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
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大题,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50分钟,总分50分。
2.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应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A.《黄河大合唱》B.《义勇军进行曲》
C.《东方红》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2009年12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消息:阿沛·阿旺晋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A.和平解放西藏B.和平解放北平
C.和平解放新疆D.解放海南
3.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 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对此我国采取的对策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进行三大改造D.完全依靠苏联帮助
4.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 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探索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5.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 动的开展
?
A.土地革命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6.每个时代都有楷模。在1956——1966年期间,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时代楷模是①黄继光②焦裕禄③邱少云④王进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拨乱反正、经济建设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深圳特区、和平统一D.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8.右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创作的漫画《跃!跃!跃!》。当时作者热情讴歌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9.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10.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 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 得不到保障。”“文革”中,基本权利被肆意践踏,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是
A.刘少奇B.彭德怀C.贺龙D.朱德
11.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柱状图,指出该地区经贸增长的主要 原因是
A.浦东经济特区的设置B.上海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
C.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D.浦东进一步开放开发的推动
1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中共八大公报B.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C.中共十三大报告D.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13.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亮光。”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开始了改革开放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建立了经济特区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高举旗帜
D.良好开端
15.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邮票出席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
A.朋友遍天下B.依法治国C.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D.科教兴国
16.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幅挽联悼念的是:
A.孔繁森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
17.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创造”是指
A.中葡联合声明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双百方针D.“一国两制”构想
18.1964年10月16曰,在我国新疆罗布泊,随着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这一声巨响也震撼了世界。引发这一巨响的是中国成功试制的A.人造地球卫星B.氢弹C.原子弹D.导弹
19.从1976至1 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他是
A.袁隆平B.蒋南翔C.钱学森D.吴阶平
20.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1986年,为加快高科技的发展,在王淦昌等科学家的倡导下我国开始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B.“希望工程”C.“863”计划D.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卷上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2.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实行赎买政策。(▲)23.1971年,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坠机而亡,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24.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5.1985年起,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6.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27.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28.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以▲为纲,背离了八大的精神。
29.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
四、材料解析、问答题(3题,每题6分,共18分)
30.历史照片见证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从1949年到l956年,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的大厦就矗立起来了。阅读照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读图1,毛泽东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你对此如何理解?(2分)
(2)图2中,克拉克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是因为中朝人民取得了哪一场反侵
略战争的胜利?(1分)
(3)图3表现了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是因为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1分)
(4)图4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1分)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分)
31.1978年以后,中国走进了新时代,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 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 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材料四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时代”始于我党的哪次会议?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说明他对于开创新时代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农民对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的热烈拥护?(1分)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给国有企业“松绑”,国家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分)
(3)材料四中,邓小平对深圳特区的肯定实际上就是对当时国家实行的什么政策的肯定?(1分)
32.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双方全面规划了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大国关系。中美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型代表,具有全球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1960年11月4日)
材料二尼克松总统向迎候在机场的周恩来总理首先伸出手去,两位领导人实现了历 史性的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
材料三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双方要始终坚持合作 共赢、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两国各界友好交往,共同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和探索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
——杨洁篪《纪念尼克松首次访华座谈会》(2013年5月3日)
请回答
(1)结合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分析材料一中尼克松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为何不能成立?(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两位领导人实现
了历史性的握手”是在哪一年?(1分)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签署了什么
文件?(1分)
(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应如何发展的认识?(1分)
第二篇: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
题
第Ⅰ卷(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6分)
1.正义的基本要求是
