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与后进生的谈话艺术
班主任与后进生的谈话艺术
湖北省红安县八里高中语文教研组郑传兴 袁先仲
如何使后进生找回自信,奋发图强,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积极探索的课题。我认为班主任在与后进学生谈话中,以真诚热情的态度,耐心细致,有礼有节地进行谈话,并讲求一定的谈话艺术,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对后进生批评指责、奚落、冷嘲热讽、漠视„„导致一些后进生产生逆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等不良思想行为。
班主任在谈话之前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后进生,以教育转化后进生使其不断进步为目的,并将这个目的贯穿于谈话的全过程,只有这样,谈话才会落到实处。
二、充满三心,即爱心、信心、耐心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们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们能够更幸福而去做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地热爱他们时,他们的感情大门、智慧大门就会向你打开。
后进生的心理发展不平衡,思想不稳定,意志不坚强,生活阅历浅,转化工作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工作。谈话时,对他们要有信心和耐心,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甚至多次交心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疏导、消除思想顾虑。
三、尊重个性,尊重人格,发现闪光点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后进生更不例外,他们在班级中渴望被爱。班主任在谈话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关心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要正视他们的缺点,尊重他们的人格,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精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发挥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对症下药,凸现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与后进生谈话应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指出不足之处,分析其原因,教导今后朝哪方面努力,这样针对性地谈话,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班主任必备:与学生谈话的艺术-后进生转化
班主任必备: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日常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话语交流十分频繁。那么,在与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谈话时,班主任应该掌握哪些谈话艺术,才能取得较好的谈话效果呢?
首先,高中班主任与学生交流须避免使用以下谈话方式。
1、挖苦式谈话
相比于初中生,高中生在思维、情感、价值观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理解和帮助的愿望非常强烈。班主任若随意地对学生进行挖苦,如:“你是不是智商有问题?”“知道狗熊的奶奶是怎么死的吗?是笨死的!”等等,则只能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极有可能使强烈的自尊心转化为消极的自卑心理与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心理防御,恶化师生关系。
2、比较式谈话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有的班主任喜欢说:你看看某某某学生,学习成绩那么好,再看看你的成绩,总是拖班级后腿。这种谈话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警醒学生,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获得好成绩。然而,这种比较式谈话如果运用得过多、过滥,很容易使效果走向反面。或许有学生会这样反问班主任:他除了学习好,什么都不好,我除了学习不好,哪样都比他强。对于学生的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不少班主任又往往简单地以“学习成绩才是第一位”的理由封住学生之口。因此取得的效果就不理想。
3、轻蔑式谈话
不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总是希望班主任能够重视自己、关心自己。而有的班主任对待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往往采取蔑视的态度,待答不理,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惧怕与班主任交流,从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命令式谈话
不少班主任爱班级心切,令学生有目共睹,然而就是说话不得法,喜欢运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学生必须怎么样,不能怎么样,造成很多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行为变作沉重、苦恼的行政性命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制造了沉闷的班级气氛,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5、要挟式谈话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与非学习任务比较繁多,学生因某些原因完不成任务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有些班主任就因此大发雷霆,对学生批评道:必须在某某时间内完成作业,如果完不成,就罚站一天(或罚写作业多少遍),给学生的压力无疑非常之大。这种“限期整改”的谈话方式只能拉远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其次,班主任要采取有益的谈话方式。
1、理解性谈话
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的前提是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交流。班主任应该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很多问题,往往并非多么严重,只是学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特别需要理解,这时班主任一句贴心的话语能胜过数十句的道德说教。理解别人换来的是被别人理解;理解学生换来的是被学生理解。
2、欣赏性谈话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包括各学科任课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明显的教育性特点,但能否产生教育性功能则取决于班主任的谈话方式。学生做错了事,不是抓住错误不放,而是抱着“治病救人”的心态去和学生谈话,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长(处)计议,往往能产生好的效果;学生表现得好,更要懂得表扬,不要吝啬赞美之辞,与学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巨大的成就感,进而产生更加积极的动力。
3、鼓励性谈话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往往不太理智,会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挫折感,影响了积极性、主动性。班主任就要善于做“催化剂”,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以充分信心和勇气,帮助学生扬起远航的风帆,推动他(她)去勇敢地乘风破浪。学生处于失意、气馁、苦恼、不思进取的时候,都应该是班主任主动出击,为学生添加动力的时候。
第三篇:如何与后进生谈话
如何与后进生谈话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学会与后进生谈话。有的班主任和后进生谈话,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往往是因为没有洞悉谈话时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掌握谈话的艺术和技巧。因而,谈话时,要知道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一是揣测心理。谈话前,后进生因不知道谈话的内容,会作各种猜测:老师为什么找我谈话?是谁告发了我?老师会问那些问题?我会受何种处分?
