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竞争优势 加快创新发展 (★)

时间:2019-05-14 18:0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竞争优势 加快创新发展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竞争优势 加快创新发展 》。

第一篇:强化竞争优势 加快创新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必须强化竞争观念,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紧迫就紧迫在“世界级”的竞争考验已经来到我们面前。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这种竞争已上升到了“世界级”水平,不仅是竞争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大,更是竞争质的飞跃。面对这种竞争,我们的产品缺乏竞争能力,是个紧迫问题,但更紧迫的是我们的竞争观念、竞争机制、竞争手段不如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必须借助将加入WTO给自己的思想观念“击一猛掌”,提高迎战“世界级”竞争考验的决策水平、组织能力。

紧迫就紧迫在竞争的巨大威力将加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市场经济是强磁力经济,哪个地方是强者,各种要素就会向哪个地方集聚。如今资源优势外流的危机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人才政策,吸引走了我们一些科研专家、技术骨干。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要素跟着竞争优势走。我们切不可小视。

紧迫就紧迫在我们还要大大增强投身竞争的主动性。镇江不乏市场竞争的骄子,但是,至今还有少数人一味抱着行政性、指令性的办法不放,不善于通过竞争去推动工作;有的人口头上讲竞争,要求别人去竞争,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则回避竞争,不愿竞争,甚至限制竞争、阻碍竞争;还有一些人,缺乏自信,害怕竞争,担心被竞争所淘汰,留恋大锅饭,小富即安,小胜即满,得过且过。我们面对竞争的挑战,唯有自觉融入竞争的大潮,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提高,才是根本的办法,除此别无选择。

二、突出重点,加快建立推进竞争的有效机制

作为一个区域发展决策主体的政府,就是要促进竞争机制的建立,让一切有竞争能力和竞争愿望的人去创立自己的事业;建立和维护竞争规则,确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摒弃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潜能发挥的评价标准和落后习俗,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鼓励个性发展的氛围,焕发人的聪明才智,在竞争中作出创造性的贡献。根据当前的实际,要突出建立四个方面的机制:

(一)加快建立明晰多元的产权机制。产权制度是最能够有效刺激人的理性,焕发竞争热情,促使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制度形态之一。一是要着力强化产权的人格化。当前,产权能明晰到自然人的要切实明晰到自然人。对众多实物形态的公有资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公有资产,要进一步加大拍卖出售转让的力度。一些服务性、中介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要淡化官办色彩,明晰公有资产,推进产权改革,把经营权或产权落实到法人或自然人,实施企业化管理。抓紧健全和完善公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通过国有资产控股经营公司等形式,行使公有资产管理营运职能,确保出资人到位。二是要着力推进股权的多元化。要通过公有资本的股份化改造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公有独资公司,要推进不同的法人和自然人参股,形成多家持股的有限公司。对我市具有一定实力、竞争力强的企业,既可以跨行业参股、联合、兼并,也可以通过接管本行业中小企业吸收多方资本,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要重视厂房、设备、技术等资产股份化改造,也要重视学校、医院和经营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资产的股份化改造。三是要着力促使中小企业民营化。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转让出售,一步转民;对非公有制企业资本积累不多,难以一次买断或全部转让的,可先租、后股、再售,逐步转民;对国合商业企业以及公用设施等公有资产,可通过租赁、承包管理,公有民营;对众多中小企业以及部分诊所、场馆和某些非义务教育的学校等,可以通过全额或部分买断,实行民有民营或公民合营。

(二)加快建立充满活力的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推进竞争,必须加快市场配置资源的步伐。一是大力推进企业资产的市场配置。要让存量资产在竞争中向“产业链”集中,使关联中小企业围绕“链头”、“链核”企业,在竞争中认同,在竞争中融合,组合起来,结抱成团。要让存量资产向竞争中的强者、胜者聚集,向具有竞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向机制灵活的私营企业集中,鼓励私营企业承包、租赁、并购国有企业。二是大力推进城市资产的市场配置。办好城市建投资公司,发挥筹资融资、开发增值功能,不断发展壮大。剥离城市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采取能卖的卖、能租的租、能承包经营的承包经营等办法,促使城市资产通过市场竞争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城市建管中的一些事业单位,要加快改革步伐,走企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植和发展城市资产的经营主体,改变官办官养格局。园林建设、道路管护、垃圾装运、道路清扫、文体场馆、水利设施建管等等,要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引入竞争机制,国有、集体、个人都可以进入,可以公平竞争。三是大力推进国土资产的市场配置。要制定和完善国土资源竞争性交易规则,在竞争中实现国土资产收入的最大化、稳定化。积极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公平竞标、有偿出让。实行不饱和供地,定量上市,竞价拍卖。

