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来文化的影响
1、《中国达人秀》——《英国达人秀》
2、《中国梦想秀》(一、二)——英国《就在今夜》
3、《中国好声音》——《荷兰好声音》(The voice of Holland)
4、《我是歌手》——韩国《我是歌手》
5、《爸爸去哪儿》——韩国《爸爸去哪儿》
6、《百变大咖秀》——西班牙《your face sounds familiar》
7、《星跳水立方》——德国《Stars in Danger: The High Dive 》
从《爸爸去哪儿》的大热看出外国文化在中国的演绎。
2013年的中国综艺市场如同武林聚会一样很热闹很精彩啊。从年初《我是歌手》在湖南卫视一夜成名,到暑期《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成功控制住了广大观众们的遥控器,还有两大明星跳水节目《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也一时轰动娱乐圈和综艺圈。这些综艺节目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来自国外。《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来自韩国,《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星跳跃》来自荷兰,《星跳水立方》来自德国。
事实上,中国引进国外综艺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看到的最早选择由国外引进版权的开山鼻祖是于1990年开播的《正大综艺》,此节目断断续续地在央视播出了近15年,其间多次改版,引进国外游戏。如今,《正大综艺》已经成为了一个门派,有了许许多多的门人,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吉尼斯中国之夜》等。
当然,提到国外版权在中国大获成功的例子,我们又怎能忘记《中国达人秀》和《中国梦想秀》这两位前辈呢?如今,《中国达人秀》还在叱咤武林,《中国梦想秀》也已成功出师,选择创造自己的特色。
海外版权引进的综艺节目在中国大火,也看出了外国文化在一点点地渗入中国。当然,这是不能避免的。像综艺节目,谁不喜欢看新奇的呢?如今中国观众们也越来越喜欢文化差异了,也爱刻意去模仿。比如2012年《中国好声音》统治荧屏时,不少人摆出Rock手,高冷地喊一声“I want you”就显得很潮很时尚了不是?
这些总会让人想到最近越来越热门的西方传统节日,在年轻一代,过圣诞节的热情已俨然超过春节,情人节的风头也早就超越元宵节和七夕这些中国传统节日。于是许多人担心,这些外国文化的冲击将彻底侵蚀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先把这问题撇开不谈,先来瞧瞧外国文化在中国的演绎。
当然,外国文化在中国的演绎还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当这些综艺节目跋涉千里来到这个古老的国度时,我们也得帮助它们不要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比如《爸爸去哪儿》,就做了许许多多的改动。
《韩国版《爸爸!我们去哪儿?》是2013年1月6日首播并大获成功取得了超过10%的收视率。注意这个时间,距离中国版上映只有区区半年时间,而湖南卫视宣称前期准备超过8个月,说明他们在韩国首播前就谈拢了版权。中国和韩国还是有相近的文化土壤,但是,《爸爸去哪儿》并没有全部抄袭,而是结合了本国文化作了一定的修改。
有人说《爸爸去哪儿》是韩流对中国的又一次冲击。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爸爸去哪儿》中的拍摄和制作手法都是参照韩国,字体和字幕特效也是充满浓浓的韩国风。但是,这和《继承者》和《星你》终究是不一样的,中国在模仿时做了许多改动,也在这所谓“韩流”融入更多的中国色彩。
《爸爸!我们去哪儿》立足于本土化,使用辣白菜、大酱汤作为韩国食品的符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而国版《爸爸去哪儿》第一回是登场人物介绍和在家准备第一次旅行的内容。他们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北京郊外的农村灵水村。首先虽然设定为农村,但是其规模就已经与韩国版有差异。“四合院”形式的房子与韩国版初期的小而温馨的草屋不同,而是展示了浓郁的中国历史和传统的意味。
韩国版《爸爸去哪儿》中的孩子们年龄比较大,是可以通过所以兄弟情来体现温馨。而中国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不得不放弃这种方式,于是选用年龄较小的孩子,同样能够能通过父子情达到这种效果。
还有大人们管教“小皇帝”们的模样,以及“小皇帝”之间形成共鸣后逐渐成为“亲人”的过程,将会给观众带来不同于韩国的教育文化以及家庭环境
这些改动也说明了外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是十分神奇的,文化的交融是微妙。如果我们把视线抽离荧屏,这种文化的渗透在生活中也处处都是。肯德基做了几十年的西式快餐,却愿意为中国提供豆浆油条;法国的红酒也可以被放在圆桌的转盘上供敬酒用;洁白浪漫的西式婚礼上为什么依然会有拜天地这样古老的传统?这是都是外来文化在中国文化下的独特演绎。
《中国好歌曲》就是借鉴了许多外国综艺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结合推出的一款中国版权综艺,并且受到了国外的赏识,成功地把中国的综艺推向了世界。
第二篇:外来文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外来文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引例:
(一)、1987年,在北京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开业;
1996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
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国开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7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户中国,而从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现在全国各地.(二)、星巴克开在故宫;
(三)、逛淘宝时推荐的各种潮流韩版服饰,是多数人的选择。
提出主题: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每天触碰着各种新鲜的事物,我们大多数年轻人都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荣,都喜欢穿着牛仔裤,听着摇滚乐,打着CS,追着好莱坞的大片„„我们不会常常把“外来文化”这个概念挂在嘴边,事实上,它无处不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衣:大街上,韩版,日系,英伦风格等潮流服饰随处可见,中性服饰日渐成为流行文化的关键词;婚礼上,婚纱已经成为大多数新娘的“宠儿”,而传统的凤冠霞帔却被“冷落”。服饰是传播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显现着人们的态度和情绪,显现着社会的规范,人们对服饰品的选择反映和解释了文化模式。传统服饰中,大家熟悉的也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旗袍、中山装,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服饰,无论是在色彩还是风格上面,都更加活泼随性。
