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01:2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最终版)》。

第一篇: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最终版)

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报告还制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出现了有利条件

2009年以来的三年经验表明,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已成定局。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总的来说,至少在未来几年要维持GDP年均增长7%-8%的速度,从就业的角度来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和新增就业人口总量的减少,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的压力也会减轻。这就为中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使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当然,这种转型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阵痛期。二是要优化要素投入结构,转变以往依靠人口红利、低土地成本、高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形成的所谓“投资成本洼地”效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三是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把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兴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突破口。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8%,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要抓住机会,把挑战转变为机会,使其演化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促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加快经济的大转型。

(二)劳动培训制度和方式进一步改革,劳动就业进一步向技能化转化提高劳动力素质,既是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途径,也是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一要大力改革教育和劳动培训制度及其体系,使其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尤其是现有的劳动培训体系,存在着供给不足、效率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改革的方向是加快劳动培训的市场化,使目前大量劳动培训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购买服务之下的市场主导。二要继续加大劳动培训公共投入。目前中国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过低,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达到的1%这一水平。同时,用于就业的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要尽快从以培训供给者为主要对象转变为以培训服务接受者为主要对象,确保劳动培训市场化的同时,劳动者有能力获得培训服务。

当然,目前中国普通劳动力的供给仍然大于需求,为促进他们的就业,还要继续坚持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扶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

(三)调节收入和利益分配结构的步伐更扎实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重申了“两个同步”的要求,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社会公平。

坚持富民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视为有机整体,不仅从再分配环节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总体水平及其合理结构入手,更要扩展到初次分配环节包括“工资、保险、福利”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的改革;不仅要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的政策力度,还要调整资本要素所得与劳动要素所得之间的比例关系,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收益分配制度。为此,要继续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克服阻力,尽快出台适应“两个同步”要求的《工资条例》。

要继续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一步降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改革土地等资源配置制度改革,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应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加大农村反贫困力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尽快实现城乡居民平等获得公共财政转移性收入的权利。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构起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目前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整合程度,促进社会保障获得的公平,是下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目标。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应对治病需要,但他们一旦患上大病重病,仍感束手无策。二是要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口覆盖面,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养老风险。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但人口覆盖率还比较低。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保险工作。截至2012年9月,全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者占农民工总人数的比重,仍然分别仅为17.8%、19.7%、10.4%和28.0%(按全国农民工总数

2.5亿人计算),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五)加大环保问题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中国各种环境事件层出不穷,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制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也带来了巨大消极影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且大量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公共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加快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在生产生活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政府的环境监管,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环境问题的监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举措。

(六)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和共同富裕。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以巨大的决心,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排除阻力,确立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战略,深化经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执笔人陈光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给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网特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2013年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将会更好,人民会更幸福。中国未来三十年会更加精彩,唱衰中国的网特们败类们三十年内你们会玩完 擅长:历史话题人文学科历史学军事社会民生

第一个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另一个是地方债务危机。从今年开始,很多地方政府卖地已经大规模减少,是前几年的50%,甚至30-40%。

另外一块,那就是集中还款期的到来,明后两年要还的有4.6 万亿。

一般来说,新的领导上台,在前面三五个月,出于政治上考虑,都要继承发扬肯定慎重,而在三五个月之后,就开始逐步暴露前一任的一些问题,显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一个企业换个新的董事长,也都如此。所以为什么说经济危机可能是2013 年,最可能是2013 年7、8 月份(下半年)。

国内形势的展望我还是坚持我两年前的观点,简单归结为三句话:短期乐观(2010 年底前到2011 年初);中期悲观(2011 年底到2013 年);长期乐观(2013以后)。去年快速反弹后现在还处于下降通道,以后再慢慢走上去。我国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只会保持中速增长的态势,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渐渐放缓,2015 左右将会降到点7%左右,2020 年将降到在5%的水平,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很多企业一直享受着经济高增长的好处,一旦出现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

中国目前遇到的最大经济挑战就是要齐心协力渡过“中等收入陷阱”,目前我国人均年收入是3000多美元,排在世界87名,如果中国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我们才算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坎可是很难越过的,墨西哥当年就是没有成功

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长期陷入停滞了。所以外国反华势力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呢。

中国要想渡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大力改革现在的经济结构,把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去那种靠廉价劳动力,多上人力,靠简单制造业发展的模式必须全面改变了,这肯定会影响到很多利益集团,所以是比较有阻力的。国家只有利用各种政策,逼着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提高专利技术水平和引进现代化机器来持续发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完全靠便宜的人工。现在你看到很多企业倒闭就是因为他们不适应这种新的转型,这是改革的镇痛,必须要经历。我们的靠出口支撑的经济结构也要改变为靠内需支撑,所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民生,这样大家才敢于花钱去消费,而不是拼命存款为了看病,上学和养老。希望我们能渡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只要我们能顺利渡过,中国全面超过美国就是肯定的事情了,不过这几年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艰难时刻。

1,经济发展没感觉

2,社会越来越黑暗

3,道德问题很严重

4,社会穷富差距太大

5,30年内中国就玩完

第二篇: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同志们:

这次全省县域共青团工作交流会是全省共青团一次重要的会议,我们说是一次重要会议是因为会议内容和精神很重要,会议研究的问题很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很重要,把会议提出的要求贯彻好很重要。一是从共青团工作来看,团十六大以后,团中央制定下发了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工作思

路十分清晰,召开了十六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大力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抓住重大契机分类教育引导青年、全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进一步探索代表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机制等四方面重要工作,重点十分突出。省委去年召开了省委青年工作会,我们今年初又分别召开了全团十六届四次全会和组织工作会议、农村共青团暨青年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对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应该说思路也是清晰的,重点工作也是明确的,但要把这些思路和工作贯彻好、落实好,我们感到很关键一个环节在县这个层级,因为从党和国家工作部署和推进看,县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我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这是古人从治国理政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规律。中央高度重视县域工作,把县域作为落实大政方针、富民兴国的一个重要环节,去年开始中组部启动了新一轮县委书记大培训,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了县域经济工作会,把县域经济作为中原崛起基石,把加快县域发展作为全省重要的发展战略。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角度讲,全省团员青年的65%在县域,县域各级团组织处在组织与青年边界上,我们再好的思路、再好的政策、再好的工作品牌,如果没有县一级团委去组织落实、去创造发挥,不可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县域团的工作做不好,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覆盖”的目标就不可能完成。我们做团的工作,也要把县域团建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像省委抓全省工作一样,作为重大战略,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基石。二是从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求看,当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节点时期,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必须要统一思想,加大力度,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围绕企业服务年活动、项目建设、农民工就业、大学生就业、产业聚集区和加快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城镇化等领域,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所以这次会是一次交流会,是一次抓落实的会,同时也是一次培训会,一次重点工作再督促再部署的会议。我们这次会议重点有几项任务:第一是相互交流县域共青团工作的经验,探索如何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品牌。第二是深入研究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政策,建立针对农村青年小额贷款的发放机制,进一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第三是进一步明确我省县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切实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第四是对驻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布置安排。借此机会,跟大家交流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全面把握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

当前我们县域团的工作是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背景和大环境展开的,作为县级团委书记必须全面把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明晰县域发展的比较优势,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提高贴近青年、吸引凝聚青年水平。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中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

