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时间:2019-05-14 07:2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第一篇: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系别专业:管理工程系物流管理专业

学号:wl0836611

姓名:石亮

指导老师:战欧

日期:2011-3-16

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wl0836611

石亮

绪论

近年来,退货作为逆向物流的主要部分开始受到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美国每年消费者的退货额约为1000亿美元 ,而相关的处理成本高达370亿美元。蕴藏在退货中的巨大可收回价值并未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退货处理往往被赋予最低的运作优先权。研究表明有近40 %的美国企业退货处理周期超过2个星期。

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网络销售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维持并提高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便开始采取更为自由的退货政策, 导致退货的大量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居高不下的退货率, 大量的退货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由此电子商务企业意识到退货逆向物流已日益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一个有力的武器, 并把退货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 提高顾客满意度, 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

除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人们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网上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近几年来,网上商店零售业在我国电子商务中得到发展,网上购买活动不断增多。同时,网上商店的产品退货现象也正迅速地增加。网上商店对退货如何处理,如何构建有效的退货

物流系统正成为网上商店提高效率的全新竞争领域。作为逆向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的退货物流系统的设计已经成为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此,网上商店如何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降低退货物流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针对退货的特征建立物流系统,对网上商店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逆向物流管理中的退货逆向物流管理成为现阶段企业竞争优势强化的最终手段

一、逆向物流介绍

(一)逆向物流的定义

逆向物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组织对来源于客户手中的物资的管理(吉恩蒂尼和安戴尔,1995GiuntiniandAndel,1995)。逆向物流包含来自于客户手中的物资、包装品和产品。更简单的概括是,逆向物流就是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但是现在越来越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逆向物流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的完整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

(二)逆向物流的一般模式 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wl0836611

石亮

下图说明了逆向物流的一般模式,包括了回收逆向物流和退货逆向物流两种组成,具体有退货、检验、分类以及一系列后续回收和再利用等处理方式和流程。这些流程和活动构成了逆向物流的一般模式。

一般性逆向物流模式

(三)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循环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责任制度,逆向物流发展已初具规模:法规和责任机制的初步建立,我国逆向物可依据的法规有: 环境保护法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法 ;生态园区的逆向物流发展初具规模,我国从1 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园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200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广西贵糖(制糖)生态工业园区和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初步建立了“再制造”逆向物流与“再利用”逆向物流的试点,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仍然滞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投诉退货、终端退货、商业退货、维修退货等退货类别,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其涉及的部门从采购、配送、仓储、生产、营销到财务部门。因此,退货物流管理需要处理大量协调、安排、处置、管理与跟踪的工作,企业才能完成资源的价值再生。然而在许多企业,逆向物流的管理却往往被忽视或简单化,甚至被认为是多余的。

一般认为,退货的流量越小越好。从节约成本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的确如此。但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是不是退货量越小就越好呢?顾客退货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企业的一笔财富,也是企业增加顾客忠诚度和技术创新的来源之一。因为产品的退回可使企业及时发现产品或服务中的失误,从而加以改进和进行技术创新;退货也许还代表着消费者新的需求,有利于企业开创新的商机。按照竞争论的观点,越是激烈的竞争、越是挑剔精明的顾客越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研究表明,由于沟通渠道的不畅和心理障碍,在通常状况下,70%-9 5%的不满意顾客不会向企业投诉和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逆向物流是企业的潜在损失,相反应鼓励、培训顾客的退货需求,这是建立在企业对产品的质量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合适的退货量是多重变量作用的结果,并不是越少越好。

二、电子商务中退货逆向物流 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wl0836611

石亮

(一)传统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退货逆向物流模式

由于传统的电子商务退货模式通常不受重视,因此也比较简单和不完善。例如,通过消费者和客服部门之间的在线协商,由消费者邮寄物品至在企业所在地。企业收到货后经验货审核,如满足退货条件则将货款退至消费者账户(有些商家承担普邮费用);如果退货产品经审核不满足退货条件,在线商家通常不承担寄回费用甚至有的商家也不承诺寄回业务,这也往往造成了各种各样退货纠纷的产生。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买卖方地位不平等或模糊退货条款造成的不必要或不成功的退货,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还降低了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引入第三方退货授权中心的模式

此文提出一种现代电子商务退货逆向物流的新模式,其与传统的退货物流相比最大的改变在于引入了一个“第三方退货授权中心”(如下图)。引入第三方退货授权中心最大的好处就是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好处有二:其一,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的便利地理条件,这样消费者在需要退货时只要将货品送去当地指定的物流公司办事点,在这里工作人员会进行货品退货条件的审核。这种做法通常可以省去不少由这种不满足条

件的退货所造成的邮费,同时降低退货纠纷的发生率和消费者的不满意度。其二,对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两者而言,这样的一种合作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长期合作的物流战略联盟,建立战略联盟会使双方都受益。