(三)加快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一要切实形成激励竞争的分配机制。坚持按市场规律配置人才要素,实行按质论价,动态操作。进门看学历,入门比业绩,分配与业绩、贡献挂钩。要真正视人才为生产要素,使其同其他资本一样,进入产权设置,参与资本分配。要加大按知识、按竞争能力分配的比重,对在关键竞争性岗位上的技术骨干、项目带头人,实行技术入股和协议工资制度;对带技术入股的科技人才可以按技术专利的份额占股。竞争激励要与淘汰制同行,真正把劣汰的威胁和压力转化为优胜的动力。二要切实建立竞争上岗的机制。企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竞争上岗的覆盖面。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改革中,都要重视推行竞争上岗,力求取得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三要切实形成动态管理的机制。建立功能完备的人才市场,形成各类人才流动的中枢和通道,让各类人才在企业家市场、行政管理人才市场、工程技术人才市场、软件开发人才市场上,通过竞争双向选择,通过竞争各得其所。完善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进一步扩大企业用人自主权,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审批制为登记制。跨单位、跨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简化审批层次。各类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的使用和生活待遇也要进行动态管理,形成梯形结构。

(四)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一是招投标制。认真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和国务院实施细则,继续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和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房地产、道路、桥梁、园林绿化、交通及公用设施、装饰装修工程等都要实行招投标。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努力实现财政资金的经济、有效使用。要大力推行规划设计、资源分配、项目开发、车辆运行权等招投标和拍卖制。二是公示制。公示内容要规范化,公示方式要多样化,公示措施要扎实有效,形成制度。特别是要在涉及竞争者切身利益的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劳动人事、对外经济等部门大力推行公示制。三是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对领导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重点单位、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统一协调,切实有效。

三、营造环境,抢占竞争制高点

要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推进竞争作为领导工作的重要方法,把促进竞争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凡是能通过推进竞争解决的问题,尽量少用行政办法。想问题办事情,推进竞争要放在重要位置,让竞争的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有竞争的意识,要敢于瞄准全国有影响、省内有位置、市内争第一的目标,争优创先,形成“人人竞上游、事事争一流”的良好氛围。(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

要努力规范竞争行为。政府作为竞争行为的组织者,要切实转变职能,不断完善竞争法则,依法行政,建立规范的有利于竞争的行政行为。推进普法学法,努力让每个竞争主体懂法守法,依法行事。确保竞争活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正常进行。

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组织竞争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鼓励竞争、促进竞争、自觉竞争的模范。要不断增强组织竞争的能力,在潜心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特别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新知识,把握发展趋势,增强法制观念和科技意识,善于按照国际间通行的惯例来组织竞争,真正学会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法律办事。

第二篇:加快转型发展 打造新竞争优势

加快转型发展 打造新竞争优势

耕耘金融事业33年,张建国对行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判断力。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以来,带领建设银行以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取得丰硕成果。在谈及新常态下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时,张建国行长认为必须立足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与国家各项战略导向保持高度一致。以转型发展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为改革助力“保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2015年新年伊始,中国银行业改革与转型话题持续深度发酵。2014年民营银行破冰的“鲶鱼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互联网+”思维乘着“两会”的东风强势逆袭,大有加快转变银行业经营理念与竞争格局之势。与此同时,酝酿20余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在即,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或超预期。多重挑战“不期而遇”,并发而起,新常态下的中国银行业何从发力,如何于挑战中寻机遇,从转型中找发展,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近日,带着上述问题,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在即

银行业须加快审慎经营转型

本刊记者:2015年3月3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公布,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一项酝酿已久的金融改革制度,您认为此时推出会对银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建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建立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对于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存款人角度看,这一制度的推出将改变储户“政府隐性担保、存款无风险”的传统意识,使大家更加关注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选择较为安全的金融机构。

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将强化其风险意识,促使各金融机构更加理性揽存、稳健经营。

从金融稳定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有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构建存款类金融机构市场化监督和约束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从银行业市场格局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存款人对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银行的信心,为其加速发展创造公平适宜的外部环境。

从深化改革的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一方面将打破商业银行存款无风险、难以破产退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使其真正成为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为加速乃至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利润产生的影响有限,但短期内为存款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建设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存款保险制度,积极维护客户利益,确保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为促进金融稳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本刊记者:今年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最后要放开,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或许打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窗口。您认为当前实现利率市场化还面临哪些问题?

