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

时间:2019-05-12 20:1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

第一篇: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

商品经济(P11)

片面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 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英《虎门条约》)这就是说只要中国给其他国家好处,英国就可以同享。背景:1843年八月十五日订立《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其中首先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1844年五月十八日,《中美五口通商章程》。美国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1844年九月十三日,《中法黄埔条约》。法国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影响: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项影响极深远的经济侵略措施。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进口税成为世界上最低的。自此中国自己不能调整税率,海关不能起保护本国工商业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侵略者用之以倾销洋货和掠夺中国原料出口的工具。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官督商办: 清末洋务派官僚委托商人招募民间资金,采用机器进行民用工业生产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官督商办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80年代。主要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最初是适应“求富”的目的,或为解决军用企业的资金和对原料、燃料、交通运输等的需要创办的。资金来自民间招募的商股,有时政府也预先垫款以做资本,但开办以后要陆续归还。企业的用人、行政和理财大权由洋务派委派的总办或督办掌握,一般商民无权过问。但企业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官款可以坐收“官利”。依靠官方的庇护,企业享有免税、减税、贷款、缓息、专利等特权和优惠,如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便享有从上海到天津随漕运货、免天津进口税二成的权利,上海机器织布局的产品在上海地区销售,不付任何税厘,分销内地则免抽厘金。企业产品除一部分由清政府调拨或优先廉价购买外,大部分拿到市场销售,以盈利为目的。这些产品活跃了中国市场,一部分还达到了收回利权的目的,如开平的煤就曾成功地驱逐了天津市场上的洋煤。电报局对战时军事情报的传递发挥了作用。企业已基本属于资本主义性质,但封建因素浓厚。组织机构类似衙门,设总办、会办、帮办、提调等职。营私舞弊严重,充溢官场积习。生产效率不高,官商矛盾尖锐。外资企业的竞争、外国银行的刁难造成巨大压力,清政府的勒索,主要是报效,窒息了企业发展的生机。80年代末以后,已很难招徕民间资金。90年代以后逐渐没落,有的被外国资本吞并,有的改为官商合办或官办,或改为完全商办,有的则成为官僚集团的私产。

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资本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在19 世纪70年代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但也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世纪晚期后,西方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指一个国家政府或个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而对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资本输出按其主体不同,可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是指由个人或集团对外输出资本,包括私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私人出口贷款等。国家资本输出是指由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对外输出资本,包括赠与、贷款和政府出口信贷等。无论是私人资本输出还是政府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前者指对外国政府或私人企业提供贷款,或是购买国外的证券、股票等所进行的间接投资。后者是指在国外直接兴办各类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投资。资本输出早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即已出现,但那时只是少量的个别现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少数国家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本,资本输出才得以大规模地发展,并成为普遍现象。

减租减息: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主政权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如债务人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两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贷关系视为消灭。中国共产党曾实行的减轻农民所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而不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土地政策。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提出了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这一政策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的利益,既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地主抗日,又可以削弱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条件,从而发动广大农民抗日。因此,这就在民族战争条件下,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但是,直到1941年底,有的地区还只是把减租减息当作宣传口号,并未认真执行,或者只在形式上减租减息,实际上明减暗不减,因而未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对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极为不利。

通过减租减息,根据地中各阶级的土地占有关系和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地主的户数和占有土地的比例有所减少。贫雇农的户数有所减少,每户平均占有土地数量有所增加,经济地位显著上升,其中一部分上升为中农。中农的户数和所占有土地的比例也有显著增长。同时,通过减租减息,地租率明显下降,地租中超经济的额外剥削和高利贷剥削消除了。佃户的收入增加,生产积极性提高。他们购置土地,添置农具,喂养耕畜,增施肥料,精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适当地调节了根据地内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团结了各个阶级、阶层,这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厘金制度的内容

厘金制度,旧中国一种商业税。亦称“厘捐”或“厘金税”。厘金最初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为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行厘一般是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在转运途中又重复征课,有所谓遇卡纳税及一起一验或两起两验的办法。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政府为清军江北大营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其亩捐按地亩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大致每亩起捐自八十文至二十文不等。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向扬州附近的仙女庙、邵伯等镇米行,规定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助饷。四年三月起,此法推行到里下河各州县米行,并对其他各业大行铺户,一律照捐抽厘,大致值百抽一。捐厘行业渐次增多,遍及百货,抽捐地区也渐次扩展到扬州和通州(今南通)两府所属各地。当年下半年,江南大营在镇江、丹阳等县相继设卡抽厘。截至同治元年(1862)除云南(同治十三年设)和黑龙江(光绪十一年设)外,厘金制度已遍行于全国各地。

