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讨

时间:2019-05-12 11:5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利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利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讨》。

第一篇:王利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讨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讨

王利刚申峻松 狄和双 王权张力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本文从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合作育人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深入和完善校企合作,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四赢”。关键词:校企共建;合作育人;订单培养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是长三角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培养畜牧兽医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畜牧兽医专业是学院重点专业之一,肩负着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新农村建设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近年来抓住国家惠农、科技兴农政策给涉农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全面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手知名企业致力于专业内涵建设,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学院先后与高邮鸭集团、大北农集团、正大集团、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通威集团、双胞胎集团、温氏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已经开设了“大北农班”、“正大班”、“中粮班”、等8个“订单班”,通过订单培养,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每年有200人左右的毕业生通过订单培养提前走上了工作岗位。

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企共建“校中厂”,实践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新模式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高邮鸭集团合作建成的校企共同体“高邮市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泰州高邮鸭育种分公司”在2011年6月成立,学院从体制、师资、场地和科技等方面投入,企业在生产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投资与驻入,分公司实行自主管理、独立经营。

以企业为主体,在“江苏高邮鸭集团苏牧育种分公司”设立技师工作站,创新合作育人机制。3-4名企业技师和能工巧匠入驻技师工作站,10名青年教师参与一线生产管理并接受2个月以上实践锻炼。企业从岗位能力要求制定、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家禽生产实训中心建设、《家禽生产》课程教学与改革、养禽场企业文化、专业教师技能培养等全过程开展工作。同时企业充分享用学院的教育资源,有效激发企业在引进人才、储备人才、合作育才中的主体作用。学院为企业的员工培训、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人才利益。

校项目建设》(项目编号:1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利刚(1979-),男,河北沙河人,硕士,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

校企双方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彼此开放、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科学运行。学院从环境、师资、场地和科技等方面投入,企业在生产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投资与驻入,分公司实行自主管理、独立经营,形成一定规模,年上市优良品种苗鸭20万只。针对企业提出的实际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节本减耗、优化饲养模式、培育种鸭新品种(系)和提高产品品质等研发难题,校企共同制定研究方向,由分公司管理人员具体实施,促使企业科研上出成果,技术上达高标;分公司的产品品牌效应通过学校、学生不断扩大,做大做强分公司,实现标准化养禽企业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将高邮鸭集团的先进的养殖技术、生产过程、生产经营理念和市场人脉真实的带到学校,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内就能见识原汁原味的现代畜牧业生产过程,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反哺企业,应用于企业。

(二)校企共建厂中校教学基地

目前学院与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共建的“厂中校”养鸡教学基地已经基本建成,整合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员工培训资源,学院投入50万元资金,建设种鸡标准化生产性能测定室,提高种鸡养殖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建成一个资源共享、教学设施完善的养鸡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在正大集团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一次可安排学生50名,每年接受学生10000人时学习,每年接受5位教师2个月以上的锻炼。生产管理由企业运作,教学课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通过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工作站,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厂中校”最终将建设成为集“生产、研发、教学、培训、就业”功能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引导教师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密切联系企业,学院出台了《关于选派青年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的意见》,明确赴企业教师的工作要求及奖惩措施;自2011年起,新聘专业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行业企业从业2年以上工作经历;完善职称评聘制度,职称评定

办法中增加企业锻炼与社会服务年限要求,实现评聘分离,优先聘用具有企业锻炼与社会服务经历的人员;年度考核评优时优先考虑赴企业锻炼与社会服务的人员;选拔聘用管理人员体现企业锻炼与社会服务导向。通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使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与社会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我院依托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聘请江苏高邮鸭集团、正大集团、大北农集团等企业经验丰富的35名兼职教师,使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逐步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技师工作站建设。由教研室对兼职教师集中培训,让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观摩公开课,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专兼互培、双向交流”制度,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合作育人制度建设

(一)单独招生

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职业能力测试”的单独招生政策,提前录取。根据正大集团、雨润集团等的人才需求状况,联合开设“正大班”、“雨润班”等冠名班,定向就业。

(二)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须由理事会成员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参与。根据企业及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确保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企业无缝对接,逐步适应岗位群,树立终身发展目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引入行业标准建设课程

依据理事会章程,制订专业课程开发规程。根据企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建立课程教学体系。由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参与课程的开发建设,共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合作实施专业课程教学

