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发挥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时间:2019-05-12 01:1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同时发挥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同时发挥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第一篇:同时发挥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同时发挥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兼与林毅夫教授商榷

一、在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必须推进信息化进程

怎样发展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尤其是IT信息技术产业,从政府决策界、科技界、经济学术界和IT产业界,一直有两派观点争执不下:一派是主张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中国科技创新优势,以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不但要增长而且要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创新优势论。另一派则主张现阶段大力发展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依靠比较优势占领这些产业的国际市场,取得最大的利润。这样,积累资金速度是最快的,从而为改变资源禀赋结构创造条件,最终达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目标。比较优势论认为,如果违背一国的资源禀赋条件,硬性去发展一些本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技术、产品,政府就必须用行政手段,人为压低利率、汇率和其它要素的价格。市场机制受到损害的结果必然是这些资金密集型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资金积累反而更慢,最

终欲速则不达。

本文对两种观点的评价是:

1、不言而喻,必须从中国目前的国情出发来制定高科技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传统产业不断积累资金,从而为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这是比较优势论的重大理论意义。

2、如果片面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脱离中国目前资金短缺的现实,放弃中国传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试图在短时期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盲目追求高新科技的规模和速度,倾全国之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中国的高新科技产业,必然欲速则不达。片面强调发展IT产业而忽视传统产业发展的单一创新优势论,忘记了美国高度发达的IT产业是建立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大量的配套传统产业体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片面的创新优势论实际上忽视了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其信息化进程与美国不同。中国必须在通过制造业中间

性分工环节增加来提高分工效率,必须进一步发展传统工业。

3、片面强调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重要性,忽视甚至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性,认为在积累了足够的资金以后能够自动地内生出一个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机制。这是比较优势论的根本性理论误区。对于IT尖端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的确重要,但是,仅仅有金融资本是远远不够的,知识和智慧对于IT技术创新更重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信息资本奠定对金融资本支配地位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在发

展IT产业的同时中国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本文认为,这两派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存在片面性。对立双方一直争执不下,谁也不能完全说服谁,谁也不能完全驳倒谁,就印证了本文这一观点。显而易见,当今,谁也背不起阻挠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罪名,分歧不是在要不要发展高科技产业,而是在用什么样的具体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上。其实,比较优势产业和创新优势产业的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互兼容,因此,比较优势模式与创新优势模式并存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战略,才

是正确的政策选择。

二、比较优势论的内在矛盾

林毅夫教授认为,IT技术和产业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推广运用IT技术的新产业,一是IT技术本身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产业。至于IT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本身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又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方面又可进一步细化为研究开发(R&D)、核心芯片和主要元件的生产,以及最终产品的组装。其政策主张是,因为类似于CPU芯片等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很大的的资本投入量,所以,我国不应该与发达国家在IT尖端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上一争高低。在IT的硬体产业中的定位应该是大力开发以组装为主的产品。而IT产业在软件开发上和硬件有所不同,软件的研究开发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所需要的投资较少。只要接受了和计算机程式设计有关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程序设计师的人力资本差距不大,因此中国在软件开发、生产方面

可以大有作为。这种比较优势论存在一系统明显的逻辑矛盾。

1.林毅夫在承认发展电子商务需要大量资金的同时,又主张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企业。那么,对于资金短缺的中国,此处遵循的究竟是比较优势还是比较劣势?

2.亚信、中华网、世纪永联和新浪网相继在美国上市融资,中国的生产要素组合已经突破了国界限制,国外的金融资本将大规模地进入中国的IT业进行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资金短缺的状况。那么,本文想问一下,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夕,究竟应该在什么范围内考虑中国IT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是关起国门来考察吗?

3.在留学人才大量滞留美国的情况下,中国目前并不具备多大的高智慧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事实上,恰恰是人力资本的价格便宜是中国软件业人才向外国流失的根源,这

就摧毁了以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论的根基。

4.在中国政府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发展高科技的政策引导下,已经有一部分留学人才回国效力。从经济学角度来剖析,这些回国创业人才不是冲着其“劳动力”价格便宜,而是为了获得在国内发展科技实业的机会,是为了掌握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期权等资产而回国的。这实际上并不是以劳动力的方式,而是以一种人力资本的形态进行的跨国流动。比较优势论实际上混淆了简单劳动力与掌握知识、智慧的人力资本的界限,混淆了工资报酬与人力资本收益的界限。这进一步摧毁了以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的比较优势论的理论根基。

5.在IT核心硬件和软件技术的研究开发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究竟是金融资本还是信息资本?在比较优势论看来,在IT尖端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中金融资本是第一位的。本文的观点是,高新产业的发展中最主要的资本不是金融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信息资本或者说是知识资本。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核心技术开发,最需要的劳动也不是简单劳动,而是凝聚着知识和智慧的创造性劳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最稀缺的要素资源是智慧,而

不是金钱。

6.在IT产业有许多要求硬件和软件之间相互兼容的业界标准,没有硬件对软件的支持和兼容,软件的开发就必然会受阻。不发展硬件关键技术,按照林毅夫的理论又怎样实

现在关键软件技术上大有作为呢?

