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作者:张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收
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已成为困扰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问题。文章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原因,又有政策的原因;既有市场的原因,又有非市场的原因;既有经济原因,又有非经济原因。
1.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体制因素
(I)长期以来,中国城乡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造成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机会不平等,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2)现代城市工业与乡村传统农业之间生产力存在显著差异。工业化组织和生产的特点是:劳动、资本、技术投入大,流水线生产工艺产、供、销循环,资本周转快,资本利润率高。相应的参与这种工业化生产的劳动、资本、技术就能获得较高的分配收入。而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人口多,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依靠土地资源不可能获得高的收入;二是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不利于土地的市场化和集约化经营,不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大大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三农业生产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导致农业产量变化大,进而引起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不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农民收入。
(3)农民工外出务工待遇不平等。十几年来,广大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提高收入水平,纷纷外出打工。他们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大量的税收和利润,但却享受不到与城市职工同样的劳动工资和社会福利标准,缺乏基本的获得体面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权利,全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待遇的不平等也直接拉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因素
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拉大了东、中、西部居民收入差距。发展不平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先天的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自然历史因素。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城镇化率高,居民受教育机会多,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好,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相
差很多;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更加剧了这种差别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倾斜的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更快地增长和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水平。
1.3 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因素
(1)市场与垄断相结合促成中国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超分配。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大批国有竞争性企业被市场淘汰,国有资产陆续退出竞争性和低盈利行业;而一些政策壁垒和市场壁垒高的国家垄断行业和高盈利性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支持,获得了更快的发展,获取了大量超额利润。这些垄断行业一方面凭借其市场垄断地位大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又凭借产业进入限制和行政权力,在交易方式、价格制定等方面与非垄断行业及居民形成非公平交易,将非垄断部门创造的一部分财富和居民部门的一部分收入剩余以经营收入的形式转变为垄断行业利润。同时,垄断行业排斥新经营者进入,使该行业发展不充分,效率低下,造成社会就业面缩小,失业人口增加,劳动者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的机会减少,加剧社会不公平程度。
(2)劳动市场的非完全竞争特性决定了初次分配的非公平性。劳动市场是非完全竞争市场,这是劳动市场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一是资本所有者在劳动市场中具有天然的强势地位,劳动者处于天然弱势地位,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为了维持生计,必须到资本所有者提供的岗位上就业,并被动地接受其制定各项工作标准和工资标准;二是市场信息不对称。一般来讲,资本所有者出于资本经营的需要,会想方设法获取充分的市场信息,包括相关用工信息。而劳动者抑于各种条件限制,比如没有工作经历、文化水平较低、来自外地等等原因,往往对劳动市场信息缺乏了解;三是资本的私利性会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来压低工人工资而提高自己的收益;四是在市场上劳动者个体无法与资本所有者就劳动权益进行平等搏弈,使劳动力价格失去市场公平。
(3)市场的外部性致使一部分人获得收益。长期以来,我们片面追求CDP的高速增长,而不关注GDP增长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破坏。由于环境污染和治理的市场外部性特征,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取高额利润,不进行环保评估和增加治理污染投入。这种市场的外部性使一部分人获得超额收益,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1.4 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扩大了收入差距
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地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寓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这些不合理收入,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1.5 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节机制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方式日趋多元化,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而体现社会公平的税收调节机制却未建立起来。当前,中国只有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进行调节,缺乏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多层次税收调节手段。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偏低,使得本该成为纳税主力的高收入阶层却往往成为漏税逃税大户,而不该纳税甚至应该成为政府补贴对象的中低收入阶层却成为了纳税的主力。
1.6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起点公平,也是市场竞争的社会安全阀。但是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加大了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支出负担,进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危害
(1)不利于投资、消费和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
(2)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
(3)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由于中国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根本原则,如果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就会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以应采取“适度差距”原则,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平等法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差距,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容忍的限度内,最终达到既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又不让收入差距过分拉大,在促进经济效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为达此目的,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4项对策:
(1)注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为从总体上消除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应努力做到:一是注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二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三是认真研究和做好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四是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公平的环境;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各种税费以减轻农民负担;六是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建没,有效制约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全面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使得分配秩序和分配行为合理化、有序化,建立起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