张建国:2014年11月至今,人民银行已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已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在改革过程中,会伴生三个问题:一是银行存款成本上升问题,进而推动全社会融资成本上升或居高不下。二是银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三是风险偏好变化与信用风险爆发的几率增加。

为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首先应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范系统性风险。其次应强化融资主体自我约束,增强利率敏感性。要强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增强利率敏感性。要弘扬契约精神,营造诚信环境,强化民营企业信用约束和社会责任,对恶意逃债、赖债行为加强法律制裁。要强化居民风险意识,追求高收益必须承担相应的高风险。此外,还应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创新利率风险对冲工具。

“一带一路”提速人民币国际化

国家战略催生银行业转型新机遇

本刊记者:不久前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提到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并指出要强化金融合作。这将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张建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常态下构建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推动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2014年以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实施,自贸区建设加速进行,高铁核电等优势产业进军世界,中国这艘千年前就已乘风破浪、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船再次扬帆起航,驶向广阔大洋的姿态已渐清晰。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势必融合到这一战略框架及其所衍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在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支持下,“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在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经贸往来,西部和沿海特色产业等方面快速发展,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大量而稳定的业务机遇。首先,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带动经济较薄弱的西部地区,形成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逐步将内陆沿边地区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拉动特色优势产业、海洋经济、能源产业的发展。其次,我国在基建、装备制造、钢铁等产业有资金、有技术、有经验,通过“一带一路”的跨国合作,能够助力国内优势产业“走出去”,在全球树立品牌,并消化国内部分行业的过剩产能。因此,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产业转移等领域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战略的实施能够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存在的巨大资金缺口提供融资新渠道,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地区金融合作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去年年底,建设银行去马来西亚筹建分支机构,我们看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非常欢迎“一带一路”战略,他们都很希望“一带一路”战略能带动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契合各国的共同需求前提下,减少壁垒,推动人员和经贸往来,激发经济活力和合作潜力,将在经贸合作升级、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等方面为我国银行业带来新市场、新路径。

本刊记者: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出台,亚投行也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平台,其与丝路基金的设立必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请您谈谈对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看法?

张建国: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经济金融与全球经济金融必将进一步高度融合,人民币国际化已成大势所趋。目前,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结算量、保有量已经很大,并且仍在扩大,但人民币在境外作为世界货币的基本功能尚未得到应有体现,应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人民币“能出去、愿持有、用的多”的吸引力问题。

一是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这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基本前提。短期可以保持人民币汇价双向波动,但长期应维护币值稳定,这样才能增强国外境外持有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并不断增强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二是要利用我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人民币计价和人民币清算。在部分大宗商品交易中,尽可能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时机成熟时,还要推广至其他领域。

三是要提升对外输出人民币的能力,优先推进单边资本项下可兑换。一方面通过人民币投资带动人民币输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援助、国际合作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人民币投资;另一方面从战略角度与重要贸易伙伴及友好国家加快开展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快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输出能力。

四是优化银行业国际布局,提升全球服务能力。近几年,我国大型银行国际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应在更多市场为人民币的使用和持有搞好服务,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承担好资产管理、清算中心的职责。

本刊记者:建设银行在服务和支持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方面有哪些实际举措?

张建国:近年来,建设银行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通过自身转型发展,不断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14年6月,建设银行被指定成为伦敦人民币清算行,被赋予了人民币国际化更广阔的意义,这也是对建设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巨大肯定。

最近两年,建设银行“走出去”的步伐非常坚定。建设银行已经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1家一级海外机构,组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网络,建设银行国际业务的增长幅度,也远远高于国内银行业务的增长幅度。预计到2015年底,建设银行海外机构将达到30家,布局海外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海外的服务网络增强以后,对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将会起到更好的支持帮助作用。

2014年全年,建设银行支持“走出去”项目405个,实现签约额逾150亿美元,支持出口近5747亿美元,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底,建设银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承办的第一个“一带一路”重大“走出去”项目——国家电网埃塞俄比亚12.8亿美元出口信贷银团项目正式签约,为2015年全行大规模开展“走出去”国际融资业务吹响了号角。下一步,建设银行将以出口信贷、跨境担保、跨境并购融资、跨境供应链融资、项目融资等优势产品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体系,优化行内业务流程;以重大项目、重点客户为突破点,搭建总分行、母子公司、条线间联动营销平台,进一步挖掘优势行业与客户的业务需求;以境外机构、子公司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海外布局,强化境内外联动,统筹利用各机构优势为“走出去”企业服务。

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面临新趋势

风险管控向常态化管理转型

本刊记者:最近,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陆续发布了2014年经营业绩年报。盈利增速放缓,不良贷款率有所攀升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全行业增速近三年来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您对此如何解读?