食: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备受青少年青睐,同时也是上班族的不二选择。特别是在节假日,西餐厅成为了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象征。美式快餐文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事实求是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餐食品具有快捷便利的优势,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也独具特色,多样的菜式,精致的造型,追求色香味俱佳。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共存,但现实是我们好多人更倾向于外来的饮食文化。
娱乐:一个民族的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特色。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兴起了一波又一波洋节日的热潮,中国传统的文化却少有问津。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圣诞节却成为人们冬日的狂欢。七夕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而且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而在这个时刻,我们却还过着国外的2.14;有76.8%的青少年知道春节的来源,而知道圣诞节来源的则有80.5%,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同时又看出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还略小于对外国节日的关注。54.9%的青少年有时过圣诞节,18.3%的青少年每年都过圣诞节。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国文化虽然远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其影响却在不断地加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电影而论,54.3%的青少年喜欢中国电影,80.5%的青少年喜欢外国电影。近几年来,好莱坞电影票房大卖,日本动漫的流行,无一不是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
思想价值观:外来文化一直依靠着它在思想上的进步性、开放性,使中国的社会习惯、价值观逐渐西化。59.3%的大学生承认外来文化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43.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更易接受新鲜事物”。28.45%大学生感觉到自己“判断是非不再按照传统的道德尺度,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同时24.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认为对的就会坚持去做,不管父母持的是什么态度”。大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所出现的负面影响还包括处事叛逆,思想过于偏激,凡事过于讲究形式。
整体论述:确实,外来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说中国就完全被西方化。以火车汽车为代表的当代交通工具是再“西方”不过的东西吧?但被它承载的只属于当代中国的“春运”,却是被牢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的现实文化交织推动诞生的,成了属于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手机通讯是西方科技吧?可是从当初的海量过节短信到今天的微信淘宝红包,却是中国人基于自己的文化进行的社会活动。这些东西都没有离开先进的“西方科技”,却都承载的是中国而不是典型的“西方”生活方式。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创造属于本时代的中国文化。
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90年 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
总结:随着全球相互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传统也成为世界各国共享资源之一。而外来文化想要在某处落地生根,也必然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就文化本身来说,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文化和传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应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而被我们遗忘。面对外来文化的渗透,我们应该采取理智的态度,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盘西化,照单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枪不入。就像鲁迅先生“拿来主义”里讲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
第三篇: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弊大于利
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弊大于利
刚才对方辩友说的外国文化对我国影响有利的地方,我不可全盘否认,但是在我方看来,比起不利影响来看,是瑜不掩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道影响,要看看对我国未来的影响。第一:外国文化植入。日本当年侵略中国的 时候打出的旗号就是建设东亚新秩序,共同繁荣体,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不让中国人学中国文化,一定要学日语,从文化上侵略中国。再看看我们现在的体制,英语重要不言而喻,但是过分强化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自己文化的传承。中文系的同学英语比中文好,是说他学识高呢还是说他忘根了呢?第二:劣根文化影响祖国下一代。哈韩哈日风太流行了,现在说道90后,人人都觉得是脑残的代言词,为什么会这样,去看看那些被说成脑残的同学,无一不是哈日哈韩文化的代表,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的未来,绝不是日本韩国的未来。第三:人才流失。中国人才外国文化的渴望已经可怕,这种可怕是中国未来高端人才的绝对流失,美国每年以交换生、自助培养等手段吸引着高材生,而他们大多去了就不回来,我们本来要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的高材生都出去了,你说我们还拿什么拯救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相当可怕,没有辨别能力的同学拿什么抵抗这样的侵入?