7.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产业积累资金的作用是有极限的。例如,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美国市场上受到了中国和拉美国家产品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西欧市场上受到东欧国家越来越大的竞争。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经常项目发生逆差是基本产业结构失衡的结果,东南亚金融危机是结构性生产过剩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在金融领

域的反映。

论资金实力,美国和日本远在芬兰和瑞典之上。可是,芬兰诺基亚与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共同研究开发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全球标准GSM,可以与美国的CDMA移动通信标准进行抗衡。日本在移动通信技术输给了美国的CDMA标准和北欧的GSM标准。而网络设备制造业的世界市场是由美国的CISCO公司、朗讯公司和加拿大的北方电讯三分天下。尽管日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丧失了IT技术的业界标准之后,再多的金融资本也无济

于事。

熊彼特指出:你不管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获得一条铁路。经济增长谈的是GDP的增长,经济发展谈的是产业结构的升级。靠GDP达到世界第一,中国仍然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处境。在信息社会中,比的不是原子形态的金融资本实力,而是比特形态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资本实力。就好比工业时代的英国打农业

时代的中国时,不比谁种的麦子多一样。仅仅用金融资本买不回一个现代化。本文并不反对用传统产业积累的资金去进一步改善科技创新的条件。中国目前的资金短缺状况只是影响了中国进行高新技术创新的初始条件,限制了目前中国技术创新的规模。中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不但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必须是相互兼顾的。总不能等到工业化完成以后再来发展信息产业吧?难道要等到传统产业积累了大量资金然后才能去搞创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国的高新技术创新从现在就应该开始着手进行。创新优势模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技术创新的星星之火,可以变成燎原之势的。

三、攻不破今天的Wintel标准,还要在明天的行业标准前举手投降吗?

IT产业关键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争夺业界标准的控制权。中国在世界IT俱乐部要建

立自己的业界标准,就必须搞清楚业界标准的形成规律。

横向与纵向分工的IT技术与产业相互之间存在高度依赖性,即IT业界通常所说的兼容性。横向一体化的技术分工之间需要具备兼容性,从而形成了IT业界标准。例如,Wintel业界标准实质上是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共同享有的一笔最大的信息资本,英特尔微处理器芯片升级如果得不到微软公司推出的升级版本的视窗操作系统的支持,就是一堆废铁;而微软公司的新型升级版本的视窗操作系统如果没有英特尔公司的升级芯片就不能运行。尽管双方各卖各的产品,各赚各的利润,但是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却必须进行统一的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的合作。业界标准是领先企业向跟进企业发出的行业分工和产品种类、规格和质量的信息。生产非标准化的产品潜在地包含着不被行业市场承认而存在的巨大浪费和经济损失,后来跟进的企业只能根据领先企业制定的行业标准开发与之兼容的产品,否则其产品就不会被规模经济效应极强的IT市场所承认,就没有市场份额。

行业标准是在市场竞争之中形成的,其首要的因素是在技术思路上的创新和突破,第二个因素是建立不断扩大按这一行业标准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第三个因素是需要有支持业界标准形成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以最快速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才能在业界标准之争中取胜。而业界标准一旦形成,在技术创新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之阶段,一种改进型技术的产生如果与以前出现的技术完全不兼容的话,它必输无疑。打破现行业界标准往往依靠技术创新,从不同的技术路径上提供的新的盈利机会,它诱使新的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内和新的技术平台上展开竞争,以形成新的行业标准,从而取代

旧的行业标准。

日本拥有如此雄厚的奖金实力,仍然攻不破被英特尔与微软把持的Wintel标准。那么,中国能行吗?本文认为,没有必要从正面去攻破它。可以采取迂回包抄的战略,找别的技术创新路径。中国要争夺的是“明天”的业界标准,为什么要在“即将不攻自破”的“今天”的Wintel防线前叫苦连天呢?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以此为证:我国已经开发出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被国际电联采纳,拥有可与欧洲、美国两大第三代移动通信技

术相当的专利技术。

四、PC集中计算模式的终结与不攻自破的Wintel防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对人的自然智能系统不断进行模拟和逼近。信息技术如果与人的自然智能没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能与人进行持续的、交互式的思维交流,就不可能被人所认可,也不可能被市场所接受。信息技术发展是计算技术与网络传输技术发展的结合,既然网络连接功能不能进入计算机CPU,而网络又需要计算技术,比较合理的过程就自然是计算功能不断向网络链路的各环节扩散。相对来说,在网络设备中加入计算功能,比在计算机中加入网络功能,潜力要大得多。将计算功能移出计算机,以嵌入式计算芯片的形