依托合作共建的人才共育载体,由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院教师参与,实施工学结合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搬进标准化养殖示范教学基地,由学生顶岗实习或实岗见习,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真实的岗位工作氛围中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促使学生毕业时具备的综合素质能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

(五)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管理

学院与理事会成员单位签订共同育人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机制,采用“资源共享、多方参与、校企共育、专人跟踪”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校企共同落实顶岗实习学生考核制度、效果评价制度、阶段检查制度,努力提高学生在“真实情景”工作环境中的顶岗实习效果。

(六)合作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与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合作评价制度,每年定期通过实习到岗率、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起薪标准、合作企业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指标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七)合作就业

依据理事会章程,学院与成员单位签订全面合作育人机制下的合作就业协议,确定每年为企业输送毕业生的数量。对于企业而言,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完全按照行业企业自身要求,完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合作就业。

结 语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校企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院要认真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作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强合作,坚持创新,不断深入和完善校企合作,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四赢”。

参考文献:

[1] 卜善磊 基于创新过程的高职校企合作有效性问题研究-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实践为

例,[J].辽宁高职学报,2009,(10):70~73

[2]刘 政 基于校企合作的“湖北粮油班”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60~62

[3] 严昌荣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西藏科技,2011,(5):31~32

[4] 向金梅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推进畜牧兽医专业建设[J].当代畜牧,2012,(1):51~52

第二篇: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调研计划

职业教育中心

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调研计划

一、调研背景

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从而使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招聘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与此同时,随着学校扩招,教学资源紧缺,实习单位不足,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也迫切希望与学校合作,因为, 学校内部有很多资源值得企业引进,学校是先进思想理念的产生和传播基地。学生思维活跃,头脑清晰,他们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有专业资深的教师指导,从而保证大方向的正确性,为企业带去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长远发展做一个前瞻性的规划。

因此,畜牧兽医专业为了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开展了此次调研,希望开辟更多校内外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为企业和在校学生之间搭建一个广阔的实践展示平台。

二、调研目的1、寻找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

2、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提供过实习的企业及其经营状况。

3、校企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的项目及实施形式。

4、在学生现有能力状况下可以为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三、调研内容

1、畜牧兽医专业对应兽医防疫、检疫、育种、管理等职业岗位调研分析。

2、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素质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学历、资格证书、技术水平等。

3、企业的培养需求数量和质量。

4、毕业生对专业培养的建议。

5、岗位工作项目调研。

6、企业资源分析含兼职师资资源、实训资源、培训教学资源、校企合作资源等的分析。

7、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四、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青岛市各畜牧兽医企业开展,以合作、互利、双赢为切入点,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因此,本次调研在访问各调研单位的基础上,并通过我们的观察搜集有用的信息。

五、调研的规定、培训

(一)规定

1、仪态端庄、大方、有礼,举止得体,热情。

2、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求实的专业精神。

3、具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态度和精神。

4、经过必要的专业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二)培训

对参加调研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此次培训采取观看网上培训视频及相关市场调查心得的相关文章,在多媒体教室完成。观看后大家集中进行学习成果、心得交流,探讨调查中应遵循的准则,应采取的方法。强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有烈的责任心和足够的热情,端正态度,激发其对调研工作的积极性。

六、市场调研方法及具体措施

(一)以面谈法、观察法为主

由于调研形式的不同对调查者所提出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与企业负责人深度访谈的调查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访谈前做好充分准备,调查员在访谈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把握整个谈话的方向,要准确的筛选谈话内容并快速做好访谈记录。

(二)以问卷调研法为辅

在完成市场调研问卷的设计与制作以及调研人员的培训等相关工作后,就可以开展具体的问卷调研了。把调查问卷平均分发给调研人员,两人一组开始调研。调研员进入企业后需说明来意,耐心讲解。调研过程中,调研员应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以得到正确有效的调研结果。

第三篇: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畜牧兽医专业始建于1975年,前身商丘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合作,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畜牧兽医专业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校企合作四年来,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是规模的扩大: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畜牧局两中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进行教学与实训,2006年为完善学校实习就业基地,便于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又投资480万元人民币在学校实验楼建立了20多个实习实训室,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二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等到显著增强,畜牧兽医专业成为学校的骨干专业、国家示范性专业、河南省试点专业。三是办学水平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畜牧兽医专业的特色之一。