传统文化是中国之根,没有中国之根中国就不成中国了
第四篇: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千年一日,不断重复,如果不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我们或许还依旧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搞不好我们的女同学现在还要缠着小脚呢。中国传统文化本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并以此标准评判社会、领导人生,这种儒家的传统思想统治了华夏民族2000年,咋看一眼,似乎没什么不妥,列强要是不来,我们也就这么过日子了。这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根本就是大相径庭,很明显是外国文化的冲击改变了这一切,即是说“现代”的概念和外来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绵延不断地传入中土,前后长达数百年,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这第一次只是对中国的宗教信仰影响很大,对社会经济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另一次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
方式的影响。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英国的威廉斯曾给出文化定义的三个方法:
(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进程”。(2)用来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来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
我本人比较倾向第二种定义方式,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打火机在传入中国几十年后,中国工匠按自己的设计在上面雕上龙凤的图腾,就算是中国式的打火机了,可以算是中国文化的范畴。有句玩笑话这么说的:“一个人梦游是神经,一百个人梦游是集体神经,一个镇上的人梦游就是一种文化了”也有一定的道理,符合“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的规范,当然这是笑话。
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外来的文化影响着我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现在的中学生为例,至少他们现在的生活,从家用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到出门吃的快餐、坐的汽车,所有的生活工具都是外国传入的,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除了贴在家门口的对联之外似乎并不多。连打火机这种生活必备的小玩意都是外国发明的。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并且兴趣不大,而对外来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奈之处。比如说京剧,近年来在珠海似乎都没有较大规模的正式演出(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很明显是因为喜欢京剧的人群少得可怜,另外京剧的演出样式也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看来如果京剧不寻求自己本身变革的话,难保不会被社会所淘汰。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
一、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本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首先受打击的是中国军队,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它己经老朽得不堪一击了。奇怪的是一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这个打击才落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头上,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抡起大锤,砸向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这把大锤,不是别的,恰恰是被我们骂为“洋鬼子”们的“西洋小说”,所以引发了以上三方面的变革。我现在教的学生,之所以能写白话文而并不是传统的文言文,见了老师的面说“Good morning”而不是“小生晨妙遇先生,敬尊矣”也是拜外来文化冲击所赐。中国的白话文兴起的确有利于人民之间的交流,所以现在有人认为文言文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文言文比白话文先进。外文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
当然,现在的感觉是外来文学的影响也有些过了头,中学生看古诗词的基本没有了,用英文写情诗的倒是不乏少数;自己动笔的情况少了(都是用电脑打字),所以写错别字的人越来越多了(包括我)。不可否认电脑时代的大趋势就是打字写文章,因为论文在电脑上总比书面上好改的多,但是没有笔迹的区别体现不出来学生自己的风格,所以在大学之前还是提倡学生们写作用笔来完成。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现在的学生写字水平已经无法和上一辈的人相比,普遍潦草无比,字迹难辨,倒是练签名的兴趣盎然。另外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在作文中夹杂的半英文和不规范的语法现象也很多,这令许多老教授大为感慨。
在这种情况下要引导学生多读些古诗,让他们发现中国文化的精髓,毕竟那种押韵的诗词有着自己的意境,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诗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只有精通
本国语言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我并不提倡学生看外国的翻译诗篇,因为翻译过来的东西往往离了神,要看就看原版的东西,包括电影也一样,不要看配音版的。
二、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现在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人们不像500前一年只能换4到5套衣服,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爱好买靓衫,所以现在的学生经常上午和下午穿的衣服都不同,并且有的一身的衣服超过7种颜色,在这种情况下,互相攀比的风气就会越来越猛,为了消除这种影响,统一的校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当然校服产生最初的目的并不在此,而是统一外表形式和表现内在的学校精神。
三、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
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罚(当然在内地的学校中体罚还比较严重),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社会在变革,以珠海为例,现在的家庭自己做饭下厨的已经很少(在内地还是比较多),原因是没有时间,相应的快餐店因此长盛不衰。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并不是有些人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鸡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外国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
最后我们再比较一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 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
不得不提得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田正美等等,75-85年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反观现在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现在的漫画泛滥成灾,质量普遍很差。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90年以后出世的,在他们的童年时期没有好的儿童漫画来引导他们的世界观,所以在教育阶段上面会出现一个真空,好的动漫作品可以在孩子最需要性格完善的关键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最近网络上不是一直在批评央视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充满血腥暴力么?甚至还有儿童欲效仿剧情割破动脉,这也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再说说日本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本学生校服,特别是女生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装风格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中国其实也可以借鉴一下这种创意的方式,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见有人提倡将中国的大学毕业学士服改成符合亚洲人身形的汉服款式,我觉得就挺不错,要是设计成功,不就是中国的文化了?