①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②面对不良社会现象明哲保身
③面对不良社会现象勇敢地加以制止④在“随大流”时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为人正直。据此回答,判断是非的依据是
A.自己情感的好恶
B.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 D.个人的主观兴趣、愿望C.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3.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功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我们对所有的事物都要抱着好奇心去尝试一下
B.只要有了好奇心就能成为发明家
C.好奇心会使人更有个性特点
D.好奇心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
4.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种种美的奇迹,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培养美的情趣,又有赖于自然美的恰悦、滋补。鲜艳芬芳的花朵,繁茂挺拔的树木,会使人感到生活充满情趣,不禁心旷神怡。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走进自然是人们培养高雅情趣的唯一途径
B.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和美的积极感受
C.高雅的生活情趣是与生俱来的D.生活中充满了情趣,情趣没有好坏之分
5.漫画《网“溺”》告诫我们青少年
①要远离网络,拒绝上网
②要提高自控力,抵制不良诱惑
③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护生命健康
④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违法,道德使人不愿违法。“道德使人不愿违法”充分说明
A.道德和法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B.道德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C.法律和道德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道德对法律有促进作用
7.我们常常把法律称之为“国法”,这是因为
A.法律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B.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C.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8.右侧漫画《幸福少不得“这一点”》的寓意是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③要积极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④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国家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积极落实各项职能,也要求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据此回答9-11题。
9.有些饭店设置“最低消费”,这样做不但侵害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可能造成铺张浪费。设置“最低消费”侵害了消费者的_______和_______。
A.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C.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B.安全权、知情权 D.公平交易权、知情权
10.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近20年来,当消费者遇到不法侵害时,选择投诉或者与商家交涉的越来越多,选择忍气吞声的越来越少,这说明
A.消费者都具备了维权意识
B.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越来越少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不法经营者无处藏身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11.向_______提起诉讼,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A.消费者协会B.公安局C.行政部门D.人民法院
12.“活到老,学到老”现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习应成为我们终身的活动。下列说法中符合这一意思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③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④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⑧C.①②④D.②③④
1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B.爱国主义C.勤劳勇敢D.改革创新
15.2014年3月,“两会”期间,各民族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事,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
花,这充分体现了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公民有同破坏民族团结作斗争的义务D.我国已实现了民族共同繁荣
16.2000年,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对这一措施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有
①可以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②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③能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④西部的发展需要大批人才
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把“A”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把“B”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7.一个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它把获得这些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
18.歌手李代沫容留他人吸毒获刑9个月,罚金2千元,这说明吸毒贩毒都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
19.“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启示我们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20.休闲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维护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
21.我国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法院。2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指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也叫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
23.隐私是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危害社会的秘密。
24.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内。
25.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原则。
26.人口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第II卷(主观题,共2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其中,第27题9分,第28题7分)
27.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决定》还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着法制建设,收集到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刑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的序言中都有这样的意思表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材料一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3分)
材料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供了新的平台。然而,这些新平台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通过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例如,网络推手秦志晖(网名:秦火火)于2012年12月至
2013年8月间,使用“淮上秦火火”、“炎黄秦火火”、“东土秦火火”等新浪微博账户捏造损害杨澜、张海迪、罗援等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引发大量网民转发和负面评论。2014年4月17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秦志晖合并执行有期徒刑3年。
(2)综合所学知识说明公民随意传播网络谣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请结合《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相关知识分析,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被严惩表明了什么?(4分)
28.据调查,目前超七成手机用户担心隐私泄露,在隐私泄露渠道方面.54.5%的受访者最担心办卡、调查问卷泄露姓名及手机号码等信息;其次为手机丢失,占52.7%;担心短信及聊天好友的陌生链接泄露隐私的占到了42.g%。
调查中有人说,为了惩罚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的人,我们要以泄露对方的个人隐私加以回报。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书本知识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3分)
(2)调查中有人说,为了惩罚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的人,我们要以泄露对方的个人隐私加以回报。你是如何认识的?(4分)
四、分析说明题(8分)
29.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的提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又针对A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展开调查,结果如下:
注:雾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雾霾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也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地区生产设备较陈旧。