式放入顶置盒、各种家用电器、各种通信工具,是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DOS,Windows,Office,在集中计算模式的时代,凡涉及业界标准的制高点,微软每战必胜。但是,Wintel标准所代表的集中计算模式,正在为网络分布式计算模式所取代。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从本质上说是一系列计算子功能的集合,网络完全可以将这些子功能分散到网络节点的不同地方,使用者可以通过终端上网很方便地将相应的程序调出来使用。这是PC计算模式被网络分布式计算所取代的根本原因。正因为这样,英特尔公司

宣布在非PC的网络计算领域不再与微软合作。

单极的Wintel霸权已经退缩并固守在PC微电脑的业界标准一角。IT技术和产业迎来了多极化网络标准的新时代,Wintel标准只是网络节点中的一个标准而已。Wintel标准的防线在网络计算模式下不攻自破,已经被撕开了数不清的缺口。TCP/IP,Java,WAP,Portal,ASP,在网络时代,凡遇重要制高点,大多不在微软控制之下。嵌入式标准在SUN,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标准在LINUX,移动通信标准更在与微软没有关系的硬件厂商。在分布计算模式下,信息家电和日用产品的嵌入式计算芯片,其业界标准尚处于形成之中,中国对于业界标准尚存在一定争夺空间。美国IT厂商不可能象在PC时代一样占领所有网络节点的业界标准。我国已有强大的信息家电制造业,一旦开发出嵌入式CPU和它的配套软件,可以形成强大的信息家电生产能力。中国完全可以绕开在微电脑时代被Wintel标准牢牢控制的防线,进行IT技术创新,创立中国控制下的信息家电乃至网络传

输设备的全球业界标准。

五、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相兼容的微观基础:信息家电业

中国计算机技术普及程度低,目前在中国无计算能力或低计算能力的通信和电子产品如呼机、手机、VCD、彩电,其市场需求增长很快,而对操作复杂的计算机产品的市场需

求不足。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中国人对个人电脑缺乏购买力,而是因为中国的普通百姓还

没有掌握较熟练的计算机技术,所以还没有对计算功能形成强烈的市场需求。

简单地说,IT技术要越来越充满人情味,才能成功地市场化。让老太太都能够很方便地用家电上网,给儿孙们发电子邮件,将复杂技术屏蔽在家电外壳之下。就象今天我们用遥控器打开电视机一样,信息技术才算成功地进入了生活,才有市场前景和市场需求。如果不能将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简化,平常百姓不能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那是计算机技术专家的无能。Internet 的迅速发展使得家用电器上网的成本日益下降,在电视机里只加入最常用的上网浏览、电子邮件、字处理等几项计算功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市场普及率很高,从而将形成普通百姓对信息家电的巨大市场需求。对于中国来说,信息家

电则是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道路。

如何发展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产业正在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发展CPU设计能力方面,我们也不必立即发展应用于PC的CPU,而应该将信息家电嵌入式CPU作为切入点。我国目前的半导体产业还不具备生产英特尔公司微电脑CPU芯片的能力,而且微电脑CPU必须与Intel结构兼容,就必然被Wintel标准牵着鼻子走。但信息家电应用的嵌入式CPU复杂性和对半导体生产工艺的要求都较低,能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半导体生产能力。信息家电种类众多,如手机、数字电视、DVD、电视机顶盒、个人数字助理等等,英特尔公司很难垄断。中国在家电产品中开发终端计算芯片,就很容易找到产业生存空间。还有,开放源代码的Linux在世界服务器市场上已占据第二位,发展速度远

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操作系统。为了摆脱微软垄断,已有多家中国公司、大学和研究所正在以Linux为基础,开发中国自主控制的与嵌入式CPU相配套的操作系统。我国市场巨大,信息家电对CPU的总需求量将远远超过微电脑CPU,信息家电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可以同时发挥出来,在资金积累与业界标准之间就可以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加入WTO以后,如果中国掌握了信息家电关键技术的业界标准,具有很高的技术附加值,信息家电出口创汇将有很好的前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信息家电作为微电脑的一种替代性产品,必将挤掉微电脑很大一部分市场空间。事实上,高度复杂的集中计算式模式下的Windows操作系统有

95%的功能是多余的,一般人很少应用。为了获得产业的市场生存空间,微电脑也就不得不简化计算功能以降低成本,从而向信息家电的方向靠拢。反过来,中国又可以在拥有芯片和软件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控制信息家电的业界标准的基础上,将信息化家电的功能进一步升级。从而,中国可以与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在争夺市场空间极大的信息化家电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方面展开一场世纪之战。