(3)切实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以缩小收入差距,这也是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具体是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备类企业、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努力增加新型农业、规模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同时通过加强再分配,调节过高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4)建立对低收入群体保护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一方面下岗人员增多,职工货币收入增幅下降,导致社会中低收入阶层规模急剧扩大,另一方面企业保障制度正向社会保障制度转变,旧的福利制度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形成,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的有力措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缓解收入差距的扩大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遏制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有益做法,采取市场的、法律的、经济的、社会的等综合的机制和手段,逐步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平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收入调节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第二篇: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何缩小中国居民收入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差距过大的原因以及对策予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解决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供帮助。关键字:中国居民收入差距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城乡差距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城镇的逐步展开,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也就出现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所以本论文研究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时间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据统计1985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1.72,1995年扩大至2.47倍,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2.9倍。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5153.17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17174.7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3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然呈扩大趋势。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是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城乡收入差距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3.23:1,差距仍然巨大。如果将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福利以及兼职收入、灰色收入等隐形收入考虑在内,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2.地区差距
我国大陆根据地理位臵的不同分为东中西部,目前,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的11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由于经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若考虑东中西部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社会福利因素,实际上东中西部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会更大。
目前,我国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从工业产值来看,东部沿海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七个省加上北京、上海、人津二个市工业总产值就占全国75%以上,而少数民族地区仅占全国3.8%,上海是宁夏的292倍。从人均收入来看,2002年,东西部人均收入分别为9186元、6517元,二者之比为1.4:1,收入绝对差额为2669元。2003年,东部、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366元、709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46:1,东部、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52:1。说明我国地区收入入差距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地区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它地区。3.行业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表现之一。目前我国由于垄断和各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不同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从全国整体看,2000年,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比为2.36:1;2001年为2.96:1;2002年为2.99:1;2003年为3.98:1;2004年为4.25:1。从不同地区看,2000年长沙市行业工资最高与最低差距为30711.7元,高低差距比例为6.81:1;同年,广州市电信业职工人均收入达6.71万元,而为广州赢得“食在广州”美誊的餐饮业,职工人均收入仅为0.9万元,高低差距比例为7.45:1;山西省2003年,仅职工工资各行业间高低相差近1.2万元,高低之比接近3:1。“根据2006、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06年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平均工资的2.13倍、1.87倍、1.52倍、1.37倍、1.24倍。排名后5位的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平均工资的0.45倍、0.72倍、0.77倍、0.78倍、0.84倍。” 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政策导向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1978~1984年,我国度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实现权、责、利的高度统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再辅以国家较大幅度提高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及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因而这一时期是农村经济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增长较多的时期。而后随着城市改革的开展以及优先促进工业化等政策的制定实施,城市生产力得到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也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居民收入流入农村的比重越来越小,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于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的壁垒,阻碍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我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严格的城乡分割等政策,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加剧了农村的落后。
农产品缺乏创造财产性收入的能力。由于长期存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致使农产品价格相对偏低,加上农民素质低、农业人口多等原因,农作物的生产仍然主要是手工操作,仍然固守原有不合理的资源配臵方式,在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中苦苦挣扎,往往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目标,过分追求高产量而导致化肥、农药使用剂量剧增,农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在市场上无价格优势,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收入增长进一步受到限制。
(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区位地理因素影响地区收入的差距。西部的地域条件制约了本地区发展。虽然西部地区面积广阔,但是其中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了60%,其余40%地域又被众多的沙漠、戈壁和高山峡谷所分割,交通十分不便。西部地区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可利用水资源匮乏,地上可利用水资源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这方面无论是对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都有很大制约。西部地区人口过于稀少,人口共3.67亿,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8%左右,造成市场狭小,经济发展缺乏集聚效应。西部部区位条件较差,所毗邻都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贸易往来发挥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而东部地区在以上各方面均与西部地相反,所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也就显而易见。
以东部为重心的国家政策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资的重点又主要在东部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先从沿海,再到沿边、沿江、沿主要铁路线,最后到内陆省会城市这样一种梯次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地理优势和国家给子的优惠政策,抢先一步发展回报率高的产业,快速发展,东西部差距从此不断扩大。