日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而派生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中学生,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说实在的本人从内心深处并不喜欢日本,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鉴。
宗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流行文化(PopularCulture)对中学生的影响很大,中学生现在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很注重“自我”方式,简单一点说,思想上幼稚,行为上成熟。由于没有童年生活的艰苦磨难,现在的珠海中学生普遍娇生惯养,自理和自制能力都非常差,并且不太有礼貌,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家长的溺爱和老师纵容是要担很大责任的。另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革新所致,在人们需要信仰和规范的年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不能提供相关的思想服务或者说是流行因子,而中学生最容易感兴趣的就是新奇的事物,这直接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喜欢上肯德鸡、街舞、韩流服装等外来的文化,因为相比之下,传统慢节奏的中国菜、太极拳、中山装等的却不太符合生活的需求。
现在有的老一辈人比较悲观,认为传统文化一旦消亡了,中国就不是中国了,其实不然,我说过了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因时而变,因势不同,现在的中国文化和20年前相比都已经大为不同,中学生节假日去滚轴、照贴纸、卡拉OK等活动也不能视为和传统的文化趋势向孛,这是一种结合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当然原来的也可以保留,比如说文言文,我们可以视白话文是文言文的进化版本,它是流行的趋势,但是文言文本身还是要保留,可以专门开设一个科目去派专人学习,使之得以延续,但是这种不适应现代生活的文书形式不能强求每一个人学习。日本的落语文化和相扑文化历经了一千多年仍可以延续,中国难道做不到么?只要能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定能引发中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
关于文化,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其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其狭义解释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们所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解释。任何文化都具有民族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由多重类文化媾合而成的。但是由多重类文化凝结而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的强力结构性,以致子两千多年来,我国虽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我国传统文化经受了三番五次的巨大冲击,尽管今天所见到的现代文化与两千年前的古文化有了根本区别,但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兴盛时期相比,其质与核却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认识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这种沿革与流变曾五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频仍,随着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的发展,加之我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而各种哲学文化也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自从孔丘编诗经、理春秋、兴教肓,创立儒学以来,中国文化开始定位。同时老庄哲学以及法、墨、名、阴阳等也熠熠生辉。后经董仲舒整理改制,儒家兼容诸学,开始独家显荣。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二是可能。这两个基本因素是缺一不可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凝结力,也正因为此,地域环境和人的智力结构,为中华民族初始文化的孕育诞生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各个阶层根据各自多方面的需要,形成各自独立的类文化,但是人类以及个人对文化的需要不是单一的、纯粹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立体的。这就需要文化的整合与同一,而这一整合与同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恰恰适应了人们的需要,同时也有了整合与同一的可能,堡垒式的我国传统文化不被攻破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果我国传统文化具备了整一的可能,那么,它整一的“需要”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讲就是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作为阶级统治的需要,它必然要选择适合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文化,该儒则儒、应佛则佛,应该黄老之学就黄老之学。汉初,一些明智的政治家认识到,秦统一天下,急功近利,严刑峻法,以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而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使他们不得不反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的根本原因。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其“务胜不休”,造成“无所不为而无所为”的严重后果,迫使无赖英主刘邦不得不“因民之性而治天下”,而采取了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长久之术。黄老之学应运而生了,这是秦汉之交历史的必然.也是汉初政治家成熟的表现。然而,这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已不是纯粹的“老庄哲学”,它融铸了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法家阴贼险狠的手段。陆贾本来就是一个大儒,他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是融儒家“仁义”于道家“无为”之中,以积极的“仁义”来改造道家消极的“无为”。实