1、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建国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经济阶段,这一阶段县域经济的关注点和工作着力点是农民种什么和养什么,以及如何种、如何养,种多少、养多少,这一阶段,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差异很小。第二个阶段是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县域经济的重点转向乡镇企业,经过这一阶段的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线的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拉大,沿海地区、大城市近邻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远优于其它地区。第三个阶段是全面推进“三化”阶段,县域经济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工作结合起来,丰富了县域经济的内涵,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始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方向迈进。

2、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

河南经济总量和工业快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走在了前列,一个重要支撑就是县域经济。河南比较典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六种。一是农业产业化推进型,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发展规模化和基地化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二是劳务经济主导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本地区的富余劳动力有组织地转移到城市或输出到发达地区,走出农村来发展农村,走迂回发展和曲线致富的道路。三是工业突破型,因地制宜,培育比较优势,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沿

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四是资源开发型,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层次、高强度、综合性地科学开发,拉长资源开发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及品牌优势。五是产业集聚型,这个模式特别适合工业强县,其依据是产业集群化理论。六是都市圈一体化型,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正在向周边县(市)区域快速扩展,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正在形成良性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

3、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以市场建设为重点,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二是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四是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五是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引导现有企业通过联合等方式,尽最大能力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作为投入重点;千方百计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以良好的形象取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更大支持。六是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4、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对发展县域经济的目标、主要途径、工作重点提出了要求,47个县(市)被赋予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并在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改善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等方面明确了政策措施,下一步县域强县扩权趋势会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发展方向。县域经济应当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在财政支出、投资等方面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县域自身也要全面统筹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尤其要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强化工业主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域还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进而增强对市域产业转移、技术辐射的承接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县域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外部工作条件特点:县域工业正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县域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正处于加速推进时期;县域社会形态正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城镇转变;县域农业生产方式正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县域青年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就业状况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做好当前县域共青团工作,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与趋向,准确把握青年心理、行为特征与趋向,紧扣县域各类企业、农业产业、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突出特色,开拓创新,积极构建开放互动、统筹城乡的县域共青团工作体系。

二、明确县域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定位与工作要求

团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注意到一个组织的总体功能在不同层级有不同要求,准确把握团的各级组织在履行职责中的工作侧重点。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县级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课题。我们要主动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县域青年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价值实践的新变化,找准在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进程中共青团的工作定位,努力使县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发挥好团县委在县域共青团工作中的“指挥部”和“作战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县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1、提高做好县域共青团工作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6月14日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我省团员青年的分布上看,目前,全省共有14至35岁青年2872万,团员572万,其中1889万青年在县域,占全省青年总数的65.8%,358万团员在县域,占全省团员总数的62.6%,整体上看共青团组织64.2%的工作对象分布在县域。从团的组织分布上看,目前全省共有团委84917个,团总支13691个,团支部163885个,其中35070个团委分布在县域,占全省团委总数的41.3%,3409个团总支分布在县域,占全省团团总支24.9%,61784团支部分布在县域,占全省团支部的37.7%。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就必须加强县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广泛有效地把广大青年组织动员起来做贡献,就必须加强县域共青团工作,要找到新形势下,团与广大青年最普遍联系的路径、载体、渠道,就必须加强县域共青团工作,团中央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当前团组织的“活力工程”、“

生命力工程”。做好县域共青团工作就能够激发团组织新的活力,培育团的事业新的增长点,能够进一步巩固团的事业发展根基,能够使共青团事业保持旺盛生命力。

2、找准县域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县以上团的机关,不管是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费支持、活动阵地、可供调配的资源,好的活动品牌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困难,当前我们县以上团的工作需要加强的只是局部领域,如:城市的社区,市级的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的思想引领和大学生社会观察方面的引导。但是县域共青团工作整体上比较薄弱,困难比较多。应该说这些困难主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造成的,不是因为我们某一个地方县一级团组织的工作或者团干部自身造成的。由于我们国家长期的城乡二元格局,人才资金资源向城市集聚,县域财政经济薄弱,资源比较贫乏,青年流动性大,生活压力大,长期以来政府对县域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支持投入不够,对社会管理和基层组织重视支持不够,这是县域团的工作薄弱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目前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对农村转移支付,对县域公共事务投资不断加大。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在不断加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这为县域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加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加强县域组织党团组织建设,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任务。团中央要求全团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从河南省情出发,我们城镇化水平不高,县域比重较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首先必须从加强县域团建入手,加强县域团建又必须找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县域共青团工作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县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与县域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的局面相比较不匹配。团中央多次强调,我们一定要把青年自己做贡献与共青团组织青年做贡献区分开来,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发展迅猛,特色鲜明,效益良好,青年企业家、青年技术带头人,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但是我们的一些县级团组织,在盘活县域青年人力资源,服务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县域城镇建设步伐,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声音不够响亮,影响力号召力不强,一些地方团的工作与县域整体工作不相匹配。二是县域共青团的环境不优。省委青年工作会议以后,我们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大优化了共青团事业的外部环境、政策环境、干部环境,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工作在县一级贯彻落实不够到位,共青团工作在一些县仍摆不上位置,存在关心不够、重视不够、资金缺乏,力量匮乏,阵地缺失,载体缺失。三是从团的自身工作上看,存在着几个不新的问题。工作理念不新,开展工作仍然遵循“老路子、老办法、老一套”,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满足青年的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整合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大众媒体、科研院校、基金会等组织力量上,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渠道。组织设置不新,县域团的组织设置不适应县域青年的流动、聚集以及群体结构的变化,县域团的工作活跃点仍然是在学校、机关等传统领域,对农村合作社组织、两新组织、民营企业、外出务工青年的覆盖面明显存在偏差,大部分青年还未能得到充分覆盖。活动载体不新,团的工作和活动方式过于陈旧,一些团县委满足于开开会议,发发文件,运用社会化的方式开展团的活动不够,运用qq、飞信、网络等现代时尚的工作渠道开展活动还不多。机制体制不新,特别是在团内民主决策机制、县域内青年人才开发机制、政府青少年事物协调机制、团的工作社会化运行机制等机制建设方面,有很多地方都是空白,迫切需要进一步予以加强。四是团干部的管理上还缺乏有效地激励机制,县级团的干部在管理上还缺乏统一的规范,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省委已把县委书记纳入省管,中组部统一培训,县委书记干够一定年限,职务待遇有了明确规定,但我们团县委书记选拔配备管理还不健全,县域共青团工作排名可否与团县委干部培训、选调上级团委工作挂钩,与使用、提拔挂钩。在乡镇一级团干部选拔配备上,县级团委的协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团组织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干部的途径没有形成规范。同时,团干部的培训体系、团干部的选拔输送机制等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要克服薄弱环节,必须大力加强县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3、明确县域共青团工作的定位