一、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认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形式,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既是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又是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好举措。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工学结合是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现,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职业教育已被推上了教育产业的大市场。当前经济社会对人的就业要求,以及自我提高的需求方面都强化了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就业的人,还要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来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最好的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我校把办职业教育“要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统一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面向企业需求的办学方向上来,统一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上来。紧紧围绕市场、企业发展的需要,主动与企业厂(场)家携手合作,建立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实习就业结合、特色鲜明的“产学一体”职业教育新模式,改变了“黑板上教学,教室里养殖”的局面,让育人、用人两张皮变成企业与学校一条心,真正把学校办成企业式的学校,办成市场型的学校。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做法

经过四年的实践和探索,成功的作法有如下几点:

1、建立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

现代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行业也离不开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办学,是实行工学结合,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也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企业参与共建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于2006年成功地与商丘市畜牧局两中心、台湾正源牧业集团、商丘森澳达动物药业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与企业共同制定了《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开展工学结合、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成立了工学结合的教学团队组织机构,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共同制定、修改培训计划,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以上组织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使双方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从而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保障。

2、以集团化合作办学为主,联合多家企业参与,形式多样。

我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学校向企业提供培训场地,职业技能鉴定,智力和技术咨询及培训服务,同时企业提供实训设备与一线技术人员,做到人、财物双向流动与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我们与多个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定向培养学生,实行订单教育。

3、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们始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扎实操作技能从事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打破了传统的“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授模式,推行案例教学法与模块实训教学法。一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靠市场和企业需求,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岗位链。二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和企业共同设立课程改革指导小组,设计和规划课程设置,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国家规定的专业课的共性,又体现了我专业的特色。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或企业技师到学校任教,或者直接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上课或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强化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跟班实践的制度,增强教师“双师型”素质。四是以实训基地为保障,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基本以企业为主,创建了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鉴定于一体,多功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五是以教材改革为抓手,借助企业之力,开发编写具有职业和企业岗位特点的教材,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吸收企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模块化、直观性。六是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全面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和单元模块实验。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感知体验、教学训练、岗位实习、顶岗实践,实现与企业“0”距离对接。采取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七是以企业评价为导向,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以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检验办学水平。八是以学生成才为目的,在校企合作中,强化精神文化的相互认同和渗透,学生体验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内涵,这种教育效果是校园内不能达到的。

4、探索工学结合新模式。

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除开设“正源班”、“森澳达班”外,又尝试开设专业技能培训班,长短结合、适时办班,在工学结合的广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其效果如何有待实践检验。

5、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结合 “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案例教学与模块实训。“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形收集信息,经过消化过滤后交换意见、制定计划,完成课题,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体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职教新模式。切实让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进行质量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过程。

6、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模式的基本概念

顶岗实习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顶岗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可以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临近毕业近一年时间,学校借助于校外企业行业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培训,使学生全方位熟悉相关岗位能力群的工作要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技能诸方面达到预期的要求,在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

(2)顶岗实习模式

① 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所承担工作岗位的全部工作要求,同时,撰写顶岗实习报告。

② 确保指导教师职责到位,认真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顶岗实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习的准备工作,每次实习前均须选派指导教师先期赴实习厂落实实习安排和实习内容,并根据实习基地的情况修订实习任务书。

③ 严格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顶岗实习。对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效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使学校和企业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利益共享,而且取得了“多赢”的效果,获得多方认可。一是企业获得人力资源储备,获得了学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和文化资源。二是推动了专业课程改革,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创新了师资培训模式,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拓展了教育和培训服务领域,提升了教学质量,推进了“双证书”制度实施,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学生学习有了目标,毕业有业可就,专业能够对口,无后顾之忧。企业感知克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企业实习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企业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对社会解决了上学和就业两大难题,为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分忧解困,促进了社会稳定。五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步打算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认识上、政策上、条件上、运行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必须完善。一是拓宽企业在学校办班的规模,不仅在专业上要拓展,在规模上要扩大,加大定向培养,“订单式”教育力度。二是完善“企业班”的管理,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不断探索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有效方法和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学分制。三是要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教学手段,使其能茁壮成长。四是精心打造品牌,融入职业教育大环境,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化、国际化,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上与国际接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教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党和国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定点。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勇于探索,不断完善,为学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要瞄准世界科际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可见科技创新

在科技强国的战略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支点,然而在现实中,我国高新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方式有待创新。

