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原著导读

时间:2019-05-12 11:4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原著导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原著导读》。

第一篇:思想原著导读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心得

作者:联系电话:

单位:通讯地址:

电子邮箱:邮编:

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导语: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向大会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七大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七大报告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关于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其历史地位、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和科学内涵,特别是具体的实践要求

正文:

一、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引导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目标,能够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当前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第二、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青年大学

生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迷失自己的价值观。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2、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理想即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它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明辨了社会

4、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善恶美丑,确立了社会基本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判断,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素质有机体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行为的选择和实施。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是最重要的素质。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

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目标,明确了内容,对大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

四、大学生应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兼备,而且“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大学生要坚持全面发展,更要坚持“以德为先”,要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大学生,要有很强的道德荣辱观。

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方面做出表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既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又要有实际的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对于自省、改过、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君子慎其独”。因此,在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中,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辨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使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发挥大学生的人才素质优势,建设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于举止投足之中,内涵于一点一滴的人生奋斗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作为决定性的主观因素,将通过大学生踏踏实实的努力,身体力行的付诸实施,在克服来自自然、社会、自我的障碍和困难的过程中,绘就大学生的美好人生和当代中国的绚丽美景。

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是在学习中升华的结果,在内省完善的结果,在自律中养成的结果,在实践中锤炼的结果。只要坚持去做、用心去做,每个人都会不断有收获、有所提高。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是与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强个人思想品德素质修养,就是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以上部分观点参考自思政教材)

第二篇:原著导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

心得

读《矛盾论》有感

学院名称: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13年 08

月 10 日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矛盾论》一文,它原是1937年7~8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讲的《辩证法唯物论》的第三章第一节“矛盾统一法则”,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使我深受影响,感触良多。

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综合来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讲述了为什么先阐述矛盾的普遍性问题,简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接着讲述矛盾普遍性的两个含义。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而,“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进而,“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进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就是在部分的逻辑结构: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层层明晰,浑然一体。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者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可见,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 讲明为什么要用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因抓住了它,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作者指出,对抗是斗争或矛盾在达到一定程度后,采取的矛盾形式,但不是矛盾的全部形式,整个形式。让我们科学地、客观地认识,矛盾发展的情形,即对抗一般是由矛盾双方的发展引起的,而对抗性也可转化为非对抗性,其皆由其内在矛盾性质及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而定。由此我们可知,对抗是一种形式,但不是全部形式。第七部分,为全篇结论。三层意思:一,矛盾法则是客观法则,即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二,其要点毛泽东讲了七点,共七个意思,如果再归纳,则是一句话,三个字,矛盾论,即关于矛盾的论述。三以上是通篇的结论,其实回头看也是矛盾论的纲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三个层次的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和具体矛盾。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由于其“相适应”是基本的,“不相适应”是“相适应”基础上的“矛盾”,因此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为影响矛盾解决的主要方面,解决的出路就是改革。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直接形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落后的社会生产与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就业问题、群体事件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过大问题上。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当代,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矛盾论》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由此看来,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及生活过程中,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当着手一项全新的学科学习或者学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学习,或者用轻易的以往经验读死书。在学习目标达成的不同阶段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及周围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即矛盾,多考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目标的实施过程相对立的一面,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的细节,提前做好预备措施,使得我们的学习在进展过程中不被动,对将要遇到和已经遇到的困难要有解决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能够有效、高效的开展,得到预期的效果。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第三篇:马克思原著导读读后感

马克思原著导读读后感

通过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我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品格。

许多人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理论,而忽视其内在的文化品格。其实,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识形态,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其内在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这里,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科学理论。我们只有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信仰,而且把它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科学方法来接受。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普鲁士。他25岁时迁居法国巴黎。在大学里研究法学 历史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他与恩格斯一起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直到1883年3月14日因病逝世。

《共产党宣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共同起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引言中写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 梅特涅和基佐 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