张建国: 2014年不良率反弹是整个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2014年,建设银行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不良资产风险管理年活动,总行、分行都牵头处置重大风险事项,通过打包处置的方式,不良资产收回的比率达到了35%,可以说是积极应对不良率上升、主动化解风险的结果。2014全年,建设银行计提了619亿元的拨备来应对资产质量下降。处置了700多亿元的不良资产,核销了320亿元坏账,这确实对我们的净利润增长形成了一定的压力(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银行业净利润增长速度下降将是一个趋势。一方面是整个经济下行造成资产质量的压力。今年面临的风险情况将更加复杂,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还在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确权及转换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相关行业造成冲击。银行是典型的亲周期行业,宏观经济下行,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也面临很大压力。银监会的分析表明,今年不良率还可能上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持续加大,迫使银行动用部分计提拨备。另一方面是价格的问题,主要是人民银行大幅度不对称调息带来的影响。我们将从资产质量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尤其是控制风险等方面,来应对这方面的压力。

基于此,2015年建设银行风控工作将从“非常措施”向常态化管理转型,从事后处置向更注重事前防范的全流程管控转型,以守牢风险底线、积极服务全行转型发展为主线,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夯实基础,创新手段,强化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促进全行转型发展。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化解力度,提高处置效率和效果,同时争取政策支持,拓宽不良贷款处置途径,挖掘市场潜力,引入市场化机制,借助子公司平台,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方式。三是发挥前中后台风险“三道立体防线”作用,前移风险管控关口。四是守牢合规底线,推进内控合规管理方式转型。全员合规是全行稳健经营的必要前提。合规管理将落实到每个网点、每个业务流程、每个岗位上。

本刊记者:2014年建设银行正式确立了新时期战略转型发展规划,并启动了内部机构的集约化调整改革。2015年,建设银行转型发展战略将如何落地?

张建国:新常态下,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必须立足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与国家各项战略导向保持高度一致。通过自身转型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不断创造新价值,以转型发展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为改革助力“保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2014年年底以来,建设银行对内部机构进行了一系列集约化调整,总行设立资产管理部,与投资银行部合署办公,集团客户部调整为战略客户部,电子银行部调整为网络金融部,同时成立新的渠道与运营管理部,负责全行营业性业务运营管理、营业网点管理以及集约化处理等职能的业务支持和服务。2015年这类调整还将继续,争取为建设银行的战略转型提供组织架构方面的有力保障。

在优化治理架构、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建设银行还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按照总书记对建设银行提出的“三个能力”建设要求,大力提升区域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服务水平。目前,已制定并下发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七大服务领域、六大产品配置、六大推进举措的细化措施,全力保障国家在“一带一路”关键领域的融资需求,打造支持“一带一路”经贸往来的金融大动脉。

2015年是建设银行全面实施新时期战略转型发展规划元年。建设银行将紧紧围绕向综合性银行集团、多功能服务、集约化管理、创新银行、智慧银行五个方面推进转型,全面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的现代商业银行集团,主要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加快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大资产大负债模式转变。探索编制集团大资产大负债经营计划,打造大资产管理平台,加强集团资金全量管理,提升金融市场业务管理水平。

二是加快推动单一服务模式向差别化综合服务模式转变。开展综合金融服务下的综合营销、综合定价和综合考核;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业务,打通各类资金供求通道;健全跨区域、跨条线、跨境联动机制,搭建集团层面业务协同平台。

三是加快推动传统网点经营模式向全面渠道经营模式转变。大力发展网上银行、远程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渠道,打造“智慧银行”类服务体系,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强化线上线下协同。

四是加快推动统一管理模式向统一性与差别化管理相结合模式转变。细化分类管理,资源配置向客户基础好、资本占用少、成本较低、价值创造力强的业务、产品和区域倾斜。

五是加快推动传统信息系统管理向大数据管理模式转变。尽快完成全行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为转型发展提供专业化支持。