六:发展思路的转型:单独发展芯片业和软件业?还是与家电产业进行的一体化重组?随着“系统作在芯片上”技术的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微型芯片不断嵌入日常用品中,半导体市场正在迅猛扩大。从电视上网、手机上网、呼机上网、冰箱上网、洗衣机上市、微波炉上网、汽车上网等,信息技术可以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未来的芯片将可代替彩色胶卷;也会在大屏幕投影电视上代替传统的彩管;在录音机上正在取代录音磁带。对许多传统制造业领域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过程中,信息化计算芯片产业将起到一种基础产业和关键产业的作用,IT技术在不断提高传统产品性能的同时使传统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但是,半导体和软件产业将不能独立发展,必然与家电等传统产业融为一体,形成一

个“大IT产业”,共同发展。

中国庞大的家电市场为中国半导体芯片厂商形成业界标准提供了极大的产业空间。在争夺IT技术制高点的业界标准的过程中,与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相比,不断扩大的市场占有率更重要。信息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的有机结合,中国的IT芯片制造业、软件业与信息家电业必然走向一体化,创新优势与比较优势都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所以,在市场竞争之中形成的业界标准,最重要的是将技术创新建立在不断扩大的行业市场占有率之上。中国必须以争夺信息家电的全球标准为中心,在IT芯片制造业、软件业与信息家电业之间,通过经营协作层次上的业务重组、资产层次上的股份制重组形成大IT业。尽管分布式信息家电计算芯片的投资规模与投资风险均是分散化的,对于资金稀缺的中国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但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中国应该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尤其是耗资巨大的芯片制造业,一定要与信息家电业进行业务重组和资产重组相结合,优化相继产业价值链条的配置,这样才能最快、最经济地形成信息家电内

置式计算芯片的业界标准。一谈到发展IT产业,大家涉及最多的一个话题是资金不足。其实,资金与其说是一个存量概念,不如说是一个流量概念。有了很好的业界标准,就不愁引不来金凤凰。我们要充分重视芯片和信息家电的产业重组后的大IT业在融资方面的巨大潜力。而业界标准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本,无论是在国际资本市场还是在国内资本市

场上,都是可以立刻兑现为金融资本的。

第二篇:发挥统战优势 推动**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 推动**发展

统一战线是我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法宝。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统战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引导、服务、联谊、稳定的职能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要坚持正确引导。加强对各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意志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区是XX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个行政新区,基础差、底子薄、开发建设任务繁重,更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为此,我们以开展“凝聚力”工程为主线,通过召开经济形势报告会、各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开展入企入户谈心活动等形式,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三胞”眷属等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发展动力。广大统一战线人士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全员参与招商引资,积极争上项目。全区上下形成了万众一心创大业、群情激昂建新区的可喜局面。

二要坚持真心服务。强化服务职能是统一战线不断作为的生命线。统一战线是非公有制经济、党外干部、知识分子等各界代表人士的大家庭,要体现家庭的温暖,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不遗余力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设身处地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两年来,我们突出服务宗旨,强化服务职能,努力在真心服务中发挥作用。围绕广大统一战线人士所想、所急、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举措,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代表人士认真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加大“四乱”现象的整治力度,不断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发挥统战优势,牵线搭桥,积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引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助推其做大做强;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少数民族聚居村解决吃水和行路难等问题,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一系列服务,增进了与统战人士的感情,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要坚持加强联谊。团结联谊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政治基础和工作核心,加强联谊始终是统一战线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我们紧紧围绕团结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为人要求和“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坦诚相见、平等相待”的做事原则,真心实意地用情感去广结识、深结交各阶层和各界代表人士,通过情感交融,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凝心聚力。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经济性也日益凸显与重要,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联络已成为统一战线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统战工作,注重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方收集信息,广泛推介**新区;注重发挥工商联、台联、侨联的民间优势,加强与海内外的经济联谊,激发“三胞”回乡投资兴业热情;注重发挥统战人士信息灵通、熟悉市场的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联系,加强交流,谋求发展,促进全区经济快速膨胀。

四要坚持维护稳定。统一战线始终以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为重大责任。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坚持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妥善解决宗教领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区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人员均在万人以上,民族宗教工作任务较重。为此,我们从强化干部队伍入手,重点培育了一批群众基础好、善做会做工作的民族干部,注重发挥他们在带头发展经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的能动作用。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建立完善突发事件监督处置机制,对引发的民族矛盾做到发现在先,上报及时,协调到位,处置得当。进一步加大对乱建庙宇和私设堂点的监督整治力度,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及教职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严防非法宗教渗透,保证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第三篇: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2016语文网络学习资料汇集