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 自己的目的 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神话的神话的时候了。

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 法文 德文 意大利文 弗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之后被译成了更多的版本问世。至今,在全国发现中文第一版本《共产党宣言》只有11本,浙江两本,上虞一本。在建党80周年前夕,上虞市档案馆珍藏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这让身为上虞的我,倍感自豪。

《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 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僵尸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我们学习《宣言》就是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本是科学发展 开拓创新的产物。当今世界和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我国进入全面小

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环境下,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著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著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

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想,我们有怎么能从中领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并以这种思想作为我们的指导,带领我们航向不明的彼岸,想来都是非常之可怕。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认识,需要通过系统的理论体系来体现。

首先,哲学研究对象的相互联系决定了理论和体系不是绝对对立,而是密切联系的。体系虽然不是我们理论研究的目的,但体系却是理论所不可缺少的,它是理论的载体和组成形式,一切成熟的理论都需要体系。我们知道,哲学是人们对世界或人类历史的一般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作为对普遍联系的对象的揭示和反映,哲学理论本身必须要有系统的逻辑体系,否则,理论就是凌乱的、随意的拼凑。

马克思在有生之年,由于忙于现实的哲学斗争和写作《资本论》,没有对他的哲学思想进行整理和系统的阐述,但这并不能证明马克思拒斥理论体系,马克思写作的巨著《资本论》就是理论与体系结合的最好典范。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最微小的细胞——商品入手,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进行逐步深入的分析,从而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可见,科学、合理的体系有助于理论的准确阐述,理论与体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世界和人类历史的一般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探究,同样需要体系。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的哲学是方法,但方法与体系也不是绝对对立的。在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体系或方法之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体系或是方法?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泛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所导致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的新哲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是针对旧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而言的。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和体系的对立不是方法与一般体系的对立,而是方法与强制性的绝对真理式的体系的对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的,马克思、恩格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自己的哲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所以,超出了这个批判的范围,体系就不能等同于教条,方法和体系也不能绝对对立起来。方法并不是孤立的、与理论体系相对立的,方法与理论体系是密切联系的,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也不会有科学的方法。注重于“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需要体系。

再次,哲学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要有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一样都是抽象思维的结果,而抽象思维所借助的工具就是范畴,哲学正是通过范畴、范畴与范畴的关系以及范畴与范畴之间的推演来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但任何哲学的范畴都不是机械地拼凑的,而是有机统一的,这就决定了哲学的范畴有其逻辑的顺序性和层次性,即要求哲学要有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不是反体系的。对待体系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克服近代欧洲体系化哲学的弊端。任何建立绝对完满

体系的企图都是不切实际的,体系只是理论的系统的逻辑形式,它只有是否准确之分,而无是否完满之别。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拒斥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体系。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该反映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应该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干,吸取东西方一切古代的和现代的哲学的精华,并以时代主题为基础。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必须是开放的,只有坚持开放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第四篇:马列原著导读读后感

马列原著导读读后感

作为并不是特别擅长读书的人,看到这样的暑假作业开始难免有些无从下手。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没有故事情节,没有有趣的主人公,甚至连文字都是一丝不苟,严谨僵硬的。类似此书,我一直觉得很枯燥,觉得里面的内容深奥难懂,虽然过程很是煎熬、纠结,但当我压迫着自己去看这本书时,脑海里就会呈现出以往从未有过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一些从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惟有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把握风云变幻的局势,学习马列之经典坚定理想之信念。我们的党将会是更加富有生机,我们的学习、事业将更加蒸蒸日上。“读史使人明智”。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应坚持学习,学习先辈的革命传统,学习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因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始终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有效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作为大学生,要去真正体会其中之意很难实现。只能写一写对马克思经典的一些浅层次的认识了。

一、《共产党宣言》

我们都知道《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是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指挥棒,它指引着世界的人们团结战斗,勇敢地向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共产党宣言》 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从《共产党宣言》当中概括提炼出六个基本原理,包括: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观点、关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基本

