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级硕士预科生《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2013级硕士预科生《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讲授内容大纲
第一讲市场经济一般理论
第二讲 中国选择市场经济的历史抉择
第三讲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与发展
第四讲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改革深化与发展困境
第五讲市场体系建设与市场机制完善
第六讲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及当前收入分配差距
第七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与政府职能转变
本课程讲授内容包括7--8个专题共计30学时,(2学时/周×15周=30学时)。
《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期末复习题
1、如何理解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理论上的突破是什么,为什么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重点?联
系实际试述中国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的困境?
2、简述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重点、面临的困境及改革的方向?
3、为什么我国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和完善市场机制?
4、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5、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与政府职能转变?试用宏观调控理论分析中国宏观调控的实践和成效?
5、如何理解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理论上的突破是什么,为什么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重点?联
系实际试述中国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的困境?
第二篇: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试卷答案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试卷答案
五邑大学网络考试
1、A真正做研究要注意什么?(1.00分)A.研究方法
B.研究对象 C.研究结果 D.研究人员水平
2、D从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挣扎出来的三个国家中除了美国和俄国外另一个是哪个国家?(1.00分)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3、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称之为:(1.00分)
A.米歇尔计划 B.美洲复兴计划 C.亚洲复兴计划 D.马歇尔计划
4、B美国防范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00分)
A.大力发展农业 B.大规模增加债务
C.大力发展金融业 D.大力发展制造业
5、C中国石油进口比例为:(1.00分)
A.0.1 B.0.3 C.0.5 D.0.7
6、D巴西的国家原著居民占总人口的多少?(1.00分)A.0.98 B.0.5 C.0.25 D.0.02
7、C与中国具有贸易顺差的国家是:(1.00分)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韩国
8、B大危机带来全球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普遍反思:(1.00分)
A.“三农问题”是政府失策 B.“三农问题”是市场失灵 C.“三治问题”是市场失灵 D.“三治问题”是“金融市场失灵”
9、C中国历史上三个短命的朝代分别是什么?(1.00分)
A.秦朝,隋朝,清朝 B.秦朝,隋朝,明朝 C.秦朝,隋朝,民国
D.秦朝,清朝,民国
10、B从当代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1.00分)
A.无产阶级 B.中产阶级
C.农民
D.小资阶级
11、C1913年公布的《国币条例》中正式规定什么为我国的货币单位?
A.重量七分二钱,成色87%的金锭 B.重量七分二钱,成色88%的银元 C.重量七分二钱,成色89%的银元
分)(1.00 D.重量七分二钱,成色90%的银元
12、D国家的战略是将什么变成危机承载的主体?(1.00分)
A.国外市场
B.国内工业化的城市 C.国家经济特区 D.草根化农村
13、A全球污染颗粒浓度地图中显示出中国只有哪里是未受到严重污染的? A.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 B.四川盆地 C.三江平原 D.长江三角洲
14、C农业规模种植利于通过工农产品()获取工业剩余。(1.00分)
A.曲棍球效应 B.边际效益 C.剪刀差
D.二八法则
15、C古希腊、古罗马是什么文明?(1.00分)
A.群岛文明 B.海洋文明 C.城邦文明
D.大陆文明
16、D工业文明的前奏是什么?(1.00分)
A.工业革命 B.民主革命 C.科技革命 D.奴隶制贸易
17、D当产业资本过剩,金融资本势必()产业资本。(1.00分)
A.同化于 B.优先于 C.落后于 D.异化于
分)(1.0018、D中国有多少比例的有色金属依靠进口:(1.00分)
A.0.2 B.0.4 C.0.6 D.0.8
19、C我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是有谁来完成的?(1.00分)
A.世界银行
B.国际金融巨头 C.国家
D.国内资本家
20、B中国威胁论的实质是什么?(1.00分)
A.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走高 B.中国三大资本过剩
C.中国军队扩张
D.中国武器研究水平提高
21、B当发展中国家因资本要素极度稀缺,而不得不给资本要素以极高的代价时,一定会压低其他要素价格,不包括(1.00分)
A.劳动要素 B.资源要素 C.环境要素 D.政策要素
22、C根据温家宝的观点,一个国家经济主权的核心是:(1.00分)
A.军事强权 B.政治独立 C.货币、权利
D.自然资源
23、D上层建筑鸦片化的表现不包括:(1.00分)
A.官员吸食鸦片 B.军队吸食鸦片 C.商人吸食鸦片 D.农民吸食鸦片
24、D一般意义上说贫富差距是以什么为评价指标的?(1.00分)
A.GDP B.国民生产总值 C.CPI D.人均收入
25、D农业是一个自然过程和什么完全一致的产业?(1.00分)
A.政治过程 B.文化建设 C.社会改革 D.经济过程
26、C这个世界不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原因:(1.00分)
A.各国爱好和平 B.各国没有冲突 C.产业资本离开了西方
D.各国厌恶战争
27、A币缘战略增发的货币主要流向了:(1.00分)
A.能源和原材料市场
B.农业
C.金融市场 D.基础建设
28、D中国第一次向苏联提出不同意见的政治事件是什么?(1.00分)A.海湾战争 B.萨拉热窝事件 C.古巴导弹危机
D.匈牙利事件
29、D目前世界上负外债最多的国家是哪个?(1.00分)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30、D中国爆发的第四次大规模危机发生在八十年代,劳动力无法转嫁农村的原因是:分)
A.政策导向
B.人口大规模增长 C.农村无法吸纳 D.人民公社解体
31、C人民公社时期产生一种很好的制度是:(1.00分)
A.土地私有制 B.计划经济制度 C.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D.保甲制度
32、B国家能想三农转嫁危机的基础是:(1.00分)
A.政策导向 B.农业基础
C.新农村建设
D.经济实力
33、B义和团的口号是:(1.00分)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扶清灭洋
C.实业救国,振兴中华 D.开风气,托见闻
(1.0034、C“三农问题”不包括:(1.00分)
A.农民权益问题 B.农村可持续问题 C.农业安全问题
D.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35、A乡村衰败是因为三要素的流出,这三要素不包括:(1.00分)
A.农作物
B.土地 C.劳动力 D.资金
36、A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皇帝是谁?(1.00分)
A.秦始皇
B.周武王 C.周文王
D.商汤
37、C今天中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同步过剩?(1.00分)
A.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 B.产业资本,人力资本,商业资本 C.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
D.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
38、B进入新世纪中国出现了两个现象分别是什么?(1.00分)
A.资本增密,技术增密 B.产业过剩和进入金融资本
C.金融泡沫和经济危机 D.产业过剩和经济危机
39、A中美比较客观经验的不同之处在于什么?(1.00分)
A.中国平均增长速度为美国的4倍,且没有对外殖民战争
B.中国平均增长速度为美国的1/4倍,且没有对外殖民战争 C.中国人均实际收入在8000美元之前处于实体经济 D.美国经历过生产过剩危机
40、A朱镕基总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习国债手段的?(1.00分)
A.1998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2年
41、A现代化带来乡土社会衰败的原因是:(1.00分)
A.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B.城市问题向乡村转嫁
C.乡村发展跟不上城市脚步 D.乡土社会的资源被剥夺
42、BB国家经济波动的规律:(1.00分)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都因国际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内部波动加剧
C.战争导致经济波动 D.受客观经济政策影响
43、D三大赤字危机的应对措施有哪些?(1.00分)
A.甩掉国企包袱,造成大量职工下岗 B.甩掉了医疗的包袱 C.甩掉了教育的包袱 D.以上都是
44、D三大投机市场不包括:(1.00分)A.股票 B.期货 C.外汇
D.房地产
45、D经济危机通过向什么转嫁可以实现软着陆?(1.00分)
A.海外市场 B.投机市场 C.城市工业 D.三农
46、A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始修筑长城,原因是:(1.00分)
A.抵御外敌
B.为了驯服农民 C.让农民服役 D.修景点
47、B中国的大量投资促进了什么扩充?(1.00分)
A.虚拟资产 B.物资资本
C.实质资产 D.虚拟资本
48、C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什么和什么的形象称呼?(1.00分)
A.道德,民主 B.道德,科学 C.民主,科学
D.德治,法制
49、D中国1994年的改革内容是()。(1.00分)
A.合税制改革 B.个人所得税改革 C.营业税改革 D.分税制改革
50、C构成逻辑解释力的结构是理论逻辑的起点与什过程相结合的结构?(1.00分)