(1)结合《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信息?(4分)材料二:美国早在1997年已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立法通过“清洁空气法案”,对不迭标地区和企业依法进行严惩;要求发动机生产商革新技术,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标准的产品。
(2)上述材料信息对我国“告别雾霾,改善空气质量”有哪些启示?(4分)
第三篇: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无
答案)新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4大题、29小题。开卷考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 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选出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6分)
1.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实施了异地高考政策,进一步保障了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江苏省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我省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B.实行异地高考是公平社会的关键 C.公平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 D.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2.法朗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下列理解与之无关的是 A.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 B.好奇心能激励人们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 C.好奇心是造就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D.学习和科研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好奇心
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为人正直。在生活中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是 A.个人情感的好恶
B.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
C.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D.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兴趣
“中国式过马路”其实是网友对“凑够一撮人就 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一种调侃。这种调侃,折射了一种法治生态环境,那就是把“法不责众”当 作从众违法的挡箭牌。据此回答4-5题。
4.“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启示
①从众心理人人都有,无可厚非 ②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③要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 ④我们要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法不责众”的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法律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 B.是错误的,只要违法就必然受到刑法处罚 C.是正确的,因为有的行为不在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 D.是错误的,因为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6.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这个对歌德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歌德的做法说明
A.休闲活动可以解除体力上的疲劳,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B.高雅情趣源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C.骄狂、自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D.幽默的生活情趣反映一个人的机智、豁达和乐观
7.古人云:“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是说有不如自己的人,不可以凭借自己昀才能损害他、笑话他。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就必须
①要懂礼节,有礼貌
②要懂得尊重别人
③要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 ④为人处事不拘小节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3年4月,昆山市两位居民以群发短信、网上发帖形式,散布当地出现H7N9病例的虚假信息,被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这体现了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9.“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最终走上贪污、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道路。”这句话表明
A.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 B.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护法 C.法律约束着人们的最基本行为 D.法律与道德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10.2012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正案》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写入宪法总则,这表明
①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国家立法机关
②在法治社会,公民的权利是绝对的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④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2012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之所以要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
A.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B.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C.只有宪法才具有法律约束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2.消费者王某到某商店购物,当准备索要发票时,老板以发票用完了为由予以拒绝。这对王某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缺少了重要的证据
②不能了解所购商品的真实情况
③售后服务时缺少了必要的凭证
④使国家的税收发生流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3.从2013年1月起,全国公安机关展开了打击食品犯罪 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右边漫画中用老鼠肉冒充羊 肉的行为侵犯消费者的 ▲。A.安全权 B.监督权 D.自主选择权 C.依法求偿权
14.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土尔扈特东归一团结统一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爱好和平 C.精卫填海一自强不息
D.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一勤劳勇敢
15.学习应成为我们的终身活动。下列说法中符合这一意思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2013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探险者与蝴蝶》: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这告诉我们 A.应保护自然,停止改造自然活动 B.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合理利用资源要强化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D.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判断(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纸填“A”,错误的在答题纸上填 “B”。每小题1分.共10分。)
17.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18.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青少年应该拒绝上网。19.法律维护公共安全,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20.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21.政治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22.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23.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从成立第一天起,就同时采用汉语和维语播音,以后又增加哈萨克语、蒙古语和柯尔克孜语。这说明我国各民族在经济上享有平等的权利。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5.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26.人口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第Ⅱ卷 主观题(共24分)
三、简要回答(共2大题,27题6分,28题8分,共1 4分。)
27.根据事列,完成表格,填写正确做法,并运用第五单元《与法同行》关于权利和义务的知识,说明理由。(6分,正确做法1分,理由2分)
28.材料一: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在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2011年又创奇迹,超级杂交稻“Y两优二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下我国水稻大面积亩产的最高纪录。据统计,从2006年至2008年,我国的超级稻推广种植累计增产粮食约16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1.6亿人的吃饭问题,对于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也作出贡献。
材料二:中国每年餐桌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同时 校园浪费现象更是触目惊心,表现在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等方面。
(1)材料一证明了课本中的什么道理(2分)?