第三篇:加强综合管理 发展竞争优势

加强综合管理 发展竞争优势

——企业综合管理考评的实践与思考

管理也是生产力。强化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创新,这是巩固制度创新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发展竞争优势,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的新课题。几年来,我公司结合大型化工联合企业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先后开展了形象工程创建和综合管理考评活动。在广大员工中积极倡导具有鲜明巨化特色的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积极发掘执行力文化的导向、凝聚、驱动作用,在推进企业规范管理、精细管理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和实践。

一、我公司综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集团公司层面,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企业综合管理检查考评活动,示范车间的考核认定以及“十佳”文明班组的检查评比活动。综合管理考评内容涵盖各单位的经营业绩、安全环保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建设发展、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示范车间和“十佳”文明班组由各单位自主推荐,集团公司组织检查认定。建立“三级”争先创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走上新的台阶。

在分子公司层面,各单位车间、科室能够切实开展劳动和工作竞赛,一般每季检查评比一次;班组和工段之间开展劳动竞赛,一般每月评比一次;班组内部员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其结果与工作绩效考评、收入分配以及工作测评相结合。大部分单位能够做到公开、公正,使这些活动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从近几年的检查考评情况来看,各单位制度管理比较规范,少部分单位制度修订与执行有所欠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和保障体系健全,能够结合办单位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与活动。内部民主管理有声有色,车间、班组事务公开,广泛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目标成本管理、5S管理、6σ管理以及管理创新等活动。总体上看,公司内部各单位争先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 巨化员工较强的团队意识、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可贵的敬业精神,企业综合管理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但是,由于部分单位内部产品、组织和人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内部经营处于被动局面,基础管理工作滑坡。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的管理手段与方法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反映;二是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漏洞较多,信息不对称;三是经营绩效难以提高,管理效率较低;四是员工生产与工作热情难以调动等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公司快速发展与体制机制上的矛盾,主业与辅业如何实现协调发展的矛盾。

二、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企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今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全球化的问题,这给企业提供了最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要在竞争中去认识和把握它,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这样才能增加紧迫感和自觉性。当前,国外跨国企业正在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优势和中国企业竞争力弱等特点,期望把中国企业尽快地纳入自己的产业链当中,并使自己始终保持在价值链条的高端地位。要在这一激烈的世界竞争中胜出,我国企业必须学会整合国内和全球资源的能力,包括产品服务的全球定位能力、智能化的运作、谋划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的能力和超前的资本运作能力。而实现这一点,就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系统,涉及技术、管理人才、团队、机制、规则、理念等综合形成的企业支持保障系统。我们的企业无论是品种、档次、销售额还是创新能力,与真正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而,应对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优化内部结构,推进现代管理,发展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2、企业体制机制将发生根本性变革。随着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公司将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产权多元化改制。通过改制,改善所有制结构,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和负债结构,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和社会负担问题,实现制度创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真正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运行机制。这就意味 着,企业内部管理必须与新的制度相适应,努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和管理效率。

三、推进企业综合管理的几点思考。

面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企业管理者必须审时度势,加强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扎实推进综合管理,激发企业新的活力。

1、加强综合管理,首先必须领导重视。

从多年的综合管理考评实践中可以发现,一个企业的管理规范程度直接与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有的企业领导习惯于“一言堂”,“人治”风格非常突出。各种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管理制度还不如领导一句话顶用。这种简单的管理方法是非常危险的,也是与现代企业制度格格不入的。企业领导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效能的发挥。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综合管理,做到管理有法,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规范管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要求企业领导做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的推动者,切实构建建立制度执行和监督的管理保障体系,及时评估管理绩效,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在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成本、质量等专业管理方面,要努力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主动对标,并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

2、加强综合管理,要做好战略竞争准备。

企业战略竞争是指企业注重长远目标实现的竞争,它包括战略目标的长远性和期望性,战略规划的整体性和盈利性,战略措施与战略发展的可持续增长性等。企业能否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战略竞争创新。目前,我公司许多单位习惯于传统的策略竞争与随机管理,表现出经营理念滞后,缺乏竞争经营的全局性和长远性。主业的战略竞争准备可以寻求强强联合和借力发展,要放眼世界,集聚竞争优势,抢占市场机遇。辅业单位不能继续成为主业发展的累赘,其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好历史“包袱”,做强主营业务,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实现搞活发展。可以说,战略竞争准备要贯穿企业综合管理的始终,同时促进企业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3、加强综合管理,要力求精细管理。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否则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加强企业综合管理必须以做好各项基础管理为依托,坚持长效管理和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一种高效、节约的企业管理方式,以建立完美的流程为中心,强调不断地改善。像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经历了世界大战,企业都没有垮掉,这正是精细化管理增强了企业抵御强劲风险的能力。精细管理强调数量化、精确性。精细化管理强调数量化和精确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严谨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一个管理者对成本情况、材料来源和增长趋势等方面的因素都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判断。精细管理强调各类数据的重要性、准确性,将管理数量化并提高管理的精确性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比如现场管理方面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就有相当大地差距,我们许多单位在专业检查和有领导视察前,“临时突击”痕迹非常明显。这就说明我们的基础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综合管理,要努力实现长效管理、精细管理。