县级共青团组织对团中央、团省委来讲是基层,对乡镇村团组织及县域基层团组织来讲是团的领导机关,处在共青团的组织体系中承上启下、统筹城乡,面对不同类型青年群体,指导不同领域团的工作阵地最前沿的关键位置,是上级团组织意图得以贯彻执行的操作层面,也是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的领导层面,是共青团组织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中枢节点。团县委的职能定位,必须从四个方面来找准结合点,一是从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必须肩负起党交给的任务的角度找准定位。从这个角度出发,县级团委要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夯实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使广大青年真正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任务。我们的活动我们的工作都要服务这个大局,把思想引导寓于团的活动、寓于团的工作。二是必须从履行共青团四项职能和实现“两个全体”覆盖的角度找准定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要始终把基层团的工作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不能眼睛只盯着参加具体活动的少数青年,忽略了更大范围内的组织覆盖,必须清醒把握县域青年群体分布、特征、思想动态,不断通过工作活动去推进建设,反复抓,抓反复。三是从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找准定位。从这个出发,团的工作一定要主动切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本地县域经济发展方位,明确县域发展战略,积极主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工作,主动为党政献计献策,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宣传发动,思想引导。四是从真正实现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保持共青团活力的角度去找准定位。从这个角度出发,团的活动载体、服务手段、服务内容要不断创新,要围绕县域中心工作建载体,围绕青年需求建载体、围绕社会关切建载体,注重时尚性、竞争性、趣味性、互动性、采取小型、分散、灵活、务实办法,把开展思想教育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与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求职,加快劳务输出相结合。把为青年排忧解难、交友联谊、健身娱乐与优化成长环境,鼓励干事创业结合,不断增强工作针对性、多样性、实效性。

三、当前县级团委要着力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如何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背景下使县级团委的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明确统一团县委的基本任务。团县委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是领导和服务的结合体,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团县委在团的事业中的地位决定了团县委的工作不能过于宏观,浮于上面,也不能过细,不能等同于基层团支部,完全陷入到具体活动中,一年到头只组织几项具体活动,忽视了对基层的指导。当前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要善于优化环境。共青团应该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源为我所用,达到拓展工作领域,延伸工作手臂、争取工作空间的目的,不断优化共青团的工作环境。一是要优化共青团工作的政策环境。借助省市青年工作会机会,积极向党政中心工作靠拢,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靠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主动作为和优异成绩,赢得各级党政领导和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充分借助党委政府对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二是要优化共青团工作的经济环境。充分发挥组织政治优势和品牌优势,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助互赢的思路,主动谋求与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新格局,积极争取各种资金和物资的支持,建立共青团工作强有力的物质依托。要盘活青年人力资源,加强驻外青联、青年商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利用他们感恩意识、反哺意识,建立工作平台,强化工作依托。三是要优化共青团工作的舆论环境。密切与各类传播媒介、新闻单位、宣传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团内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加大共青团宣传报道的广度、深度和频度,积极动员社会舆论力量,扩大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借助宣传媒体让青少年受到生动的教育和鼓舞,实现对青少年正确的舆论引导,争取社会对共青团工作的广泛认同和热情支持。四是要优化共青团工作的内部环境。突破狭隘的门户意识,围绕重点工作目标一致,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取长补短,促进资金、人才、项目、信息等各种资源在团内合理分配、合理流动,最大程度地提高团内资源的使用效益。

2、要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县级团委作为县域内团的领导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县域内团的基础性工作。要大力加强县域内基层团组织建设,按照团省委《关于整体推进“强县固乡活村”县域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工作意见》要求,在“强县”上积极探索建立县域青年联合会,最大限度的团结凝聚本县或在本县工作的各族各界青年精英;探索建立县青年商会,筛选各界优秀青年企业家、经济界、法律界人士及相关专门人才,搭建会员沟通联系的平台和拓展事业的舞台;加快县级驻外团的工作委员会建设,坚持整建制、广覆盖、重创新的思路,创新建设模式,完善服务功能;要积极尝试成立县政府青少年事务协调委员会,主动承担政府青少年事物;要探索建立县域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探索社会化动员机制建设;在“固乡”上要探索自上而下的建立由乡镇党政领导牵头,以乡镇团委为主,乡镇有关部门参与的乡镇青年工作委员会,统筹乡镇一级青年工作;要探索成立青年产业专业协会,结合本地经济产业发展实际,成立不同行业的青年协会组织,壮大从事乡镇青年工作的力量和资源。在活村上要在完善村级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把工作中心放到增强基层团的组织活力上,因地制宜地为村级团组织设计工作项目,激发村级团支部的内在活力。要加强县域中学、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两新组织团建,积极推进产业链、专业市场、农村合作社、经纪人协会建团,探索县以下公推直选、团情公开、团员评价体系建设,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充分调动保护团员群众积极性、创造性。

3、要用好小额贷款政策,服务农村青年就业创业。为全力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在服务青年创业方面的独特作用,团中央、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指导意见》,团省委也积极与省农信社结合,研究制定符合我省省情的具体推进措施。这次会议上我们专门下发了《河南县域青年创业“启航信贷”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和《项目考核办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各县级团委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深入了解,认真研究,把有关政策吃透、用活,引导和帮助农村青年就地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使受到扶持的农村青年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真正实现通过实施小额贷款计划,达到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给金融机构带来更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促进更多的农村青年创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共青团组织、农信社、农村青年的“多赢”。当前,县级团委落实好小额贷款的相关政策,扎实推进县域青年创业工程,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筛选认定工作。在小额贷款的问题上,部分县级团委书记就说,不是我们不想为农村青年创业搞好小额贷款服务,而是金融机构话太不好说,贷款审批手续太繁琐,小额贷款实在是难贷。为什么会出现“难贷”的问题?不是农信社没有钱向外发放贷款,也不是农村青年不愿意借贷,在既有放贷愿望,又有借贷愿望的情况下,却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就是缺少一个中间的环节,这个环节就是优秀项目的推荐,共青团组织在这个环节是大有可为的。在乡镇一级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最多也就是十多名,还要忙于日常的业务工作,基本上没有时间去发掘规模较小,但有潜力的小型优秀项目,而共青团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组织网络体系健全,有一大批基层团干部长期在乡村工作,对农村工作熟悉,对农村青年熟悉。要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团组织的网络优势,利用好大学生村干部这一有利群体,广泛征集和挖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小额贷款创业项目,建立起项目库,积极向农村信用社推荐,将其列入小额贷款扶持计划和扶持对象,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他们成为农信社的成长型客户;二是帮助农信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工作。要积极与农村信用社沟通结合,建立起符合农信社要求的银团小额贷款信用评价体系,协助农信社对需要小额贷款的农村青年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认真审查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创业计划可行性、发展前景、预计还款能力等情况,测定贷款风险度和可行性,合理确定农村青年小额贷款的信用登记,有效解决农村青年贷款难的问题。同时,要积极争取农信社的政策支持,对评定的信用户给予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更好的政策支持;三是帮助农村青年搭建担保平台。小额贷款“难贷”的瓶颈问题就是担保问题,这也是近年来各级共青团组织普遍反应和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担保的问题上共青团组织没有专项资金、没有专门的业务人员,自身独立筹建担保平台有着很大的困难。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探索出共青团小额贷款担保的新路子。要组织农村青年按照个人自愿、相互监督的原则组建农村青年贷款担保协会,解决从事农业产品种植生产、加工的贷款问题。要积极整合各类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组织的力量,筹建专业合作社担保基金,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社员的贷款问题。要充分利用好涉农企业的雄厚力量,筹建涉农企业联保协会,解决涉农企业联保协会会员的贷款问题。要积极发动农村青年,寻找自己信任的人员成立农村青年联保小组,解决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农村青年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问题。同时,有条件的县级团委还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纳入县级财政贷款担保体系,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更加宽阔的小额贷款担保平台。四要积极争取政府小额贷款贴息政策。要对农村青年创业的项目进行认真的筛选,对符合小额贷款贴息的项目,积极向政府进行推荐,争取进入政府小额贴息的范围。同时,对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工,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属于自主创业的微利项目,纳入到财政贴息范围,更好的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信贷支撑。