一般而言,科研阶段,成果转化中间阶段与产业化阶段的资金投入比大约在1:10:100左右,而我国现阶段,由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改革在不断深化中,其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研发阶段,而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机制创新和科技金融平台的支撑,因此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2.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割裂,企业自身科技成果沉淀较少,自主创新能力弱,尤其中小企业难以承接、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设备改造工作,此外,链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中间组织和平台尚未发挥功能,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

3.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不顺畅,实现市场化困难。

由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缺乏沟通,其科研成果仅限于研发阶段,其对终端市场信号不敏感,即使研发成功了,也无法及时投入市场,甚至有时其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后于市场的变化,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其科技成果转化是涉及到多方面,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其转化过程不仅涉及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个创新主体及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运作,同时涉及科研成果从研究开发,经设计试制到工业性试验,并最终成为商品,实现产业化,因此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需重点解决资金问题,创新环节中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国家才能日益强盛,政府应注重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整合带动作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前沿技术供给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增强创新力提供有力保障。

2.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幅度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支持力度。

在科技计划分配中,应合理分配基础研究,应用性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资源,大幅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投入力度,运用多种资金投入方式,如无偿补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引导和带动金融和其他社会资本,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利益机制转变,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率。

3.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长效合作机制,利于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

由政府出面,使学校和企业及时对接,沟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也避免出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落后于市场,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无法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当中的尴尬境地。

我公司今年在香坊区政协的大力沟通和协调下,与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成功合作开发了“不同氨基酸能量水平对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科研项目,使我公司的饲料产品有了大幅度提高,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紧贴市场脉搏,也为公司带来了良好收益,未来,我公司还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与学校合作,研发出更多更好的饲料产品服务于广大养殖户。

第五篇:高职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的思考

高职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的思考

朱俊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01)

[摘要]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适应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培养辅导员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工作经验,有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文章就高职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 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06(2009)03-0054-0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为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以技能成才为目标,走技能教育、技能就业、技能成才道路,让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需求相吻合,减少磨合期,实现教育教学与社会需要“零距离”对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遍采取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要让学生主动适应“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及企业文化渗透,实现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这就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及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要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相匹配,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适应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要求,辅导员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责任心、专业知识结构等能力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工作经验。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辅导员队伍的“校企合作”机制,将有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高职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的意义

1.拓展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见》对辅导员队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引入“校企合作”机制,拓展素质,努力适应校企合作办学形势发展的要求,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高职院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要适应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决定了高职生不仅在技能培养上要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在坚定专业思想、确定职业意识、恪守职业道德、融入企业文化等方面也要与企业员工做到无缝接轨,因此在辅导员教育内容中要融入企业元素,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2.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是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其核心是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校企合作办学可实现高职生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的接轨,同时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辅导员要引进企业文化,运用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学生,实现高职生与企业员工的软对

接。作为教育的主体,辅导员要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创新管理模式,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促进辅导员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融合,在培育辅导员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使之成为“双师”型教育管理人才,这样的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需要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形势下,更需要辅导员“懂行”。辅导员不仅要懂学生学习的专业,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等,更需要辅导员了解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学生将来从事的工种、生产工序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及生产过程管理情况和要求;熟悉行业职业规范和企业文化。只有具备这些素质,辅导员才能更好地为培养高职人才服务,才能做到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工作经验。一个“懂行”的辅导员,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增强学生的信赖感,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提高指导学生的针对性,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建立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的思考

1.发挥政府的引导机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具备同样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指出: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以此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使他们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才干。

因此,在高职院校努力的同时,政府应营造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建立校企合作培养辅导员工程实践能力的运行机制,发挥规划、保障、协调等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引导、指导,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促使院校、企业建立双方自愿、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方式,从而形成基于校企合作的辅导员培养模式。

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成立“校企合作辅导员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校企合作培养辅导员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政府部门可以制定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工作经历的目标导向,引导高职院校改革辅导员引进的条件。比如,新招聘的辅导员首先进企业工作一定的年限,经过规定的目标考核合格后进入辅导员岗位;在职辅导员定期去企业工程实践锻炼;或从企业工程技术骨干中招聘专、兼职辅导员等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议设立科学的运行保障机制,由政府出面牵头,企业提供资源,学校组织实施,形成合理、有效的辅导员人才培养、教育链条,建立覆盖一定区域范围的提升辅导员工程能力协作服务平台和协作服务网络,为校企合作培养辅导员创建充足的环境提供服务。政府还可以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对校企合作培养辅导员工作的指导和对企业或行业协会开展辅导员企业工作实践、实践能力培训提供经费支持,激发校企合作动力。