(2)针对材料二问题,八年级某班同学在全校率先倡议“光盘行动”,提出在食堂就餐时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外出就餐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结合《复兴中华》相关知识说明这样做的依据。(6分)
四、分析说明(共1大题,10分。)
29.材料一: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我国雾霾天气日 材料二:我国“六五”到“十一五”期间环数实况图(2013年1月7-13日)保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表
材料三:引发雾霾天气的原因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关,比如火电厂、机动车等化石燃料 的燃烧,建筑工地的扬尘,也有农村收割季节秸秆集中焚烧、春节期间鞭炮集中燃 放等。针对雾霾天气频发,许多人都提出只有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才能解决 这一问题。
(1)我们从材料
一、材料二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信息?(4分)
(2)结合法律的特征和法律的作用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并从其他方面说明国家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治理雾霾天气。(4分)
(3)每个普通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为预防和治理雾霾作出贡献。请你为广
大青少年朋友们设计一个这样的行动方案。(2分)
第四篇:福建省惠安县2012-201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
历史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国加入WTO2、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西藏和平解放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某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利用暑假时间编撰不同时期《革命英烈小传》分册,其中一组搜集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该组英烈应属于()
A.国民革命军北伐英烈 B.人民解放战争英烈
C.抗日战争英烈 D.抗美援朝英烈
4、依据统计数字,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最合适的一项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反腐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某历史兴趣小组展开了历史图片展览会。如图1,如果小组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超英赶美大炼钢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6、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召开了中共八大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7、八(1)班的同学准备举行一场有关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先进事迹故事会,如果要拟定故事会的主题,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A.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 B.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
C.建设社会主义的楷模D.舍生忘死的人民公仆
8、张晓敏同学写了《文化大革命》的论文,以下论文的描述恰当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了农业生产力D.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9、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10、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 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11、2012年12月,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 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12、西藏解放60多年来,中央对西藏的财力补助达3000多亿元,年均增长22.4%; 中央对西藏的直接投资超过1600多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C.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13、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C.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14、1949年10月,黄晓华的父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队服役,他应该服役于()A.战略导弹部 B.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海军陆战队15、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40多名儿童在内的100多名平民遭到了屠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这一事件体现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大国强权的原则 B.利益第一的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16、下列图3“尼克松访华”与图4“习近平访美”事件的解读中,错误的是()
A.尼克松访华事件发生在1971年
B.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自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
D.习近平访美对于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7、1996年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863计划纲要》并作为高技术发展重点的是()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能源技术 D.海洋高技术 18、2013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 “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C.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9、2012年2月14日,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给谢家麟、吴良镛两位院士颁发奖励证书。这说明我国()
A.国有企业改革卓有成效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大力实施依法治国 D.大力实旋科教兴国战略 20、《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
A.李四光 B.袁隆平C.邓稼先 D.钱学森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现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街上的人们庆祝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中国的外交”一课中,向明同学在课上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张氏一家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上街庆祝江青反革命集团被剿灭。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0分,共22分。)24、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民族独立、民族 解放的历史任务”的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二《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历史库”之称。半个多世纪以来,时代周刊多次以中国领导人肖像作为封面。如图4是1979年1月《时代》周刊封面,标题: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3)材料四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在经济
和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各举一例)(4分)
材料四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4)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为了“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一项)(2分)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从此,新中国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从材料一直接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外交是怎样的?(2分)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列举一项即可)(2分)
材料三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4分)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2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国现代农业”的主题班会。【图片展览】
(1)小明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的是中国现代史上哪一农业历史重大事件?(2分)
图5 宣传土地政策图6农民分得土地图7土地房产所有证
【追寻历史】
走访张大爷。张大爷回忆了上世纪50年代的经历,自土地改革分到土地时,他历经了从个体单干到合作生产,再到脱离实际的浮夸的岁月,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慨不已。
(2)走访张大爷“合作生产” “脱离实际的浮夸”各指当时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事件?
(2分)
【史海迷雾】
【学以致用】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写出两项即可)(2分)
27、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祖国的统一与巩固”主题班会,请你帮忙参加。【图说历史】
图8
(1)图8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国家政治方面有何历史意义?(2分)
【歌颂历史】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
(2)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什么?(2分)
【数诉历史】
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进入新阶段,2011年两岸贸易额突破1600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频繁,大陆居民赴台184万人次,同比增长11.02%,台湾居民来大陆526万人次,同比增长2.38%。
(3)从以上一大串数字中,写出你所得到的历史结论?(4分)
(4)通过以上的探究,历史可通过图片、歌曲、数字传达。历史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达?(2分)
第五篇:江苏省昆山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学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卷)的相应位置上,笔迹清楚,字体工整:
3.考生答题必须全部答在答题卡(卷)对应的答题区域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 ▲(xùn)职 ②阔(chuò)▲ ③得不(cháng)▲失 ④扣人心(xián)▲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然后改正。(4分)
黄山松站立在人迹罕致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涯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黄山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英武而肃慕,孤傲而寂寞。它们觉得只有站在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搏大。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①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 ▲ 》)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⑤爱惜芳心莫轻吐,▲。(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
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⑧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4.名著阅读。(4分)
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提辖和哪两位好汉在潘家酒楼喝酒时听说了金家父女被镇关西欺侮一事?