不可忽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社会客观条件。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很多方面发展的都已经比较成熟。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经过几千年的厚重沉淀,积累了很多课堂教学经验。在人类发展史上,为促进知识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一些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它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比较能够适应人们学习知识的方式,也为古今中外的不同历史阶段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传统课堂教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可能被其它教学形式所替代的。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大量普及和应用,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存在着它的缺点和局限性,所以我们要对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课堂模式的优缺点,在网络课堂教学中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它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

接受学习的前提是进有意义学习,教师只有把具备潜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才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1]认为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能根据先前的验抽出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当前的学习材料形成有机的联系,给学习材料提供适当的联结点,以便学习初期易于同已有的知识结构相整合,使学能从借助“组织者”将学习内容的本质部分渗透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舍弃非质的内容。奥苏贝尔根据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熟悉程度”,将“先行组织者”分为两类。一类。学生对新知识完全陌生,教师可设计采用“陈述性的组织者”策略。二类,如果学生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新知识能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联系,但由于有具体或特殊的联系性,旧知识问的差别有可能被相似性所掩盖,使得学生正式学习进可能把新旧知识混淆起来。这教师可采用“比较性的组织者”策略,它能帮助学生事先分清旧知识间的异同,以增强旧知识间的可辨别性。从而将概括性观念渗入学生认知结构,有利于正式材料的学习。

奥苏贝尔讲动机理论分为三种,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与通常所说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致同义。这种内驱力是从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 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希望在家庭和学校集体中受到尊重。这种愿望也可以推动儿童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以赢得与其成绩相当的地位。自我提高内驱力强的学习者,所追求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之外的地位满足,这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也不是追求知识本身,而是追求知识之外的自尊满足(家长和老师认可),也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2、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网络课堂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从学生的认知学习理论来看,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地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1、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和缺点

传统课堂教学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进化,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它按学生年龄或知识程度固定编班,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授课,按照课程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时间表实施教学。这样的好处是单个教师可以同时对一批学生进行教学,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大幅降低了教学成本和学习费用。将学生固定编班按计划进行教学,学习目标明确,进度有序可控,有利于实行规范的教学管理,成规模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提供良好的集体环境和学习氛围,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启发和竞争,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正确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正常人际交往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师生间的感情。

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包括:

(1)单个教师可以同时对多名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一个班级可以同时有几十名学生甚至更多,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有效降低了教学成本和学习费用。

(2)便于管理,将学生固定编班按学习计划进行教学,学习目标明确,教学进度有序可控,有利于实行规范的教学管理,成规模地开展教学活动。

(3)有利于提供良好的集体环境和学习氛围,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培养正常的人际交往,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有助于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

(4)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学生学习知识更系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创新。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教学质量与授课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相关。由于地域经济、生活习惯、教育水平以及其它一些师资条件方面的限制,很难实现在大面积范围内,都由优秀教师任教,从而使得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学质量,从教师的因素上就形成了较大的差异。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听众和配角。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分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 趣、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还可能造成学生的偏科。

(3)课堂教学的进度是统一的,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难以顾及全体学生在知识程度、学习风格、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只能适应部分学生的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不能单独对全班每一个学生进行辅导,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4)现代知识更新较快,课堂教学一味地按照教材死教,而教材本身更新也较慢,许多知识可能已经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不上时代先进的步伐,使得学生即使学会了也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2、网络教学的优点和缺点

网络教学形式的优势在于:

(1)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上各种教学资源,集中优秀的教师和课件,进行大面积范围的教学。

(2)学习者不受年龄、时间和地域的影响,任何人都能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单独地进行任何课程的学习。

(3)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进度和内容,而不需要等待按部就班的授课,可以极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

(4)若有需要练习实践的,可以即刻实践。

(5)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适合个性化学习,适宜培养创造性人才。

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网络教学形式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分离状态。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教与学的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监管办法,教学过程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对于那些自律能力不强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2)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还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尚未体会到和掌握网络教学所具有的优越性,不能很好地开发和利用网上的各种学习资源。

(3)目前有不少网络教学其实只是传统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简单变换,网上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师日常课堂上的内容,授课的形式只是由面对面的教师上课,变成异地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改变,影响了学习效果。

(4)教师和学生脱离现象严重,不能很好的形成师生间的双向沟通,不能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从而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改变教学方式,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的情况,没有良好的互动平台,不利于教学的形成。

(5)在网络环境下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6)教师只忙于电脑平台的操作,对学生学习的状况“无暇兼顾”。

三、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网络课堂教学的效果 1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减少网络迷航