观点、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在介绍《共产党宣言》贯穿的阶级斗争理论时,阐明社会发展的内部矛盾最终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集中的就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和代表旧经济政治制度的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必然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结果是整个社会达到革命改造,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阶级矛盾代替旧的阶级矛盾。阶级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才不复存在。这样一段论述,既说明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及其必将消亡的历史必然性,又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划清了思想界限。在论述《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时,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此后就进入新社会建设过程,但新社会建设的每一步也都是革命的继续。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要改造旧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这些措施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崭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些阐述,既符合原著的基本精神,又富有时代的气息,读了启人深思。从中我们也吸取到调和阶级矛盾的根本途径不是暴力,而是足够丰富的社会物质资料。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克服困难,解放生产力。作为一名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进步会回归到终极意义上来,那就是智能的进步,努力学习,掌握技术知识,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生前所著,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对于马克思来说,《提纲》的转折是巨大的。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按照这种新的世界观,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它也不是对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它是以人的实践的方式把上述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必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主体价值的真正实现,而历史的意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在这一理论维度上,实践又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因此,随着实践世界观的诞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即现实的、实践的人文精神,一门新的科学即关于社会历史的真正的科学。在世界观维度上的实践的立足点为马克思得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直接打通了道路。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应该积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研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看完序言,我对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我又随着恩格斯游历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正是在此中,我看到了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发展和变更。再然后我就见到了国家是如何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此时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大分工,一次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另一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两次社会大分工使人类步入了文明的门槛,并随着氏族制度的衰落,国家的产生迎来兴盛发展的春天。我认为“眼见为虚,思想为实”才是对的,但这并不表明我就是唯心的,恰恰相反,我是一名忠实的理性的唯物主义者。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表象所迷惑,而看不清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最终是误导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思想不同,深邃的思想让我变得理性而不盲从,从容而不急功近利,恰如某句话所说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引领我们走向真实的世界。

总的来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做了科学的阐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学习和研究《起源》,对于人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对马列经典著作的学习,著作中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经典阐述,不仅使我升华了价值观、世界观,更让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更进一步奉献人民的思想更加清晰起来,净化了心灵,增长了认知。

马列主义作为社会也像种种事物一样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社会进步不是一味的进步,中间免不了曲折性和,出现复杂的情况,它的进步是总趋势。社会的发展无疑是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人首先要发展,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展示着自我的价值,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以上是我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点所得和感受,我觉得作为大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五篇:《西方哲学原著导读》讲稿

西方哲学原著导读 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如下:

一、黑格尔生平与著作简介 0。5课时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1770年8月27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其父是该市税务局书记官。他在家中排行老大,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曾是一名独身军官,不幸早逝;妹妹终身未嫁,与黑格尔关系比较密切。1783年黑格尔刚十三岁时母亲去世。1785年黑格尔就读于斯图加特市文科中学,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各门功课都很出色,升级考试成绩总是优良,此时虽对近代文学不很熟悉,却通晓古典文学,尤其醉心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黑格尔在中学读书时即养成了独特的习惯,他总是喜欢把书中的精华详细地摘录在活页纸上,然后按哲学、美学、神学、心理学、史学、语言学等诸般学科进行分类,并按字母顺序来编目,然后把所有的摘录都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论要用哪一条摘要材料,他都可以马上找到,这一习惯非常有助于他未来的学术研究,而这些文件夹伴随着这位哲人走完了他严谨治学的一生。