此外,这种退货模式将整个逆向物流的发生流程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种不同的流形式进行分解,将各主体的职责与工作内容进行了比较清晰的界定,能够有利于整个系统下逆向物流工作效率的功效放大。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由第三方来建立逆向物流系统已成为今后的一大趋势。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wl0836611

石亮

三、企业管理退货物流的策略

(一)采用差异化退货战略由于对产品的实物是否与图片相符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担忧,消费者愿意在线购物的前提是需要商家做出明确且较宽松的退换货保证。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做到充分重视退货策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考虑退货问题的话,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持续盈利是非常有帮助的,它甚至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可以采取“宽松退货政策”的差异化战略。所谓“宽松退货政策”是相对于现在大多数企业的“限制性退货政策”而言的,即仅仅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企业才接受退货。那么对于那些大量存在的非产品本身缺陷而是由于消费者的冲动消费或拿到实物后与想象中不一样等(网络过分美化夸张产品的情况时有发生)情况下则不受退货条件保证。宽松退货政策则涵盖了这些情况,为消费者解决了后顾之忧。至于由消费者方面带来的退货成本问题,企业完全可以从产品的价格定位、收取退货邮费或手续费来消化掉,相信即便如此大多数消费者是欢迎这一条款的。事实上,由方便退货的独特竞争优势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长将远远高于设立第三方退货授权中心所需的成本。

(二)重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逆向物流由于地点分散、退货量少,其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常常不被重视。事实上,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中的信息技术问题是很有意义的,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wl0836611

石亮

研究目标具体为物流信息系统收集的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实时化和数字化等。在本文提出的退货逆向物流的模型中,第三方退货授权中心与企业间就存在一个信息系统,通过电子数据的交互,居于计算机网络另一头的在线商家可以清晰地界定查找和识别退货原因代码、退货商品授权号码、以及其他一些商品相关信息,这也是引入第三方退货授权中心进行退货操作所必须的前提保证。

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合理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应用新技术提高信息质量,加快渠道成员间的信息交换速度,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优势

企业作为在线零售商其对面的是众多的供应商,如果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供货总是出现问题,这些都将是引起消费者退货或取消订货的主要原因。企业应该意识到21 世纪的竞争模式不再是一家企业的胜出而是变成一整条供应链的胜出。因此,做好供应链的管理,与众多供应商、第三方物流形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是企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再吸引人的差异化退货战略或再最先进的退货信息系统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作为支撑也只会造成混乱的形成和成本的上升。所以,降低退货的发生率,提高退货处理效率就需要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管理流程、产品检测、监督反馈机制等等是否合理,减少进货、备货和发货环节的差错现象,重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提升顾客的购买满意度。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优势。

结 论

购物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人们购物退货的退货量和对退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退货物流作为逆向物流的一部分,其成本是商家物流活动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退货方式和过程也相对复杂,需不同的处理方案。文中通过建立集中退货处理中心对退货进行集中处理,并针对购物中各种不同的退货方式作出专门方案,缩短了购物退货周期,提高顾客满意度,同时节省商家的退货逆向物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论文作出了退货逆向物流的初步解决方案,未来的研究可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退货逆向物流网络的设计,明确分析成本、响应时间、市场潜力和快速退货之间的权衡。

(2)集中退货处理中心与商家、快递公司的合作模式。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

wl0836611

石亮

(3)集中退货处理中心上门服务的路径优化选择及成本服务权衡问题的考虑。(4)以其增强企业综合竞争优势。

退货逆向物流是企业商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面向终端顾客,影响着企业在顾客中的信誉水平和经营水准。在企业商务迅速发展的全球化环境下,对退货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还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国际化竞争水平。目前,我国在退货物流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政府、企业都应积极思考对策,提供支持,以保障我国物流管理水平和国际化竞争能力的提高。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战欧对我的悉心的指导与无微不至的关怀。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大纲的修改和确定,中期检查,后期详细定稿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老师多次询问论文写作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衷心感谢大学三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衷心感谢我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能克服每一个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我的学业!最后感谢母校三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石亮 2011/2/14

第二篇:物流流程再造: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不断的加强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力争将产品的生产成本压得很低、产品质量和服务做得更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被称作是“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物流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的高低与企业效益紧密相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成本有很大的降低空间,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就是探讨在企业市场环境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如何通过物流流程再造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关键词:市场环境

物流成本

竞争优势

物流流程再造: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现代市场环境对企业物流运作的要求

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现代市场环境对企业物流管理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节约成本

在企业物流运作过程消耗大量资源而基本上不增加商品使用价值,所以节约物流成本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物流效率非常低,物流成本的节约空间还是比较大。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就是依靠节约成本来实现的,在物流运作中应提高企业物流管理能力,采取各种优化整合、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措施。

1.2 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客户被认为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物流系统是流通系统的一部分,它联结着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物流系统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真正的根据消费者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运作,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1.3 及时响应

及时响应是客户对企业物流运作所提出的时间要求。及时响应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的能力,现代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物流信息技术来提高以最短时间交付客户所需商品的响应能力。