4、扎实做好驻点工作。抽调市级以上团干部派驻县级团委、乡镇团委指导工作,是加强县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第二批驻点工作自3月初开展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39名派驻干部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在驻点县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了解基层情况,介绍先进经验,指导团县委创新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地方还作出了积极探索。如团中牟县委在驻点干部的指导下,探索在驻外团工委建设中设立就业委员,及时向青年学生和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团上蔡县委组织黄淮学院40名志愿者小队到艾滋病重点防治村开展了“送医送药送温暖三下乡活动”,宣传健康知识,开展义诊服务,并赠送了价值多元的药品和1000余件衣物,受到欢迎;卫辉团市委把“参与式”建团模式纳入全市非公企团建“一条街”示范带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团建创新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团荥阳市委加强青年农民工见习基地建设,动员市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提供就业岗位165个。但还应该看到驻点工作中,存在县级以下团组织软弱涣散、机构不健全、作用不明显等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利用这次机会,把第二批驻点的39名干部召集起来,就驻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强化认识,明确任务,严格督查,务求成效。

根据大家一个月的驻点情况,结合学习贯彻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研讨会暨全团组织工作会议,就做好第二批派驻工作提三点要求。

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驻点工作是团中央、团省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举措。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要求:“把驻点工作更深入、更持久、更广泛、更有效地推动下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指出,“驻点工作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是对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和团干部党性、原则性和工作作风的一次考验。”市县两级团组织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派驻工作是全团统一行动的有力实践。第一批派驻工作也已经证明了,团中央选拔市级以上团委机关优秀干部派驻县级团委指导工作是一项具有时代前瞻性的重大决策,充分表明了全团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是一支有激情、能实践、有战斗力的队伍。团中央思路十分明确,把县级团委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桥头堡,是乡镇团委机构不健全、作用不明显而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此团省委在第二批派驻县级团委的同时,提出了派驻一个乡镇团委指导工作的任务。市县团委和驻点干部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团中央、团省委新的要求上来,尤其是驻点干部的思想要统一。

要进一步明确驻点职责和任务,积极推进驻点工作。根据团中央两批驻点工作“了解情况、介绍经验、探索创新、锻炼成长、推动工作”20字工作任务,近期团中央组织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印发驻点工作有关规范的通知》,团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转发。《通知》明确了省级、市级、县级团委在派驻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使大家进一步理解,派驻工作不只是对驻点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各级团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明确省市县级三级团委工作职责,团省委要协调好与有关地市党委组织部门和驻点干部所在县(市、区)党委的关系,方便干部开展工作,集中对本省(区、市)驻点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驻点干部之间的经验交流。市级团委要分期分批确定驻点县级团委,筛选驻点干部,确保驻点干部工作时间,负责本地驻点干部的日常管理。县级团委要主动向党政领导报告情况,介绍驻点干部,取得重视和支持,要为驻点干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积极支持、配合驻点干部完成好驻点工作,与驻点干部共同研究对策,争取在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二是驻点工作任务。要围绕构建“强县固乡活村”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落实省委青年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召开县级党委青年工作会议,建立县级政府青少年事务协调委员会;探索建立10人左右的乡镇团的工作委员会;推动省财政厅、团省委《关于加强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落实,积极协调县级团委工作经费的落实;推动县级、行业、驻外青联和青年商会建设,县级青联试点单位要于6月底前全部建立青联,非试点单位也要在8月底前建立县级青联组织;根据全团试点工作,涉及到驻点县的农村、企业、中学、城乡统筹试点,要大胆探索,总结经验,形成成果。三是驻点干部要掌握工作方法,经受锻炼。把工作套路摸清楚,加强与县级党政领导沟通。我们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通过合适的切入点,为基层提供必要支持。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驻点干部要敢于碰难题。只有不回避问题和困难,才真正能起到锻炼干部的作用。当然,基层的同志也不能完全“等、靠、要”,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和驻点干部共同做好基层团的工作,才能真正赢得党政的认可。

要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一是要严明纪律,各级团的领导机关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占用驻点干部工作时间,影响驻点工作,对于不支持驻点干部工作、大量占用驻点干部工作时间的团的领导机关和由于主观原因不能保证派驻工作时间,作风漂浮、工作不扎实的驻点干部,一经查实,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需要调整驻点干部的,要及时向团中央组织部报告。二是搞好督查。就第二批派驻工作,团中央、团省委随时都会进行突击检查、全面考核。近期,团省委组织团省委系统34名处级干部定点督导第二批派驻工作,全面了解有关情况,督促工作落实,并形成书面考核意见。三是严格考核。团省委将把驻点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根据团中央的安排和部署,各级团组织一方面要对驻点干部进行考核,同时驻点干部要对县级团委工作进行评价,派驻干部的有序开展是前提,如果不能按时保量开展工作,就不可能对县级团委进行有效综合评价。全团要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把驻点工作更深入、更持久、更广泛、更有效地推动下去,确保取得实效。

5、结合实际亮化工作品牌。品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最初功能是使企业产品便于识别、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在发展过程中,品牌逐渐被注入了思想和文化内涵,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共青团的工作宗旨是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开展的绝大部分工作和活动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大量实践证明,将公共产品品牌化能够有效争取社会的广泛认同,促进目标人群的积极参与,增强项目持续发展的能力。多年来,共青团顺应时代潮流,先后创造出“青年突击队”、“新长征突击手”、“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手拉手”等一系列知名品牌,成为团组织塑造公众形象、整合社会资源、感召广大青年、推动工作开展最有效、最重要的载体和手段。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分清层次、抓住重点,将各项工作品牌区分为全局性品牌、区域性品牌及特色性品牌,依托品牌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要重点做好全局性品牌工作。全局性品牌工作具有事关全局、涉及面广、影响性大的特点,需要全团上下配合,需要人人都来参与,绝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所能完成的。作为县域团组织要以全局性品牌工作为统领,牢牢把握全团工作的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全团一盘棋”的思想,统一意志,上下联动,左右配合,一个调子,一个声音,一个步伐,齐心协力,认真做好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创业农业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点工作。要努力抓好区域性品牌工作。区域性品牌工作具有一般具有局限性,只能在特定领域发挥影响;具有阶段性,只在某个特定阶段承担历史使命,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聚指成拳、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打响现阶段品牌工作。要努力自创特色性品牌工作。我省地域幅员辽阔,每个县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每个县的工作都有不同的侧重。县域团组织要紧密结合当地党政中心,树立创新意识,找准共青团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积极开辟工作的新领域和新的生长点,坚持“区域有特色,全团创一流”的工作方针,精心打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作品牌,带动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