(三)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行业就业者的收入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各不相同,导致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收入高低位次发生明显变化。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因为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不能有效的限制垄断、也没有鼓励平等竞争的有效政策。目前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性经营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务量突飞猛进,获得了高额利润,并且把其中的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分配给职工,这些行业职工过高的收入并不是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劳动强度、工作积极性造成的,而是凭借垄断特权、不合理的定价机制实现的垄断高利润的结果。而由于国家财政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制约了一些依靠财政补助,微利经营的基础性行业的发展,如农林牧渔业和地质水利业发展缓慢。此外,一些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行业,如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和建筑业利润下降。三.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2.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按照要素的贡献率确定相应的报酬,同时在再分配环节要加强和改善对初次分配结果的宏观调控,通过改革、调整个人所得税制度,特别是加大对富人的税率和征税力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3.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协调东西部的差距,促进西部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通过落实加大对西部的政策,借助国家对西部投资力度的增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西部大开发政策促使东部支援西部,将东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入到西部,促进西部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使其适应现阶段进行的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时期,从自身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东西部收入差距。
4.加快促进城乡二元体制的转变。通过农村城市化道路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使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涵盖在一个体系内协调发展。城乡良性互动的实现,可以逐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城镇人口,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同时,需要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立足于农业的长远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从以种粮为主和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5.逐步解决行业垄断问题。垄断必然产生垄断利润,造成社会不公平,国家应该逐步放开口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相关垄断行业,实现公平竞争。当然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和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那些行业,国家应该加强监督,适当降低员工的工资使员工收入合理化。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由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多发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面对收入差距问题,妥善解决问题,有效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
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西省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江西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扩大态势:基尼系数逐渐逼近警戒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行业间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如果任由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应从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抑制垄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缩小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为构建和谐平安江西作贡献。
[关键词]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12-0114-04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江西省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江西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48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800亿元,达8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4697.19元,比上年增长14.6%;城镇住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2866元,比上年增长14.7%。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然而,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西省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的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社会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态势。如果任由这种差距继续扩大,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平安江西是摆在江西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
一、现阶段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国际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研究历史较长: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2年提出了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测定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程度的指标。从江西省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基尼系数1995年为0.2710,2000年为0.3444,2003年为0.3848,基尼系数逐渐逼近警戒线。基尼系数的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经历了一个由过于平均走向收入差距相对合理、又由相对合理滑向收入差距不合理阶段的历程。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出:江西省城镇居民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6年为5.74:1,2007年为5.68:1,2008年为5.51:1,虽略有缩小,但差距仍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若将农户按人均纯收入水平分为最低收入、低收入、中间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5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那么,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2006年江西省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18.95元、2581.51元、3378.83元、4423.77元、7050.90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97:1;2007年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56.22元、3003.85元、3928.68元、5106.87元、8160.78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5.24:1;2008年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32.89元、3276.52元、4449.94元、5957.35元、9872.60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6.44:1。由此,我们可以说,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就江西11个设区市来看,2003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南昌市,为13648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8166元,二者之比为1.67:1;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南昌市,为22966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13695元,二者之比为1.68:1;2008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新余市,为26306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15356元,二者之比为1.71:1。江西省地区差距也在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统计,1978年江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是2.171:1,1985年缩小为1.54:1,1995年又扩大为2.20:1,1999~2003年间逐年直线上升,分别为2.22:
1、2.39:
1、2.47:
1、2,71:
1、2.81:1,2004年有所缩小,为2.56:1,2005年又有扩大,为2.64:1,2006年达到2.66:1,2007、2008年继续扩大至2.74:1。由此可见,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没有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航空运输业,为49857元,最低的是渔业,为6964元,二者之比为7.16:1;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航空运输业,为52354元,最低的是农业,为8625元,二者之比为6.07:1,此数据比2006年略有缩小;但是到2008年,江西省行业间收入差距又迅速上升,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证券业,为88041元,最低的是渔业,为7942元,二者之比为11.09:1。其中尤其应注意的是,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权利,导致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由此可见,江西省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亦呈扩大之势。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各类职工平均工资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工资的起点不同,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不同。与此相对应,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85年,江西省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是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1.29倍,2001年扩大为1.62倍,2004年略有缩小,为1.56倍,2005年再扩大为1.59倍,2006年达到1.63倍,2007年又略有缩小,为1.56,2008年又扩大为1.62倍。1985年,其他各种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是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1.39倍,2001年扩大为1.62倍,2004和2005年,此数据略有缩小,为1.47倍,2006年继