物流流程再造的涵义

物流流程是企业全部流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创造物流运动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过程,物流流程再造涉及到与物流相关的业务活动流程重新定义及优化,它是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重要运用。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要根据企业业务流程中的“短板”有的放矢地进行,传统的企业是由销售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技术部门等职能部门组成,这使企业传统的物流流程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2.1 企业的职能体制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企业传统物流管理组织结构注重职能层级机制,组织关注的中心可能被导向组织内部的上级机构,职能部门界限的存在会导致一些无效工序的存在,许多任务仅仅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需要而设立的,容易导致流程的复

杂化和流程的延长,忽视了顾客的需要,而流程苒造则强调流程观念,打破职能层级体制的界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设置业务流程。

2.2 物流流程分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传统物流过程中,完整的业务流程往往被各职能部门所分割,物流流程中包含很多交接、传递。容易引起错误和延迟,对顾客的需求也反映迟钝。

2.3 物流过程缺乏统一的系统的规划,难以形成企业的合力。由于物流过程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当中,缺乏对跨职能的横向流程的统一控制和协调,容易造成每个职能部门只关心本部门的效率和效益,而忽视了物流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物流是贯穿着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环境对企业物流系统的要求,对企业传统的物流流程进行再造是非常必要的。

物流流程再造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取得有很多途径,而物流流程的再造对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通过物流流程再造实现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能够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推动及时生产方式和销售过程的信息化,使企业形成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对物流流程相关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再造,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节约了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待的时间,提高了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从而给企业带来了服务差异化优势;因此,物流流程再造从构筑成本优势和服务差异化优势两个方面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企业物流流程再造需要具备的条件

4.1 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的供应链管理软件软件如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使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管理决策智能化的重要工具。对整个物流流程来说,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贯穿于整个物流流程。只有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才能把物流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连接起来,使其提高效率发挥最大功能。我们可以从信息系统获知企业供、产、销的基本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保证物流流程顺利运作。

4.2 物流数据的支持

物流数据能反映出一个流程是否合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善。因此,进行流程再造的时候,必须要有足够准确的物流数据的支持。我们要获知客户服务水平的高低也需要物流数据的支侍,让数据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例如以定量的方式对物流流程进行改造时,必须知道库存的周转率,定单的履行率,库存水平是否令人满意,过低?还是过高?没有数据的支持,企业的流程再造行动就会失去航标,迷失方向。

4.3 高效的流程衔接

有了信息技术和重要的物流数据的支持,企业还需要良好的流程衔接来推进物流流程再造。每一个物流流程衔接环节都要顺畅,才能使整个物流流程通畅,可以利用信息集成来实现高效的流程衔接。例如在订单作业转采购作业时,库存作业就要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指导采购作业,采购回来的物料进入到库存作业环节时,仓库必须有空间来存放采购回来的物料并使其能顺利进入生产环节。只有流程衔接良好,物流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4.4 合格的供应商

许多企业在对其业务流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容易忽略外部环境,而外部环境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运作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供应商的物流运作能力就是其中较大的影响因素。如果企业的供应商不能及时提供合格的产品,不管流程的设计多么合理,其运作还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供应商延期交货会导致生产计划被打乱,库存管理存在风险。甚至整个订单因此延误,最终导致成本上升。所以,供应商对整个物流流程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只有合格的供应商才能有助于物流流程的高效运作。

4.5 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新的运作流程要取代旧的运作流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物流流程再造对于企业来说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物流流程的改造结果与企业效益息息相关,流程再造必然会产生企业工作岗位的增减变化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变化,会涉及到企业中供、产、销等许多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利益,这就需要企业的全体职工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从中协调将会为流程的再造创造有利条件。

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实施策略

5.1 对物流流程进行集成化、规范化的系统改造

这是实施物流流程再造的出发点,实施物流业务再造必须满足规范化和集成化的管理要求,而这种规范化和集成化的要求还应该贯彻在整个物流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旦业务流程被确定再造以后、就应严格控制流程的操作。这不仅意味着流程再造实施过程中的软件本身要规范,更意味着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要规范。

5.2 提供整体性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案

这是实施物流业务再造的基本思路。通过对传统物流业务流程的分析,找到物流运作的瓶颈和潜在优势,然后对整个物流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使采购、运输、库存等物流流程达到一体化的最佳配置,系统化地、全程地分析不同部分、不同环节的协调与配合,不断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应变能力,从全局的高度改造企业整体的物流流程。

5.3 内外结合,全面整合

这是物流业务再造的有效途径。物流业务的再造必须全面进行,内外结合,防止片面化。从企业内部的物流再造来看,主要进行物流功能再造、物流组织再造和物流管理再造。通过再造,要剔除冗余的功能,实行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并积极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统筹规划,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从企业的外部再造来看,要局部业务再造和整体业务再造相结合,不仅要整合运输、仓储等单个物流功能,而且要用系统整体观念设计和管理物流运作的全过程。