质上,所谓黄老之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吸收儒、法学说而形成的汉初统治思想。说得再明白些是:表黄老之学而里为儒法并道。即该儒则儒,该法则法,应黄老之学则黄老之学。
然而,经过七十年与民休养,汉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雄厚而不可一世,显然曾有积极意义而很消极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汉武帝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为王霸天下,汉武帝统治集团迫切需要一个适应自己“生存”、“繁衍的哲学与文化。汉武帝意气昂扬,对繁文隆礼,讲求事功的儒学大感兴趣,任用儒者,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去开辟自己的鸿业。武帝令三公、侯王荐贤良、举孝能,网络人才,重定国策,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思想,立即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推行。汉武帝罢黜秦所立之各家博士,专立儒学之五经。把秦的博士之业的《诗》《书》和“百家之言”分开,使得儒学赫然卓立。本质讲孔孟儒学的产生就是出于维护统治阶级的需要,只不过经过漫长的认识过程,才发现它金光闪闪的价值。儒学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也确实对维护两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儒家学说不断发展壮大,与历代统治阶级所需和它的强力推行有着必然的联系。
历朝历代明智的统治阶级未有不根据自己的统治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哲学文化,这就极有力地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结。
作为一个阶级、一个集团是这样,而作为人的个体也是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类文化是作为个体心理调节剂深入到一个人的潜意识中,被不时地选择着而凝聚于个体身上。作为个体,儒、释、道各种类文化因子并存于其中,在不同境遇、不同条件下,其一种文化侧面为主要矛盾方面,来决定事物的性质。陶渊明一开始也并不完全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是他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到处碰壁,不容于时下的门阀世俗制度,才使他不得不回头向佛、向道,返璞归真,来寻求自己的心理解脱和生理调节,纵观陶渊明的三仕三隐无不如此。现实生活中,陶渊明以行之在心,外无形状的超然态度,不拘生活的外在形式与表象。努力追求一种恬然自适的情趣,实质上是一种老庄哲学的体现,庄子的理想是茫然徘徊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超世之境,这是一种物我一体,天道合一,达到忘我的境界。显然陶渊明超然率真、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深受庄子的“顺天从性”的影响。然而,他却以平常心体味非常心,把淡泊朴素的乡居生活引入心与道冥的自由世界,深得庄子任性逍遥的真谛。假如陶渊明在积极入世求仕方面一味追求不羁,不达目的仍然去撞南墙势必会使他心理不得承受而引起机体的病变,导致他的悲剧命运。然而“陶渊明道家旷达任放的‘真’和儒家坦荡固穷的‘善’合而为‘美’,统一在他一身,使他超越时俗求得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以走上解放自身的历程。达到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也这正是陶渊明淡泊而充实、深厚且光辉的人格价值所在。”⑦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及他自觉不自觉的文化选择有着很强的代表性。许多名鸿大儒当他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破灭,往往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以求得自身的解脱。象王维、李白、孟浩然、柳宗元、陆游,以及许多政治家都是这样。就是孔子这样儒家的鼻祖到了晚年,因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到处碰壁而破灭后,不也唱起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吗?(《论语•先进》)苏轼在春风得意之时,积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极力反道排佛,而到了他政治失意和晚年则结识了不少佛家道友。作为个体心理调节因素的各种类文化,对于人的“生存”、“繁衍”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从而在选择中,儒、释、道等各种类文化才能够整合统一,并且有强大凝结力。
不仅如此,我国传统文化的抉择、整
一、凝结,还有着浓郁的自然因素,这是西方文化难以具备或具备甚微的。“生存”、“繁衍”的欲求是包括人在内的任何动物都有的,只不过人是理智的而已。与此,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自然因素:人类文化的抉择、整
一、凝结,与人的身体、年龄、甚至“力必多”,即性的强弱有关。身强力壮,年轻气盛、性欲强烈,一般说来常常显示着他们英勇搏击、积极奋进,向往和追求的是儒家精神;身体赢弱,年老气衰,性欲枯竭,一般说来,往往又显示着他们趋于保守、意志衰退而向佛向道、回归自然的
文化倾向,从而使各种类文化整一于一人之身,显示出一个人不同的文化倾向。其中大儒李白是其较典型的了。李白年轻的时候,积极仕进,拥抱“辅弼天下”的宏愿,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孟少府移文书》)开始了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漫游生活而兼求仕的历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是李白应唐玄宗之诏无比兴奋之情的显露,更是他积极仕进的政治抱负的形象展现,这是他42岁时的心态。然而,由于他刚直不阿、傲岸不羁的性格,他并没有青云直上,在权臣们的馋毁下,不得不上书请还,开始了他访道求仙的又一个历程。此时他暮气渐沉,年轻时他非常艳羡范蠡、鲁仲连、张良诸人平交诸候,长揖万乘。之后他尚老庄,甚至把庄子抬到屈原之上,“投泪笑古人。临濠得天知”。龚自珍说:“庄、屈实
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⑧其实,李白的老庄文化意识和儒侠哲学观念虽然并存于他的一生,但每一个不同环境和年龄段所显示出来的文化侧面是不同的。这就是李白前后的文化抉择、整一与凝结。非独李白,难道孔子、苏轼等许多明哲贤达不都有这样的文化现象吗?