在中学时期,黑格尔表现得谨小慎微,安分守己。虽然对学过的知识能融会贯通,口才却并不出众,毋宁有点结结巴巴,似乎显得语无伦次,即便后来在耶拿大学任教时也是如此。1788年10月27日黑格尔进入图宾根神学院,依然勤勉好学,只是变得更开朗和外向,象别人一样吸烟、喝酒和玩牌,在神学院学习期间,对黑格尔影响最大的是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同窗荷尔德林和晚两年进入神学院的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谢林。在这一时期,黑格尔最感兴趣的是政治而不是哲学,他当时对于哲学并没有什么爱好。虽开始阅读康德的著作,但还未能领会批判哲学的革命精神。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更使黑格尔感到欣喜,黑格尔与谢林一齐为之欢呼和深受鼓舞,并共同栽种了“自由树”,共同参加了一个政治俱乐部。这时他们结交的基础是政治而不是哲学。1793年黑格尔结束了图宾根神学院的五年学习,因在此期间受到法国革命和卢梭著作的影响,厌恶教会,不愿从事宗教职业,而是到瑞士伯尔尼去当一名家庭教师,走上了其哲学前辈康德、费希特及随后的谢林都曾走过的相似道路。

在伯尔尼的三年期间,在一如既往地关注法国革命和现实政治的同时,开始感受到哲学思维的重要性,他重读了康德和费希特的著作,对它们的理解日益加深,并较多地思考了由康德实践哲学、宗教哲学著作所引发的问题,初步尝试进行一些哲学方面的写作(如1793-1794年《人民宗教与基督教残篇》,1795年《耶稣传》,1795-1796基督教的实定性)和1796-1797《德国唯心主义的最早体系纲领》)但并未发表。黑格尔久居异乡,思乡之情日浓,在同窗荷尔德林的帮助下,1797年初到法兰克福的富商戈格尔家任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直到1800年。这四年期间,黑格尔仍偏爱政治,对实际政治的参与促进了黑格尔研究实践哲学的兴趣,他研读了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和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逐渐开始了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思考。1801年1月,黑格尔来到耶拿,同年7月,为在耶拿大学取得讲师席位而提交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公开发表的著作《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当时黑格尔31岁。与谢林相比较,黑格尔属于大器晚成。谢林可谓早熟的天才,23岁即成为耶拿大学的讲师,且发表了许多著述,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偶像。从1801年至1807年初,黑格尔由讲师而至副教授,黑格尔在讲授“逻辑学和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哲学的一般体系”、“自然法、国家法与民法”、“思辨哲学的体系”及“哲学史”等课程的同时,开始酝酿、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1805年至1807年写作《精神现象学》,1807年4月,《精神现象学》出版,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诞生。

1806年10月,由于耶拿被法军占领,黑格尔的家产遭劫,难以维生,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黑格尔只得离开耶拿另谋生计。1807年3月任《班堡报》主编,不到一年,该报遭查封,1808年11月黑格尔只得离开班堡并在好友的帮助下到纽伦堡中学担任校长。1841年秋,黑格尔41岁时才结婚,妻子玛丽??冯??图赫尔出生于一个纽伦堡世家,比黑格尔年轻20岁左右,温柔善良。在和谐愉快地家庭生活中,黑格尔一如既往地进行哲学研究、并系统地撰写大部头著作。婚后头半年即完成了《逻辑科学》(俗称《大逻辑》),其第一卷关于“客观逻辑”的第一部分“存在论”于1812年出版,第二部分“本质论”于1813年出版,其第二卷关于“主观逻辑”的部分延至1816年才出版。

1816年秋,黑格尔受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夏,黑格尔出版了其大部分内容在纽伦堡时期己基本写就的《哲学百科全书纲要》,此书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这一巨著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完成,代表了他晚年的成熟思想。《哲学百科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后人称之为《小逻辑》,以与纽伦堡时期出版的《大逻辑》即《逻辑科学》相对应。《小逻辑》基本上是《大逻辑》的提要,但《小逻辑》中所增加的“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部分是《大逻辑》所没有的,值得予以重视。

1818年9月,黑格尔到柏林大学担任教授。1820年出版了《法哲学原理》,该书是黑格尔从早期起就一直对政治、伦理道德、经济、社会历史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的理论总结,是黑格尔系统论述自己的实践哲学的一部专著。1829年10月,黑格尔59岁时被推选为柏林大学的校长。1831年11月14日黑格尔因患霍乱不幸逝世。

