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有感
“毫无墨水”的我们
—读《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
一个人,由肉体和灵魂柔亦仅仅是一个躯壳而已。而灵魂,它们生命,大步来源于书中的营养。如果从此失去了灵魂营养,可想而知,我们会变成什么?社会会变成什么?中国又会变成成什么?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从古到今,多少位作家和诗人写出来多少本领他们呕心沥血的著作,有很多都被外国人所欣赏。可现在的我们,我们的世界,有了平板,有了`手机,有了电脑,就把好书弃之脑后,如垃圾般仍在旁边。“毫无墨水”的我们,将如何应对中国,又是否愧对先人写下这传世著作?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短文:日本的妈妈们在孩子们刚会爬的时候,便会在各种书上涂上蜂蜜,孩子们便会舔食。这样,就使孩子们从小感受到书籍的乐趣与甜蜜。从小,孩子们就乐意读书,喜爱读书,的确,好书确实像蜂蜜一样甜,但小时是甜在嘴上,长大后却是在心里,中国人不爱阅读的原因之一,就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
现在许多学校明令禁止不许阅读课外书,只允许学习课内知识,做资料。可是他们的有没有想过一个学生,只有上课学习的知识,那么一个肚子里只有一点儿墨水的学生,怎么做好一个学者?当然了言情小说,鬼故事。是绝不允许的。好像现在的学生只是为考试,考试好为什么?为了工作?工作为了什么?为了强国。但是你连一个国家的著作都没读过,你拿什么强国,只是你肚子里少得可怜的“墨
水”吗?
现如今,网络上又极其多的网络语言。如:“词穷”,为什么词穷,因为阅读量少。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中国呢?中国可能是文盲最多的国家了吧!可是谁都不想这样。但是因多现在的好书少之又少,盗版书,错字多之又多,还有一些没有用的甚至有害的书籍。
最后,我想问一句:你拿什么富强中国,我的同胞们?只是口头的说一句,我要富强中国,要让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只是简单的一句就够了吗?不是。一个人灵魂的发展,在于一个阅读的多少。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好书决定的。要明白,读书决定人的灵魂。一个只有一点墨水的人的人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不是一个有希望的人生。
第二篇:读《令人忧虑,不读书的中国人》有感
读《令人忧虑,不读书的中国人》有感
作者:劳婷
春节之际,微信、微博上都是无尽的祝福语。这时候我们就会感慨,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便利,连一声轻轻的问候都是指尖的事情。于是,为了增进我们与朋友之间的感情,我们每天都忙于刷微信、微博,在车站我们要刷、吃饭时我们要刷、就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我们那么忙,哪里有时间看书?
当我们都在玩微信、刷微博时,是否有注意到一篇由印度工程师孟莎美所写的文章《令人忧虑,不读书的中国人》?这篇文章可谓亮瞎了眼。作者孟莎美在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惊讶地发现已熄灯的机舱里,不睡觉玩ipad的乘客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由此作者想起了爱读书的德国人,在飞机上他们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是这却让作者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当一个局外人都替我们担忧时,可想而知,这确实足够让我们反省自己了。高尔基早就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若我们都没有阅读书籍的习惯,又何以谋求进步?我们的民族又何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呢?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曾有过许许多多的人这样疑惑过。殊不知,这样的疑问同样应该出现在刷微博、微信上,可是发出这样疑问的人却寥寥无几。刷微博、微信到底有什么用?无疑它只是为我们空闲的时间增添一点乐趣罢了。网络上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地向我们席卷而来时,我们可曾想过自己的选择权?只是被缭乱了眼睛罢了。我们总以为在网络上也可以获取信息,这便也是阅读。可殊不知这样碎片化的阅读,根本无法形成系统的框架。这样一来,我们真正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作为中国人,有多少人真正耐心阅读过我们的四大名著?恐怕有些人连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都全然不知吧?有些人总是痛恨古人留下来的文言文,让我们费解,却从来不懂得抱着欣赏的心态去尝试阅读。不阅读《西游记》,又怎能真正体会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险阻?不阅读《水浒传》,又怎么理解这梁山好汉的情与义?不阅读《三国演义》,又怎么领略这三国的风云呢?不阅读《红楼梦》,又怎能感受到宝黛爱情的幽怨缠绵呢?不阅读,又如何去学习外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呢?又如何去学习借鉴甚至超越外国发达的科技文明呢?