续缩小,为1.41倍,2007年,为1.30倍,2008年为1.31倍。因此可以说,江西省不同经济性质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是呈波浪式变化的。
二、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方面
一方面,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可参与分配,城镇居民收入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随之扩大,这种扩大是必然的,总体上也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符合改革初衷。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竞争。一些部门、行业和个别社会成员凭借垄断经营或竞争初始条件的不平等分割获得垄断利润和高额利润;一些乱收费现象造成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到位,税收的再分配功能软弱,还使得再调节功能缺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力,“逃税”、“避税”现象严重,处罚也无力:对低收入者的有效保障基础薄弱,使相当一部分贫困者难以获得有效援助;收入分配货币化程度低,透明度不高,使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轻易获得“第二收入”甚至“第三收入”、“灰色收入”、“非法收入”,从而造就了一批暴富者,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方面
在农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的工业部门收入不同造成的。一部分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从事了工业部门工作的人收入明显比没有脱离土地的农民收入高出许多,拉开了农村居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地区收入差距上
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以及国家已经实行的一些政策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江西省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发达的地区如省会南昌就比地处边远,交通、信息闭塞的地区人们的收入增长要快。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会使得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落后地区则相反,生产要素流入少,经济就难以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在城乡收入差距上
一方面,江西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全国的鱼米之乡,但是,由于受农业自身特点的约束,农业生产季节性强,自然因素干扰较大,常常受洪涝、干旱和冻害以及高温天气的影响,农业生产风险高,农民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造成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和收入上的城乡差别,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造成城镇居民的收入历来高于农村居民。再者,二元经济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致使城乡之间在资金、劳力、技术发展上失衡,造成农业与非农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发展机会和条件不均等。另外,金融制度和政策的不当安排,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我国银行资金在运行过程中“嫌贫爱富”,导致在获得贷款以及劳动就业和增收机会方面不平衡,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
近年来,江西省政府认真贯彻十六大以来国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惠农政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经济社会焕发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虽然没有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得快,但差距的上升幅度已在收窄。在行业收入差距方面
长期以来,国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某些行业实行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如对电信、电力、金融、保险、航空等行业实行了垄断经营,这些行业长期受行政手段保护,实行制度性垄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其职工的工资相应较高,这是造成行业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方面
受所有制的影响,江西省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给“寓者”带来了增收的机会,却减少了“穷者”的就业和收入机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失业问题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能否就业成了影响职工家庭收入的根本因素,企业职工一旦失去工作,就立刻陷入贫困者行列。如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拍卖、租赁、破产以及政府机构的转变职能等改革,都将“减员增效”、“裁减冗员”作为目标,导致数以万计的劳动力从工作岗位分离出来,造成社会失业人数增加、低收入群体扩大。这是造成国有企业改革初期职工收入下降,与其他经济性质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国企改革的初步完成,效率的提高,国企职工收入又呈上升趋势,与其他经济性质职工的收入差距也开始缩小。
三、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定程度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有利于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收入差距必须维持在一个适当的“度”上,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引发诸多危害,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效率降低,影响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讲求效率,有持续效率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是根据人们对社会作出的真实贡献来获取相应报酬,而不允许依据权势、门弟、身份、不法手段等获取收入,否则就会造成公平的失衡。一方面,收入高的富人可以运用其财富换取更多的机会甚至权力,以加强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与影响力,并使之成为进一步扩大财富的源泉,由此造成竞争机会更不平等,从而使人们收入的多寡与努力及能力无关,挫伤了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降低了效率。另一方面,收入低的穷人由于生存环境较差,抵御风险和困境的能力较弱,一旦遭遇病痛和意外,就更难以承受收入的压力,更易产生沮丧失落等不良情绪,从而难以产生提高效率的自觉性,造成效率下降。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需求不足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两个极端阶层: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就会出现富人有钱但消费增量小于收入增量,而低收入者又无钱消费,结果导致收入较高的群体有消费能力却没有消费需求,而收入较低的群体有消费需求却没有消费能力。也就是说,“想花的没钱、有钱的不花”,造成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这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剧不同群体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收入高的富裕者为达到占有更多财富的目的,就易利用本已具有的优势地位,极力消耗共有的资源,排
放大量的污染物;而收入低的贫困者为摆脱贫困,在没有其他更好的致富途径时,也极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矿采矿,结果常出现对环境、对资源的极大破坏。这样,产生了贫富两大集团对资源的竞争性利用,破坏了环境,使得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为艰难,更加剧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收入差距过大易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造成人与人之间难以和谐相处
从社会公平来看,过大的收入差距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损害,背离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容易动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由于收入低下,低收入者的受教育、受技能培训的需求难以获得满足,从而失去了,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能力,易被排斥在主流经济与社会生活之外,因而更易产生“致富无望”的悲观情绪。尤其是看到一些人通过不正当途径致富或富人为富不仁时,就易产生“仇富”、“仇官”心态,从而引发一些群体事件甚至影响一些人违法犯罪。
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平安江西加快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当前,一方面,应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其“经济引擎”作用,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应牢牢抓住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核心,确保规模以上工业持续较快发展。应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有市场、有技术、有后劲的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以园区为主要载体,着力推进产业集聚,提高工业园区集约发展水平。扩大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保障。党的十七大再次确定了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道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江西省应继续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居民个人创造平等就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另外,要加大对弱势群体创业的扶持力度,在创业初期应给予他们税务、金融、工商、城管等方面一定的支持。要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职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知识技能的更新建立支持平台。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以缓解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矛盾,为城乡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机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因此,应创新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广泛吸收民间资金,积极引进外资等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民增收。