黑格尔去世后,他的《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都先后得到出版。他的朋友和学生甘斯、享宁、马尔海内克、舒尔茨、霍托、米希勒、费尔斯等还组成了黑格尔遗著编辑委员会,于1832-1845年出版了《黑格尔全集》,后来陆续出版了多种版本的《黑格尔全集》。

黑格尔哲学是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完成。他对前人的思想继续批判性的总结,继承和发展了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唯心辩证法思想,建构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将其贯彻到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内容或基本框架 3―5课时

本部分重点:存在论。本部分难点:本质论。黑格尔哲学的总体结构:“逻辑学”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一个总纲。“逻辑学”的体系是绝对精神在创造世界之前的一个全面的筹划,表现了宇宙的本质和规律,万物都按照这个范畴体系而运动发展;在“逻辑学”的终结处,它凭借自己内在的冲动而“外化”出自然界,把自己展示在外部自然的丰富多采的客观形式中。这种客观形式一方面是内在的逻辑理念在外部自然界中的确证,另一方面是这些逻辑理念的客观的实现,表明它们是“客观的思想”。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无非是以自然界的形式出现的逻辑理念;它正如逻辑理念本身一样,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发展过程,最后从自然界中发展出人和人的精神,然后进入到人类社会历史和精神生活的领域,即“精神哲学”的领域。精神哲学也经历了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再到绝对精神的过程,最后回到整个过程的出发点(绝对精神)。这种向出发点的返回由于经过了整个系列的外化和回归,不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由此,绝对精神达到了完满,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

按照黑格尔《哲学全书》的划分,其整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由《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大部分组成。“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实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是他的“逻辑学”的应用,是“应用逻辑学”。

(一)逻辑学

黑格尔的《逻辑学》有两种,一种是1812―1816年出版的《逻辑学》上下卷(通常被称为《大逻辑》);另一种是1817年出版的作为《哲学全书》中的第一部分的《逻辑学》(俗称《小逻辑》),这本《逻辑学》的篇幅只有先前独立成书的《逻辑学》的一半,结构紧凑、内容精炼,是专为教学之用而写的。

黑格尔认为逻辑学首先是本体论即关于一切存在之为存在的学说;他的作为逻辑学第一个出发点的范畴是“存在”或“纯存在”,由此展开为逻辑学的第一部分――“存在论”。

1.存在论 开端即“决心”:

“存在”(Sein,又译为“是”、“有”、“在”等等)是黑格尔“存在论”和整个体系的起点和开端。他为什么要以“存在”为开端呢?黑格尔认为,开端应当没有任何前提(先入之见),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必须是最抽象的范畴才配得上充当“绝对”的开端。“纯存在”就是这个最抽象的范畴,它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规定,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还没有说出来,而只是一个“决心”,即决心“去存在”。但这种决心正因为如此就是最普遍的、涵盖一切的,一切其他哲学范畴都必须首先有这种决心才能发展得出来,才能存在,否则就根本不能存在,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意义上,存在是一切其他范畴的基础和开端。应当特别注意的是,黑格尔的“存在”并非我们通常所以为的意指“存在的东西”(名词),而是本身包含有内在的能动性的“存在活动”(动词)、“存在起来”的活动。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所有范畴都具有这种自身能动性、自己运动的特点。

存在、无、变(易):

“存在、无、变(易)”是存在论的第一个“正、反、合”三段式。既然“存在”只是一个空洞的“决心”,它还什么都没有规定,其内容就是“无”。我们对于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能说,只能说“存在着一个无”。存在范畴由于其本身的内容(或无内容)的展示,就直接否定自身而过渡到自己的对立面去了,“纯存在”就成了“纯无”。但这个“纯无”毕竟是依托纯存在而得以建立起来(得以存在起来)的,否则它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没有“无”),也不可能谈论它。所以,“无”中本身即已包含着存在的概念了,即“无”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在。正如“存在”并非一个现成的什么东西、而是一种活动一样,“无”也不是一个现成的“无”(“没有”),而是一种否定的活动即“不”的活动。