②《智取生辰纲》中,众好汉凭借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确保了智取计划的成功? 5.下面是某班邀请家长和老师一起参加“提倡喝白开水”的研讨会发言记录,请你从发言记录中总结出选择喝白开水的三个理由。(每个理由不超过3个字)(3分)
张思宇(学生):我就喝白开水,接上自来水,用火烧开,晾凉了,就能喝了。
王医生(家长):高温煮沸的自来水,能够杀死水中的微生物,我只喝白开水。
刘老师(化学老师):研究表明,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我选择喝白开水。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6~7题。(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涨”字用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理解。(2分)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与《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2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两段文字,完成8~11题。(8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B 假诸人而后见也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才美不外见(《马说》)..C.生以乡人子谒余 D 是可谓善学者矣 ..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9.下面哪一个句子中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2分)A.撰长书以(之)为贽
B.火烧(之)令(之)坚(《活板》)C.以(之)为妙绝(《口技》)D.使(之)与台齐(《幼时记趣》)
10.第一段中,作者意在向马生阐明什么道理?简要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使阐述更有说服力。(2分)
11.作者认为马生“是可谓善学者矣”的理由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分条归纳。(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2题。(4分)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①。觉行炙②人有欲炙之色,因辍③己施焉④。同坐嗤之。曰: “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①应人请:赴宴。②炙:烤肉。③辍:中止,这里有“让出”的意思。
④施焉:施,给;焉,兼词“于之”。1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②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阅读《孔乙己》中的两段文字,完成第13~14题。(6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13.“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句中的“才”如果删去,是否影响表达效果?说说你的理解。(3分)14.第二段中丁举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个人物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何作用?(3分)
阅读彭树军《跳蚤的高度》,完成15-16题。(6分)
在一个没有盖的器皿内,几只跳蚤一起蹦跳着,每一只每一次都跳同样的高度。你绝不用担心它们会跳出器皿,跳到你身上。你可能会惊奇:为什么这些跳蚤会把蹦跳的高度控制得如此一致呢?
这是训练的结果。跳蚤的训练场是一个比表演场地稍低一点的器皿,上面却盖了一块玻璃。开始,这些跳蚤都拼命地想跳出器皿,奋力去跳,结果总是撞到玻璃上。这样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保持了同样的跳的高度。即便拿走玻璃盖板,它们也不会跳出去,因为过去的经验已经使跳蚤形成了条件反射。
人也能变成这样。如果过去的几次不成功使你认定了自己不能成功,那么你可能永远会是一个如跳蚤般的失败者。
但假如你并不放弃远大理想,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去做呢?你一定会越来越接近成功,要知道,人生其实是没有玻璃盖子的。