影响

第一:厘金制度是对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中小商人残酷的经济勒索, 增加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我国仅有的少量近代手工业、工业本身就先天不足, 其发展又受到国内的封建势力、官僚资本及外国资本的共同挤压, 生存的空间本来就很小。而厘金制度的实施则更加重了对近代手工业和工业发展的阻碍, 加速了手工业者走向破产,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如广东三水、佛山等地本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工艺之目, 咸萃于此”, 但“军兴以来, 创设厘税, 遇卡抽验, 勒索万状⋯⋯自三水设厘卡, 而市面为墟矣。佛山一埠,而百行亏折矣”。[4]

第二, 厘金制度的实行严重阻碍了商品的流通, 抑制了生产的发展。在当时国内厘金局卡数量已达到了“五里一卡、十里一局”的地步。加上各级官僚的重重盘剥, 这无疑增加了商品流通的环节, 限制了商品流通的速度, 提高了商品成本和价格, 大大降低了商品的流通量和购买量。由于连市场发展的基本条件———物品的流畅都无法满足, 所以说厘金加速了全国出现各地区间的经济分割, 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第三, 厘金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一方面, 厘金的征收大大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 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收到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 在国内由于厘金制度的商税都是对中国商人征收的, 外国商人进口的商品享有各种特权, 不用负担繁琐的厘金税。这样就使得国货商品的税率比外国商品一般要高出至少3—4 倍, 从而使得洋货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在我国国内与我国产品竞争的优势。有利于洋货向中国的倾销, 并占领

中国市场。这对于艰难起步的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则是严重的摧残。

二、对华投资特点(教案P21)

三、新民民主主义经济(意义P71)

新民主主义经济经历了以下发展演变过程:

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为调动一切因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并在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还兴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解放战争时期,为调动人民群众的支持,争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从根本上消灭封建势力,同时发展农业生产。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壮大阶段。

新中国建立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形成农民个体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私人资本主义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是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时期。

商品输出:是指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加工品到殖民地国家的市场倾销,获取高额利润。主要存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资本阶段,对国外的经济掠夺主要表现就是掠夺殖民地的原材料和侵占殖民地的销售市场,把掠夺的原材料运到本国进行加工,然后出售到殖民地市场以获得高额的利润,这种侵略以坚船利炮为手段进行的,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其对殖民地的经济侵略也随之改变由原来的单一的商品输出改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的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国际市场就是很流行的经常被提及的商品倾销,但又有些不同,现在的商品倾销是低价的,在殖民地的倾销是高价的。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这

些商品包括鸦片、西方列强本国的手工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或者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很少),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永佃制:中国历史上农民依约向地主交纳地租、永久佃种地主土地的一种租佃制度。其特征是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永久分离。在这种租佃制度下,土地分为田底与田面(亦称田骨与田皮,里子与面子,下盘与上盘等)两部分。地主占有田底,其权利是向佃农收租;佃农占有田面,其权利是永久使用土地。前者称为“田底权”,后者称为“田面权”。田面权可以继承,也可以出租或出卖。其价格一般低于田底权。地主的田底权,可单独转让,不影响佃户的田面权。一般是在灾荒或战争之后,地主为了招民垦荒,给农民以永佃权。也有因农民贫困破产或不堪捐税重负而出卖土地的所有权,保留土地使用权,结果形成永佃制。有的佃户在佃耕的土地上进行土壤改良,使原来贫瘠的土地成为肥沃的土地,因而取得了永佃权。有的是由地主向佃户收取押租演变而来。地主出租土地时,先收一定数额的押租,佃户交了押租即取得土地的耕种权,地主不能无故撤佃,或随意增加租额,这种习惯相沿而成永佃制。永佃制一般租额较低,且农民对土地有较大的支配权和生产经营权,有利于生产发展。官僚资本:官僚资本是利用政治特权、主要通过在商品流通和金融领域的掠夺,进行财产再分配的资本原始积累形式。官僚资本从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资本形态中产生出来,并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生存、活动和发展。这三种不同的资本形态分别是:官僚私人所有的资本;官僚经营管理的国家资本;官僚支配的其他私人资本(见王亚南:“中国官僚资本之理论的分析”,《中国经济原论》,第381-407页,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所谓官僚资本的 “掠夺性再分配”特征,就是指它通过盗窃国库和权钱交易的种种方式,把已经产生和积累的国家资本和其他私人资本不断再转化为官僚私人所有资本的过程。官僚资本通过权力寻租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从长期看,会降低社会运作的效率;同时由于这种占有会加大贫富差距,同样损害了社会公平原则。可见官僚资本主义既不能带来效率,也将损害公平,所以它是最糟糕的资本主义形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江南制造总局(P24)