A.事物发展 B.理论演绎 C.历史经验
D.人力社会演变
51、D农业文明的基础是:(1.00分)
A.群体 B.人口 C.粮食 D.村落
52、D西方国家的2933大危机的始作俑者是:(1.00分)
A.债务危机 B.财政赤字 C.通货膨胀
D.生产过剩
53、A 80年代末,中国滞胀型危机在中国全面爆发,到90年代进入了什么什么时期?分)A.经济通胀期
B.经济萧条期 C.经济过热期 D.市场混乱时期
54、D奥巴马拯救国家危机,进行投资的领域是什么?(1.00分)
A.实体经济 B.制造业 C.农业 D.虚拟经济
55、A通过革命获得政权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不具有什么?(1.00分)
(1.00 A.负外部性
B.正外部性 C.负经济通胀 D.正经济通胀
56、B欧元是在什么时候问世的?(1.00分)
A.1992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5年
57、B希腊的城邦文明是由什么造成的?(1.00分)
A.民族传统 B.生产方式
C.气候
D.自然环境
58、C1980年到1997年间,GDP下降三个台阶的原因是:(1.00分)
A.战争的结果 B.政策的失误 C.三次危机的结果
D.官员的贪污腐败
59、D民国晚期发行的最大额票面币值:(1.00分)
A.50亿 B.5亿 C.1亿 D.60亿
60、B“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以下哪个运动的口号?(1.00分)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判断题(40分)
1、X器物说在发达国家是普遍存在的。(1.00分)
2、X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任何国家进入工业化可以缺少的阶段。(1.00分)
3、X在小资人口占绝对比重的国家完成资本主义的先例是存在的。(1.00分)
4、X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出现了劣绅当道。(1.00分)
5、X现代化政治强权往往不会表达为金融体系的货币强权。(1.00分)
6、三次大规模的插队都是三次危机的结果。(1.00分)
7、中国威胁论的实质是中国三大资本过剩。(1.00分)
8、X欧洲研究认为,在1840年以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三。(1.00分)
9、只要在经济基础领域中式资本相对稀缺的,任何发展中的政治国家,无一例外都会采用亲资本的政策体系。(1.00分)
10、X大农场农业,不能在殖民地原著居民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条件下才会产生。(1.00分)
11、X中国人较难形成村社共同体以及与此相应的村社理性村。(1.00分)
12、现代制式教育是把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的工具。(1.00分)
13、X人口上一个台阶,GDP就上一个台阶。(1.00分)
14、X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也出现过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1.00分)
15、中国从50年代开始工业化发展是因为苏联的战略资源。(1.00分)
16、支撑现代化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是其直接成本。(1.00分)
17、第三次官民互动的乡建实验,衰于资本化和城市化加速资源资本化破坏乡土社会。(1.00分)
18、劳动力在农业上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工业上的打工收入。(1.00分)
19、X古罗马的伟大和古希腊不同,不是对奴隶制的表达。(1.00分)20、中国最早期的国家形成并不因为阶级压迫和阶级革命。(1.00分)
21、X一个国家的物质资产总量远大于金融资产总量,意味着该国货币的贬值。(1.00分)
22、X巴西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进入到工业化的典型。(1.00分)
23、X中国对出口企业的补贴率是15%。(1.00分)
24、X欧盟80%农场由中产阶级市民经营。(1.00分)
25、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看中国,中国具有世界上多的“原住民”、“小资”、“中资”人口。(1.00分)
26、X灰色经济对立的是灰色法律。(1.00分)
27、土地承载多种功能如经济功能、居住功能。(1.00分)28、90年代到新世纪的十年间发生的两次危机,是典型的输出型危机。(1.00分)
29、最先提出不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的国家是伊拉克和北朝鲜。(1.00分)30、石油能源进口接近40%。(1.00分)
31、白银危机摧毁了民国的工业化经济。(1.00分)
32、X当发展要素是外来资本的时候,那这个国家一定不会按照外来资本给定的条件来改造本国的政府结构。(1.00分)
33、城乡二元结构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1.00分)
34、中国爆发的第三次大规模危机是从1974年到1976年,导致第三次知识青年下乡。(1.00分)
35、资本主义是人类创造了资本这个意化物,再反过来使人意化为劳动要素。(1.00分)
36、从长期看,中国虽然经历了殖民化,但原著居民仍然占绝对多数比重的国家。(1.00分)
37、三农是全球经济危机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00分)
38、X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生产过剩现象。(1.00分)
39、X从长期来看,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殖民化,但原住民人口仍然占少数比重的国家。(1.00分)40、X乡土社会是中国危机硬着陆的基础。(1.00分)
第三篇:国内外关于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问题研究综述
经济纵横·2008年第11期
国内外关于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问题研究综述
张慧文
(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上海201209)
二十世纪以后,服务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的份额普遍占60%以上。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也【2】保持良好的态势。服务经济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
一、国外关于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回顾
国外学者对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经历由萌芽到产生并经发展再到深化几个阶段。(一)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萌芽阶段(17~18世纪)。17~18世纪是西方以农业为基础并开始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受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非常低,只停留在满足人们正常生活需要的层次,服务业的重要性远不及农业及新兴工业。因此,该时期涉及服务业的经济理论也只停留在服务是否创造财富,即是否具有生产性的讨论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最早将服务视为一种专门职能及独立的经济部门存在,由此揭开了将“服务”作为独立范畴进行研究的篇章。一些经济学家将服务视为创造财富的活动,并认为服务在财富的创造上与工农业生产没有什么不同。如,法国的P.Lepesant de Boisguilbert在他的《法网的零售业》中曾写到:医生、律师、商人、军队和国家公仆等所提供的劳动都是国家的财富。但亚当· 斯密(Adam
【3】smith)认为,工商业才是生产性产业,服务不创造价值,是非生产性活动。亚当·斯密的上述观点在当时引起广泛争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ean Baptiste Say)在其主观效用价值论基础上否定了斯密的观点,认为服务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并把服务劳动成果统称为无形产品。约翰·希克斯(John R.Hicks)将各种服务都纳入到生产范畴,认为服务劳动者做了有用的工作,属于生产者,应得到报酬。马克思只是在论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时涉及了服务问题。他肯定了服务是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指出服务同其他商品的差别只是形式上的。【4】这一时期对服务的研究奠定了以后服务经济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基础。
(二)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产生阶段(19~20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叶,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使服务业更多的涌现出来,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贸易和服务业转移,这使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总就业人员的比重上升,服务业已成为商品生产和交易正常进行的保证。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A.G.Fisher)1935年在其所著的《进步与安全的冲突》一书中首次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从而形成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法。同时,费希尔认为,第三产业是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柯林·克拉克(Colin Clank)主张以“服务性产业”来代替费希尔的“第三产业”,认为除农业、工业以外所有的部门都是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克拉克还提出著名的“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人口由农业移到制
【5】造业,再从制造业移向商业和服务业。这是从历史实证角度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所作的科学总结,它为世界各国关于服务业的产业政策和宏观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后)。20世纪中叶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工业进步、政府管制的放松直接带来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重点逐渐转向服务产品,服务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贡献力量。美国经济学家维克多·富克斯(Victor R.Fuchs)认为,社会对服务产品的需求增长增快,分工专业化衍生了专门为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服务的各类组织。富克斯还发现,服务部门的生产率较之工业部门趋于较不稳定,服务部门工资不仅比工业部门工资少得多,而且各行业间