(选自《演讲与口才》)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跳蚤蹦跳”现象谈起,有何作用?(3分)16.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人生其实是没有玻璃盖子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17分)
没有落叶的城市
秦锦屏
①“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这是故乡之秋。②“姹紫嫣红开遍。”这是深圳的秋天。
③故乡的秋,厚重。天上大雁南飞,孤雁哀鸣。地上苇草枯黄,落叶松脆。
④深圳的秋,妩媚。天蓝蓝,白云朵朵任舒卷。路条条,川流不息,行色匆匆。
⑤在故乡,父亲曾牵着我的小手,一次次走进秋日的杨树林。广袤晴空下,树冠上碎金闪烁,或粗或细的树干间,大的,小的,溜圆,细长„„一双双“眼睛”黑白分明。亦是秋浓时节,我细瘦的脖颈上隆起了鹅卵大的包块,父亲背着五岁的我,四处求医,忧心忡忡。一位居深山的老中医,喂我一包灰色粉末,说:祖传秘方,以毒攻毒哦。吃后会犯困,可千万不能让娃娃睡着了,不然梦中死脱,就惨了。
⑥父亲背着我,穿越杨树林„„“屏儿,你睡着没?„”“没。”“你不能睡着啊!”“为啥?”。“睡着,就„„死了。”“唉,那就死了吧!我都这么大了,还没死过呢!”小大人叹口气,眼皮开始发涩。“傻孩子,你不能死!”“为啥不能死?”我眼皮一闪。“你是我的亲蛋蛋,你死了爸爸就哭了„„”
⑦睡意频频来袭。父亲不断喊我,抓我脚脖子。“屏儿,屏儿!不许睡!”他竞背着我跑了起来。老中医说过:要赶在一小时内下山,回家吃下另一包药。“屏儿,屏儿„„你死了没?”父亲故作豳默,逗我。“嗯,还没呢!”“你不能死,知道吗?”“知道!我死了,爸爸就没亲蛋蛋了.”“„„快看,喂,看看,树干上有好多眼睛,你认得他们不?”父亲开始拧我的小腿。“不、认、得!”声音越来越小。“圆圆的眼是妈妈的,长眼睛是奶奶的,黑眼睛是弟弟的„„”“嗯。”“喂,喂!不许睡啊,他们都看着呢,看你是英雄还是个狗熊!只有狗熊才打瞌睡的!”“那我„„当„„狗熊吧。”我含糊着。
⑧父亲陡然站住,倒提着我的腿,“日”地抡个半圆,双手接我站稳当地。树枝刮到我了,他也不管:“你听着,不许当狗熊,你看,树上那么多眼睛都看你呢,都在给你加油呢!乖,不要睡,咱,快回家„„”汗水和着泪水,纷纷坠落。
⑨我睡意顿消,瘪起嘴,吃惊地看着父亲。他轻轻的,用大手,抹去我的泪蛋蛋。他反剪着手,背对我蹲下。我张开双臂,攀着他的脖子,俯在他温暖的背上„„“屏儿,屏儿„„你死了没?”父亲气喘如牛,跑着,问着。问着,跑着。“我才不死呢,我是英雄„„”
⑩树影一排排,一寸寸后移。落叶们在父亲的脚下歌唱,加油:唰唰唰唰!“屏儿,你死了没?”父亲大声问,一遍又一遍。“还——没有呢„„”我和他比赛,看谁的声音大。群山积极回应着我们:“死了没?没,没,没„„” “没有呢!呢,呢,呢„„”我们终于跑出了那片白杨林。白杨林真美!灰白的树干直指晴空,枝头点点黄金闪烁,树叶儿于风中翻飞如蝶„„
(11)如今,我站在这座没有落叶的城市里怀想,面对树树灿烂、姹紫嫣红的南国之秋,我难以割舍故乡的秋,那秋的声音,秋的容状,秋的气息,秋的味道——深沉,饱满,回
味悠长。
(12)我已长大!无法在落叶缤纷的季节里,搂着父亲的脖颈,一遍遍做那番似孩子气的生死问答。
(13)在这一刻,我依稀看见,远在故乡的父亲,鬓如霜。
(选自《深圳特区报》)
17.选文①~④段描写了故乡之秋和深圳之秋,请简要分析这些语句在写法上的特点及其作用。(4分)18.父亲背“我”穿越杨树林的过程中,他对“我”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⑥~⑩段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9.选文中父亲和“我”“一遍遍做那番似孩子气的生死问答”——“屏儿,死了没?”“没有呢!”对于父亲这种看似孩子气的问话,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20.请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⑩段划横线的语句作简要赏析。(3分)21.请探究选文最后一段“我”对父亲流露出哪些感情。(3分)
第三部分(50分)
22.作文。(50分)一个窗台上有一朵小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心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生活中,你每天都有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把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