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开发上,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物流系统做出科学规划,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物流的系统性和合理性,使企业保持敏捷的反应能力。目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企业强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集合整个采购、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通过一体化管理,来统筹安排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通过组织设置的一体化,来实现供应链的统一控制。所以,企业加强物流管理,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再造,对加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1、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实施物流系统再造,能够减少库存积压,降低总成本,提高利润。企业通过对内部物流系统进行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由此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存货成本,提高库存的周转速度和资金的回笼率,使企业从物流这一巨大的利润获取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海尔集团从1999年开始创新了一套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兴建了现代化的立体自动化仓库,构筑了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使呆滞物资降低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

2、企业加强现代物流管理,无需占用流动资金,便可实现无本获利,能有效地提高竞争力。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特定的需求进行商品生产。通过对产品交付期、质量及价格的预测,利用国际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资源。由于是采用需求管理和柔性生产技术,以批量产品的价格完成生产过程,所以无需占用流动资金,便可实现无本获利。

3、企业加强现代物流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现代物流管理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分装、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生产厂家可以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这样一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准时制生产。

二、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1、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受“重商流”、“轻物流”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对物流在经济发展和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落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缺乏协作,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物流业的协调机制处于分散状态,近年来,虽然在我国流通领域内成立了一些物流协会或类似的行业组织,但效果不佳。由于行业管理既分散又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从微观环境来说,企业物流管理与运作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由企业自身承担,造成物流资源分散,资金短缺、产品积压、库存资金占用多、设备利用率低、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等。首先,企业内部物流各自为政,供、产、销相互脱节,物流系统协调性差。大多数企业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使物流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有些物流业内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为数不少,但利用率却普遍偏低,很少能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能、跨部门设置,且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其次,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完善,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物流难以畅通无阻。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使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无法追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参与供应链管理。很难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再次,粗放型经营突出,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进行物流自营。这些企业内部物流部门不去市场找生意,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一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不顾企业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备,不惜斥巨资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方经营,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和粗放型物流经营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三、我国工业企业物流运作再造

1、政府要为企业物流运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一,政策环境。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技术环境。政府要鼓励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第三,市场环境。政府要为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检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

2、企业内部要消除部门间利益冲突,确立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物流发展模式,构筑一体化物流。第一,企业间要建立起战略联盟,优化物流服务,创造新的物流价值。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并通过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本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对于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发展完善企业自我服务的物流系统,要从成本核算和作业环节的最小单元开始,以降低成本和系统优化为原则,对企业从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确定物流活动内容和管理范畴,优化物流服务,创造新的物流价值。第二,企业要积极开展并购,对物流能力进行内部整合,确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物流模式。中小企业的自办物流规模小,物流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只有通过并购,来整合各企业的物流能力,将各企业的物流特色能力集合在一起,增强企业竞争力,构筑起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所以中小型企业,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业中,将物流服务功能从企业生产活动中剥离出去,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去经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义务上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

3、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和发展物流,把物流纳入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树立先进的物流理念,促进企业物流理性发展。企业要充分认识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企业在构筑内部物流体系时,要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物流信息流来协调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对物流系统的各要素,如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权衡利弊,使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处于一种合理的水平上。其次,企业要从战略高度审视物流发展问题,构筑企业的核心发展能力。企业要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环境与资源,确立正确的物流发展战略。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建立面向代理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管理。这样,企业就可以将精力放在核心产品的生产上,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生产力。再次,积极引进JIT、MRP等管理技术,按供应链理论对企业内的生产管理进行整合。准时生产方式(JustInTime,JIT),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JIT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通用管理模式在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准时生产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MRP是一种将库存管理和生产进度计划结合为一体的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它以减少库存量为目标,统筹地为制造业管理者提供满足生产计划需要的物资供应手段。最后,按物流管理思想对销售系统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反应速度和售后服务水平。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关键在于用户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要按物流管理思想对销售系统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反应速度和售后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建立企业物流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第一,企业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集中式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系统统一企业的规范,实时采集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力度,实现透明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第二,企业要建立一个面向上下游客户的服务平台,降低客户服务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企业可以通过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或利用信息系统建立虚拟客户服务中心,通过自动发送电子邮件、传真、短信等通知模式,实现企业统一的、规范的客户服务要求,为客户提供快速的、准确的、主动的服务。第三,企业要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使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不同分支机构之间、与合作伙伴、与客户、与供应商都可以实现全面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协同工作,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再通过简单的买卖关系或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来维系,更多的是依赖优质便捷、可增值的服务来维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可以获取最直接的、最快速的商业信息与服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第四,企业要将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连接起来,使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和保持更多的现有客户。通过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不论客户大小、所在地域以及业务发生的时间,客户都可以得到优质、满意的服务。