【1】
经济纵横·2008年第11期
工资差别很大。富克斯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背景下创立了服务经济理论,使服务经济学成为了一门新兴学科。
(四)服务经济理论与成用研究的深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等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引发了学者对服务经济的新思考,一些学者认为,破解经济危机之道在于对服务业施行产业化,即服务生产制造业化。典型的代表理论是新工业主义理论,认为未来社会仍是以物质产品的需求增长为动力的“工业经济”模式,未来社会的发展不是服务社会,而是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下的新的工业社会。另一种观点称为产业服务化,即强调工业将趋向于“服务密集”型。Shelp和Riddle认为,任何服务产品的生产都会
【7】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无论什么产业都将逐步转向服务化发展。至此,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始走向创新。瓶。
二、国内关于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态势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服务经济理论与应用问题研究取得新的进展,研究的主要观点更多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服务的创新。蔺雷和吴贵生编著的《服务创新》是目前国内唯一系统介绍服务创新的书籍,在此基础上他们分别对服务创新研究方法和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作了进一步的阐【8】释。陈劲和陈钰芬在其编著的《赢在服务创新》一书中对有关服务创新的分类、特征、模式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分析。金周英和任琳系统地总结了服务经济的发展历史及现代服务的发展趋势,并第一次把服务作为一种过程技术—重要的软技术来阐述,提出以软技术创新
【9】为核心的服务创新系统和创新途径。常修泽在“中法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的发言中,论述了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创新问题。魏江在与马克·博登(Mark Boden)合著的《知识密集璎服务业与创新》一书中则探索了服务创新和知识服务业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他与沈璞合作完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初探”一文,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活动的一些基本特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范式与制造业的创新范式进行了对比,在此基
【10】础上提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的若干基本特征。
(二)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现代服务经济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江小涓和李辉考察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内部结构的变化,将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从多个角度用不同的数据样本建立了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探究经济增长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尤其是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城市化等因素,变
【11】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李勇坚对经济发展与服务业相关性问题进行梳理,尤其对中国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随着GDP的快速增长,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12】但人均收入差异阻碍着这种上升的速度。郑吉昌和夏晴指出,服务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并
【13】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白仲尧和依绍华认为,服务业具有经济增长力、生产推动力、产业协调力、劳动吸纳力、社会凝聚力、形象感
【14】召力、设施承载力、安全保障力等多重作用,因而能极大地提高综合国力。还有学者注意到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文腊梅提出,服务业在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服务业的发展会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程大中认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挺进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带,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黏合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牵引力、经济变
【15】革与经济全球优的催化剂。华而诚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攸关未来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16】提升。欧新黔认为,经济的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17】提供新的动力。
(三)服务业的生产率。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生产率的研究是技术经济学科领域的前沿,而服务业生产率则是生产率理论的研究前沿。瞿佚峰、段万春和陈朝良【6】
经济纵横·2008年第11期
等学者研究了服务型企业的生产率问题。他们通过对服务业生产率与制造业生产率的比较认为,要想提高服务型企业的生产率,不能完全照搬制造业的模式;他们还通过过分析影响服
【18】务业生产率的因素,给出服务业生产率的模型。杨向阳和徐翔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经济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01年中国服务业的生产率与规模报酬状况,并计算了决定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两种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与边际生
【19】产率,分析了这一估计结果对今后发展中国服务业的政策含义。徐宏毅和欧阳明德基于超越对数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应用Frontierj4.1程序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
【20】究,认为服务业多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至深且主要来自技术进步。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服务业生产率提高及其多种影响因素提供了富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1] OECD.Business And Industry Policy Forum Serie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The Service Economy, 2000 [2] 陈宪,程大中.中国服务经济报告2005[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5. [3] 庄丽娟.服务定义的研究线索和理论界定[J].中国流通经济,2004,(9).
[4]“服务经济发展与服务经济理论研究”课题组.西方服务经济理论回溯[J].财贸经济,2004,(10).
[5] 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l一34.
[6] 王述英.西方第三产业理论演变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03,(5)
[7] 肖祥辉,李忠民.服务经济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8). [8] 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51.2003:l一451.
[9] 金周英,任林.服务创新与社会资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34.[10] 魏江,沈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初探[J].科研管理,2006,(1)[11] 江小娟,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12] 李勇坚.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理论综述与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5,(5)[13] 郑吉昌,夏晴.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4,(6)[14] 白仲尧,依绍华.服务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J].财贸经济,2004.(4)[15]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16] 华而诚.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J].经济研究,2001,(12)[17] 欧新黔.服务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J].求是,2004 [18] 瞿佚峰,段万春等.服务型企业的生产率问题研究[J].云南财贸大学学报,2004,(4)[19] 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J]财贸经济,2004(11).[20] 徐宏毅,欧阳明德.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5).