2.完善合作培养的运行机制

要充分运用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把辅导员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纳入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规划体系内,落实相关经费,建立辅导员培训实践基地,成立组织协调机构,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并以契约形式固定下来,实现校企合作培养辅导员的长效运行机制。校企双方要共同协商制定辅导员培养计划、方案。如学校在协议中约定某某时间要派多少人去企业顶岗实习多长时间,企业将此内容纳入生产计划,如果到时学校不能履约,导致企业生产损失,必须按协议赔偿。学校要明确规定派到企业实践、顶岗工作的辅导员,自然成为企业的一员,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按照约定的培养目标,将辅导员安排到合理的岗位,并按培训计划分步实施培养方案,保证有能力的辅导员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或管理,辅导员按照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并按照企业人员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对辅导员培养的投入力度和经费保障做出明确规定,要确保培养经费的落实,以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企业与学校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的力度。如制定《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辅导员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辅导员培养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辅导员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考核办法》、《企业技术骨干辅导员聘任考核办法》、《辅导员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制度,保障校企合作辅导员培养工作健康发展。

3.建立辅导员准入机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引进除了满足高校辅导员任职一般条件外,还要满足高职院校的特殊要求,那就是工程实践能力。辅导员可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也可从高校专业老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中选聘。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的辅导员必须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具备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选聘高校专业老师充实辅导员队伍,应选聘具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有讲师职称的且符合辅导员任职条件的青年专业教师;也可以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中选聘符合任职条件的辅导员。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的专职辅导员必需具有工程系列中高级技术职称、有多年在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骨干。引进企业精英,必须经过严格的教师、辅导员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考核合格才能取得高职院校辅导员任职资格。具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人数应不低于辅导员队伍总体的3/4,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辅导员人数不低于辅导员队伍总体的1/3。

4.强化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努力做到改进辅导员素质、能力的评价方式,大力进行辅导员工程实践能力要求的宣传力度,提高辅导员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懂专业、高技能型辅导员的表彰奖励力度并同时与职称评审挂钩,从而推进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从制度上规定辅导员必须进企业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二是辅导员必须定期进企业参加岗位培训、岗位实习,指导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获取或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学院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辅导员进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能力锻炼。

原则上辅导员每年必须有1-2月时间参与指导学生岗位实习和管理;每二年不少于3个月的岗位实践经历。学校及企业保证培训、实习期间的薪酬待遇,并不影响正常的升职。

为激发辅导员参与企业工程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建立科学考核辅导员工作的机制。实事求是地对辅导员的德、能、勤、绩做出评价,考核成绩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等,专职辅导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兼职辅导员的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继续聘用的重要依据。对于参与工程与管理项目取得科技、科研成果或参与管理取得突出成绩的辅导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以相应制度作保证。

5.建全科学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培养辅导员不能搞形式,要讲究实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辅导员工程实践、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成立“校企合作辅导员培养工作督导组”,对合作条件、合作过程、合作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合作双方不断加强和改进培养方案、措施,以达到培养效果。科学有效的评估既是对学校和企业的一种监督和约束,也是确保校企合作步入正常运行轨道的有效机制。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二年多来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和实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辅导员选聘培养方案,逐步完善了鼓励辅导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制度,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扶持。学院选拔辅导员参加企业生产和管理实践,指派辅导员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与指导,聘请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充实辅导员队伍,逐步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懂专业、会技能、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为培养“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应用型高职人才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下载王利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利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 [日期:2010-04-08] 来源: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余祖光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一、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的模式划分主要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材建设(范文大全)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材建设 摘要: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基本建设项目之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校企合作共建教材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科系王清艳 涂国众 钱锦铭涂宜强赵燕) 摘 要: “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特色专业建设(推荐五篇)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薛仰全 1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薛仰全 职业教育是沟通教育与职业之间的渠道,“......

    护理专业校企合作方案

    护理专业校企(医院)合作的实践与探索王春先 (新疆伊宁卫生学校教务处,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在......

    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李春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我校示范性专业建设内涵要求,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

    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添加时间:2010-10-25 作者:刘勇求 来源:自动化教研室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职业适应能力,加强自动化专业与企业的双向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