6、立足长远深化工作机制。机制建设是共青团事业中一个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贯穿于团的工作和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团的工作和建设的方方面面。团干部流动性与团的事业长期性的矛盾始终是困扰共青团事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机制建设就是要建立健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更强,社会化水平更高,青年参与面更广,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组织运行机制。近一时期,全团高度重视机制建设团中央建立了驻点试点机制,团省委也建立了联系基层机制、工作量化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作为县一级团委也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建立健团的工作机制。在引导青少年上要探索建立符合青少年的特点,使青少年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实践的教育评价机制;要探索建立青少年思想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及时了解、正确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在服务青年上,要立足于提高服务青年工作的水平,适应青年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构建和完善面向青年、开放互动的服务机制,当前最主要的就是要构建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长效机制。在组织青年上要健全组织化动员机制,进一步完善团内民主集中制建设,把党的主张和要求变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实际行动;要健全社会动员机制,以符合青年的利益和愿望为导向,运用现代时尚技术有效动员和青年;在资源整合上,要完善资源募集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愿意参与的领域,募集资源;完善合作机制,深化与政府部门间的项目合作,主动争取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形成政府委托、支持,共青团承办、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团内运行机制上,要完善对基层团委工作评估机制、督导检查机制、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团组织的自转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团干部的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团干部参观学习、挂职交流、岗位轮换等机制,着力提高团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要健全团干部的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将团干部评价激励机制与党政考核机制结合起来,根据评价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

7、强化服务,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县级团委是共青团工作的桥头堡,县域团干部是团干部队伍的排头兵,是大部分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当前,广大县域团干部在人员少、经费少、政策少的情况,仍然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亢进的工作激情坚守在团的基层岗位,仍然为全团工作的全面发展做着大量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在此,我代表团省委向你们表示亲切的慰问。作为省市两级团组织,我们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给予县域团干部大力支持和切实关心,为县域团干部的成长作出努力。要支持县域团干部开展工作。刚才我讲到,对于县域共青团工作要从政策、经济、舆论、内部四个方面优化工作环境。对于县域团干部来说,我们也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与县级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在团干部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生活待遇等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免除后顾之忧。要关心县域团干部成长成才。要坚持开展县域团干部培训活动,切实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要积极为县域团干部创造挂职、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要努力做好县域团干部转岗的协调工作,畅通县域团干部队伍的出口,优化县域团干部结构。县域团干部要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培养良好作风。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明辨是非,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不断加强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多读书、勤读书、善好书,通过学习增智、拓思、塑魂、净欲,通过学习武装头脑,固本强基,做一名共青团工作的“行家里手”。要狠抓敢干,倡导敢闯、敢试、敢干的精神,善于借鉴外部先进的思想和经验,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来经营团的事业,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以强烈的责任感为党做好青年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工作的落实,把工作往实处抓、往深处抓、往细节处抓,推进共青团事业持续发展。

第三篇:十八大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展望

十八大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展望

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期,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工作实践,我对十八大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谈点看法和认识,以期深入领会十八精神实质,对十八大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一、我国未来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格局不会变

在过去的 2012 年,由于我们面对国家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的事实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使得许多人对十八大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产生了担心和忧虑。为此,我特别提出坚持了多年的观点:未来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如十八大报告和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那样,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尽管不少,但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很多。因此,我国未来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格局不会变。

(一)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既符合经济规律,也是发展必然

2012 年第二、三季度以来,GDP 同比增长连续创下自 2009 年二季度以来新低,不仅一些地方经济增长处于低迷、股市不振,而且诸多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下滑,有些企业甚至面临倒闭。同时,房价没有大的变化,物价和人力资源成本等却明显增加。但是,经济增速由高到低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一些企业陷入困境、面临新选择,不是我国独有,是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每个国家都经历过的,这也是世界经济规律决定的,是发展的必然。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适度调整是各国根据国情的正确选择,中国的适度减缓完全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我们面临的是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增长速度适度减缓也在情理之中。上世纪初期的美国和上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也面临了同样问题,可以从中获得更多启发。

(二)2012 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党中央宏观调控预期

2011 年党中央主动调低增速,在 “稳中求进” 总基调引领下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和激励举措,以及近来多次申明十八大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连续性。这些既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形势及时做出的准确判断,也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推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我想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带领我们实现今天幸福生活的党中央的判断力和决断力。同时,应该看到 2012 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平均增速为 7.7%,10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 指数同比上涨 1.7%,涨幅降至 33 个月来最低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指数为 50.2%,重回 “枯荣线”(PMI 指数 50 为荣枯分水线)以上 ; 而 工 业 生 产 者 价 格 指 数 PPI 同 比 下 降2.8%,环比自 2012 年 5 月以来首度“转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些数据,表示我国的企稳态势已比较明显,第四季度还有一定程度的提升。11 月份全国 CPI 同比上涨2.0%,涨幅较上月反弹 0.3 个百分点,1—11 月份平均,全国 CPI 比去年同期上涨 2.7%; 全国 PMI 指数为 50.55%,环比小幅增加 0.35 个百分点,保持了温和上升态势;全国 PPI 同比下降 2.2%,环比下降 0.1%,1—11 月份平均,我国 PPI 同比下降 1.7%。这些数据表明党中央一定有能力带领我们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三)我国经济未来长期增长的潜力依然很大,不容怀疑

我国有 13 亿多人口,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同时,还有大量待发展的区域和新的发展空间。尽管我国经历了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人均还比较低,仍然是一个还不太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人们渴望摆脱贫困、追求富裕、努力工作的热情仍在,中西部地区求发展和沿海及东部地区求跨越的劲头和动力没有丝毫变化,而在十八 大精神的鼓舞下,换届后的新一届各级领导一定会带领大家去实现十八大确定的新的战略目标。此外,党中央已为我们指明,我国经济未来的动力在自主创新,未来的空间在城镇化。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2011 年我国人均 GDP 为 5414美元,人均 GDP 仅达到美国 11%,排名世界第 89位。历史经验表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从综合经济因素和客观条件分析,中国的内在发展动力和潜力以及 13 亿人口摆脱贫困的信心都会直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未来仍然有 10—20年的经济较快增长前景,中国经济的潜力是不容怀疑的。

(四)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原始动力仍然存在,必将集聚

我国经济过去 30 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靠的是改革激发的活力。目前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尽管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但绝非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人们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对贪官污吏惩治不到位、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及经济垄断行为蔓延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改革完全可以解决。十八大加快改革进程,近来诸多贪官污吏被惩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和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已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也必将集聚原始的改革动力,激发人们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力,更会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

二、经济增长受国际影响因素正发生新的变化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某些人对中国越来越持怀疑态度,对我国的发展不看好,特别是美国的国际战略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各种渠道限制中国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唱衰中国”的声音。加之,国内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问题和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对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加 快改革进程,攸关未来 3—5 年社会稳定等提出疑虑。这些担心和忧虑不是没有道理,但万不可过分忧虑和担心,有些建设性的意见也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尊重。