第四篇: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编者按:2010年12月24日,“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旨在面向社会各界精英,搭建高端学术对话平台,广泛而深入地探讨现代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思想,促进中国经济思想创新。来自全国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界代表、企业家代表、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10位国内经济学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名家作了精彩的演讲,其独到思想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的外延与内涵,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本刊特发表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对此次论坛所作的综述,以飨读者。
摘 要:思想是时代的灵魂,是社会的基础,中国经济的问题归根结底并非体制问题,而是思想问题。中国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在世界经济思想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智慧和魅力。对此,应加强对中国经济思想的研究,不断创新中国经济思想,为治理当前中国社会重要经济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中国模式;思想创新;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Review of “First Forum on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ZHOU Jianbo,DU Haoran
(School 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Thoughts are the soul of an era and the foundation of a society, thus the basic issues of Chinese economy are not concerned about system, but thoughts.Profound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especially show unprecedented intelligence and charm since the ‘Open door’ policy, play an outstanding role in world economic thoughts.Therefore, it is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which in turn can provide brand new ideas for key economic issues in current China.Key words: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Chinese pattern, innovation, First Forum on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2010年12月24日,旨在面向社会各界精英、搭建高端学术对话平台、广泛而深入地探讨现代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思想、促进中国经济思想创新的“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界代表、企业家代表出席并发表演讲。论坛邀请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整理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知通网、《中国产经新闻》等多家国内媒体参与此次围绕中国经济思想创新展开的高端对话交流活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黄桂田教授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武汉大学严清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指出:中国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在世界经济思想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智慧和魅力。学者们应通过对过去中国经济思想史进行全面、系统整理以及在学术领域之内的积极、深入研讨,科学揭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本质特征,同时通过科学指导实践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两位教授尤其强调了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重要性,认为现代中国的经济思想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思想史之中会占据特别的位置,因此应对其加强研究;同时,“中国经济思想论坛”在主题、内容、形式、研究主题面、会议模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将承载时代和历史的重任,竭力推动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政府经济管理、宏观经济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等各个研究领域的经济思想创新。
一、传统经济理论的思想解读
本次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晏智杰教授深层地解读马克思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对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发表了评论。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的进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冲破了传统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原有国营企业经过改制、重组走上了独资、合资、股份制等道路,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曲折后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就产权制度的改革目标讲,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甚至于还没有破题,这个目标应当是马克思所说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的范畴,民营企业属于私有制(非公有制)的范畴。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人们对这一定位有了重新思考,最近国企一系列追逐利润最大化事件亦引起了社会对上述观念的广泛争论。晏教授认为在此时重温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他认为,我国的所有制改革应以实现马克思的人本经济思想为指导,并以重建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为最终目标。晏教授指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同个人所有制结合在一起的公有制,是“人人有份”的公有制,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而向来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公有制国有企业并不意味着人人有份,实际上都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他们是某个部门、行业或者某个企业实际资源支配者、经营管理者和收益分配者。在我国现有体制下,这种部门、行业和企业的所有制往往还演变为首长所有制或第一把手所有制。当然,说这样的所有制一定都是私有制未免武断,如果我们官员干部真正代表党和国家利益,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企业资产支配、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真正体现国家和人民利益要求,不是将其转化为谋私利工具,这些企业公有的性质还是有保障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数不清与此相反的实例,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利益的严重威胁,这些现实使得我们不能不承认,国企全民性质还没有在体制上、制度上得到解决。这样的国企,名义是国家的、全民的,实际上是行业、部门、企业,甚至是个人的,国家和全民其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事实上没有所有权,这就是我们所有者缺位。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企业改革的核心,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还没有破题。晏教授指出,这几年反危机措施的实施客观上强化了国企垄断地位。垄断从来和健康的市场竞争是对立的,因为这种垄断地位与少数人个人私有更接近,而不是和马克思所说要重新建立的全体社会成员个人所有制更接近。因此,应当怀疑这样的国企,它的全民性质恐怕离马克思原意是愈发遥远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叶坦研究员由金融危机与“称提之术”①①“称提之术”是指关于纸币的发行和管理的某些原则的总称(胡寄窗);所谓称提,更多是指提高纸币币值(叶世昌)。入手,以马克思、韦伯和凯恩斯这三位在世界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学者所论及的中国货币思想为例,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在西方近代经济学、社会学研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凸显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睿智的内涵。叶坦研究员指出,中国经济思想、货币思想有其独到和杰出的特点,在世界历史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可将这三位著名学者有关中国货币思想的阐释各举一例加以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及货币与商品流通时在第83注提到的亦即全书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就是王茂荫。王茂荫的货币理论有很多内容,其关键核心就是无累于民,它的实质在于希望能够在国和民之间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并不伤害各自利益,这是中国货币思想的一个积极因素。应该说王茂荫的思想能够在《资本论》中占上一个注释是和他本人以及他所在的徽州经济文化世界走向难以分开的。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以对社会经济学的研究见长,其名著《儒教与道教》虽并非社会经济学著作,但其中关于货币制度与政策是作为社会学基础的开篇,而第一章第一点货币制度所谈的就是中国,其中谈到:中国的货币制度保持了十分古朴的成分,儒教经济政策观念比较符合财政学的观念,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有相通之处等。同时这部著作的部分参考书目也是对中国货币制度的详细阐述,说明当时中国的货币经济学引起了世界重视。