二是防御心理。后进生对作过的错事存有幻想,估计老师了解得不太清楚或不了解,因此表现得十分拘谨,不愿正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推脱,或搪塞。
三是恐惧心理。一些比较胆小、性格内向的后进生,被叫到办公室来谈话,会感到恐慌不安。严重者心跳加快、语无伦次,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或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四是沮丧心理。一些有了过失行为的后进生被教师喊去谈话,往往自认倒霉,垂头丧气,长吁短叹。
五是对立心理。有些常出现过失行为的后进生对老师的谈话教育会产生厌恶感。有的感到无所谓,有的认为老师存心找茬儿,因而对老师持敌对情绪,甚至出言不逊。
谈话时后进生的种种心理障碍,会使他们的心理失去平衡,影响谈话教育的效果,因此,与后进生谈话时要消除其心理障碍,讲究谈话的艺术和技巧。
1、班主任要放松情绪
当后进生走进办公室时,班主任要通过热情招呼、“慷慨的给予微笑”、请学生坐下来等礼貌行为给学生以亲切感,然后从学生的特长、爱好引出话题。对爱诗者谈诗,对善画者说画,对好球者论球,对沉默寡言而无明显特长的学生可从拉家常谈起。待学生的紧张情绪完全放松了,待学生的戒备心理解除了,师生的心靠近了,谈话才自然和谐、易于投机。
2、班主任要以情感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与学生谈话时,冰冷的态度、空洞的说教、严厉的指责,都会关闭学生心灵的大门,甚至引起对立心理。因此,要“达理”必先通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子女、朋友那样怀着挚诚的爱,尊重后进生,感化后进生,才能使他们亲近和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例如,在一次自修课中两位后进生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争吵并动起手来。班主任来到后没有严厉训斥,而是温和的掏出手帕擦去了一位同学鼻中流出的血,并关切而又自责的叹道:“我不该离开这儿,打成这样子,还疼吗?”接着,班主任又帮助另一位同学理好衣衫,道:“真是些不懂事的孩子,有什么事不好商量呢?非要打架不可!现在打过了,问题解决了吗?”几句既亲切又发人深思的话语,触动了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情感教育。两位同学也流下了痛悔的泪水。
3、班主任要相机试探
谈话开始后,班主任不要急于亮出谈话的主题和意图,而要以谈心的形式启发后进生自由发表意见。当其谈得情真意切时,可有目的的在关节处画龙点睛地插上一两句,诱导学生吐真情、讲真话,用以证实事前了解的情况,获得新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依据。例如,一位后进生上课迟到了十几分钟,下课后,教师找到这位同学和颜悦色地问:“是家里有什么事,还是身体不舒服?你可以告诉我吗?”这种随机试探,没有一句训斥、指责的话,也没有一个讽刺挖苦的词,既能问清迟到的原因,又能使迟到的学生受到一次教育。
4、班主任要激发勉励
孔雀有开屏显示自己美丽的天性,每个学生也有学好功课、作好工作以显示自己能力的愿望。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支持。老师教育学生,应针对具体问题巧妙地采取激将式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贴。例如,某后进生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班主任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最后,班主任感情真挚地对该生说:“你因打架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受。不过,我从你的眼睛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老师接着问:“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呢,是理想的。
5、班主任要选择场合 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在办公室谈话是比较正常的。办公室里严肃认真的气氛,对谈话效果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但对有恐惧心理的后进生,一般不宜在办公室里作“正规”的谈话,而宜在操场上、校园里作“随便”的谈话,以减轻他们的心理紧张,达到较好的谈话效果。对于那些比较顽皮的学生,也不要一有什么过失,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来训一顿。因为来多了,他也就无所谓了。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妨在课外活动场地和他一起活动,等到活动得差不多时,再和他谈。有时在课外活动场地与学生随便聊聊,可以消除对立情绪,比在办公室里严肃、认真地批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相信班主任们会有同感。
第四篇:班主任谈话艺术
班主任谈话艺术
班主任由于工作需要经常需要与学生、老师、家长进行谈话,这里说的谈话艺术主要指班主任对个别学生的谈话。班主任有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学生谈话,需要指出的是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范围应广些,不要只找问题学生;还有班主任要有预见性,不要等问题出现后才找来谈。