未来十年,和平、合作、发展仍是世界经济发展主流,尽管我国要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诸多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但总体上看,国际环境于我有利因素也不少,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坚持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十八大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全面落实十八大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深入改革,扩大开放,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关心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的实际问题,紧紧抓住和抓好这一关键发展期,调整结构、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将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中,对我国的积极因素、有利条件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首先,这场百年难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和贸易自由化等重要因素,仍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通信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劲动力。全球产业转移日趋活跃将给我们带来更大机遇。其次,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的变化,多极化的国际新格局将逐步形成,安全与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第三,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压力正在转化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动力,传统技术和产业的衰落将为新技术、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只要我国抓好自主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积极推动新产业发展,扭转我国产业处于世界产业末端的局面完全有可能。第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我国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 危机中的表现和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如今不仅得到不少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而且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已开始主动与我国寻求深度合作,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第五,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推动和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带来社会需求的扩大,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必将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而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也必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推动力量。第六,尽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国有企业通过深入改革,会继续发展和壮大,但是随着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企分开成为必然,行业和部门的经济垄断必然要走向终结。我国民营经济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民营化将是未来十年的总体发展趋势,必然为非公经济发展迎来更大空间。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到,未来五年,不仅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平衡区域发展、推进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成为发展重点,而且深化改革、坚持开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改善收入分配体制和保障民生等也都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只要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鼓足勇气、增强信心、从容应对国内外挑战,必然会从中找到各自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也必然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崛起的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尽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实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但这些问题都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最近,也可看到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追求新的目标。G20 国家也在为此积极寻求办法,采取措施加以协调解决。因此,总体发展趋势是有利于我们的。有理由坚信,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主政,通过理顺政府与经济的关系,推进重点领域改 革和积极外交政策等,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内生增长道路,迎来更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受国际因素影响,也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逐步降低。

(二)关于国际社会的质疑之声

国际社会不看好中国发展的怀疑态度由来已久,特别是有一些人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故意扩大,混淆视听,不同程度给这些持怀疑态度者以口实。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少数富人行为不端,所引起的负面影响等问题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此外,我们国人的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低估,比如网上新爆出的一位新产妇从美国一次性疯狂购买了一个集装箱的婴儿用品和礼品等。要想改变国际社会对我们的怀疑态度,不仅需要让更多外国人走进来,了解我们的成果和真实的一面,也需要我们在走出去积极推介的同时,表现出每个人具有良好的继承优秀传统、全面发展的素质。

(三)关于大家担心的美国亚洲战略

美国亚洲战略只是奥巴马为竞选连任总统和维护其利益集团抛出的一张牌,他不会轻易将中国偌大的市场需求抛给欧洲或其他国家。明智的美国政企界有识之士明确表示,只有中美合作、共同发展,才真正符合美国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如果中美对立,导致的严重后果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也不希望看到,这也不符合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经济全球化的总要求。而关于日本就钓鱼岛归属问题引发争议的结果,只能是让日本蒙受更大经济损失和激发我们更大的爱国热情。日本新上任的领导也承认中日是重要邻国,处理好中日方面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日本社会和民众十分明白,中日严重对立,其后果不堪设想。据日本媒体报道,钓鱼 岛问题发生以来的几个月,日本付出的沉重代价已超过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损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不会更大范围蔓延,何况此事已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重视,就欧洲各国来讲,他们有能力、有潜力来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南海的争端和国际投资的争夺,也不可能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国际社会必须互相依存,中国已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不用说是一致认可的最大市场。

(四)关于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专家学者的质疑,因为他们有的建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有理由坚信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定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定能担当起传承接力和继往开来的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有着独特的成长背景,在“文革”中经历了冲击磨砺,对我国的基层社会十分了解;在改革开放初期接受了正规教育,对改革理念深切认同;在地方工作期间抓过经济、管过党务,对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和重大问题具有决断力。特别是他们自中央履职以来,言简意赅的讲话内容,务实沉稳的工作作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严格要求和实干兴邦的庄严承诺等,均让我们坚信,他们一定不会辜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期待,一定可以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十八大的既定目标。

三、重点领域改革将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虽已出现企稳,这主要得益于不少基建项目的重新启动,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有所回升,但是基础并不牢固。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并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大家知道,基础建设投资和刺激调控政策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应急举措,并非长期有效,不仅对资源有效配置不利,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会越来越弱。在我国未来的经济格局中,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尽快激发内生增长动力,才是根本出路。谁先调整经济结构,谁调整得更充分、更有效,谁才可以掌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稳增长的本质是转型发展。

近几年来,通过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粗放型发展方式、增长机制正在发生改变,从以生产为中心逐步转向以生产效率和消费需求为中心,进入成本节约、效率提升、分工深化、需求导向的新阶段。可是,更大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并未很好进行,推进产业组织和形态调整的过程远未完成。企业尽管在进行着兼并重组、努力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走向集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但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并未形成。其中的最大原因是我们地方领导干部的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还没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结构调整中,以及现行经济管理的机制体制还是主要障碍,亟待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现在担心的不是增长的速度,而是少数领导同志借口“稳增长” 又掀起一股新的投资热,把转变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国民增长模式又抛到一边去了,所以,2008 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后,在推进转型发展问题上,中央在多次会议和重要场合都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三个“坚决不动摇”: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信心决不能动摇,二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决心决不能动摇,三是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做好民生工作的要求决不能动摇。

当前针对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最需要的几项改革已经相当明显,并已形成基本共识。一是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经济的关系,改革行政审批和监管的方式。政府要建设成为公共服务性政府,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府部门不要直接管理经济,而且要摆脱垄断行为,构建真正公平竞争的平台。当然,不是完全取消行政审批,而应把行政审批的过程尽量地科学化、专业化、透明化。二是公共财政改革需要新思维。我国的财政要成为公共服务性财政,要建立和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税体制,应进一步增加资产性和资源性的税收。对地方政府而言,过分依赖土地融资方式不可持续,必须拓展新的财政来源。三是金融系统改革需要实质性推进。当前中国银行业资产过于庞大,占 GDP 的比重超过了 200%,远远超过 A 股市值所占 GDP 的比重,面临风险很大,需尽快解决。四是司法改革亟待完善。如减少地方政府对司法系统的干预已迫在眉睫。五是建立健全最基本的、面向百姓的福利保障制度等,让老百姓进一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需要形成“结构优化、效率提高、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新动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无论是促进企业的发展,还是增强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都需要深化改革。如今,这一共识已得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认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指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已提上日程,未来2—3 年中,大家一定可以见证,重点领域改革必将推动深层次的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激发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我国经济一定可以在新的机制下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

四、应把民生经济作为发展方向

前面,从三方面谈了对十八大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走势的初步认识,希望大家能坚定信心、理清思路,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真抓实干和稳中求进上。“城市、民生、经济、转型”,在多种场合我都谈到过诸多观点,特别是在 2012 年 3月份我出版的《求进与给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思考与探索》一书中,对“城市、民生、经济、转型”有详细的阐述和鲜明的观点。现在看来,这些看法和观点是完全和十八大精神吻合的。在此再重点强调一下民生经济问题,希望有关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关注。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把发展民生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关于“民生经济”的概念及涵义,当前专家学者各有见地,但普遍认同的是:把保障和改善中低收入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条件作为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首要价值取向,通过理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比价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质量,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即:民生与经济相关联,经济发展是解决民生的物质保障,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民生经济就是基于民生与经济的这种关联,把民生工作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以经济运行方式实现民生建设目标,达到发展目的与手段、效率、公平的统一,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全体人民共享。