存在自我否定为无,无也否定自身而为存在。这种否定或否定之否定就形成了第三个范畴――“变(易)”。变易是存在和无的动态的统一,是产生(从无到存在)和消灭(从存在到无)的统一。在这一统一中,变易成为第一个“具体概念”,即有了自己的具体内容,它把存在和无都变成了自身概念内部的两个环节,并由此使存在和无成为了特定的存在(“定在”)和特定的无,从而具有了“质”的规定性。

量变到质变:

质的规定使定在成了与“他物”不同的“某物”,而“某物”的质又总是靠“他物”和“他物的他物”来规定的,但这种外在的规定总是不能对某物的质加以最终的确定,而将陷入“坏的无限”;所以只有回到每个某物本身使之成为“自为的一”,达到“真无限”,才能获得质的确定性(即它把自己规定为一个无限地“可被规定者”)。而其他的各个“自为的一”则相对它来说成为了“多”,这就从“质”的规定进到了“量”的规定。量是对质的扬弃和漠不关心,量的变化通常是渐进累积的,并不影响到质;但是一旦量的变化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发生质的“飞跃”或质变,即从量变中产生出新的质。

从量变到质变是通过“渐进过程的中断”而突然达成的,就像理性在背后玩弄“理性的狡计”,使抱有量的机械论观点的人猝不及防。但如果我们把握了事物的“度”,我们就能够在质和量的统一中认识质量互变的规律,从而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2.本质论 本质与反思:

存在论停留于事物的表面外观,在思维层次上属于“知性”的直接性阶段。本质论则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或本质。但本质不过是“过去了的存在”,即存在“原先”所是的东西,存在的来由、根据。“本质”一词(Wesen)在德文中正好是从“存在”(Sein)的过去时(即Gewesen)变来的。从存在进到本质,其实就是对存在本身的深入,追溯其来源和真相。所以,本质是存在的“真理”。

由于本质不能直接把握,而只能像照镜子一样从它的对方身上(首先是从存在身上)“反映”出来,本质论属于“反思”的间接性领域。而反映出来的镜像总是颠倒的,本质论总是要通过对这种镜像的再颠倒或否定才能获得正确的观点,在思维层次上,本质论属于“否定的理性”(“消极的理性”)阶段。

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反思是将语言和逻辑视为第一性的、客观的世界本体。

由于本质范畴与其镜像具有互相颠倒的关系,这些范畴都是成对的(如“同一和差异”、“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全体和部分”、“绝对和相对”、“必然与偶然”等等),它们彼此互为理解的前提,理解其一必须理解其他。