二五减租:1926年10月,北伐军进军湘、鄂期间,为动员农民支援北伐,国民党在广州召开有大量左派参加的中央和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通过《最近政纲》,规定“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减轻农民负担,统称“二五减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的减租政策,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必须实行二五减租,即不论何种租佃形式,均按照原租额减去25%。减租后,各类地租的租额,一般不得超过收获量的30%,最大不得超过4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民党中央于1926年曾将二五减租写入其政策纲领中。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和从属地位。为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分配给贫困农民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规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二五减租,同时也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地租形式作了某些变通的规定。从1939年冬起,各根据地相继开始实行减租减息。经过减租减息,一方面适当地保证了佃权,另一方面适当改善了根据地人民的物质生活。不仅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而且也使大批地主站到了抗日人民一边,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同时,在农业生产提高的基础上,工业生产和各项经济事业也有了发展。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解放区在实行土地改革前,也曾实行二五减租。执行二五减租政策,虽然没能根本解决土地问题,但在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在经济上削弱了封建剥削,农民不仅得到了经济实惠,而且增强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积极性。这是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利益,把坚持统—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恰当地结合起来的政策。

一、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主权的影响(P16)

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特点(P9)

三、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与作用(P38/39)

票号:票号,清代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信用机构。亦称票庄、汇号或汇兑庄。明末清初汇票作为汇兑的工具已有流行。乾隆、嘉庆以后,由于埠际贸易扩展,汇兑业务发展迅速,专营汇兑的票号应时产生。道光初年山西平遥县日升昌颜料庄改组为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其后,平遥、祁县、太谷三县商人继起,将原来由商号兼营的汇兑业务划出或重新集资设立票号。形成山西人独占的一大新兴行业,通称山西票号。外国人称之为山西银行。票号多为合伙组织,也有独资经营。山西票号经营的业务首先是汇兑,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营业重心在北方,但也兼及南方。最盛时山西有总号三十余家,全国各省区设分号四百余所。国外如日本东京、俄国莫斯科、印度加尔各答以及新加坡等地也设有分号。汇兑的收入为汇费,亦称汇水,收费标准根据各地银两平色高低、路途远近和银根松紧而定。票号在收付款项时,往往借口银色不足或压低份量,取得额外利润。营业对象最初主要是商人。太平天国期间及以后,因以代清政府汇解各处税收协款、领发军队饷银、衙署薪金为业务重点,票号并经营存款、放款,其往来对象则以清政府和贵族、官僚为主体。

轮船招商局: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由于在中国缺乏社会经济发展的 稳固基础而困难重重:经费来源枯竭,原料、燃料供应不上,技术落后、人材缺乏等等。这使洋务派意识到必须是 “由富而强”,“寓强于富”。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自强”兼及“求富”,在继续筹办军事工业的同时,着 手筹办交通运输、采矿、冶炼、纺织等民用工业。李鸿章为了挽回沿江沿海的航运业,抵制外轮的侵夺,委派沙船 富商、浙江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朱其绍兄弟在上海洋泾滨永安街设局招集商股,定名为“轮船招商公司”。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成立时有轮船6艘,从事客运和漕运等项运输业务,为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开办后由于亏损严重,朱其昂被迫辞职。次年7 月,李鸿章改轮船招商公司为轮船招商局,委派上海买办商人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18 76年有轮船11艘,1877年又以222万两银子买进美商旗昌洋行的旧船16艘,及其码头、仓库等财产,招商局初具规模。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资本共计420余万两,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户部银行: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经财政处奏准,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1908年2月,经度支部(即官制改革前的户部)奏准,户部银行又改称“大清银行”(也叫“京师总行”)大清银行在上海、天津、汉口等地设立了二十家分行。大清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一千万两白银,分为十万股,分别由国家和私人各认购五万股。大清银行总行的管理官员有:正副监督各一人,理事四人,监事三人;各分行则设置总办、经理、协理、司帐等官员。大清银行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兼有发行纸币、经管国库等权项。民国成立年,大清银行改称“中国银行”。