凯恩斯对中国有比较详细而深刻的了解,他主张中国以白银为流通货币、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同时他在做《经济学杂志》主编的时候曾给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写过书评,其中对中国货币有一段评论:货币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从公元前900年起中国就已经使用货币,而纸币的使用也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上述这些案例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思想博大精深,至少可以在治理当前社会重要经济问题的时候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许建康教授深入阐释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经典论述,进而提出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新见解。许教授认为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既有些“急”,又有些“近”。“急”是因为当前所处模式还是“现在进行时”,仍要观察一段时间,我们最近一直讲要转变发展方式,其实发展方式的转变便可能改变模式;“近”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同模式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所以看得很近的话只能抓住二三十年研究其来龙去脉。因此他主张应在分析清楚“中国道路”问题的基础之上再来看“中国模式”。许教授认为,“中国道路”是指鸦片战争以来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不经过原生型的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寻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曲折历史过程。马克思的珍贵理论遗产——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对认识和探索“中国道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关键是在把握“历史环境”中注意世界历史时空参照系的转换。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五种经济社会形态的范畴,使用的是世界历史时代的时间尺度,只是对大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原生型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的简单概括,舍去了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社会革命时代”,舍去了同时并存的其他社会形态,也舍去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其他生产方式,以及舍去了占统治地位社会形态非充分展开的初级形式和正在发生变异的衰败形式。因此该范畴讲的是占统治地位的原生型社会形态全盛时期充分展开的基本特征,所反映的只是大时代的一般历史条件及其演变的一般历史趋势。世界各地区的具体发展道路在根本上受其制约,但不能简单地用前者取代后者。二者的关系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许教授说,马克思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说的是“社会革命时代”世界范围的事,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存在多元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需要有时空参照系的转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能把唯物史观误读为“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许教授指出跨越卡夫丁峡谷是三个“一”,即:占有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一下子越过整个资本主义时期。应该说,这个思想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却引致了另外的问题:我们不要三个“一”,但是也要跨越,因此只能吸收一部分资本主义制度的成果;我们并不能避免一切灾难性波折,但是可以利用原生关系派生出来的关系避免一些重大波折。这其中完全是曲折的道路,变成一个谁控制谁的博弈问题,这些可以为“中国道路”打下基石。
北京大学周建波副教授从史料入手,认为“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和“仁义礼智信”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商道”思想的具体阐释,涉及了企业家在通往成功道路中发现机会和调动力量实现机会这两方面重要范畴,由此明确提出现代企业家的职能作用与现代企业的基本经营原则。周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思想不仅包括古代、近代也包括当代,但这些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今天、现代就是历史的一种不自觉的延续。具体来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是春秋时期“商圣”范蠡的经济思想,主要谈的是商道,在商言商,发现潜在市场机会。这句话是指若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要有竞争优势,人们都不干的未来有前途我来干。进一步讲就是指避免竞争,寻求垄断,只有垄断才有巨大的竞争优势,而创新就是创造一种垄断的能力。同时,对价格运动规律的把握也是商道的重要方面,要认识到在需求保持相对不变的前提下,供应增加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更低的价格,一旦价低很多厂商便会不再生产,供应减少使得价格又会抬起来。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在发现有机会的基础上实现机会。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而欲望是无限的,因此企业家必须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实现机会,在这其中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将发挥重要的功效。“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仁”者爱人,爱的表现就是让利,或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爱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义”者宜也,即爱得合适、爱到什么程度。儒家最大的特点就是讲分寸,强调“中庸”的概念,“中”是空间概念,不偏不倚就叫做“中”,而“庸”是时间概念,不改变常道就叫做“庸”,只有方方面面都高兴社会才能和谐,让利小了别人不高兴,让利多了自己不高兴而且别人也会害怕。把爱的合适内容规定下来就是制度、规范,亦即“礼”(合同政策)。制度有好坏之分,制定好制度需要有文化,知己知彼,即为“智”。而定了制度要执行制度,运用“文武之道”规范他人的行为,亦即“信”的范畴。总而言之,“仁义礼智信”明确了调动各方力量实现机会的具体方式,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现代经济活动的思想阐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从宏观的视角对当前社会热议的“中国模式”问题进行了诠释,认为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的结合尚不能形成一个可称之为“中国模式”的总合模式,因此国人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完成国内经济增长和管理体制“两个转变”大方向的“中国抉择”上来。说及某种新的“模式”,如“中国模式”,贾教授认为的内在逻辑至少包括三点:一是它有别于既有模式,否则将其归于某种已经形成的模式就可以;二是它已具备基本的稳定性,不说已多么“成熟”,但至少要已“成型”;三是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其他主体在类似的条件下仿效或复制。贾教授强调应采用丁学良教授提倡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亦即把国家政权作用和经济资源配置相联系来系统认识某种经济社会模式。从政治的角度考察:中国的政治模式其实还未脱出“苏联模式”,是要通过最近高层领导加以强调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改革来改造的模式;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中国的经济模式还正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后确立的“我们也要搞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方向上演进,而怎样在世界上已相对清楚的“市场经济”基础机制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开拓、改革的工作,目前还远远看不清楚我们最终能够为市场经济模式贡献出什么样的可肯定的质变,而形成一种新的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的结合尚不能形成一个可称之为“中国模式”的总合模式。而现存的问题是,把政治方面“权威”的特征与经济方面的“市场机制”相结合,使得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诸多尖锐的、愈益无法回避的和头绪纷繁的矛盾与挑战。那么,在中国是否可以形成政治权力中心强力介入之下,完成经济赶超,实现健康完善的市场资源配置的良性、互补结合,不断提升现代性,或者会是权力中心过度介入与腐败,产生令世人厌恶公权扭曲的权贵市场经济?也就是吴敬琏先生所说的,我们建设的是“好的市场经济”还是“坏的市场经济”?这并不是一件简单地涉及上层集团的事情。对此,贾教授认为应该强调中国决策问题,动员各个方面的智慧共同讨论涉及“黄金发展期”的问题。有三种可以列举出来的选择:第一种选择就是像有些表述说的要展开政治体制和与之配套的全面改革。但由于现实生活中政治体制改革还难以形成“全面配套”的可操作方案,因而这一思路的理想主义色彩可能过重,无法操作更无法落实。第二种选择是只说不做,或治标不治本。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实际上会积累矛盾,积重难返;第三种选择是特别注重操作性层面,在“建设公共财政”导向下,从各方难以拒绝的“加强和优化管理”的角度切入,以政府理财的民主化、法制化,拉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也就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完成我国经济增长和管理体制“两个转变”大方向上的“中国抉择”上来。在贾教授的眼中这一条道路才是最值得看重、最可操作、有可能花费较小社会代价实现较平稳转轨过渡而最终完成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许晓军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的功劳首先应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工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然而中国工人又是世界上最低廉的。许教授通过对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家企业的调查证明,中国的工人,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工人的工资水平极低,中国的很多企业以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工人支付工资,甚至没有建立工资增长机制。许教授强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他以饱受社会舆论争议的富士康“13连跳”现象为例证,表明劳动关系不平衡是中国劳动力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根源所在,进而提出各级工会参与“维权”、理顺经济关系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许晓军教授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化以后采取了平衡制约的机制,这对促进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个平衡制约机制,很多行为都属于经济学犯罪。工会是一支有助于劳动力市场化的强大力量,劳资的斗争不仅是合法而是必要的,因此工会是工人阶级强有力的维权组织。我国应当在借鉴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引入平衡制约机