近年来,“抄袭风”席卷着我们的周围。许多论文、科技成果都被copy亦或是模仿。能真正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学问的人又有多少呢?的确,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功利心理在作怪。进而,没有多少人愿意沉下心来,耐心地看一本书,做自己的学术研究,那么研究成果也不尽人意,都是再次嚼别人嚼过的成果。这样,我们又何以寻求进步?又如何不令人担忧?无庸质疑,浮躁的心态在社会中大行其道,许多人往往无法静下心来,自然无法自我沉淀,去看一本书。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摒弃浮躁的心态,为自己的未来不懈努力,也为民族的未来而拼搏。喧闹的世界里,我们应当学会沉淀自我,品茗着手中的茶,阅读着我们心爱的书籍,这便是美好的场景。
第三篇:《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有感
时间都去哪儿了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有感
最近在网上看了篇印度的工程师孟莎美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不仅触动了国人灵魂深处,且久久不能平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主要讲了作者在德国至上海长途飞行中,看见玩ipad的 基本是中国人,而这些人是在玩游戏,或看电影,几乎没有人看书。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中国乘客只有少数人看书,大多数在商店里穿梭购物,大声谈笑,比对价格,打电话也是大声交谈,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而欧洲人大部分是在安静的阅读中渡过,即使打电话也是低声细语,生怕吵到旁人。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不仅是直接传递知识的方式,也是经验的积累,将一部分人获得的知识 抒写成书广泛传播出去,不但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文化和知识的交流融合,还能让有限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宽。多阅读可以增长见识,也能让人平心静气。如今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早已见怪不怪,或已麻木不仁。在我们身边不难看到从三、四岁孩童,到六七十岁老者,无不以上网,打游戏,刷微博而快乐,加上新闻媒体过度宣传又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使得全民视玩智能手机、掌上电脑为时尚,而悠闲享受阅读者成为老土,另类。我们并不是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
分钟就刷一次微博
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太过于流行也让人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民族?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的一段段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据有关报道说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我不知这数字来源是否准确。就我个人而言,不会麻将扑克,对网游没有兴趣,电影电视剧更是觉得太假,我常常逛书店,发现书店里卖的大都是各类辅导书籍占据了半壁江山,另半壁江山由《养生学》,《 成功学》所统领,开发人类智慧,净化心灵空间等经典书国内外籍少之又少。不过要想找一本喜欢的书不容易。能读到一本有意义的书更难,所以很多人愿意把时间耗在打牌搓麻将,看电影,网络游戏上,应试教育也让孩子和家长感到学习压力山大,没时间,没精力阅读课外书籍,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想快点逃离苦海,自然很难建立阅读兴趣,我也同样热爱游戏电影音乐一个也不能少,但我知道这些都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的有很多的人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更是感叹抽不出时间来读书,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还常常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自己的机会太少,可是他是否想过,当你把宝贵的时间耗在推杯换盏、打牌玩游戏、欢歌劲舞等娱乐中,当你在应酬、饭局,打麻将的时候,却不愿花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个人,是没有希望的废人。我坚信:阅读始终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少一些应酬,静下心来多读几本好书吧。
马云说: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你不是缺少战斗前的准备,而是缺少准备前的战斗!!