差异、对立和矛盾: “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是本质论的三个阶段。就“本质自身”来说,本质一开始表现为“同一性”,即在变化的杂多事物中保持同一不变的东西。但这种“保持同一”不是静止的、“无差别的”同一,而是表明所有的差别都是由同一个东西自身分化出来的;因而同一本身就是差异,它只有在使自己差异化的过程中才能保持自身的同一。莱布尼茨的“差异律”(万物莫不相异)所表达的其实是真正的、具体的“同一律”,即万物在使自己差异化这一点上是同一的。所以同一并不是抽象的同一(A=A),而是具体的能动的同一,它自我否定、自我分化、自我综合,这都是同一个自己所做的,没有加进任何外来的东西。但正因为如此它同时又是自我差异化。在此,对同一与差异要做动词理解(同一化与差异化)。但差异最初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同一,它只被理解为“杂多”即毫无关联的偶然的差别,与同一处于极端的对立中。其实,并没有人真正用抽象的同一律说话,如说“星球是星球,树叶是树叶”,任何判断总要说出某种差异(如“这星球是发光的”、“树叶是绿的”)。同样,也没有人满足于用抽象的差异律说话(如说“骆驼不是钢笔”之类),差异总要有一个同一的前提才显出意义(如“橡树不是槐树”)。要显现“本质”的意义必须进到“对立”,或者说对立是一种本质性的差异。对立的东西(光明与黑暗、正和反、生命和死亡等等)正是表现出本质的东西,因为从双方的对立中反映出了同一性(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对立就是从差异向同一的回复。但真正回复到同一的还是“矛盾”(所以对立面只是“统一”,矛盾才是“同一”)。矛盾也是一种对立,但不是外在的与他物对立,而是同一个东西自己与自己对立,用形式逻辑的观点看就是“自相矛盾”,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恰好是万物的“根据”。任何一个事物运动的根据最终在于它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自己与自己不和、自己排斥自己,是“自己运动”和“内在的不安息”,而不是外来的推动。这样的根据本身不再有其他根据,所以同时又是“无根据”。要为万物的根据再找根据是不可能的、荒谬的,矛盾就是万物的“充分根据”(“充足理由”)

[“现象”、“现实”有要经历差异、对立和矛盾的阶段] 对立范畴的转化:

根据总是某物的根据,因此,根据作为本质总是要把自己表现为“现象”。于是本质论进入到第二阶段,它要探讨的是本质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根据”一旦表现为现象就进入了“实存”(Existenz,来自于拉丁文exsisto,即“产生”),因为凡现象中的事物都被看作是有根据的或从另一现象“产生出来”的,即此现象是彼现象的根据,彼现象又是另一现象的根据。一现象的本质不再是隐藏在它背后的东西(如康德的“自在之物”),而是另一现象;对本质的追寻就变成了在现象世界中对现象的不断追寻。这种追寻所指向的目标是“物”,但到手的都是物所由以构成的“属性”,即一些飘忽不定的“质料”,它们之构成一个特定的物是由于被赋予了某种“形式”。质料和形式的这种关系看起来似乎是外在的,然而在实存的动态关系中来考察,形式不过是现象事物的自相联系,因而它就是能动的“内容”,所以“内容无非是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无非是内容之转化为形式”(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即《小逻辑》),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9页)不可能有无内容的形式和无形式的内容。由此所派生出来各种“关系”如“全体和部分”、“力和力的表现”、“内和外”也都是一些互相转化的范畴,它们使现象界具有了“规律”,而规律无非是现象界的“本质的关系”。在这种本质关系中,现象就成为了“现实”。于是就进入了本质论的第三个阶段。

从必然到自由:

“现实”是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的统一,它具有内在的“可能性”、外在的“偶然性”和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必然性”三环节。在这里,可能性不能理解为形式逻辑的抽象可能性(只要不矛盾,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而是现实的可能性,即要考察各种偶然的具体条件,在大量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而体现为必然性的。在这种意义上,“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但从现象的总体上看,这种把一切偶然性都归结为必然的“绝对必然性”却反过来把自身规定为偶然性了,这种绝对必然的偶然性就是“自由”(如上帝的自由意志)。因此,一切必然性的关系如实体关系、因果关系和交互关系都是从必然性向自由的过渡:实体作为“自因”是对一切偶性的绝对否定(斯宾诺莎:“一切规定都是否定”),因而体现了绝对必然的“力量”;因果性则把这种力量体现为外部效果;交互作用最终将这种否定的力量提升为唯一的独立的必然关系,它是一切因果性的绝对原因,一切实体的绝对实体,这就是自由。在交互作用中,实体性和因果性这些必然关系都被当作全体中的不同环节而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自由”,它使那种作为绝对偶然性的抽象的“消极自由”得到了充实和必然的实现。“因此必然性的真理就是自由,而实体的真理就是概念”。这就由现实性过渡到了逻辑学的第三阶段“概念论”。

