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1: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读后感》。

第一篇:《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读后感

读《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有感

摘要:南京临时政府昙花一现,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国民党人继续革命。期间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如南京临时政府的权力转移、孙中山企图“租让”满洲、蒋介石刺杀陶成章、北洋政府的对外关系、国共第一次合作、苏俄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等。这些发生在过去的历史又有怎样的故事,我在这里寻找历史中的缝隙,希望有所收获,这样才能公平的评判历史中的人物,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让我对祖国的发展史不会一无所知,了解历史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做到的,这是义务,也是责任。

正文: 我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对国民党的发展史很感兴趣。如果说共产党人们的救星,那么国民党就是人们的美梦,美梦总有一天会破灭。但它在建党初期的确给百姓带来了希望和拯救,所以我想了解早期国民党和中国怎样的故事。

不少日文资料都提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曾同意将满洲租借给日本。这个发现让我很费解,日本对于中国来说,是无耻的侵略者,是带给中国百姓噩梦的刽子手。为什么孙中山还会把满洲租借给日本呢?原来武昌起义后,由于帝国主义把持中国海关等原因,中国革民党人处于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更急需一笔巨款以支持浩大的军费开支,并筹划北伐。而日本元老山县有朋得知此消息后,立即批示益田孝,乘此机会,与革命党人订立密约,使东三省为日本所有。森恪获悉后,即在3日和孙中山会谈时,以提供一千万

元借款为饵,诱使孙中山同意租借满洲。

当我读到这里时,我很同情孙中山当时的处境,既无打到袁世凯的武器,又无资金。不得不含泪同意南北妥协,最终让位于袁世凯。这样的局面使得他不得不接受把满洲租借给日本的条件,来换取资金为解放中国做准备。俗话说:“一钱逼到英雄汉”,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主要是被经费问题逼倒的。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固然反映出革命党人对袁的本质认识不足,希图取得廉价的胜利,但是,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无力支付为争取彻底胜利所必须的代价。这一点我替孙中山感到不值和惋惜,他有能力,却无施展之地。

当我继续往下看是,却发现将满洲租让给日本并不是孙中山一时的考虑,根据有关资料,他曾在不同年代、不同场合多次发表过类似的见解。孙中山曾说过,一旦他掌握了权力,将愉快地将满洲叫给日本管理。这是出自他“大亚洲主义”的立场。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延续到1923年左右。只是在国共合作并实行联俄政策之后,孙中山才不发表类似的言论。

我认为,为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鞠躬尽瘁地奋斗了一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他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准备将满洲租让给日本,这应该也是事实。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孙中山在近代史上的崇高地位,同样也不应该为了维护这种地位而讳言有关事实。历史是追求真实和真理的。对孙中山是如此,对其他的历史伟人也应该如此。

1912年1月14日,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在上海广慈医院被刺。关

于这件事,当时人已经普遍怀疑是陈其美指使蒋介石所为。据我所知是陶成章反对孙中山,反对同盟会才被暗杀的,那时陶成章与陈其美的矛盾非常尖锐,并且陶认为孙中山在“骗取总统”,光复会与同盟会的矛盾激化程度可想而知。

历史上有过许多的门第党派争斗,而这一次非同小可,它是带领中国走向解放和独立的两会之争,陶成章死了,他无法看到中国的胜利,我想如果他早知道这样的结局,他又有怎样的决定呢?我不知道用“一山不容二虎”形容陶蒋之争贴不贴切。但我认为蒋介石是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去扫除自己道路上的障碍的。关押陈独秀,制造中山舰事件。从这些我们可以得知蒋介石虽组织黄埔军校,指挥北伐,但他的军阀思想和投机思想并未离去。在大革命初期,他代表的是资产阶级,而在中山舰事件之后,他的立场就转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方面,变为新右派。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蒋介石曾承认他是刺陶案的主凶。在我的记忆里,蒋介石从为此对一件事如此干脆。让我不禁怀疑他对于中山舰事件的做法是有苦衷的。果然,在这本书中提到了我们不知道的一面。据书上所讲,那一时期蒋介石的精神状态十分不好。当何香凝质问蒋介石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发了疯,还是想投降帝国主义?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蒋介石“竟像小孩子般伏在写字台上哭了”。他的部下竟然会担心他会自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蒋介石内心对汪精卫恨之入骨,但当时汪精卫的势力极大,他不具备彻底倒汪的条件。我不禁要同情他,一个风云人物被现实所迫,做与自己原则被驰的事,实在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那为什么他最后还是成了国民党反动派呢?还是那个词“权力”,这个词能让蒋介石改变想法与汪精卫合作。