4、加强综合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到企业管理上,我认为就要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积极培塑优秀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诸多资源中,人才与人力资源已上升为主要资源,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源创新的唯一来源,一切知识与知识资源创新都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已成为经济诸要素中的决定要素,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企业中人才与智能已成为一种巨大的资本,并随着企业发展而快速增值。实施人才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要把人才、知识作为第一战略资源,放到国际大环境之中进行运作,充分运用全球高素质人才与人力资本,为企业全球化竞争与发展服务。

企业文化的功能包含有5个方面:一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这是一种凝聚功能和向心功能。二是导向功能。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三是激励功能。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四是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常常发挥着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五是纽带功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维系发展要有两种纽带:一个是产权,物质利益的纽带;另一个是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这两种纽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企业管理归根结底就是要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理解人、关心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塑造企业优秀独特的价值理念,重视发挥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

5、加强综合管理,要注重管理创新。

目前,我公司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正处在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改制后的新企业将努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国氟化工龙头企业。新企业要快速发展,势必要求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应该说,集团公司的所有单位和部门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要不断创新,提高自我调整、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以管理创新激发企业新的发展动力。

促进企业管理创新,要把握现代市场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从价格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市场空间变小,传输速度变快,时效要求更严,市场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顾客需求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新要求,必须跳出传统的产品经济和竞争思维,把服务放到比产品与价格竞争更高的位置。现代市场经济从产品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就是围绕客户建立最完美的服务与竞争新模式。我们要充分认识客户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提供高质量、完美的服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快观念更新,善于运用网络、信息、知识经营等现代化手段,积极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综合管理再上一个新水平。

公司办公室 王志强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第四篇:竞争优势

在演讲中,杨壮教授与在座的来宾共同剖析了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流失现象。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企业高层领导人有一半以上的人准备在两到三年内辞职或者调换工作。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广泛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杨壮教授认为企业中高管离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企业缺乏独特的、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和文化氛围;企业未能建立起真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企业没有提供人才发挥的平台,未能制定长远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领袖的个人素质和领导风格存在重大缺陷。他认为,高管离职不单单受企业制度影响,更是一个管理问题。总裁理念和领导风格直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潜力的发挥。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之本,企业激励机制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公司招聘和人才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文化氛围。杨壮教授的研究紧扣目前企业中的热门问题,数据翔实,逻辑清晰,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科学严谨的结论深得在座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赞同。

随后,北大国际MBA项目 EMBA主任、战略管理学专家马浩教授,就竞争优势与中国企业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马浩教授认为,竞争的意义在于参与,重要的不是赢,而是参与其中。但在参加竞争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胜。“猪也可能会飞,但肯定不如鸟飞得漂亮”,因为飞翔不是猪的优势。同理,企业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中定位自己,选择不同的游戏。马浩教授就竞争优势的实质内涵、表现形式、定位所在、作用影响、起因缘由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还提出,中国的企业不用走很多弯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成熟企业的案例,模仿本身也是种创新的手段。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在自己有相对优势的小池塘内,成为大鱼。随后,马教授还为中国不同企业如何发挥竞争优势,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主题演讲之三:竞争优势与中国企业

主讲人:马浩教授

演讲内容提要:竞争优势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现象:竞争优势的实质内涵、外在表现、定位所在、作用效果、起因缘由以及时间跨度等;中国企业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面临的特殊挑战和机遇;中国企业如何快速模仿和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以迅速取得相对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要取得相对于国际一流对手的竞争优势,核心是要依靠自身的创新。

第五篇: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作者:李永锋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1年第01期

摘要:分析封闭式创新模式在新形势下的困境,阐述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的革命性,从三个方面论述开放式创新兴起的缘由;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剖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运用该理论,依次分析开放式创新的选择效应、杠杆效应、成本效应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全面透视开放式创新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机理。分析结果说明开放式创新具有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特性。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竞争优势;来源;效应