制,避免劳资分配不公以及资强劳弱的现象。同时,工会应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建树:第一是帮助市场经济劳动者实现自身利益;第二是发挥积极作用平衡劳动关系,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是努力促进工会组织的发展,构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保障;第四是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指导工会的具体实践。许教授还强调,我们传统的工会模式需要改变管理控制的方式,要采用一个自上而下表达渠道的模式,代表劳动者权益和利益,而不是成为企业控制工人、帮助企业干活的工具。
浙江宁波如意集团储吉旺董事长通过翔实的案例与数据就企业后续问题以及接班人的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并明确指出这是当今中国现代企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他认为,企业后续发展事关重大,值得关注。就浙江企业而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三大难题,即:转型创新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内销问题,以及节能减排问题,这三大难题对企业的后续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接班人问题则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企业不是个人的,是社会的,聘请职业经理人照样可以办好企业,不能搞“老子是企业家,儿子一定要接班”的模式,尽管一般的老企业家都希望子承父业,但是不能认为父亲是企业家,儿子一定要接班。此外,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必须要积德行善,热衷于慈善事业,尽可能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国家、社会作出一定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研究员从历史和机遇两个角度入手,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给予了整体的展望。他认为,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发展到了一个关键节点,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改变,一是我国制订的发展战略在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系统审视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战略。二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在变。尤其是2008年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外部环境加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在全球分工地位的改变,全球经济将重拾增长势头,贸易投资自由化将取得新进展,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可持续发展问题影响力将突显,全球经济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这对我们来说既有机会也有挑战。三是内在的比较优势在变。从宏观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大学扩招步伐的加快,今后每年约有70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这使得我国劳动力素质整体提高的同时,也将直接导致蓝领工人劳动力供给不足,工资快速上涨,进而使得我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将逐渐减弱,本国内在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这三方面的重大改变将使得我国的开放战略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具体来说,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两个主要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利用全世界的资源和市场,亦即外部市场和外部资源来支持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第二个目标就是要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中国的发展营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强国,未来10年是关键时期。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比较优势,重新审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实施可持续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外贸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利用全球资源,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强服务业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力争掌控国际资源产业链制高点,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优化对外开放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审慎稳步推进金融开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以往的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转变为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目标,从以往追求外资外贸规模与速度转变为讲求质量与效益;从以往的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以往的制造业开放为主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开放并重。当前我们呼唤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高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崛起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
此外,山东省滨州市孙承志副市长和广西北部湾银行投资部总经理林岚女士分别就“加快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创新意义”,“加强金融创新、服务创新步伐,满足企业居民走向金融新需求,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繁荣做出贡献”作了大会发言。
论坛闭幕式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章政教授做了闭幕致辞,对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钱津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论坛得以圆满成功的重要基础在于嘉宾演讲的思想创新性,这些思想问题是整个论坛以及整个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所要研究的内容。钱教授认为,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并非体制问题,而是思想问题,如果一个人想贪污,那么什么制度都管理不住,但如果自己思想好了,没有约束也会通过自律控制,因此这是一个深层次问题。中国经济问题也是思想问题,现在中国的真正问题是我们马上要实现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而不是很多人说的还有100年。北京市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我们看到今天的北京就看到了中国的未来,那将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钱教授还指出,在实现工业化的前夕,中国的价格上涨是国际化需要,市场化需要,而并非的一些学者所言的通货膨胀,因此我们需要理性迎接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这些都是重要的经济思想问题却被很多学者所误解,所以说思想研究才是最重要的。最后,钱教授代表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向本次论坛的所有与会来宾和承办论坛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思想是时代的灵魂,是社会的基础。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经济思想论坛是产生思想的场所,是一片学术沃土。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引发了与会嘉宾对于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更增进了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学术成果的进一步繁荣。
第五篇:2012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2012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报告