我认为这件事的本质与蒋介石的性格和思想有关。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基础为打牢,怎能坚固呢,就好比盖楼房要先打好地基,否则将无法抵御风雨的袭击。所以蒋介石就在这一次中没能通过考验,只能算是一个次等品。

在蒋介石北伐期间,他吃过败仗,并曾传出过负伤身死的传闻。这当然不是真的,否则历史就要改写了。原来,在北伐军的沉重打击之下,孙传芳、吴佩孚们已经奄奄一息,不得不靠这一类的风传做强心剂了。他们的观念看起来有些幼稚,难道不切实际的传闻就能让战况改变。或许他们是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惜稻草变成了让世人娱乐的笑料。这就是权势之斗、战火蔓延之中的狂热和不顾一切。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是在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枪杆子下完成的,这就注定国共合作必定再次破裂。因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思想政治主张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在很长时期内,国民党不曾提出过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对此中国共产党早有不满。在1922年6月,中共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是中国军阀的支持者,其目的是“造成他们在中国的特殊势力”,“延长中国的内乱,使中国永远不能发展实业,永远为消费国家,永远为他们的市场”。而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是用一个军阀来牵制另一个军阀,这样根本无法达到解放中国的目的。

在经过不断探索,失败的过程中,在1922年至1923年之间,孙

中山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重新改组国民党。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革命家,孙中山懂得建设革命政党的重要。这次改组还受到了共产国际、俄罗斯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帮助。这次改组使得一些共产党加入了国民党。虽说此次改组比较成功,但也造成了一些优秀共产党人才的牺牲(蒋介石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我实在是想不明白,既然都改组了,为什么还有像戴笠、康泽和自称“戈培尔”的邓文仪这样反共的人存在。难道是他们太会伪装,还是这次改组不彻底。那他们为什么不在孙中山生前发动政变,而是在他死后才开始慢慢暴露自己的本性呢。或许孙中山的存在是起一种压制的作用。他是国民党人最尊敬的领导,他的话应该无人不听,无人不做。可惜啊,孙中山尸骨为寒,就发生两党相争的局面。

我一直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出自同一黄埔军校的同窗好友才会有不同结局。不是流芳百世,就是遗臭万年,都在于人的一念之差。你可以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不被权势所诱惑,置至生死为度外的革命者才是真正的革命者。

中国在解放道路上和苏俄的关系最为密切。苏俄是中国革命的指导者,“十月革命”就让中国革命看到曙光。而它的一些先进思想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苏俄与中国的关系因“左”倾错误而有变化,但我们不能否定苏俄对中国的帮助和贡献。