3.概念论

概念是存在和本质的真理,即通过本质而返回到了存在。概念才是本质的存在、“真正的存在”。从存在到概念的进展不过是存在本身的自我深入,存在在概念中发现了自己的真正本质即自由。黑格尔所理解的概念不是僵硬的形式、现成的框架,而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性的力量”。回头来看,存在和本质的进展都是由于概念在背后推动,它们是概念形成的“前史”,概念则明确表现为对历史形成的东西的能动的“抓取”或“综合”。概念的运动方式不是从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的“过渡”(“存在论”的),也不是两个范畴的互相“反映”(“本质论”的),而是三个一组辩证上升的“发展”。概念论分为“主观性”、“客观性”和“理念”三阶段。

“主观性”(“主观概念”)主要是把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深入到其辩证逻辑的根基,使其获得辩证法的理解。黑格尔认为概念本身不能像形式逻辑那样理解为抽象的形式框架,而应从内容上理解为“具体概念”,即“不同规定的统一”。任何概念都是由普遍、特殊和个别所构成的内容丰富的概念统一体,其中,“普遍的东西是自由的威力”,它要成为真正普遍的东西就必须把特殊的东西包括在自身之内,否则它就只是和特殊相分离、相对立,不具有涵盖特殊东西的普遍性,而只是与特殊相外在的另一种特殊的东西。而含有特殊东西的普遍性则具有了把自己实现出来和贯彻下去的手段,因而具有了自我超越并将自己扩展和推广开来的现实力量,所以必然凝聚而体现为个别性、“这一个”。其中,普遍性和特殊性成为个别性的两个环节,个别性则能动地突向外部世界,从而否定自身并跃进到另一个更高的普遍概念。具体概念由于这种自我分裂而建立起了两个概念的关系,这就是“判断”。

在黑格尔看来,判断也并不是形式逻辑所认为的把两个现成的概念外在地联结起来而构成的主词和宾词关系,而是同一个概念的“自我划分”所形成的自身关系(“判断”的德文词Urteil即“原始剖分”之意),因此即使在判断中被分成了主词和宾词,它们仍然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通过判断的四种形式即“质的判断”(“这朵花是红的”)、“反思的判断”(“这朵花是有用的”)、“必然的判断”(“这朵花是植物”)、“概念的判断”(“这朵花是美的”)而愈益加强,愈益显出主词和宾词客观上的必然联系,表现了认识的内容不断深化的过程。“判断运动的目的,就是恢复,或不如说,建立概念的这种同一。”但判断由于只有主词和宾词两个环节,它虽然以概念的同一性的恢复为目标,却总是不能达到完整的同一性,只有在三段论推理中,这种同一性才最终恢复起来。

三段论推理分为“质的推论”、“量的推论”、“反思的推论”、“必然的推论”,这是一个重新建立起

下载思想原著导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原著导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期末《马克思经典原著导读》题库

    【理解题】 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ad hominem[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

    原著导读作业要求(共五则范文)

    2011-2012学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原著导读作业要求 1、请各位同学于2014年9月3日之前将原著导读读书心得汇总,由班级代表统一上交。学生需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报告,电子版的名称必......

    思政原著导读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思政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学院名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我之前对于《新民主主义论》的了解,仅限于初高中的历史课本,并且仅仅是知道......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关于毛泽东这个人,向来是更喜他的诗词类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如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等。......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开创我们的时代 ——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班 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班 姓 名:洪春苗 学 号:071103109 成 绩: 2012 年 08......

    圣诞礼物--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课堂笔记电子稿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笔记 一、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1、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 (1)20世纪80年代前:教科书哲学,体系意识强。三大理论五大规律。 (2)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模版)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作品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其中最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 心得 ----读《新民主主义论》心得 学院名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班 级:社会学一班 姓 名:董子润 学 号:2911200140 成 绩: 2013年8 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