技术部:ESPRESSO(原创)
第四篇:读历史深处的忧虑有感[范文模版]
天津外国语学院作业
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贡献
——有感于《历史深处的忧虑》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北岛《一切》
作为一名法学系的学生,第一次看林达的简洁时,最感同身受的是他们被称为“中国的托克维尔”。林达对于一个法学学子或许有些许陌生,但是托克维尔却是每一个法律人如雷贯耳的名字。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使他享有世界声誉。其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托克维尔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学家,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是因为,他的政治理论对中国的现代政治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这一点似乎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学界,遑论官方。他的擅长思想,是一种真正的擅长,一方面,他具有社会科学家所应有的冷静、理性、客观;同时,他又葆有着人文学者的那种热情、理想与信念。他将二者很好的融合为了自身的学术气质,这种气质恰恰是我国许多只能执其一端的学人所缺乏的——或沉迷于工具理论
而不问出路何在,或为宣扬个人理念而盲目事实。
以上这些对托克维尔的简单介绍,是每一个法学学生都能脱口而出的东西。正是基于对托克维尔的崇敬,才帮助我理解了林达想要表达的精神内
涵。
想起了林达夫妇的一段自我介绍“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
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些话非要一个名字不可时,起的一个名字。男的原来姓丁,女的名字里有一个林。通常都是女的写头一稿,所以仔细的人看得出有女性的痕迹。之所以不怎么“秀”,实在是没什么可“秀”的。读者诸君读了,觉得有道理,对那些故事留一个印象,我们就满足了;觉得没道理,骂一声,也没什么不可”。一对夫妇向往着民主与自由移居到大洋彼岸。这种渴望未来的经历是否与历史上日本游历欧洲推动明治维新,洋务五大臣考察欧洲,有异曲同工之处。渴望进步,渴望自由民主的建立,这也是我们法学学子每天在课堂上所被灌输的思想。但是法律是否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民主还有待于历史向我们证明。
看着林达在书中细腻的描写,娓娓道来的个人感受,不禁使人想起另
一位学者,为了寻找中华文化的灵魂,他在长期钻研典籍后离开书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辞职远行,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他所发现并写到的地点,后来大多成为海内外民众争相游观的热点。在这过程中,他又创造了“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而开启一代文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开始,为了对中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他与凤凰卫视合作,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行四万公里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遗址。此后,他又考察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继续对中华文明作比较研究。这种空前规模的文化考察通过全球电视直播感动了世界。这就是余秋雨。
行者无疆,他们所默默不断追寻的经历,不断如苦行僧一般追求精神
对物质世界的庞大心灵感受,用心灵的手笔写下来。这一切都是与二百年前的托克维尔遥相呼应,他们的著作也许永远也无法与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相媲美,但是他们追求心灵感受的精神,并期望这种心灵感受能改变几千年来精神几欲僵化的中华国人。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所膜拜,更值得我们每一个法律人所追求。如我们法学界的贺卫方,朱苏力,刘星,江平教授们对于追求法学独立发展所作出的奋斗,甚至于变相的受到排挤,挤兑,正如林达夫妇所移居的美国南部农村受到的北方工业化的挤兑一般。人间百态,令人唏嘘不已。
以上种种,是作为一个法学学子读罢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之后的第一感受。忧虑,不只在历史深处。这些感受也许只有北岛的诗可以变现的淋漓尽致: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第五篇:8令人忧虑的亲子鉴定
令人忧虑的亲子鉴定
随着人类基因图的破译和成功解密,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更全面深入,这项新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开放程度逐渐增大的今天,用基因鉴定亲子对人们的亲情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这项高科技手段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但由亲子鉴定惹出的是是非非,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市场需求日趋旺盛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亲子鉴定的社会需求也日趋旺盛。2012年初,江苏省人们医院亲子鉴定实验室刚对社会开放,每周才接待一次前来做亲子鉴定的人,如今天天接待,最多一天就有8人携子要求做鉴定。来自上海、广州、北京、长沙、重庆等21个大城市的调查统计也显示,现在要求做亲子鉴定的人数比3年前增加了3至6倍。