我们不仅与苏俄有来往,而且韩国的爱国人士也有过密切的交流。这是我们现在书中并未提到的。中韩两国山水相连,又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联系,韩国灭亡后,不少韩国志士流亡中国东北,企图以之作为反日复国的基地。还有不少韩国人帮助中国革命。如在广州的金丸斋自愿为中国革命党人保存文件,传递消息。互帮互助的两国人民最终迎来了胜利。我相信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友谊将永远是两国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善良的中国人愿意帮助困难的人,这与我们的“中庸”之道有关,同样是邻国,为何日本与韩国的差别会那么大呢?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历史就像一个大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要捍卫我们的尊严和权力。对于历史我们记得不够深,我们做的还不够。这一点,韩国和朝鲜就比我们强,他们比我们更爱国,他们抵制日货,积极支持本国经济发展,勇于向日本挑战,表现自己的不满。那我们呢?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宽容并不代表遗忘,我们要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那么,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的我们是否已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们一定会不负众望,把中国建设的更好!参考文献: 《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 作者:杨天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篇: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冯明辅导员在第一次党支部会议中推荐的《联邦党人文集》。这本书被美国人成为美国宪法的“圣经”,是在美国建国初期宪法制定阶段由美国三位伟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为了争取新宪法在纽约州获得支持而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系列说服性文章。文集中主要讲述了美国宪法的精神概要,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原因,对美国日后政体的变化与民主的实施乃至世界政治中制衡思想都有着远大的影响。三位作者是美国开国诸贤中的三位,他们在这部集子中树立了一步宪法,并创立了一套政治制度,使制度与宪法能够长盛不衰,也是美国日后被世界各国广泛认为是最民主国家的保证。众所周知,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而民主则要体现在政府不能够依靠自己的权利为所欲为。而这三位作者充分利用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设计了一个蓝图:建立一个联邦政府,而这个政府中的立法,行政,司法部门分割,也就是说担任各个部门的人员不能同时在两种部门中担任职位,并且使三种权利机构的权利相互制衡,这样就不会造成政府权力集中于一个组织或者是一个人的现象。而国体机构是共和国。他们认为行政部门的所有权利集中于总统一人更有利于行政命令的实施。而美国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保障了民主权利。由此我想到了中国的政体。中国与现今美国的政府的不同。

首先美国实行的是最为广泛的总统共和制,而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美国的这种整体选择来源于联邦党人的努力,来源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需要把强大的行政权集中于一个人的手里,所以选择了总统制。而我们这么选择是因为我们要构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而实现这种方式的最稳定方式是通过层层选举成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最终的权利决定机构即人民代表大会。对于美国来说,总统的权利直接来自人民,而中国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赋予,但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出。在各个模式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美国的方式可以使人民更加的体会到当家作主即民主的美好,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的稳定,因为它将选择权集中于人民认为更加优秀更加有能力的人的手中。

对于政府的结构,我们都知道美国采取的是制衡策略,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三个部门相互牵制,行政权属于总统,立法权属于国会,司法权属于最高大法官,总统由人民从两个党派各自推举出的党魁中裁定,国会中的席位由各州选举,而最高大法官虽然由总统任命,但是总统无权罢免。这样就是美国的各个系统之间无法形成裙带关系,形成威慑国家的权力集团。而对于中国的政体我只能表示无奈,因为在网上我找不到任何能够详细解析中国政府结构的资料。但是据我们所知,显然没有美国那么的严谨。

正如同美国说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是装模作样,只是共产党为了蒙蔽世人的眼睛,我们也说美国的选举是由大财团暗中操纵,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在自己的体系中稳定的发展着。我们各自相信自己会走向成功,但是也会互相借鉴。这就是我们看关于西方政体书籍的意义所在。

第三篇: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

《联邦党人文集》是由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约翰杰伊、麦迪逊等人书写的85篇文稿组成,详细的介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的来源、优缺和作者对政治制度的看法。这本书使我对美国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发了我许多的共鸣,接下来,我想从几个角度阐述下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通读全书,汉密尔顿、麦迪逊等人对美国共和政治体制的每一个权力设置的缘由都做了详细的阐述,鲜明的体现了美国政治的经验主义色彩。美国政治制度在当今世界为世界各国效仿,为美国的强大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奠基。美国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并不只是简简单单从一开始由他们的开国元勋根据什么“启蒙思想”而建立一套制度,他们制度的建立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他们这套制度产生于经验主义而不是理性主义,而经验又来自哪里呢?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来自于“英国”、来自“其他州宪法”,美国政治制度是在总结英国政治制度、州制度的优缺结合启蒙思想创立出来的,可以说是启蒙思想与美国国情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政治经验的积累。美国建国的十三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特色的政治制度,而美国宪法就是对州制度的升华。它的每一个细节的设置都可以在英国政治体制或州制度中找到影子。所以我个人认为政治其实不存在什么突发奇想的创造,也不可能完全根据什么理论建立,它必定是深深的根源这个国家的历史与国情,所以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套优秀政治理论必定是根源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光靠几本书,是搞不了政治的,甚至可以说是天方夜谈。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总结实践经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源泉、动力、目标。