总之,企业要从长远和战略的观点去思考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要将物流从企业日常管理系统水准升华到经营结构层面,建立起战略物流的理念,将物流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魏际刚、郑志军:企业物流管理基础[M],海天出版社,2004.[2]蔡淑琴:物流信息系统[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3]顾煜:试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J],商场现代化,2005(12).[4]黄福华:发达国家知名企业物流的发展策略,http//www.xiexiebang.com,2005-3-31.[5]张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第三篇: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

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

摘要: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或维持。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呢?我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来说,在各个市场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来自于七个方面: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企业文化及持续性创新。下面依次对这些来源因素进行描述。

中心词:竞争优势

企业

资源

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或维持。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来说,在各个市场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来自于七个方面: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企业文化及持续性创新。下面依次对这些来源因素进行描述。

一、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

企业总是身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所处环境对于竞争优势的获得及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一,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自某种突发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这种变革打破了原先市场的平衡;第二,企业外部环境本身并无任何变化,但企业对环境特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三,上述两者的结合。产业环境对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的影响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变动性,不同产业环境之间的变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产业环境状态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也不相同。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能够明显地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的效率,由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身处某种外在环境之中,宏观环境主要通过产业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产业环境相对于宏观环境而言,对个体企业具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宏观环境一般不直接影响个体企业的决策与经营绩效,而是通过产业环境产生间接影响或发展作用。由此,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

二、企业战略资源

尽管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对其盈利水平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更为重要。企业素质实际上就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外在表现。因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相对市场优势的根本基础或源头在于其素质,或者说企业的市场优势实际上是其相对资源优势的市场反映或表现。尽管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是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著贡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战略资源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理论上讲,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或竞争优势的有无与强调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产业环境只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企业资源才是关键。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能够对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作用,而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胜任这种角色。所以企业战略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内在基础之一。

三、企业核心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常是由多家企业完成的。企业面对的是竞争性的市场,所以首先需要分析企业已经形成的核心能力及其利用情况。在竞争市场上,企业为了及时实现自己的产品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必须形成并充分利用某种或某些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难以、甚至无法模仿的某种特点。由于形成和利用竞争优势的目的是为了不断争取更多的市场用户,因此,企业在经营上的这种特点必须是对用户有意义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能够形成某种竞争优势呢?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认为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种能力不局限于个别产品,而是对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都有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能力不仅超越任何产品或服务,而且有可能超越公司内任何业务部门。核心能力的生命力要比任何产品或服务都长。由于核心能力可以促进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所以能否建立比竞争对手领先的核心能力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只有建立并维护核心能力,才能保证公司的长期存续。因为核心能力是未来产品开发的源泉,是竞争能力的根。

所以说,利润重要,市场份额更重要;市场份额重要,竞争优势更重要;竞争优势重要,企业核心能力更重要。有了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创造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有了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扩大市场份额,才能使企业基业常情。因此,企业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四、企业战略能力

彼得·德鲁克说:“竞争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经营目标的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顾客。”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可以有两中基本的战略选择:一是提供更低的认知价格,二是提供更高的认知价值。具体应该采取何种战略,还必须以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为依据,而且要把战略和能力有效地结合,即从企业战略能力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什么是企业战略能力呢?笔者认为,企业战略能力是企业能够持续地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关键因素。它是企业的积累性学识(包括技术、设备、管理、营销等方面知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并能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它具有独到的短期内不可模仿的,它有助于实现客户的根本价值并引导客户价值的提升。

企业拥有一定的资源是必要的,但关键要看企业所能利用的资源数量和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效率;企业拥有一定的核心能力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寻找到差距,寻找到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和能力,资源、能力和战略三者的有机融合构成企业战略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主要从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积累而产生的,但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得(可能需要很大的搜寻成本和转换交易成本);战略能力的关键在于“选择”、“协调”和“整合”,它是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即企业有了战略能力,肯定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获得竞争优势,从而竞争优势才有可能持续性的发展。

五、企业家能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总超不过企业家的视野,因为企业竞争优势、战略能力与企业家(企业经营者)能力息息相关,尤其是企业家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直觉与感知能力和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培育、提升与整合能力。那么,什么是企业家能力呢?熊彼特对企业家的定义:“企业家的职能就是识别企业的生产性因素,并整合它们。”笔者认为,企业家能力是一种识别、发展、完善企业现有资产或者新的资产(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构成的整合能力。第一,企业家能力不是指具体的个人,而是对一种功能的描述: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还是战略管理者,当他们在识别和完成新的资产整合时,其行为就反映了一种企业家能力。第二,企业家能力强调了资源的下列特点:资源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所有资源都是来自于现有的经济或者技术领域中的资产和能力的整合。企业家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一种从未存在的稀缺性资源,通常就是现有资产、技能和能力的整合。企业家能力本身并不产生资源,但它却传递了新的资产整合中最基本的两个因素:价值和稀缺性。一个企业拥有特定的技能、资产和能力,但这些因素本身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润,企业家能力将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原来从未存在的稀缺性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品牌、技术、研发水平或者某种能力。新的资源整合通过提供企业独有的能力或降低成本,以及有利于企业的其他一些资源、战略获得增值,关键是企业价值和附加利润。