随着技术的进步,检查的样本也由过去单纯的血液,扩大到头发、唾液、骨骼等,连尚未出生的胎儿,都可利用孕妇的羊水进行鉴定。据了解,刚开始要求做亲子鉴定的,大多是一家三口。如今,有近80%的是男方或女方单独带孩子去做,且女方主动要求鉴定孩子父亲的比例越来越多。目前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城市与农村的比例也不差上下。去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接待过一位80多岁的老汉,带着近60岁的儿子要求鉴定。老汉说“怀疑儿子不是自己的”疙瘩,藏在心里快一辈子了,希望医生帮助解决。一周后,当医生告诉他鉴定结果儿子是他亲生时,老汉高兴得老泪纵横,说“这下死也瞑目了”。但从整个鉴定量也看出有近20%的孩子生物学父亲不是法律学父亲,这一比例也是较高的。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从全国来看,除了经司法部门批准的亲子鉴定机构之外,现在不少具备或不具备相关技术和条件的单位、医院以及高校也对外提供亲子鉴定服务,之所以如此,根本上在于可观的利益驱动。于是,无论是其具体的规定还是收费标准可谓五花八门。在南京,有的单位规定两个人检测的最低标准是3000元,如果涉及的当事人再多一点,届时可以再商量;而有的单位则以人头为单位来计算,每人价值在1000元至2000元不等。在广州,其费用高的5000元,低的2500元;在北京、上海,收费高低也相差有2000元。除了收费标准不一外,对待亲子鉴定当事人的约束条件也松紧不一:有的单位要求参加亲子鉴定的所有当事人均知情、同意并同时到场,且要共同持亲子鉴定协议书到县(区)级以上公证处公证;有的只要当事人带身份证并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就可以做亲子鉴定,对其他相关当事人如当事人的配偶是否知情没有要求;也有的仅凭当事人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就给予做亲子鉴定。一位从事亲子鉴定的业内人士说,亲子鉴定一般是采用DNA测系技术以及ABO血型、HLA血型、RH血型等检测技术进行的。即抽出相关当事人的血进行血型鉴定,然后在血液中提取DNA进行测系,最后根据两项检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而现在一些单位在进行亲子鉴定时仅采用血型检测,大大降低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也有可能引发鉴定官司。
鉴定差错引发家庭灾难
在我国,亲子鉴定自古有之,古人就有金盆“滴血验子”之法,将当事二人的血放在一起,相融就是亲子,否则就不是亲子。其实这只是一种不科学的、极粗糙的鉴别方法,准确率相当之低。据江苏省人民医院亲子鉴定实验室的苏恩本博士介绍,当今的科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亲子鉴定的准确性。目前他们实验室采用DNA基因鉴定技术,肯定生物学父子关系的准仅3岁的孩子是无辜的,她却要承受终生的精神折磨,度过漫长的没有亲情的生活。
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要求做亲子鉴定的人越来越多,亲子鉴定服务也日趋市场化。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任何做亲子鉴定的单位必须对用户的鉴定资料绝对保密,因为亲子鉴定涉及到男女双方的隐私,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可能不利,为被鉴定者保密应该是鉴定单位一条最基本的纪律。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些鉴定单位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今年
3月份,某省附属医院就发生一起亲子鉴定资料被盗案件,从而引发一场官司.尽早出台法律法规
亲子鉴定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技术工作,也是我国司法鉴定中法医物证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别,但目前国家的法律还没有严格规定哪些单位在具备哪些条件后才可以从事该项工作。如果就亲子鉴定这一逐步市场化的行业而言,目前在准入和规范管理方面都缺乏一个统一的法定标准,可以说是我国法律中的一个空白。
对于亲子鉴定问题,目前社会上的议论也较多,主要有:何种情况可做亲子鉴定或不可做鉴定;亲子鉴定可能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受伤害最大的是无辜的孩子;法律学上的父亲该不该对非亲生孩子尽抚养义务,或生物学上的父亲该不该对非妻生的孩子尽义务;亲子鉴定结果能否作为解决法律纠纷的证据。也有人认为,保护个人隐私已被写入我国宪法,但同时《宪法》也明确规定人人都享有知情权,如果连自己抚养的孩子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亲生的,这不仅有悖于伦理道德,而且与《宪法》精神不符。特别是在包“二奶”、找“情人”发生“一夜情”等社会现象频繁出现的今天,亲子鉴定往往是需要和必要的。看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尽快为亲子鉴定“立规矩”。从现有的法律架构和社会职能来看,根据职责法定的行政原则,司法行政部门首先是规范由司法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面向社会开放的鉴定机构,建立起规范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有效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抓紧立法,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尽早起草我国《亲子鉴定法》,提交全国人大审批。也可采取先制定一个相关条例过渡一下,对技术、条件、标准、收费、管理等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而后升格为法律,最终纳入法制化轨道。文章来自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