第二、我想谈的是心理学、心理经验对政治的作用,在《联邦党人文集》一书中,汉密尔顿、麦迪勋等人对政治制度的分析,对反对意见的回应,无不来自于他们在政治实践中总结的心理经验,比如在第72篇《论行政权力的唯一性》中谈及“为什么行政权必须由一人掌握,而不能由一个集体掌握”时,作者说到“当行政权由一个集体掌握时,由于每个人都想将自己的意见渗入到决策中,所以决策必须要所有人来协商做出,当某个人没有参与到决策的制定时,他可能会极力反对此项决议,因为他的意见并没有渗透进去,这不仅会降低决策效率,而且容易导致内部分化,可能一部分人会结合在一起,不利于内部的团结。而且在集体做决策时,由于是集体决策,责任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互相推卸。”所以汉密尔顿等人坚持要保证行政权唯一性,这不仅有利于效率提高,而且方便追究责任。汉密尔顿等人根据自身的从政经验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每个人的心理出发切实考虑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政治总而言之就是对人性的管理,所以政治同时也是和人的心理密不可分的,所以任何一项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出台一定要充分考虑这项制度的实施者的内在心理,将政治与人性心理结合。

第三、我想讨论的是政治制度的完善来自于权力的斗争之后重组、洗牌。换句话说政治就像大自然一样,它会随着力量之间的角逐,不断的重组、淘汰、新生,就像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美国在1787年宪法之前一直都是邦联制度,但是这种无法满足美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美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总览军权、财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为整个美国谋利,所以才有了《1787年宪法》的出台,为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度,这是各州权力让渡的产物,换句话说也是权力斗争的产物,权力斗争并不是坏事,只要它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那我们就应该接受它,但它必须最后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巩固斗争的成果。一个优秀的政治制度一定是经过无数的政治斗争而产生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流血与牺牲。

第四、从全文出发,可以充分了解美国政治制度,尤其是它突出的稳定性,制度的设计者在分权上确保各个主体的力量均势,没有让其中的任何一方过分的强大,而足以影响另外两方,实现了政权的高度稳定性。以行政权为例,设计者对总统拥有的军队统帅权、签订条约权、任命权、议案的相对否决权,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总统对于上诉的权力都无法全部掌握,都只能部分取得,分权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对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的分立,同时也渗透到了每一个具体部分的设计上。在司法上,由于司法权天生的弱势地位,设计者为了加强其对其他两者的影响力,确立了法官终身制、违宪审查制度,通过宪法加强了司法权。在防治腐败问题上,司法上充分发挥陪审团制度的作用,行政上,由国会对总统的收入进行控制,同时也有最高法院的监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产生。