民生经济的概念和涵义概括起来看似简单,但是发展民生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的许多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和现实利益等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解决。中国生产力学会2011 年底已将其纳入了学会的课题研究计划,正在进行深入 10 研究。当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发展民生经济的条件,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将发展民生经济提上议事日程,相关专家学者应该尽快拿出合理的推进建议。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把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作为重要目标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描绘出一幅美丽壮观的宏伟蓝图,让我们倍感自豪,更感到责任在肩、使命在肩。我们的先人在 2000 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把人类视作自然界中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 ”的要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弘扬和传承。同时,这一明确要求不仅局限在我们节约能源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而且也要求我们每个人改变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为此,我们每个人应把握美丽中国建设要义,努力做好生态文明担当,更加自觉地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维护者。所有企业都要自觉地履行环境责任,我们应该带头彰显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通过增加更多的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实现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重要贡献。

第四篇:浅谈中国户外运动发展趋势(精选)

浅谈中国户外运动发展趋势

作者:艾卓悦IJOYER—小梁 来源:艾卓悦IJOYER全景相机 时间:20170523

在中国百姓的休闲活动中,以户外运动为内容的休闲方式,正在快速发展并普及,并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中国百姓的户外休闲活动呈现如下趋势与特征:

1、户外运动普及与专业化双向快速发展

从户外休闲运动的参与人数与运动项目数量来看,中国的户外运动休闲在未来几年仍会保持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随着人们健康生活观念的不断提升,户外休闲场地服务的加强以及休闲假期的保障,户外休闲将成为大众化的休闲活动选择。与此同时,在先行进行户外活动的人群中,人们开始不断提升户外运动的专业化程度。在登山、越野、滑雪等运动项目上,人们不断挑战、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的运动成绩或刷新运动者自己的纪录。而名人和群体的示范性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专业化的进程。

2、户外运动专业网站俱乐部等组织成长迅速

随着户外休闲运动的发展,户外运动相关网站、俱乐部等组织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相关网站并购整合、功能板块的创新开发、线上与线下活动的相互融合、户外领队等专业培训的开展、不同类别户外活动的组织与线路开发……这些组织的发展,使中国户外运动休闲的大众化发展有了一个松散的组织体系,对户外运动者的入门、提升、保障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户外运动中的风险防范是突出问题 在户外运动普及的同时,风险防范仍是最大问题。由于户外运动的特点,和其特有的挑战性,个人身体的潜在问题,以及自然环境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户外运动的风险远大于其他休闲活动。而户外运动参加者的意识不够,运动装备设备不足,户外运动救护知识的缺乏,救援保障机制的不完善都使得户外运动的风险问题十分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投入,也需要户外运动相关民间组织的参与与支持,同时还需要户外运动参与者的个体提升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户外运动的风险防范将是影响户外运动发展并由各方协力解决的问题。

4、户外运动相关产品不断丰富

户外运动的快速普及催生了人们对户外运动相关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随着户外运动人群的扩大而不断增大,并且随着户外运动的专业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升级。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各类户外运动品牌经销商的营销活动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户外品牌与各户外运动组织开始相互联合。户外组织的装备测评推荐、户外品牌的最新装备体验、会员折扣特卖等促进了户外产品的普及。同时,与户外运动需求相关的创新产品不断出现,国内品牌成长迅速。

5、交流与分享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群体特征

户外运动的参与者具有相对较高的分享意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群、线下交流等形式经验分享、装备交流、旅行总结等活动持续地促进了户外运动群体的成长。交流平台使达人们与户外爱好者之间顺利沟通交流,而这种交流与分享的群体习惯也使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群体不断被引导,不断扩大。而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应用则更有力地促进了这一群体的分享与交流。

6、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健全

户外运动休闲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对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体系的更高要求。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公众的教育,包括倡导安全、互助、环保观念树立风险意识;二是对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培训,包括组织协调能力、野外生存技能、通过技能、通联与定位、自救互救等能力的培训;三是救援体系的建设,主要目的是预防户外安全事件的发生,开展野外遇险的救援工作,这一体系中即包括政府专业救援机构、也包括民间救援组织以及相就的地方参与救援的人员;四是完善户外运动保障设施,包括救险呼叫、应急站点等;五是加强公共服务,从天气预报、道路指引、地图、标志、户外运动风险提示等方面加强服务。在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这之中即有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也需要将各组织机构的服务和公益组织的力量协同使用,使之成为一个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户外运动休闲活动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联系电话:020-36093333 传真:020-36095908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电子商务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将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支成为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心。由工信部牵头、包括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初稿已于2010年底草拟完毕,根据规划初稿,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在GDP中贡献率大幅提高。

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也在紧急制定符合地方发展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而浙江的步伐无疑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日前,浙江首度发布了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参与编制的《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也是目前我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

在“十二五”时期,整个电子商务环境,将维持一个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并且逐渐走向稳健和成熟。电子商务可以说走近一个拓宽期,进入快车刀,用户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展。电子商务正在走向融合创新的新阶段,成为其他行业价值变现的重要出口。

为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针对2011年上半年国内电子商务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也从近年来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中,对电子商务未来有可能出现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特征趋势一:行业电子商务将成为发展主流

中国电子商务进入迅猛发展时期的典型特征是风险资金、网站定位等将从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转向专业细分的行业商务门户。第一代的电子商务专注于内容,第二代专注于综合性电子商务,而下一代的行业电子商务将增值内容和商务平台紧密集成,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使电子商务真正进入实用阶段。

目前,有价值行业平台更受投资商青睐,垂直专业B2B平台将成为未来中国B2B市场后发力量,有巨大发展空问。此类平台有两个特点:专和深。专是集中全部力量打造专业性信息平台,包括以行业为特色或以国际服务为特色;深是此类平台具备独特的专业性质,在不断探索中将会产生许多深入且独具特色的服务内容与盈利模式。

特征趋势二:团购成为增长最快的网络形式

网络团购自从2010年进入中国以来,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团购无疑是这两年增长最快的网络形式。

目前,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独立团购网站均已进行了多轮融资,且金额远高于其他网站,这些团购网站遥遥领先其他同行,走在了行业的最前沿。不过对于其他团购网站来说,行业洗牌的危机已经在逐渐临近,不少团购网站已开始考虑转型。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吴雪飞表示,团购行业发展过程中,资本一方面帮助一部分企业成功实现了推广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行业的竞争门槛,导致泡沫的产生。她认为,竞争门槛已经被资本快速抬高,具备规模的团购网站在融资方面有所动作,以保障在市场的领先地位,而中小团购网站很难维持在全国的布局。

特征趋势三:电子商务网站将会出现兼并热潮

首先是同类兼并。目前中国为数不少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由于资源有限,并且在Internet“赢家通吃”原则下,最终胜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网站。

其次是互补性兼并。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等诸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中点线网络认为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具备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网站要发展,必然采取互补性收购策略,结成战略联盟。

由于个性化、专业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大趋势,而且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将成为必然趋势。

特征趋势四:电子商务呈现出常态化

近年来,电子商务服务已全面覆盖商业经济各个方面:不管是国民经济的制造业领域,还是服务业的流通领域;无论企业应用、个人应用,还是政府采购。越来越多的大、小企业终于看到电子商务的好处,不论是自建独立的官方电子商务平台,还是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都让电子商务渗透率随之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

曾被称为“赔本赚吆喝”的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在2010年发生根本的转变。网购理念的普及、网购用户的增长,投资人和企业收获的真金白银是实实在在的,人们购买模式的转变和更深远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随着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的逐渐成熟,未来电子商务必将形成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并通过与实体经济的切实结合,给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呈现出高普及化、常态化趋势。