网络课堂的学习资源多采用非线性超文本方式组织,这使得学生学习随意性很大。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这样往往容易偏离教学目标,造成网络迷航,使学习过程最终失去教师的控制。现实中发现,利用网络课堂教学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大多与网络迷航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网络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与控制,是实施网络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 面对面的交流,这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在网络课堂教学中,从技术上加强教师对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整个课堂的监控作用,缩小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对网络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精心布置网络机房,缩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物理距离;灵活运用网络教室软件中的网络监控、遥控等功能来控制或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可以通过增加传统的面授课,作为网络课堂的适当补充。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变人机交互为师生交互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网络课堂的交互一般是通过网络实现的,网络课堂教学是“师生分离”的过程,容易忽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被削弱了。因此,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问题,不断从技术上设法弥补师生交流的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提高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完善师生之间的交流系统,变人机交互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灵活运用网络教室中的语音讨论、语音广播、电子举手等功能来加强情感的交流。3 教师还是要更系统的给学生讲解基本知识

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只注重计算机操作或者实践练习,忽视了系统知识的讲授和传达,那样就会导致学生不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理论,从而不能很好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那样就谈不上创新了。所以适当的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中,教师要巧妙的讲授系统而基础的知识。4 努力为大家营造集体的学习氛围。

大家在网络课堂中不能有亲身的交流,相当于被隔离的教学主体。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集体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有具体的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相互沟通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一般来说,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既可以是在在线讨论,也可以通过飞Q或QQ来完成。

四、结 论

通过对于网络教育和传统课堂教学的理解,我清醒地认识到,在关注网络教育的优势以及它和传统教育的区别的时候,决不能忽视以学校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的优点,网络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延伸,不可能取代传统教育。二者在相互借鉴着彼此的优点和长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学校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将网络教育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网络教育也在曲折的前进过程中吸收了传统教育的优点,在考试组织、课件设计、教学交互等方面放弃了原有的理想模式,越来越多地向传统教育靠拢,在考试组织方面,理想 的完全基于网络的考试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网络教育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也并没有在网络教育中消失,网络教育研究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教育中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教师和学习者整合到一个虚拟教室中去,以弥补其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上的不足。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应该把两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改革教学结构、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的过程。面对深度融合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借助开发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网络教研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依托360云盘,开发微课资源,变教学资源为学习资源。

在以往的资源建设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些资源的局限性愈加明显:一是不能满足不同教师对资源的个性化需求;二是这些资源大多属于课件资源,主要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服务,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微课的兴起,为信息化教学打开了新的视野。微课资源容量小,便于在不同的终端上使用,且微课开发的门槛低,方便教师掌握。

因此,可以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修团队的老师先行先试,尝试开发微课资源,通过他们培训和吸引全校教师共同来参与这项工作,同时将教师微课开发与校本研修学分考核挂钩,有效地保证了微课制作的质量。我校开发的微课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和自主学习检测单三个部分。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认为开发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校本研修方式,对教 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新的资源观倡导智慧拥有云资源,因此我们利用360云盘的文件共享群功能,建立全校资源共享群;利用360云盘的文件分享功能,轻松实现了从“云端”为学生提供微课资源。学生可以灵活方便地将微课资源从云端下载保存到自己的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我们发现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真真实现了自主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还新建了“华中微讲台”网站,将全校教师制作的微课按学科分年级全部放到了“云端”,方便学生在家自学,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欢迎。

二、借助为知笔记,实践智慧课堂,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导。

微课程,开启了“融合”新时代。受翻转课堂的启发,学校在开发微课程资源的同时,积极尝试智慧课堂的实践探索,规定各教研组每月必须开出一节智慧课堂研究课,并向全校展示。

我们的智慧课堂借助“为知笔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网上协作,具体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网络观课,自主学习。课前利用为知笔记的群组功能为学生提供微课程资源,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和自主学习检测单。学生按照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在家中进行自主学习,不懂之处可通过网络请教同学和老师。

第二,预习检测,提出疑问。利用VBA开发的自主学习检测单具有即时反馈功能,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可以在家中进行学习效果检测。我们设计了三种梯度的检测单,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果存在疑问,可以将问题发布到讨论群组中,并由教师精选汇总后上传到为知笔记,供课堂上讨论解决。

第三,小组合作,研究解决。主要包括两次小组合作。第一次是3人小组,合作解决经教师精选后的学习疑问,在合作过程中可有学生扮演小教师角色帮助解决,也可将问题提交到讨论群组由其他小组或老师帮助解决。第二次是6人小组,合作解决由老师布置的课堂探究任务,该合作探究任务更具挑战性,需要组内合作交流或组际协作交流,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第四,巩固练习,小结提升。学生可以利用测试平台自主完成巩固练习,并能得到及时反 馈,同时老师也能利用测试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并作出必要的指导。此外,学生还可利用为知笔记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为知笔记不仅是一种教学平台,它还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实现了“人人通”,使学生在“云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许多学生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个人知识进行管理,需要时又能将自己的个人知识共享给老师和学生。