教育研究杂志社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取得显著成绩;教育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加强理论创新,服务教育决策,回应百姓关切,着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一、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部署了一系列改革试点。2012年这些改革试点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亟须进行顶层设计、深度推进。
(一)教育改革面临新形势,亟须新设计。
有学者指出,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从满足生存型社会的需求转变为满足发展型社会的需求,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改革的基本政策取向,制度设计、创新与供给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发展的场域格局要求对教育改革给予整体考虑、系统设计:一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内部的系统性;二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外部的关联性;三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改革的整体性。因此,教育改革应分类指导、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二)在改革中坚守教育的基本伦理价值。
教育活动是有基本伦理价值的,能否坚守这些基本伦理价值,关系到改革能否成功。学者普遍认为,对教育改革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改革有没有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有学者以公立学校为分析单元,指出公立学校的基本伦理价值是公共性;如何坚守公立学校的公共性,维护学校的自主性,处理政府、市场、社会、学校的关系,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基层创造依然是教育改革的生长点。
基层创造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基层创造,教师是关键。学者从改革主体及其权利的视角提出,要把作为普通参与者的教师切实放到“教育改革的主人”位置上来,为他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性提供广阔空间。还有学者强调,基层创造,文化是支撑,要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校进行改进,创建相应的文化体系,提高改革和文化的吻合度。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全面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特征。
学者们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特征形成了初步共识,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在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取向下,打破城乡教育二元格局,统筹发展城乡教育;通过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以及教育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得城乡教育互相联结、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城乡教育一体化表现在,城乡教育目标上共识、观念上互通、地位上互认、资源上共享、责任上共担。
(二)科学规划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路径。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财政和管理体制。为此,有学者指出要改革目前重心过高的财政体制,让基层政府有能力进行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体系,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要在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夯实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有学者提出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建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三)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两大要素。
满足“就近入学”和“接受高质量教育”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两大基本要素。有学者提出立足农村实际,“整体规划”和“有序调整”农村中小学数量与规模的政策建议,呼吁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综合考虑;观照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的三重价值,以实现“效用最优”、“满意度最大”和“底线公平”。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变革取向。
有学者指出,学有优教,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以课程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成变革的首要取向。要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国际视野和标准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二)探究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学者普遍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对创新型人才应有素质的科学认识。有学者指出,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表现为创新人格、创新行为与创新业绩。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等5个阶段构成;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模式是3种有效的培养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着认识滞后、制度缺失、资源不足、环境失调等四大困境,走出这一困境,一要通过无缝衔接的方式,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二应充分利用和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潜力,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技术驱动和支撑,营造文化氛围。
四、新时期德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社会急剧变化、价值取向多元,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一)价值教育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价值教育的定位上,有学者指出培育良好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是价值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也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指向。在对价值教育的理解上,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是有关培养正直的、真的、有良好品格的人的教育;也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还应肩负起传承人类基本价值、弘扬社会主流价值、整合优秀传统价值、注重职业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提升人们的价值理性等使命。
(二)生活德育的论争依旧。
有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模糊和倒置了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其基本主张也偏离了德育内容,淡化了德育目标,遮蔽了德育反映国家意志和社会理性的本质要求。也有学者在分析生活德育论存在不足的同时,对其在反思与建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的研究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还有学者指出,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
(三)提出德育走向的新主张。
针对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实践理性德育的主张,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渐趋成熟的公民社会决定了学校德育将会有新的走向:走向公民的德育目标,要求审慎处理公民生活的基本关系,培养独立人格;走向生活的德育课程,将改善德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材风格;走向对话的德育方法论,将重构德育课堂乃至学校生活。
五、高中教育定位变化的现实需要与历史必然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重新定位成为共识,但如何定位却有交锋。
(一)高中教育要与高等教育衔接。
加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连续性及其衔接,将符合条件的高中教育定位于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有学者提出,高中教育应增加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学术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高中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可能性,为能够上大学的高中学生做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
(二)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学者以“全民终身教育”理念为立论的基点强调指出,讨论高中教育的定位问题,主要不是看大学希望准备什么,而是看学生在成人以前应该得到什么;高中教育不仅要为大学输送合格人才,更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走向普及水平的高中教育是一种大众的、基础的教育,它的性质和功能与精英性质的高中教育有着本质区别。有学者指出,现有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都不应该把普职界线划得非常清楚,应该强化对学生开展普职融通教育。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研发“宽基础”、“按照个性潜质”分化规律展开的综合高中课程体系。