文化选择的这一因素,实质上是人的生存向度的必须过程。人生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对自然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在生存与回归的全程中,有一个超越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人一生中的青壮年时期。这个时期。他精力充沛,“性”欲勃发,细胞活力旺盛,血液循环茁壮,因而产生巨大的能量需要释放,怎么办?就要依靠“动”来宣泄。相对来讲,儒、墨、法是“动”的哲学。所以,一个人的青年及壮年时期,往往选择儒、墨、法的哲学作为自己奋斗的信条。而其中儒、法并流,以儒为体,更具合理。所以此时的个人往往向儒向法,儒家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一个人的文化性质。然而,人到了老年,或身体孱弱时期,其精力、性、细胞活力、血液循环等渐衰,能量疲软。在惰力中“迫使”他回顾往事,如此就自然会重新唤醒个体生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本性。他们要求平静、安然、恬适。相对来讲老庄思想和佛学意识是“静”的哲学。它们“天人合一”,“人与天调”、“梵我合一”的自然观念,封闭苍茫的深山老林、古河僻壤的自然野景,以及原始、古朴的世外桃源的人性美、人情美恰恰适应了这些人的生理所需和心理欲求。如此说来,人的文化抉择、整
一、凝结有着它的自然向度,也是必然的、客观实在的。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曾经有过五次大的西学东渐过程。虽然使我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的质与核还是很本色的。这是由于我国民族文化构成的特殊性所致。这其中是有了儒、释、道、法、名、阴阳等类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能,而由这些类文化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又极其充分地适应了中国人的攻守进退等各个方面的生存与繁衍的需要。这之中既有它的社会性,也有它的自然性;既有它的群体性,也有它的个体性;就个体讲,有心理调节的需要,也有一个人年龄、体质、细胞活力和“力必多”的原因。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比起其他诸如西方文化来要牢固得多,包容性要强得多。它不仅在种种冲击下,保持了自己本体性,而且还兼容和同化了许多我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如蒙古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等,以及其他外国文化。我国有这一特征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曾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也有过无与伦比的负效应。今天我们重新辩证地审视我国这样特征的传统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会有些价值的,也是许多哲人贤达无可回避的,因此为文以做抛砖之举。
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毫无疑问给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事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享受着他带来的一切好处,物质资料的丰富使中国人摆脱了百年来的贫穷生活,我们欣喜,我们庆幸,我们在为中国的不断发展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也在为着GDP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努力奋斗。
二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著名论断——市场与计划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使中国人的思想不再禁锢,不再受到约束和压抑。一批又一批的改革先锋在不断的探索者中国的发展之路,他们顶着风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改革的浪尖上奋勇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国的前进,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肯德基,什么是麦当劳,什么是好莱坞大片,什么是真正时尚与潮流,我们吸收着世界各种先进的文化,享受着世界各种令人向往的文明,而这一切,也让中国在风云变化的世界环境中,可以稳步前进,并越走越走也自信。
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五一,十一”黄金周不再是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唯一方式,“平安夜”,“情人夜”更是成为“黄金夜”,各大商家在这样的节日里简直是欢天喜地,因为这一天的销售收入或许是一般商家至少一个星期的销售收入。
然而,繁华的背后是令人深感忧虑的各种隐患。无可厚非,西方的一些节日,是西方文明历经岁月洗礼的结晶,节日的盛典,是西方优秀文明和和谐社会环境的最真实写照。对于外来文明,我们党一向的宗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喜欢着这些精华的外来文化,是丰富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佳方式。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
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甚至产生了厌倦和无赖的感觉。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七夕,端午节,中秋节”,还有曾经最令人向往的“春节”似乎越来越淡离于我们视野,难以想象“除夕,七夕“之夜会有百万计的人同时走上街头疯狂购物,游玩。所以,如此看来,中国人是不是在渐渐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然而,更令人心痛的事我们是不是在犯着双重错误,就是在“取其糟粕,弃其精华”。如果仅仅是抛弃了传统文化,能够吸引外来文化的精华,或许有一天我们还能将传统文化再一次发扬光大,但是,我们抛弃的同时,还在扭曲和误解了外来先进文化的精髓。