另外,增加农村居民对劳动所得的分享,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当前,造成农村居民收入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大量剩余劳力束缚在土地上,形成隐性失业,导致生产率低下,若能将一部分多余劳力挤出,农村生产率将会得到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也会上升。虽然说,消除二元经济对江西而言,目前还很难做得到。但是,当前可以鼓励并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
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要注重公平。要用税收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要征收遗产税、赠与税、高消费税等财产占有税,调节过高收入。抑制垄断,建立健全行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
垄断“坚冰”不破,收入差距“鸿沟”难填,只有抑制垄断才能实现机会均等,才能彻底解决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乃至混乱问题。应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政府垄断的范围和垄断价格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垄断性行业的范围,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此类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的覆盖面
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在现阶段,江西省要从实际出发,从薄弱环节人手,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要逐步完善社会各阶层的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险制度,并在经济、财力增长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标准。加强法制建设,整治、打击非法收入
要从法制层面遏制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行为。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
[责任编辑:博浩]
第四篇: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贡献分配、按要素分配、按技术分配等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的变化带来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且持续扩大的趋势,这就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和稳定,既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本文在借鉴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只是要缩小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本文认为,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策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初次分配领域:城镇居民的合法正常收入主要来自要素收入。居民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或金融资产)等要素拥有上的差距是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导致要素拥有上差距的因素除先天因素和自然因素条件的差异外,还有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物质资本要素拥有上的差距造成的收入差距,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他属于合法正常的原因,我们只能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加以调节。因此,缩小居民在收入初次分配上的差距,政府应着重缩小居民在人力资源拥有上的差距。(1)缩小居民在生产要素、特别是城镇居民在劳动力资源的拥有上的差距。(2)减少居民在生产要素利用上的不平等。(3)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领域:再分配是指
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税和转移支付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增进社会福利,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加强宏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实施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等重要作用,并具有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的公共性,平等非歧视的公平性,注重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以法制为基础的规范性等属性特征。(1)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和政府转移支付制度。(2)以就业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三次分配领域: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即社会的富人运用捐赠、资助慈善事业等行为回报社会,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收入分配调整。从发达国家来看,慈善事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慈善事业发达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捐助活动,使得富人的财富,被直接或间接的回报社会,转移到穷人的身上实施共享,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1)尽快制定出台慈善事业促进法。(2)出台鼓励慈善事业的具体政策。(3)尽快出台《遗产税法》,推进第三次分配进程。【关键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4.7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1论文选题依据及基本框架12-161.1选题依据12-131.2文献回顾13-151.3论文基本框架15-161.3.1研究方
法15-161.3.2主要观点161.3.3基本框架162有关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综述16-252.1基尼系数16-182.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18-252.2.1关于中国收入差距现状的描述18-202.2.2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评价20-212.2.3关于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21-222.2.4关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2-232.2.5关于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23-253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25-313.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25-273.1.1从基尼系数看收入差距25-263.1.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26-273.2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状况27-303.2.1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及特点27-293.2.2贫困群体的形成因素29-303.3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分析30-314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31-354.1体制改革的原因32-334.1.1国企改革扩大收入差距324.1.2经济成分多样化导致收入差距32-334.1.3市场化形成收入的“马太效应”334.2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3-344.2.1经济基础差异导致区域不平衡发展334.2.2知识经济带动收入差距拉大33-344.3政策因素影响收入分配34-354.3.1政策倾斜影响收入分配344.3.2税收体系引发收入差距34-354.4其它因素与收入分配354.4.1财产积累效应影响收入水平354.4.2非法收入扩大贫富差距355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及其机制35-445.1初次分配突出机会均等和过程公平35-385.1.1工资协商机制调节劳资收入分配35-365.1.2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36-375.1.3多种积极政策保障就业37-385.2再分配领域强调结果公平38-415.2.1合理的税收调节体系38-395.2.2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39-415.2.3提供公共教育待遇415.3第三次分配领域强调社会和谐41-435.3.1慈善收入来源多元化425.3.2规范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42-435.3.3慈善组织相对独立435.4可借鉴的经验43-445.4.1维护取得收入条件的平等化445.4.2保障收入创造过程的平等化445.4.3对收入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446改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对策思考44-596.1初次分配领域45-496.1.1缩小居民在生产要素拥有上的差距45-476.1.2减少居民在生产要素利用机会上的不平等47-486.1.3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48-496.2再次分配领域49-536.2.1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49-506.2.2以就业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0-536.3三次分配领域53-596.3.1我国第三次分配的现状53-566.3.2推进第三次分配的策略56-59参考文献59-60致谢60-6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1-62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五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调节居民收入差距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调节居民收入差距
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积极调节收入分配,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