特征趋势五:电子商务将融合物流供应链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热潮中,产业链短板其实已经浮现,即同样是未来发展热点的物流供应链。

目前,电子商务和物流的主要结合方式是:客户在网上订货,然后买家推荐物流公司由买家自己挑选。然而,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结合远不止那么简单。随着电子商务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并成为习惯,他们对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报告指出,未来5年间,中国消费者将更重视互联网上商家的物流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能力,相比而言,产品种类的丰富程度以及对某项产品的深入程度则略显次要。

因此,未来只有那些把物流作为其核心价值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掌握其中诀窍的企业才能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中取胜。这些公司会将物流供应链网络作为整体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将物流渠道、商流渠道及信息流渠道进行捆绑,是真正的融合、渗透到电子商务企业的各个环节,而绝非简单地外包给第三方。

特征趋势六:电子商务融合商业智能

随着电子商务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智能在电子商务运营中所扮演的角色将逐渐重要,这一点从国外成熟的电子商务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在国外,一般电子商务企业都会有专人专门负责数据分析等商业智能工作,作为一种战略上的投资。从目前中国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来看,真正关注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的企业并不多,而企业缺乏资金投入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数据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向电子商务的商业智能管

理系统就是基于智能管理系统和在线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将智能化、集成化、协调化、网络化及在线决策支持的思想融入到传统的商业计算机管理系统之中,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更好的经营管理环境和决策支持。

未来,电子商务的竞争因素之一就包括是否拥有一套适用的商业智能系统,是否拥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团队,他们相当于电子商务企业面的智囊团。

特征趋势七: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将呈集团军式爆发

近年来,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在继国美苏宁决定搅动上百亿的家电网购市场之后,鞋类企业百丽也宣布巨资投入旗下电子商务企业优购网。在此之前银泰等服装、鞋类、日化等传统企业纷纷触“电”。

在美国的在线零售500强榜单里,80%以上的企业都是传统品牌的在线业务板块,而在中国,2010年应该是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元年。在经历了2009年的试水期后,大量的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市场,并且发展迅猛。苏宁易购、Kappa、李宁、优衣库、凌致、佐丹奴、爱慕、九牧王、相宜本草、银泰百货、我买网等传统企业或品牌在电子商务上的表现都令人注目。

2011年,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将呈整体性高速成长,借助传统实体的供应链资源和品牌优势,传统企业的B2C部分有天然的优势,它们需要掌握的,是消费者的在线购物需求和行为模式。

特征趋势八:航空、保险将成电商爆发行业

今年,以提供数字化商品的航空、保险等行业成为了应用电子商务的爆发行业。目前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航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都非常迅猛,而平安保险的电子商务部门今年销售额上百亿,泰康、中国人保的电子商务部都是业界的佼佼者。

这两个行业的类似之处是:传统渠道体系较为混乱,代理层级较多的行业,信息不对等、渠道管理混乱、分销利润低等都是这两个行业的痛。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规避了这些问题,也正在改变这两个行业的渠道模式。

据麦肯锡研究显示,在美国,电销、网销的保费收入已超过总保费的20%,到2010年达到25%~35%,在欧洲,电销和网销已实现盈利。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电销、网销等新渠道终将与传统渠道平分天下。

和别的行业不同的是,这两个行业的电子商务,并没有像其他消费品企业一样,先在淘宝上开店试水,培育成熟后再转移到官网。它们都倾向于自己做。2011年,这两个行业的电子商务的增幅和销售额将进一步爆发。

特征趋势九:更多第三方服务商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

由淘宝开放平台而催生出的一批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商,正在逐渐成长并调整自己的定位,未来两三年,将有更多的第三方服务商出现,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将不断完善。

目前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服务商还屈指可数,而且都是以淘宝作为业务基石,比如从开店到供应链运营的服务商宝尊,仓储物流服务商五洲在线、虹迪,工具服务类的有软件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服务商SHOPEX、数据类的服务商小艾等。

未来,将有一批类似于美国GSI公司的独立第三方服务商,它们将独立于淘宝之外,为B2C提供专业化服务。

特征趋势十:数据成为影响电商发展重要因素

过去10年,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问题是:信用、支付、物流,未来十年,三大关键因素是:制度、物流、数据。马云曾多次强调,“21世纪核心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数据,谁就拥有未来。”

近些年,国际各大行业巨头纷纷打开“数据门户”,诸如沃尔玛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优化现金流和库存,并扩大销售量,数据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商业决策的重要基础。

4月7日,网盛生意宝对外发布了“小门户+联盟”(数据版)战略,具体实施该战略的大宗商品数据服务的平台“生意社”(100PPI.com)4月8日正式上线。

此外,生意宝还宣布了公司今后承载上述两大战略的“实施计划”,将在现有平台和资源基础上,打造出“一个综合网、一批行业网、一大批类产品网”。据介绍,“生意社”下设8个分社,涉及能源、化工、橡塑、有色、钢铁、纺织、农副等8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覆盖1000多个基础原材料,8000多家原材料生产企业和50000多家流通企业。

紧随其后,5月25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数据门户”,并正式启用新域名,阿里巴巴根据4500万中小企业用户的搜索、询单、交易等电子商务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供稿)

电子商务作为Internet的新的主要应用领域,正以难以估量的速度发展,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 的各个方面。政府、企业、个人都应从不同的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技术,以适应信息社会。本书的目的就 是全面介绍电子商务的应用和相关技术。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概念、发展历史及其对社 会经济的影响,电子商务功能及其分类,电子商务的基础——Internet和WWW,电子商务的安全与控制方 法,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工具,电子商务的主要相关行业——网上零售业、网上银行、网上广告,电子商务应 用的开发过程,最后,展望了电子商务在世界及我国发展的前景和对策。

本书的特点是借鉴国外电子商务课程的教材和业界最新技术及动态,全面地介绍了电子商务技术和 应用,并附有案例和习题,既可用作高校工商管理硕士生(MBA)、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的电子商务课 程教材,也可用作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研究和应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下载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房地产学院派论坛上,到会专家预测了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态势,概括出短时间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房价将持续上涨、融资渠......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产同文化的概述及对现状的分析,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论文题目: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多样化的农业模式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多样化的农业模式 摘要:现代化农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高效,但它遗留下的污染、食品安全等问......

    中国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麻威 外运131 国际航运与业务管理 1. 物流现况 1. 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 2. 我国不仅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也较小......

    中国超市的发展趋势

    中国超市的发展趋势在成为WTO成员以后,我国的超级市场在应对国内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来自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激烈的国际竞争。分析国外超级市场的发展历程,结......

    中国直销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中国直销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中国直销行业最新发展趋势香港凤凰卫视“经济大视野”栏目,中国直销协会秘书长讲话:未来社会的财富在直销业!直销份额在欧洲占50%,日本占60%,韩国占80%,......

    中国旅行社现存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行业现存发展趋势 学校:辽宁科技大学 姓名:刘冰冰班级:旅游13班 学号:120133606010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行社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旅行社面临的压力越来......

    2015年前中国酒店发展趋势

    2015年前中国酒店(餐饮)的发展趋势 在以后近五年之间,中国旅游酒店(商务)投资将达3400亿元,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多万家,其中星级酒店约1万多家,五星级酒店将超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