六、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2012年1月1日,《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有力推进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
(一)合理设计大学内部组织结构。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要设计好合理化的大学基层组织架构。有学者认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解决好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之间的矛盾:一要进一步降低管理重心,扩大院系自主权;二要充分发挥教授在学院学术事务中的作用,建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管理机制。
(二)厘清大学章程的制定原则与程序。
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大学的“宪法”,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基于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原则,按照一定程序推进、规范和保障。为使大学章程真正落到实处,最根本的是要以法律的形式将学校章程的规定具体化、权威化。同时,章程制定应兼顾教育改革过程与改革成果规范的统一。
(三)去行政化是建立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先决条件。
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大学组织内部的行政权力“化”成了政府行政权力“链条”的末端。解构这种组织制度,必须依托政府,通过调整现有的对大学进行控制的组织制度设计及资源配置方式,给予解决。有学者认为,建立服务型行政是去行政化的突破口。
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动因和推进策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动因和现实意义。
学者们指出,教育规划纲要赋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的内涵,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重要作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于回答三方面问题:一是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技能型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二是为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三是为解决高考的“独木桥”问题。
(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与有效衔接。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是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有学者指出,应重点做好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10个方面的衔接。也有学者认为,课程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课程内容的一体化不仅要实现内容要素的横向贯通,也要形成职业教育不同学历层次的纵向衔接。
(三)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
完善职业教育法制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依法办学、依法管理,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当前重点建设的国家制度应包括:《职业教育法》修订,校企合作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和学生资助制度,集团化办学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等。
八、教师发展的实践取向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提出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引领了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方向。
(一)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教育的实践本性,对理解教师实践知识的性质及其构成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具体谈道,当今诸多国家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将信息化成果运用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情境,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
(二)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在全球性教育变革浪潮中,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向。有学者结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项目,提出应以实践过程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起点,让师范生在一定程度的实践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
(三)转变教师学习方式。
有学者指出,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观,包括学校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发展观等,方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变革趋势。有学者提出,以课堂教学优化为指向的教师学习,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还有助于为教师未来的学习指明方向,进而加速课程改革进程。
九、解读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颁布与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从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
(一)现代信息技术引领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变革。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有学者指出,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正发生着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再到“公建共享”的转变。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将大大促进教育公平。
(二)现代信息技术触发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活动正在发生着由书本加黑板教学到多媒体资料教学再到网络教学以至泛在学习的转变。有学者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再设计,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云技术所促成的智能环境有利于以人为中心、感知人的需求、为人服务的新型管理、教学、服务体系的形成。移动设备也为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提供了契机。
(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课程体系变革。
学者普遍认为,立足于教育现代化的课程,需要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建立起新的适应信息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课程体系。在内容上既要反映信息技术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人文、法律甚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又要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反映变化的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
十、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思路
随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日渐凸显与日益提升,对教育学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学科发展等这些本源性、基础性问题的探寻与追问业已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一)教育学学科属性之争。
有学者强调,教育乃人的教育,因此,教育本质上属人文科学。该观点一经提出立即引发了学界的热议。有学者指出,教育学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进而到综合科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在今天更应该在观照自身人文价值的基础上归属于综合科学。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心性的转化和提升,不能完全靠科学化来实现。
(二)教育学学科品性之问。
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品性是生命品性、实践品性、历史品性与境界品性。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学大部分知识需要科学化,这是教育学得到信任、获得尊严的重要条件。
(三)教育学学科发展之道。
有学者指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命运启示我们,教育学要么做出“顶天”的创造性理论成果,要么到学校教育现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指导,做出“立地”的实践成果。否则,大学的教育学院系也会走入困境。学者一致认为,教育学需要走向实践。现代教育学的发展究竟何去何从,对人的重新且深刻的关注应该成为核心思路。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研究成果之一。撰稿人:高宝立、邓友超、宗秋荣、杨雅文、金东贤、刘洁、许建争、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