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元,同比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5035.3元,同比增长8.1%。另一方面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提高110元,惠及234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省5519万人。出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意见,制定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保障了144万城市低保对象、172.5万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近3:1,创历史以来新高;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武汉等经济发达地区与恩施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部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金融、电力等部分垄断部门或行业收入过高。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远超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以2009年为例,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20.1%,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分别增长9.2%和8.1%。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不公不仅直接有损社会公平、影响社会和谐,而且它是引发诸多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更深的层次看,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将使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着眼经济发展、还是追求社会进步,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应是我省“十二五”规划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结合我省发展实际,我建议:“十二五”期间我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当“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两项原则,实现三个结合,推进四项改革”。即: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我省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相结合,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制度、垄断行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分配制度、个人所得税制度、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四项改革,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一、紧紧围绕“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目标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让全体社会成员生活得更有尊严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整体上提高我省人民生活水平,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始终把握“两项原则”,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第一,坚持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原则。初次分配既要讲求效率,也要顾及公平,以免加大再分配调节的难度;再分配过程要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缓解因市场主体不到位、市场客体不完整、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管理滞后等带来的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的矛盾和部分居民暂时生活困难的状况。
第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方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政府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三、努力实现“三个结合”,为逐步缩小“三大收入差距”提供现实途径
目前,我省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于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必须从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入手,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
第一,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一个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高度反向相关的: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小;而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越低,则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越大。因此,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当与我省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以全省“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为契机,抓紧编制湖北省城镇化和村庄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我省城镇体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抓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等新的城市群。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深入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加快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市场网络将城乡要素进行配置和组合。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我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当与推进“两圈一带”战略相结合。一是要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全力支持武汉市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武汉城市圈科学发展、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综合能力,为形成中部经济重要增长极、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步伐。坚持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核心、旅游为引擎,以资源整合和交通网络建设为重点,抓紧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促进鄂西地区经济发展。三是要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以港口、航道和船型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步伐,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建立融资平台,以产业支撑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第三,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产业发展是基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当与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一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兴省”战略。落实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使“湖北制造”在拉动内需中发挥更大作用。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产业投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策划、储备并启动一批重点技改项目,以投资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集聚式、集约式发展。二是要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挥湖北科技优势,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重大项目投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咨询、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四、深入推进“四项改革”,为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供制度性保障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制度改革。一是要规范政府分配行为,明确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职责。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二是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收入分配立法进程,引导各地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并尽力杜绝拖欠、克扣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工资的行为。三是要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四是要改革现行转移支付方式,建立规范透明的新型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第二,深化垄断行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结合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加快垄断行业内部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逐步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接轨。二是要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强化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经营者收入增长的约束作用,改进工效挂钩的办法,规范职工个人收入列支渠道。三是要完善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外部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和职务消费。四是要加快建立公务员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形成统分结合、调控有力的工资收入分配管理体制。五是要全面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体制,建立和健全符合事业单位工作特点和各类专业人才成长规律、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工资分配制度。第三,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一是要加快立法步伐,以统一的法规来约束和规范全社会及其成员的收入分配行为,重点应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对于过高收入,除了运用个人所得税外,还应尽早开征遗产赠予税、物业税、特别消费税等进行调节。二是要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建立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和交叉稽核制度,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个人收入的全员全额管理和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三是要加快研究实施全省城镇建设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四是要加快建立个人收入信息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并实现信息共享。