第五、制度设计者极具创意的考虑到了人情世故对政治的影响,因而在制度的设计中加入对这一问题的防范措施,例如在人事任命权上,既不将权力完全给予总统,也不将其给予议会,因为如果给予总统一人的话,那么很可能产生总统任人唯亲的情况出现,如果将其给予议会的话,那么议会的议员可能会互相照顾自己的亲属,同时互相也不敢得罪对方,这样容易导致政治家族化或结党营私的出现,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制度设计者采取的方式是将任命权分为提名权和审核权,提名权归总统,审核权归议会。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行政机关人员都能被总统接纳,和总统保持高度的一致,同时也可以减少任人唯亲的情况的产生。因为毕竟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总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的制度的设计充分的体现了制度设计者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充分的考虑到了政治中的人情世故。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法官的终身制和部门俸给制的设计,法官的终身制确保了他的独立性,不受提名者的干扰,同时法官的高薪制保证了法官可以不因为生活情况的变动而影响职责的履行,这都是充分考虑了法律这一行业的特殊性而制定的规则。人情世故也是政治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这一点在国内比较官方的书籍上很少提到,中国的政治制度可以充分学习和研究这一点。

第六,从书中可以感受的到,美国政治是深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何为“功利主义”,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提出的。简单的说知道就是最求幸福的最大化,认为痛苦和快乐可以精密的计算得出幸福值。而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者就是出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考虑,对于政治制度的每一个环节都深思熟虑,进行充分的厉害、利弊比较,例如在陪审团制度上,在民事案件中是否要运用陪审团制度产生了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陪审团对民事纠纷并不能就行深入的了解,因为在民事纠纷中存在许多专业性问题,一般人很难了解,所以不支持民事诉讼中加入陪审团制度。而另一方面,一部分认为陪审团制度可以充分的防止政府的腐败作风。经过多方面的争论还是决定运用陪审团制度,这是他们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以限制政府的权力为主,从此点出发,考虑到“运用陪审团制度”的利大于弊而得出的一个结论。美国政治制度是功利主义、经验主义的结合,所以美国政治制度具有典型的西方政治色彩。

上文中,我从经验主义、心理学、权力斗争、制度的稳定性、功利主义、人情世故等几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这本书中所提及的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对美国政治制度有了新的理解。读完这本书后,产生了许多新的体会,和以前从课本中了解到的美国政治制度截然不同,这让我回想起了去年上的王成兰老师的《美国当代历史文化》,王成兰老师认为:“美国的发展主要靠的是以下四点:

一、一以贯之,不折腾;

二、立国者的抱负与眼光;

三、思想家对美国的忠诚;

四、博大、宽容的文化。”其中老师提出的第一点其实就是保守主义政治理念,第二点其实展现的也就是美国开国元勋的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政治理论修养。美国的发展是长期历史积累的产物,的确“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政治系统不断完善和更新的产物。制度的创始者只是根据他们的政治经验和政治理论设计出一个模型,而后人再不断的根据实际状况在这个大的框架下修改这个模型,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上文是我读书的心得体会,一本书也许两三天就能看完,但是写这本书的人,可能是经历了一生才有如此的生活体会,而我的生活经历有限,也许还不能读懂作者全部的想法,或许读懂了却无法真正理解,可能是因为经历、阅历,也可能是因为年龄、语言。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伟人在交流,他把人生的体会告诉我们,我们有时可以触摸的到,但很多时候却可望不可及。有人说“读书可以让我们读懂现实”,但我认为很多时候是“现实让我们读懂了书”。书只不过是个载体,通过他,我们可以和活着的或死了的伟人们近距离交流,他们告诉我们的一点一滴也许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引发我们的共鸣,给予我们启示。读书没必要刻意强求全部读懂,你也没这个能力全部读懂,所以读书还是“不求甚解”的好。

注释:边沁: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他还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经验主义(Empiricism):一种认识论学说,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经验主义诞生于古希腊。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期间,它不断地与另外两种学说发生争议:一种学说为天赋论,主张知识属于与生俱来的本性之观念;另一种学说为理性主义,主张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经验观察才提供了最确实的理论知识体系。然而,上述的争议虽然从未中断过,但它们之间的冲突却时而激烈,时而缓和。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经验一词主要指与理性认识相区别的一个认识阶段、认识形式,即感性认识。理性主义者将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见解区分为一般的、易犯错误的信念和永久的、已被证实了的真理性知识,并在其中划出一条深深的鸿沟。他们声称,感觉经验只能产生关于表象世界的意见,由于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这种得之于观察的经验是不可靠的,无法被确认为知识。鉴于此,理性主义者主张全面放弃感觉,而专注于从理性中寻觅真正的知识。还有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知识是生而具有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通过理性能力对内部潜在的内容作出重新发现。他们指出,在这样一个先验的知识概念系统中,短促和随机的临时性经验必然找不到它的位置。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1787年宪法》:1787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7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