三、建设研修平台,实践网络教研,变封闭研修为开放研修。

通过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研修网(http://msgzs.hssyxxedu.com),开展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五步课例研修”活动。课例研修特色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以数字校园为支撑;与智慧课堂、微课程等探索相融合;根据教与学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确定研修主题;采用团队研修形式。具体操作步骤为①预案上传。开课团队由三人组成,其中开课者、同学科协作者和信息技术教师各一人;接到开课任务后,通过网络协作或面对面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提前一周在研修网“教学设计”上传信息化教学设计。②团队磨课。研修团队各成员针对开课教师上传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建议,并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上传研修网,开课团队汲取同伴建议后完善教学设计,并将信息化教学设计修改稿上传研修网“教学设计”栏目。③观课评课。开课一般在两个信息化专用教室进行,要求研修团队各成员到现场听课,其他教师可以采用网上听课的形式。听课教师可现场通过手机等无线终端上网即时发表评论,或课后到研修网上发表评论。④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要求开课者认真参考各位同伴的评课建议,两天内写出教学反思、一周内整理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并上传研修网,供同伴参考,各同伴也可再次提出修改建议,提升教研深度。⑤视频上传。视频内容包括开课者说课、课堂实况、协作同伴点评3个部分,要求在三天内上传视频,让开课者自观课堂,引发反思;同时也让其他教师网上观课,发表评论。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五步课例研修”有利于教师不断学习,有效实现知识管理,促进其专业发展。

1、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点燃了“星星之火” 学校于2011年专门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修团队,每学科3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专家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他们掌握了技术、积累了经验,整理了一些案例,近两年中,有关深度融合的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百余篇,开出市级以上深度融合公开课15节,专题讲座9个。绍兴市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展示暨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上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2、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了“优质轻负”

开发微课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新途径。一是制作微课也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教师发现身边问题,通过“想办法,解决,梳理,制成微课”的过程,帮助教师解决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简单实用,人人可以做,人人都会做。二是制作微课,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反思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三是微课便于传播,为教师交流学习提供便利,从而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四是微课便于将专家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传播,引导和帮助年轻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五是通过开发微课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开发微课的同时,我校逐步形成了“华中微讲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微课有效地帮助一些学困生达成学习目标,提高了各学科及格率。

3、促进了学教方式的转变,形成了“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实践有利于培养教师新的教学素养,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的转型。一是改变了教师原来认为学生不会自学的看法。信息化教学前移,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供更多的内化知识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为教学创新提供新空间。在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商讨难点,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会协作学习,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收获学习成就感。二是发展了教师的教学新素养。在智慧课堂实践中,除了传统的教学功底之外,还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视音频技术、艺术修养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一定修养。这些新的教学素养与传统教学素养融为一体,增强了教师实施教学最优化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新提升。三是养成了常态化反思习惯。智慧课堂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事先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制作教学视频,便于教师播放、审查和修改,实现教学反思常态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从“演员”到“导演”,教师新职能开始显现。在智慧课堂学习方式下,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认真制作教学视频,积极设计课堂创新学习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有困惑的学生,拓展学习深度。因此教师职能的重心从讲课向设计、组织、帮助与指导转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才会取得成功。但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专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会紧抓机遇,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摸索更适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

1.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程度。学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推动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这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重要支持性物理环境,其次要给予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

(2)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一是培训教师熟练掌握通用教学软件(如,PPT和Word等)的使用,在此基础上用好常用的学科软件;二是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备课、上课和组织学生的工具;三是对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让教师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

(3)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鼓励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专题研究,要着重探讨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案例

1.主题学习网站

主题学习网站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科教材内容建立主题网站,并通过该网站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主题学习网站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创新了课堂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2.班级网络学习空间

基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制”长期存在的事实,建立班级网络学习空间,它依托于省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构建而成,教师可以在网络班级空间开展教学,学生学习强调小组交流与协作,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的个性教学资源中心和互动协作空间。

3.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构建了“学生白天在课堂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它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才能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土木工程系由道路教研室组建的教工第二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立足岗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该支部成员大多主要由年轻博士和在读博士生组成,平均年龄32岁,是省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之一。

该支部结合专业教学,针对当前道路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沉陷地基桥梁群桩负摩阻力效应及有效承载力研究”、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大型跨海桥梁基础合理结构型式研究”、济南市科技局高校院所自主创新计划“济钢转炉钢渣路用材料应用技术研究”等在研项目,组织党员成立科研创新团队,确立科技攻关目标。