一是慈母般的谈话。这种谈话如涓涓细流,流入学生心田;如春风拂面,吹进学生心灵。有这么一个实例,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年龄全年级最小,成绩期期第一,但到初三时出现了早恋现象,在师生中掀起悍然大波,科任教师们个个为他惋惜,纷纷做他的思想工作,作为班主任了解这种情况后,班主任没有及时找他来谈话,更没有在班上暗箭伤人,指桑骂槐,这样做无益于他认识的转变,班主任等其他科任老师、父母、姐姐给他谈话后,找他来没有怨恨,没有责备,只是简单地问他最近学习情况怎样,今后有什么打算,拉了一番“家常”后,班主任找了一本有关早恋的书,让他回去看看,并赠给他一句话“做人要问心无愧,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两天后,他把书还给老师,里面夹了一张纸条——“老师,你的短短几句,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错了,看我的行动吧!”后来这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并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又有这样两位学生,她们的胆子小,学习基础差,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一次学月检测中名列最后两名,但成绩是必须公布并张贴出来,这让班主任着实为难了一番,最后他决定在公布成绩前找她们谈一次,首先问她们这次检测感觉怎样,都说不好且都簌簌地流下了眼泪,又让她们自己估计一下名次,“最后两名”;(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然后让她们畅谈感想;在此基础上与她们相互分析原因,共同找与别人的差距,并说了很多鼓励她们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让她们体会到了胜似父母般的关怀、温暖。与慈母般的谈话相对的是恶父般的谈话,班主任用时应慎之又慎,提倡多用慈母般的谈话,这样就会使浪子回头,让学生悬崖勒马,进而改变学生的一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朋友般的谈话。这种谈话适合于那些特讲哥们义气的学生。有一个学生,经老师了解,小学是班里的小霸王,经常打人、旷课、偷东西、作业不做、在家里不听母亲的话,母亲拿他没办法,从不讲学习,还常赌博,但这个学生很讲义气;说实话,任何班主任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学生,但没办法,只能以“有缘”来自慰,尽力想办法改变他;起初班主任以为趁他不了解,拿三板斧吓住他,谁知他是不怕,倒是让老师下不了台;为此班主任改变策略,找他谈心,跟他讲世故人情,跟他讲《三国》、《水浒》,跟他讲做人的道理,以朋友的身份给他相处,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他,经过多次反复的谈心,他改变了不少陋习;有一次,听说他在抽烟,班主任抽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带上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去了一趟九仙山,在游山的途中,他们在一处幽静的地点坐下来,摆上水果边吃边聊,随即就聊到了抽烟的事,他如实地说了情况,并当着另外几个同学发誓决不再抽烟,跟老师抽起。学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对待,以朋友的身份与之谈心,一定会使他们深受感染,从而痛改前非。当然,这需要班主任有渊博的心理学知识,时刻洞察学生的心理。
班主任应选准时机、找到切入点,如在学生有进步时、在学生有异常表现时、在学生伤病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即在学生最需要谈话时及时谈话。“机不可失,时不在来”,错过时机必将使谈话的质量大打折扣,降低谈话效果,难以给学生流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篇: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艺术
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艺术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仍然是新时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
作为班主任,若能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及时地找他们谈心,就能温暖一个人的心,甚至在他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块闪光的里程碑。但是,现实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通过和班主任的谈话,解开了思想疙瘩,焕发了青春热情;有的学生却因谈话更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顶撞”现象。这说明,谈话不仅要有思想性和哲理性,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笔者根据一些班主任的经验和本人的体会,拟就谈话艺术,提出几点浅见。