综上所述,企业家能力来整合企业现有资源、能力形成新的稀缺性资源或独特的能力,这些稀缺性资源或企业独特能力就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又有助于企业家能力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持续的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企业也就获得了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所以说企业家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源泉之一。

六、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或企业家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力量或动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一个企业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由地位决定的价位,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发挥重要或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文化的支持。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限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是举足轻重的因至少。”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家已经不能沉迷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因此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世界500强企业出类拔萃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背后,优秀而独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沃土。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这些观念和准则的特点可以透过企业及其员工的日常行为而得到表现。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以及战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三个基本功能上: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以及协调功能。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引导着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战略管理者自觉地选择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并在决策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自觉地表现出符合企业利益的日常行为;文化的协调功能主要指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引导下,企业各层次和部门员工选择的行为不仅是符合企业的长期或短期利益的,而且必然是相互协调的;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指员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自觉地根据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企业文化的上述功能影响着企业员工、特别是影响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选择,从而影响着企业战略性资源的选择、企业能力的培养与各种资产、技能、资源与能力的整合。正是由于这种影响,与企业战略制定或资源的整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其他工具相比,文化的上述作用的实现不仅是高效率的,而且可能是成本最低、持续效果最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最为经济的有效手段。

七、持续性创新

如果企业所处的环境基本保持不变或相对稳定,那么企业只要选择和进入富有市场吸引力的产业,并且具备战略资源、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相对于竞争者来说更富效率的内在要素以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就可以创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它们只有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才能够发挥其主导作用。然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动态或剧变的程度。环境的动态化严重削弱了企业经营决策与行为可能性预见的基础。由此就使得企业的每一种既定形式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长久地维持,最终都将消散,只是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

真正的竞争优势必须能够经受住长期和动态环境的考验或检验。这是因为,企业的成功或竞争优势的获得不能够只是依靠某个时点的定位(市场定位或资源定位),而是应该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总体经营绩效或表现。就像打仗一样,占领一城一地或打赢一次战役并不能够说明什么,战争的最终胜利取决于长期和全局的结果。

在动态的环境中,如果企业只有一种竞争优势且无力新创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在动荡环境中将很难生存。在动态环境中,企业要想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就不能只是凭借其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等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要求企业能够深刻预见或洞察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地做出相应反应。并应该立足于其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原有的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利用各种市场机会进行持续性的创新,超越其所处环境和市场竞争。通过持续性创新,不断超越自己的,从其既有的竞争优势迅速地转换到新的竞争优势,超过竞争对手的企业,从而获得基于其整体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没有竞争的优势,避开竞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新创并独占一个领域。也就是说,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自于持续性创新。所以说持续性创新是企业创造和维持其竞争优势的惟一出路。

参考文献

[1] 贺小刚.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2(14).

[2]张文松.《企业战略能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 李世成.《企业竞争优势》[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5.

[5] 马浩.《竞争优势:解剖与集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6] 蒋学伟.《持续竞争优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 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超越[J].管理世界,2002(6).

第四篇:浅谈企业竞争优势有哪些

浅谈企业竞争优势有哪些?

一些被称为生气勃勃、竞争攻势凌厉、无往不胜的企业在扩展到海外时,结果常常并不圆满,原因何在?为什么在海外最成功的企业常常并非在国内最强的企业?举例来说,本田在日本国内的市场份额不及日产的一半、只有丰田的三分之一,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却连年超过丰田和日产。

新兴工业化经济国家的企业为什么在有些国家营作得很成功,而在一些国家则不然?一家实力强劲的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利用自己的国内优势,在海外构筑坚固的竞争地位?

这些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的国内竞争优势与海外优势之间的联系。企业优势可否转向国外,这一概念迄今仍有待探索。那么,究竟什么是“优势”?

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就是企业 相对于竞争对手在某一领域的强项和弱项,或 相对于企业同行的强项和弱项。构成优势的不是资产和能力,不管它们多么独特、多么难于模仿。优势来自优于相关竞争对手的资产和能力。

优势还与所在地区有关。在一个地方的优势,换个地方未必还是优势,因为竞争对手不同,人们做生意的方式迥异,顾客的需求也有分别。优势的层次

优势可分成三个层次。在第一层次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介面。这里的优势包括低廉的价格、上乘的质量、卓越的产品系列、响当当的声誉、迅捷及时的交货、供应商优良的服务、优惠的融资条件和融洽的采购/供应商关系等。

在第二层次,优势涉及企业的性质、业务和资源,包括 超人一等的特性、业务活动、资产、技能及内外关系等。

最高一层的优势是动态的,包括企业有持续学习的卓越能力和强烈意愿;更新产品和流程;进行技术和企业组织革新;尽管发展有周期性的变化,仍采取长远观点。

在技术发展快捷的行业中,动态的上层优势最管用。而在技术进步慢、发展平稳的行业中,静态的下层优势更重要。不考虑优势的这种层次就无法分析怎么转移企业的优势。

企业在本国相对于其它公司的优势并不等同于(有时甚至截然不同于)它设有分公司国家的企业的优势。原因有三:

第一、起作用的优势因国家而异,因为面临的对手和伙伴、顾客以及环境都不同了。第二、相对国内竞争对手的优势相对于国外的企业不一定是优势。这完全取决于所处的行业和所在国家的技术是否更先进。

第三、一个国家的一些普通特性使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会有更强大的优势。例如,“德国制造”这一标牌在德国国内厂家之间的竞争中没什么意义,但在渗入外国市场时却意义非凡。另一些这种普通特性有:卓越的基础设施、不凡的创业精神以及对外国领导人的高超影响力。优势的转移

优势在国际上的转移是这样一种过程:企业从本国总部选取独特优势,运用到自己在国外的企业中,从而创造竞争优势。

在企业的国外分支中成为优势的通常是在本国环境中所展现的三种情形之一:

·独特的或“为本企业专有的”优势,如卓越的产品或能力。

·国内“资产”,如资源、能力、关系和企业特征,虽然在国内竞争中不占优势,但在不太发达的国家却能变成制胜当地竞争对手的优势。

·一个行业或一个国家的普通特性和共有事实。如果该行业或该国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明显,如德国的化学工业和日本的消费电子业。

国与国之间特性的不同可能比同一个国家企业之间的差别更重要。在国际竞争中,“国家”优势往往压倒单个企业的优势。不可转移的优势 优势转移的概念可以通过阐明不可转移的优势得到反衬。如果不能把一种优势从本国搬到目标国,它就是不可转移的优势。

出色的劳动力是不可转移的。如今,各国政府普遍控制劳工的跨国流动。

本国市场内的卓越分销网络也是无法搬到海外的,无助于在国外销售。誉满国内的名声可能也无法移到国外。不过,如果本国顾客到国外旅游,就有助于把企业在本国的名声传到国外去(饭店、租车、信用卡等服务行业是一种“体验性”商品,它们的名声比那些所谓的“检验性”商品更重要)。

被描述为技能、才能、能力、秘诀、技术和专长等优势无法完全转化为编码信息(如操作指令、标准程序、计算机运算规则、公式和蓝图等)。这类知识很难转移,因为它涉及人们应付复杂性的能力,而且主要是通过反复尝试才能掌握。更为甚者,教授和学习难以言传的知识要求个人之间长时间的密切接触。

企业如何才能促进自身优势向国外的转移呢?首先,企业应当大大拓宽视野,不能只盯着自己特有的优势。也许,应该参照同类企业、而不是竞争对手来定义自己的优势。

第二,如果发现某种优势不可转移,考虑换个层次来定义。比如,与其仅仅是拥有一个现有网络,还不如了解如何建立和管理一个分销网络。

第三,如果某种优势不可转移,企业就该考虑是否换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就可以实现转移。第四,能否转移也许还取决于对目标国的选择。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价值的蒌西换个地方可能就毫无价值。它还可能需要通过培训、聘用当地人员和使用当地设备对辅助性资产进行长期投资。

企业优势在国际上的转移是个既微妙又难以捉摸的概念,带来的问题多而答案少。但是,这一概念承诺在国际商业、战略管理和创新这三个领域使人们加强理解并架起联系的桥梁。

第五篇:企业如何争取竞争优势

企业如何争取竞争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企业之间对生存权利和发展优势的争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竞争的压力既会给企业造成生存的危机,又会给企业产生发展的动力。任何行业都无法回避竞争。

陶瓷经营企业和从事者都必须认真慎重地研究如何面对竞争,如何对付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为了生存,必须参与竞争,但任何只打算生存的企业迟早都将倒闭,只有那些计划成功的企业才会生存下来。因此,企业不能被动地应付竞争,而要千方百计赢得竞争,在市场当中形成明显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势。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简述陶瓷企业竞争困境。

(一)行业的竞争优势1.陶瓷经营者要高瞻远瞩,要具有战略眼光,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工作关系,同时,不能忽视为了企业未来所需要做的工作,切不可以当前压倒未来;因为,争取竞争优势是企业经营基本战略的核心,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我们无论制定和采用何种战略,最终都要将其转化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具体实施步骤。2.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想长时间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其基础是建立持久性竞争优势,尽管企业相对其竞争对手有很多优势和劣势,企业仍然可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差异性战略、集中性战略的三种竞争战略,维持其在行业中的相对优势地位。这三种战略中每一种战略都涉及通向竞争优势的迥然不同的途经,以及建立竞争优势所采用竞争类型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何种战略为其基本目标。

