国派出留学生,去吸取西方科技之营养,后来为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作出巨大贡献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飞机设计师冯如以及改良派代表人物严复等。
二.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经济管理理念。
三、洋务运动引起思想领域的一次变革。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原因。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萌生并渐渐成长。
2.北洋政府的财政政策
背景:
民国初年的实业热潮中表现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呼声与政策需求,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政策的先行和示范效应,民初北洋政权经济基础的变化,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出现的准联合政府,以及参与政府组成的资产阶级代表任务,他们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构成了民初经济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
政策内容:
1.鼓励倡导兴办公司,扶植保护幼稚的民族工商矿业。
2.确立保息、专利、示范和奖励制度。
3.鼓励垦荒,规划水利,奖励植棉、制糖、牧羊、造林、捕渔等农副业生产。
4.提倡国货,裁厘减税,鼓励出口。
5.开放门户,引进外资,吸引侨资。
6.统一度量衡,改革币制,提倡新式金融业。
7.改组商会,规范经济社团。
对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政策法规可分为三个层面:
1.界定和规范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组织及其行为方式。
2.进而保护、扶持和奖助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合法活动。
3.为社会经济生活造就所需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第二、政策法规的政策取向与控制聚敛的政策取向
扶植奖励和控制聚敛的矛盾,源于经济政策的综合背景,是中国资产阶级与北洋军阀官僚两大利益集团斗争和抗衡的产物。民国初年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初期,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二元性质,并赋予经济政策的双重性质。从中既有积极的特征和进步的倾向,也可见其被动性、短期行为、缺乏连续性及实效等特点,更能反映其财政本位、非经济导向的部分本质。矛盾双方的对立集中表现在发展还是不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这一问题上,后者居于主要和主导地位。
对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评价:
一、对清末新政的继承和完善。北洋政府以清末的经济立法思想为基础,制定了各项制度保
证自由经济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推行。北洋政府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在法律范围内,人们有保有财产和营业之自由”体现出了清末经济立法中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思想。同时,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较清末新政更加完善和统一。
二、北洋政府经济立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存在着一
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法律种类欠缺,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缺乏权威,实施不力;立法滞后于发展,形同虚设;经济立法活动受很浓的个人色彩。
三、北洋政府经济立法活动的进步作用。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活动,规范和引导了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商法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活动受各种政治力量的制约。北洋政府既有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
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有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是在各种政治力量制约下的产物。
3.(导论)1840—1949近现代经济史的主线(经济形态的变化)
1840—1949近现代经济史的主线是经济形态的变化,以经济形态的变化为主线研究整个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发展、崩溃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胜利这一辩证消长的历史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规律性。依照这个主线,可以将这段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1)1840-1894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由独立的、封闭的封建经济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以鸦片为主的商品侵略;由传统向近代质变;附属国经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国民经济负增长。
(2)1895-1937年,甲午战争到失败抗日战争爆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发展和深化、基本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官僚资本形成并占统治地位;国民经济缓慢增长。
3)1937-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胜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国统区、日占区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三类地区的三类经济。国统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厂矿内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不断增加法币发行量,发展后方工矿业,对日进行贸易战和物资战。但由于国民党当局缺乏长期抗战准备、国民党的吏治腐败,抗战后期,国统区工农业生产普遍出现衰退。抗战后,国民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在国民经济中占垄断地位。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民党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城乡经济不断衰退,不断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的经济秩序完全被破坏,城乡经济处在崩溃过程中。
日占区的殖民地经济:日本帝国主义在日占区实行金融掠夺、工农业掠夺和贸易垄断政策,给日占区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抗战时期,我党在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使农业、工业、商贸、金融等各项经济事业日益蓬勃发展。抗战后,我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使解放区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894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由独立的、封闭的封建经济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以鸦片为主的商品侵略;由传统向近代质变;附属国经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国民经济负增长。
第二阶段:1895-1937年,甲午战争到失败抗日战争爆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发展和深化、基本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官僚资本形成并占统治地位;国民经济缓慢增长。
第三阶段:1937-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胜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国统区、日占区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三类地区的三类经济。国统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厂矿内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不断增加法币发行量,发展后方工矿业,对日进行贸易战和物资战。但由于国民党当局缺乏长期抗战准备、国民党的吏治腐败,抗战后期,国统区工农业生产普遍出现衰退。抗战后,国民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在国民经济中占垄断地位。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民党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城乡经济不断衰退,不断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的经济秩序完全被破坏,城乡经济处在崩溃过程中。
日占区的殖民地经济:日本帝国主义在日占区实行金融掠夺、工农业掠夺和贸易垄断政策,给日占区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抗战时期,我党在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使农业、工业、商贸、金融等各项经济事业日益蓬勃发展。抗战后,我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使解放区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