第四,深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全面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全省统筹;不断拓宽养老保险范围,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二是要改革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合理确定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比例,逐步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年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报销比例,改进异地就医管理,妥善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三是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对促进再就业和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社会保障援助的作用。四是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各级政府资金投入,提高保障标准。五是要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省政协委员、省农工党副主委、湖北经济学院教授
摘要: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机制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禀赋原因特别是个人努力的程度与结果。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应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第一,清理和完善政策,为收入分配公平提供前提条件;第二,规范高收入者的收入;第三,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第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比例。
关键词:收入差距,目标体系,政策选择
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进入过大区间,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一、廓清居民收入差距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在居民收入差距认识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一是认为我国的收入差距都是不合理的。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机制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禀赋原因特别是个人努力的程度与结果。因此,我们不能把高收入者获得的收入都看成是不合理收入,并把由此形成的收入差距都看成是不合理差距。应该看到,我国大多数高收入者获得的收入是合法收入,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结果,目前的收入差距中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既然如此,政策的着力点就不是要缩小合理差距,而是要缩小不合理差距,重点是解决少数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非法收入而造成的收入差距问题。
二是认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收入的均等化。少数人仍然留恋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希望能够实现收入的完全均等,把共同富裕与收入均等画等号,把平均主义与公平画等号,把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改革,认为是改革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如果不改革、不搞市场经济就不会产生贫富不均。其基本主张就是不要改革,不要开放,不要发展,企望回到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笔者认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标不是要实现居民收入均等化,而是要通过努力把过大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实现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所谓公平分配,就是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但公平分配也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如同样的收入会因家庭人口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均收入。所谓共同富裕有两层含义:一是富裕,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是共同,邓小平同时强调,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的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说,“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1]:“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2]。
三是企望一朝一夕就能够把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这种观点主观愿望是好的,也反映了缩小收入差距的迫切心情。但是这种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企望于一朝一夕就把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是不现实的。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具有扩张收入差距的作用;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人与人之间的收入也必然存在差距;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规律性,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将长期存在。因此,缩小收入差距要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急躁冒进,否则就不会收到良好效果。
四是把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仅仅理解为简单地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是我们的目标,但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物价水平、生活成本均有巨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农村居民拥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收入,不可能让所有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拥有与发达地区一样的收入。目标在于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值化、欠发达地区居民与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等值化。
二、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标体系
缩小收入差距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年,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收入差距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既然如此,就应该有一个大体的时间表,有一个目标,这样才能给人们以信心,让人们看到希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把5年左右时间作为一个短期目标,把5~10年作为一个中期目标,把10~20年作为一个长期目标。
从短期目标来看,就是从2010年到2015年要实现的目标。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把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降下来,并略微有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3.33倍缩小至3.0~3.3倍;各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4.77倍缩小到4.5倍以内,细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15.93倍缩小到15倍以内。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的名义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2.33倍缩小到2.2倍以内;农村居民的名义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4.22倍缩小至4倍以内。
从中期目标来看,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再用5年的时间,也就是从2015年到2020年,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2.5倍以内,各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3.5倍以内,细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10倍以内。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城镇居民的名义收入差距控制在2倍以内,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名义收入差距控制在3倍以内。
从长期目标即从2020年到2030年要实现的目标来看,这一时期要实现收入差距的明显缩小,无论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都要控制在合理区间,全国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回到0.3~0.4的合理区间,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2倍以内,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3倍以内,细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5~8倍,不同省区市之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1.5倍以内,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倍以内。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劳动者均可以按贡献获得报酬。