哈佛商学院技术管理中心Henry chesbrough教授经过十余年的观察发现,一些堪称国际上最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却未能从创新中获益,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多采用封闭的模式进行创新,过分地强调内部创新,导致企业很多发明创造因自身的能力限制而被束之高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知识性人才流动不断加强和资本越来越活跃,当今的研发创新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型员工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支持创新活动的风险资金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投资者对于企业研发效率与研发投资报酬的要求更是不断增高。开放式创新以全新的视角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模式,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

1、开放式创新的兴起

20世纪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是许多行业禁止竞争对手进入的最重要门槛。企业内部研发提高了生产效率,促使企业实现了自然垄断或规模经济,具有新特性和市场应用的新产品也随之而来,又创造了新的商机或规模经济,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创新模式是封闭式、高度集权的内部研发模式,曾经对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20世纪晚期,企业封闭式创新模式开始受到挑战,很多行业领导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却明显下降了。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很多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熟练工人,在离开原来企业后会把技术带到新的企业里,同时会把创新向更广的第三方进行传播。第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大学甚至更高的教育,这类人的急剧增加使得各种知识、技术开始从企业的中心实验室向许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外溢。第三,风险投资市场越来越完善。在封闭式创新的环境中,风险投资资源十分匮乏,而且是很多都投到了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或机构,新建立的企业想获得更多的有能力的专家很难。但现在新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风险机制和回报机制,对于资

本与人力都具有极大的诱惑。诸如此类,改变了企业封闭式创新的模式。因为技术的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创新蓄水池”,广泛传播着新的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开始涌现并逐步取代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模式认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可以并应当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的所有有价值的创意,同时使用内部、外部两条市场通道,以提高研发效率,获得超额利润与竞争优势。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成,企业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构建强大的创新网络,从而整合创新资源、获得溢出效应、突破技术障碍、减少创新风险。因此,企业应向全球寻求创新构想与研发成果,不再将研发视为纯粹的内部流程活动。向全球搜索技术创新来源的关键是企业与外部建立开放性的创新网络,将全球该领域的创新主体涵盖到自身的创新体系中来,获得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并不断向外部开拓新市场。

2、竞争优势的来源

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和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清楚地给出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价值链将企业活动划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其中基本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活动,而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包括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企业范围的职能。价值链列示了企业活动的总价值,并且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企业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被称为企业的价值活动,它们为企业创造的总价值体现在顾客购买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总值,这个价格总值与企业完成所有价值活动的成本之差构成企业的利润。企业要获得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必须以更低的成本执行这些活动并为消费者所认可,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导致差异化,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在价值活动的层面上,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降低价值活动的成本,或者使价值活动为企业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

以前企业通过内部研究开发寻求较低的企业活动成本或者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值,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现在,重要的创新正逐渐变成由一些小型或中型的企业来完成,甚至个人都急于出售他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大学和政府实验室也开始对建立行业合作关系表现出了兴趣。过去创新的关键是在严格控制下的企业内部实验室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到处遍布的可用知识使得控制变得不可能,现在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其他人的研究和发明。当更多的商业伙伴从IBM的技术和服务中受益,实现流程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似乎更有力地说明了,依靠内部资源特别是研发资源,已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如今企业竞争优势通常来源于企业开放式创新。这是因为:第一,开放式创新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内外的所有创意,发动员工、客户等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推出更加符合用户”随需应变”的创新产品。第二,开放式创新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匹配了不同的资金、管理和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市场化的效率。第三,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能降低企业自行研发的费用和失败的概率。第四,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使得企业的技术成为价值链创新活动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够吸引其他企业投入它们的资源,提高平台的价值而不需要平台建立者进行额外的投入。

因此,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是低还是高,以及这些创新活动能否比其他企业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或形象价值),能否比其他企业更显著的降低创新活动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非货币性质的成本。

3、开放式创新的三大效应与企业竞争优势

3.1开放式创新的选择效应与竞争优势

开放式创新的选择效应是指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来完成那些它并不擅长的创新活动。很少有企业拥有所有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开放式创新战略使得企业能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来完成企业那些不擅长的创新活动;企业得以较其他企业低的成本完成这些创新活动,一旦企业找到合适的外部资源,企业就可以与之进行合作创新活动,企业便可以在这些活动上大力投入,开发出对手无法模仿也难以找到替代品的资源,合理利用并不断发展这种资源的能力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飞利浦公司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创新领导者,就采用了开放式创新战略。当初飞利浦率先在荷兰开创电视机产业时,不但要解决产品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而且面临着荷兰没有电视台的现实。为此,飞利浦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设立了荷兰第一家电视台。因为并非传媒专家,所以一有可能,飞利浦就把电视台的业务转移给经营传媒的专业公司。在飞利浦的荷兰研究中心,每天有8000人来到这里上班,但这些人并非都是飞利浦员工。其中一些人来自大学、研究组织、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他们为了某个创新目的,加入到飞利浦的某个团队中进行创新活动。