一、有的放矢精心准备。
当班主任确定谈话的对象后,就要去了解对方。不知道对方矛盾的原因和心理活动就没有针对性,甚至会越谈越远,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会增加新的矛盾。只有对交谈的对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才能把握住谈话的主动权,达到谈话目的。一般要先了解对方的思想症结所在,接着,要研究对方的性格特征,才能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谈话还要注意选择时机,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谈晚了时过境迁。一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认为谈话最佳时机是:问题未形成,矛盾初露时;初次犯错误,产生悔恨时;个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火头已过,心平气和时;思想疙瘩解不开,易产生过激行为时。以上仅是一般谈话需掌握的时机,碰到学生受到重大挫折时,谈话宜早不宜迟,笔者做学生时,曾看到一位性格内向的女生,因第二天要到会上作检查,晚自习后独自跑到河边徘徊了一晚,第二天终因想不开而轻生的事件。事后,有位班主任痛心地说:若当时及时开导她,是不致于产生这种结果的。
二、专心倾听适时提问。
被谈话的学生一般都会先将情况向班主任诉说。这时,班主任应是学生最专注的知音。在听学生说话时,绝不可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或看看手腕上的表,或用手指在桌上漫不经心地敲打。而要全神贯注,身体稍稍向于说话人,这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也愿意将心里话告诉老师,有的学生是急性子,即使有伤害你的言词,也要耐心地听完,然后再说明你的看法。(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有的学生是慢性子,半天提不到正事,也不能着急发火,应点拨引导,适时的追问和插话,引导他尽快表述正题。在听对方倾诉时,班主任不要急于下结论,若刚听一两句话就感情冲动,轻率下结论,往往搞错,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班主任需要冷静与理智的态度,在听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抓住真实的、本质的东西。
三、注意方式讲究艺术。
“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是一位老班主任多年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的体会。他找学生谈话时,若是该生性情豪爽,谈话往往开门见山,直陈主题;若是自尊心、羞涩感较强的学生,往往采取委婉含蓄的技巧,让人思而得之。现在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若是初犯错误,本人又有悔改之意,多采用委婉谈话较好。正如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曾有一位学生在宿舍只讲究自己干净,而不顾他人的卫生,造成同学对他意见很大。我们找他谈话时,采用的是讲同班另一位同学处处帮助他人,同学们也十分乐意帮助他的事例来引导他。同时,也表扬了他爱清洁的好习惯,希望他能带动大家将寝室的卫生搞好,从头至尾,没有一句责备他的话。后来,他主动帮助别人整理内务,赢得了大家好评。在谈话的语言技巧上,班主任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清晰明确,通俗质朴,简洁精当。若说话词不达意、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会使学生失去对你的信任感,增加谈话的难度。
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唐代诗人白居易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炽热的感情,真挚的语言,才能使被谈话者感到可亲。切忌在谈话时,表露出不耐烦神情。老师皱一皱眉头,学生有时都会敏锐地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从而引起对立情绪。因此,班主任在谈话时要有一点“人情味”,这样容易很快和学生沟通感情。晓之以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有一位老班主任找一位吸烟的学生谈话时,不是仅仅用校规警告他。而是首先谈了自己如何为烟瘾所害,现在得了气管炎,经常咳得厉害,同时,也给他算了一笔经济帐。并且,请学生监督他,自己也开始戒烟。那次谈话之后,这位学生再也没吸烟。这位老主任也戒除了抽烟习惯,这次谈话之所以成功,一是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二是现身说法,以身作则。这样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其思想发生转变。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办法。由此可见,说服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时要动之以情,有时要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方能奏效。