户部银行:创办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是中国最早由官方开办的国家银行。1904年3月29日,清廷批准设立户部银行。户部银行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兼有发行纸币、经管国库等权项。辛亥革命后,停业清理。1913年,改组成中国银行。大清户部银行,成立目的主要是为了整理币制而设,铸造发行货币、代理国库等特殊业务,是第一家中国的中央银行,也是第二家现代化银行。一、二、三、资本积累的特点(P23)19C下半期中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P18)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特点及作用(P29/30)

第二篇:中国近代经济史——几点学习心得

中国近代经济史——几点学习心得 有几条主线可以试者自己整理整理。总的时间线:

--------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

--------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

---------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关于土地:

-----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

-----《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乌托邦

----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

----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另外,还有:关于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关于国民党经济政策的三个阶段(1927-37,开始阶段,呈上升,重点词汇是统一,促进。37-45抗日,一方面继续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战时经济;1945-49,美国、掠夺接收、破灭),都是可以拎出来理一理的。

简单就这么点内容,其实重要的应该自已来整理,以此也可以强化记忆。这一科很有意思的,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枯燥。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毛泽东思想考虑。

还有零碎的一点,书上有很多零碎的内容,如什么烟草、大米什么的主要产区在哪啦,等等之类的,按理说经济作物主产区应该掌握的,考试时也往往会考到,不过这东西实在太难记了,考也分值不大,个人认为除非有兴趣,还是别在那上面花太多时间。

第三篇: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外国列强进行帝国主义的,逼迫国人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从前言到第五章,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现今经济的反思。

有几条主线可以整理得出。总的时间线: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军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

关于土地: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乌托邦,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机械决定论的教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无法解释中国何以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上下五千年,作为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人口、GDP总量、科技文化一直居世界前列,是天朝大国。为何近代就没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呢?作者给出了一种解释:中国的文化、继而政治制度是封闭式的中央集权,且到后来越来越走向封闭,越来越集中,扼杀了经济活力。而欧洲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欧洲,各个小国存在竞争关系,形成多元化的政治制度,有比较有竞争,从而使最优最有效率的宪政民主脱颖而出,并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或者说是市场经济吧)提供了有力保障。什么保障呢?没有政府的霍布斯丛林里大家互相充分竞争,相互厮杀,最后谁也占不到便宜;因此市场经济正常运转需要政府暴力的维护,保证竞争的公平与效率,但是政府权力倾向于扩张,攫取利益。这就陷入了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权力维护同时权力又会挫伤经济发展这一两难的困境。宪政民主的解决办法是对政府权力进行制衡,限制权力扩张。当然,宪政民主能够在欧洲发展起来,又得益于基督教关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契约论也已深入人心。而中国的政治结构是中央集权专制,意识形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从来没有保护私人产权的意识,这从根本上抑制了自由竞争市场的发展。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正是在模仿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资源配置,但是一直排斥最根本的宪政民主。晚清、国民政府的尝试失败,面临诸多困境。当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资本的膨胀不断需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单纯经济层面的模仿资本主义,这种发展模式是否会遭遇瓶颈? 就整体读后感,关于晚清、民国这段历史,作者给出的史料,真的令人感觉非常新鲜,和以前教科书的历史有很大不同。当然作者也毫不避讳这些史料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特定的理论框架;作者梳理众多史料反复印证自己的观点:"成功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市场,还需要宪政秩序和法治来保持个人权利并提供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衡。

第四篇: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考试试题

1.分析样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产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

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自强”和“求富”

洋务运动前期,即19世纪60至7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同时也开始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

洋务运动后期,即70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总的来说,洋务派民用企业彼军用企业发展水平较高它虽然仍在企业管理上带有很浓的封建性,但它们采用雇佣劳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已是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先行地位。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起到延缓作用。

有专家认为:

一、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

二、洋务派利用西方新式武器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当然是反动的,但他们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防止外人觊觎的思想,在当时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使清政府初步拥有一支使用近代化武器的海陆军,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

三、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较明显地具有‘收回利权’、‘堵塞漏卮’的意义”,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

因此,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大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积极作用,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本人认为,除以上观点外,洋务运动还起到了如下作用:

一、洋务运动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不再鄙视“奇技淫巧”的技术,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洋务派先后向外国派出留学生,去吸取西方科技之营养,后来为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作出巨大贡献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飞机设计师冯如以及改良派代表人物严复等。

二.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经济管理理念。

三、洋务运动引起思想领域的一次变革。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原因。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萌生并渐渐成长。

2.北洋政府的财政政策

背景:

民国初年的实业热潮中表现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呼声与政策需求,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政策的先行和示范效应,民初北洋政权经济基础的变化,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出现的准联合政府,以及参与政府组成的资产阶级代表任务,他们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构成了民初经济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

政策内容:

1.鼓励倡导兴办公司,扶植保护幼稚的民族工商矿业。

2.确立保息、专利、示范和奖励制度。

3.鼓励垦荒,规划水利,奖励植棉、制糖、牧羊、造林、捕渔等农副业生产。

4.提倡国货,裁厘减税,鼓励出口。

5.开放门户,引进外资,吸引侨资。

6.统一度量衡,改革币制,提倡新式金融业。

7.改组商会,规范经济社团。

对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政策法规可分为三个层面:

1.界定和规范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组织及其行为方式。

2.进而保护、扶持和奖助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合法活动。

3.为社会经济生活造就所需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第二、政策法规的政策取向与控制聚敛的政策取向

扶植奖励和控制聚敛的矛盾,源于经济政策的综合背景,是中国资产阶级与北洋军阀官僚两大利益集团斗争和抗衡的产物。民国初年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初期,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二元性质,并赋予经济政策的双重性质。从中既有积极的特征和进步的倾向,也可见其被动性、短期行为、缺乏连续性及实效等特点,更能反映其财政本位、非经济导向的部分本质。矛盾双方的对立集中表现在发展还是不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这一问题上,后者居于主要和主导地位。

对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评价:

一、对清末新政的继承和完善。北洋政府以清末的经济立法思想为基础,制定了各项制度保

证自由经济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推行。北洋政府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在法律范围内,人们有保有财产和营业之自由”体现出了清末经济立法中的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思想。同时,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较清末新政更加完善和统一。

二、北洋政府经济立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存在着一

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法律种类欠缺,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缺乏权威,实施不力;立法滞后于发展,形同虚设;经济立法活动受很浓的个人色彩。

三、北洋政府经济立法活动的进步作用。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活动,规范和引导了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商法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活动受各种政治力量的制约。北洋政府既有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

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有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是在各种政治力量制约下的产物。

3.(导论)1840—1949近现代经济史的主线(经济形态的变化)

1840—1949近现代经济史的主线是经济形态的变化,以经济形态的变化为主线研究整个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发展、崩溃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胜利这一辩证消长的历史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规律性。依照这个主线,可以将这段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1)1840-1894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由独立的、封闭的封建经济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以鸦片为主的商品侵略;由传统向近代质变;附属国经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国民经济负增长。

(2)1895-1937年,甲午战争到失败抗日战争爆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发展和深化、基本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官僚资本形成并占统治地位;国民经济缓慢增长。

3)1937-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胜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国统区、日占区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三类地区的三类经济。国统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厂矿内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不断增加法币发行量,发展后方工矿业,对日进行贸易战和物资战。但由于国民党当局缺乏长期抗战准备、国民党的吏治腐败,抗战后期,国统区工农业生产普遍出现衰退。抗战后,国民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在国民经济中占垄断地位。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民党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城乡经济不断衰退,不断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的经济秩序完全被破坏,城乡经济处在崩溃过程中。

日占区的殖民地经济:日本帝国主义在日占区实行金融掠夺、工农业掠夺和贸易垄断政策,给日占区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抗战时期,我党在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使农业、工业、商贸、金融等各项经济事业日益蓬勃发展。抗战后,我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使解放区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894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由独立的、封闭的封建经济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以鸦片为主的商品侵略;由传统向近代质变;附属国经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国民经济负增长。

第二阶段:1895-1937年,甲午战争到失败抗日战争爆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发展和深化、基本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官僚资本形成并占统治地位;国民经济缓慢增长。

第三阶段:1937-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胜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国统区、日占区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三类地区的三类经济。国统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厂矿内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不断增加法币发行量,发展后方工矿业,对日进行贸易战和物资战。但由于国民党当局缺乏长期抗战准备、国民党的吏治腐败,抗战后期,国统区工农业生产普遍出现衰退。抗战后,国民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在国民经济中占垄断地位。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民党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城乡经济不断衰退,不断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的经济秩序完全被破坏,城乡经济处在崩溃过程中。