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应坚持“六结合”的基本原则:
一是把缩小收入差距与深化教育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收入差距问题不只是收入问题,而是与其他一系列相关制度联系在一起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缩小收入差距。
二是把缩小收入差距与缓解贫困结合起来。要缩小收入差距,不是要劫富济贫,高收入者的合法收入合法财产必须保护,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这一前提下,就需要把缓解贫困的工作作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只要低收入者的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收入差距自然就会缩小。
三是把缩小收入差距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不是要把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下来,而是要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
四是把缩小收入差距与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结合起来。收入分配问题的实质也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既有因分配不公产生的,也有因效率不高产生的。所以,要缩小收入差距,就需要把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结合起来。
五是把缩小收入差距与增加全民族的人力资本投资结合起来。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同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的基本的因素,要缩小收入差距还需要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改变收入差距扩大的内生因素。
六是把缩小收入差距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缩小收入差距需要不断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政府对市场失灵领域的干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体系
第一,清理和完善政策,为收入分配公平提供前提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制定了许多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策,如城乡户籍制度等。改革开放之后,也制定了许多与当时条件相适应的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有的政策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也形成了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前提条件。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就需要清理不合时宜的政策。主要包括:要消除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政策,特别是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二元社会福利政策,以不分城乡的居住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城乡居民只有居住地点的差异,没有身份高下之别;要消除不平等的就业政策等。
第二,规范高收入者的收入。一是从行业来看,重点是打破垄断,解决部分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解决垄断行业存在的分配问题,需要从深化垄断行业体制改革即打破垄断入手。从我国行业之间存在过大收入差距来看,主要在于行业垄断。我国各行业职工收入水平基本上与竞争程度成反比,即竞争程度越高,职工收入越低;与垄断程度成正比,即垄断程度越高,职工收入越高。因此,解决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需要釜底抽薪,打破行业垄断。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对垄断行业存在理由的认识,凡是关系不到国家安全的行业都可以引入竞争。石油、金融、保险、证券、电力、航空等都可以放开经营。二是从所有制来看,应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审计和税收稽查力度,重点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少数企业偷税漏税等非法收入问题。三是从部门和行业内部来看,要将隐性收入显性化、显性收入规范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需要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隐性收入显性化、显性收入规范化。所谓隐性收入显性化,就是要取消实物分配,代之以货币分配;所谓显性收入规范化,就是在职工的收入中,应该包括哪些项目,同一行业或部门要有统一规定,而不能随意设置收入或福利项目。可以按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来统一。对于公车消费,主要是通过货币化来解决;对于公费旅游,要杜绝;对于公款请客,要严格限定标准。四是从调节个人的高收入来看,要建立个人收入及纳税档案,实行个人漏税追缴制度和偷税惩罚制度。调节居民的过高收入主要是通过税收的方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要让个人所得税调节的重点从以中低收入者为主,转向以中高收入者特别是高收入者为主。适时提高纳税的起征点,由目前的月收入2000元提高到5000~8000元,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中低收入者免缴个人所得税。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实行有差别的纳税起征点。要建立个人收入和纳税档案。要考虑家庭人口及其他负担情况,实行差别化税率。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家庭为单元申报个人所得税,这样更公平合理。实行个人全面申报,家庭综合缴纳。对于个人偷漏税者要给予严厉惩罚,除了经济上给予补缴税款和罚款之外,要进行个人信誉不良记录,这一记录可以分为若干档次,如果达到了个人信誉不良记录的一定程度,个人贷款等各项活动就要受到限制。从资本衍生收入来看,要完善创业环境,鼓励合法高收入者进行投资。
第三,提高低收入者收入。(1)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健康体魄,增加低收入者对收入差距的社会承受能力。在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建议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者发放消费券。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4007万,城市依靠各种低保生活的人口大约有2000万,共计6000多万,如果每人每年按照2000元发放,全国需要1200亿元。如果再为8000万低收入者每人每年发放1000元,全国为800亿元。二者相加也就是2000亿元,只占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的不到3%,未来随着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增加,这一比例会进一步降低。发放消费券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让全国所有人口的收入水平全部进入国际贫困线以上,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可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带动企业扩大再生产,增加就业,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劳动者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一是延长免费义务教育的年限,由9年制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制。二是改革教育内容。我国的教育内容长期以来以任职教育和应试教育为主,虽然有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一面,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三是改革教育制度。可以尝试初中进行分班教育,即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普通教育内容,初中三年级则根据情况进行分班,一部分学生可以继续接受普通教育,考高中;另一部分学生则转为职业教育,用一年时间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为就业做准备。高中亦如此。要继续改革完善高考制度。从短期来看,要进一步完善高考内容,尽可能考出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从长远来看,要不断地创造条件,取消统一高考制度,实行大学自主招生。四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五是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特别是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3)解决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问题。要创新政府投资和经营模式。贫困地区可以采取政府投资、企业经营或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4)化解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是创新我国的金融制度,大力发展民间金融组织,满足农村融资需求。要允许和鼓励非国有的金融组织来承担这一任务,大力发展民间金融组织。当然,发展民间金融组织,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和相关政策规范其服务。二是创新融资模式。推行“银行+公司+村组+农户”四位一体的融资模式。这一模式的内涵是:由银行为公司提供资金,公司即龙头企业将资金提供给村组,由村组提供给农民。村组对农户的信用起担保作用,这一“担保”并不是财产担保而是信誉担保。如果发生恶意拖欠或不偿还贷款,村组将按照村规停止对其提供的一切服务。公司还要为农户提供标准化生产所需要的种子、农药、化肥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服务以及为村组提供合理的报酬等。这一模式使银行、企业、村级组织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当然,这一模式有其适用范围,适用于能够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地区,农业龙头企业需要农户提供大量标准化农产品。一般农产品或者一般的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不宜采取这一模式。
第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比例。除了要不断提高劳动者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形成劳动者报酬决定的集体协商谈判机制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战略。将长期以来的以外需拉动为主转变为内外需共同拉动的双轮驱动战略,改变通过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特别是廉价劳动力价格占领国际市场的做法,通过提高劳动力价格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将不加选择地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强调引进资本要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将以量取胜战略转变为以增加附加值和创造品牌为主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