甚者,外来文化全方位的冲击,足以颠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但是没有民族精神,将会不打自跨”,这也更是某些野心国家用来达到统治世界的另一种全新手段。我们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只是需要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指导中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保证经济的良好发展,但我们不需要“市场社会”,这个社会需要人文,自然的和谐。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过:“热爱传统从未削弱一个民族,实际上传统在危难之际增强了民族力量,但是新的思想必须降临,世界必须滚滚前进。”如是这句话引发了我对中国渐渐在淡离传统的思考。既然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对于文化的理解,我们需要转变。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持和尊重是我们每位国民的义务和责任,然而,丛另一方面讲,如果传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它也必将停滞不前,变得毫无生命力,也就会变为死去的文化。这更令人痛心疾首。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传统文化上,结合现代的元素,把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入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文化的实质变得不再抽象和空洞,而是可感,可知,以致触手可摸?我想,当我们真正能将优秀文化进行合理的交融和革新时,人类历史文明必将永远焕发闪耀的光彩。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不必惊慌,与其排斥,不如加以引导,使其朝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为我所用。
第五篇:外来文化对郁达夫的影响 打印版(范文)
浅谈外来文化对郁达夫的影响
2011021115卢婕萍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思想的进一步开放,之前对郁达夫不公正的评价渐渐得到了更正,作为五四作家典型代表,他的创作深受外国文化的影响。例如他的“自叙体”抒情小说则是兼取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与日本私小说的产物。但现在人们研究的大多是外来文化对郁达夫小说的影响,而很少提及外国文化对他的散文和诗词的影响。
关键词:郁达夫;浪漫主义;日本私小说;影响;散文小说
在五四以后的短短几年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和左右着它们的哲学思想都先后涌入中国。这些思潮与创作方法,经一批文学革命先驱们在创作实践中,从中国社会与时代的需求出发,对其进行选择,将其中国化。新文学的创造者们运用各种文学样式和创作方法,倾吐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愿望,表现五四时代的叛逆、自由、创造的精神,成为第一代带有鲜明印记的现代作家。郁达夫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下面我将从郁达夫小说、散文、诗词三方面谈外来文化对郁达夫小说的影响。
一、从郁达夫小说方面看
郁达夫小说以其自我的写真、感伤的抒情、结构的散文化和流丽、清新的文笔著称,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主观抒情小说的先河。从自叙传体例、郁达夫小说的情感表达、郁达夫作品的情调、德式教育和法国文学的影响、零余者形象等方面都体现出郁达夫小说独特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外国文学对他的滋养和熏陶。
(1)其自叙传体例的形成受外国文学的影响。郁达夫一直坚信“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叙传”。这种观念起源于19世纪圣甫伯和勃兰兑斯。在论及创作态度时,郁达夫推崇文学自传说,并且身体力行。在所创作的近五十篇的小说中,性质为自叙传的小说就有四十多篇。小说中所出现的“我”、“丫”、“伊文”、“文朴”等字眼,简直就是作家的化身,他们的盲目流浪、遭遇悲惨、身单影只、面容苦闷、情志郁结等似乎是作家自画像。在小说创作中,他凭着卢梭般的真诚与直勇赤裸裸地刻画自已、倾吐心声。真情倾吐、细声诉说无疑是郁达夫无比真挚情感的自然流淌,是其天才诗情的横溢,也是其作品最为独胜之处,最为引人之地。“浪漫主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他的心灵的隐秘生活。”郁达夫的创作似乎已经达到了别林斯基所说的这种境界。郁达夫作品自叙传的特性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另外与日本“私小说”也有一定的关系。正如在《忏悔录》的开头中,卢梭这样写道:“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郁达夫正是如此地在小说中揭露自己。郁达夫留学时,“私小说”大行其道,风靡一时。所谓“私小说”“就是作家把自己直接了当地暴露出来的小说”。私小说十分强调细腻的性描写,这对郁达夫自叙传体例小说的创作影响甚深。郁达夫认为日本私小说作家佐藤春夫和葛西善蔵对其影响较大。葛西善蔵善于描摹自我心理和剖析知识分子的私生活,经常以孤独、忧郁和贫困为题材创作私小说,其数量多达十几篇。郁达夫十分喜爱他的小说,经常“感佩得了不得”。另外,郁达夫曾说过:“在日本现代的小说家中,我所崇拜的是佐藤春夫。”他称赞佐藤春夫《被剪的花儿》:“书中描写主人公失恋的地方,真是无微不至,我每想学到他的地步,但是终于画虎不成。”而且在佐藤春夫《田园的忧郁》的影响下创作了《沉沦》,作品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灵与肉的矛盾、性爱的苦闷和压抑、极度低迷的沮丧颓废情绪,与佐藤春夫的笔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2)西方文学对郁达夫小说的情感表达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9世纪俄国作家中的屠格涅夫对郁达夫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略的启蒙之功。由于他多年潜研屠格涅夫的作品,受屠格涅夫影响郁达夫大多数小说的情感表述的基调是情感复杂曲折、凄清哀怨、荡气回肠的。郁达夫最早接触的西方文学作品是屠氏的《初恋》、《春潮》。屠氏笔法精湛、隽永深沉,深为郁达夫所推崇,也由此导致了《茑萝行》的创作。然而,摹状社会底层受迫害者凄惨而冷峻的情感的笔调与技法又得益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较多,两人相近之处不少,集中体现在《过去》一文中。
(3)郁达夫的很多作品总是在传述一种郁结难纾、深愁缠绕、苦闷无名的情调。其实,这源自于他对外国伤感文学作品大量浸阅和主体性的情感共鸣与证验,因此他才会说:“殉情主义的作品,总带有沉郁的悲哀、咏叹的声调、旧事的留恋与宿命的磋怨。尤其是国破家亡,陷于绝境的时候,这一种倾向的作品,产生得最多。”感伤的情调已然是浪漫主义作家共同审美趣味和作品的底色,似乎能给予他们独特的审美体验。在创作实践中,郁达夫也是以其独特的主体情感,创作了许多以沉郁伤感为底色的浪漫主义作品。