日占区的殖民地经济:日本帝国主义在日占区实行金融掠夺、工农业掠夺和贸易垄断政策,给日占区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抗战时期,我党在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采取一系列正确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成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使农业、工业、商贸、金融等各项经济事业日益蓬勃发展。抗战后,我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使解放区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第五篇: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要求:简单明了地说明该名词的主要内容、时间、特点等)每题6分,共5题

郑和朝贡贸易大帆船贸易海禁郑芝龙 马尔萨斯农牧过渡带伍连德工业化张謇通海垦牧公司汉阳铁厂同蒲铁路恰克图大盛魁 十三行伍秉鉴 条约体系盛宣怀

简答题(要求:列举与此问题相关的要点进行回答,简明扼要)

每题10分,共3题

1、简述明代以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答案:

1、从明代末期开始,人口基数变得越来越大。

2、从明代末期开始,战争和饥荒对于人口增减的影响明显变小

2、简要分析近代商品型农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

• 商品性农业:面向市场生产 不以满足家族消费为主要目的 商品性农业的高度密集化劳动

近代中国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背后存在的问题

•采用了过多种植商品作物的种植结构,需要面对国际市场动荡的风险。

•拥入了过分密集的劳动力,单位工作日或单位劳动力的产值停滞或下降。

3、简要分析明代以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4、为什么家庭手工纺织业在近代中国农村会长期存在答案:传统小农经济的特点——耕织结合原因:

1、在家庭经济不宽裕和商品市场不发达的 情况下,解决家人盖被和穿衣的问题。

2、能够将家里的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

5、简要分析近代中国产业工人群体的出现对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影响

6、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具优势的商业城市

上海崛起的历史契机: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

上海贸易优势的成因——发达的水运交通体系

周边地区以吴淞江和黄浦江为中心的密集的水网

开埠前的走私贸易

分析问题:(要求:根据历史事实进行一定的论述,不可空谈)

每题20分,共1题

谈谈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是否是“闭关锁国”的(提示:可以结合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鸦片战争前与中国发生贸易接触的资本主义经济势力 明清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明清中国人探索海洋的努力 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封闭”和“开放”都是相对的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理解,明清的中国的确是“封闭”的,而且从明代到清代越来越“封闭”。

从亚洲地缘政治的经济的格局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构成了亚洲政治、经济合作的长远的、历史性的基础。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

定义:禁止商人和民众在官方许可的渠道之外利用海洋输送人员和物资。

洪武七年(1374年),取消广州、泉州、宁波的市舶司

下令沿海地区“寸板不准下海”,将适于深海航行的尖底帆船改为“平头船”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严格禁止使用番货,严格限制周边国家朝贡的人数、次数和货物数量

主旨:要维护这个新生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必须要尽量减少国人民与外国接触的机会。

清代的迁海:

 时间: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二十二年(1863年)

 目的:防止沿海人民与台湾郑氏势力相联络

 方式:从山东至广东沿海30-50里内,不允许百姓居住和活动。

明清时期的民间海上贸易的发展,象征着中国经济体的内部已经萌生出一种向着海洋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以及许多人奔赴海洋谋求生存的事实,都为中国提供了第二次融入新的世界体系的机遇。而且这个机遇一直延续了接近两个世纪。但是明清政府仍然没有正视这个机遇,反而用各种方式抵制与回避,使得中国终于又一次与一个以海洋为中心的新的世界体系失之交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对于近代中国商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商人群体的处境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可以结合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商人群体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来进行阐述)

材料分析:目前尚未确定,下周再向同学公布

下载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后有感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前言写了海盗掳掠和所谓“闭......

    《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读后感从接受教育以来,凡是有关历史的东西,我从来都没感兴趣过,也包括这门《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课程。要说之前不喜欢历史课是因为它的文字太过于枯燥......

    中国近代经济史期末复习答案(5篇)

    1、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实际上使古代的中国始终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结论:如果不是古代中国拥有长期以来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丰富经......

    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名词解释: 1.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是由苏格兰的斯图亚特家族建立。1371年起统治苏格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死后,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成为英格兰国王(称詹姆士一世),遂又......

    行政法-名词解释、论述题

    名词解释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3,行......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

    药理学_名词解释_简答题_论述题_免费

    药学 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或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临床给药......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名词解释[5篇]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名词解释 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 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