----制定明晰分阶段科研内容及工作目标,由支部书记李晋同志将科研任务逐一分解并落实到课题组成员,明确科研任务,实施有效协调。

----在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科研经费并制定激励机制,既充分保证科研资金科学到位,又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挥最大效益。

----定期检查指导,课题组负责人对每位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采取初期审查、中期检查、团队研讨、专家指导、目标修订、结题验收等,以保证团队运行顺畅、如期完成任务。

----实施教研结合,项目研究中团队成员注重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同时吸收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攻关活动,结合今年学生毕业设计选取了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参与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显著。

----科研成果转化,该支部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在公路地基与基础结构优化及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路面结构耐久性研究方面有了新突破。组织实施的“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应用技术研究”中的土工格室柔性生态防护方案成功解决了高速公路土质高边坡稳定性防护难题,得到了社会认可。

第五篇:发挥组织部门优势

发挥组织部门优势 致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的出台,使中原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是我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意见》对濮阳的支持也进一步明确,要支持濮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区域物流枢纽、天然气储备基地、鼓励濮阳加强区域合作等意见,给濮阳加快科学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对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支持,更是给濮阳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组织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审时度势、炼好内功、乘势而上,进一步发挥组织工作在加快县域经济建设中的思想动员、组织保证和表率带动作用,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更好的措施来服务和保障濮阳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率先崛起。

一要围绕服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变观念转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把工作做实,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转变是引领。要以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着力推动领导方式转变,以领导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结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注重实践特色,落实整改措施,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思考和落实组织部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先行一步、走在前列的责任和任务,不断增强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实效性。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濮阳快速发展”这一主题,继续解放思想、深化学习、创新观念、理清思路,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引导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转化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正确思路、实际能力和政策措施,使各项工作都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在前、当先行、做表率”。

二要围绕服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配班子选干部。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壮丽画卷全面铺开之际,强力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关键在树好导向用好人。怎么看人,如何选人,用什么人?省委给出了答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要做到“五重五不简单”,“五重五不简单”是我省干部工作经验的传承与提升。“五重五不简单”科学把握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了改革深化、创新提升,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和活力。工作中,要把服务好中原经济区建设,真正提升干部素质落到实处。要为服务科学发展、加快原经济区建设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加快建立健全选人用人公正机制,落实“五重五不简单”的选人用人要求,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从加快濮阳县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坚持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看班子、看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加大对熟悉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试行办法,把实施和落实国务院《意见》的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且有效运用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善于谋划科学发展、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紧强集体和骨干力量。

三要围绕服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抓基层打基础。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和村级组织换届之年。工作中,要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创新、方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和村级干部培养选拔、教育培训、关怀激励、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要突出特色,继续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壮大企业党的力量,协调推进企业党、工、团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保持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和要求,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城乡党建工作互帮互助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统筹抓好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构建适应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四要围绕服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引智力聚人才。要适应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提高人才竞争力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好组织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牵头抓总作用,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各种力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管好人才、用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工作,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营造爱才用才的社会氛围,努力形成人才推动发展、发展培养人才的良好局面。要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快引进选拔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切实推进我县产业提升和结构调整。要积极构建人才集聚平台,关心和爱护人才,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要积极创新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本地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创业发展、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优惠措施,着力优化人才集聚和改善人口结构的软硬件环境,主动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服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下载同时发挥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同时发挥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教师优势范文

    发挥教师的优势在于科学引导学生 泰来县和平镇团结学校孙凤山 新的课程标准实行,犹如一缕春风吹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心扉。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要求的提出,为我们的实际教......

    发挥团队优势

    发挥团队优势,做到安全自主管理 安全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永恒主题,安全关乎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幸福,而安全自主管理团队的建立,则使我们磷复肥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将达到......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创建个性化企业文化 2000级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斯叶青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不再有人怀疑。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大量涌入,如何发......

    发挥部门优势

    发挥部门优势创新帮扶举措县安监局在结对帮扶庙前镇中吴村工作中。围绕建设全面小康村的要求,坚持组织再强化、目标再明确、措施再靠实,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发展优势

    存忠:对黑龙江发展优势的几点认识(2005-2-7 9:25:38) 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方存忠:老工业基地留给我们的究竟是包袱还是财富,是阻力还是动力?黑龙江省所处的区位究......

    发挥比较优势 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发挥比较优势 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 苗 圩 2007年第9期 ——领导专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区域间、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

    发挥生态优势 发展绿色工业

    发挥生态优势 发展绿色工业 我谈6个观点。一是对信阳工业发展未来态势的评价。信阳工业薄弱,但是要看到薄弱是信阳的劣势,更是信阳的优势。信阳虽然工业不发达,但是高污染、高......

    发挥统战优势 服务转型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 服务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县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但也存在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和产业结构等的方面一些困难。因此,促进我县经济社会转型、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