(4)留日期间,郁达夫受学于“德式”教育,时常能见阅德国文学作品,其中特别喜爱尼采、施托姆及歌德等德国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对他们称赏有加,并且积极地向国人推荐,在其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再者,郁达夫对法国文学也表现得尤为精通,经常赞许很多法国作家,特别是卢梭。法国文学家卢梭认为,过去人们写自己总是要把自己乔装打扮一番,名为自述,实为自赞。出于对这种虚伪性的痛恨,卢梭勇敢地履行了他自我暴露的主张,把灵魂中一切龌龊肮脏之物,全部陈列出来,让世人看到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勇开风气之先和藐视前人的勇气。郁达夫推崇卢梭勇于暴露个人私欲与卑劣的风范,因而他在作品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态度,甚至内心深处一刹那的猥亵念头,也彻底地暴露在读者面前,这种赤裸裸的自我暴露式的内心描写是外国文化对其影响的一个方面。《沉沦》主人公对民族歧视的报复心理以至性苦闷的变态心理,都是靠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就是在后期现实性较强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中,作者也没有放弃这种方式,这两个作品虽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但主要还是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心感慨。可见,大胆的自我暴露在郁达夫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5)在郁达夫早期小说中,“零余者”形象频频出现,已经形成了典型的人物形象。例如《南迁》中的“伊人”,《沉沦》中的“他”,《茑萝行》中的“我”,《茫茫夜》、《秋柳》中的“于质夫”„„从郁达夫自叙和其阅读经历来看,他对“零余者”形象的偏好最初发端于他对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钦慕和借鉴。19世纪,普希金创作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写出的毕巧林,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都是“多余人”的形象。这些“多余人”的共同特征是出身高贵、受教良好、思想前卫、不满现状、才华横溢、满怀抱负、理想远大、渴望成功,但特殊的贵族生活习性又令其意志薄弱、缺乏毅力,终其一生,壮志难酬。若从根源上追溯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来源显然是不可能的,可以说连先生本人也未必能完全清楚,但是他表示自己对屠格涅夫作品特别地偏爱,因此,屠格涅夫小说对其“零余者”形象的创作影响极深或者说关联密切。郁达夫非常欣赏屠格涅夫“带着热爱”写成的《零余者的日记》,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地残留着屠格涅夫笔下零余者的悲天悯人、忧郁哀伤的影像,就好像在作品《十一月初三》中所描述的“四海一身,落落寞寞”一样,又仿佛“同枯燥的电杆一样,光泽泽地在寒风灰土里冷颤”。也因为郁达夫的其人其作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后来,郭沫若把郁达夫比作“中国文学中的屠格涅夫”。值得注意的,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和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他们都是青年知识分子,有着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背景,是当时社会的“先知先觉”者。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两者又有不同之处。郁达夫的“零余者”有其独特之处:他笔下的“零余者”们愤世嫉俗,多愁善感,追求个性,理想瑰伟,满腔热血,但又缺乏勇气,终其一生,一事无成;他们渴望祖国富强,却报国无门;他们同情苦难者,却无能为力;他们憎恨权贵,却暧昧迁就;他们洁身自好,却幻想性爱;他们不甘堕落,却无法自拔。如此看来,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些“零余者”的性格原型就来源于“五四”时期典型的一群与世与时不和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由是观之,郁达夫小说塑造的“零余者”形象与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终究是有所不同的,“零余者”偿还着时代的罪孽,成为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他们是特殊时代和特殊历史的产物.二、从郁达夫的散文方面看
郁达夫受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他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三、从郁达夫的诗词方面看
郁达夫是一代文豪,他的文学活动,文学史家们大都着眼于小说与散文,而很少顾及他的旧诗,有的新文学史甚至对他的诗词创作未置一辞。其实,郁达夫的诗词,在他的整个创作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外来文化的对他的影响同样表现在他的诗词上。郁达夫留学日本之时,近沐欧风美雨,远忧国仇家恨,还时常遭受国弱家贫之辱。他说:“我的这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残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的故国的陆沉,身受的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由是观之,忧郁与愤懑乃是青年郁达夫的情绪基调,并直接影响激促着他的阅读与创作。体现在诗词中就是其诗词中体现的深沉的时代郁愤,和渴望祖国尽快富强起来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外国文学在郁达夫的作品创作过程中无疑发挥着巨大而持久的作用,甚至奠定了郁达夫作品的总体面貌。无论是小说创作领域,还是散文诗词创作领域,郁达夫都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参考文献: [1] 刘岚.谈外国文学对郁达夫文学创作及思想的影响[J].作家评论,2011.02.B [2]陈其强,蒋增福.世纪回眸:郁达夫纵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郁达夫研究学会.郁达夫研究通信[J],15期.1998. [4]伍丹,王余,朱渝.简论外国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
[5]娄成.论郁达夫的文学轨迹与思想历程[J].作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