(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很多,我认为可分成为战略资源、战略选择和战略风险三类,使企业滞留在某一个台阶。1.战略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品牌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市场营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形象等等。因为资源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如果没有资源作保证,那一切都成为空谈。然而,以资源为基础的最佳竞争优势首先应产生于对企业现有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分析;然后评价由于市场机会可能产生的潜在利润。并且根据对机会和利润的评价结果选择相对应的战略,接下来的任务,是去缩小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与由于市场机会产生的潜在利润所需资源和能力之间的差距;这就需要制定资源开发战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赢得竞争优势。2.战略选择源于竞争战略在运用中的有限条件,并不是任何一种战略在企业都能随便运用。通常一个企业必须从中做出选择,否则,就会夹在中间。所谓夹在中间,就是企业致力于某一种竞争战略但却一无所获,不具任何竞争优势。我认为矛盾组成世界,而矛盾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任何战略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陶瓷企业经营者要避免使自己陷入夹在中间的境地,在选择战略时,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确定采用一种适合企业的战略。还有一些企业是在取得成功之后陷入夹在中间的境地。有的企业在目标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但他们往往难以抵制导致其基本战略含混不清的诱惑力,使自己忘记了成功的原因,随意改变原有企业形象,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不少企业因此一蹶不振。所以,企业应该准备对其最终的竞争优势做出选择,积极探索采用何种竞争战略能使优势得以持久保持。3.战略风险是因为任何一种竞争战略如果不具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持久性,就不能为企业带来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然而,企业要保持竞争战略的持久性并不容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挑战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激烈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战略大竞争的环境中,各种竞争战略都包含着不同的风险,问题是企业如何遵循竞争战略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来争取竞争优势。

(三)争取竞争优势的方式,陶瓷企业在如何争取竞争优势的做法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不少人以市场份额来证明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一些企业以追求在行业中销售量第一、第二的位置为战略目标,盲目投资、盲目扩张。其实,市场份额本身对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竞争优势。目前,市场份额领先的陶瓷企业并没有获得最佳的经营业绩;因为,他们为求得销售的增加,采用降价求售的方式,使企业只能获得微利,我认为缺乏竞争优势的市场领先者其地位是不稳固的,为追求数量领先而奋斗的领先者没有抓准战略的核心,不会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争取竞争优势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措施,以下几种方式供陶瓷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做参考:1.企业可以重新调整资源的分配,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关系竞争成败的关键领域中,以便加强陶瓷企业在某些方面的实力,从而增加市场占有率和获利能力,使自己处于真正的优势地位。如果企业调配资源的方式与竞争者相同,就难以取得竞争优势。陶瓷经营企业可以从分析市场特征和行业特征方面入手来确认行业的“成功性关键因素”。2.企业在同行业的相互竞争中,可以利用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竞争条件的差异而获得相对的优势。企业之间的差异很多,有产品品种上的差异、技术上的差异、销售服务网络的差异、资产结构上的差异、品牌形象的差异、经营战略的差异、品牌服务的差异等等。这种利用差异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可称为相对优势经营策略。3.削弱竞争对手的优势,实际上是采用进攻型战略,目的是确定自己的优势地位。无论多么强大的竞争对手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大有大的难处”,弱小的竞争者攻击其“难处”,就能在某局部范围内建立自己的优势。同时,企业要使自己的优势地位得以持久,就要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采用不同的竞争战略,有不同的预防措施。

在这里告诫陶瓷经营企业在持久竞争优势中,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企业要在行业中领先群雄并不需要在每一项职能上都明显地占优势,只要在某个关键性职能上占绝对优势。这里的关键是企业必须将拥有的优势不断用来压迫竞争者,使之无法缩短双方的差距,从而在竞争中保持持久的优势地位。

下载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逆向物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慈善事业竞争优势

    公司慈善事业的竞争优势 公司慈善正在衰退。上年美国公司的慈善贡献下降了14.5%。公司慈善在盈利中得百分比下降50%。当谈到慈善活动时,企业高层主管们越来越觉得自己夹在评......

    物流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有什么

    1.物流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有什么; 1)货物变现的速度加快,保障了企业的资金链,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再生产;2)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3)让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核心......

    强化竞争优势 加快创新发展 (★)

    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必须强化竞争观念,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紧迫就紧迫在“世界级”的竞争考验已经来到我们面前。进入新的......

    论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影响(最终五篇)

    论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以美国航空公司信息服务系统的运用为例摘要:本文以美国航空公司信息服务系统的运用为例,通过分析美国航空公司信息服务系统对......

    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

    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 摘要:本文从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入手,通过制造业与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案例分析,说明信息化在企业竞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介绍全国信息化的程度......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推荐五篇]

    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林維熊副教授 課程宗旨: 「大者恆大」帶來競爭優勢還是財務危機? 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在最近二、三十年來快速成長,透過規模的擴大而享受規模經濟帶來的成本優......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摘要:当今,企业竞争基本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所面临的外界环境与所采取的竞争行为,会因时间、地域、竞争对象以及顾客的不同而变化。本文以探析现代企......

    阿里巴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阿里巴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一、企业介绍 阿里巴巴于1999年正式成立,从事企业电子商业业务,后陆续发展出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淘宝网”、第三支付工具“支付宝”、国内领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