启蒙思想:启蒙思想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就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

参考文献:边沁《功利主义》;

马克思韦伯《论保守主义》

《美国1787年宪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四篇: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定稿)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设计:泗交初中闫立波

学习目标:

1、记住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建立,三民主义的内容、本课大事年表;

2、通过列表对比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加深对中国同盟会性质的认识,通过表演武昌起义的爆发(历史短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归纳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不足,认识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意义。学习难点: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列表对比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名称、时间、地点、人物、纲领、机关报、性质)

2、阅读教材,说出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的三种表达方式、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 之间的关系。

3、阅读教材,列举并记住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的表现(小组讨论)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

(2)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

(4)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封建帝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缓慢性与曲折性关系的认识。

(四)系统总结:

辛亥革命的准备(两个团体)→爆发(武昌起义)→结果(民国成立)→评价(成功和失败)

(五)巩固训练:

1、孙中山领导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个把皇帝拉下马的人是,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其理由是; “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理由是。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第五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

前几天学了一篇李大钊先生写的文章,名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完后我感悟至深,文章从侧面描述了当时中国的危机和共产党看到的一丝希望,告诉我们要以雄健的精神去对待困难与危机,最终克服它们。

蜡烛只有站直了不会流泪,民族只有不低头才能站起,依靠的是这不灭的精神,依靠的是这种民族的勇气!是的。“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怕脚不舒服,怎么能走路?我们不要专注怎样对付困难,而是要专注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梦想!困难,总会有,挫折,总会有。可我们也有不低头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我们同在!

“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这是勇者的思想,在黑夜里看到星星,在荒芜中体验宁静,在困苦中享受挑战!再坚强而有充满希望的人眼里,没有困难,只有挑战。他们就算被人踩在脚下,也能顺着鞋带爬起来,为人民,为国家,为了那些期待他们的人,盼望和平的人!越是困苦,这种精神发出的光也就越强!正所谓天越黑,光越亮!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其成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知难而进,真勇者也!因为我们不能“降”,那么就只能“拼”了!好比逆水行舟,以静制动,那咆哮而过的惊涛骇

浪,将证明我们一直在向前进!敢于接受挑战的人,他的生命会日益茁壮!因为我们有着不灭的精神!

下载《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作业(精选多篇)

    《联邦党人文集》第七十一篇至七十六篇书评一、优秀语句:第七十一篇经典语句:1、致纽约州人民:行政权是否行使得强而有力,第二个要素在于任职期限。 这一点前已提及。其目的有二......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平衡的政治艺术

    平衡的政治艺术——《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赵光勇[摘要] 《联邦党人文集》所体现出来的美国制宪者的思想,是一种平衡的政治艺术。他们寻求的,就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第十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第十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教材解析]: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

    设计前期与建筑策划

    设计前期与建筑策划 1. 1)2)3) 我国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 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进行决策; 编制设计文件;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组织施工; 5)建成、验收、......

    前期调研与准备工作

    益暖中华策划书前期调研与准备工作 一、前期调研 1、中国红十字会发展现状 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重新启动中华骨髓库扩容工作。中央编办批准成立了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中......

    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500字(共5则范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一篇文章,使人感慨万分。文章中,作者充分的说明了中华民族的艰辛道路,同时在提醒我们......

    劳动与社会保障前期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阜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生信息:学号:108376、姓名:栗晓岩、班级:社保C104 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大丰中学鞠红建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