3.2开放式创新的杠杆效应与竞争优势

开放式创新的杠杆效应是指企业用较少的自有资源(如创意、知识、市场、技术等)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开放式创新的中心思想是,与单纯依靠自有资源相比,如果企业能够将目光扩大到自身范围以外,就能更好地获得创意、知识和技术。开放式创新模式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到一个超越组织外更大的网络中寻找解决方法,而非仅仅局限在组织内部人员中。因而可用的资源范围扩大了,形成资源的“杠杆效应”。例如,几年前,宝洁公司有人提出用食用色素在品客炸土豆片上印刷图画。这是一个让品牌显得更具活力的好主意,可是宝洁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宝洁并没有安排一些工程师和科学家去研究这个问题,而是使用自己的创新网络去搜寻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人已经知道怎么做。几个月后,公司发现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有个面包师是全球最擅长用食用色素来装饰蛋糕、糕饼等面包食品的。于是,宝洁购买了他的技术并申请了专利,它给品客印章薯片(PriglesPrints)带来了数以十亿美元的利润。

3.3、开放式创新的成本效应与竞争优势

开放式创新的成本效应是指企业向全球寻求创新构想和科研成果,其价格低于企业内部研发的成本。企业内部研发需要耗费企业很多资源,技术商品化时间长,失败的风险也很高。通常研发的投资报酬很难衡量,研发创新的机会成本很高。企业采用开放式创新战略,就无需像对待企业员工那样管理外部研发人员,不用给他们发工资。更重要的是,由于研发成果是现成的,拿来即用,它不仅无需承担研发过程中的风险,而且缩短了从发现市场机会到获得收益之间的时间。因此开放式创新模式降低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和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例如,由于采用内部研发战略,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技术优势的朗讯公司遇到了资金与管理方面的问题。相比之下,思科公司则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新创企业,并投资于这些新创企业,或者直接收购这些公司。此外,思科公司还与创新能力非常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思科公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速度和数量颇丰的研发成果。NEC的研发总监曾这样总结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获取技能的经历:“从投资的角度分析,这种使我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迅速掌握国外技术。我们没有必要自己开发新的创意。”

4、结语

上述三种效应显示,开放式创新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未实行开放式创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开放式创新成为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将知识转化为产品的有效模式;提高了企业创新的效果,分散了创新的风险;有助于企业向高级形态有序演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仅仅依赖于内部研发投入,不能仅仅依赖于研发人员,要改变企业内部研发的封闭模式,提升用户、供应商、风险资本家、知识产权工作者的地位,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内外知识和资源,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创造全局性的持续的创新能力。

下载强化竞争优势 加快创新发展 (★)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竞争优势 加快创新发展 (★).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作者: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8期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

    创新服务强化龙头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省人大代表视察城区工作座谈会汇报材料 创新服务 强化龙头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城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简析 晋城市城区中小企业局 民营经济管理局近年来,区委、区政府......

    产品竞争优势★

    产品竞争优势,话包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消费终端,有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和装潢进行商品决策的;而到超级市场购买的家庭主妇,由于精美的包装和装潢的吸引,其消费量......

    竞争优势之比较

    竞争优势之比较 到建行履新不满两个月时间的常振明,在建行股份成立大会上表示,他认为建行股份较之中行股份的竞争优势有两点:"同中行相比,建行最大优势是有一批非常优质的客户,......

    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优势 1、技术: 我们公司拥有最专业的技术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比上海任何一家货架公司速度都要快)为客户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且报价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比上海任何一家货架公司......

    国家竞争优势

    营商环境,指能对企业同其目标顾客进行成功交易产生影响的所有行动者及其力量。营商环境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和经济形势的下行,各地人......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发展的分析论文_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发展的分析论文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跨国公司所拥有竞争优势的历史发展变迁的过程和特点的分析,并比较了低级和高级竞争优势的异同,得出了竞争优势的动态概念。说明现在的跨国公司想保持......

    加快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期。5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粮食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